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tar123

    說實話,現在社會都很現實了,更別說人現實了,幹什麼都得用人民幣,年輕人壓力大,社會壓力重,就算有人想去,有想法,也會被現實打敗的。當然也有不圖回報的人去的,可能是心裡的信仰驅使著他去的,那是少數人群。個人感覺有人去,如果能得到當地政府或者國家,得支援,各項外界條件都可以滿足的話,去的人應該不會少。如果給我每個月1萬,年底有獎勵,或者包年15萬起我肯定去,因為我缺錢是真的。

  • 2 # 永遠的西南人

    得與失的比較下,西部工作失去的的得到不成正比。政策傾斜不夠。比如高收入,再比如西部工作幾年後,到東部考公務員,筆試名次只要在錄取人數內不需要面試直接錄取等等。

  • 3 # 藝術五行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與我國內需一直提不上來聯絡在一起的。

    西部的人才缺口為什麼不能有效緩解?年輕人不願去西部。可能與我國產業分佈有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出口為導向,產業叢集主要集中在沿海東部城市。這就造成:一是沿海地區比內地發展要快得多,人才需求量也大得多。人才的用武之地亦廣得多。二是沿海地區用人單位給與人才的待遇比西部地區高得多。三是沿海地區問工作生活環境比西部好的多,子女受教育比西部水平高。四是沿海地區交通條件比西部更便利。這些就是年輕人不願去西部的原因。

    新冠疫情後,我國應減少國民經濟外貿依賴度,下決心採取更大措施擴大內需,完善國內產業佈局。我國的人口和國土面積超過歐洲,市場規模也應超過歐洲。關鍵是拉近中西部的發展水平。應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讓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戰略新興產業,教育,醫療資源有計劃地向西部流動。財政政策向西部頃斜。鼓厲青年大學生到西部就業。促進西部大開發。培養我國國民經濟新的增長極。

    新基建設決不能落下中西部省分。中西部各也要結合本省實際大力創造條件吸引引進中外尖端人才,瞄準我國製造、服務業短板建立新的產業叢集。融入一帶一路戰略。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內陸省份的崛起,離不開中西部城市的現代化。

  • 4 # 廚師小沈

    畢竟更上海等沿海開放城市不同沒有良好的基礎設施,醫療保障系統治安雖然說比較穩定,但自然還是沒有大城市好而且為了保護環境,發展不能過快。。所以在待遇等方面,還有差距,所以沒什麼人想去,

    然後說一下東部和西部差異,沒人去的基本因素

    東部地區人均吸收外商投資530多美元,西部僅為34美元。從經濟總量來看,1998年東部地區GDP佔全國的58.3%,比其吸收外商投資比重低近30個百分點;西部地區GDP佔13.9%,比其吸收外商投資所佔比重高近11個百分點。目前,中國每億元GDP吸納外商投資存量。在東部地區為550多萬美元,在西部則僅有86萬美元。可見,在吸收外商投資方面東部地區水平遠遠高於西部地區。

    結構差異

    從投資者結構上看,西部地區投資的外商多來自日本、韓國和以東盟為主的亞洲國家及香港地區,而歐美髮達國家的大財團、跨國公司卻很少。從產業結構上分析,外商在西部地區的投資主要是一些勞動密集型和能源開發型的加工專案,而投向產業、金融、房地產等行業較少。東部地區外商投資的產業分佈情況為:第一、二、三產業的比例約為3:70:27,而且投資在服務業的比重逐步上升、而西部地區的外貿有90%投在第二產業上,農業專案比重僅為0.01%。

    用資方式差異

    目前,西部地區在利用外資進行投資的方式上仍侷限於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三種基本形式,外商投資股份公司等方式在西部地區還沒有展開,而在東部沿海地區已廣泛推廣使用的BOT、TOT等投資性

    中西部地區具有自己的相對優勢。例如,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相對低廉的勞動力,有基礎較好的能源與原材料工業及相關產業。但是,這些優勢不是絕對的。經濟優勢是多種因素的綜合。中西部在資源、勞動力等方面的優勢,會被交通、資訊、技術等基礎設施建設方在以及市場機制不健全的劣勢所弱化或抵消,導致綜合劣勢大於綜合優勢,對外商不具吸引力或吸引力不夠。

    關於西部的資源優勢。這個比較利益對於不少生產要素導向型外商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但是,高昂的運輸成本抵消了西部原材料和勞動力低廉的優勢,讓再優惠的引資政策都成為一紙空文。在西部投資,外商無論是將先進的機器裝置還是將產品運到東部市場或是國際市場都要付出高昂的代價,外商把西部自然資源優勢轉化成利潤的成本大增,無法實現比在本國或在我國東部更高的利潤率。而缺少國際通道和出海口,更讓西部經濟蒙受著重大損失。雲貴地區有堆積如山的高品質煤炭。品位極高的鋁土和磷礦,但因為沒有便捷的出海口,礦區只能限產。不少外商在考察西部投資環境後都因為這裡基礎設施的落後而放棄了投資計劃。對內對外的交易距離太長,交易成本太高,使市場這隻手在西部引資中無從顯示積極的力量。

    關於西部地區的廉價勞動力優勢。沿海地區在過去20年取得了高速的經濟發展,主要在於它擁有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廉價的勞動力。西部地區的大量廉價勞動力是其吸引外資的顯著優勢之一。但西部從業人員受教育程度低,技術熟練程度不及東部削弱了這一比較優勢。西部地區的勞動力價格顯然在絕對值上低於東部地區,但是其中受過教育、可以迅速培養成熟練工人的人太少。與此相比,東部地區由於經濟相對比較發達,基礎教育非凡是中等職業教育比較普及,培養和練習一個熟練工人的成本不高,週期也不長。實際上,西部的人均工資固然低於東部,但其人均效率工資卻高出東部。外商為了實現目標比較利益。寧願花高價聘請熟練工人、技術工人,也不願因為節約工資開支,而使投資效益下降。在比較利益的驅動下,外商很可能做出即使多花點工錢,也要向東部投資的決定。

    短期內寄希望於外資大規模進入西部是不現實的。從市場經濟的發育程度、現有的基礎設施、消費者的收人及消費習慣、人才資源的供給等各方面來看,西部還沒有形成有利於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環境,何況目前東部沿海地區的一些優惠政策基本上沒有取消,對外商仍有吸引力,而且有自身資金、技術的巨大積累優勢,因此西部外資的引進只能著眼於長遠發展。短期內只是築巢的階段,而非引鳳階段。無巢則無鳳、無水則無魚。那麼這個巢如何築、水如何引呢?筆者認為必須短期內只能探求政府主導型市場發展模式。只有採取這種發展模式,不僅西部的短期資本需求得到解決,長期的資本要求也能很好得以滿足。

    中西部、東北地區相當於沿海等發達地區,明顯吸引力不足,也給不出太高的薪酬引進人才,如果已經在這些地區辛辛苦苦培養起來的人才,還被其他發達地區的高校給引進走了,那麼這些地區的大學就沒辦法再發展了,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教育資源分佈嚴重不均衡

    所以西部教育,投資領域,發展前景都沒有東部吸引力大,綜合各種因素,西部年輕人才很少,沒有新鮮血液的補充,西部各方面發展緩慢,所以年輕人不願意去西部!

  • 5 # 萬事大捷1

    如果你想讓羊往哪走,你不給羊吃的,羊能往那走嗎?西部就是那,人才就是羊,你想讓羊往哪走?你什麼也不給,羊能走嗎?

  • 6 # 閱後有感

    西部一些城市發展雖然不比東部地區,但基本設施還是達到了,人們常感覺東部競爭壓力大,生存不易,年輕人為什麼不考慮去西部呢?

    為了解決企業"用工荒",有地方政府將招工列為重點工作,還向村領導派出招工硬性指標,無法完成則會被停薪停職,直至完成任務才可恢復。如此協助企業招聘,收效仍然不理想。

    如今,一場橫跨中國大地的產業轉移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東南沿海的諸多企業為了降低人工、土地等成本,將產業轉移至內地,中西部城市承接產業轉移尤為明顯。

    離家太遠,工作太忙都是不能常回家看看陪伴父母的理由

    如今有機會近家工作卻仍然選擇大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年輕人看中城市的發展的潛力的同時,落戶及購房、租房優惠待遇也是他們的重點關注物件。

    經濟水平還不高、生活質量還不夠、教育制度還不好以及就業前景不樂觀等是制約年輕人來中西部發展的主要原因。其次,生活習慣不同和離家距離等也會影響他們發展的選擇。

    作為一個家鄉是西部的人,可以深切體會到國家是多麼希望人才到西部,就差求了,而南疆公務員工資並不低,但維吾爾族漢族還是語言不通導致交流不便(其實好多維吾爾族同胞很熱情直腸子)加上內地對新疆西北的誤解,許多人不願意來,確實南疆很苦,但北疆其實還是可以的,資源很豐富,(一直搞不懂為什麼新疆的天然氣比內地貴,而內地都是用新疆氣)像克拉瑪依(石油城)就很適合生活,但亂也確實有地方亂(大多在邊緣小村莊,大城市還是很安全的)不過論機遇確實比內地少,不過還是很希望許多人才可以留在西部,畢竟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嘛,而且福利還是很多的。

    大城市與小城市之間的收入差距是造成"用工荒"的原因之一,此外武漢大學博士調研發現,不少返鄉工人需要在工作與照顧小孩之間權衡,為了兼顧家庭放棄企業而選擇小作坊

    比起小地方,中西部大城市的用人問題相對容易解決,高新技術產業集聚、放寬落戶條件、購房租房優惠政策都能吸引到不少年輕人才,西安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地球上任意兩個人之間基因相似度達99.9%,基因武器是否真的殺傷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