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欲言又止欲拒還迎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書法家。在位23年,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在歷代帝王中,若論文治武功及個人魅力,唐太宗無疑是最傑出的。

    李世民15歲參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過被突厥人圍困的隋煬帝楊廣。18歲隨父親李淵鎮守太原並多次出征,平服發生在山西的各種叛亂和抗擊東突厥的入侵。19歲就說服自己的父親李淵在晉陽起兵滅隋,20歲被封為秦王。

    此時李淵的唐朝疆土只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尚未完全統治全國,四方諸侯割據。20歲的李世民人生從此開掛,年紀輕輕就親自參與了四場大戰役,為李淵開疆拓土。西邊破薜舉。北方擊敗宋金剛、劉武周。在虎牢之戰中一舉殲滅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竇建德,收復華北。掃平劉黑闥和山東的徐圓朗。3年時間幫助李淵基本統一全國,從此李世民威望日盛。

    由於唐高祖李淵在處理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關係不當,過於優柔寡斷,致使太子和秦王水火不容,導致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其結果我們都清楚,秦王李世民成功反殺,並逼退李淵,28歲便登基為帝,李唐便迎來了23年的貞觀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其中最著名的重用李建成舊部魏徵官至丞相,且不殺功臣。使四方來朝,終於統一全國。而且李世民在處理民族關係上也有一套,團結可以團結的力量,實現了多民族共同發展進步的宏大局面,正是在唐代,中華民族新的代稱—唐人形成,奠定了現代中華民族的基礎。

    對於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為人津津樂道,頌揚備至。李世民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反隋建唐的鬥爭中起著領導作用。玄武門之變的勝利,在客觀上對唐初社會歷史的發展起著積極作用。唐太宗不歧視少數民族,採用懷柔的政策處理民族問題,有利於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

    印度戒日王對李世民讚譽有加,後周皇帝柴榮亦想效仿李世民。成吉思汗作為傑出的軍事家,也對李世民的軍事才能佩服不己。朱元璋、朱棣父子對李世民的治國理政之道推崇備至。康熙帝對李世民的御臣之道羨慕不止,就連我們的毛主席也說:“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可見對唐太宗李世民的軍事才能讚譽之高!

  • 2 # 不凡視者

    相信大家對唐太宗李世民的瞭解離不開玄武門之變。

    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門事變發生,李世民殺害長兄李建成、李元吉及其家屬數百人。對於玄武門之變,歷來正史多認為是李世民被逼無奈、自衛反擊。對於李世民被逼反擊自衛一說,不少學者認為是李世民處心積慮,並非被逼而為。

    李世民早在武德四年攻克東都後就禮賢下士、招納人才,從這時起開始聚攏黨羽。政變前夕,李世民決定先發制人,集中心腹,密召房玄齡等共商大計。

  • 3 # 劉海波

    毛澤東評說李世民是“聰明一世,懵懂一時”。這是在讀歐陽修等所著的《新唐書·李恪傳》時寫的批語。這句批語指出了唐太宗李世民在立皇儲問題上的失誤。

    李治、李恪都是李世民的兒子,他們的優缺點、長短處,李世民自己是清楚的。李恪善騎射,有文才武略。“其母隋煬帝女,地親望高,中外所向。”李世民很喜歡文武雙全、“英果類我”的李恪,並有意識地加以培養、教導,封為遠地藩王,讓其歷練成長。李世民經常對左右說:“吾於恪豈不欲常見之?但今早有定分,使外作藩屏,吾百歲後,庶兄弟無危亡憂。”可見對他的期望之高。李治則為人軟弱,缺乏主見,少雄主才略,恐難以重任。這一點,唐太宗看得清楚,於是打算廢李治立李恪為太子,將來繼承皇位。但因李治的舅舅長孫無忌為其外甥爭位,只得放棄了改立計劃,仍以李治為太子。殊不知留下後患。李治即位,即唐高宗,封武則天為皇后。李治不理朝政,致使武則天專權,宮中並稱“二聖”。李治死後,武則天又連廢中宗、睿宗兩個皇帝,自稱“聖神皇帝”還改唐國號為周。

  • 4 #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唐太宗李世民在世上只活了五十年,對於後世如何評價自然不能親眼目睹,也無法預知。不過,在當上皇帝后,李世民就曾對自己作出過評價。

    雖說有花式貼金自我吹噓的成份,至少在後世,多認為其評價大部分算是較為中肯。貞觀九年(公元635年),李世民在眾大臣面前點評自己。

    大概的意思是說,“朕發現,從古至今能在亂 世成就霸業的,全是四十歲以上的中年大叔。 唯一的例外,是三十三歲起兵的東漢光武帝劉秀。

    本人十八歲起兵,二十歲平定天下,二十九歲當皇帝。從武功方面來說,朕已勝過古人。”在評價自身武功時,李世民可說是毫不客氣。是否言過其實或是黃婆賣瓜?後世的成吉思汗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欲安邦定國者,必悉唐宗兵法。”

    1926年,毛澤東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的講話 中就說過,“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樣,先守不攻,讓敵人進攻,不準士兵談論進攻的事,談論者殺。待敵人屢攻不克,兵士氣憤已極,才下令反攻,一攻即勝。這樣一可練兵,二可練民。”

    武功上的自我評價不帶矜持,李世民對文治上同樣沒有吝嗇。“年輕的時候我帶兵打仗,沒時間去讀書。登基後朕常常手不釋卷,瞭解了教化的根本,政治的基礎。行之數年,天下大治,移風易俗,子孝臣忠。所以,在文治方面朕也超過了古人。”

    據《貞觀政要》記載,太宗又曰: “朕觀古先撥亂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但朕年十八便舉兵,年二十四定天下,年二十九升為天子,此則武勝於古也。 少從戎旅,不暇讀書,貞觀以來,手不釋卷,知風化之本,見政理之源。行之數年,天下大治而風移俗變,子孝臣忠,此又文過於古也。”

    整個唐朝,對李世民在文治武功及用人方面,亦多以唐太宗對自己的評價作為基調。比如,《貞觀政要》上記載的,唐中宗時期的授史館修撰,諫議大夫吳競就評價,“太宗時政化,良足可觀。亙古而來,未之有也”。

    有說以唐朝的大臣來評價唐太宗,因所處時代的侷限,客觀性必然會大打折扣。誠然,唐太宗在執政期間也有過失。如征討高句麗,勞民傷財還無功而返。

    又如晚期在魏徵、房玄齡等大臣相繼去世後,聽不進不同的意見,甚至迷戀上了金石丹藥等。不過人非聖賢終究是瑕不掩瑜。不僅後世的史學家,就連歷朝歷代的皇帝,對唐太宗李世民都有著極高的評價。

    在《太祖高皇帝實錄》中,就有朱元璋對李世民的評價: “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皆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另據《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皇帝認為,“朕觀古來帝王,如唐虞之都俞吁咈、唐太宗之聽言納諫,君臣上下,如家人父子,情誼浹洽,故能陳善閉邪,各盡所懷,登於至治。”

  • 5 # 青海月

    唐太宗乃古今一代雄主,文治武功盛矣!然殺同胞兄弟奪權登位,子侄亦不放過,品德紂煬,私慾陰毒,有才無德,不足評頌。

  • 6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李世民無疑是中國古代皇帝的榜樣。李世民建立的“貞觀之治”,也被後世的皇帝當成最成功的政治藍本。

    (李世民)

    不過,雖然李世民是所有後世皇帝的榜樣,但是,後世皇帝學習李世民的卻很少。而且比如像順治皇帝這樣的,當時他讓大臣們選一個歷史上的皇帝給他學習,大臣們選出的皇帝是李世民,認為作為榜樣皇帝,學習他是所有賢明的君主應該做的事情。可是順治皇帝卻說,他不願意學習李世民,他要學朱元璋。而朱元璋明顯是個聽不見別人意見的皇帝,但順治帝反倒公開說要學習他。

    後世的皇帝,誇讚李世民的也不少。不過他們對李世民的誇讚,卻顯得有些別有用心。

    比如成吉思汗曾誇讚:“欲安邦定國者,必悉唐宗兵法。”很明顯,成吉思汗在這裡,只是肯定唐太宗會打仗這一點。對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及善於納諫,並沒有說。

    比如朱棣誇讚李世民:“若唐文皇帝,倡義靖難,定天下於一。”朱棣在這裡說的是什麼,是唐太宗的“靖難”,實際上,朱棣和李世民有同樣的經歷,都是透過奪位獲得天下的。李世民殺了他的哥哥東宮太子李建成,因而自己當了太子,最後自己獲得了天下。朱棣則是造反,奪了他侄兒的太子之位,獲得了天下。朱棣確實把李世民當成榜樣。不過不是把貞觀之治當成榜樣,而是把李世民的“靖難”當成榜樣,這顯然是學歪了。

    (成吉思汗)

    比如朱見深也誇讚李世民:“太宗在唐為一代英明之君,其濟世康民,偉有成烈,卓乎不可及已。所可惜者,正心修身,有愧於二帝三王之道,而治未純也。”朱見深在誇讚李世民的同時,卻又在批評他,說他有愧於“二帝三王(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文王)之道”。就算朱見深誇獎李世民,實際上朱見深自己從來沒有跟著李世民學習過。他當了皇帝以後,就整天躲在後宮之中,花天酒地。連當時的首輔萬安,沒什麼事做,也天天研究如何給李世民進獻春藥。整個明朝皇帝不願意上朝的傳統,就是從朱見深開始的。很明顯,朱見深這個人,就是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再比如康熙曾誇讚李世民:“朕觀古來帝王,如唐虞之都俞吁咈、唐太宗之聽言納諫,君臣上下,如家人父子,情誼浹洽。”康熙談的就是,李世民的做法,能夠確保君臣關係融洽,這一點,是說到了要害的。不過我們也需要看到,康熙這裡特別強調君臣之間的關係是“上下”關係,是“父子”關係。要求的就是臣子要做到臣子的本分,不能僭越。只有在這種不能僭越的情況下,才能保持君臣之間“情誼浹洽”。

    從以上我們所舉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實際上雖然古代皇帝都把李世民當成榜樣,但是卻都沒有認真地去學。有一些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實際上不行動。有一些則是撿有利於自己的來說。對李世民貞觀之治最核心的內容“善於納諫”這一點,所有的皇帝,基本上都沒有說。

    (康熙)

    那麼,為什麼古代的皇帝不願意跟著學習呢?

    根本的原因,是由皇權制度造成的。

    皇權制度,是一種集權制度,是要把天下所有的權力,都集中到皇帝的手裡,讓大臣都要聽皇帝的意見,按照皇帝的意見來做事情。

    李世民的善於納諫,後世的很多皇帝,都是做不到的。這實際上相當於皇帝必須要採納大臣的意見。如果皇帝想做一件事,而大臣不同意,那麼皇帝也不可能實施。顯然,這是一種對皇權的破壞,對中央集權的破壞。

    有人可能會說,李世民也是皇帝,也需要中央集權,為什麼他卻能夠聽從大臣的意見呢?

    這當然與李世民個人性格有關,也與唐朝作為一個開放的朝代有關。同時,由於李世民是透過玄武門政變當上皇帝的,因此他當了皇帝以後,試圖消弭各方矛盾,同時也是要確定自己良好的歷史地位。因此,才特別注重察納雅言。也因此成就了貞觀之治。

    後世的那些皇帝們,沒有李世民這樣的背景,而且他們更想加強中央集權。因此,最終後世都沒人願意主動學習李世民,也幾乎沒有再出現過貞觀之治這樣的政治圖景。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等)

  • 7 # 商業熱點解讀

    相信大家對唐太宗李世民的瞭解離不開玄武門之變。

    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門事變發生,李世民殺害長兄李建成、李元吉及其家屬數百人。對於玄武門之變,歷來正史多認為是李世民被逼無奈、自衛反擊。對於李世民被逼反擊自衛一說,不少學者認為是李世民處心積慮,並費被逼而為。

    李世民早在武德四年攻克東都後就禮賢下士、招納人才,從這時起開始聚攏黨羽。政變前夕,李世民決定先發制人,集中心腹,密召房玄齡等共商大計。

    2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書法家。在位23年,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在歷代帝王中,若論文治武功及個人魅力,唐太宗無疑是最傑出的。

    李世民15歲參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過被突厥人圍困的隋煬帝楊廣。18歲隨父親李淵鎮守太原並多次出征,平復發生在山西的各種叛亂和抗擊東突厥的入侵。19歲就說服自己的父親李淵在晉陽起兵滅隋,20歲被封為秦王。

    此時李淵的唐朝疆土只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尚未完全統治全國,四方諸侯割據。20歲的李世民人生從此開掛,年紀輕輕就親自參與了四場大戰役,為李淵開疆拓土。西邊破箕舉。北方擊敗宋金剛、劉武周。在虎牢之戰中一舉殲滅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竇建德,收復華北。掃平劉黑耳和山東的徐圓朗。3年時間幫助李淵基本統一全國,從此李世民威望日盛。

    由於唐高祖李淵在處理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關係不當,過於優柔寡斷,致使太子和秦王水火不容,導致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其結果我們都清楚,秦王李世民成功反殺,並逼退李淵,28歲便登基為帝,李唐便迎來了23年的貞觀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其中最著名的重用李建成舊部魏徵官至丞相,且不殺功臣。使四方來朝,終於統一全國。而且李世民在處理民族關係上也有一套,團結可以團結的力量,實現了多民族共同發展進步的宏大局面,正是在唐代,中華民族新的代稱—唐人形成,奠定了現代中華民族的基礎。

    對於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為人津津樂道,頌揚備至。李世民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反隋建唐的鬥爭中起著領導作用。玄武門之變的勝利,在客觀上對唐初社會歷史的發展起著積極作用。唐太宗不歧視少數民族,採用懷柔的政策處理民族問題,有利於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

    印度戒日王對李世民讚譽有加,後周皇帝柴榮亦想效仿李世民。成吉思汗作為傑出的軍事家,也對李世民的軍事才能佩服不己。朱元璋、朱棣父子對李世民的治國理政之道推崇備至。康熙帝對李世民的御臣之道羨慕不止,就連我們的毛主席也說:“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可見對唐太宗李世民的軍事才能讚譽之高!

    3

    唐太宗李世民在世上只活了五十年,對於後世如何評價自然不能親眼目睹,也無法預知。不過,在當上皇帝后,李世民就曾對自己作出過評價。

    雖說有花式貼金自我吹噓的成份,至少在後世,多認為其評價大部分算是較為中肯。貞觀九年(公元635年),李世民在眾大臣面前點評自己。

    大概的意思是說,“朕發現,從古至今能在亂 世成就霸業的,全是四十歲以上的中年大叔。 唯一的例外,是三十三歲起兵的東漢光武帝劉秀。

    本人十八歲起兵,二十歲平定天下,二十九歲當皇帝。從武功方面來說,朕已勝過古人。”在評價自身武功時,李世民可說是毫不客氣。是否言過其實或是黃婆賣瓜?後世的成吉思汗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欲安邦定國者,必悉唐宗兵法。”

    1926年,毛澤東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的講話 中就說過,“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樣,先守不攻,讓敵人進攻,不準士兵談論進攻的事,談論者殺。待敵人屢攻不克,兵士氣憤已極,才下令反攻,一攻即勝。這樣一可練兵,二可練民。”

    武功上的自我評價不帶矜持,李世民對文治上同樣沒有吝嗇。“年輕的時候我帶兵打仗,沒時間去讀書。登基後朕常常手不釋卷,瞭解了教化的根本,政治的基礎。行之數年,天下大治,移風易俗,子孝臣忠。所以,在文治方面朕也超過了古人。”

    據《貞觀政要》記載,太宗又曰: “朕觀古先撥亂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但朕年十八便舉兵,年二十四定天下,年二十九升為天子,此則武勝於古也。 少從戎旅,不暇讀書,貞觀以來,手不釋卷,知風化之本,見政理之源。行之數年,天下大治而風移俗變,子孝臣忠,此又文過於古也。”

    整個唐朝,對李世民在文治武功及用人方面,亦多以唐太宗對自己的評價作為基調。比如,《貞觀政要》上記載的,唐中宗時期的授史館修撰,諫議大夫吳競就評價,“太宗時政化,良足可觀。亙古而來,未之有也”。

    有說以唐朝的大臣來評價唐太宗,因所處時代的侷限,客觀性必然會大打折扣。誠然,唐太宗在執政期間也有過失。如征討高句麗,勞民傷財還無功而返。

    又如晚期在魏徵、房玄齡等大臣相繼去世後,聽不進不同的意見,甚至迷戀上了金石丹藥等。不過人非聖賢終究是瑕不掩瑜。不僅後世的史學家,就連歷朝歷代的皇帝,對唐太宗李世民都有著極高的評價。

    在《太祖高皇帝實錄》中,就有朱元璋對李世民的評價: “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皆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另據《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皇帝認為,“朕觀古來帝王,如唐虞之都俞籲寧、唐太宗之聽言納諫,君臣上下,如家人父子,情誼浹洽,故能陳善閉邪,各盡所懷,登於至治。”

    4

    毛澤東評說李世民是“聰明一世,懵懂一時”。這是在讀歐陽修等所著的《新唐書·李恪傳》時寫的批語。這句批語指出了唐太宗李世民在立皇儲問題上的失誤。

    李治、李恪都是李世民的兒子,他們的優缺點、長短處,李世民自己是清楚的。李恪善騎射,有文才武略。“其母隋煬帝女,地親望高,中外所向。”李世民很喜歡文武雙全、“英果類我”的李恪,並有意識地加以培養、教導,封為遠地藩王,讓其歷練成長。李世民經常對左右說:“吾於恪豈不欲常見之?但今早有定分,使外作藩屏,吾百歲後,庶兄弟無危亡憂。”可見對他的期望之高。李治則為人軟弱,缺乏主見,少雄主才略,恐難以重任。這一點,唐太宗看得清楚,於是打算廢李治立李恪為太子,將來繼承皇位。但因李治的舅舅長孫無忌為其外甥爭位,只得放棄了改立計劃,仍以李治為太子。殊不知留下後患。李治即位,即唐高宗,封武則天為皇后。李治不理朝政,致使武則天專權,宮中並稱“二聖”。李治死後,武則天又連廢中宗、睿宗兩個皇帝,自稱“聖神皇帝”還改唐國號為周。

    5

    我個人覺得李世民殺兄逼父登上皇帝是正確的,他選擇了正確的道路,如果不是他登上皇帝,中國能有貞觀和大唐盛世嗎,能有中國最聖明的明君嗎,如果是他兄弟當皇帝你能確定他們能有李世民那樣聖明嗎,能創造貞觀和大唐盛世嗎,答案當然是他們不可能做到李世民那樣好的皇帝,因為其中之一是他們與李世民的性格不一樣,李世民善於聽賢納諫,而他兄弟是逆賢納奸,李世民的父親李淵也不可能做皇帝做到李世那樣好,如果不是李世民全力輔助李淵打天下,(大唐大部分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李淵能做上皇帝嗎,可以這樣說李淵只是名義上的唐高祖.從家庭和親戚方面來講,李世民殺兄逼父是不仁的,但從當時國家大局和當時廣大人民百姓來講,很希望有李世民這樣的偉大聖君,我們不管一個皇帝是怎樣登上大位的,只要他是一個好皇帝,為民著想,那就行了.好了,朋友談談你的看法吧.

    6

    歐陽修:“其(唐太宗)牽於多愛,復立浮圖,好大喜功,勤兵於遠,此中材庸主之所常為。”

    文天祥:“太宗全不知道閨門之恥、將相之誇、末年遼東一行、終不能以克其血氣之暴、其心也驕。”

    陳普:“文皇仁義播敷天,李氏無倫三百年。末路荒唐如煬帝,蜀江更起度遼船。”

    朱熹:“(唐太宗)一切假仁借意以行其私。”

    宋高宗:“(唐太宗)誇大而好名。”

    明太祖:“昔唐太宗繁工役,好戰鬥。”

    李謙:“好個魏微,若太宗,倒底有沽名之念在”,“太宗好名之心,逗漏於此矣。”

    王夫之在“讀通鑑論”中說“太宗親執弓以射殺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時也,窮兇極慘,而人心無毫髮之存者也”。

    章太炎在《書唐隱太子傳後》中所說:“太宗即立,懼於身後名,始以宰相監修國史,故兩朝《實錄》無信辭......”

    呂思勉:“唐太宗不過中材,論其恭儉之德,及憂深思遠之資,實尚不如宋武帝,更無論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無論宋武帝,陳武帝矣”至其能致治平強盛,乃“承季漢魏晉南北朝久亂之後,宇內乍歸統一,生民幸獲休息,塞外亦無強部,皆時會為之,非盡由於人力。”

    王仲葷:“封建歷史家把貞觀時期當作理想的太平盛世,和實際情況是有很大距離的。當然,我們承認貞觀的政治比起唐代其他各朝的政治,相對來說,有其可以肯定之處。‘貞觀之治’是渲染得有點過分的,其戶口不足隋極盛1/2,部分地區仍茫茫千里、人煙斷絕。”

    朱本政:“貞觀後期的唐太宗封建帝王的驕奢縱慾,大肆揮霍,必然會大大加重人民的搖役負擔,對此,馬周在奏疏中直陳其弊說:“供官徭役,道路相繼,兄去弟還,首尾不絕。遠者往來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無休時。”但唐太宗不僅視若罔聞,還倡言道:“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對此,老百姓為了逃避搖役負擔,不得不紛紛逃亡;甚或砍斷自己的手和腳,叫做“福手”或“福足”。老百姓苦於搖役繁重,怨聲載道。

    黃永年:“舊時史書包括新舊《唐書》,《通鑑》對唐太宗和所謂的“貞觀之治”無不極盡誇飾之能事,即近時的通史,隋唐史仍多如此。其實這是受了唐人所修《太宗實錄》和國史等的矇蔽。”

    唐太宗的缺點非常明顯殘忍好殺、虛榮好名。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很多人盲目喜愛的李世民在短短的50年歲月中,也做壞事不少,或許沒有熬到晚年恰恰成就了他看似完美的人生,現在看來有很大嫌疑篡改史書的李世民,客觀來說也有缺點,綜合來看,他的能力,成就和貢獻,當至少在秦始皇,漢武帝之下。

    7

    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敬重唐太宗李世民的才華謀略,也都對他建立的卓越成就功勳,以及他建立的貞觀盛世欽佩有加,把他治國之才的謀略視為效法的楷模,也視唐太宗李世民為一代明君雄主的典範。

    8

    朱元璋:“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朱見深:“三代以後,治功莫盛於唐,而唐三百年間,莫若貞觀之盛。”“其濟世康民,偉有成烈,卓乎不可及也,所可惜者,正心修身有愧於二帝三王之道,有治未純也。然而嘉尚之者,以其可為行遠登高之助也。”

    9

    欽佩效仿其上半生,不齒其下半生,尤其是晚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在家裡的幸福感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