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綠色重陽
-
2 # 如一凡夫
#現代詩歌不應只有詩的外殼——階梯式的排列# 有越來越多的現代詩歌,在語言的用運上已趨於口語化、敘事化、散文化,為數不少的現代詩歌給人的感覺只是階梯式的排列,缺乏一定意義上的詩歌語言,意象不顯明,也不具有獨特的意境。從理論上講,現代詩歌應具備三個基本特性:一、詩的直接性,二、詩的抒情性,三、詩的語言。
先說詩的直接性。詩的直接性在形態上常常表現為瞬間性、突發性、全息性。"靈感"一詞,顯然更適於詩。詩人不是一個職業,因為不可能按計劃生產。寫詩也不可能教習,可教習的只是關於詩歌的知識。可以說,詩性直覺是詩人的一種天賦,一種貫穿在情感之中的特殊認識能力,一種屬於靈魂的特權。由直覺推進的法則,是一切詩歌的支配性法則。在眾多的詩人的作品中,可理解的觀念在詩性意義的整體中自由擴充套件,正是這種直覺性自由,把充溢其間的最堅實的材料熔合起來,並賦予它們以力量。
其次,是詩歌的抒情性。詩歌一般被分為抒情詩、敘事詩、哲理詩。其實,在本質的意義上,所有的詩都可以稱為抒情詩。抒情性是詩的直接性的一種體現。正是由於情感因素的介入,使詩不同於一般的散文作品。戲劇性的是,敘事性或理論性作品一旦注入了抒情性因素,或者簡直就是詩。文學概論對敘事和抒情的劃分,只是一種純技藝觀點。
最後來說語言。詩的語言是詩的直接性和抒情性的體現者,因此,不能把它僅僅看作是藝術的工具,本身是具實質性的。也就是說,詩性與語言是同步的,一體化的。詩的語言構成可以說是非常特殊的,任何詩歌,包括所謂"口語化"的詩歌,其語言都是對標準語的有意觸犯、扭曲和有組織的破壞。沒有對語言背景和傳統準則的違反,詩意的運用將無法成為可能。詩的語言功能,主要是美學功能,總是力求最大限度地突出某部分言辭,或是言辭的某部分含意,總之不可遵循一般的面面俱到,反而"偏私"得很,是日常語言自動化和規範化的一種反動。
詩歌的直接性、抒情性,以及充滿音樂感和肉體感的含混而豐富的語言,共同構成詩的美學內容。但是,當把文字當作審美物件的時候,意義與美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所謂"純詩",只能是一種虛構而已。
-
3 # 雲887799雷哥
充滿靈感的詩歌給人明朗,回味,聯想,激情,美的意境。而象散文斷成了句落的形式,沒有詩的韻味,它雖然不錯……
-
4 # 渝捷
現代詩歌,嚴格的說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詩歌了,作者都受時代的影響,自然不自然的都採用了隨意的創作(自由體創作)方式,把散文詩的創作形式運用到了詩歌裡,以前這是決對不可以的,只有散文可以採用詩歌的方式來創作,所以十八、十九世紀中外文學作品中,湧現了大量優秀的散文詩集作品,比如印度的泰戈爾,中國的楊朔,他們的作品都膾炙人口名揚中外,很多都是範本。而現在的詩歌確實溶進了散文的形式,於是看起來就像斷了句落的感覺。
誰知道呢。
-
5 # 簫歌隱隱
詩和散文最大的區別是,詩歌要押韻適於誦讀,朗朗上口韻味十足;詩更在意形式,用詞用字講求精煉,由於表現形式特殊,從而也限制了思想和內容的表達。散文表現的是自我體會和感受,用不著押韻,所以語言不用像詩歌那麼講究;與詩歌相比有更強的表現力。
我們看看下面這首詩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 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 劈柴, 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 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 和每一個親人通訊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 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的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這首詩真的好嗎?見仁見智吧。不過我真的不以為然。反反覆覆,絮絮叨叨去表現一個簡單的意思,然後在形式上分成一行一行,這就是詩嗎?這不就是人們常說的無病呻吟嗎?
詩歌本身特點,不在於表現內容而在於表現形式;當詩歌失去自身固有的特點、失去韻味的時候,那還叫詩嗎?這樣的所謂詩歌不沒落都難啊!現在還有寫詩的人嗎?還有讀詩的人嗎?把詩寫出了散文的感覺,那詩歌還有出路嗎?
-
6 # L從善如劉
你的感覺對了一部分,還有很多現代詩歌讀起來像記敘文斷成句落,也有的像議論文斷成句落,還有的像說明文,更有的像應用文斷成句落。為成詩歌,強斷句。導致出現了,語句狗屁不通,邏輯亂七八糟,抒情莫名其妙,哲理精神錯亂。能寫現代詩歌的人,基本都是精神病人,如臥軌的海子,愛戴牛仔褲做的帽子的顧城,潔癖致死的張愛玲。都不好好說話,好好思考以至於精神錯亂。
-
7 # 杜彩萍
因為現代很多詩歌作者不懂,或不講究詩歌押韻,字句段落不加雕琢,信筆遊走,大肆抒情,以致許多詩歌,變成了分行的散文,讀之毫無內在美感,韻律可言。
-
8 # 深海1991
因為現代詩更自由,越自由門檻就越低,同時想達到某個高度就很難。與傳統詩歌相比,現代詩雖更偏抒情,但是因為表現力更豐富,所以其上限是非常很高的,心中的完美現代詩大概就是再別康橋吧,致橡樹也是極好的。年少時,曾模仿過現代詩,確實寫出來的東西不倫不類,後來就安安心心寫散文了。
-
9 # 劉石球16
錯!你不知道還有散文詩!我參加了!不過最大區別,在於詩不可能句子太長。而散文詩且我們寫的文章一模一樣。最大區別,在於語言象詩一般美,有意境。而一般文章是不講意境的。應當分得清吧!
-
10 # 婷懂情感小站
現代詩歌比起古詩更加容易理解,它結合了散文的優美,詩歌的精煉,會在幾句描述裡,讓你感受到一幅畫,一段情。其實把現代詩歌進行再創作,是可以寫出一篇散文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現代詩歌讀起來就像是散文斷成了句落的感覺了。
-
11 # 乒乓球804
對此,我只能說:這是詩歌王國沒落的鐵證!也是詩歌墮落的鐵證!
從視覺與聽覺上來講,似乎大體整齊、押韻就是詩——而實際上,有的是詩,有的則根本就不是!
唐詩流傳至今,有1200年左右;而我們當今的所謂詩歌,能流傳10年嗎?我看能流傳一年的,就算不錯的詩歌了!
-
12 # 獨不醒
贈題主:兔子和月亮街
一隻兔子行走在月亮街上
天已經黑了
兔子內心也灰暗無比
白天與黑夜之間
是不是有一條線
月亮升起來了
一隻兔子披著月光前行
內心也明亮無比
腳掌和小路之間
是不是有一絲縫
兔子在月光中睡去
有時候哭有時候笑
露水打溼了睫毛和尾巴
悲傷和喜悅之間
是不是有另一隻兔子
-
13 # 月舞雲後
現代詩歌與散文字來就是相通的,但其語言的內涵更豐富,在二者之間還有一個散文詩,就是介於散文與現代詩之間的一種文學體裁。這個散文詩就是在問題中所說“像是散文斷成句落”的那種現代詩歌。
散文講究“形散而神凝”,以一箇中心思想作為紐帶組織語言文字,它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去形容,去頌揚這個中心思想。散文的寫作比較隨意,更通俗和生活化,更容易為讀者所接受,讀起來更輕鬆。
而散文詩同樣也是需要“形散神凝”的,只不過這個“神”不是直接說出來,而是感覺出來的,它不像散文那樣用現成的句子表露出來,而是讀完全詩,會在腦海裡留下一個比較整體的印象或者根本沒有印象,彷彿一種朦朧的情緒傾洩。散文詩或許會將散文的那個中心思想轉化成為一種類似於靈魂的東西,可意會而不可言傳。
-
14 # 譚久友19691114
個個都想成為詩人寫詩歌,但又不遵守詩歌的規則去寫,斷句成詩的詩歌早已失去了詩歌的含文了,使得寫詩的越來越多,讀詩的人越來越少了,詩也越來越變味了!
-
15 # 泉聲詩韻
現代詩歌多為自由詩體,不受舊格律詩"平仄對杖"框框的束縛,可以在遵循詩歌基本規律的基礎上自由發揮,恣意行文。可紀實,可抒情;行文可行雲流水,平鋪直敘;也可天馬行空,寄情寓理。堪稱詩的散文,散文的詩。(個見)
-
16 # 浪花李
我認為所謂現代詩歌的詩體形式不是民國人的發明,早在唐朝的李白就常用這種詩體寫詩,最具有代表作為《將進酒》、《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蜀道難》等,詩句不限,長短不一,沒有押韻,句間平仄無律,自由自在,隨意抒發。但是仍然詩意濃濃,起伏成韻,讀起來鏗鏘有力,且詩含起承轉合,有序有章。可是所謂的現代詩,由於出版社及其媒體的寬容和放縱,使得現代詩成了說話一樣的詩,喪失了詞語精煉,起伏有韻,節奏如歌,主題突出,意境優美,起承轉合等詩的元素,所以我把諸如餘秀華這類所謂的現代詩稱為說話詩。這裡我發表一首我寫的現代詩和大家共鳴。
現代詩
期待——廣州
踏上往飛機的舷梯,
告別了繁華的都市,
完成了前往的目的,
卸下了心中的包袱。
廣州,包含了我太多的情結,
廣州,勾起了我複雜的思緒。
在這裡我實現了求學的心願;
在這裡我結下了同學的情緣;
在這裡有我美好難忘的回憶;
在這裡我把親友的健康寄託。
卸下了包袱的心情是輕鬆的,
完成了任務的感覺是美好的。
然而,
未能拜會已闊別多時的同學,
未免有一點未竟心願的遺憾。
但是,
完成了此次的旅程,
開啟起下次的期盼——
盡情開心的遊玩,
快樂喜慶的相逢!
廣州——下次!
廣州——期待!
一七年五月十六日
注:帶親人到廣州檢查身體有感而作。
-
17 # 周建廣
這個問題真的承在,而且是普遍現象。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社會發展客觀需要所致,屬於正常,無可厚非,逐步改進即可。眾所周知,網路世界橫空出世,迅猛發展,極大的調動了人們創作的熱情,形成了文章“普天蓋地而來”的社會現象。這種現象又反過來刺激了網路世界的飛速擴張,簡直就是雨後春筍,銀河繁星。人人上網,許多的人還上N個網。無形中,帶來了知識短少的問題。但是,網路也是要吃飯的,決不能空轉,更不能閒置。於是,就出現了“降價”問題,放寬了要求,濫竽充數,泥沙俱下,不倫不類等等不合格的現象就出場了。
另一個方面,是社會不良現象不良影響所致,必須高度重視,嚴肅糾正。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打開了大門也打了窗戶,引進了一系列先進的東西。但是由於沒有事先裝好門簾和紗窗,蒼蠅蚊蟲也飛了進來,致使種種不良現象發生,並且形成了不良迴圈,各行各業都受到傷害。文化領域也不能倖免,出現了“江湖書法”丶媚俗文學等等怪象,甚至是故意錯別字一大堆,歪詩邪曲,以醜為美等等問題。幸好黨的十九大以來,依法治黨,依法治國,各種不良現象得到治理,各行各業恢復秩序,正向全面小康社會邁進。僅供參考!
-
18 # 喜子原創
因環境經歷文化家庭情感名利感悟等等問題的影響…傷悲多而喜樂少自然之段也!意之片面而非遠大,則盛唐至近清漸變散文也!今有很多好的詩詞如雨後春筍…漸好也…
-
19 # 穆石
目前的詩歌創作散文化傾向非常嚴重。其一,主要因素是快節奏的生活,使一些詩人無視國內外詩歌經典作品研讀,及傳承中昇華中外經典詩人的意境和煉句等修辭方法。其二,詩歌源於"巫歌文化",沒有神性的詩歌只能散文化。其三,脆弱的詩人生態圈成為物慾的奴隸,詩人們媚骨者眾多,傲骨者微乎其微,已不能擎起文學先鋒的大旗。詩歌創作隊伍中,敬畏文字,潛心煉句推敲詩意者,汗牛星毛!故此,散文斷句成為詩歌是整個物質時代文學的悲哀。口水詩、梨花體及下半身寫作的頹廢作品,氾濫成災。把詩歌作為"夜壺"招搖過市者,在詩歌圈子大有其人。
下圖:時任中央政研室秘書長紀玉祥、著名詩人、畫家宗鄂及時任《中國文化報》社副社長、書法家楊開金等人士探討中國文化、文學方向。
-
20 # 戶外部落
這和現代詩地走向有關,同時也和寫詩作者的水平有關,現代詩正處於探討階段,沒有固定的格式,但詩歌要體現的不光是美還要接地氣,要接近生活,反映一個時代,現在有很多詩歌非常空洞,內容低俗,有的看後都不知要表達什麼,這就不光是斷成句落的問題,簡直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回覆列表
現代詩歌,向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都是著名的,寫的非常之好的現代詩。看看他們的簡歷,就知道深入的學習前輩的經驗,和寫作方法是多麼的重要。只有入門,再潛心探討,反覆推敲才能得心應手,寫出好的有價值的現代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