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許科雲

    應"地主139013636"邀答!

    《光明行》有一段由G調轉D調,旋律指法相同變為外弦演奏,為什麼?

    1⃣️這是劉天華先生1931年寫的《光明行》,你問曲中有G、D調轉換為什麼要旋律不變,指法又不變,只是變換內外弦,這是什麼意思?

    這是劉先生利用二胡內外弦不同音高不同音色的區別來顯示二胡特色的,如果你會拉劉天華先生的十首二胡曲,你就發現他作曲的風格,他很注重宣傳中國民族樂器二胡是別具風格的,他常在樂曲中採用等音對比,內外弦、八度音對比,將二胡區別於其它樂器特色。

    2⃣️劉天華先生參加過軍樂隊演奏,軍樂雄壯有力,充滿陽剛,而在1931年舊中國流行的糜糜之音,為了喚起民眾向著光明進發,劉先生借鑑軍樂的旋律,利用明亮的大三和絃分解作為旋律的骨幹音,以上下四五度交替轉調的手法,利用內外弦對比充分張顯民樂二胡優美音色。但此曲又不脫離中國的樂曲風格,這是中國少有的軍隊進行曲二胡風格曲調。

    3⃣️《光明行》歷來作為二胡演奏者的必修曲,要學好本曲,對鍛鍊你的換把,音的校對都有幫助,你可以一段段的學,注意乾淨利落的音符講究弓的分配,寧短不長,不軟塌無力,不拖泥帶水,拉出軍威感!

  • 2 # 許仙再世

    這是作曲的一種手法,記不清是否叫奏鳴式了。就是將一段曲子上或下行移動幾度音,演奏出來有在變化中深化主題的效果。

    傳統文化講究藝術創作應有起、承、轉、合。這種平移是非常符合的:調式不變,節奏型別也相同,只是音高整體提升(或降低),熟悉而有變化,既有承又有轉。

    這類曲子演奏中,要注重技法的重複和變化。比如《光明行》轉調中,可加入力度大小變化,柔弦輕重等變化……聽聽大師們的示範吧。

  • 3 # 最炫民族風經典永相傳

    劉天華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民族音樂家,教育家,不僅會拉二胡,琵琶,小提琴也都能演奏,《光明行》之所以有轉調的樂段,這跟劉先生學習小提琴,接觸西方音樂理論知識,並用在二胡的創作中,很好的體現在《光明行》這首樂曲中。

    樂曲中,整段音樂由G調轉為D調,旋律指法相同,但音色完全不同,用D調演奏,聲音更加明亮,音域到第三把位,給人一種向著光明前進的決心,音高心情不再壓抑,有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生活有盼頭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感覺美國拜登口才不好,能選上總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