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80後父母喜歡帶著孩子去旅行!我是85後的!想想我小時候,父母帶去公園玩就已經非常幸福了,但我的三個孩子們確去過十幾個國家!最小的在一歲時就帶著一起去了歐洲玩了20天6、7國!相信絕大多數剛做父母的也許會認為這麼辛苦帶孩子跑出去他什麼都不懂,沒必要!但我覺得對他成長非常好!我的小兒子一歲時還不會說話,但他確見到外國人喜歡搖手和拋媚眼!直到現在三歲了喜歡主動跟人打招呼!姐姐們也因為見的多而變得膽大從容!記得一次在埃及酒店玩,姐妹倆高興的在吃飯的觀賞臺上去跟著音樂跳舞!臺下好多人吃晚飯!兩個人跳舞玩的特別開心,還成功的帶動了弟弟和一些吃飯的客人!當時覺得對於偏內向的大姐來說,確實是一種改變和成長!而且見的多想象力也豐富多了!姐姐喜歡畫畫,老師總說她想象力特別好!妹妹喜歡搭建,搭建出來的作品看著我都會驚著!說長大要做建築設計師!英國去過幾個博物館之後弟弟非常喜歡恐龍!現在多數看著眼熟的恐龍名字他都叫得出來!我覺得都是平時一次次旅行帶給他們的眼見!所以我相信,從小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孩子開闊眼界開闊胸懷對他們以後的成長曆程有很好的幫助!
回覆列表
-
1 # 半導體技術論壇
-
2 # 雲曉
父母的眼界就是小孩的世界,看過的風景,環境就是小孩的心界,這就是為什那麼多父母就算再辛苦要要把寶寶帶在身邊
-
3 # 宇宙心晨
因為一兩歲的小孩比較好帶,一兩歲就是個小不點特別可愛也不擔心他會到處跑,所以旅遊帶著不會累也算是給小孩的成長留作紀念。
-
4 # 如水玲瓏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旅行於一個孩子的意義,在於理念上的認知,對拓寬視野、增長見識、陶冶情操,培養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非常有好處。除了對於各地風土人情的瞭解,在路途中也能培養一些解決問題的能力。加之旅途中輕鬆愉悅的氛圍,也有利於融洽的親子關係的培養。
基於以上,我想這也是當下父母喜歡帶孩子旅行的原因,一路行走、一路成長,哪怕孩子僅有一兩歲,他(她)也是有感受力的,旅行中的種種感知,對於孩子的成長不無裨益。
-
5 # 雲淡風輕Smile
現在的社會飛速發展,一日千里已經不是夢想,出去旅遊已經成為了一個家庭生活裡不可缺少的事情。
小孩子出去旅遊已經是常態,旅遊能夠開拓孩子的眼界,增長見識,增加親子關係。我外孫女今年10歲,中國除了西藏和新疆,她已經去過了中國的任何地方,雖然有些地方因為當時太小,有些記不清楚,但是她的閱歷和豐富的生活知識總是比同齡孩子高,而且接人待物也是落落大方從不侷促不安。
我認為這也是帶她出遊帶來的好處,因為見到了很多的地方,見到了太多的人和事情,雖然她還不會描述,但是在她記憶深處已經把曾經的經歷深深刻劃在她的腦海之中,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幫助和影響著她今後的成長!
1、旅行讓孩子的思維和眼界變得更開闊
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還是很小少的,如果你經常帶孩子出去散散心,讓他用自己的身體去感知這個從未來過的世界,會讓孩子的思維變得更開闊,眼界也會變得更寬廣。所以說,經常帶孩子旅遊,不僅能增長孩子的見識,豐富孩子的閱歷,還會讓孩子的精神狀態變好。
2、旅行讓孩子獨立意識增強
旅行前,讓孩子決定行李帶什麼(家長引導);旅行中,讓孩子選擇路線、交通工具、穿什麼衣服。遇到突發問題,試著讓孩子獨立解決。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決策能力;旅行後,一起觀看照片,寫旅行日記、感受、心得等。引導孩子體會快樂。
3、是孩子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過程
曾看過一位攝影師對帶孩子旅行的感悟:
人的一生之中,都存在一個共同的敵人,它的名字叫:狹窄。狹窄容易對一個人造成自以為是,固步自封。而打破這個局面,你需要不斷去接觸新鮮事物,融入新環境,你的思維才會得到開放,你的想法才會完整。
旅遊的意義是什麼,就是發現不一樣的世界,孩子從中體會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地域風情,學會尊重,學會分享,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他走過的每一步中得到完善。
4、旅行讓家人關係更親密
在外地旅遊,父母會比以往任何時候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與時間都多。在一個新環境,家人之間親情更牢固,關係更親密。一起互動的時間更多,親密接觸更多,孩子與父母可以玩成一片,成為無話不說的親密夥伴。
有研究表明,在孩子小時候親子關係好的家庭,孩子成年後,仍然願意和父母交流溝通心事。相反,小時候與父母關係冷淡,零交流的孩子,長大後也不願意與父母吐露心事,父母與孩子之間會有很大的代溝。
旅遊不僅是考驗父母耐心和精力的機會,而且還是孩子一門成長的必修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