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強說教育6339

    答:和孩子發生衝突一般分為三種:情緒衝突、言語衝突以及身體衝突。一般的家庭發生最多的是言語衝突和情緒衝突,身體衝突發生較少。研究表明,親子衝突通常是母親主導衝突,父親與子女之間的衝突較少。

    和孩子發生衝突最好的解決妙招:《積極暫停法》

    美國教育學博士簡.尼爾森說:

    在發生衝突時,我們會轉向受“爬行動物腦”的控制(爬行動物會吃掉自己的幼仔),此時唯一的選擇是“戰”(權利爭奪)或者是“逃”(放棄努力,無法溝通)。

    所以,我們需要用“積極的暫停”讓自己的感覺好起來,並且在親密和信任(而不是疏遠和敵意)的基礎上解決問題。

    “接納並認同焦慮的存在,

    才不會被情緒控制。”

    不管你現在的如何的焦躁不安,

    還是應該能夠積極正向的

    調整自己的心態,

    才能更好的解決衝突。

    ❗那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落地工具是什麼呢?我在李強365家庭教育學院學習了腦神經科學一大腦的本能反應,用“掌中大腦”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同時也教會了孩子學會控制情緒。你想知道嗎?知道想知道可以聽我下次解答

  • 2 # 太極權

    孩子還是孩子,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與別的小朋友發生衝突是最稀鬆平常的事。

    一般情況下孩子們會用爭吵、打架來解決問題,也會以退縮和避讓的比較消極的方式解決。衝突通常發生在人們對事物有不同的觀點和需求。你要做的就是清楚的表明你是來幫他們解決問題的,你願意傾聽雙方的意見,並找到大家能達成一致的解決方案。大人在幫助孩子解決衝突的態度和方式上,對孩子以後的行為和技能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作為老師,最好鼓勵孩子們一起解決衝突,因為衝突是雙方共有的問題,只有互相理解彼此的觀點,並一起找到大家都滿意的解決辦法,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引導和協助孩子共同參與,當大人們把一個解決的方案強加給孩子們時,問題可能很快就得到解決。

    當他們覺得大人有聽取自己意見的時候,他們也會積極聆聽對方的意見和理解對方的感受,這樣他們就學會了尊重對方。同時理解孩子的心情並幫助他們控制負面情緒,在解決衝突之前讓他們平靜下來才是最好的方法。

    師道名言:《其授業也,循循善誘,至誠懇懇,殆孔子所謂誨人不倦者焉。》清·梁啟超《康有為傳》

  • 3 # 森林薄霧

    教育孩子,勸說孩子,懂禮貌講道理!最好是先訓斥孩子,然後瞭解原因說清道理,使其清楚對錯,愉快接受批評教育!

  • 4 # 樂高青蛙老師耶

    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是他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也是孩子習得社交的必經之路,你的處理方式,決定了你是在培養一個“低情商”的巨嬰,還是一個高情商的、擁有健全人格的孩子!

    家長如果過度介入或以不當的方式介入孩子之間的矛盾,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不利的,家長這種行為可能會導致:

    ①. 會讓孩子的膽子越來越小。小孩紙之間的矛盾通常都不會是什麼大事,但如果家長在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做出過激的反應,在讓孩子在感覺上覺得這件事特別的嚴重,所以防止這種事情再次發生,孩子就會變得不敢和其他的小朋友們盡情的玩耍,膽子也會越來越小,對於探探索和冒險表現的退避三舍。長此以往,對孩子社交能力和性格發育傷害是非常大的。

    ②.孩子性格會變孤僻,他不懂得如何交友。孩子在學校難免會與其他的同學發生碰撞甚至衝突,如果家長因為一些並不嚴重的衝突而覺得自家孩子吃了虧,立馬去學校理論或者言辭警告發生衝突的同學,這會讓孩子在同學中處於一個很尷尬的境地。長此以往,孩子的夥伴會越來越少,性格可能也會變得越來越孤僻。

    ③.孩子遇事好走極端,不會適當的處理矛盾。遇事就為孩子擺平,這樣只會培養越來越多的“媽寶”。殊不知,讓孩子自己處理一些矛盾衝突,能夠鍛鍊孩子心智,也是他社會化的一個過程。另外孩子為人處世的方法很多是從家長那學習的,如果家長一遇到矛盾就採用極端的方式處理,那麼孩子以後也可能會用“暴力”手段處理人際問題。之前馬加爵怒砍室友的事件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他與舍友產生矛盾之後,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如何積極的解決問題,而是直接想如何殺掉舍友一了百了,這件事情不是因為他本性就是個十惡不赦的壞人,最大的原因是他不會處理人際關係,不會思考恰當的解決方案,遇事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如此極端的做法。

    而作為家長當然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魯莽且做事極端的人,所以當孩子之間的相處發生問題時,家長應該做的是引導孩子自己去想辦法解決,而不是直接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因為當你告訴孩子如何解決問題時,不管你是否向孩子解釋你的建議,你都失去了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的機會。孩子這時候只會擔心如何按照你的建議去做,而不是自己進一步思考該怎麼做。所以:

    一:三個基本對話原則:

    1、搞清楚孩子對問題的看法。

    如果你不先弄明白你的孩子認為問題是什麼,就會出現權力之爭,你的孩子的問題就永遠得不到真正的解決。例如,如果你的孩子認為問題是他已經分享他的玩具足夠長的時間了,現在只想把玩具要回來,但你卻認為問題是搶玩具,那你們倆就會朝著不同的目標努力。

    一旦你搞清楚了孩子對問題的看法,急於要努力剋制自己,不要讓問題的重點轉移到符合你的需要上來。例如,如果家長已經認識到問題是孩子認為他已經分享玩具足夠的時間了,卻依然一門心思的給孩子上分享的課,那孩子就會抗拒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2、要記住,是孩子而不是大人必須要解決問題

    要讓你的孩子思考。你只應該提問,引出孩子的看法,是什麼導致了問題的產生,他和其他人對於這種情況是什麼感覺,對如何解決問題他有什麼看法,以及如果把他的看法付諸實踐,他認為可能會發生什麼,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告訴孩子該做什麼和不該做什麼。

    3、重點放在思考過程上,而不是具體的結論上

    “我能解決問題”方法的目的,是交給孩子一種能幫助他們處理一般人際問題的思考方式。如果你對孩子的想法做出價值判斷,你就是在強調你對問題的看法,哪怕是讚揚一個解決方法,都可能會抑制孩子進一步思考其他解決方法,而批評會讓孩子不願意再自由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在這兩種情況下,孩子都會從思考解決方法和考慮後果,轉向選擇一種能獲得你贊同的做法。這可能會滿足你當時的需要,但卻妨礙了孩子自由思考問題以及自己決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過程。

    二:四個關鍵步驟

    1、家長們可以跟孩子詢問下邊的問題,以引導孩子自己思考問題,幫助他們形成“我能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

    •“發生什麼事情?”“怎麼了?”(有時候你也可以加一句“因為這能幫助我更好的理解出了什麼問題”

    •“(另一個孩子)有什麼感受?”

    •“你有什麼感覺?”

    (注意,以上三個問題都屬於啟發式問題,你的主要目的是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所以在提問時要格外注意三點:不要預設答案;如果你和孩子中任何一個人心緒煩躁,則不要提問,要等到你們兩個都平靜下來;你問的啟發式問題要發自你的內心,並且要表達出你的同情和接納。)

    •“你能想個不同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使你們兩個都不會生氣(或者他不會打你,等等)嗎?”

    •“這是不是個好主意?”

    •(如果是好主意)“去試試”;(如果不是好主意)“哦哦,你得想個不同的辦法”

    2、孩子年級稍微大一點,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解決問題的四個步驟:

    •不要搭理對方。(轉身走開要比留下來打架需要更大的勇氣)

    a做些別的事情(玩另一個遊戲,或者參加其他活動)

    b為冷靜期留出足夠的時間,然後採取以下步驟

    a告訴對方你的感受,讓對方知道你不喜歡所發生的的事情

    b聽對方說他的感受以及他不喜歡什麼

    c把你認為你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產生有什麼責任告訴對方

    d告訴對方你願意做什麼不同的事

    •一起找到解決辦法,例如:

    a找出一個一起玩或者輪流玩的方法

    b道歉

    •如果你們無法一起解決問題,就尋求別的幫助,和一個家長、老師或者朋友商量。

    三、在家庭中建立規矩

    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處理孩子與同學或者小夥伴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在家庭內部兄弟姐妹之間同樣適用。而在家庭內部,家長有更多的可操作空間。

    1、家長可以在家庭中立一些“規矩”,如:

    •每個孩子每天可玩 30 分鐘電腦;到時間後,必須讓給其他孩子玩。如果某個孩子不遵守,那麼超出部分須在第二天的時間中扣除。你可以給孩子買個計時器,幫助他們自我監督。

    這樣在孩子們發生衝突的時候就有了規矩可依,孩子們也就會自主的形成一個秩序觀念,他們會知道什麼事是不應該做的,這會很有效的減少孩子之間發生類似衝突的可能。

    2、如果你希望孩子們能夠和睦相處,那麼你只要在他們相處融洽時給予正面關注就行了。孩子有一個特點,你如果對他的某個行為給予了更多關注,那麼孩子可能會不斷重複這種行為。關注的時間長短無所謂,久而久之,孩子之間的關係將會越來越融洽。關注孩子的良好言行時,你一定要適時地表揚他們。以下讚揚話語可供你參考:

    •“你讓妹妹和你一起玩積木,真是個好哥哥哦!”

    •“你幫哥哥撿起了地上的鉛筆,你真善良!”

    •“今天上車後,你們沒有搶座位,而是挨個坐了下來,真乖!”

    如果你的孩子吵架了,並最終解決了問題,你可以說:“你們因為搶座位而發生了爭吵,但你們最終還是獨立解決了這個問題。這讓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如果孩子吵架了,而且沒能解決問題,你可以說:“對你們來說,座位問題很難解決。但你們最終聽了媽媽的話,這讓我很高興,因為你們知道當時我們只能滿足一個人的要求。”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得到讚揚。一些孩子在你表揚其他孩子時也想得到你的表揚,那你乾脆一起表揚好了,何樂而不為呢?

    任何年齡的人都會有一些因為日常衝突和未滿足的需求和慾望而產生的問題,這是自然的。那些學會如何考慮自己與別人關係的孩子,在生活中與別人發生衝突的機率更低。你可能希望自己的鄰居在晚上能安靜下來,一個青春期的孩子可能希望自己心儀的女孩能答應跟自己約會,小孩子也一樣,一個4歲的孩子可能因為不能得到他想要的玩具而大哭。所有這些“希望”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每個人如何想辦法將其實現。事實上,那些能夠以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來思考的人,比起那些不能這樣思考,或者還沒學會這樣思考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並且能更好的適應社會。

    教會孩子如何正確的處理與別人的衝突,是孩子融入社會的第一步。讓孩子樹立一個“我能解決問題”的觀念,能讓孩子在社會中,不論任何情況下都能掌控自己的生活,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終極目的。讓你的孩子學會正確處理衝突,擁有高情商,絕對是你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5 # 高家小姐姐

    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發生衝突時候,及時調整,和孩子都冷靜一下,給彼此空間,等到大家火都降下去了再來談談問題在哪。

  • 6 # 梨香

    我們幼兒園的孩子有矛盾,我就把孩子叫到我面前,讓他們一一說明原因,思路清晰的孩子在解釋的過程中,就會明白對與錯,矛盾很容易化解。有的孩子表達不出來或者乾脆不服氣,不願意說出原因,甚至有的孩子會相互指責,推卸責任。這時我就會給孩子時間,讓他們去想事情的前後原因,然後自己故意裝作去幹別的事情,我會發現最多兩分鐘兩個孩子就有說有笑的玩在了一起,這時再附以簡單教育,孩子就很容易接受,而心裡不會有任何的疙瘩。

    解決孩子的衝突一定要冷處理,不能僅憑孩子的一面之辭或者自己的主觀臆斷而去指責任何一方,由於孩子較小,容易受到傷害,一定要問清原因,讓孩子自然接受。

  • 7 # 風吹如綿

    大人不盲目指責對方,弄清楚原因,有過錯的講道理,孩子間打鬧是常事,也不會糾結不完,關健在大人的態度,如何教育孩子。

  • 8 # 肥嘟的媽咪

    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時,時不時會發生一點小摩擦,到最後甚至會引發衝突,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當衝突發生後,作為父母,我們又該如何正確的解決衝突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發生衝突的原因

    1.孩子年齡較小。現在很多家庭的父母從小都是吃苦長大的,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這樣,凡事都順著孩子,依著孩子,可到了外面公共場所和其他孩子玩耍時,孩子之間你爭我搶,這種環境的改變,很容易讓孩子之間發生衝突。

    2.孩子認知能力較弱。因為年齡較小的原因,孩子的認知無法做到像大人那樣完善,比如公共場所的滑滑梯,孩子的認知停留在我看到就是我的,我碰到的就是我的,當其他孩子搶奪時,很容易發生衝突。

    3.孩子的心理敏感。比如父母當著孩子的面擁抱別的小朋友,孩子會因為安全感的缺少,而對別的小朋友產生敵意,從而引發衝突。

    二、如何解決衝突

    1.提高孩子的認知。在平時父母們要教育引導孩子,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在公共場所裡的玩樂設施不是一個人的,所有人都是可以分享玩耍的,但是前提要排隊,不可以插隊。在家裡,玩具雖然是孩子的,但是也是可以和別的小朋友一起分享的,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一個人的快樂不如大家一起快樂)。

    2.小打小鬧讓孩子自行解決。像孩子之間的磕磕碰碰,小打小鬧,在不受傷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如果孩子太小,可以適當的引導,給出解決方案讓孩子來選擇,從而鍛鍊孩子自己表達內心想法,和平解決問題的能力。

    3.衝突升級時及時制止。當衝突升級演變成打鬥時,父母們要及時制止,避免造成意外傷害,待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後,引導孩子進行溝通和談判,培養孩子處理衝突的解決能力,避免大人介入導致孩子間的衝突演變為大人間的衝突。

    4.適當保護自己。當對方人多或力量懸殊時,不要盲目地硬碰硬,適當保護好自己,可以事後向父母或警察尋求幫助。

    孩子之間發生衝突不可怕,父母們需要注意的是讓孩子學會溝通和談判的能力,這樣即使父母不在身邊,孩子也能自己解決好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100級版本紅眼如何把力量提升到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