-
1 # 寒枝不棲
-
2 # 千年歷史千面遊
前6次是明成祖派的,《明史·鄭和傳》記載,主要是出於兩種原因,分別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和“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也就是先是找明惠帝朱允炆,其次就是去擺譜了。第七次明宣宗期間,那就純粹是擺譜了。你可以參看我的文章《《明史·鄭和傳》記載,兩種原因分別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和“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
3 # 使用者6161899116
朱元璋掌握天下後為了防範老百姓跑出他家勢力範圍之外混壯後衣錦還鄉威脅到他們家族的統治地位,進行瘋狂的封關禁海。朱棣接位後發現此方法治標不治本(也可能是朱元璋在位時已經有了這個策略,只是當時實力還不夠)。
朱明王朝認為要想將沿海船民限制在中原土地上,最好的方法是掐斷他們在海外的居點。於是朱棣上位後就派太監鄭和領大軍出海專幹這斷子絕孫的缺德事。
鄭和下西洋主要幹兩件事:一,強行內遷海外中國人,拔除中國人自宋元幾百年以來在海外諸邦建立的居點;二,撫植當地土著,以斷絕中國人在此處再次落地生根的機會。
-
4 # 峰峰說史
明成祖朱棣是繼朱元璋之後,明朝的又一位口碑比較好的皇帝,且不管他是怎樣當上皇帝的,討論一個皇帝的好與壞是要看他在位期間做了什麼,朱棣在位期間五徵北漠,開拓了大明疆土;修訂了世界上最大,最全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宮殿~故宮。朱棣還做了一件震古爍今的的事,那就是派鄭和七次下西洋。鄭和七次下西洋前後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是我們古代規模最大,用時最久的一次海上航行。那麼,朱棣這麼做的目地是什麼呢?
有傳聞說是為了尋找建文帝,這個說法當然不成立。都知道建文帝當時消藩,朱棣作為藩王無奈選擇造反,也就是說朱棣的皇位是篡奪來的,但是建文帝逃跑,下落不明,又有傳言建文帝跑到了海外,所以朱棣派鄭和去尋找。這個說法當然不正確,朱棣沒那麼傻,大張旗鼓派好幾萬人出去就為了找一個人,再說如果建文帝真的在海外,早就逃之夭夭了。
還有一個說法說是是為了掃蕩張士誠舊部。確實,張士誠身亡後,其部屬聯合日本倭寇威脅沿海地區安全。故而明成祖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實際上是掃蕩元朝起義首領張士誠的殘餘勢力。這個說法也是不對了,因為據歷史記載,鄭和每次下西洋,帶著的都是大明的特產,採取“厚往薄來”的政策與各國交往,如果真的是對付張士誠舊部和倭寇,應該帶炮彈和火藥,帶那麼多圖特產幹嘛,難道不怕倭寇他們來搶嗎?
那麼,這麼耗損這麼大開銷的大規模的海上行動,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
應該是朱棣想透過鄭和七下西洋,和各國建立外交,一起建立一個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國際秩序。
因為在鄭和下西洋時,在朱棣帶給世界各國國王的詔書中有說道,“凡是太陽、月亮能照得著的地方,無論男女老少,都希望他們能夠好好地生活,不至於流離失所,沒有產業”。因此,朱棣要派鄭和帶著詔書到你們各國去,希望大家一起遵守條約,“循禮安分,毋得違約,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意思是說,大家要按照規矩辦事,不要亂鬧,大國不可欺負小國,強國不可欺負小國,大家一起享受和平發展帶來的幸福吧。
因此,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七下西洋,不僅僅是為了向世界各國展示大明的綜合實力,提高大明的國際地位,他更是為了和各國建交一個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國際秩序,真正實現天下大同。
-
5 # 風迷一史
第一種,是為了證明明朝的國力強盛。
朱棣透過篡位成為了大明王朝的真命天子,坐上皇位以後,朱棣確實在政治、經濟和文化各方面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開創了永樂盛世的局面。然而,朱棣認為,自己做出了這麼大的業績,只是自己的國人知道還不夠,必須讓全世界都知道才行。於是,他命鄭和幾次南下,所到之處,無論大國小國,都會以大明朝的名義,贈送給人家大量珍寶。
第二種,是為了擴充套件海外貿易。
鄭和七次下西洋,先後到達非洲、亞洲兩大洲的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的東海岸。鄭和給這些國家贈送了大量的好東西,然而,這些外國人,也會帶著很多自己當地的土特產來大明朝拜,以此,來擴充套件海外貿易。
第三種,是為了尋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
傳言朱棣領著大軍攻進皇宮的時候,朱允炆一把火把皇宮給燒了。可是,朱棣並沒有在灰燼中找到朱允炆,在被抓捕的人中,也沒有朱允炆。朱允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反而成了朱棣的噩夢。所以,朱棣派出了鄭和,讓他滿世界的去找朱允炆的下落。
-
6 # 有夢想的黑灰
真實原因誰知道呢,只能猜測下,個人感覺有三點:
第一有人考證說,成祖此舉是為了尋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靖難之役後,建文帝的屍體一直沒有被找到,所以有人推測他應是南下或者流亡海外。由於建文帝不但得到中土百姓的愛戴,更得中國周邊國家的認可,為正統之中國皇帝。因此朱棣登基以後,生怕民間說他乃亂臣賊子,所以他勢必要找到建文帝,令後者給予自己以名正言順的皇帝資格,以便朱棣統治中土江山,同時與周邊各國建立睦鄰友好關係。
第二,揚我國威
從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率領著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船隊七下西洋,訪問了印度洋、阿拉伯、東非各國,航程十萬餘里,最南到爪哇,最北到麥加,最西到非洲東海岸。百艘戰艦艦隊以及萬名官兵,航行在茫茫的太平洋和印度洋上,來往於馬六甲海峽,此大物,足可稱霸沿海各國。
第三,安定海外
當時中國南方沿海一片繁榮景象,但是明朝剛剛建立,為了應對北方蒙古殘餘勢力,不得不把在北方重兵部防,這樣就給了南方海盜勢力機會!海盜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以朱棣完全可以派出重兵出洋作戰
-
7 # 孤燈寒門客
其一,朱棣的皇位得來不正,他是已庶奪嫡、造反而得的天下。內心是心虛的,是惶恐的。這時候的大明偏遠之地及海外藩屬國都不知道大明已經易主了,因此朱棣迫切地需要告知海外番夷屬國知曉,以彰顯他的帝王之名和大國風尚。(說簡單點就是要告訴世人,我朱棣現在是大明的皇帝了,你們以後再來大明或者上表言事可別拜錯了碼頭呦)。
其二,朱棣在攻破南京城之後對於侄子朱允炆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他心底裡明明白白的知道,建文帝朱允炆是死是活是一定要搞清楚的,因為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何況自己是造反自立的皇帝,大多數的百姓和舊臣心裡還惦記著建文帝。而只有找到這個答案,他才能好好的做他的皇帝。所以這也是他一直以來不敢光明正大尋訪的痛。因有小道訊息說建文帝朱允炆可能跑去南洋了,因此才有鄭和下西洋密查一說。
其三,自漢唐以來,我們的國家都是世界之老大國。泱泱華夏,萬國來朝之事不絕史書。到了大明這一代也不例外。老大哥嘛,就是要彰顯大哥的氣派和底蘊,隔三差五的派個使團出訪一下下面的屬國聯絡聯絡感情,再順便敲打敲打一下一些蠻夷小國不該有的邪念那也是應該的嘛。因此在我看來鄭和的下西洋也是帶有這方面的色彩。
綜上所述,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除了有其自己的私心(尋訪建文帝朱允炆、彰顯自己帝王的風采等)外,它亦是一次偉大的歷史事件。下西洋促進了大明與海外諸國的經濟、文化、政治制度的交流:建立了政治秩序、拓展了朝貢體系、開拓了海外貿易、改進了國內生產、加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但也因此引發了大明的經濟財政危機,所以凡事皆有利有弊。最後,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鄭和下西洋以其卓越的歷史功績而會被永遠流傳千古。
-
8 # 燕月閣張某人
在下張某人,不請自來。區區淺薄分享,如有不對,煩請指正。
朱棣派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簡單說就是當老大,找侄兒。
宣揚國威古代中國,事實上各方面長期領先世界其他地區,集團實力經常名列前茅,所以自然而然就我天朝上國的思想。歷代集團領導人,都有一個“千古一帝”的夢想,朱棣這位“造反”皇帝,就更是想證明自己了(朱棣內心:都瞅瞅,老子是不是比建文侄兒更棒棒噠)。而萬國來朝,四海蠻夷皆臣服,無疑是相當有力的證明。
建立朝貢體系其實這也差不多可以算宣揚國威裡面了,因為朝貢貿易實際上並不是正常的貿易交流,我大明幹這純粹是面子工程,虧的一匹,耗空了不少國庫。不過確立了大明集團東亞boss的地位,擴大了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加強了對外交流,尤其是到了明朝後期,實行海禁後,更是成了國家間唯一的交流途徑。
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目前教科書上貌似沒有說這事兒,清修的正史上貌似也提了下有找建文的目的。據說朱棣攻破南京沒有找到建文帝的屍體,說是流落民間(包過海外)。為了集團扛把子的位置,就派鄭和悄悄的幹活,畢竟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表面上是宣揚國威,實際上是找建文帝。
-
9 # 文史小學鳩
對於鄭和下西洋之行,後世史家有著不同的解釋,按照永樂皇帝朱棣的詔書,下西洋的目的是揚我天朝國威,讓四方蠻夷歸服。也有根據《明史·鄭和傳》透露: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也就是說,朱棣懷疑建文帝跑到了海外,所以派鄭和去尋找這個廢帝的下落。同時也是宣揚大明國威。
是不是要找建文帝這裡不做探討,但是史料應不是空穴來風,該是有所關係。
證明自己手中的皇權是正統的
朱棣憑著“靖難之役”奪取了大明的江山,所以在合法性上有所欠缺。雖說誰當皇帝對老百姓來說並沒有實質的影響,但是作為一個事實上的“篡位者”,通常而言,朱棣的心態會和正統的繼位者不一樣。如果相對於歷史上典型的幾位篡位者的性格作為來看,如王莽、隋煬帝、唐太宗等,其實朱棣和他們有著共同之處,這幾位都是一登上皇位,對內是大肆修建國計民生工程,對外則是大規模的軍事拓張和討伐行動。
從客觀意義上來說,這些大規模的行動一旦成功,於公對帝國有好處,於私則證明他們比原來指定的繼承者或前任統治者更優秀,這樣才能堵住悠悠眾口,也是用功業遮蓋手中所握皇權的不合法性。因為如果他們成功了,那麼大家都會讚揚他們的英明神武,就像人們讚揚唐太宗的武功治政,遺忘或原諒他即位的不合法性,但是失敗則會像王莽一樣遭到唾罵。朱棣也一樣,他迫切地希望證明自己的“奪位”是正確的。
因此,朱棣在奪取朱允炆的皇位後,馬上就在外交上採取一系列大動作,以證明自己是皇權最值得的擁有者。他向帝國的各個方向發出命令,如《明史》記載:
當成祖時,銳意通四夷,奉使多用中貴。西洋則和、景弘,西域則李達、迤北則海童,而西番則率使侯顯。
這裡的侯顯取得了“五使絕域”的功績,其行動性質和鄭和下西洋是一樣的,只不過沒有鄭和七下西洋出名。侯顯曾經兩次奔赴西藏,三次下西洋,取得的成就僅比鄭和稍差一點兒。從這些半軍事化半外交化的行動軌跡可以看出,朱棣拓邊的慾望非常強烈,他希望自己的文治武功大獲成功,以證明手中的權力在自己身上是最正確的選擇。
皇權觸角的延伸
從國際關係方面來說,天朝皇帝的正統與否、皇權是否能夠有足夠的威嚴,也是值得被拿來說事的。結果就是原本明朝的不少“番邦”,拿著此論,開始不來朝聖,那大明皇帝的天威何在?
朱棣一上臺馬上就拋棄了他父親的“海禁”政策,派鄭和率領一支龐大的艦隊遠航南洋、南亞、西亞等地區。鄭和下西洋,實際是作為“皇權代言人”遊走在東南亞各國之間。
而《明史》記載出行目的的後半句為:
以次遍歷諸番國,宣天子之詔,因給賜其君長,不服則以武力攝之。
這讓人有理由相信,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不再單單是尋找建文帝下落,也不再單單是需要花七次工夫來宣揚國家富強,而是朱棣在證明其皇權的合理性時,把視野瞄向了廣闊無邊的海上,“不服則以武力攝之”正是皇權的觸角已經從帝國之內延展到了疆域之外的體現。從史料的記載研究來看,這支龐大的艦隊,不僅是去安撫這些躁動不安的南亞之國的,甚至還震懾消滅了一些地區和國家的統治者,使它們牢牢地臣服於明朝這個宗主國,成為其附屬國。為什麼這麼說?
舉個例子來說,《殊域周咨錄》中記載有:
五年,中使鄭和往西洋還,泊舊港,遇海賊陳祖義等招之。陳祖義者,廣東人。脫罪避居舊港,久之得為三佛齊將領,暴橫掠過客。至是因鄭和之招,詐降潛謀邀劫和。有施進卿者,祖義鄉人也,訴於和。和整兵擒祖義,誅其黨五千餘人。承製官進卿留舊港為將領。祖義械送京師,斬於市。
諸番聞之,皆服。是年,舊港酋長施進卿遣婿丘彥誠入貢。詔設舊港宣慰使司。命進卿為宣慰使,賜印浩、冠帶、文綺。
二十一年,進卿子濟孫復遣彥誠奏父卒。請封,並言印為火所毀,請復給。命濟孫襲宣慰使,賜冠帶、織金、文綺、襲衣、銀印,中使鄭和齎往賜之。自是比諸番國,朝貢不絕。
永樂五年(1407年),鄭和一行從西洋返還途中,停泊在舊港這個地方,遭到陳祖義的偷襲。此次海戰中鄭和艦隊大勝,斬殺陳祖義五千多人,並將陳祖義押回京師斬首。其後的處理手段則是,朱棣在舊港設立宣慰使之位,並加封當時的告密者施進卿為宣慰使,這意味著舊港這個地區的新統治者是由明朝的皇帝扶持起來的。如果在疆域之內,任何人事的任免呼叫,皇帝安排都不是問題,這是皇權本身具有的權力。但是這已經跨出了國門,權力的觸角延伸到了國際之間,使得舊港這個地區成了明帝國的藩屬國,從此朝貢持續不絕。
除對舊港統治者的扶持之外,當時明朝皇帝的權力之手還觸碰到了錫蘭、蘇門答臘等地區,凡是不服從明朝皇權統治的,最後都遭到了“武力攝之”的結果。
這一種新型海上權力延伸在歷史上從未如此規模龐大過,因為到宣德五年(即1430年)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為止,鄭和七次下西洋,每次的人員、船隻規模基本上都和第一次沒有什麼差別。如果說僅僅是為了尋找建文帝和宣揚國威,完全沒必要每次都這麼大費周章。綜合來看,鄭和下西洋應是大明帝國的海上戰略和權力伸展。
-
10 # 孤魂視界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封建王朝。明朝初期,最為出名的也就幾件大事,一是朱棣篡位,二就是鄭和下西洋了。
鄭和下西洋的起因眾說紛紜,總結起來有下面幾個說法:
1.尋找侄子建文帝
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明成祖朱棣以“靖難”之名,最後攻下國都應天(今南京),建文帝朱允炆火燒皇宮,不知所蹤。明成祖繼位稱帝,改年號為永樂,但對於建文帝的失蹤及其遺臣逃散各地可能仍有掛懷。明朝歷史文獻裡,留有一些建文帝可能沒有被燒死,而逃亡海外之傳言,甚至有說出家於二十年後,返北京之故事。所以,有人認為永樂帝派鄭和下西洋的主因為尋找建文帝。但此種說法不一定成立,因為鄭和每次出使海外都是那麼浩浩蕩蕩,建文帝若未亡命海外,當可聞風而躲藏起來,大規模下西洋尋建文帝並非有效之方法。
2.宣揚大明王朝曠世威德
對於宣揚明王朝曠世威德這一點,學界有多種解讀。其一,認為下西洋是為了“通好他國,懷柔遠人”,踐行中國傳統政治理念,並認為所謂 “耀兵異域”的說法應該有所修正。其二,認為這從根本上出於明成祖本人的好大喜功,即以天朝上國自居,而令蠻夷國家畏威懷德、輸誠納貢。
3.防鄰國帖木兒
有觀點認為,鄭和下西洋是針對 帖木兒帝國的。但鄭和下西洋開始時,帖木兒本人已經去世,其繼承者則同明朝關係友好,加之該國已經開始分裂,帖木兒帝國不再對中國西陲形成威脅。
4. 獨特戰略眼光及證明自己能力
朱棣,這位雄韜偉略的帝王,是透過篡位登基王位的,也就是說他的帝位並不名正言順得來的,因此他急需要大的功業和政績來證明自己。朱棣也確實是一個偉大的帝王,當時的明朝在他的治理下繁榮昌盛,史上稱為永樂盛世。朱棣也極富有戰略眼光,他早就對明朝初期對海外的消極政策極為不滿,當時的朱棣和他手下的一班治世能臣就提出了國家想要更加昌盛富強,就決不能放棄海洋,因為財富取之於海洋,危險同樣也會來自於海洋。可以說,明成祖朱棣,他建立了一個古代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他也是中國古代唯一在海上稱霸的帝王。當時的鄭和船隊據史學家研究,證明其是當時最強的海軍,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或者說是當時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都無法與明朝海軍對抗。
總的來說,當時陸路上的危險幾乎剷除殆盡,唯一的未知就是廣闊海洋了。文化傳播、貿易往來也是主要目的之一,但以長遠目光來看,朱棣最大的動機還是控制海洋,海洋的重要性也是現代社會有目共睹的。
-
11 # 付凱91458867
鄭和下西洋,為什麼去?有很多說法,第一個說法,《鄭和傳》上有這麼幾句話,它說:“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就是明成祖懷疑建文帝跑到海外去了,想追查他,想去尋找他。 因此有人說,鄭和下西洋是明成祖要派鄭和到海外尋找建文帝的下落。這是一個原因。 接著《明史》鄭和傳又有一句話:“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向海外顯示中國的強大。
第二個,關於鄭和下西洋的原因,有人提出是為了包抄帖木兒汗國。就是這麼大一個帝國,它往東臨近,跟中國接壤。很嚴重的是它的勢力強大以後,它利用了元代一個宗室叫本雅失裡,準備向東進攻明朝。首先,在洪武末年他就扣留了明朝派往這裡的使節。帖木兒汗國的首都在哪裡呢?在撒馬爾罕,在現在的中亞,扣了很多年,這個使節被放回來了。到明成祖的時候,再次又派使節出使帖木兒汗國。我們看《明實錄》當中有很清楚的記載,要求明朝駐甘肅一帶的軍隊要防止帖木兒汗國的襲來。這個時候是明朝永樂二年、三年,可是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了。大家知道下西洋的路線從南洋往西,走到印度洋,正好是帖木兒汗國的南部,這樣對帖木兒汗國就形成一個包抄之勢,所以有的人分析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包抄、包圍帖木兒汗國這樣一個意圖。
現在我們說第三個理由,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了發展海外貿易。目的很簡單,我想這個說法是用現代的經濟觀念,來解釋古代人的行為。特別是當時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沒有必要尋求海外的市場,它不是後來資本主義積累時期,希望透過海外貿易發展自己的商品經濟,中國的經濟發展還沒有達到這個程度。
這些原因我們都一一否定,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 “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向國外顯示中國的強大,說對了一部分。這是一個政治目的,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達成他的政治目的。他作為一個皇帝登上皇位以後,希望他的大明國在世界上有較高的地位,希望他自己在各國中間有很高的威望,這也是中國自古以來當皇帝的一個想法。所以“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肯定是他的目的,但這只是一部分。
明成祖曾經給西洋各國有一個詔書,這個詔書有以下這麼幾句話:“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體上帝之心,施恩佈德。凡覆載之內,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處,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業,不至失所”。這一段話,天這麼大,天底下的人我都不希望他們失所,為什麼呢?我奉了天命,我是天子,我都讓他們過好生活,不讓他們失所,第一個。
“今特遣鄭和齎敕,普諭朕意”。今天我特別派遣鄭和上天下,告訴大家我的想法,我的這番意圖。“爾等祗順天道,恪遵朕言,循禮安分,毋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說你們都要遵守天道,不能夠因為你們人多就欺負人家少數,不許你們以強凌弱,大家要共享太平之福。這是朱棣的一個想法,所以現在我派鄭和到你們那裡,告訴我的這番意圖,這一個理想是明成祖朱棣,對於天下秩序的設想。向全天下宣傳自己關於世界秩序的理想,這個秩序就是“天朝禮制體系”,就是全天下的各個國家之間不能夠凌弱,不能夠欺寡,共享太平之福的這麼一個和諧的世界,這是朱棣的最終理想,這個理想來源於中國傳統的儒家的天下觀。所以朱棣希望透過鄭和,去宣傳他的天下秩序的理想,建立天朝禮制體系,最終實現共享太平之福。所以鄭和的軍隊所到之處並沒有侵略別人的土地,並沒有掠奪別人的人口,並沒有搶奪別人的財物。恰恰相反,中國當時實行的政策叫“厚往薄來”,我帶很多很多東西,很多很多財物給你。“薄來”,我從你那兒取來的東西少,很少,所以鄭和每到一地都要給當地有大量的賞賜。所達目的首先是有很多國家,隨著鄭和的出使紛紛地到明朝來訪問,當時叫做“朝貢”,我們把它叫做“朝貢貿易”,就是明朝和很多國家之間建立了朝貢貿易關係,因為中國當時力量強大,當時經濟力量也強大,對各地有威有德,四方賓服,明朝的中國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鄭和下西洋的結果,一個是明朝在各國之間建立了很高的威望。第二個,使很多國家跟明朝建立了通好、通貢的關係。第三個是,在鄭和下西洋船隊和明朝強大力量的支援下、保證下,維持了世界的和平秩序。平靜了海路,就使海路清明,海路通暢。
所以鄭和下西洋他的核心目的是政治目的:一個是提高中國的威望,提高明成祖個人的威望,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第二個就是要推行朱棣本人理解的天下觀,建立一個和諧的世界,使全世界共享太平之福。
-
12 # 延慶卅四年
這個倒是非常明確。
第一是尋惠帝蹤跡,即到海外去尋找和打探明惠帝的蹤跡和訊息,畢竟朱允炆是明太祖欽定的接班人。
二則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意即將鄭和下西洋作為展示中國的一個視窗。
明成祖朱棣希望一石二鳥一箭雙鵰,或許達到了他的目的吧。
-
13 # 百川流
永樂三年開始,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這是個開銷很大的活動,可為什麼明成祖要進行,而且還進行了多次?
一、尋找建文帝1.背景
“靖難之役”後,建文帝朱允炆失蹤,生死不明,這成了明成祖朱棣的一個心病,即使已經坐上龍椅,也仍是不安。畢竟侄子是親爹指定的正統合法繼承人,自己雖也姓朱,但畢竟是篡位,名不正言不順。萬一侄子沒死,日後東山再起,還是會有很多人支援他,於是他四處尋找建文帝。
2.傳聞建文帝流落海外
當聽說建文帝出家了,朱棣便重新統計全國寺廟和尚,對所有和尚進行了一次人口普查,最終沒有結果。據《明史·鄭和傳》中記載: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即後來朱棣聽說建文帝流亡海外了,便派鄭和率領船隊出海探訪,第一次沒找到就進行第二次,近處沒有就往遠處。
二、宣揚大明國威永樂年間,大明強盛,威加海內可能無法滿足,還需要到海外更多蠻夷之地宣揚國威,顯示中國的富裕,宣揚國威又有不同目的。
1.和他國交好。表明自己是大明正統,是華夏正統,不能與其他漢人勢力交往,也不能承認其他漢人勢力。
2.以天朝上國自居,讓蠻夷國家畏威懷德,臣服於大明。我船隊有多大,我國家就有多強盛,你們要臣服於我。
3.到海外蠻夷之地宣揚道德教化。
三、軍事目的這一點主要是針對的帖木兒帝國,帖木兒帝國地處中亞,曾趁大明內亂想要東征,但因帖木兒死於途中未能繼續。鄭和下西洋可能想要聯絡周邊各國各國包抄帖木兒帝國。
此外,可能還會了解海外華人勢力,以及阻止境內勢力與倭寇勾結,防止外禍威脅大明。
-
14 # 考古牌歷史挖掘機
我認為有兩點可能:第一是如傳說一樣,是為了尋找建文帝,因為朱棣一直懷疑建文帝沒有死,當初找到的建文帝的屍身,經鑑定後其實是替身,因為燒焦的屍身的牙齒很顯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而建文帝當時還很年輕。朱棣因此懷疑建文帝沒有死,只要建文帝在世一天,他的帝位就會受到威脅,所以他暗中派鄭和暗訪建文帝下落;第二,朱棣為了宣揚國威。朱棣取代建文帝后,開創後世所稱的永樂盛世,帝王好大喜功的本質因此顯露出來,為了向四方宣揚國威,朱棣派鄭和帶上財寶,一路分發給沿路國家,顯示明帝國的強大。
-
15 # 記憶中的歷史
明朝,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封建王朝。明朝初期,最為出名的也就幾件大事,一是朱棣篡位,而就是鄭和下西洋了。
現代人對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也是眾說紛紜,但支持者最多的一個觀點恐怕就是“鄭和下西洋是為了炫耀明朝武力和宣揚明朝的威德了”,但是朱棣這位雄韜偉略的帝王,真的只是為了去宣揚明朝的國威嗎?恐怕這只是他想要達到的目的中的一個。
要分析朱棣目的,還得從他當上皇帝的原因說起,眾所周知朱棣是篡位登基的,也就是說他的帝位並不名正言順得來的,所以他急需要大的功業和政績來證明自己。
朱棣也確實是一個偉大的帝王,當時的明朝在他的治理下繁榮昌盛,史上稱為永樂盛世。朱棣也極富有戰略眼光,他早就對明朝初期對海外的消極政策極為不滿,當時的朱棣和他手下的一班治世能臣就提出了國家想要更加昌盛富強,就決不能放棄海洋,因為財富取之於海洋,危險同樣也會來自於海洋。
朱棣
當時陸路上的危險幾乎剷除殆盡,唯一的未知就是海洋。文化傳播、貿易往來也是目的之一,但以長遠目光來看,朱棣最大的動機還是控制海洋,海洋的重要性後來也是證明了的。
朱棣南征安南就是一個證明,在鄭和下西洋準備前期,明朝的第二大屬國安南有了不安分的表現,已經對明朝產生了一定的威脅,之後不久果然出了事,但朱棣早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安南的挑釁行為嚴重的影響到了朱棣海外的戰略,再之後便是朱棣出兵八十萬征討安南,結果也很明顯,平反成功並且正式將安南變成了明朝的一個省。
但是這項舉措卻被很多人認為是朱棣外交活動中的重大失誤,其實並不然,這項舉措和鄭和下西洋有著密切的關係,安南為明朝征服後不僅震懾了海外不安分的番國,同時將安南變成了一個作為與東南亞和西歐各國船舶往來通商的根據地,同時也是鄭和船隊的一個跳板。這些都足以證明朱棣對海洋的重視。
當時的鄭和船隊據史學家研究,證明其是當時最強的海軍,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或者說是當時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都無法與明朝海軍對抗。只不過朱棣駕崩後,後面的帝王都沒有這樣的戰略眼光,同時也是因為當時明朝海軍強大得沒有對手,以致於讓他們輕視了海洋的重要性。
明成祖朱棣,他建立了一個古代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他也是中國古代唯一在海上稱霸的帝王。
-
16 # 歷史是杯酒
15世紀前期,明成祖朱棣派遣鄭和七次下西洋,訪問了亞洲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絕對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那麼,明成祖為什麼要派鄭和七下西洋呢?歷史上有多種說法,我們一起來探討探討。
與建文帝朱允炆有關
建文元年(1399),還是燕王的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最終在建文4年(1402)從其侄子朱允炆手裡奪得了皇位。但是,當朱棣的大軍攻下南京後,建文帝卻下落不明,而關於建文帝的下落有多種說法:有的說建文帝見自己的親叔叔攻下了南京,已心灰意冷,便在宮裡自焚而死,後來朱棣看到的是一具被燒的面目全非的屍骨;有的說朱元璋在臨死前曾給過建文帝一個鐵盒,讓他在遇到危難時再開啟,當朱棣攻下南京是,建文帝打開了鐵盒,發現裡面有一把剃刀、度牒和一封信:“想要保命,懷牒為僧,秘密離去,否則自殺”,建文帝看後,便命人放火燒了宮殿,自己則化妝成和尚逃了出去;逃出南京後,有的說他隱姓埋名,真的做了和尚;有的說乘船跑到了海外。
而關於建文帝逃往海外的說法,自然也就成了明成祖的一塊心病,於是他便派遣鄭和七下西洋,藉著出使之便,來為他尋找建文帝的下落,以防止建文帝聯合那些逃居到沿海島嶼和海外的臣民,來反抗他的統治。
耀兵異域,宣揚國威
明太祖時,對周邊各國推行“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興兵”的政策,與周邊各國往來較少。到明成祖即位後,東南亞各國已不再定期嚮明朝進貢,這對於明成祖朱棣來說顯然不能容忍。而明成祖朱棣也為了製造聲勢和籠絡人心,改變自己非法取得皇位的不利局面,希望透過去周邊各國“宣揚國威”,從而提高自己的聲望。所以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在其所到之處宣揚大明朝的國威,邀請各小國前往朝貢,並就地進行貿易,用船中所載貨物換取當地特產,但是這種交換並非等價交換,往往入不敷出。所以,鄭和下西洋的航行成本是非常大的,非常勞民傷財。因此在鄭和去世後,下西洋就再也沒進行過。
當然了,也有人說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剿滅張士誠遺留在海上的餘孽。你覺得哪個更加靠譜呢?
-
17 # 無厘頭的世界
鄭和下西洋,鄭和,又名馬三寶,三寶太監,雲南人,幼時被擄至南京,輾轉至朱棣門下,在靖難中展現出不一般的軍事才能。
從腹黑角度上想,朱棣來位不正,急於向周邊各國宣示國力,來鞏固其地位,受秦朝徐福東出無果且自立之考量,鄭和一無後之人進入其眼簾。
宣示國立,以達到萬國來朝。
發展貿易,恢復戰亂經濟。
-
18 # 松林寺君史話
明成祖朱棣派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客觀上加強了明朝同南洋各國的交流,但我認為下西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大國立威。揚名世界,百國來朝,這是一個帝王到一定程度以後的必然夢想,明朝到朱棣時候,國內相對穩定的情況下肯定需要得到周邊國家的敬畏和認可,這個一是和他做為一個大帝國統治人的夢想,第二是和他得位有關,他更希望用外部的認可來確立自己的威信。
說鄭和下西洋完全是為了和平和貿易我是不相信的,隨便貿易有可能,但這樣宏大的龐大的軍力和船隊絕不會僅僅去貿易,並且的確鄭和在下西洋的過程中和部分地區也有 一些戰事,甚至有國王被抓回明朝入審,按當時各國的情況,這支船隊對南洋很多國家來說是具有滅國之力的。
2、追尋朱允文。從相關的記載裡我們可能看到,對於朱棣攻入北京時朱允文的縱火自盡記錄模糊,語焉不詳,我判斷,朱棣對於朱允文的自盡也是不會相信的。如果朱允文尚在世,想要對自己的地位有威脅,靠個人是不可能的,肯定需要有地盤,有人支援,國內他可以透過各種方式加強監督適時反應,但對於廣大的南洋地區來說就力有不及,並且南洋的一些國家在之前就和中原有聯絡,也有一些曾經或當時還是中原王朝的附屬國,而朱允文的身份也有可能得到一些附屬國的支援,這是朱棣肯定不願意看到的。
3、戰略構想。朱棣繼位以後,為了證明自己為政要比朱允文強,證明老爹朱元璋沒有“選錯”自己(他在一些資料裡構陷了很多朱元璋內心喜歡自己的資料),從繼位後就勤勤懇懇,毫不怠息,對北面的遊牧民族一直採取壓制性打擊,南面後來也對安南動兵,還將當事人押回明朝驗身正法,對於海洋朱棣也有忽必烈一般的雄心,他的構想應該是讓明朝周邊的陸路、海路國家都對明朝臣服進貢。
-
19 # 興叨客
公園1405年7月,明永樂三年,永樂大帝明成祖派遣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條大船,二萬七千多名船員和士兵組成的船隊遠航西洋。前後公七次(也有人說是八次)共訪問了三十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與東南亞國家和東非國家的關係,直到公園1433年,鄭和死於回程途中,才宣告結束。
關於鄭和七下西洋的歷史意義自然不言而喻,在這裡不在贅述。但對鄭和七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卻是眾說紛紜,比較主流的觀點是“欲蹤惠帝,耀兵海外”。《明史》記載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正史如此記載,那麼建文帝逃亡海外,明成祖想要下西洋尋找建文帝的邏輯似乎是站得住腳的,同時還可以顯示我中國當時的國力和軍威望,我想這是正史誤導了我們的認知。鄭和七下西洋的目的絕對沒有這麼簡單,尋找建文帝與宣揚中華國力僅僅是其次要目的。縱觀世界各國曆史和我中國歷史,如此規模的遠洋航行,絕對是國家行為,任何個體和組織都沒有如此大的財力和技術支撐,既然是國家行為,那麼對於國家來說最為重要的目標就是政治和經濟目標,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國家利益至上。
那麼鄭和七下西洋的的政治目的是什麼呢?經濟目的又是什麼呢?
一、政治目的:維護沿海居民的生產生活安全,化解明朝南方各國的矛盾,為明朝營造穩定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朱元璋建國以來,與其他國家採取的外交政策是:與遠邇相安於無事,以共享太平之福。明成祖繼承了朱元璋的外交政策,與域外之國保持友好的外交政策。但我國封建社會速來有重農抑商的傳統,因此明成祖時期依然採取海禁政策,致使當時海上貿易受到制約,結果導致海盜、倭寇猖獗,且海上走私之風嚴重,這嚴重威脅到沿海居民正常的生產生活,為穩定沿海整治之穩定,必須清除來自於海上的威脅,七下下西洋成為打擊海上倭寇和盜賊的重要政治手段。同時明成祖時期,南方的安南蠢蠢欲動,對明朝南疆安全也構成了威脅,鄭和西洋執行,有力震懾了安南的範我邊疆的信心,從一定程度上穩定了明朝南疆。同時當時東南亞各國政治不穩定,對中國的宗主國地位少有尊重,且各國之間關係混亂,鄭和七下西洋有力的改變了這種現象,配合了國內驅逐倭寇的軍事行動,實現了東南亞各國來朝的政治目的。我想以上幾點可以說是鄭和七下西洋的政治目的,這種國家行為當然目的應該為國家利益服務。當然,明成祖獲得王位的手段是軍事手段,在當時封建思想理念來看,這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可謂名不正言不順。明成祖時刻擔心自己的王位受到建文帝的威脅,因此下西洋一是為了國家長治久安,其次也有尋找建文帝的次要目的。
二、經濟目的:明朝手工業快速發展,瓷器、茶葉、絲綢產量樂觀,急需尋找更大規模的市場。而當時國內的官宦人家對產自東南亞各種香料需求也很旺盛,雙方都有可以進行貿易的意願。其次,明成祖發動靖難之役以來,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國內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加之其三次修建紫禁城,國庫已日漸空虛,急需補充國庫,以備不時之需。在這種情況下,鄭和七下西洋的經濟動機就順就順理成章了。明史中有這樣的記載“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鄭和傳》中,鄭和也感嘆到“統舟師之眾,掌錢帛之多,夙夜拳拳,唯恐弗逮”。可見當時鄭和下西洋之收益絕對不可小覷,極有可能充實了因為戰亂和大興土木而空虛的國庫,這樣的巨大收益,明成祖怎麼可能放棄,正確的做法就是不斷出海經商,獲取更大的經濟收益。當然這在正史中是沒有記載的,最可能原因就是,我國封建社會歷來採取的政策都是重農抑商,統治階層是不可以經商的,士大夫經商會受到很重的懲罰,所以七下西洋的壯舉中,在正史的記錄中,經濟目的被刻意抹去。
綜上所述,中國航海史上最輝煌的壯舉——鄭和七下西洋的目的是國家利益最大化,有著其複雜的政治經濟目的,尋找建文帝只是眾多目的之中的一個。也並非《明史》所說的那樣簡單。鄭和下西洋,實為建立政治新秩序,加強還在貿易,傳播中華文明而為之,是國家行為,有著很複雜的政治經濟訴求。
-
20 # 隔壁的同學呀
個人感覺有四點:
第一有人考證說,成祖此舉是為了尋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靖難之役後,建文帝的屍體一直沒有被找到,所以有人推測他應是南下或者流亡海外。由於建文帝不但得到中土百姓的愛戴,更得中國周邊國家的認可,為正統之中國皇帝。因此朱棣登基以後,生怕民間說他乃亂臣賊子,所以他勢必要找到建文帝,令後者給予自己以名正言順的皇帝資格,以便朱棣統治中土江山,同時與周邊各國建立睦鄰友好關係。
第二,揚我國威
從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率領著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船隊七下西洋,訪問了印度洋、阿拉伯、東非各國,航程十萬餘里,最南到爪哇,最北到麥加,最西到非洲東海岸。百艘戰艦艦隊以及萬名官兵,航行在茫茫的太平洋和印度洋上,來往於馬六甲海峽,此大物,足可稱霸沿海各國。
第三,安定海外
當時中國南方沿海一片繁榮景象,但是明朝剛剛建立,為了應對北方蒙古殘餘勢力,不得不把在北方重兵部防,這樣就給了南方海盜勢力機會!海盜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以朱棣完全可以派出重兵出洋作戰
第四,通商
雖然明朝當時是火器時代,但是與各國文化交流也很重要,增加貿易往來,才能繁榮富強。
回覆列表
一說是尋找建文帝。《明史·鄭和傳》中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西山雜誌·三保太監下西洋》也有類似的記載,“永樂三年成祖疑惠帝南逃,命中官鄭和、王景弘、張文等造大船百艘,率軍二萬七千餘。”前面我們說過朱棣經過四年靖難之役取得天下,但是建文帝的下落卻一直找尋不到 ,後來聽到傳言說建文帝一直在海外,因此派鄭和七下西洋暗中尋找建文帝的下落。但朱棣不是傻子,為什麼會派兩三萬人興師動眾地去尋找自己的敵人建文帝,如果真這樣,建文帝早就望風而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