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黎建國
-
2 # 隨風吃風
首先叔本華肯定愛情中的激情是順應自然的,所以才有那麼多的人去歌頌它,讚美它,昇華它。其實的確,無論任何的愛戀激情擺出一副多麼高雅飄渺,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最終都是根植在最原始的性慾之上。(當然叔本華並沒有否定性慾,他還是認為性慾是人的本能。)叔本華說:“在每一個兩情相悅的例子裡,無論男女雙方彼此的讚賞和欽佩顯得多麼客觀和帶有如何崇高的意味,其唯一的目標只是生產一個具有特定本質的個體而已。這一事實首先可由這一點得到證實:在這種戀愛事件裡,重要的或許不是彼此的愛慕,而是佔有對方,也就是說,享受對方的身體。”其實我們都知道,叔本華是唯意志主義哲學家,《論性愛》這篇文章也的確很符合他的思想。叔本華本人也是性慾很望的男孩紙啦~~其實大家可以想一想,誰沒有在年輕氣盛非常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對ta性幻想呢?(柏拉圖式的愛情難道真的存在嗎?……)題主說太強調種屬的利益,其實性慾的滿足本來就只是為了種屬的利益,並不會進入個體的意識;而這一個體受著種屬意欲的鼓動,在這種情形下做出種種犧牲,為一個完全不屬於自己的目的服務。所以,在偉大的工作終於大功告成以後,每一個戀人都會發現自己受騙上當了,因為錯覺消失了,而全憑這一錯覺的作用,個體才會受到種屬的矇騙。因此,柏拉圖相當確切地說過:“沒有什麼比性慾更會吹牛的了。”通俗點說就是:“關上燈以後,還不都一樣。管ta誰是誰。”當然我個人覺得愛情的本質的確是根植在性慾上的。談過戀愛的都能想一想,為什麼會對ta情有獨鍾?氣質和精神上的吸引固然是有,但再刨根問底想一想,愛情到底是什麼?當初喜歡的情感是那
如何評價關於叔本華的《關於獨處》
叔本華的哲學思想根基來自古希臘柏拉圖、德國古典哲學康德及印度婆羅門教宗教影響。我看過他的思想隨筆中關於論獨處的敘述,個人十分贊成他的獨到觀點。我本人也是從閱讀叔本華哲學而過渡到佛學領域的。 獨處,首先你要明白人為何要社交,為何要獨處?古人有言: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絕大多數人把時間精力總在了向外求,殊不知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同的道理。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之所以每個人的境遇不同、命運千差萬別,主要來自身、口、意三方面,儘管這三方面的影響很細微以致不易覺察,但你不得不相信因果法則的存在。叔本華並沒有教你一般的社交技巧,而是本著從源頭淨化的態度,向你娓娓道來人生真諦。
-
3 # 宏文
這個先要把書看完,然後抓重點章節反覆品味,下面把這本書的目錄發給你:
作品目錄
中譯本序 潘允康
序章 人為什麼要愛?
第一章 猥褻論
1.1 猥褻的原意
1.2 對猥褻的疑問
1.3 “猥褻實體”論
1.4 反“猥褻實體”論
1.5 猥褻與社會背景
1.6 性愛的分離公理
1.7 取締猥褻三刑法
第二章 性別論
2.1 何謂性別
2.2 規範意義的性別
2.3 男女相違的實質
2.4 性別與性愛
2.5 性別能否永恆
第三章性關係論
3.l社會行為的性愛
3.2表現行為的性愛
3.3性愛與倫理
3.4日本婚姻的正統性
3.5家族與性愛
第四章 性愛倫理
4.1 性愛倫理與基督教
4.2 初期基督教團的婚姻
4.3 律法、神諭、普遍神學
4.4 中世紀基督教的性愛觀
4.5 清教徒的性愛倫理
4.6 近代傳統性愛觀與純潔觀念
4.7 性愛技法的膨脹
4.8 性與愛的分離
第五章 性愛倫理的模式
5.1 性愛技法與相關書籍
5.2 《完全的婚姻》――市民的性愛言論權利
5.3 《性生活的智慧》――性愛技法的世俗化
5.4 《如何性交》――超倫理性愛
5.5 《海特報告》――女性的性自立
終章 性愛世界的彼岸
後記
參考文獻
回覆列表
今天享受了一個許久未得的寧靜下午,隨手翻看了《叔本華思想隨筆》,這可以說是一本瞭解叔本華思想的入門讀物。即便人人都說叔本華的語言在哲學家中屬於“平易近人”,若是新手翻閱他的經典著作《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依舊覺得晦澀。這一章闡述的是兩性之間的關係。探討為什麼從古至今,愛情總是許多文學藝術作品歌頌的物件,為什麼幾乎所有人都在關注這件神秘的“事物”。它究竟存在嗎?它的本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