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清代一共出過多少個武狀元,考武狀元難嗎,廣東有出過武狀元嗎?
16
回覆列表
  • 1 # 梅江夜話

    清代考上武狀元有多難?

    在清朝,考武狀元的程式與考文狀元差不多,同樣要透過縣試、府試、鄉試、會試和殿試,才有機會成為武狀元。

    武生的科考歷程

    清朝重文輕武,武秀才考試比文秀才考試要晚,學政考完文秀才,定出名次,貼出榜單,才會考武秀才。考武秀才,先考外場,再考內場。外場考武藝,分為馬射、步射和刀石三項。馬射即馬上射箭,步射即平地射箭,刀石就是耍大刀和提石鎖。三個科目全部及格,可以參加內場考試。內場即筆試,與文秀才們考詩賦、對策、八股文不同,武生們只需要默寫一遍《武經》,默寫要全對,字跡要規範。內外兩場全部透過,即成武秀才。

    武秀才參加鄉試的考試製度比院試更嚴,但基本規則是一樣的,內外場所有科目全過,考官們還要排定名次,根據朝廷分給本省的武舉指標,將排名靠後的考生淘汰掉,剩下的考生就是武舉人。

    鄉試完了是會試。會試主考官一般由兵部侍郎擔任。會試過後,還有複試,所有透過初試的考生,都要複試馬射、步射和刀石。如果通過了初試,沒透過複試,一樣要被淘汰掉。過了複試,緊接著是殿試,此時皇帝會親自到場觀看。武科殿試一般不會再淘汰考生,只是為了給考生排定名次。

    清朝總共舉行過100多次武進士考試,取中的武進士總共只有9000多名,平均每次取中不到100名。

    不考實戰考力氣

    傳說中的武狀元,都要武功超群,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實際上,清廷對武狀元的要求很低:第一,會騎馬;第二,會射箭;第三,力氣要大;第四,有基本的背誦和書寫能力。至於會不會武術套路,有沒有實戰能力,並不做具體要求。外場考試永遠都是一個個考生單獨演練,從來不讓他們兩兩搏鬥。

    但即使不考實戰,普通人也考不上武狀元,因為沒有那麼大的力氣。

    以乾隆年間的武科會試為例,考生射箭,可以選八力、十力和十二力的弓。“力”將近10斤,八力即80斤,十力即100斤。考生搭弓射箭之前,先要拉滿三次。如果你選的是十力弓,前兩次拉滿,第三次沒拉滿,立即淘汰。

    如果三次拉滿,可以參加馬射和步射。步射則需要站在距離箭靶50步開外的地方,連射六次,中靶兩次以上算及格。

    清代考生要用大關刀,有80斤、100斤、120斤三種。選一把大刀,完成“雪花蓋頂”“前後刀花”等幾個動作,可以及格。

    石鎖專案更不用說,對體力的要求更高,300斤重的大石鎖,先提到胸口,再左右翻轉,一般人恐怕很難做到。

    武狀元得從基層做起

    清朝選官制度還是比較苛刻的,不管文狀元還是武狀元都要從基層做起。

    朝廷通常會給武狀元實習生“二等侍衛”的頭銜,但不能馬上去給皇帝當保鏢,還要經過兩三年的實習期,實習期間需要參加軍事訓練,學習基本的軍事知識和帶兵常識。

    御前侍衛必須懂得格鬥,所以武狀元們在實習期間還要學習格鬥術。順治十二年(1655年),清廷規定新科武進士(包括武狀元)要跟隨侍衛學習格鬥。順治十七年(1660年),號稱“滿洲第勇士”的權臣鰲拜擔任武進士總教習,親自教導他們騎射功夫和行軍佈陣。

    學習期滿,要參加考試,假如成績不合格,只能捲鋪蓋回家候補。成績合格的,可以當上真正的侍衛,或者被分配到軍營裡當千總、遊擊等官職。此後如有戰功,慢慢可以升遷到參將、副將、總兵、提督。

    清朝有多少武狀元?哪裡人最多?

    我國清朝250多年的武舉考試中,據朱彭壽《舊典備徵》統計,從順治三年至光緒二十四年一共出了武狀元109人。其中順治朝7人,康熙朝有21人,雍正朝5人,乾隆朝有27名武狀元,是中武狀元最多的朝代,嘉慶朝12人,道光朝 15人,咸豐朝 5人,同治朝 6人,光緒朝 11人。

    清朝第一位中武狀元的是順治三年丙戌科(1646年) 的郭士衡,他是山東章邱人。據清朝道光十三年《章丘縣誌》載:“郭仲衡,順治三年殿試中武狀元,為702年(長安二年)設武科900多年來章丘唯一的武狀元。”郭士衡也就成為清朝入關以來的第一位武狀元。據《清史稿》記載:郭土衡曾率八旗軍攻打吳三桂,強悍驍勇,一路所向披靡。山東是清朝出武狀元較多的一個省份,清代有些狀元的地址不詳,有史可查的山東共有13位:郭士衡、霍維鼐、王元浩、玉懋賞、馬兆瑞 、徐殿飆、丁殿寧 、吳 鉞 、田在田、韓金甲、宋佔魁、李夢說、張憲周。但清朝山東武狀元雖多,還不是第一。

    清朝中武狀元最多的地區是直隸(就是直接隸屬的意思。在明、清時期,“直隸”一詞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地名,代表著京師周邊府、州、縣等地,在明代更是直接隸屬於中央朝廷的一大片區域。清廷入關不久,直接成立直隸省,成為現今北京郊區縣、河北、天津等地的一個統稱)。直隸能確定的至少有武狀元24人,他們是張英奇(直隸深州)、徐憲武 、田 唆(直隸獻縣)、 齊大勇( 直隸昌黎)、 哈攀龍(直隸任邱) 、哈廷梁( 直隸獻縣)、李國樑(直隸豐潤)、 段飛龍 (直隸永年) 、邢敦行(直隸定州)、李雲龍(直隸阜城)、李白玉(直隸蔓城)、張聯元(直隸獻縣)、 張雲亭( 直隸清豐)、張殿華(直隸棗強)、吳德新(直隸東明)、李信直(直隸晉州)、溫常勇(直隸天津)、王世清 (直隸南和)、馬鴻圖( 直隸撫寧)、史天樣 (直隸邯鄲)、 黃大元( 直隸懷安)、佟在棠( 直隸天津)、武國棟( 直隸天津)、張三甲 (直隸開州)。直隸能出這麼多武狀元,或許與直隸是京城要地有關。 清朝最後一位武狀元也是中國科舉史上最後一位武狀元,他是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1899年) 張三甲,也是直隸(開州)人。張三甲,字鼎臣,號魁軒,又名榮甲,清光緒丙子年(1876年)十月五日生於開州戶部寨村,一個清貧而又尚武世家。相傳百八十斤的練武刀耍起來如盤龍翻舞,套數多變,跑馬射箭能百發百中。

    清代以直隸、山東、浙江等一帶中武狀元較多。其中,浙江名列第三,有王玉璽、劉 炎 、 郎天詐、羅 琪 、 朱秋魁 、 林大彪 、黃 瑞 、陳桂芬8人;江蘇也不錯,有林本直、楊 謙 、張兆潘 、劉榮慶、劉國慶 、卞 賡6人;山西有張大經 、馬 全( 山西陽曲。壬中科時已取中探花,名馬瓊,更名再中,真是傳奇)、 張從龍、李相清 、李廣金5人; 河南有馬殿甲 、牛鳳山 、趙雲鵬、張風鳴、楊廷弼5人。

    在清朝這250多年的武舉考試中,有些省份一個武狀元也沒有的,如廣西為0,而同樣地處嶺南的廣東卻出了三個武狀元:乾隆朝有長樂縣(今五華縣)的李威光,嘉慶朝有海陽黃仁勇和廣東南海縣的姚大寧 。 福建與廣東一樣有丁錦堂、宋鴻圖、黃培松3人中武狀元。

    清代武狀元名單(109人)

    朱彭壽《舊典備徵》對清代武鼎甲姓氏作了匯考,現據他的記載,將清代武科狀元的科分、姓氏、籍貫、羅列於下:

    順治朝 (7人)

    順治三年丙戌科(1646年) 郭士衡 山東章邱。

    順治六年己丑科(1649年) 金抱一

    順治九年壬辰科(1652年) 王玉璽 浙江仁和。

    順治十二年乙未科(1655年) 於國柱

    順治十五年戊戌科(1658年) 劉 炎 浙江山陰。

    順治十七年庚子補行已亥科(1660年)林本直 江蘇上元

    順治十八年辛丑科(1661年) 霍維鼐 山東濟寧。

    康熙朝 (21人)

    康熙三年甲辰科(1664年) 吳三畏

    康熙六年丁未科(1667年) 秦藩信 順天宛平.

    康熙九年庚戌科(1670年) 張英奇 直隸深州。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1673年) 郎天詐 浙江山陰。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1676年) 荀國樑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1679年) 羅 琪 浙江會稽。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1682年) 王繼先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1685年) 徐憲武 直隸。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1688年) 王應統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1691年) 張文煥 甘肅寧夏。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1694年) 曹日緯 京衛。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1679年) 繳煜章 京衛。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1700年) 馬會伯 甘肅寧夏。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1703年) 曹維城

    康熙四十五年丙戊科(1706年) 楊 謙 江蘇儀徵。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1709年) 田 唆 直隸獻縣。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1712年) 李顯光

    康熙五十三年癸巳科(1713年) 李如柏 甘肅寧夏。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1715年) 賽 都 漢軍正紅。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1718鱗 封榮九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1721年) 林德鏞

    雍正朝(5人)

    雍正元年癸卯科(1723年) 李 埃

    雍正二年甲辰科(1724年) 曹國瓊 漢軍鑲白。

    雍正五年丁未科(1727年) 王元浩 山東膠州。

    雍正八年庚戌科(1730年) 齊大勇 直隸昌黎。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1733年) 孫宗夏 陝西鎮安。

    乾隆朝 (27人)

    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年) 馬負書 漢軍鑲黃。

    乾隆二年丁已科(1737年) 哈攀龍 直隸任邱。

    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年) 朱秋魁 浙江金華。

    乾隆七年主戊科(1742年) 賈廷詔

    乾隆十年乙丑科(1745年) 董 孟 漢軍正黃。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1748年) 張兆潘 江蘇泰興。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1751年) 張大經 山西風臺。

    乾隆十七年壬申科(1752年) 哈廷梁 直隸獻縣。

    乾隆十九年甲戊科(1754年) 顧 麟

    乾隆二十二年]‘醜科(1757年) 李國樑 直隸豐潤。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1760年) 馬 全 山西陽曲。壬中科時已取中探花,名馬瓊,此科更名再中。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科(1761年) 段飛龍 直隸永年。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1763年) 德 灝 滿洲正黃

    乾隆三十—年丙戌科(1766年) 白成龍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1769年) 錢治平 順天霸州。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1771年) 林大彪 浙江江山。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1772年) 李威光 廣東長樂。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1775年) 玉懋賞 山東福山。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1778年) 邢敦行 直隸定州。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1780年) 黃 瑞 浙江江山。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1781年) 劉 雙 順天大興。

    乾險四十九年甲辰科(1784年) 劉榮慶 江蘇泰州。

    乾險五十二年丁未科(1787年) 馬兆瑞 山東臨清。

    乾險五十四年己酉科(1789年) 劉國慶 江蘇泰州。

    乾隆五十五年庚戊科(1790年) 玉 福 漢軍鑲黃。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1793年) 徐殿飆 山東掖縣,

    乾隆六十年乙卯科(1795年) 邸飛虎

    嘉慶朝 (12人)

    嘉慶元年丙辰科(1796年)黃仁勇 廣東海陽.

    嘉慶四年己未科(1799年)李雲龍 直隸阜城。

    嘉慶六年辛酉科(1801年)姚大寧 廣東南海。

    嘉慶七年壬成科(1802年)李白玉 直隸蔓城。

    嘉慶十年乙丑科(1805年)張聯元 直隸獻縣。

    嘉慶十三年戊辰科(1808年) 徐華清 山承臨潤。

    嘉慶十四年己已科(1809年) 汪道誠 江西樂平.

    嘉慶十六年辛未科(18U年) 馬殿甲 河南鄧州。

    嘉慶十九年甲戌科(1814年) 丁殿寧 山東益都。

    嘉慶二十二年丁丑科(1817年) 武鳳來

    嘉慶二十四年己卯科(1819年) 徐開業 以傳臚未到除名,以榜眼秦鍾英推升狀元,陝西神木。

    嘉慶二十五年庚辰科(1820年) 昌伊蘇 滿洲正黃。

    道光朝 (15人)

    道光二年壬午科(1822年) 張雲亭 直隸清豐。

    道光三年癸末科(1823年) 張從龍 山西臨縣。

    道光六年丙戊科(1826年) 李相清 山西陽曲。

    道光九年己丑科(1829年) 吳 鉞 山東蓬萊。

    道光十二年壬辰科(1832年) 李廣金 山西靈邱。

    道光十三年癸已科(1833年) 牛鳳山 河南沿縣。

    道光十五年乙末科(1835年) 波啟善 滿洲正紅。

    道光十六年丙申科(1836年) 王 瑞 宜隸安肅。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1838年) 郝光甲 宜隸任邱。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1840年) 趙雲鵬 河南汝陽。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1841年)德慶 漢軍鑲白。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1844年)張殿華 直隸棗強。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科(1845年)吳德新 直隸東明。

    道光二十七年丁末科(1847年)李信直 直隸晉州。

    道光三十年庚戊科(1850年)彭陽春 四川華陽。

    咸豐朝 (5人)

    咸豐三年王子科(1852年) 田在田 山東鋸野。

    咸豐三年癸丑科(1853年) 溫常勇 直隸天津。

    咸豐六年丙辰科(1856年) 王世清 直隸南和.

    咸豐九年己未科(1859年) 韓金甲 山東歷城。

    咸豐十年庚申科(1860年) 馬鴻圖 直隸撫寧。

    同治朝 (6人)

    同治元年壬戌科(1862年) 史天樣 直隸邯鄲。

    同治二年癸亥科(1863年) 黃大元 直隸懷安。

    同治四年乙丑科(1865年) 張蜀錦 宜隸廣平。

    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年) 陳桂芬 浙江天台。

    同治十年辛末科(1871年) 丁錦堂 福建上杭。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年) 張風鳴 河南西平。

    光緒朝 (11人)

    光緒二年丙子科(1876年) 宋鴻圖 福建侯官。

    光緒三年丁丑科(1877年) 佟在棠 直隸天津。

    光緒六年庚辰科(1880年) 黃培松 福建龍泉。

    光緒九年癸未科(1883年) 楊廷弼 河南祥符。

    光緒十二年丙戌科(1886年) 宋佔魁 山東昌邑。

    光緒十五年己丑科(1889年) 李夢說 山東陽穀。

    光緒十六年庚寅科(1890年) 張憲周 山東琿城。

    光緒十八年壬辰科(1892年) 卞 賡 江蘇海州。

    光緒二十年甲午科(1894年) 張鴻翥 江西鄱陽。

    光結二十一年乙未科(1895年) 武國棟 直隸天津。

    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1899年) 張三甲 直隸開州。

    以上從順治三年至光緒二十四年共取中武狀元109人。

    廣東籍一共有三人考中清朝武狀元分別是: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1772年) 狀元李威光,廣東長樂人。

    嘉慶元年丙辰科(1796年)狀元黃仁勇,廣東海陽人。

    嘉慶六年辛酉科(1801年)狀元姚大寧,廣東南海人。

  • 2 # 小龍女5505

    清朝一共出了109位武狀元,其中以河北籍最多共有95人,廣東、北京、甘肅、福建各出了三位,四川和貴州各一位,漢軍旗和滿軍旗各六位,河南、山西各五位,山東十三位,浙江八位,江西七位。

  • 3 # 穿插游擊隊

    清代的武舉考試,始於順治時代。分童試——在縣府舉行,合格者為武秀才、鄉試——在省城舉行,合格者為武舉人、會試——在京城舉行,合格者為武進士、殿試——在皇宮舉行,共四個層級。殿試的前三甲為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

    考試內容分內、外兩場。外場考騎射、步射技勇;內場考策論

    騎射的物件是用氈做的;步射的物件是用布做的假人;技勇有三個專案,開弓,舞刀、掇石。合格者需要從多遠起射、命中多少支箭、拉開多強的弓、舞動多重的刀、提起多重的石頭,標準一直在變化,並不固定。

    策論就是寫幾篇文章,主要從《論語》《孟子》《孫子》《吳子》《尉繚子》等遠古著作中出題。比如康熙五十二年的殿試題目之一,是要參加者以“潔己恤兵”為主題,也就是從“品行清廉愛護士兵”這個角度出發,寫一篇文章。

    早期的會試錄取,戶外弓馬成績只用來篩選是否合格,名次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室內的文化考試。但很快文化考試就靠邊站了。到了嘉慶年間,考慮到大多數武舉考試的參加者文化水平很低,已將文化考試由寫文章改為默寫《武經七書》的某些段落。到了道光時代,皇帝又下旨重申,武舉考試的成績,必須以戶外的弓馬比試為主,至於默寫《武經》之類的文化考試,“斷不能憑此為去取”,決不能拿來作為淘汰和排名的依據。

    這種錄取傾向,嚴重惡化了清代武舉合格者們的文化水準。

    電影《武狀元蘇乞兒》截圖

    從順治三年,到光緒二十四年,清代一共舉行了109次武舉會試,共產生了109位武狀元。學者王金龍統計了這109位狀元的地理分佈,並將之與223名文狀元的地理分佈做了一個比較。

    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格引自王金龍《清代武狀元籍貫與地域分佈》

    從表中可以看到,武狀元的分佈,整體上以北方為主,約佔到了總數的七成,其中僅直隸和山東兩省,就佔到了總數的一半以上。反觀文狀元產出最多的江蘇、浙江兩省,均只產生了7名武狀元。湖南、安徽、湖北等南方省份,甚至沒有出過武狀元。這種分佈態勢,與清代武舉對文化考試的輕視有直接關係。

    除了狀元榜眼與探花,清代武舉還產生了約9600名武進士,和約10萬上下的武舉人。

    就考試本身而言,要中武舉成為一名武進士,並不容易。康熙十三年的標準是:騎射一項,須在三十五步之外縱馬三次,射九箭中三箭算合格;步射距離八十步,射九箭中兩箭算合格;開弓至少要將八十斤弓開滿三次;舞刀至少要拿著八十斤的大刀耍出“闖刀過頂,前後舞花”,也就是俗謂的雪花蓋頂;提石頭至少需要將二百斤的大石提到胸腹之間,再將石頭左右翻轉各一次。且在考試過程中,若前一項不合格,即不允許參加後一項,直接淘汰。

    遺憾的是,就選拔培養軍事人才這個目的而言,這種高難度,只是一種無意義的門檻設計。它選出來的,既非精通格鬥的護衛人才(考試全是單獨演練,沒有互相搏擊),也非精通軍事知識(比如弓弩的設計、火炮的原理與應用)的技術人才和指揮人才,而只是一群會騎馬、能射箭、力氣大、能默寫一點指定書籍(默寫內容一般在百餘字左右)的壯漢。

    在順治時代,武狀元會直接授官為正三品的參將,武榜眼是從三品遊擊,武探花是正四品都司,其他武進士依次類推。康熙時代,改為半數武進士送去軍營做軍官帶兵,半數留在宮中做侍衛,跟著前輩侍衛們學習格鬥。

    下表是雍正時代各省綠營守備以上武官的數目(黑粗線左)和出身(黑粗線左右)。雖然出身統計中存在重複(比如某人既是侍衛出身,也曾因立下軍功升遷)和不完整(某些人的出身不可考),與總人數並不完全吻合。但從該表中仍不難看出,有武進士和武舉人身份的武官,在整個綠營軍隊當中是絕對少數,只佔到了約20%。

    表格引自王志明《清代職官人事研究:基於引見官員履歷檔案的考證分析》

    這種絕對少數,與清代的武舉考試只能選拔壯漢、無法選拔軍事人才,有直接關係。1878年,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沈葆楨上奏朝廷,建議廢除武舉考試。沈在奏摺裡說:

    “臣到任日,武舉聯銜稟訴,投營幾及十年,不得一差。心甚憫之,然詳細檢視,其曉暢營伍實不足與行伍出身者比,其奮勇耐勞實不足與軍功出身者比!何者? 所用非所習也。”

    大意是:臣我到任之日,軍中的武舉們聯名前來上訴,說自己到軍隊已差不多十年了,仍然沒有能夠得到任何職銜,還滯留在最底層。我很同情他們。但一番詳細考察之後,我又發現,論管理部隊,他們比不上那些行伍出身的人;論奮勇耐勞,他們又比不上那些靠軍功升上來的人。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軍隊需要的能力,和他們為參加武舉所練習的內容,完全是兩碼事。

    沈還說,這些在軍中的武舉們還算好的,至少有軍隊約束著他們。那些“無事家居者”,待在家中無所事事的武舉,拿著頂戴當護身符,“武斷鄉曲”,才是民間的大禍害。廢除武舉,是廢除無用之物,還能給國家省下許多錢,還能“為民間留一分元氣”,實在是大好事。

    但朝廷拒絕承認武舉考試是無用之物。畢竟,承認這一點,即意味著承認自順治而下的歷代皇帝,全都犯了錯誤。所以,慈禧以光緒皇帝的名義,在批覆的諭旨中說:國家設立武舉,明明選拔出了很多“干城禦侮之才”;沈葆楨請求廢除武舉,“實屬不知大體”,須“傳旨申飭”,不斥責是不行的;他的請求也“毋庸議”,不必再拿到朝堂上去討論。

    沈葆楨

    因是之故,此一時期成立的天津水師學堂、江南水師學堂等,雖已開始教授外語與數學,以及航海、駕駛等技術課,但在軍事指揮層面,仍以《春秋》《左傳》《戰國策》《孫子兵法》《讀史兵略》等遠古著作為主要教材。同期的日本海軍學校,則已全面引進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的課程,以《海軍兵法要略》《艦隊運動指南》《海軍戰術講義錄》等軍事著作為必讀書。

    1894年,清廷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給了日本。次年是文科會試,廢除武舉成了舉子們當中的一種流行輿論。翰林院一位叫做秦綬章的官員,於1895年12月上奏,請求朝廷改革武舉,將考試內容從弓馬石刀變為槍炮,同時加重文化考試的分量。光緒將奏摺交給兵部討論。兵部呈報的討論結果是:考試槍炮,等於鼓舞、允許民間使用火器進行練習,與朝廷的禁槍炮政策是衝突的,要不得;加重文化考試的分量,會刺激應試者請槍手替考,也要不得。兵部建議對秦綬章的奏摺,採取“毋庸議”的辦法,束之高閣,不批覆不反駁不討論。然後,“帝從之”,光緒採納了兵部的這一建議。

    榮祿

    慈禧在懿旨裡說,“科舉之設,無非為士子進身之階”,科舉的核心目的,不是選拔人才,而是給士子們提供一個進入體制的路徑。武舉自然也不例外。至於培養軍事人才,那是“營武學堂”的事情。所以,之前的改革作廢,各級武舉考試“均著照舊制,用馬步箭、弓刀石等項分別考試”;武進士們被錄取後,再送他們去地方部隊和神機營裡練習槍炮。慈禧之所以下發這種懿旨,是因為她很擔憂武舉考試槍炮,會衝擊到朝廷的“私藏火器之禁”。

    清廷正式廢除武舉,是在八國聯軍幾乎兵不血刃攻陷北京城之後。1901年,因張之洞、劉坤一等地方督撫聯名上奏抨擊武舉,慈禧不得不以光緒皇帝的名義下旨,公開承認武舉考試是無用之物,其內容“皆與兵事無涉”,將之徹底廢除,改行近代軍事教育。

    選拔無知壯漢的時代,終於過去了。

    參考資料:

    ①許若青、林友標,《清代武舉述略》,《蘭臺世界》 2014年第19期。

    ②王金龍,《清代武狀元籍貫與地域分佈》,《歷史檔案》2017年第4期。

    ④王志明《清代職官人事研究:基於引見官員履歷檔案的考證分析》,上海書店出版社,2016年,第218-219頁。

    ⑤甘少傑,《清末民國早期軍事教育現代化研究 1840-1927》,遼寧人民出版社,2016年。

    ⑥王鴻鵬等,《中國曆代武狀元》,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

    ⑦粟進英、易點點,《晚清軍事需求下的外語教育研究》,湖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

  • 4 # 糊了個逗

    我國清朝250多年的武舉考試中,據朱彭壽《舊典備徵》統計,從順治三年至光緒二十四年一共出了武狀元109人。其中順治朝7人,康熙朝有21人,雍正朝5人,乾隆朝有27名武狀元,是中武狀元最多的朝代,嘉慶朝12人,道光朝 15人,咸豐朝 5人,同治朝 6人,光緒朝 11人。

    清朝第一位中武狀元的是順治三年丙戌科(1646年) 的郭士衡,他是山東章邱人。據清朝道光十三年《章丘縣誌》載:“郭仲衡,順治三年殿試中武狀元,為702年(長安二年)設武科900多年來章丘唯一的武狀元。”郭士衡也就成為清朝入關以來的第一位武狀元。據《清史稿》記載:郭土衡曾率八旗軍攻打吳三桂,強悍驍勇,一路所向披靡。

    清代對繼承自明代的武士選拔-武舉非常重視,自順治皇帝開始就一直在對武科考試的規則進行修改。清代的武舉考試和文科考試略有不同,分為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殿試。考試科目基本相同,分為武試(技勇)和策論。其中策論為評定武生是否有基本的軍事常識知識,武試又分為射技和力勇。

    射技是武科考試的重中之重,如果說策論和力勇都還可以投機取偏門技巧混過的話,射技則是實打實的技術對抗。射技分為三個小項,第一騎射,第二步射,第三地球。騎射專案從一條直道奔馬跑出,左邊放上三個靶子,每靶相距三十五步(大約52.5米),每人總共帶九支箭,可重複跑場地三次。

    步射考試也是每人九支箭,靶子距離八十步(大約120米)。地球則為騎射第二種靶子,為一個三稜錐體或球體,放在地上等射手縱馬而過時射擊。

    除了技術性比較強的射技之外,力勇則是考驗武生們的力量。力勇一共有三個專案,弓、刀、石。力勇考試用的弓被稱為力弓。力弓雖然外形與射技弓相似,但這種弓的拉重被做的非常大。考生只要能拉開則就算透過,並不需要搭箭,更不需要射出。

    刀則是用純鐵或純石製造,外形上與三國演義裡關羽用的青龍偃月刀差不多,必須按一定套路揮舞自如才算透過。石則稱為石鎖,一般是一塊長方體的石頭中間鑿開一個方孔以供提拿。石鎖必須把底面翻到上面,並且把石鎖舉過肩膀才算透過。這個動作被稱為“獻印”。弓刀石各有等級,弓以“力”,一個力大約為10-12斤,力弓一般為10-14個力;刀則有重量區別,一般為160-200斤;石鎖重量則為300斤左右。

    清代武科考試的最高等級即為殿試。皇帝會親自或指派重臣前來監考觀看,得名次者一般都可以得到一定的武職功名。每年十月初,武舉們就要去兵部考策論;然後,皇帝在紫光閣(就是新聞裡經常可以看到的中南海紫光閣)檢閱武舉們的騎射及步射;接著,在御箭亭檢閱武舉們考試弓刀石(弓刀石的等級由武舉們考前申報);最後,兵部把所有中試(即透過考試)的武舉名單送給皇帝檢查,由皇帝欽點名次,恩賞功名。

    在清代武舉歷史中,也發生過不少讓皇帝哭笑不得的事。嘉慶十年,雖然這些年的武舉們是一年不如一年,但嘉慶皇帝還是非常敬業地在十月開科取武舉。十月十日,皇帝來到紫光閣檢閱技勇,武舉們射中靶子的非常少;在御箭亭,力勇也無任何出彩的地方,其中更有湖南和廣東的兩名武舉連自己申報的力弓都開不了,讓嘉慶皇帝非常失望。

    此時來自安徽的武舉孫文湧非常順利地拉開了自己申報的12 力弓,之後突然直接向嘉慶皇帝請求再開14力弓。在皇帝面前開弓都必須經過預先申報,而且從來沒有在紫光閣現場挑選弓力的前例。

    嘉慶皇帝此前從未遇到過這種事,當場並未做處理,還是例行恩賞。事後在發往兵部的御旨中,嘉慶非常鬱悶地抱怨這位安徽武舉太不給面子,既然能開14 力的弓為何要申報12 力的弓?這不是耍我皇帝大人嗎?不過因為皇帝當場並未責罰還給了恩賞,事後也不好再違背,只能新添一條規定:“殿試禁求弓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喜歡愛撒嬌的女人嗎?有時候我哼哼兩聲撒撒嬌。老公會說我哼哼啥快40的了還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