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上線前
從三大方面說,自家App上線前一系列資料準備,二是渠道資料準備,三是第三方合作準備:
自家資料基本要點:
完全玩轉自家app的所有功能,包括一切小細節,然後清楚自家產品的目標人群,這個不多說,應該是運營小夥伴的必備功能。
對市面上同分類app的分析,不需要你深入瞭解到什麼商業模式,但至少你要知道哪些產品和你家在形成競爭關係,同類產品的不同方向,比如體育運動下就會有健身,跑步,足球等每一個單獨的專案,但同一個大分類下的產品多少都會有重疊的地方。
準備好產品的詳細描述文案,截圖,一句話說明,關鍵詞,市場分類等內容,好像有些公司是產品同事在準備這些,每個公司分工不同吧。
完善百度,360,搜狗等百科的詞條,不過百科沒有參考資料的話不能透過的,你可以現準備好內容等到有新聞資源,下載連結等就馬上完善詞條。
整理好資料分析模版,包括app的留存,活躍,新增,功能使用等,還有渠道免費付費帶來的效果。
應用市場渠道方面:
申請各大市場開發者帳號。安卓市場相對比較多前期你可以都申請,之後根據資料擇優維護。
整理各大市場首發要求文件,千萬要徹徹底底搞清楚每一條,不清楚的一定要問到應用市場相關負責人,否則你很有可能會在第一次發版的時候就把自己給埋了。
熟悉各大市場活動規則,禮包,首發,專題,CPT(市場位置按天付費),CPA(按成效付費),CPD(競價投放,按下載付費)等,清楚到底是什麼時候申請,申請要求等合作條件以及方式(CPT,CPA,CPD)
既然你已經熟悉了各個市場的玩法,制定一個大概的推廣計劃。下面會給個表格。
第三方合作準備:
換量,每個產品都有自己換量的規則,有2換1,啟用換啟用等多種方式,最終還是看你們怎麼談的就怎麼執行。
微博九宮格,不過現在的效果大不如年前後的一段時間,作為品牌曝光還是不錯的。
空間九宮格,最近一段時間大家做的比較多的,價格便宜。
騰訊廣點通,微博粉絲通。投放的推廣素材很重要。
第三方平臺資訊流等廣告,看具體效果。
相關垂直論壇,貼吧,網盟,廣告平臺等都是你需要知道怎麼合作的,找到對應的聯絡人,要用的時候才能一步到位。
制定目標
對於一款APP,群主覺得以下兩個維度的指標會影響運營推廣方案的制定。
產品運營階段:
種子期:主要目的在於收集使用者行為資料,與產品設計時的使用者模型做對比,有目的性調優。主要關注資料有:頁面路徑轉化,按鈕點選,啟動次數,啟動時間段,停留時長等。這個階段資料量不求大,但求真實。使用者來源的話,可以先做免費渠道,如果能有一些首發資源更好了。
推廣期:主要目的在於擴大影響,吸收使用者。主要關注資料有:新增,活躍,留存以及渠道資料。在這個階段如果能夠配合各種資源多管齊下,使用者量能有爆發是最好的了。
營收期:主要目的在於透過各種活動運營、增值服務創造營收。主要關注的找資料有:付費使用者數、付費金額、付費路徑轉化、ARPU等。
產品型別:
如工具類,啟動次數很重要;社群類,活躍使用者和UGC很重要;遊戲,線上人數和arpu值是關鍵;移動電商主要關注成交轉化率,包括訂單轉化率和金額轉化率。根據APP產品型別及所處運營階段,制定APP資料指標考核表,如下表顯示:
下圖是移動網際網路常見的一些資料指標,根據不同產品型別和不同推廣目的,要靈活運營以下資料指標,製作方案的時候可以參考。
關於指標分析
留存使用者和留存率:
留存使用者和留存率通常反映了不同時期獲得的使用者流失的情況,分析這個結果往往是為了找到使用者流失的具體原因。
APP獲得一定使用者以後,剛開始使用者會比較多,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不斷有使用者流失,留存率隨時間推移逐步下降,一般在3~5個月後達到穩定。其中閱讀資訊、社交溝通、系統工具是留存率最高的三類應用,在4個月以後的留存率穩定在10%左右。留存率提高了,才會有更多的使用者留下來,真正使用APP的使用者才會越來越多。
次日留存:因為都是新使用者,所以結合產品的新手引導設計和新使用者轉化路徑來分析使用者的流失原因,透過不斷的修改和調整來降低使用者流失,提升次日留存率,通常這個數字如果達到了40%就表示產品非常優秀了。
周留存:在這個時間段裡,使用者通常會經歷一個完整的使用和體驗週期,如果在這個階段使用者能夠留下來,就有可能成為忠誠度較高的使用者。
月留存:通常移動APP的迭代週期為2-4週一個版本,所以月留存是能夠反映出一個版本的使用者留存情況,一個版本的更新,總是會或多或少的影響使用者的體驗,所以透過比較月留存率能夠判斷出每個版本更新是否對使用者有影響。
活躍使用者
使用者每天既會不斷新增,也會不斷流失,如果單獨只看每日活躍使用者數,是很難發現問題的本質的,所以通常會結合活躍率和整個APP的生命週期來看。活躍率是指活躍使用者/總使用者,透過這個比值可以瞭解你的使用者的整體活躍度,但隨著時間週期的加長,使用者活躍率總是在逐漸下降的,所以經過一個長生命週期(3個月或半年)的沉澱,使用者的活躍率還能穩定保持到5%-10%,則是一個非常好的使用者活躍的表現,當然也不能完全套用,得視產品特點來看。
團隊組建
這個篇幅簡單介紹移動網際網路運營推廣團隊的組織架構及成員工作職責,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總體概括來說,這個市場運營部門架構大概是:一個帶頭的,一個做渠道和流量,一個玩社交媒體的,一個天馬星空寫文案的,再輔助一些打雜的。
市場運營總監
工作職責:
負責公司開發的移動網際網路產品的內容整體規劃和運營策略的制定及執行;
負責制定每季度、月運營計劃;
整理各產品運營渠道資料報表,並定期收集分析同類競品情報。完成活動的策劃執行,並做好跟蹤記錄;
構建和完善App推廣和分銷渠道,促進App的下載和使用;
網路媒體、網站聯盟、部落格、論壇、社群營銷、SNS等各種網際網路營銷渠道的拓展和維護;
負責和移動網際網路領域各傳播媒體有效溝通,調動各種資源,促進公司網際網路產品和相關渠道及媒體的聯合推廣,以提高公司產品的市場知名度;
負責製作內容及話題,能夠結合熱點事件開展推廣活動,及時監控和處理產品運營活動過程中的各類正負面事件;
跟蹤運營推廣效果,分析資料並反饋,分享推廣經驗;挖掘和分析目標使用者使用習慣、情感及體驗感受,即時掌握新聞熱點;
策劃、組織、評估和最佳化推廣計劃;
分析App運營資料,根據分析結果不斷最佳化運營方案。
崗位點評:
從工作職責要點來說,市場總監應該是負責內容規劃,運營策略及計劃制定,渠道構建和監督,新媒體推廣實施跟蹤,app運營資料分析,團隊建設和管理。
文案策劃
清晰專案目標,快速瞭解客戶需求,並密切與相關協同部門合作,提供快速、精準、精彩的案頭支援;
負責宣傳推廣文案及宣傳資料文案的撰寫;
負責創意內容撰寫,為線上活動、廣告傳播、線上公關稿件撰寫相關文案內容;
沉澱創意產出和內容撰寫的經驗,形成知識管理,供其他專案借鑑。
文案策劃崗位是文字輸出崗位,需要文字功底好,有創意,對熱點有嗅覺,最好在事件營銷傳播方面有成功案例。
渠道經理 (BD拓展)
深入研究公司產品與所屬行業,制定適應公司發展戰略的拓展計劃;
根據公司業務發展需求,尋找、挖掘有利於公司的合作資源;
負責商務拓展及合作,與其他客戶端及推廣渠道(各大市場)建立良好的業務合作關係;
對推廣資料進行分析,有針對性的調整推廣策略,提高下載量、安裝量及活躍度等;
輔助APP產品的運營和推廣,整體規劃和專題策劃。
渠道經理(BD拓展)顧名思義就是拓展各網際網路流量渠道,一切有助於APP流量提升的渠道合作都屬於工作範疇,渠道經理的工作職責就是制定渠道拓展計劃,帶領BD專員拓展各市場,分析資料,完成運營總監製定的流量指標。
新媒體推廣經理:
A、微博考核指標:
微博資訊數:每日釋出的微博數量,條/天。
從這個表中可以看到4、5月的增長情況,兩個月的粉絲增量差不多,微博資訊數量5月增加36%,但是轉發總數增長近100%倍,評論增長了64%,搜尋結果數也是增加了。應該說針對4月的微博內容分析之後,5月份作了一些調整,更加註重使用者需求,所以在總量增加的同時微博的平均轉發數和回覆數都上升了,可以說明該微博5月份比4月份是有進步的,而且搜尋結果數直接增加曝光率,說明了營銷效果。
總結:
搜尋結果數可以作為品牌傳播的考核;
只有綜合所有資料來看才可以指導微博營銷。
訂閱粉絲量:有三個指標:新關注數、取消關注數以及淨增關注數。
使用者轉化量:該使用者最後透過你的規則輸入相關詞後,我們的跟進情況,以及成交情況。
關於怎麼做好一個運營推廣案,群主已經儘可能得給大家傾其全力了,希望大家在做市場的工作時,能夠不斷地根據實際去調整,並多點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畢竟環境是多變的,市場更是變化莫測的,無論怎樣,捉到老鼠總是好貓的。
注:以上涉及百分比 等資料 的僅是參考,不同的app在不同時期的是不一樣的!
APP上線前
從三大方面說,自家App上線前一系列資料準備,二是渠道資料準備,三是第三方合作準備:
自家資料基本要點:
完全玩轉自家app的所有功能,包括一切小細節,然後清楚自家產品的目標人群,這個不多說,應該是運營小夥伴的必備功能。
對市面上同分類app的分析,不需要你深入瞭解到什麼商業模式,但至少你要知道哪些產品和你家在形成競爭關係,同類產品的不同方向,比如體育運動下就會有健身,跑步,足球等每一個單獨的專案,但同一個大分類下的產品多少都會有重疊的地方。
準備好產品的詳細描述文案,截圖,一句話說明,關鍵詞,市場分類等內容,好像有些公司是產品同事在準備這些,每個公司分工不同吧。
完善百度,360,搜狗等百科的詞條,不過百科沒有參考資料的話不能透過的,你可以現準備好內容等到有新聞資源,下載連結等就馬上完善詞條。
整理好資料分析模版,包括app的留存,活躍,新增,功能使用等,還有渠道免費付費帶來的效果。
應用市場渠道方面:
申請各大市場開發者帳號。安卓市場相對比較多前期你可以都申請,之後根據資料擇優維護。
整理各大市場首發要求文件,千萬要徹徹底底搞清楚每一條,不清楚的一定要問到應用市場相關負責人,否則你很有可能會在第一次發版的時候就把自己給埋了。
熟悉各大市場活動規則,禮包,首發,專題,CPT(市場位置按天付費),CPA(按成效付費),CPD(競價投放,按下載付費)等,清楚到底是什麼時候申請,申請要求等合作條件以及方式(CPT,CPA,CPD)
既然你已經熟悉了各個市場的玩法,制定一個大概的推廣計劃。下面會給個表格。
第三方合作準備:
換量,每個產品都有自己換量的規則,有2換1,啟用換啟用等多種方式,最終還是看你們怎麼談的就怎麼執行。
微博九宮格,不過現在的效果大不如年前後的一段時間,作為品牌曝光還是不錯的。
空間九宮格,最近一段時間大家做的比較多的,價格便宜。
騰訊廣點通,微博粉絲通。投放的推廣素材很重要。
第三方平臺資訊流等廣告,看具體效果。
相關垂直論壇,貼吧,網盟,廣告平臺等都是你需要知道怎麼合作的,找到對應的聯絡人,要用的時候才能一步到位。
制定目標
對於一款APP,群主覺得以下兩個維度的指標會影響運營推廣方案的制定。
產品運營階段:
種子期:主要目的在於收集使用者行為資料,與產品設計時的使用者模型做對比,有目的性調優。主要關注資料有:頁面路徑轉化,按鈕點選,啟動次數,啟動時間段,停留時長等。這個階段資料量不求大,但求真實。使用者來源的話,可以先做免費渠道,如果能有一些首發資源更好了。
推廣期:主要目的在於擴大影響,吸收使用者。主要關注資料有:新增,活躍,留存以及渠道資料。在這個階段如果能夠配合各種資源多管齊下,使用者量能有爆發是最好的了。
營收期:主要目的在於透過各種活動運營、增值服務創造營收。主要關注的找資料有:付費使用者數、付費金額、付費路徑轉化、ARPU等。
產品型別:
如工具類,啟動次數很重要;社群類,活躍使用者和UGC很重要;遊戲,線上人數和arpu值是關鍵;移動電商主要關注成交轉化率,包括訂單轉化率和金額轉化率。根據APP產品型別及所處運營階段,制定APP資料指標考核表,如下表顯示:
下圖是移動網際網路常見的一些資料指標,根據不同產品型別和不同推廣目的,要靈活運營以下資料指標,製作方案的時候可以參考。
關於指標分析
留存使用者和留存率:
留存使用者和留存率通常反映了不同時期獲得的使用者流失的情況,分析這個結果往往是為了找到使用者流失的具體原因。
APP獲得一定使用者以後,剛開始使用者會比較多,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不斷有使用者流失,留存率隨時間推移逐步下降,一般在3~5個月後達到穩定。其中閱讀資訊、社交溝通、系統工具是留存率最高的三類應用,在4個月以後的留存率穩定在10%左右。留存率提高了,才會有更多的使用者留下來,真正使用APP的使用者才會越來越多。
次日留存:因為都是新使用者,所以結合產品的新手引導設計和新使用者轉化路徑來分析使用者的流失原因,透過不斷的修改和調整來降低使用者流失,提升次日留存率,通常這個數字如果達到了40%就表示產品非常優秀了。
周留存:在這個時間段裡,使用者通常會經歷一個完整的使用和體驗週期,如果在這個階段使用者能夠留下來,就有可能成為忠誠度較高的使用者。
月留存:通常移動APP的迭代週期為2-4週一個版本,所以月留存是能夠反映出一個版本的使用者留存情況,一個版本的更新,總是會或多或少的影響使用者的體驗,所以透過比較月留存率能夠判斷出每個版本更新是否對使用者有影響。
活躍使用者
使用者每天既會不斷新增,也會不斷流失,如果單獨只看每日活躍使用者數,是很難發現問題的本質的,所以通常會結合活躍率和整個APP的生命週期來看。活躍率是指活躍使用者/總使用者,透過這個比值可以瞭解你的使用者的整體活躍度,但隨著時間週期的加長,使用者活躍率總是在逐漸下降的,所以經過一個長生命週期(3個月或半年)的沉澱,使用者的活躍率還能穩定保持到5%-10%,則是一個非常好的使用者活躍的表現,當然也不能完全套用,得視產品特點來看。
團隊組建
這個篇幅簡單介紹移動網際網路運營推廣團隊的組織架構及成員工作職責,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總體概括來說,這個市場運營部門架構大概是:一個帶頭的,一個做渠道和流量,一個玩社交媒體的,一個天馬星空寫文案的,再輔助一些打雜的。
市場運營總監
工作職責:
負責公司開發的移動網際網路產品的內容整體規劃和運營策略的制定及執行;
負責制定每季度、月運營計劃;
整理各產品運營渠道資料報表,並定期收集分析同類競品情報。完成活動的策劃執行,並做好跟蹤記錄;
構建和完善App推廣和分銷渠道,促進App的下載和使用;
網路媒體、網站聯盟、部落格、論壇、社群營銷、SNS等各種網際網路營銷渠道的拓展和維護;
負責和移動網際網路領域各傳播媒體有效溝通,調動各種資源,促進公司網際網路產品和相關渠道及媒體的聯合推廣,以提高公司產品的市場知名度;
負責製作內容及話題,能夠結合熱點事件開展推廣活動,及時監控和處理產品運營活動過程中的各類正負面事件;
跟蹤運營推廣效果,分析資料並反饋,分享推廣經驗;挖掘和分析目標使用者使用習慣、情感及體驗感受,即時掌握新聞熱點;
策劃、組織、評估和最佳化推廣計劃;
分析App運營資料,根據分析結果不斷最佳化運營方案。
崗位點評:
從工作職責要點來說,市場總監應該是負責內容規劃,運營策略及計劃制定,渠道構建和監督,新媒體推廣實施跟蹤,app運營資料分析,團隊建設和管理。
文案策劃
工作職責:
清晰專案目標,快速瞭解客戶需求,並密切與相關協同部門合作,提供快速、精準、精彩的案頭支援;
負責宣傳推廣文案及宣傳資料文案的撰寫;
負責創意內容撰寫,為線上活動、廣告傳播、線上公關稿件撰寫相關文案內容;
沉澱創意產出和內容撰寫的經驗,形成知識管理,供其他專案借鑑。
崗位點評:
文案策劃崗位是文字輸出崗位,需要文字功底好,有創意,對熱點有嗅覺,最好在事件營銷傳播方面有成功案例。
渠道經理 (BD拓展)
工作職責:
深入研究公司產品與所屬行業,制定適應公司發展戰略的拓展計劃;
根據公司業務發展需求,尋找、挖掘有利於公司的合作資源;
負責商務拓展及合作,與其他客戶端及推廣渠道(各大市場)建立良好的業務合作關係;
對推廣資料進行分析,有針對性的調整推廣策略,提高下載量、安裝量及活躍度等;
輔助APP產品的運營和推廣,整體規劃和專題策劃。
崗位點評:
渠道經理(BD拓展)顧名思義就是拓展各網際網路流量渠道,一切有助於APP流量提升的渠道合作都屬於工作範疇,渠道經理的工作職責就是制定渠道拓展計劃,帶領BD專員拓展各市場,分析資料,完成運營總監製定的流量指標。
新媒體推廣經理:
A、微博考核指標:
微博資訊數:每日釋出的微博數量,條/天。
從這個表中可以看到4、5月的增長情況,兩個月的粉絲增量差不多,微博資訊數量5月增加36%,但是轉發總數增長近100%倍,評論增長了64%,搜尋結果數也是增加了。應該說針對4月的微博內容分析之後,5月份作了一些調整,更加註重使用者需求,所以在總量增加的同時微博的平均轉發數和回覆數都上升了,可以說明該微博5月份比4月份是有進步的,而且搜尋結果數直接增加曝光率,說明了營銷效果。
總結:
搜尋結果數可以作為品牌傳播的考核;
只有綜合所有資料來看才可以指導微博營銷。
訂閱粉絲量:有三個指標:新關注數、取消關注數以及淨增關注數。
使用者轉化量:該使用者最後透過你的規則輸入相關詞後,我們的跟進情況,以及成交情況。
關於怎麼做好一個運營推廣案,群主已經儘可能得給大家傾其全力了,希望大家在做市場的工作時,能夠不斷地根據實際去調整,並多點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畢竟環境是多變的,市場更是變化莫測的,無論怎樣,捉到老鼠總是好貓的。
注:以上涉及百分比 等資料 的僅是參考,不同的app在不同時期的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