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綠野農夫
-
2 # 駕照領路人
一是錢賺夠了,把裝置賣了。
二是廠房租金高,換地方去生產了。
三是無營業執照,沒有資質,非法生產被停產變賣。
-
3 # 豫見中哥
應該是生產資質沒有下來,但是急於生產賺錢回本,誰知道後期可能辦不下來資質,或者廠房位置不合適,要麼賠錢不幹了,沒有資質肯定是幹不了啊,再或者,轉為地下,挑選一隱蔽地方,繼續開工,不過,但願沒有這樣的問題,要不為了賺錢後果很嚴重。
-
4 # 惜猴子媽媽
透過這次全球的疫情,我們中國製造口罩是越做越多,在疫情中的時候,造汽車的造手機生產線的,只要有生產線,機器一買,原材料一供,全部都可以做口罩!
現在全球都在用我們中國的口罩,可想而知這個需求量是有多大?
當然就會有很多的唯利是圖的不法分子,他覺得這個機器搞到手,原材料一供,那錢就嘩啦啦的進了口袋,其實在疫情的時候,前面還是可以的,原材料不貴,但是現在的原材料差不多已經成了一種戰備物資,原材料都在國家的管控中!
有可能他做做覺得利潤小了呀,或者在證件也不齊全啊,他就做不下去了嘛,很正常的!
本來這個口罩是很便宜的,我們家超市年前進貨的時候還是2塊會過一點就十個,就相當於兩毛錢一個。這兩毛錢一個一次性的口罩質量可比現在市面上生產的口罩好多了可想而知,這中間的利潤還是很讓人心動的,哪怕原材料漲價了但這中間的利潤還是很可觀的,但架不住,現在市場上都在做呀是不是?
所以啊,大家現在買口罩的時候還是要去正規的藥店去買!這樣質量還是過關一些!好了,樓主,我能告訴你的,就這些,希望你不要太在意!估計你只是在疑惑中,早已經就有人舉報了,也有可能,是吧?
好了,祝你生活愉快!
-
5 # 好人有好夢
剛入市的有很大問題,N95現在出口是一個問題,現在國家查噴熔布的質量比較嚴,很多已經停產了,噴熔布價格已經上天了,靠作一次民用的又沒有價格,只好拜拜
-
6 # 關關雎鳩2000
你好,現在疫情當頭,很多人看到了口罩商機,對市場考察不足的情況就開工生產了,但是生產出來後,銷路成了問題,內銷吧,國內老牌口罩生產廠家已經穩固佔領市場。外貿出口吧,由於各國標準不一,很難達成協議。最後導致不了了之,這就是一箇中小微口罩企業的困境。
-
7 # 沈克明
疫情初期,口罩是中國市場最緊俏的防護產品之一,原有的定點口罩廠,開足馬力,加班加點,仍然求不於供,供需矛盾突出。
當時不少投資人,認為馬上建成新的口罩生產線,銷路沒問題,利潤有空間,匆匆忙忙上馬口罩生產線。
匆忙自上的口罩生產線,存在經營上的致命傷。
生產許可證:生產防護口罩,必須要有政府有關部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這不是簡單的申領,生產企業需要一個完備的質量體系,完備的管理體系,完備的檢測體系。
沒有生產許可證所生產的口罩,是不允許進入市場流通銷售。
原材料難以採購:一次性防護口罩,核心材料是熔噴布,屬石油加工企業生產,由政府有關部門,直接分配指標,確保重點供應定點口罩生產企業。
疫情己控制向好,市場口罩供應趨緩,定點企業生產的口罩,基本上能滿足民眾的需要。
-
8 # 不不不能
現在口罩是最熱門的行業,有利可圖。至於你樓下的口罩廠,剛開一個星期就人去樓空,可能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倉促上馬,一些證照還未辦齊,或者是根本就沒有達到辦照的條件,所以手繼不齊備,怕人查辦,一有風吹草動就搬走了!
二,廠房裝置不齊全,不符合生產要求,現在找到合適的廠房,就搬到新的廠房進行生產。
三,生產產品不合要求,或者是上游原材料,無法滿足供應,電力供應緊張,或且是噪音擾民,被人舉報,搬遷工廠!
總而言之,現在是非常時期,口罩又是熱門產品,有利可圖。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產生,搬離工廠的原因!
-
9 # 光明啟
一,材料要求高(價格倍數上漲)
二,質量認證嚴格(尤其是國外標準不同,想出口的遇到困難)
三,核心部件噴嘴要靠德國進口,需求國驟增,德供不應求
-
10 # 追夢征途這個時候投資的口罩廠,為啥會經營不下去呢,我覺得有下面幾種可能。
01、市場已經飽和
疫情剛剛開始那時,市場上的口罩需求量極大,真的是一貨難求。當時很多口罩廠已經放假,所以基本趕不了生產口罩。那時,如果是哪個廠有庫存,或者積極生產,那麼它是可以賺到錢。
但過一段時期後,很多的口罩廠已經正常開工,一些非生產口罩的廠也積極引入口罩生產線,投入口罩是生產中。逐漸地,口罩的產量變高,再加上國內疫情情況的控制好轉,對口罩的需求量逐漸變少。這時的口罩市場已經趨向飽和,市面上的口罩再也不難以買到。所以,如果是後期再進來投入口罩生產的工廠,基本是難以有市場與利潤空間可賺,不得不退場。
02、機器與原材料價格的飆升
誰都知道,口罩的生產離不開口罩機與口罩的原材料熔噴布。這兩件東西在口罩稀缺的時候,也被人炒到一個天價。比如一個普通的口罩機,平常的價格10萬塊左右,後來逐漸升價,達到50-60多萬一臺,最高峰的時候達到100萬一臺。這樣價格的機器,你想想要該賣出多少量的口罩才可賺回成本。
原材料熔噴布,價格升漲得一樣厲害,由年前的一萬左右一噸,直接暴漲到40多萬一噸,這樣幅度的跨升,也讓很多人望而嘆興。
機器與原材料價格的增加,從而導致口罩生產成本的遞增,但市場後期口罩廠家也是逐漸增多,競爭激烈,從而導致沒利潤空間可賺,從而導致關門。
03、生產口罩不達標,難以銷售
在前期口罩緊缺的時候,大家對口罩的質量有所忽略,只要有口罩便心安。但後期,口罩供應的逐漸正常,大家對口罩的品質也尤其注重,再加上有關部門對口罩市場的管理規範化,假冒劣質口罩難以有生存空間。
總結開工生產一個星期的口罩廠人去樓空,這絕不是賺了錢而結利退出,而都是由於某種原因導致經營不下,半途逃跑的行為。生意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機的生意,往往會吃到苦頭,虧損到欲哭無淚。
-
11 # 創業王魯泰
三月份以後進入的口罩廠基本上是要全部倒閉的。
從供應鏈角度講,這時候進入的口罩廠就是抬轎子的。裝置價格高昂,熔噴棉價格高位。很多都不是專業出身,光調機器的師傅一天一千的工資就夠老闆頭大的。
而且這時候進入的口罩廠,醫療器械生產資質是批不下來的,只能做民用口罩。現在民用口罩出廠價0.85一個。熔噴棉就算你用政府紅標頭檔案拿下來的成本45萬一噸,一噸做80萬個(前期偷工減料,可以做到一百萬只)。去除房租,水電,人工,原材料,雜七雜八。做一天虧一天。
別人要進去的已經賺的盆滿缽滿,隨時可以打價格戰。
所以新進入的口罩廠,只有一條路,倒閉!
-
12 # 諸葛企劃顧問
有,而且問題很大。因為全國疫情已經控制住了。當前,口罩市場早已飽和了,已經供大於求;既使再生產口罩也是賣不出去了,只能浪費虧損。剛剛生產一週就跑路倒閉了;也有他的必然性,以及他的嚴重的投機性;失敗一開始已經決定好了!
下面簡單分析一下原因:首先判斷預估市場嚴重失誤。要建立囗罩廠,生產口罩;時效性已過,疫情剛開始市場緊俏;但隨著全國口罩廠復工復產,別忘了;中國是口罩生產大國,產量佔其全球一半,名列第一。
連比亞迪汽車巨頭也參與了口罩生產,其產品產量技術先進,產量巨大。還有全國其他大中口罩廠,至少數千家之多。據悉:全部已達萬家規模。可想而知,競爭會如此白熱化;市場競爭會更加殘酷無情化;一般小型口罩廠或剛剛成立的口罩廠,只能倒閉跑路了。
以下還有更嚴重的危機: 市場上口罩機<包括全自動化生產線、半自動化生產線、手工生產線>等;他們的進價有幾萬,也有幾十萬,也有幾百萬,出廠價混亂不歁;廠家投機取巧,趁火打劫。好無市場規律可言!口罩廠還要投資建無菌生產車間和廠房,也至少需要百萬左右;配套裝置幾十萬,還有員工工資,水電費,廠房租金等;經濟上投資幾乎是個無底洞呵。
其次還要有口罩的原料熔噴布;熔噴布市場也是混亂不歁,每噸從幾萬漲到幾十萬不等;最後價格也是漲跌不斷,使得口罩廠不知所措;原料從緊缺又到飽和,最後也供過於求。
口罩市場也是如此。口罩廠最後還有一條攔路虎;也是一般小口罩廠無法逃脫的。生產技術及工藝必須達標,三證齊全;特別是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很難辦得到;要出口更是難於上青天,歐美國家的醫療認證等等。像三M醫用口睪,技術指標要求更高;否則,既使出口了,也拿不到貨款;更何況就根本無法出口!總之,口罩廠生產一週不到就逃之夭夭,關門大吉了!
就是從剛一開始;老闆就有了投資的錯誤性,戰略上的方向性,戰術上的市場混亂性;市場完全處於一個無政府狀態;沒有充分考慮好,科學的時效性,風險性,政策性,賭博性,可行性;完全是個人頭腦發熱,結果百萬投資打水漂!教訓深刻和慘痛呵!值得我們的企業家們好好深思呵!
-
13 # 米蟲小秋
疫情的突然爆發,讓許多投機者以為看到了發財的機會,一時口罩廠蜂擁而起。豈不知隔行如隔山,機器,原材料,技工,市場前景,政府審批都不清楚就倉促上馬,這樣的結果也就不奇怪了。
-
14 # 使用者老程的生活
題主,你好!我來回答:我樓下有一個口罩廠剛開了一個星期,昨天晚上人去樓空了有問題嗎?
從你的提供的資訊看,有點問題。正常人搬家,會在大白天,不會選擇晚上搬家,晚上搬家會很不方便,只有在逃避責任,或是不想讓人知道才會晚上搬吧?
今年剛爆發疫情時,口罩很是緊俏,就有好多人轉型的轉型,建廠的建廠。生產口罩本來也沒什麼技術含量,隨便找個場地,幾臺簡單的機器,幾個工人就可生產。我在口罩廠上過班,知道一點。
甚至有人沒辦什證件,執照就搞會生產,盲目跟風,導致產能過剩,加之疫情,很快就被國家控制住了,需求急劇下降,現在就是正規大廠也在大甩賣口罩,拼多多,淘寶網,到處都是在搞口罩促銷活動。
你家樓下的情況,十有八,九可能是虧了,或有其他原因。總之不管是什麼原因,我們也不能要妄加評判,有問題的話自然有人會去找有關部門處理的。
今年是個不平凡的一年,大家都要謹慎投資,沒搞清楚市場行情,盲目的去投資,會吃大虧的。錢真的不好賺!再說一遍謹慎投資!
-
15 # 強哥看網際網路
目前一次性防護口罩的零售價格已經低至0.36-0.49元甚至更低,據瞭解,在國家大力整頓之下,99級熔噴布也已開始降價,5月16日99級熔噴布報價65萬元/噸,5月22日報價40萬元/噸,一週內就降價25萬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熔噴布僅售1.8萬元/噸,疫情期間一度漲至75萬元/噸高位。到6月底份熔噴布99級價格已經低於25萬/噸。
口罩機從最初的20萬元/臺,一路漲至50萬-100多萬元/臺不等,個別甚至漲至200萬元/臺。到現在迴歸了原來的價格,說明口罩廠後入者都是在高位進入的人員。想趁著這個國內疫情和世界疫情時間段好好賺一筆,沒成想現在口罩供大於求,現在開工基本就是虧損,開的越多虧損越大。沒辦法只好放棄了。
疫情初期進入的話口罩供不應求,高位入手盈利還可以接受,後期進入的都是裝置原料高價進入,而疫情穩定,口罩供大於求後,原材料,裝置基本回落。如果在繼續生產也是虧損狀態,還不如及時止損。所以也就看到口罩廠剛開沒多久就關門了。
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國內疫情這麼快就控制住了。
-
16 # 使用者5257847618277
口罩廠真正掙到大錢的不多吧!首先十幾萬的機器霎時變成五六十萬甚至七八十萬,生產期間廠家追求數量24小時不停裝機,臨時湊成的裝配工人根本不懂構造原理,導致粗製濫造,買家購回後故障不斷導致糾紛不斷,大量臨時上馬的口罩廠達不到出口標準,銷售渠道主要是國內,而國內的市場很快已經飽和了,實際上好多新上的口罩廠能掙出裝置錢來的就不錯了
-
17 # 梅山飛哥最關注
國內口罩廠家增加很多,原來的廠家復產、擴產。但國內銷售量日趨感少,出口數量受歐、美產品認證的制約,只有很少幾個大品牌能供出口,且歐美人不願意用一次性的醫用口罩,多數選擇N95規格的口罩。所以一窩蜂上來的中、小、微口罩廠就會倒閉。
-
18 # 小高步1
一個小小的私企口幾廠,在完災後,算活到個今日,也算美多了,想搒到下句,的下月,那問好誰都是這樣說個難呀。什麼都準難,你也知,我也知,可他可知可不知也買,的所以,E≤這小口罩廠咋唉晚幹活好好地,還加班加上晚來,次天亮一看沒了,奇怪嗎?一隻點兒也不寺怪,只怪今年災太大,人大難,廠太心飛艱,勾爾後也不要去怪天了,只怪自生生時不濟,命老苦點沒關係裡來,不好受,多足點泅淚罷了。
-
19 # 使用者4161711268058
口罩在疫情面前,只是一個安慰品。帶是被法規。不帶給自己一個健康免疫的機會。帶,給恐慌傳播翅膀。不帶。給經濟,生活迎來黎明的曙光!每個人都帶個一次性口罩。但每一個人都不感揭穿口罩無用的偽裝。讓恐慌無限蔓延。可悲!!
-
20 # 使用者51463321422
小加工廠生產的口罩,看了可怕。我們那邊的口罩廠,都是家庭式的,衛生無從談起,只求數量。還有護目鏡,我這次也參加裝配,發到毎戶人家裡加工,老的少的齊上陣,檯面地上全都是,加工好了,包裝出口,不合格產品難免的。
回覆列表
現在國內疫情雖說已經基本控制住了,但是戴口罩的習慣卻是有增無減,何況國外疫情越發嚴重,按道理現在應該是口罩企業的黃金時期,假如說才開業一星期就倒閉,那很大的可能是因為廠子資質不合格,工商稽核不透過,被取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