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南陽獨玉

    最早的女皇帝

    北魏殤帝

    公元528年在位,年號武泰。北魏孝明帝元詡與充華潘外憐的女兒,也是孝明帝唯一的骨肉,史稱“元姑娘”。

    “元姑娘”沒有真正登基,甚至在歷史上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因此說她是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還存有商榷的空間。

    孝明帝時期,朝中大權實際上是被胡太后(元姑娘的奶奶)掌控著,就是不肯歸權給兒子,正因為此,母子倆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孝明帝幾次發動“政變”,想奪回自己的實權。

    元姑娘出生的第二天,胡太后對外宣稱自己抱“孫子”了,並大赦天下。胡太后為什麼這樣做呢?因為介於當時危險的處境和輿論壓力,她是想假借“孫子”的出生來轉移外界的注意力,為除掉她的“好兒子”爭取時間。

    不久的一天,孝明帝突然駕崩(被親媽毒死的)。因為是唯一合法繼承人,元姑娘就順位繼承了皇位。

    可是,胡太后當天就廢黜了這個小皇帝,改立宗室元釗為皇帝。理由就是因為小皇帝是女兒身。後來元姑娘怎麼樣了,史書沒有記載。

    一個還在襁褓之中,沒有任何行為能力的嬰兒,還沒來得及感知世界,就煙消雲散了。真是“可憐生在帝王家”啊!

    最有名的女皇帝不多說了,大家都知道,唐武則天。真正的實施權力的女皇帝。

  • 2 # 手子心說

    世界上的女皇帝,個個都是卓越非凡的人物,她們一點也不輸給男性。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不必多說,她管理朝政的能力和手段讓世人驚歎。世界上外國曆史上的女皇帝首推伊麗莎白一世,她既是英格蘭又是愛爾蘭的女王。英格蘭在她的統治下,一舉成為歐洲最富庶強大的國家,因此她的時代也被稱為英國的“黃金時代”。瑪麗一世是蘇格蘭的一位傑出女王,以有智慧和美貌於一身而著名世界,可惜的是,後來因謀殺伊麗莎白的事情失敗被處以極刑。還有俄羅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皇帝,她在治理國家,擴張領土,法治建設等方面頗有建樹,深得俄羅斯人民的擁戴。英國曆史上還有一位可以與伊麗莎白二世女皇比美的維多利亞女王,她在位時,英國號稱“日不落的帝國”,她的時代也被史上稱為“維多利亞時代”,非常了不起。

  • 3 # 入南風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

    ——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後一位女法老,稱為“埃及豔后”。

    她用毒蛇咬死自己以同時結束自己和埃及的生命歷程(也有一種說法是說她死於屋大維謀殺)。隨著她的死亡,長達300年的埃及托勒密王朝也滅亡,埃及併入羅馬,直到西羅馬帝國滅亡。

    李昭皇

    ——越南李朝末代女皇,也是越南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名佛金,稱昭聖公主,因其父親沒有兒子,她是其父親的次女,立她為皇太女。

    權臣陳守度謀逆,廢掉了她的父親惠宗,立她為帝,時年七歲。

    之後她嫁給陳守度侄子 陳日煚(jiong第三聲),並禪位於夫君(即陳太宗),降為昭聖皇后。後因其無子嗣,被廢,複稱昭聖公主。再之後,太宗禪位於太子陳晃,是為陳聖宗,這個聖宗和昭聖公主可不僅差著輩分呢,但還是娶了她,為亂倫之舉。並生下了兒子。

    她做過女皇,父子兩代皇帝的皇后,兒子也是皇帝。

    “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

    史稱:葉卡捷琳娜二世。

    後世尊其為:葉卡捷琳娜大帝

    是羅曼諾夫王朝第十二為沙皇,俄羅斯帝國第八位皇帝,也是俄羅斯史上唯一一個被冠以“大帝”之稱的女皇。

    她在位時,不斷對外戰爭擴張領土,使俄國疆域達到鼎盛。把克里米亞、北高加索、右岸烏克蘭、白俄羅斯、立陶宛……等大片領土都納入囊中。

    因其治國有方,功績顯赫卓著,使當時的俄國稱為歐洲第一強國。

    “亞歷山德里娜·維多利亞 ”

    她就是著名的維多利亞女王英國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主,在位時間長達64年。

    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的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

    其在位時正值英國最強勢的時代,“日不落帝國”時期。這使維多利亞女王成了英國和平與繁榮的象徵,她統治的時期也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

  • 4 # 千河讀歷史

    我是千河,我來回答。

    外國曆史上有哪些女皇帝。

    先看看歐洲歷史上。

    東羅馬一共出了三位女皇帝。

    1.拜占庭·伊琳娜女皇

    歐洲歷史上第一位女皇,也是伊蘇里亞王朝末代皇帝。792年-797年與其子君士坦丁六世共治,797年到802年獨治。

    君士坦丁六世逐漸成熟,790年透過護衛隊發動兵變實現親政,廢除了女皇的共治君主名義,並逼其離開了皇宮。後來伊琳娜運用純熟的心計與主教和朝臣們共同謀劃發動了宮廷政變,逮捕並囚禁了外逃的君士坦丁六世,797年還下令挖了他的眼珠。

    伊琳娜女皇

    800年12月25日聖誕節,教皇利奧三世為法蘭克王國的查理曼加冕,使之成為神聖羅馬皇帝。女皇竭力與查理大帝保持良好關係,甚至試圖和他結婚。而查理大帝加冕後,也同樣希望透過與女皇聯姻使自己的“羅馬皇帝”的稱號合法化,並促成東西兩大帝國的合併和羅馬世界的再度統一,只是求婚使者剛到君士坦丁堡不久,802年在貴族們聯合起來反對下,女皇就被推翻了。

    2.拜占庭·佐伊女皇

    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馬其頓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的第二個女兒,是拜占庭和歐洲歷史上第二位女皇。她一生共結婚三次,不僅在拜占庭、而且在歐洲和整個世界的所有女皇帝的相關紀錄中也絕無僅有。

    佐伊女皇

    第一任,羅曼諾斯和佐伊共同登上皇位(1028年-1034年在位)

    第二任,佐伊便與米海爾結婚,共同即位(1034年-1041年在位)

    1041年,米海爾四世去世,沒多久,夫妻倆的養子繼位,是為米海爾五世,女皇佐伊與米海爾五世共同執政。米海爾五世新上任就把女皇流放到女修道院。但是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官民對女皇忠心耿耿,他們一致聲援女皇,於1042年4月20日將篡位的皇帝廢黜,同時把佐伊女皇和她的妹妹狄奧多拉從女修道院裡接回皇宮,姐妹倆共同執政稱帝,稱“佐伊一世女皇和狄奧多拉女皇”(1042年在位)。

    佐伊和狄奧多拉共同執政了兩個月,直到已經年過六旬的佐伊與她的第三任也是最後一任丈夫君士坦丁結婚,這樣,君士坦丁、佐伊和狄奧多拉三個皇帝共同執政,稱“君士坦丁九世皇帝、佐伊一世女皇和狄奧多拉女皇”(1042年-1050年在位)。佐伊女皇於1050年逝世。

    3.拜占庭·狄奧多拉女皇

    拜占庭和歐洲歷史上的第三位女皇,也是拜占庭的最後一位女皇,馬其頓王朝的末代皇帝(1042年-1056年)。

    狄奧多拉女皇

    狄奧多拉1042年與女皇姐姐佐伊一世共治,1050年—1055年與姐夫君士坦丁九世共治,1055年—1056年單獨執政;1056年狄奧多拉女皇去世,無嗣,馬其頓王朝告終。

    俄羅斯帝國-葉卡特琳娜一世

    葉卡特琳娜.阿列克謝耶芙娜。俄國女沙皇(1725—1727在位)原名馬爾塔·斯科夫龍斯卡。

    葉卡特琳娜一世

    葉卡特琳娜是俄羅斯帝國第一位皇帝彼得一世的第二任皇后,俄羅斯帝國第二位皇帝、第一位女皇。次女即後來的伊麗莎白女皇;死後無男嗣,令繼孫彼得二世繼位。

    俄羅斯出過好幾位,就不一一詳細說了。

    俄羅斯帝國·安娜一世,

    俄羅斯帝國·伊麗莎白一世,

    俄羅斯帝國·葉卡捷琳娜二世。

    印度帝國·維多利亞女皇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之維多利亞女王(1837年-1901年在位),第一任英屬印度皇帝,英屬印度唯一的女皇,也是英國曆史上唯一獲得“女皇”稱號的君主,英國國王威廉四世的侄女。

    嚴格來說,只有頭銜為“皇帝”的女性君主,也就是帝國的女性首腦才能被稱作“女皇帝”,但在大英帝國則是例外;大英帝國的女性君主在嚴格意義上是女王而非女皇,只有到了維多利亞女王時期才有了“印度女皇”的頭銜,但她仍然不是整個大英帝國的女皇,而只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英屬印度的女皇,且印度女皇只有她一位,她也是英國曆史上唯一的擁有“女皇”稱號的君主;

    維多利亞女皇

    1877年接受“印度女皇”稱號。在位期間使大英帝國進入全盛時期,成為第“日不落帝國”,被譽為“維多利亞時代”;其子女眾多,與歐洲各國王室聯姻,有“歐洲的祖母”之稱。

    非洲

    衣索比亞·佐迪圖女皇

      她是阿比西尼亞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的私生女,埃塞俄比亞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正式稱號是“眾王之女王”),也是第一個受國際承認的非洲國家的女性國家元首。

    佐迪圖女皇

    亞洲

    越南

    李昭皇(1224年—1225年在位):即李天馨,本名李佛金,越南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越南李朝第九位也是末代皇帝,李惠宗次女,初稱昭聖公主;

    1224年,惠宗無男嗣,立其為皇太女;同年權臣陳守度廢惠宗,立其為帝,時年僅七歲,實際權力掌握在守度手中;

    1225年嫁給守度侄陳日煚(即陳太宗),同年禪位於夫君,降為昭聖皇后,李朝為陳朝所取代;因無子嗣,於1237年被陳守度逼令太宗廢其後位,複稱昭聖公主;

    1258年,陳太宗把李佛金許配給重臣黎輔陳。1277年去世。據《大越史記全書》所載,“昭聖下嫁輔陳二十餘年,生男上位侯琮、女應瑞公主圭,至是年六十一薨。”

    日本

    ①推古天皇(592年—628年在位)日本歷史上第33代天皇、第一位女天皇。

    ②皇極天皇(642年—645年在位,重祚為齊明天皇,655年—661年在位)日本歷史上第35、37代天皇。

    ④元明天皇(707年—715年在位)日本歷史上第43代天皇。

    ⑤元正天皇(715年—724年在位)日本歷史上第44代天皇。

    ⑥孝謙天皇(749年—758年在位,重祚為稱德女帝,764年—770年在位)日本歷史上第46、48代天皇。

    ⑦明正天皇(1629年—1643年在位)日本歷史上109代天皇。

    日本從592年到770年,出現了6位女天皇。其中推古女帝和元明女帝分別是飛鳥時代和奈良時代的開創者。這段時期是日本歷史上獨特的“女帝時代”。

    歷史上還有一些實際是皇帝,但是名不正則言不順。所以還有很多沒講了。

  • 5 # 鄜延路節度使李

    葉卡捷琳娜二世

    俄羅斯帝國史上在位時間最長(1762年至1796年在位)的女皇,在位時間長達34年。在葉卡捷琳娜統治期間,俄羅斯帝國向南、向西擴張,從奧斯曼帝國和波蘭-立陶宛聯邦手中將包括新俄羅斯、克里米亞、北高加索、右岸烏克蘭、白俄羅斯、立陶宛和庫爾蘭在內的大片領土納入囊中。葉卡捷琳娜總計為俄羅斯增加了二十萬平方英里(5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就說說俄土戰爭和瓜分波蘭

    葉卡捷琳娜繼承彼得大帝的先業,征服了南方的黑海岸。在1768年至1774年的第五次俄土戰爭中痛擊奧斯曼帝國,使俄國成為東南歐的主宰。戰爭的勝利使得俄國吞併南烏克蘭,獲得了通往黑海的出海口。俄國在新佔地建立了一系列新城,包括敖德薩、尼古拉耶夫、葉卡捷琳諾斯拉夫。

    1774年7月10日簽署的庫楚克開納吉和約使俄國獲得亞速、刻赤、葉尼卡爾要塞、金布恩半島,以及第聶伯河與布格河之間的黑海海岸。條約還使得俄國艦隊和商船隊可以在亞速海自由通航,允許俄羅斯保護土耳其國內的東正教信徒,並令奧斯曼帝國放棄克里米亞汗國的宗主權。

    九年後的1783年,葉卡捷琳娜正式吞併了克里米亞。1787年,俄國在克里米亞舉行了勝利遊行,刺激了第六次俄土戰爭的爆發。土耳其慘敗,被迫簽訂雅西和約,承認俄國對克里米亞的主權,並割讓葉迪山地區。

    1764年,葉卡捷琳娜安排她的前情人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波尼亞托夫斯基登上了波蘭王位。儘管瓜分波蘭的提議出自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但在十八世紀九十年代實際主導瓜分的卻是葉卡捷琳娜女皇。

    1768年,女皇正式成為波蘭-立陶宛聯邦的保護者,激起了巴爾聯盟(1768-72)的抗俄鬥爭。起義遭鎮壓之後,波蘭-立陶宛聯邦內政崩壞。為了控制聯邦,女皇建立了一種特殊的共和體制,透過俄國駐波蘭的使節確保常任樞密院完全受俄羅斯帝國的控制。

    1789年法國大革命之後,葉卡捷琳娜拋棄了許多自己先前熱衷的啟蒙思想。葉卡捷琳娜擔心五三憲法(1791)會使波蘭-立陶宛復興,也害怕聯邦內部的民主運動威脅歐洲的君主制,決定出兵干預。女皇為波蘭國內塔戈維查聯盟之類的反憲法組織提供支援,並直接派遣俄軍入侵波蘭。俄國在1792年俄波戰爭和1794年鎮壓柯斯丘什科起義的戰爭中接連戰勝,最終於1795年與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國徹底瓜分了波蘭僅剩的領土。

  • 6 # 小老段

    羅馬帝國的屋大維,他首先建立了元首制,被稱為"奧古斯都",標誌羅馬由共和國向帝國轉變,堪稱羅馬第一皇帝。有些人開口閉口就說"愷撒大帝",其實愷撒並不是皇帝,羅馬帝國第一個皇帝是屋大維。

    法蘭克的查理曼大帝,建立了法蘭克帝國。查理曼鼓勵出身貧寒的農民學習,斥責那些不愛學習的貴族子弟,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皇帝,可惜後人無能,他死後,帝國分裂為三部分,是今天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的前身。

      被稱為西歐之父。

    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305年,羅馬分裂為東羅馬和西羅馬。323年君士坦丁將兩個羅馬合併,並建都拜占庭,取名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極力維護奴隸主的利益,建立皇帝獨裁政權。313年頒佈了著名的"米蘭赦令",標誌著基督教合法存在的開始。

      

    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20歲即位,帶領馬其頓軍團橫掃希臘,小亞細亞,一直打到印度北部,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但可惜英年早逝。死後帝國同樣分裂。為其部將所分。

    印度孔雀帝國的阿育王,傳說在他父親死後,他殺了99個兄弟才登上皇位。即位後阿育王極力進行擴張,在他的統治下,孔雀皇朝的疆域達到頂峰。

      但晚年阿育王突然信佛了,大造佛廟,被和尚吹得無限慈悲。死後孔雀帝國分裂。

    波斯帝國的大流士,透過鎮壓高墨達起義取得波斯皇位,即位後透過一系列改革,將波斯帝國實力推向頂點。然後進行擴張。發動了針對希臘各國的第一次波希戰爭,歷時50年,最後慘敗。

      

    阿拉伯帝國的穆罕默德,不但建立了阿拉伯帝國,而且創立了現在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蘭教,影響力絕對可以說世界前10名。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穆罕默德二世,1453年開始了對君士坦丁堡的直接進

    攻,佔領了這座城市,改名伊斯坦布林。這是伊斯蘭教對基督教的一大勝利。

      

    伊斯蘭教的中心也由阿拉伯帝國轉到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俄羅斯帝國的彼得一世,透過改革將俄羅斯由金帳汗國下屬的莫斯科公國變為俄羅斯帝國。冷酷無情,將反對他的一切人,包括皇太子處死。

    英國的伊麗莎白,在位時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確立了英國的海上霸權。

      死後無嗣。

  • 7 # 達瓦里式的天空

    首先來說東方,毫無疑問,武則天是大家心目中認可的有作為的中國女皇帝,啊?不好意思,您說的是外國吶,那東方除了中國外有哪些皇帝呢,日本,日本歷史上有許多女天皇,如109代明正天皇(1629年~1643年在位):日本第七位女天皇,後水尾天皇之女,母親為德川家康孫女--德川和子。7歲接受父親讓位,20歲讓位給弟弟,此後依然終身未嫁直到72歲終老。西方和其他地區的女皇則多不勝數,選幾個有代表性的:1.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2.俄羅斯帝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3.埃及女王:哈特謝普蘇特4.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5.奧地利女王:瑪利亞特蕾莎

  • 8 # 愛麗森小姐的收集癖

    愛麗森小姐整理到吐血之作:

    外國曆史上有哪些女皇帝?

    俄羅斯

    葉卡捷琳娜一世

    俄語:Екатерина I Алексеевна

    出生/死亡:1684年4月15日-1727年5月17日

    在位:1725年—1727年在位

    本名瑪爾塔·斯卡烏龍斯卡婭,皈依東正教後更名為葉卡捷琳娜。大北方戰爭中,在馬裡恩波爾附近成為俄軍的俘虜,不久為彼得一世所寵,生下五子六女,卻只有兩個女兒存活。丈夫死後,得到近衛軍的支援,於1725年加冕成為俄羅斯帝國女皇。但是不太參與國政,實權被緬什科夫掌握。按彼得大帝遺囑建立俄羅斯科學院(1726年),創立最高樞密院。臨死前數日,在傳位給彼得二世的遺詔上簽名。

    安娜·伊凡諾芙娜

    俄語:Анна Ивановна

    出生/死亡:1693年2月7日-1740年10月28日

    在位:1730年-1740年在位

    安娜·伊萬諾芙娜的叔父是彼得大帝,她在堂侄彼得二世於1730年死後回國即位。1740年安娜·伊凡諾芙娜因腎結石及腎病去世,她將帝位傳給她的外甥女之子伊凡六世。

    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

    俄語:Елизаве́та I Петро́вна

    出生/死亡:1709年12月29日-1762年1月5日

    在位:1741年—1762年在位

    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為葉卡捷琳娜一世的第三女,於1741年利用軍團發動宮廷政變推翻伊凡六世而即位。她宣佈繼承彼得大帝的傳統,廢除了壞名聲的內閣,恢復了元老院,並把權力集中於它。雖然伊麗莎白喜好奢華、衣物開銷極度浪費(死後留下一萬五千件裙子),以及放任親信、用人不公的低效統治,但她仍然因為驚人的美貌、氣質,與彼得大帝親生女的身份,以及趕走前任的日耳曼權貴、重用俄羅斯親信的緣故,廣受俄華人民的愛戴,大多數的朝臣與貴族,都被她親切的魅力所俘虜。1762年伊麗莎白病逝,皇位由親普的彼得三世繼承。

    葉卡捷琳娜二世

    俄語:Екатерина Алексеевна

    出生/死亡:1729年5月2日-1796年11月17日

    在位:1762年至1796年在位

    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亦稱葉卡捷琳娜大帝,俄羅斯帝國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女皇,在位時間長達34年。透過政變廢黜其夫彼得三世,即位為俄羅斯女皇。

    在蘇沃洛夫、魯緬採夫和烏沙科夫等將領支援之下,葉卡捷琳娜治下的俄羅斯帝國透過軍事及外交迅速擴張。她還改革行政區劃,諸多新城鎮在其令下建立起來。她跟隨的彼得大帝,以西歐模式對俄羅斯進行現代化改革,但徵兵制及經濟仍舊以農奴制為基礎,國家及地主的需求越來越依賴於農奴,由此導致了多次叛亂,農民及哥薩克的普加喬夫起義即為一例。

    葉卡捷琳娜統治時期被稱為“葉卡捷琳娜時代”,通常被認為是俄羅斯帝國及俄羅斯貴族的黃金時代。

    由葉卡捷琳娜確認延續的《貴族自由宣言》將貴族由強制兵役和國家公務中解放出來。葉卡捷琳娜推動諸多古典主義貴族建築的建設,改變了俄國的面貌。她熱心支援啟蒙時代理念,由此獲得開明專制君主一稱。葉卡捷琳娜亦支援藝術事業,推動了俄羅斯啟蒙時期的發展。這一時期所建立斯莫爾尼宮是歐洲首家由國家資助的女性高等教育機構。

    葉卡捷琳娜二世在1796年11月16日中風崩逝,享壽67歲,結束了長達34年的統治,由長子保羅·彼得羅維奇繼位。

    俄羅斯帝國皇位表:

    東羅馬帝國

    伊琳娜女皇

    希臘語:Ειρήνη η Αθηναία

    出生/死亡:752年-803年8月9日

    在位:780年-790年、792年-797年與君士坦丁六世共治,797年-802年單獨執政

    伊琳娜嫁給利奧四世,在780–790年攝政,更於797年推翻兒子君士坦丁六世,自立為女皇,是東羅馬帝國和歐洲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她於一次宮廷政變中被廢黜,並遭到流放,最後在803年8月9日死於希臘北部的萊斯博斯島上。

    佐伊女皇

    希臘語:Ζωή η Πορφυρογέννητη

    出生/死亡:978年-1050年6月

    在位:1028年11月15日–1050年6月

    佐伊女皇在父親死後繼位,此時馬其頓王室只剩下她和妹妹狄奧多拉2位成員。她的三位丈夫:羅曼努斯三世(1028–1034),米海爾四世 (1034–1041)與君士坦丁九世(1042–1050)與她一起共政,是拜占庭和歐洲歷史上第二位女皇。她作為一代女皇,一生共結婚三次,不僅在拜占庭、而且在歐洲和整個世界的所有女皇帝的相關紀錄中也絕無僅有。

    狄奧多拉女皇

    希臘語:Θεοδώρα η Πορφυρογέννητη

    出生/死亡:980年-1056年9月

    在位:1042年4月19日–1056年8月31日

    狄奧多拉為佐伊之妹。她於1042年被提升為共治者,在佐伊及其丈夫君士坦丁九世分別在1050和1055年死去後,她得以全面執政,並選擇了米海爾六世為繼位者。她生前無嗣,馬其頓王朝於是告終。

    埃及

    尼托克里斯

    阿拉伯語:نيت إقرت

    出生/死亡:前2284年-前2184年

    尼托克里斯是古埃及第六王朝的最後一任法老,她的名字在希羅多德的著作‘歷史’和古埃及祭司曼涅託的著作中皆被提及。

    然而,她的歷史真實性目前尚有爭議,她的身份可能是法老或是空位女王。

    塞貝克涅弗魯

    阿拉伯語:سبك نفرو

    死亡:約公元前1802年

    在位:約公元前1806年——約公元前1802年,古埃及第十二王朝

    塞貝克涅弗魯是古埃及中王國時期第十二王朝的第八代國王,是埃及歷史上已確知最早的女性統治者,其父阿蒙涅姆赫特三世去世後,由其異母兄長阿蒙涅姆赫特四世即位,因為其子年幼而她為最近親屬,故得位。她享有國王稱號和王權,行使國王權力。她在第十二王朝末期即位,在位時期繼續實行傳統政策。無法改變持續衰弱的局面,在位約3年去世。

    哈特謝普蘇特

    阿拉伯語:حتشبسوت

    出生/死亡:約前1508年-前1458年1月16日

    在位:約公元前1479年-約公元前1458年在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

    哈特謝普蘇特是第十八王朝法老,也是古埃及第二位可考的女性法老,是古埃及一位著名的女法老。

    哈特謝普蘇特在位21年後去世,圖特摩斯三世開始獨自治國,而為了消滅哈特謝普蘇特治國的痕跡,下令將許多刻上她的名字和形象的雕刻毀去。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

    希臘語:Κλεοπάτρα Φιλοπάτωρ

    出生/死亡:前69年-前30年8月12日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世稱“埃及豔后”或“埃及妖后”,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雖然克麗奧佩特拉成了埃及實際的統治者,但在名義上還是與另一異母兄弟托勒密十四世結婚,才能共同統治埃及。她不是獨立法老,而是共同執政者。

    英國

    簡·格雷

    英語:Lady Jane Grey

    出生/死亡:1537年10月12日-1554年2月12日

    在位:1553年7月10日—19日

    簡·格雷是一位英格蘭女王。她在位僅僅數日,而且她的女王地位也有爭論(在位只有九天,一般不正式算作英國女王)。

    瑪麗一世

    英語:Mary I

    出生/死亡: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

    在位:1553年7月6日-1558年11月17日

    瑪麗一世是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都鐸王朝第四位和倒數第二位君主。她在位期間恢復羅馬天主教(舊教),取代她父親亨利八世在英格蘭宗教改革提倡的盎格魯宗(新教),過程中,她下令燒死300名宗教異議人士,得名“血腥瑪麗”。

    1558年11月17日,年僅42歲的瑪麗一世在聖詹姆斯宮病逝,死因可能是卵巢囊腫或子宮頸癌。她的同父異母妹妹伊麗莎白繼位,即伊麗莎白一世。

    伊麗莎白一世

    英語:Elizabeth I

    出生/死亡: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

    在位: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

    伊麗莎白一世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終生未婚,因此有“童貞女王”(The Virgin Queen)之稱,亦稱“榮光女王”(Gloriana)、“賢明女王”(Good Queen Bess,或直譯“好女王貝絲”)。伊麗莎白的在位時期稱為伊麗莎白時代。一些歷史學家把伊麗莎白描述為脾氣不好而且優柔寡斷,靠運氣成功的統治者,在她統治的後期,出現一些嚴重的經濟和軍事問題,削弱了她的受歡迎程度。她歷經44年的統治為英國提供了寶貴的穩定,並形成了國家認同。

    瑪麗二世

    英語:Mary II

    出生/死亡:1662年4月30日-1694年12月28日

    在位:1689年2月13日-1694年12月28日

    瑪麗二世自1689年2月13日起出任英格蘭、蘇格蘭與愛爾蘭女王,至逝世時為止。瑪麗並不熱衷於統治,當丈夫威廉留在英格蘭時,她總是退居幕後,把大部分的權力讓與威廉;然而,當威廉到海外忙於軍事戰役時,瑪麗仍舊得獨自統治英倫,事實證明她是一位強大、果決、有力的統治者。她以自身品行作出良好表率,改善了1660年代以來的不良風俗。史學家認為,儘管她與丈夫共有王位,瑪麗主要仍是獨自行使其權力。

    安妮

    英語:Anne

    出生/死亡:1665年2月6日-1714年8月1日

    在位:1702年3月8日-1707年5月1日

    安妮女王(Queen Anne),1702年3月8日起成為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女王。1707年3月1日,英蘇《聯合法令》正式生效,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個王國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於是她以“大不列顛及愛爾蘭女王”的名義繼續統治,直到1714年逝世。

    雖然安妮才智平庸,但她虔誠篤實的性格,配上一定的政治敏銳度,使她經常能順應民意、放權國會與才幹大臣,促進了議會制的發展。加上當時英國軍事與經濟的發展都一片大好,儘管安妮缺乏偉大的智力與特質,她仍廣受愛戴,被稱為“賢明女王安妮”(Good Queen Anne),或者直譯為“好女王安妮”。

    維多利亞女王

    英語:Queen Victoria

    出生/死亡: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

    在位: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

    維多利亞女王1837年6月20日即位為聯合王國女王,1876年5月1日即位為印度女皇。1837年,因為父親三個長兄生前都未留下婚生子,年僅18歲的維多利亞繼承王位。維多利亞在位時間長達63年7個月,是在位第二長的英國君主,也是世界上在位第二長的女性君主,這一時期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

    當時英國雖已確立君主立憲制,維多利亞女王只是象徵性國家元首,但是她曾試圖私下影響英國政府政策及官員任命等政務。

    伊麗莎白二世

    英語:Queen Elizabeth II

    出生:1926年4月21日

    在位:1952年2月6日至今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是英國與其他15個國家的現任君主,以及英聯邦(英聯邦)的現任元首。她於1952年2月接替其父親喬治六世成為英國君主,並相應成為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和斯里蘭卡的女王,1953年6月獲加冕。伊麗莎白二世亦為現今世上最年長的君主和英國曆史上最為長壽的君主。她在2015年9月9日超越其外高祖母維多利亞女王(在位63年餘),成為英國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同時也成為世界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女性君主及女性國家元首。

    波蘭

    雅德維加

    波蘭語:Jadwiga

    出生/死亡:1373年或1374年-1399年

    在位:1384年-1399年

    雅德維加是波蘭國王,1384年起在位,她即位時只有約10歲。死後被波蘭天主教會封聖,稱聖雅德維加。

    雅德維加為波蘭安茹王朝最後一位君主,為匈牙利和波蘭國王的拉約什一世的次女,母親為匈牙利的伊麗莎白,其姐姐為匈牙利的瑪麗亞一世,由於父親死後無男性子嗣,所以雅德維加和其姐姐分別統治波蘭和匈牙利。

    雅德維加於1384年10月16日加冕為波蘭國王,1399年6月22日25歲的女王生下了一個女兒,但女兒在同年7月13日離世,女王也在17日也因分娩離世,她的死亡也象徵著安茹王朝的滅絕,其夫之後單獨統治波蘭直到逝世。

    *她的頭銜是“波蘭國王”而非“波蘭女王”,因當時的波蘭法律沒有女性君主的規定,但也沒有規定君主必須為男性。

    安娜·雅蓋隆卡

    波蘭語:Anna Jagiellonka

    出生/死亡:1523年10月18日-1596年9月9日

    在位:1575年至1587年

    安娜·雅蓋隆卡是雅蓋洛王朝末代君主,因為波蘭的雅蓋隆王朝於1572年絕男嗣,波蘭議會瑟姆決議將49歲的安娜選為波蘭立陶宛聯邦之女王,

    1587年由於安娜年齡已老,亦無子女,在讓出王位後,支援自己的外甥齊格蒙特三世當選為新國並退隱修道院。

    這些肯定不是僅有的女性君王,還有許多沒有整理在這裡。

    我相信從古至今,若非世俗的約束,女性的決斷力和統治力不會比男性低。

    辛苦整理,留個贊再走唄~~(筆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孩嫌棄我而獨自離家出走,她回家以後對我態度更憎恨,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