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如三歲兮
-
2 # 鍋小震
《三國志》記載:“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
所謂“自古英雄出少年”,曹操自小就顯示出自己的與眾不同。袁紹和曹操當時算是那一時段最有名的兩個少年精英,“本初之才天下驚歎”,然而不幸的袁紹碰到了曹操。
一、機警好人妻曹嵩一生三妻四妾,虎父無犬子,曹操很好地繼承了父親的衣缽。曹操聽說一家大戶娶親,新娘還很漂亮,遂起了色心。夥同發小袁紹潛到了新人的院子中,到了晚上大聲呼喊說有賊人,房間中的人都出來圍觀抓賊。
曹操趁亂進去,抽出刀,威脅著要劫持新娘子,與袁紹一起出門的時候,袁紹不小心摔倒,被荊棘絆住無法動彈。然後曹操就大聲叫喊說賊人在這裡,袁紹大驚,這才死命掙脫。
二、武力值不低《三國志•武帝紀》:【太祖甞私入中常侍張讓室,讓覺之;乃舞手戟於庭,踰垣而出。才武絕人,莫之能害。】
刺殺張讓,手舞短戟,逼退數人。相比吳大帝孫十萬【遼斥權下戰,權不敢動】,應該是強上不少的。
三、 精通兵法註解孫武子十三篇,得到了橋玄的認可:“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陽何顒也曾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四、任俠放蕩,不畏權貴;一腔熱血,報效朝廷當然,這得益於曹操有個靠譜的老爹,如果換成其他人,早死一萬次了。
作為洛陽北部尉(相當於現在首都公安局北部分割槽局長),曹操剛到職,造赤、紫、青、黃、綠五色刑棍,明晃晃排列在衙門兩側,“有犯禁者,皆棒殺之”。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以身試法,死於此地,從此“京師斂跡,無敢犯者”。
可惜,曹操最終也沒能成為“治世之能臣”,屠龍少年終究成了惡龍。
-
3 # 晨本布衣
曹操小時候那也不是一般人,做的事現在的小孩都沒聽過。簡直是小霸王級別!
前言曹操小名吉利,這其中飽含了父親對兒子未來的祝福,希望曹操平平安安,逢凶化吉。現在有何嘗不是呢!
▲影視劇照
小字阿瞞,出生地位於現在的安微亳州,是個官二代。曹操不是大眼睛,因為“瞞”字在當時是眯起眼睛的意思。果然濃縮的都是精華。
1、果然是沒媽的孩子像棵草曹操的童年並不幸福,從他的詩作《善哉行·其二》可以看出來。
自惜身薄祜,夙賤罹孤苦。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
意思就是小時候母親早逝,沒有得到什麼母愛。父親有不夠溫柔,果然是沒媽的孩子像棵草。
▲影視劇照
①曹操十歲湖邊擊退鱷魚
曹操十歲那年,有一次在湖中游泳。突然遇到一條兇猛的鱷魚。鱷魚張牙舞爪地向曹操攻擊,但曹操毫不畏懼,沉著冷靜地與鱷魚周旋。
鱷魚無法下口,於是逃掉了。曹操回家後,沒有向家人提起鱷魚的事。後來有個人看見一條蛇而恐懼畏縮。曹操大笑,天真地說:“俺在湖裡碰到鱷魚都不怕,你卻怕一條蛇,真是可笑!”眾人不解的問到,曹操以實相告,真是驚歎少年曹操的膽略。誰不年少輕狂,不過這還是十歲娃娃乾的事嗎?
②逃課的藉口,一石兩鳥。
曹操裝頭疼騙過父親和叔父。
他在叔父面前裝病,他叔父看到後就 告訴曹操的父親,他父親知道兒子有病當然要看一下了。但曹操在他父親來了之後告訴他父親自己沒有病,叔父說他病是因為叔父不喜歡他,他的目的就是不想讓他父親再相信叔父的小報告嘛。
他的目的還真達到了,他父親以後果然不再相信叔叔打的小報告了。不過小孩還是不要騙人,你看曹操最後還是患了頭風,華佗還要開他腦袋呢!
不過這件事就看出了曹操小時候就有奸雄的一面。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少年的曹操也開始做學問,他特別喜歡看兵法書。就去搜集整理各種兵法書,取名為《接要》,還給《孫武》的《孫子兵法》作了註解。
好學的曹操長大後所做的詩歌確實有水平。
短歌行
阿瞞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存世的唯一真跡
3、不是真老實,而是不懂得怎麼調皮這很簡單,因為孩子每闖一次禍,得多想多少事,解決禍事時又得多鍛鍊多少能力。
以前有位老實孩子曾在成年後嘆道:自己小時候不是真老實,而是不懂得怎麼調皮,越不懂得如何調皮便越老實。
後來這個孩子成了世人眼裡的老實人,在數次來臨的機會面前,他都終因缺少頑劣孩子從逅博煉的膽量、魄力而錯失良機,最終一生碌碌無為!
剛才我正在寫這篇關於曹操的文章。一位同事問我幹嘛呢?我說在寫小時候的曹操呢。
她說小時的曹操我知道,剛好今年清明節放假回家的時候,我們鎮上的人說:在地東頭髮現了曹操小時候的墓呢!
MMP搞得我後背發涼。不寫了,啥也忘了!我要去人多的地方。
結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用在曹操身上特別合適。
我們不可否認的是,曹操一生的成就與他的非凡創造力有直接的關係。
而曹操的異於常人的創造力在很大程度上則得益於他幼年時異於常人的“不老實”、“不聽話"。
對此大家怎麼認為呢?
▲湖北武漢的曹操像
學真正的知識,養有趣的靈魂。
-
4 # 歷史吃瓜客
首先,正史《三國志》是嚴肅的,對少年曹操的直接描寫就那麼一句話——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故世人未之奇也。然後,就是橋玄、何顒給他相面了。但是在一些相對不嚴肅的書中,收錄了一些曹操出仕之前的零碎事。《三國演義》已經引用的那些就不說了,在這裡大家分享一些小說沒有引述的故事。
身手敏捷郭頒的《魏晉世語》記載曹操小時候曾經偷偷的潛入“十常侍”張讓的家中,被張讓察覺。於是,張讓招呼家丁們圍捕,曹操揮舞短戟,沒人敢上前,然後翻牆而出。郭頒點評他才武絕人,其實這個故事只能算身手敏捷吧。當然,後來肯定不了了之,曹操的祖父曹騰是張讓的同輩或者前輩,曹嵩正是買通張讓他們做的太尉,都是自己人。
袁紹和曹操小時候都是富貴子弟,遊蕩無度,壞事做盡,《世說新語》收錄了其中兩則。
其一:夜行偷妻顯機警曹袁二人有一次看見人家娶媳婦辦喜事,晚上偷偷的潛入人家的園子,伺機大叫:“有賊!”。大家紛紛出去抓賊,曹操拿著刀劫持了新娘子,和袁紹一塊跑路。
但是天黑路滑又做賊心虛,兩人迷路了,慌亂中袁紹的衣服被枳棘給掛住了,掙脫不開。於是,曹操大呼:“偷兒在此!”,嚇得袁紹那是一躍而出,兩人落荒而逃。
其二:巧妙躲過暗殺說是曹袁二人是好朋友吧,袁紹曾經派人暗殺過曹操,只能說是倆土匪。君子之交淡如水,那麼土匪之交,擲之於刀劍。
袁紹僱傭的殺手,趁曹操在床上睡著用劍扔他,第一次扔低了。其實曹操並沒有睡著,心想下次一定得扔高,於是緊緊的貼著床,果然第二次高了,因此躲過一劫。
發奮讀書如果說,曹操始終放蕩形骸,那麼無法解釋他日後的英明神武。還是《魏晉世語》記載了曹操發奮讀書的過程。
隨著年齡的長大,曹操開始為將來考慮了,於是去拜見了著名大儒橋玄。橋玄告訴曹操:“君未有名,可交許子將。”,徐子將就是許邵。從此曹操開始在二人的指點下博覽群書,抄集諸家兵法。
《三國志》中記載無論是曹操本人還是稱帝以後的曹丕只要回到老家,都會用太牢祭祀橋玄,以示尊師重道,也足見橋玄在曹操父子心中的地位。
總而言之,曹操小時候屬於調皮搗蛋的紈絝子弟,但是又顯得機警過人,後來及時的懸崖勒馬,發奮讀書,得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是一個有趣的人,陳壽評價曹操: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
-
5 # 甲良生日記
“圓圓的小臉,濃濃的眉毛,透著機靈氣兒的大眼睛——好個小精豆兒!”這是歷史作家王曉磊在《卑鄙的聖人:曹操》一書中描寫曹操小時候的樣子。
這當然只是他的一家之言,可能是為了突出書的藝術效果,攜程這樣的。史書中並沒有關於曹操小時候相貌的記載。但是史書中的少年曹操絕對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
曹操小時候非常調皮搗蛋,荒唐事沒少幹,曹操都幹過哪些荒唐事呢?
《三國志 武帝紀》記載: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國橋玄、南陽何顒異焉。玄謂太祖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大意是這樣的:“小時候非常聰明,性格豪爽,喜歡玩,沒做什麼正經的事。很多人都覺得曹操是很普通的一個人,只有梁國的橋玄和南陽的何顒覺得曹操這孩子很不一般,將來有出息。 橋玄對曹操說,將來天下大亂,只有你才能平定天下,我看好你。”
玩鷹遛狗曹操小時候都幹了些什麼事呢?飛鷹走狗,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到處混,整天吊兒郎當,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幹些不著調的事。《三國志》注引《曹瞞傳》記載:太祖少好飛鷹走狗,遊蕩無度,其叔父數言之於嵩。
挑撥離間估計那時候的飛鷹走狗,就跟現在的打牌、賭錢、喝酒、打電子遊戲差不多,肯定不是正事。好好的人,肯定都在讀書求取功名去了。曹操的叔叔看不下去了,多次向曹操的老爸曹嵩告狀,說你家的孩子太不像話了,整天不學好,在外混黑社會呢!
曹操的老爸聽了,很生氣,就準備教訓一下曹操,曹操聽說叔叔告了他的狀之後,非常害怕,他眼珠子一轉,想了一個壞主意。有一天,曹操在外面碰到了他的叔叔,他趕緊往地上一躺,四肢亂抖,口吐白沫,曹操的叔叔趕緊告訴了曹操的老爸,說你家的孩子好像發瘋病了,你趕緊去看看,找個大夫治治吧!曹操老爸趕緊過去一看,卻發現曹操站在那裡好好的,跟正常人一樣。曹操老爸就問,你叔叔說你剛才口吐白沫,發瘋病了,這怎麼回事?曹操把眼一白說,我叔叔不喜歡我,他巴不得詛咒我早點死呢!於是曹操老爸就恨起曹操的叔叔來。
偷新娘還有個故事說,有一次,曹操和袁紹一起出去找樂子,看見別人家在娶媳婦,曹操和袁紹夜裡就在外面喊有賊,趁著別人都出去抓賊的時候,曹操帶刀進去把新娘子背了出來,別人發現後,帶著一幫人來追,袁紹慌不擇路,掉進了荊棘叢裡,被荊棘纏住了,動彈不得,眼看著追的人來了,曹操大喊一聲,小偷在這裡,袁紹嚇壞了,一驚之下,竟然從荊棘叢中掙脫跑出來了。
這事在《世說新語》裡有記載:魏武少時,嘗與袁紹好為遊俠。觀人新婚,因潛入主人園中,夜叫呼雲:“有偷兒賊!”青廬中人皆出觀,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婦。與紹還出,失道,墜枳棘中,紹不能得動。復大叫雲:“偷兒在此!”紹遑迫自擲出,遂以俱免。
偷別人的新娘子,這荒唐事究竟是不是真的呢?因為,《三國志 袁紹傳》記載:紹有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與交焉。小時候,曹操和袁紹經常一起玩,一塊混,加上曹操確實喜歡飛鷹走狗,估計這事應該是真的,八九不離十。
偷窺狂還有一件事,說曹操有一次,偷偷跑到宦官(太監)張讓的屋子裡去了。曹操也夠荒唐的,你好好的人,跑到人家宦官(太監)屋裡去幹嗎?偷窺人家的隱私嗎?《三國志》注引《孫盛異同雜語》記載:太祖嘗私入中常侍張讓室,讓覺之;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才武絕人,莫之能害。
曹操偷著進了宦官張讓的屋裡,被張讓發現了,張讓揮舞手戟要刺曹操,曹操翻牆跑了。這說明曹操武藝還不錯,別人傷害不了他。那麼高的牆,他一下就翻過去了,可見身手敏捷。只是,到太監屋裡去,好像有點不著調。
儘管曹操幹了一些看似很荒唐的事,但是一點也沒影響曹操的英雄形象,反而增加了曹操可愛的一面。曹操後來征戰四方,平定眾多割據勢力,統一北方,是一位偉大的英雄人物。
-
6 # 來聽小K道野史
亂世出英雄更出梟雄,曹操便是三國曆史上最大的梟雄之一,讓我們對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休要天下人負我” ;這句話讓所有人聽了都會心寒,可見曹操的心到底有多麼狠,註定他將會成為一代梟雄。
曹操字孟德 小名阿瞞 公元155~220年,沛國譙(今天的安徽亳州)人。曹操出生在一個權勢之家不愁吃不愁花,從小就是一個紈絝子弟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而且曹操從小就非常聰明能言善辯還有喜歡吹牛,有一次和小夥伴們在河邊玩耍,他突然一聲尖叫所以有的小夥伴都圍了過來,問道曹操發生什麼情況?他裝出一副神情恍惚的樣子,然後說剛剛自己看到一條蛟龍竄出水面來攻擊他,自己跟蛟龍搏鬥了一番,結果他把蛟龍打跑了。這樣的事情反正我是不會信,就如他所說真的有蛟龍出現了,一個小孩子和一條蛟龍搏鬥而且是毫髮無損那這個故事也編的太沒有水平了吧!其實這個故事就是曹操故意編造出來好讓大家知道他和別人不一樣,蛟龍出現都被他打跑了,可見他以後一定是一個能成就大事業的人,好讓自己的身邊有更多追隨者。
三國時期很多有名氣的人,都是曹操小時候的玩伴,這其中就有鼎鼎大名的袁紹,後來成為了曹操最大的敵人之一,袁紹家是東漢的名門望族四室三公背景顯赫,曹操的家庭背景也是十分了不得,父親曹嵩是當時的大宦官曹騰的養子,他們都出生在權勢家庭裡所以都能玩在一起,而且從小兩個人的關係就非常好,兩個人在一起經常盡是幹一些招人討厭事情。有一次村裡一戶人家結婚,兩人正好覺得無聊就想去搗亂一番尋找一下快樂,他們經過商量以後決定去調戲一下人家新娘子。等到晚上天黑兩個人就偷偷潛入別人家裡,曹操讓袁紹到前院大聲喊抓賊啊、抓賊啊...然後在場的人全部都追了出去。這個時候曹操偷偷從後院竄進了人家洞房,手裡拿著一把刀子指著新娘子說不準叫,當時嚇得新娘子渾身發抖,突然碰一聲袁紹衝了進來,氣喘吁吁的對曹操說不好了主人家追來啦!曹操一聽拔腿就跑袁紹也跟著他從後門溜了出去,兩人拼了命的跑,但是他們只能選擇跑小路往樹林鑽,如果跑大路被人家抓住了一定打過半死,晚上天黑看不見路一不小心袁紹掉刺籠裡面纏著出不來了,又不敢大聲叫只好小聲喊阿瞞快過來幫我啊!這個時候曹操突然靈機一動大聲喊抓賊啊抓賊啊,只見袁紹咔嚓一下子從刺籠裡爬了出來,衣服被撕爛了身上到處都是刺傷,袁紹出來後氣沖沖的質問曹操為什麼不去幫他,曹操解釋說如果我不這樣做你一會兒能爬得出來嗎?要是我們被人家抓住了,腿都給我們打斷後果孰輕孰重你應該知道。哎!這兩個哥們兒小時候是如此浪蕩如此荒唐。
其實曹操的小名阿瞞得來是有原因的,他從小身體瘦弱父親對他一直比較關心照顧一家人都非常寵愛他。一天曹操幹了一件壞事正好被自己叔叔看見了,後來叔叔把他做的事情告訴了他的父親,從此以後曹操就對自己的叔叔懷恨在心總想找一個機會報復。終於一天機會來了,看到叔叔正往自己走過來,他裝出生病的樣子眼睛瞪著,口吐白沫躺在地上還一邊抽促,把他叔叔嚇到了立刻一把把他抱起來往家裡跑。到了家裡見到父親以後,這時候曹操好了,父親問道發生什麼事情,曹操裝著什麼也沒有發生過的樣子說,我的身體明明就很好叔叔卻說我有病,分明就是不想我好看不慣我啊,父親心想我們家阿瞞這不是好好的嗎?你卻說他有病,你到底安的什麼心啊!然後曹操父親說我知道了不要再說了,叔叔嘆息道這小孩真會欺瞞人啊!一邊說著一邊離開了,從此就有了曹阿瞞這個名字,從那以後曹操父親就在沒有相信叔叔說的話了,這時候曹操心裡感覺痛快啊終於報仇了,以後再也沒有人在父親面前告他的狀了。
後來在三國曆史舞臺上,曹操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自己打下了一片天地成為了一代梟雄。
-
7 # 江南品古
曹操小時候不務正業,是個標準的紈絝子弟。同時,他很小就學會用計謀,而且膽子也大,喜歡學人家當遊俠。
故事一
曹操小的時候,父親曹嵩在京城做官,對他疏於管教,於是曹操從小就養成了放蕩不羈的壞習慣。熱愛飛鷹走狗,還喜歡整天的舞槍弄棒。
因為父親不在,所以他的叔父就理所當然代為管教。曹操的這些品性在他的叔父眼中那就是,“不務正業”,以後長大了,肯定不能繼承家業、光宗耀祖。
因此,曹操的叔父經常在他父親曹嵩的面前告曹操的狀,於是曹操經常的被遠在京城的父親批評。自此之後,曹操就對自己的叔叔心懷不滿,總想找一個機會報復他。
終於有一天機會來了,曹嵩從京城回家,曹操心想,這個時候不給你個教訓,讓你再也不打我小報告,更等到什麼時候!
於是,他故意在外面找了個與他的叔父擦肩而過的機會。當他的叔父剛好向正往他走過去的時候,他裝出生病的樣子眼睛瞪著,口吐白沫躺在地上還一邊抽促,把他叔父嚇了跳,趕緊一把把他抱起來往家裡跑。到了家裡見到父親曹嵩以後,曹操突然變得好好的,曹嵩問道發生什麼事情,曹操裝著什麼也沒有發生過的樣子說,我的身體明明很好叔叔卻說我有病,分明就是不想我好看不慣我啊。
曹嵩馬上就對自己的弟弟心生不滿,心想我們家阿瞞這不是好好的嗎?你卻說他有病,你到底安的什麼心啊!便讓弟弟回去了。
曹操的叔父一看這情況,只能嘆息道這小孩真會欺瞞人啊!一邊說著一邊離開了,從此就有了曹阿瞞這個名字。從那以後曹操的父親再也沒有相信他叔父告他的狀了。
故事二
曹操少年非常羨慕人家遊俠,很嚮往過遊俠的俠義生活。當時東漢後期,大權掌握在宦官十常侍手中,其中以中常侍張讓權力最大地位最高。
或許是因為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前中常侍大宦官曹騰的養子,所以,曹操天生不怕宦官。於是才有了膽大包天的一出,私自闖入中常侍張讓的臥室。
當時曹操還是少年,心裡只是想寫人家遊俠偷偷摸摸到張讓的臥室去偷東西。結果被張讓發現,於是,蒙著頭的曹操遭到了張讓府中家丁的圍捕。接著,曹操就在院子裡揮舞手戟,大展神威,把學過的十八班武藝一起展示出來,嚇得張讓府中家丁不敢捉他,然後翻牆堂而皇之地,跑了。
故事三,曹操與袁紹小時候的荒唐行為。
曹操的父親曹嵩因為是前中常侍大長秋曹騰的養子,在京城做了大官,一路做到太尉。而袁紹家更是東漢的名門望族,四室三公背景顯赫,兩個人一起在太學裡讀書的時候就經常幹一些招人討厭事情。
當時有一戶人家結婚,兩人正好覺得無聊就想去搗亂一番尋找一下快樂,他們經過商量以後決定去新房偷吃的,順便看看新娘子。
等到晚上天黑兩個人就偷偷潛入別人家裡,曹操讓袁紹到前院大聲喊抓賊啊、抓賊啊...然後在場的人全部都追了出去。這個時候曹操偷偷從後院竄進了人家洞房,手裡拿著一把刀子指著新娘子說不準叫,當時嚇得新娘子渾身發抖。
突然碰一聲袁紹撞開門衝了進來,氣喘吁吁的對曹操說不好了主人家追來啦!曹操一聽拔腿就跑袁紹也跟著他從後門溜了出去,兩人拼了命的往小路往樹林鑽。
當時天太黑看不見路,一不小心袁紹掉刺籠裡面纏著出不來了,又不敢大聲叫只好小聲喊阿瞞快過來幫我啊!
這個時候曹操突然靈機一動大聲喊抓賊啊抓賊啊,只見袁紹咔嚓一下子從刺籠裡爬了出來,衣服被撕爛了身上到處都是刺傷。
袁紹出來後氣沖沖的質問曹操為什麼不去幫他。曹操解釋說如果我不這樣做你能爬得出來嗎?要是我們被人家抓住了,腿都會被打斷。袁紹無話可說。兩人就這樣跑了。
-
8 # 在波里
曹操字孟德,小子阿瞞,是沛國譙郡人,本姓夏侯氏,因父嵩為中常侍曹騰養子,故冒姓為曹。《三國志》說曹操“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他叔叔實在看不下去,常常提醒曹嵩要好好管教一下這個兒子。曹操知道後,就想出了一個鬼主意,來對付這個多管閒事的叔叔。有一天,曹操遠遠看來叔叔來了,立即作口歪斜狀。叔叔問其故,曹操回答說是中風。叔叔立即去報告曹嵩,等曹嵩把曹操叫來一看,什麼事情都沒有。曹操便趁機說,我哪裡會中什麼風,只因為叔叔不喜歡我,才亂叫我的壞話,從此以後,叔叔再說曹操什麼,曹嵩都不信了。
曹操還喜歡和袁紹等一眾公子哥們幹些不務正業的勾當。南朝劉義慶的筆記小說《世說新語》上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曹操有一次看到人家新婚,就偷偷進入人家的園子裡,到夜裡大聲呼叫:“有小偷”。園子裡的人都跑出去看,曹操就進去,拔出刀劫持了新娘,與袁紹一起跑出去,路上迷了路,掉進去了荊棘叢中,袁紹動不了,曹操又大叫到:“小偷在這裡!”袁紹驚慌失措地跳了出來,兩個人這才都逃走了。
很顯然,年少時的曹操顯然是一個典型的富二代和公子哥們,但當時的太尉橋玄卻認為曹操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曾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人才不能濟事,將來欲安天下,所賴惟君爾”。名士許劭更是稱其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毫不動怒,反而大喜道:“君真可謂知己了”。
-
9 # 君山話史
曹操小的時候,還是很有意思的。
他是典型的富二代、官二代。父親叫曹嵩,是大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是東漢非常重要的一名宦官,曾經侍奉過四位皇帝,深得漢順帝的寵幸,他也是謀立漢桓帝的關鍵人物。因為擁立皇帝有功,被封為費亭侯,升任大長秋。曹嵩是曹騰的養子,來路不明,不知是從哪抱養來的。有的說曹嵩是曹騰的侄兒,也有的說他原本是夏侯家的。
曹操便是出生在這樣的官宦之家,從小衣食無憂,也沾染上紈絝子弟的壞作風。生活條件太好,從小時起,他就熱衷於飛鷹走狗,結交一幫酒肉朋友,父親忙於官場事務,也沒時間來管束他。
曹操的小名叫阿瞞,他從小就曉得人性的弱點。這可能跟他接觸的人多有關係,由於身世顯赫,打小時起,他便能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特別是官場上的人,看多了,聽多了,就洞悉遊戲規則。
阿瞞小小年紀,就會搞陰謀。他很頑劣,從不安分守紀,生在高牆大院內,心卻嚮往遊俠的生活。遊俠當然沒當成,痞子習氣倒增長不少,只是老爹曹嵩是個大忙人,自然無睱理會,管束阿瞞的重任,便落在叔父身上。
叔叔是個刻板的人,刻板的人容忍不了阿瞞扮演遊俠的折騰,他總是阿瞞的劣行一五一十給彙報給曹嵩。曹操不喜歡這個叔叔,非常不喜歡。他很想給叔叔叔一點顏色瞧瞧,但自己年齡還太小,沒有權力如何報復?
阿瞞想了一個辦法。
有一天,他在路上遠遠看見叔父走過來,便裝出口歪眼斜的樣子,叔父見狀大吃一驚,便問道:“你怎麼了呢?”
阿瞞吃力地答說:“我中風了。”
叔父心裡焦急,趕緊將此事告知曹嵩。
曹嵩這一驚也非同小可,三步並作兩步趕來,可當他見到自己兒子時,卻愕然發現阿瞞一點事也沒有。
阿瞞乘機誣告叔父:“我本來就好好的,只是叔父看我不順眼,故而說我壞話。”
曹嵩當然情願相信自己兒子的話,後來對弟弟的小報告不理不睬。阿瞞就這樣一手遮天,更加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看來少年曹操就是個壞小子。
不過,曹操不是個簡單的人,他動的時候活蹦亂跳,靜下來時,卻能博覽群書,特別對兵法書情有獨衷,他收羅了自春秋戰國以來的各家兵法書,專心致志地研讀。他不僅讀書,還抄書,不僅抄書,還擇其精要,批寫註文。後來曹操曾細注孫子兵法,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寫入書中,這正是早期刻苦攻讀的成果。
曹操還能寫一手好文章,詩文水平堪稱一流,這不是普通一個浪蕩公子所能做到的事,得有真才實學才行。可以說,曹操就是個文武雙全之人,頑皮搗蛋只是隱藏內在雄心的煙霧彈罷了。
-
10 # 有鄰317
今天我們人肉搜尋一下曹操,扒出他的童年,來看看這位號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童年到底是什麼樣子,是品學兼優的高等生呢?還是不務正業的混世魔王呢?
《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太祖少機警,有權術,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國橋玄,南陽何顒異焉。橋玄對太祖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世,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可見,曹操小時候頭腦機靈,狡猾奸詐,心眼多,四處遊蕩,不務正業,當時人們也沒看出他有什麼過人之處。到了青年時,太尉橋玄很看重曹操,認為他將來是濟世安邦的英雄。
小時候,曹操和袁紹經常一起玩“好為遊俠” 一天,看到有一家娶媳婦,非常熱鬧,曹操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鬼點子搶新娘子,讓氛圍更熱鬧一些。
於是,他們在門外大喊一聲“有賊,抓賊了”,人們紛紛跑出來看,曹操趁虛而入,帶著刀把新娘子劫持出來,後來被人發現了,一幫人追上來,袁紹慌不擇路,鑽進了荊棘叢林,無法自拔,曹操看見了不去救同伴,反而大喊一聲“賊在這裡”。袁紹驚恐之下,竟然掙脫了荊棘跑了出來。
曹操從小就狡猾,和小夥伴們一起混,他最有主見有策略,其它的小朋友就成了他捉弄的靶子了。
曹操小時候這麼頑皮難道父親不管嗎?曹操聰明伶俐,總能急中生智,躲過父親的責罰,化險為夷。
曹操的叔叔經常到他父親那告狀,說曹操如何玩世不恭,不學好,為此曹操沒少捱揍。曹操懷恨在心,想找個機會報復。有一天,曹操看見叔叔來了,立刻倒在地上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翻著白眼。叔叔嚇壞了,急忙找到曹操的父親告訴此事。
曹操父親趕過來,看見曹操站在那裡,安然無恙。曹父問兒子:“你叔叔說你犯羊角風病了,你怎麼樣?”
曹操不屑地白了叔叔一眼說:“我叔叔可能記恨我,經常說我壞話,您別往心裡去。”從此,曹操父親也不再理會那些閒言碎語了。
曹操喜歡惡作劇,有一次竟然跑到太監張讓家,半夜偷窺人家隱私,被發覺,曹操越牆而逃。這難道是藉此訓練自己的膽略和武功嗎?這也太冒險了吧!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他,真是無“惡”不作。
曹操從小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儒學教育。後來他曾說“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三徙教是孟母三遷的故事,過庭語是孔子對兒子孔鯉的教育,古代把父親對兒子的教育稱為“庭訓”。
可以看出,曹操童年是野蠻生長,缺乏父母的管教。不過,他頭腦聰明,喜歡讀書,尤其好兵書,武藝高強。
“生而知之”,“學而知之”,“習而知之”成就了一代梟雄。
-
11 # 思淵默言
首先,說說曹操的身世。很多人都說曹操是富二代起家,從身份上看確實是那麼回事。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我們之前說過漢靈帝賣官鬻爵,曹嵩就是買官的代表人物之一。大司農曹嵩賄賂中官以及給西園捐錢一億,獲得太尉官職。要知道太尉位列三公,僅次於大將軍。雖然曹嵩當了不久,且是買來的,但畢竟還是坐過這個位置的,並且我們由此可以看出曹操的家庭還是及其富裕的。
但是我並不認為藉此說曹操起兵相對容易。雖然曹操起兵確實是藉助了家財,但由於是宦官之後,特別是宦官和朝臣的內外之爭及其嚴重的東漢末期,曹操的身份是大大給他扣了分的,所以之後曹這個姓就自然而然和曹參搭上了關係,以此把曹操的身份提高,至於是真是假自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個人是覺得不太可靠的。
說完富二代,再說說熊孩子的問題,從小名說起,阿滿和阿瞞,前者可愛後者欺瞞,從給孩子取小名的角度來看,前者更有可能是曹操小時候家裡給的小名,後者更像是後來演義根據曹操一輩子的情況給他改的小名,不過具體怎麼樣也不清楚了。阿瞞似乎也不是一個貶義詞,畢竟之後一個叫李隆基的人也自稱阿瞞,後來就成了著名的唐玄宗。
這裡有兩個小故事可以給大家分享分享,首先就是曹操小時候應該不是特別討人喜歡,喜歡打獵,武功不錯,叔父整天就向他的父親曹嵩告狀,被批評多了的曹操就心生一計:在叔父面前裝中風,等父親趕來就像個沒事人兒一樣,詳細詢問之下,曹操說:叔父不喜歡我,老說我不好。至此之後曹嵩就不相信弟弟說曹操的不好了。
第二個故事則是和袁紹有關,曹操袁紹兩個富二代太無聊了,就跑去搶新娘,被人發現了就只能開溜,跑著跑著袁紹就掉進荊棘叢裡,因為衣服太豪華,質量太好,扯不出來,眼看人就追上來了,曹操大喊:快來啊,人在這裡。袁本初就一著急,掙脫出來了。從這兩個故事看來,熊孩子無疑了。不過也已經可以這個時候雖然心智沒成熟,不能算是計謀,但也能說小阿瞞小心思太多了。
-
12 # 煮茶道史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賊”。
這和他"鬮宦之後"的身份有莫大的關係。在當時的那個社會,他的這個身份並不光彩,和他那一班身份貴重的發小相比,胸懷大志的他常在人前自卑。
有人因此質疑,認為能說出"寧我負人,人不負我"的曹操居然也有自卑的時候,這幾乎是天方夜譚。
但這是事實,少年時的曹操內心深藏著自卑,以致於影響到了他人生中的不短的光陰。和"四世三公之後"的袁紹、南陽士族大家子弟的許攸混在一起,曹操的這種自卑益發凸顯,在這一班發小中,他的地位極其卑微,幾乎就等同於小跟班的角色。
東漢時期的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名望,因此便催生了一幫人物鑑評家,而以"月旦評"聞名天下的許邵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曹操很想改變這種身世帶給自己不利的影響,便央求自己的發小蔡瑁找到許邵,這才有了那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評語。
沒錯,這蔡瑁正是赤壁之戰前鼓動荊州幼主劉琮投降曹操的那個蔡瑁,赤壁之戰後即遭曹操斬殺。《三國演義》裡說曹操是中了周瑜的離間計才殺了蔡瑁的,但我個人猜想,曹操殺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但凡發跡之人,倘若在發跡之前混得不如人意,那麼在他發跡之後,通常會對那段歷史三緘其口,諱莫如深,更擔心那些熟知自己那段歷史的人一個不經意地洩露,導致自己的顏面掃地。
別人是不是這樣的人我不知道,但曹操肯定是,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他殺許攸這件事情上來加於佐證。
許攸投奔曹操之後,常在大庭廣眾之下大呼"阿瞞"以稱謂曹操,這固然有其居功自傲的原因,而根本還在於從他的骨子裡就對曹操瞧不起。
這種意識一定來自於少年的許攸,也足證少年的曹操在自己那般發小的眼裡猶如塵土般卑微。我們幾乎可以認定,曹操視那段歷史為禁臠,並不喜歡有人有事沒事去觸踫它,而許攸卻踫了,還唯恐天下人不知,那麼他的死便成必然。
都說"英雄不怕出身低",其實未必。假如這出身低到個不堪,如曹操這般坦蕩之人,只怕也得耿耿於懷。
-
13 # 小城de故事
看到題主這個問答,覺得格外有趣!下面就談談小時曹操的形象:
一、家境,曹操小時家境,須得從其祖父曹騰說起,曹騰在順帝時就被晉升為中常侍(即宦官官職的最高階),後順帝去世,曹騰支援皇太后梁氏掌權,被封為費亭侯!其父曹嵩(曹騰養子)後來繼承了曹騰的封邑,而曹操則是曹嵩長子,所以曹操可以說是個名副其實的“官二代”!從小家境殷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二、幼年生活,和大多數普通百姓人家的孩子一樣,幼年的曹操可謂聰明頑皮且好奇心特重。這可從兩個小故事看出:據載,有一次,其祖父曹騰回家與家人團聚,想見見最疼愛的孫子曹操,可曹操當時正和幾個小夥伴追著一個閹豬匠閹豬!只見閹豬匠麻利捆住小豬,分開豬後腿,只聽一聲慘叫,小豬的“蛋蛋”被生生割了下來。見此情景,小曹操忙捂住自己的兩腿,大叫:別動我的蛋蛋,在場的人都被逗樂了,送了個蛋蛋讓其拎回家,被當太監的祖父看見,後被其父狠狠揍了一頓;另一件事據說是曹操和好朋友袁紹乾的好事!有一天,二人正在街上玩,聽見不遠處有迎親隊伍,兩人一合計,決定找找樂子,到了晚上,曹操跑到接親人家屋後,大喊:“抓小偷,抓小偷”,等屋裡的人出來後,二人趁機溜進婚房扛起新娘便跑,途中,袁紹跌倒到路旁荊棘中,只見後面的人追了上來,若此時停下救袁紹,則可能連自己一起被抓!在此緊急時刻,曹操急中生智,不但不救袁紹,反而大喊“抓小偷,小偷在這裡”,袁紹一急,顧不得疼痛,猛地一躍而起,和曹操逃離了現場。
正是這樣,幼年時代的曹操,家境優越,和大多數普通孩子一樣,聰明、頑皮,對人、對事有著強烈的好奇心。
-
14 # 御指點江山
一代梟雄曹操,出生於沛國譙縣,也就是現在的安徽亳州。他之所以能成為一代梟雄,這與他的小時候的經歷是分不開的。
年少時家境就非常好古時候大部分有成就的人在童年都會經歷許多磨難,比如貧窮、病痛、災難等,可是曹操不一樣,他從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曹操的曾祖父曹節是個老實人,鄰居來他們家搶豬他都不敢反抗,也正因為如此,養不了孩子的他便把兒子曹騰送入宮做了宦官。
曹騰這個人還真適合在宮廷裡工作,他經歷了四朝皇帝,還能保住榮華富貴,可見他的本事。
不僅如此,曹騰還是一個胸懷寬廣的人,刺史種嵩曾向皇帝告發曹騰收受賄賂,但因為沒證據,所以曹騰無罪。為此,曹騰卻沒有記恨種嵩,反而還多次提拔種嵩,這讓種嵩非常的感激。
不管曹騰是以何種目的來舉薦種嵩的,他這個做法卻讓他贏得了人心,也為曹操的性格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因為不能生孩子,曹騰便過繼了一個姓夏侯的孩子為兒子,並給他起名叫曹嵩,也就是曹操的父親。
曹嵩沒啥能力,但因為有經濟實力,他花了一億錢買了一個太尉,成為了三公。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裡,曹操的童年自然是吃穿不愁。要知道,東漢末年的百姓在地主和貴族的打壓下生活的非常辛苦,並且外戚與宦官集團之間的鬥爭也相當激烈,這更加深了社會的黑暗,所以享受錦衣玉食的曹操是幸福的,同時他又是不幸的,因為畢竟是宦官的家人,就算再有錢也會被人瞧不起的,對比一下劉備就能看出差距,雖然劉備從小家貧,但他有“中山靖王之後”這個頭銜,所以走到哪兒都受人尊重。
曹操在受人輕視的環境中長大,再加上爺爺又是一個圓滑的宦官,也不能給曹操提供太優質的教育,這使他的性格越來越奸詐。
問題少年曹操的奸詐從小就表現出來了,最為人熟知的事情就是他設計陷害自己的叔叔,因為叔叔總是向曹嵩狀告曹操的種種頑劣行徑,曹操便反其道而行之,最後曹嵩再也不信叔叔的話了,從此曹操也可以為所欲為了。
他小時候與袁紹關係特別親密,如果當時袁紹知道自己的發小以後會把自己收拾得很慘,估計當時就動手了。
有一次他和袁紹出去玩,正好看到有人舉辦婚禮,兩人便趁亂跑到洞房將新娘子給劫走了。
之後的發展有兩種說法,一是袁紹揹著新娘先跑,曹操則從另一個方向跑,而且一邊跑一邊喊,小偷在這邊,快來追啊。
第二種說法是兩人帶著新娘逃跑時,袁紹陷入了灌木叢中無法脫身了,曹操急中生智大喊:“小偷在這兒!”袁紹一驚,立刻從灌木裡跑了出來。
長大後的曹操又搶了張繡的嬸子,為此付出了兒子曹昂和大將典韋的性命,可見孩子的人品要從小培養,否則就會出問題。
無論是哪種說法,反正最後吃虧的都是袁紹,但這也體現了曹操的智慧和狡詐。
志存高遠,膽識過人雖然曹操是個問題少年,但不可否認他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
愛學習的人自然有遠大理想,可是長相和家庭環境不好的曹操一直受人輕視,直到有一個人的出現,給了他動力。
這個人就是橋玄,當他第一次見到15歲的曹操時就斷定他將是一個能安定天下的人。而橋玄的鼓勵也讓曹操血脈賁張,也加深了他建功立業的決心。
曹操的父親和爺爺都在朝中有權有勢,又有橋玄的賞識,於是他在20歲時就被推舉為孝廉,隔壁的劉備要知道曹操的仕途這麼順非哭暈在廁所不行。
曹操一上任就殺了大宦官蹇碩的叔叔,理由是這位叔叔違反了夜行的禁令。蹇碩悲痛欲絕,可他和皇帝又不能處置曹操,畢竟曹操是按規定來辦事的。
曹操敢於挑戰別人不敢做的事情,他不但敢對蹇碩出手,他還敢挑戰“十常侍”之一的張讓。
他隻身前往張讓家中刺殺張讓,卻被10多人包圍,最後竟然全身而退了,這讓人不得不佩服曹操的能力。
結語:一代奸雄曹操小時候放蕩不羈、奸詐多狡,卻又勤奮好學、膽識過人、豪情萬丈,如此複雜的性格給後人留下了一個血肉豐滿的形象。從性格上來說,曹操其實比孫權和劉備都要可愛。
-
15 # 學益精舍
曹操 曾經名字叫吉利,小字阿瞞,陳壽《三國志》記載,曹操字孟德,西漢開國功臣曹參後代,祖父曹騰,曾祖父是曹節,為人大度(鄰居家的豬丟了,以為曹節家的豬是自己家的,於是曹節就讓他們牽走,過了一陣子,鄰居家的豬跑回來了,又給曹節送回來,曹節又說了沒關係,事情傳出去都讚揚曹節)。曹騰繼承了父親的大度,後來因為一些事情進宮當了宦官,做了30多年宦官,為人低調,幫助了很多人。而曹嵩是曹騰的養子,不知道是哪裡人,歷史也沒辦法考證,可能是因為曹操身世之謎,父親是宦官的養子,祖父是個宦官,因此成為自己的汙點。曹操從小機警,放蕩不羈,父親官至太尉,平時對曹操疏於管教,就捉弄自己的叔叔,裝作中風,父親知道後趕緊來看,就在父親面前說叔叔說自己的壞話。當時曹操不起眼,但是有一位高人看好他~橋玄,年輕時自告奮勇懲治宦官,平定匈奴,打擊地方豪強,官至三公,橋玄給與曹操高度評價。而關於曹操最著名的評價就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自己聽了也很高興。
仕途之路 20歲時被當地推選為郎,相當於取得了晉升官職的機會,擔任了洛陽北部尉,身份成了政治家,軍事家等,尉,相當於現在的正科級幹部,公安局長。曹操上任後命人在棒子上面塗上顏色,對於犯法的人給與棒殺,其中棒殺了蹇碩的叔叔,權貴們都怕他,就開始捧殺曹操,認為曹操擔任公安局長屈才,就被提拔當了縣長離開了洛陽,繼續打擊豪強,安民平亂。因為自己的祖父是宦官,曹操的政治立場堅決和宦官劃清界限,尤其是抨擊宦官,後來發現東漢政權已經腐敗透頂,就開始沉默寡言,做好自己的工作。後來黃巾起義,天下大亂,曹操也投入到鎮壓叛亂中,成了一個有身份的實力派官員,做了西園八校尉之一,典軍校尉。董卓因此想收買曹操,被曹操拒絕,認為董卓是漢賊,離開洛陽到了陳留(開封),召集舊部,招兵買馬實力大增。
逃離洛陽的曹操,投入到討伐董卓的盟軍,盟軍首領袁紹,家族背景強大,四代有五個人做過三公,“四世三公”。而袁紹結交天下英雄聯盟決不結交宦官,最後殺光宦官。董卓進京後,召叢集臣公開討論,廢了少帝劉辯,立了少帝劉協(漢獻帝)。袁紹離開洛陽組織盟軍討伐董卓,但是盟軍都有自己的目的,開始爭搶地盤,最後不歡而散。因為家族強大,袁紹佔領了相當大的疆土,勢力最為強大,當時是財富之地。這時關中發生變化,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不知道國家怎麼管理,被脅迫到長安的東漢大臣,以司徒王允的主導下,收買了呂布殺了董卓,董卓死後,殘部作亂,關中陷入兵荒馬亂之中。漢獻帝逃到洛陽,有人建議袁紹把漢獻帝接到河北,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袁紹以為漢獻帝是個累贅,就沒有采納建議,但是在公元196年,曹操領兵到洛陽把漢獻帝帶回自己的軍事基地,挾天子以令諸侯。
-
16 # 文史學徒夢九霄
曹操小時候用紀連海老師的華說那就是誰家少年浪蕩子,少年時候的曹操是機靈能幹,隨機應變,意氣用事,但是不太注意德行和學業罷了。
《三國志》記載:太祖少機警,有權術,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為之奇也。
少年曹操雖然不被大多數看重,但是後來被稱為奔走之友的何顒,還有橋玄都認為天下馬上大亂,能夠平定天下的,就是曹操這樣的人。
當然《三國志》是以魏國為立場寫的,肯定對曹操還是比較客觀的,對少年曹操的記載也是多以讚美為主,但是吳國人立場的《草瞞傳》就不一樣了,說曹操小時候那是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溜鷹玩狗,到處遊蕩。
話說曹操的叔叔就看不上曹操,沒事就去曹操老爹那說曹操壞話,曹操就特別煩,有一次見到叔叔,曹操就故意把自己的臉搞的嘴歪斜眼,他叔一看,趕快問曹操咋了,曹操就說我是中惡風了,曹操的叔叔見了曹操老爹就說,你快去看看吧,阿瞞中惡風了。
結果曹崇一看,曹操好好的,就問曹操怎麼回事,曹操說那是叔叔不喜歡我,故意說的,曹崇一聽,以後曹操的叔叔再怎麼說曹操他都不信了。
少年曹操除了機敏之外,還很有膽識,《異同雜語》裡面曾記載,曹操曾想刺殺奸賊張讓,結果被發現了,他就揮舞著武器從牆上蹦了出來,,誰也沒抓住他。
隨著年齡的增長,後來曹操找到許邵,就是許子將讓給自己點評,許邵點評曹操說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一聽反而高興的不得了。
其實關於少年曹操還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比如他和袁紹偷新娘,他和許攸上學時候的趣事,這些前因後果,都對曹操後來的戎馬生涯有所影響。
這樣一個小時候就能看出不是大奸就是大賢的人物,最終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傳奇。
回覆列表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又叫曹阿瞞,沛國譙人,也就是在現在的安徽亳(bo,不是毫哦~)州人。
今兒我們不講曹操征戰沙場的故事,只是談談阿瞞小時候精彩絕倫的事。
《三國志》雲: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阿瞞小時候聰明伶俐,機智過人,有謀略,懂權術,遇到事情可以隨機應變。看了前幾句,差點以為阿瞞是個知書達禮的孩子。阿瞞聰明歸聰明,但是任性放浪,對學業不上心,對自己德行要求也不高,調皮搗蛋,不幹正事。所以當時見過他的人就說:“阿瞞這小子,成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不會有什麼出息。”事實上“世人”恰好看錯了曹阿瞞,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啊!
正如我開文標題"阿瞞阿瞞,非同一般。抓鷹遛狗,騎馬上天。”
《曹瞞傳》雲: 太祖少好飛鷹走狗,遊蕩無度。從阿瞞小時候喜歡的的東西來看,阿瞞就不是一般人。別人家的小孩兒和人在玩捉迷藏的時候,阿瞞已經帶著飛鷹驅著獵狗和獵物玩捉迷藏了。“左牽黃,右擎蒼,誰人與我更囂張!”這一狗一鷹牽出來,尋常人家小孩早嚇破了膽,就是大人也得小心翼翼,惹不起這個曹家二世祖,像極了一個飛揚跋扈的少爺。
做父母的都很愛惜自己孩子,即使犯了錯也不會嚴厲批評,阿瞞的父親曹嵩也是如此,對阿瞞管教不嚴。阿瞞的叔父實在看不下去,就去給曹嵩提意見:“阿瞞太皮了,書也不讀,學也不上,溜鷹耍狗,怎成大器?”曹嵩一想也對,教育了阿瞞一番。阿瞞可不領情,(這一點可是很像天下所有孩子。)覺得叔父就是多管閒事,打小報告。
有一次在大街上遇到叔父,眼珠一轉,腦中心生一計,“哼,打我小報告!”,相逢於路,阿瞞在見到叔父前,使勁揉捏自己臉蛋,努力把臉弄得歪七扭八,齜牙咧嘴,眼睛斜吊著。叔父看到只後,嚇了一跳,畢竟是一家人,急忙問:“阿瞞你怎麼了?”阿瞞臉上痛苦萬分,心裡喜不自禁,說“我中風了!難受,想哭。”叔父也是心疼孩子,立馬去給曹嵩說這件事,曹嵩火急火燎去看自己兒子,阿瞞卻是一臉正常,沒有中風的樣子。曹嵩問阿瞞,“你叔父說你中了惡風,怎麼回事?”阿瞞心裡十分得意,卻換上委屈的表情,說“我沒有中風,其實是叔父討厭我,所以騙你的。”好啊,這一手離間計可是用的比貂蟬還要得心應手。曹嵩這下可就不信自己家兄弟了,往後阿瞞幹了壞事,叔父再去報告,曹嵩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沒想到暗地裡被一個孩子擺了一道。
《曹瞞傳》雲:其叔父數言之於嵩。太祖患之,後逢叔父於路,乃陽敗面喎口;叔父怪而問其故,太祖曰:“卒中惡風。”叔父以告嵩。嵩驚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問曰:“叔父言汝中風,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風,但失愛於叔父,故見罔耳。”嵩乃疑焉。自後叔父有所告,嵩終不復信,太祖於是益得肆意矣。儘管世人對阿瞞的評價不怎麼好,沒有人能認出阿瞞這匹千里馬,直到遇到真正的伯樂:
《三國志·魏書一》惟梁國橋玄、南陽何顒異焉。玄謂太祖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橋玄何許人也?東漢名臣,身居高位,親口評價阿瞞,平定天下的人就是你了!拯救蒼生的大任將託付於你。阿瞞聽到從心底樂開了花,終於有人認出這匹千里馬!橋玄推薦阿瞞去找每個月都評價天下英才的許劭,藉此出名。這一舉動好比初出茅廬小子沒有名氣,需要請“大V”助陣提高出名度,讓天下人盡知。
“君未有名,可交許子將。”阿瞞去找許劭,於是,許劭秉性清高,不搭理阿瞞,但是阿瞞可不介意,一直死纏爛打,緊追不捨,終於撬動了許劭的金口:
“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阿瞞聽後大笑,也不在乎這個是好評價或者是壞評價了。
《魏書》曰:嘗問許子將:“我何如人?”子將不答。固問之,子將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太祖大笑。於是世人皆知,曹阿瞞,曹操,曹孟德,是能臣,也可以是奸雄!阿瞞就此出名!此後所做之事,皆不同凡響!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