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鍾勇180607335

    習慣培養的第一步-----提高認識,或者說,引導孩子對養成某個習慣產生興趣、認同和信心。

    兒童時期最好的教育莫過於養成良好的習慣。所謂的好孩子一定是有好習慣的孩子,所謂有問題的孩子一般都是壞習慣很多的孩子。一個壞習慣可能使人喪失了良機,而一個好習慣則可能使人走向成功。

    有人會問,習慣到底是什麼呢?習慣就是習以為常的行為,是一種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是經過反覆練習而養成的語言、行為、思維等生活方式,它是人們頭腦中所建立起來的一系列的條件反射。

    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得更深刻更形象: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還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並把他引到道德破產的地步。

    習慣培養的第二步-----明確行為規範,讓孩子對養成某個良好習慣的具體標準清清楚楚。

    北京市史家小學的一個男孩子上課時很調皮,把任課老師惹生氣了,下課了全班同學都埋怨他。這個小男孩很懊惱,就去找他的班主任孫蒲遠老師。

    孫老師做過40多年的小學班主任,經驗豐富,是位全國特級老師。她聽了小男孩的話說:“犯了錯就認錯還是好孩子嘛。那你準備怎麼認錯呢?”小男孩說:“我去給老師賠禮道歉,再給老師鞠個躬。”孫老師說:“鞠躬很好,會讓對方知道你很有誠意。可是你會鞠躬嗎?試一下我看看。”小男孩直挺挺地點了一下頭。孫老師搖搖頭說:“這不是鞠躬,這只是點頭嘛,點頭道歉缺乏誠意。”那個男孩愣住了,因為長這麼大,他從來不知道鞠躬與點頭有什麼區別。

    這時,孫老師站起來,給小男孩演示怎麼鞠躬:挺胸抬頭,雙手自然下垂,然後上身向下彎曲與地面平行,這才是鞠躬。然後,男孩子虔誠地練習了多次,去給任課老師認錯時果然被接受。

    孫蒲遠老師不愧是全國特級老師,她教育學生不光有耐心,還有細心,因為只有細緻入微的指導,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好習慣。甚至可以說,兒童成長離不開細節的指導。

    習慣培養的第三步-----適時進行榜樣教育,讓孩子對養成某個良好習慣產生親切而嚮往的感情。

    天津社科院的關穎研究員曾與兒子難以溝通,但兒子房間裡貼了許多籃球明星喬丹的畫像,因為喬丹是他心中的偶像。

    後來,一向不喜歡籃球的關穎,開始與兒子一起看籃球比賽了,並且收集了許多喬丹的故事,這讓兒子對媽媽刮目相看,自然親近了起來。關穎發現,只要與兒子談喬丹,兒子就心服口服,因為他對這個偶像有認同感、親切感。

    許多偶像的身上具有榜樣的因素,如果善於挖掘這些因素,使偶像逐漸變為榜樣,就可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關穎就是這樣做的,她藉助喬丹這個榜樣的力量,使全家人和諧相處,兒子的發展也越來越好。

    兒童少年時代就是榜樣時代和偶像時代,因為兒童少年的學習特點就是觀察和模仿。當然,兒童少年的榜樣和偶像並非都是名人,更多的是他們的夥伴。因此,父母和教師既可以選擇孩子喜愛的名人榜樣,也可以選擇孩子的優秀夥伴,只要發現他們的某些好習慣,都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習慣培養的第四步-----堅持不懈的行為訓練,讓孩子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養成某個良好習慣。

    美國的心理學家根據研究發現,初步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而形成一個穩定的習慣需要90天。就是說,一個習慣的形成,一定是一種動作或行為能夠持續一段時間,他們測算是21天到90天。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不同的行為習慣形成的時間也不相同,總之是堅持的時間越長習慣越牢。

    舉一個例子,孩子洗手您就得給他訓練,不洗手就不能吃東西,只要是吃東西就必須洗手。吃飯的時候洗手了嗎?看看,您老問孩子,還老看孩子,孩子慢慢就習慣了。開始一看媽媽,就知道“哦,我要洗手”,到以後他就不用提醒了,就如現在我們大人早上起來洗臉刷牙,還要提醒嗎?這是習慣!養成了習慣就成了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

    那麼孩子的習慣養成呢,有一個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的過程,因此要訓練。做父母的都很明白,孩子小的時候容易亂,早上起來,我的襪子呢?我的鞋呢?褲子都找不到了,東找西找的,很亂。這就是沒養成好習慣。

    我建議父母們採取一個辦法,孩子要從小就開始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比如晚上睡覺以前,把衣服疊好,把鞋子放好,都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把自己上學的書包有序地整理好。孩子開始不會,父母可以指導,演示一下,然後弄亂了讓孩子做,孩子往往就很有興趣,像軍人一樣,被子疊得整整齊齊的。

    培養習慣需要持之以恆,但開始的一個月是關鍵時期。過了這一個月,孩子就能夠養成初步的習慣。所以說很多好習慣都要這麼一步一步訓練出來。

    習慣培養的第五步-----及時評估和獎懲,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養成良好習慣。

    有的父母對孩子說:“假期到了,這個假期你要好好把你寫字握筆的姿勢練好,開學前我要檢查。”

    這種要求恐怕不行,孩子經常管不住自己,籠統的要求對他們難以起作用。因此父母要把大計劃分割成很多個小計劃,並不斷地與孩子一起總結評估:今天做得好,可以獎勵一顆小星星;7天都得到小星星,可以換1顆大星星;獲3顆大星星,就可以獲得更高的獎勵。

    這樣,孩子每天都會知道自己是否進步了,並期待著明天的進步。

    北京有一個媽媽,兒子上五年級,寫作業磨蹭。在心理學專家的指導下,媽媽開始採取習慣培養的措施。

    有一天,媽媽開始觀察兒子到底是怎麼寫作業的。發現兒子寫一個小時的作業站起來7回,一回開啟冰箱看看有什麼好吃的,一回開啟電視看看動畫片開始了沒有,不到十分鐘站一回轉兩圈,這樣寫作業能不磨蹭嗎?

    媽媽於是對兒子說,你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完全能夠學習好,但是我剛才給你數了數,一個小時站了7回,是不是太多了?我看你寫一個小時的作業站起來3回就差不多了吧。兒子一楞,想不到媽媽挺寬容的,說3回就3回。媽媽繼續說,你如果一個小時內站起來不超過3回,當天晚上的動畫片可以多看。兒子聽了高興的不得了。媽媽又說,先別開心,有獎必有罰,如果你一小時寫作業站起來超過了3回,當天晚上的電視就不能看,包括動畫片。

    母子協議達成了。

    結果是5天下來,兒子3天做到了,一小時寫作業站起來不超過3回,興高采烈地看了動畫片。但是有兩天忘了,一到了6點鐘,就急,因為不能看動畫片,可怎麼央求媽媽也不能看。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孩子就這樣慢慢地變化了,一想到一個小時只能站起來3回,就會慢慢的控制,並用爭取晚上看動畫片來激勵自己。

    就這樣,經過三個月的訓練,這個孩子終於養成了專心寫作業的好習慣。

    我覺得這個媽媽就是一個教子有方的好媽媽。我從她的成功經驗中,總結出了習慣培養的基本方法------加減法,也就是說,培養好習慣用加法,改正壞習慣用減法。您想讓孩子養成什麼樣的好習慣,就千方百計引導他把好的行為不斷的出現,出現的次數越多,好習慣越牢。我們可以借鑑這個做法,就是給孩子一個可以接受的過程,讓他們慢慢地把壞習慣改掉而養成好習慣,或者說用好習慣代替壞習慣。

    習慣培養的第六步-----形成良好的環境或風氣 ,讓家庭生活和學校環境乃至社會風氣成為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支援力量。

    我們培養孩子好習慣需要注意,一定要形成一個良好的環境,因為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比方家裡都不能罵人,孩子如果罵人,全家人都不理他,就是好的環境。

    家裡有個學生,最好的環境就是家庭成為書香之家。當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父母千萬別打麻將。有的父母邊嘩啦嘩啦打麻將,邊說:“兒子,好好學習啊,考北大、考清華。”他能考上嗎?

    再比方您老在家裡看電視,一集接一集沒完沒了,看得淚水漣漣。您說:“孩子,別看電視,你要好好學習,寫作業去。”您說這孩子能專心學習嗎?

    您知道孩子這個時候怎麼辦嗎?有個孩子告訴我,父母看電視他不敢過來,但是他想看,他就把門開個縫兒,耳朵豎得尖尖的,用耳朵聽電視,這多累呀!所以說人是環境的產物。那該怎麼辦呢?孩子不在家的時候您儘可以看電視,孩子學習的時候您最好別看電視。您是個大人都控制不了,孩子還那麼小,他更抵抗不住誘惑了。

    我完全相信,身為父母沒有人不希望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問題是具體該怎麼做?我們以閱讀為例來探討一下如何創造良好環境來培養好習慣。

    請父母們思考以下五個培養閱讀習慣的關鍵環節:

    人是環境的產物,父母是最好的榜樣,書香之家最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所謂書香之家,就是家裡不僅有很多書,並且父母具有讀書習慣。孩子經常看到父母在讀書,就會很自然地模仿,怎麼可能不喜歡讀書呢?

    孩子都是喜歡聽故事的,因為兒童的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主,故事對他們最具魔力。如果父母堅持從幼兒階段就給孩子讀故事聽,小學階段堅持與孩子輪流讀或者互相講故事,孩子能不喜歡讀書嗎?如果固定讀書時間,甚至固定舒適的閱讀位置,更會有助於閱讀習慣的養成。

    的確,兒童的閱讀興趣和能力都是有差異的。對於那些偏愛看電視或玩網路遊戲的孩子,也有很多辦法引導。比如,他看了電視連續劇《西遊記》或網路遊戲《植物大戰殭屍》,他可能會對原著或相關圖書產生興趣,父母與其一起讀效果更佳。

    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非常有利於培養孩子養成閱讀習慣,而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經常帶孩子逛書店或進圖書館。給孩子適量的錢,讓孩子在書海瀏覽的基礎上選擇自己最喜歡和最需要的書。注意:兒童閱讀興趣第一,相信孩子會由興趣入手敲開神奇的知識之門。

    有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好動不好靜,他們開始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而旅行讀無字之書就是富有魅力的選擇。如果委以重任,請孩子查閱資料做旅行的設計與安排,特別是參觀名勝古蹟和名人故居,請孩子做導遊,都可能促進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完全可以相信,只要做到以上任何一條,孩子就有希望喜歡閱讀。如果做到以上兩三條,孩子就有希望養成閱讀習慣,並且終身受益。

    習慣的培養是一門科學。那麼習慣培養的原則是什麼呢?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習慣培養的目標是什麼呢?是培養良好習慣來解放孩子的大腦,讓孩子從一些低階的、束縛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中解放出來。比方不磨蹭、不撒謊,不欺負人等等,要使孩子生活得很有情趣、很有意義。

    21世紀是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世紀,習慣培養的過程也是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過程。有些習慣孩子比大人形成的早,像環保,我們就要向孩子學習。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而且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父母和老師跟孩子的關係越好越有助於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這樣才有親和力,親其師信其道。

    習慣決定孩子命運,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培養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從培養行為習慣做起。我們抓住行為習慣培養這個根本,就抓住了家庭教育最有效的一條途徑,這就是我們家庭教育最基本的任務。讓我們記住這樣一句名言:家庭是培養習慣的學校,父母是培養習慣的老師,兒童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我們透過培養好習慣來締造孩子的健康人格。

  • 2 # 大頭滷蛋動畫片

    如何培養孩子的習慣,首先家長要考慮一下自身的習慣。語言不如實際行動有說服力,而家長是孩子最多模仿的物件,您教給孩子的自己一定要做得到,有的習慣您不用說,孩子也會跟著大人學著做。

    第二,孩子做到了需要家長給予反饋,哪怕豎個大拇指也行。有些人說自己孩子做的很棒,可是孩子如果收不到反饋的話,就會覺得那件事沒有意義。家長多注意點孩子細微的生活習慣,不好的地方立即指正,給點時間讓他去改,改的過程可以透過一些獎勵來培養,沒有空手套白狼的,給孩子一個正面的積極地反饋,他也會越來越完善自己的行為。

    第三,千萬不能慣著,孩子犯錯家長佔90%責任,一定要從小就抓起。一些人總說,小孩子還小,不就犯了點小錯嗎?是的,犯錯這件事不可避免,但是犯錯一定得付出代價的,太多太多的小孩子行為習慣很醜陋就是家長慣得,孩子也不怕家長,隨心所欲,反正犯錯有家長擔著。

    一定一定不能慣著孩子。良好的習慣天天做就養成了,適當給孩子做榜樣,給他反饋,不好的地方指正。一個月就能有效果的!

  • 3 # 絢麗的狗尾巴花

    孩子的天性是從小到大培養的,首先要培養生活習慣,素質習慣 ,學習習慣的一些養成,在其次就是對社會的一些認知,思想道德,心裡素質的一些培養。

  • 4 # 一鳴一晟

    父母們都明白,教育孩子需要用好方法。那麼什麼是好方法呢?在我看來,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兒童教育方法,就是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有一位母親跟我說,我的孩子真討厭,壞毛病太多了,不愛寫作業、貪吃零食、亂花錢、整天粘著電視,你說怎麼辦呢?我都說他八百遍了,就是改不了。

     因為比較熟悉,我和她開玩笑說,“你要是這樣說孩子八千遍,他就更改不了了。一位著名的兒科醫生跟我說,一句話重複三遍就是對別人的折磨。你對你的孩子重複了八百遍,怎麼受得了?”我建議父母們,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把你們每天對孩子說的話錄下來,錄一星期放給自己聽聽,父母自己都會煩死。

     孩子們對我抱怨說,我媽媽真煩人,每天都嘮叨不完,她只要嘴唇一動,我就知道她要講什麼,因為她天天都講一樣的話。

     我也驚訝地發現,全國許多父母都像克隆人,都對孩子嘮叨一樣的話:別看電視了,趕快寫作業!你要是考不上好中學,怎麼考上得好大學?上不了好大學,以後怎麼找好工作?沒有好工作,你喝西北風去?等等。這樣的話說一遍兩遍還可以,說多了之後就變成一堆噪音,只能讓孩子情緒混亂信心崩潰。這是您想要的結果嗎?

     實際上,沒有一個孩子不想成為好孩子,也沒有一個孩子不想好好學習。他學習不好一定是碰到了困難,孩子需要的是你具體有效的幫助,而不是嘮叨或訓斥。所以我給大家一個忠告----“訓子千遍不如培養一個習慣”。

     其實,今天的父母已經開始重視孩子的習慣培養,可是為什麼效果不明顯呢?我發現,問題在於許多父母還是把習慣培養當成了說教的內容,而忽略了習慣培養的根本途徑是堅持不懈的行為訓練。換句話說,習慣培養是一套科學的教育方法,需要按照其規律來做才會見效。

     在這裡,我願意試著分享一下習慣培養的六大步驟,或許會給大家一些幫助。

     習慣培養的第一步-----提高認識,或者說,引導孩子對養成某個習慣產生興趣。

     研究結果發現:兒童時期最好的教育莫過於養成良好的習慣。所謂的好孩子一定是有好習慣的孩子,所謂有問題的孩子一般都是壞習慣很多的孩子。一個壞習慣可能使你喪失了良機,而一個好習慣則可能使你走向成功。

     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2003年,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外語聽力成績首次計入總分。雖然外語考試要14:00正式舉行,但為了保證聽力測試的效果,教育主管部門明確規定:“考生必須在13:45前進入考場,利用這一段時間進行除錯收音機和試聽等工作,13:45後禁止考生入內。”該規定在考場紀律和考生准考證上均明確寫明,各大媒體也都在考前一再提醒。

     考試當天下午,上海市某大學考點,13:45以後一連來了4名遲到考生,而這時13:55都已過了。當老師告訴他們不得入內時,這幾名同學當場傻眼,這才想起看準考證。

     他們紛紛表示沒有看清該規定,求監考老師放行。其中一位不斷向老師苦苦哀求:“我為今年考研已經準備了3年,我很有信心考上,老師給我一次機會吧。”一位考生邊哭邊說考官不近人情。

     這幾名男生遲到的理由,有的竟是因為睡覺睡過了頭,有的是因為吃飯吃晚了,最主要的是他們都忽視了“1:45前入場”這一規定。據說,全國很多考點都有類似情況發生,可以說,任何對自己負責的同學都不應該有這樣低階的失誤。

     上面這個讓人感慨的事情告誡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養成確認的習慣,否則就會有吃不消的苦頭。對於一個學生來說,養成確認的習慣更會終身受益,例如,平時寫完作業認真檢查,考試的時候仔細審題,與別人有約的事情要牢記在心並提前落實等等。這樣的學生不僅學習成績會好,為人處事也會受到歡迎。

     讓我們來欣賞另一個故事

     1959年10月,原蘇聯首位宇航員的選拔工作在全國展開。加加林從3400多名35歲以下的空軍飛行員中脫穎而出,成為20名入選者中的一員,並於1960年3月開始在原蘇聯宇航員訓練中心接受培訓。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零7分,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從拜克努爾發射場起航,在最大高度為301公里的軌道上繞地球一週,歷時1小時48分鐘,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

    當時20個宇航員在培訓,為什麼加加林能脫穎而出,起決定作用的是一個偶然事件。原來,在確定人選前一個星期,主設計師羅廖夫發現,在進入飛船參觀前,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把鞋脫下來,只穿襪子進入座艙。就是這個細節,一下子贏得了羅廖夫的好感,感動了他。羅廖夫說::“我只有把飛船交給一個如此愛惜它的人,我才放心。”

     所以,加加林的成功,得益於他良好的習慣。有人開玩笑說:成功從脫鞋開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加加林為什麼成功呢?因為好習慣給他帶來好運氣,因為好習慣解放了他,他根本不需要考慮要不要脫鞋,他的文明行為已經自動化了。也就是說,好的習慣能夠給人帶來更多成功的機會,壞的習慣往往使你在不知不覺之中走向失敗。

     有人會問,習慣到底是什麼呢?習慣就是習以為常的行為,是一種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是經過反覆練習而養成的語言、行為、思維等生活方式,它是人們頭腦中所建立起來的一系列的條件反射。

     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得更深刻更形象: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還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並把他引到道德破產的地步。

     習慣培養的第二步-----明確行為規範,讓孩子對養成某個良好習慣的具體標準清清楚楚。

     北京市史家小學的一個男孩子上課時很調皮,把任課老師惹生氣了,下課了全班同學都埋怨他,這個小男孩很懊惱,就去找他的班主任孫蒲遠老師。

     孫老師做過40多年的小學班主任,經驗豐富,是位全國特級老師。她聽了小男孩的話,對他說:“犯了錯就認錯還是好孩子嘛。那你決定怎麼認錯呢?”小男孩說:“我去給老師賠禮道歉,再給老師鞠個躬。”孫老師說:“鞠躬很好,會讓對方知道你很有誠意。可是你會鞠躬嗎?試一下我看看。”小男孩直挺挺地點了一下頭。孫老師搖搖頭說:“這不是鞠躬,這只是點頭嘛,點頭道歉缺乏誠意。”那個男孩愣住了,因為長這麼大,他從來不知道鞠躬與點頭有什麼區別。這時,孫老師站起來,給小男孩演示怎麼鞠躬:挺胸抬頭,雙手自然下垂,然後上身向下彎曲與地面平行,再平身,這才是鞠躬。然後,孫老師讓男孩子練習了幾次,才讓他去給任課老師認錯。

     孫蒲遠老師不愧是全國特級老師,她教育學生不光有耐心,還有細心,因為只有細緻入微的指導,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好習慣。甚至可以說,沒有細節的指導,就沒有兒童教育。

     習慣培養的第三步-----適時進行榜樣教育,讓孩子對養成某個良好習慣產生親切而嚮往的感情。

     天津社科院的關穎研究員曾與兒子難以溝通,但兒子房間裡貼了許多籃球明星喬丹的畫像,因為喬丹是他心中的偶像。

     後來,一向不喜歡籃球的關穎,開始與兒子一起看籃球比賽了,並且收集了許多喬丹的故事,這讓兒子對媽媽刮目相看,自然親近了起來。關穎發現,只要與兒子談喬丹,兒子就心服口服,因為他對這個偶像有認同感、親切感。

     結果,藉助喬丹這個榜樣的力量,全家人和諧相處,兒子也越來越可愛。

     兒童時代就是榜樣時代和偶像時代,因為兒童的學習特點就是觀察和模仿。當然,兒童的榜樣和偶像並非都是名人,更多的是他們的夥伴。因此,父母和教師既可以選擇孩子喜愛的名人榜樣,也可以選擇孩子的優秀夥伴,只要發現他們的某些好習慣,都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習慣培養的第四步-----堅持不懈的行為訓練,讓孩子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養成某個良好習慣。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拉施裡的動物記憶實驗研究,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一種行為重複21天就會變為習慣動作,而90天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就是說,一個習慣的形成,一定是一種行為能夠持續一段時間,他們測算是21天到90天。當然,這只是一個大致的概念。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不同的行為習慣形成的時間也不相同,總之是堅持的時間越長習慣越牢。

     舉一個例子,孩子洗手你就得給他訓練,不洗手就不能吃東西,只要是吃東西就必須洗手。吃飯的時候洗手了嗎?看看,你老問孩子,還老看孩子,孩子慢慢就習慣了。開始一看媽媽,就知道“哦,我要洗手”,到以後他就不用提醒了,就如現在我們大人早上起來洗臉刷牙,還要提醒嗎?這是習慣!養成了習慣就成了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

    那麼孩子的習慣養成呢,有一個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的過程,因此要訓練。做父母的都很明白,孩子小的時候容易亂,早上起來,我的襪子呢?我的鞋呢?褲子都找不到了,東找西找的,很亂。這就是沒養成一個習慣。

     我就建議父母採取一個辦法,孩子要從小就開始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比如晚上睡覺以前,把衣服疊好,把鞋子放好,都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把自己上學的書包有序地整理好。孩子開始不會,父母可以指導,演示一下,然後弄亂了讓孩子做,孩子往往就很有興趣,像軍人一樣,被子疊得整整齊齊的。

     要注意,培養孩子好習慣,關鍵在頭3天,決定在1個月。這是習慣培養專家周士淵先生的發現。培養習慣需要持之以恆,但開始的一個月是關鍵時期。過了這一個月,孩子就能夠養成初步的習慣。所以說很多好習慣都要這麼一步一步訓練出來的。

     習慣培養的第五步-----及時評估和獎懲,讓孩子在成功地體驗中養成良好習慣。

     有的父母對孩子說:“假期到了,這個假期你要好好把你寫字握筆的姿勢練好,開學前我要檢查。”

     這種做法恐怕不行,孩子經常管不住自己,籠統的要求對他們難以起作用。因此父母要把大計劃分割成很多個小計劃,並不斷地與孩子一起總結評估:今天做得好,可以獎勵一顆小星星;7天都得到小星星,可以換1顆大星星;獲3顆大星星,就可以獲得更高的獎勵。

    這樣,孩子每天都會知道自己是否進步了,並期待著明天的進步。

     北京有一個媽媽,兒子上五年級,寫作業磨蹭。在心理學專家的指導下,媽媽開始採取習慣培養的措施。

     有一天,媽媽下功夫觀察兒子到底是怎麼寫作業的。發現兒子寫一個小時的作業站起來7回,一回開啟冰箱看看有什麼好吃的,一回開啟電視看看動畫片開始了沒有,不到十分鐘站一回轉兩圈,這樣寫作業能不磨蹭嗎?

     媽媽於是對兒子說,你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但是我剛才給你數了數,一個小時站了7回,是不是太多了。我看你寫一個小時的作業站起來3回就差不多了吧。兒子一楞,想不到媽媽挺寬容的,說3回就3回。媽媽繼續說,你如果一個小時內站起來不超過3回,當天晚上的動畫片隨便看。兒子聽了高興的不得了。媽媽又說,先別開心,有獎必有罰,如果你一小時寫作業站起來超過了3回,當天晚上的電視就不能看,包括動畫片。

     母子協議達成了。

     結果是5天下來,兒子3天做到了,一小時寫作業站起來不超過3回,興高采烈地看了動畫片。但是有兩天忘了,一到了6點鐘,就急,因為不能看動畫片,可怎麼央求媽媽也不能看。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孩子就這樣慢慢地變化了,一想到一個小時只能站起來3回,就會慢慢的控制,並用爭取晚上看動畫片來激勵自己。

    就這樣,經過三個月的訓練,這個孩子終於養成了專心寫作業的好習慣。

     我覺得這個媽媽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媽媽。我從她的成功經驗中,總結出了習慣培養的基本方法------加減法,也就是說,培養好習慣用加法,改正壞習慣用減法。你想讓孩子養成什麼樣的好習慣,就千方百計讓他把好的行為不斷的出現,出現的次數越多,好習慣越牢。我們可以借鑑這個做法,就是給孩子一個可以接受的過程,讓他們慢慢地把壞習慣改掉。

     用遞減法減去孩子的不良習慣,就像戒毒。有一年,我到阿姆斯特丹去訪問的時候,在大街上發現有的店裡賣毒品。我很奇怪:全世界都在戒毒,你們怎麼賣毒品呢?荷蘭人說,我們是賣給那些戒毒的人的,他戒毒一下子戒不掉,我們允許他們微量吸毒,憑一個證,可以來買點兒,讓他逐漸減少。這就是遞減法。

     我想這是很有道理的。壞習慣就和毒癮差不多,一定要用遞減法去矯正,就是說他的壞行為比原來次數減少,就可以容許他甚至獎勵他,一次比一次少,直到成功。

     習慣培養的第六步-----形成良好的環境或風氣,讓家庭生活和學校環境乃至社會風氣成為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支援力量。

     什麼叫良好的環境和風氣?我一說大家就明白了。

     北京有很多外國的教師,某中學的外教我跟他們有過接觸有位女外教剛到北京的時候,很不習慣跟學生靠得很近說話。外國人都習慣說話隔得遠點,大概得隔上一米,這樣說話就很有安全感。但是中國的學生不習慣這樣,老往外教跟前湊。學生往前湊,外教就往後倒,一直退到牆角,倒退不了了。周圍都是學生,外教很不習慣,但是在北京生活時間長了就習慣了。

    當這位女外教回到自己的國家以後,她的同事就害怕,因為她老往人家跟前湊。這就是環境的影響,入鄉隨俗,一切都是以環境條件為改變的。

     上面的故事耐人尋味,我們培養孩子好習慣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形成一個良好的環境。比方家裡都不能罵人,孩子如果罵人,全家人都不理他,就是好的環境。

     家裡有個學生,就需要家庭成為書香之家。當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父母千萬別打麻將。有的父母邊嘩啦嘩啦打麻將,邊說:“兒子,好好學習啊,考北大、考清華。”他能考上嗎?

     再比方你老在家裡看電視,韓國電視劇一集接一集地看,看得淚水漣漣,你還說:“孩子,別看電視,你要好好學習,寫作業去。”你說這孩子能專心學習嗎?你知道孩子這個時候都怎麼辦嗎?你看電視他不敢過來,但是他想看,他就把門開個縫兒,耳朵豎得尖尖的,用耳朵聽電視,這多累呀!所以說人是環境的產物,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孩子不在家的時候你儘可以看電視,或者孩子睡覺了你再看電視,孩子學習的時候你最好別看電視。你是個大人都控制不了,孩子還那麼小,他更抵抗不住誘惑了。

     培養習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這並不是說習慣培養不起來,是你的方法不到位。習慣的培養是門科學。那麼習慣培養的原則是什麼呢?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習慣培養的目標是什麼呢?是培養良好習慣來解放孩子的大腦,讓孩子從一些低階的、束縛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中解放出來。比方不磨蹭,不言而無信,不做一些低階趣味的事情,要使孩子生活得很有情趣、很有意義。

     21世紀是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世紀,習慣培養的過程也是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過程。有些習慣孩子比大人形成的早,像環保,我們就要向孩子學習。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而且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父母老師跟孩子的關係越好越有助於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這樣才有親和力,親其師信其道。

     習慣決定孩子命運,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培養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從培養行為習慣做起。我們抓住行為習慣培養這個根本,就抓住了家庭教育最有效的一條途徑,這就是我們家庭教育最基本的任務。讓我們記住這樣一句名言: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兒童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我們透過培養好習慣來締造孩子的健康人格。

  • 5 # 花城飛花

    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要養成一個習慣一般來說,都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觸達。從來沒有人,在沒聽說、沒見過、沒接觸過某個東西,就開始對它產生興趣,就喜歡它。所以,要想讓孩子養成一個習慣,必須先讓孩子接觸到它,而且是在好的心情狀態下接觸它!

    第二步,激發。當孩子看到,聽到、接觸到某種好東西的時候,腦海裡自然浮想翩翩,自然心馳神往,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就是要合理誇張,就是要神態飛揚,就是要讓孩子產生同理心,產生興趣。

    第三步,重複。當孩子對某事產生興趣後,家長就要引導孩子重複去做,只有重複,才會才能變成習慣!

    第四步,激勵。重複地去做某事,一定會慢慢產生厭惡感的,新鮮感過後必然出現厭惡感!在這個時候,家長又要使出渾身解數,可以說“威逼利誘”,十八般武藝都要用上,讓孩子順利度過“高原”期。

    第五步,固化。孩子從高原期順利度過後,慢慢地開始接受持續做某事的事實,這個時候,家長要發動周圍的親戚、朋友、同事,孩子的老師、小夥伴等,形成誇獎他的良好氛圍,使得他能夠享受這個習慣帶來的幸福和快樂!慢慢滴,慢慢滴,孩子再也不用你催促他去幹了,相反,你甚至不讓他幹,他還跟你急!

    恭喜你,你成功了,孩子的習慣養成了!

  • 6 # 兒童成長髮展觀

    習慣的養成需要這些步驟:

    1、培養意識

    好習慣來自於好意識,好意識先需要激發(有潛意識轉化成明意識),後需要培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知道這是什麼石頭,價值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