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歷史小迷童

    曹操至死也沒有稱帝,而是進位為魏王,加九錫;曹操死後,他的兒子曹丕篡漢自立稱帝,追尊曹操為魏武帝,所以曹操不算皇帝,生前也沒有當過皇帝。

    在歷史上,開國皇帝一般都會給自己的祖上追尊皇帝名號,比如劉邦尊他的父親為太上皇,清朝的皇太極稱帝后,給努爾哈赤也追尊了皇帝的名號。

    這和曹丕給曹操的追尊極為相似。

    曹操雖然不是皇帝,但他一手建立了魏國,從始至中,所有的權力都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有皇帝的權力,只是沒有皇帝的名號。

    公元196年,曹操迎回被董卓劫持到長安又逃回洛陽的漢獻帝,將漢獻帝和百官接回他的大本營許昌,從此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扯起漢獻帝這杆政治旗幟,四處征討其他各路諸侯,漸漸的統一了整個北方區域。

    所有的將領、謀士都是曹操一手培植,更多的人是忠於曹操,而不是漢室。從創業之初,曹操就是絕對的掌控人。

    赤壁之戰是一個分水嶺,赤壁之戰前,群雄逐鹿中原;赤壁之戰後天下基本三分,大多數的諸侯此時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只餘下張魯、劉璋、馬騰等少數幾個還在苟延殘喘。

    赤壁之戰的失敗,讓曹操失去了短時間內統一天下的機會。對他更不利的是,劉備趁勢崛起,與孫權結成攻守同盟,共同抵抗曹操。也因這個原因,曹操至死都沒有實現統一全國的理想。

    曹操有自己的野心和抱負,晚年的他稱帝之心日益強烈;為此他先是廢除三公,改為丞相制,自任丞相,獲得“參拜不名、劍履上殿”。

    到公元216年,曹操被加封為魏王,加九錫,可使天子儀仗,奏事不稱臣。可以說此時的曹操已經有了皇帝之實,並且天子有的待遇他也有了,所差的就是最後一步登基稱帝,獲得皇帝的名號。

    但曹操至死也沒有稱帝,原因也有幾個方面。

    曹操不管是大家眼裡的什麼雄,他是一個有野心和抱負的人,他的理想是完成全國的統一,對於偏安一隅的稱帝,內心並不滿意。

    在外,劉備和孫權一直虎視眈眈,雙方聯合,曹操也無法短時間內擊敗他們;同時在曹魏集團,還有部分忠於漢室計程車大夫,反對曹操取漢自立。

    曹操自己也說過,他已經位極人臣,有些事情就留給後人吧。

    所以,曹操並沒有做過皇帝,他的皇帝名號魏武帝,是曹丕稱帝后追諡給他。

  • 2 # 斧以斯之

    炎漢德衰,然而天下人心思漢者依然大有人在。曹操託名漢相,藉著漢朝這塊招牌招攬人心、人才,若謀朝篡位,必然會人心大失,而此時劉備孫權割據山川虎視眈眈,曹操實在不敢冒這個風險。

    曹操以漢朝的名義號令天下諸侯,服從的納入麾下,不服從的以漢朝皇帝的名義征伐,曹操與漢朝的聯絡實在太深,如果篡漢,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失去了理論依據,打自己的臉打的太狠。所以在當時有傳言說曹操要取代漢朝時老曹還特意寫了一篇文章給自己洗白。

    曹操到死都未曾稱帝。

    曹丕即位後,追封曹操為太祖武皇帝。

  • 3 # MadBull

    挾天子以令諸侯。

    這明顯不是皇帝啊。。。。不管實際怎麼樣,名義上生前都不是,死後追封那是另一回事。戰爭講究個師出有名,篡位顯然不算,搶天下的時候是要以皇帝的名義“討逆”才能名正言順的出兵。

  • 4 # 雨龍星雲

    曹操為什麼不稱帝?

    與其說曹操是不是皇帝?還不如說曹操為什麼不稱帝?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此時曹操64歲,37歲的孫權給他寫了一封信,慫恿曹操稱帝;曹操將信給群臣看了之後,笑著說到:“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邪。”(這小子是想把我架爐火上烤啊!)曹操不稱帝原因有三

    一、曹操和皇帝的差別就只是一個名分而已

    曹操地位一步步接近皇帝的歷程:

    52歲時,遠征烏桓,北方一統;

    53歲時,廢三公、自立為漢相;

    57歲時,見漢獻帝“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58歲時,晉封魏公,加九錫、建魏國;

    61歲時,晉封魏王,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

    62歲時,“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

    臨死前三年,除了皇帝之名,他擁有皇帝擁有的一切。

    曹操大後方之“內憂”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擁漢派計程車族大夫眼裡,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從200年到218年,曹操遭到擁漢派三次刺殺:車騎將軍董承等、伏氏家族、士族少府耿紀等;雖然三次刺殺都被曹操化解,但仍然心存顧忌。

    曹操之“外患”——孫、劉未除

    自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戰失利,造成三足鼎立之勢,曹操無時無刻不想除去孫、劉。儘管擊敗馬超、韓遂,北方一統,但是劉備和孫權時時攻擊他北方陣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經過兩年征戰,擊敗曹操,奪得漢中;同年,孫權爭奪淮河流域,兵圍合肥,同時,關羽兵伐樊城,俘虜于禁。雖然後來,與孫權休兵,殺關羽,解了樊城之圍,他也不禁擔心越來越勢大的孫權。

    所以曹操到最後,心裡很想稱帝,他也是對外說,“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於洛陽,終年65歲。隨後,曹操之子曹丕自立為帝,建國號魏。追尊父親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是為魏武帝曹操。

    所以,曹操活著是漢相,死了才是魏武帝!

  • 5 # 蘭陵不算黑

    一代梟雄,曹操,字阿瞞,小時候就調皮搗蛋,合著袁紹去偷人家新娘子,大了也是不改本性,愛人妻。手握雄兵,挾天子,令諸侯,終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受爵國公、加封九錫,但是卻始終沒有廢漢自立,那麼曹操為何沒有再進一步,自立為帝呢?這其中因素頗多,我們細細道來,不足之處,各位見諒!

    漢獻帝流亡期間,曹操曾一直資助過他,是以獻帝劉協對曹操最初的印象還是不錯的,加之其曾有刺殺董卓舉動,又將自己三個女兒嫁給了劉協,這一點來說,曹操還是漢獻帝的岳丈呢,董卓下臺後,隨著曹操南征北戰的勢力越來越大,曹操逐漸走上了董卓之路,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曹操初心肯定是匡扶漢室,清君側,勤王以平天下,而曹操手底下,好多曾是漢朝廷舊臣,這包括鼎鼎大名的荀彧,荀彧作為曹操首席智囊,為曹操南征北戰、建言獻策,立下汗馬功勞,可惜又難能可貴的是,荀彧只認漢朝廷,輔助曹操只為替昔日漢朝廷能夠重新步入正軌、再續雄風,只可惜曹操隨著勢力的大增,尤其是一統北方之後,在加封九錫、進爵國公上,兩人產生了重大分歧,直至最後荀彧,憂鬱而死。

    荀彧與曹操無論是公私關係,一向很好,唯獨此事後,二人產生了隔閡,曹操是個聰明人,並極其愛惜人才,自己陣營裡肯定會有諸如荀彧這種忠於漢室的人。再者,天下未平,若冒然廢帝,肯定會被群起攻之,道義上也難說清。袁術就是個例子嘛,孫權主動服輸時,曾給曹操一封書信,曹操看罷也就微微一笑,未做迴應。我雖不稱帝,但是這大漢江山仍在我手中,漢獻帝還在我手裡,我只是缺了一個名分罷了,我所起兵,為正義之師,你們皆為叛亂朝廷之亂臣匪徒。

    又如諸葛亮輔佐劉禪,稱帝與不稱帝又有何關係?!軍政大權皆在諸葛亮一人之手,不稱帝那是忠君之臣,萬古敬仰,如果諸葛亮廢劉禪自立為帝,我想,也如司馬一家,遭世人所唾吧!

  • 6 # 鼎玉軒轅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曹操雖然生前沒有登基為帝,不過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著東漢的實權,並且北方的大部分地區歸曹魏所有,曹操的魏武帝是曹丕追封的,事實上曹操並沒有做過一天的皇帝,不過不是曹操不敢篡位,而是他不需要篡位,也不屑於篡位自己當皇帝,人們都說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也突出了曹操的雄才大略。我的回答完畢,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 7 # 天地玄黃日月盈

    曹操是被曹丕追封為魏武帝。生前沒有做過皇帝,所以並不是真正的皇帝

    三國大家都知道,好多人都罵曹操“曹賊”怎麼到後面不罵曹丕了。因為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名義上大家都是漢臣,就像曹操當了魏王,劉備當了漢中王,也都是漢獻帝的臣子。

    曹操有竄漢之心,也這麼去幹了,為什麼自己不稱帝呢?主要原因是就算曹操稱帝也得路道全天下的支援,還要遭到不光是劉備和孫權的強力反對。在他自己的隊伍裡也有一心終於大漢的臣子,比如荀彧等。曹操的志向才開始是扶漢,在經歷了討伐董卓迎回天子之後,曹操心思就變了。曹操知道天下諸侯各懷鬼胎決定自己要統一天下,並且朝著這個目標一直努力著,可到死也沒有實現天下一統,對於曹操來說沒有統一之前稱帝於不稱帝其實是一樣的,不稱帝比起稱帝可能更有利於自己。不稱帝可以以天子的名義去鉗制別的諸侯,不管別的諸侯聽不聽。曹操可以用天子的名義去賞賜和討伐別的諸侯。所以曹操覺得沒有必要。好比袁術最先稱帝曹操就看出袁術離滅亡不遠了。

    至於曹丕稱帝,當然了曹丕在各個方面都比不上曹操不看到這一點,加上身邊的人慫恿所以就稱帝了,同樣個曹操智商一樣的劉備也是在曹丕稱帝漢室真正滅了以後才稱帝的。

    對曹操來說如果稱帝有利於自己當然也會稱帝,曹操的最終目標也是稱帝。只不過沒有等到那天,沒有等到完成自己的理想就死了。我想沒人可能不想當皇帝把。

  • 8 # 海學390

    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拜大漢丞相,統領文武百官,控制軍國大權。丞相一職已經是為臣的頂級官職了。後來魏公和魏王,都是曹操逼迫漢獻帝加封的爵位。但終其一生,曹操並未稱帝。也許曹操作為漢朝的大臣,心中可能另有所圖,終未實施。

    公元220年十月,曹丕代漢自立稱帝,立國號為大魏,史稱曹魏,改元黃初,定都洛陽。曹丕就是魏文帝,並尊曹操為太祖武皇帝。大漢王朝就此滅亡。

    因此,曹操的皇帝是後來曹丕封的。

  • 9 # 萬義土泥

    曹操,小字阿瞞,生於東漢末年。時至黃巾起義,參與官軍鎮壓。平定黃巾後,回到朝庭任官。由於出生問題,他是宦官養子,在朝庭內始終不受人待見,他的政見,行為,言論多不受人尊重。無奈回鄉,發矯詔,散家資,自組民軍,守衛山東。在東漢名存實亡,軍閥混戰時,屢戰屢勝,先後戰勝呂布,韓遂,馬超,袁紹,袁術,逐漸統一長江以北,東到東海,西至甘肅的北方國土。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在與劉備,孫權的戰爭裡,在湖北赤壁渡江南下戰役中,被孫劉聯軍火燒戰船,遭遇大敗,隨後成就魏蜀吳三足鼎立。曹操回到朝庭後,收拾朝政,此前曹操巳任漢朝丞相,此時眾謀士建言,應要求漢獻帝禪位,曹丞相進位,以利天下蒼生。曹操聽後大為不可,不應將他放在爐上烤。謀士又進言,上位不行,也要加九錫,進不趨,拜不跪,以正天下。曹操以為可行。漢獻帝賜曹操魏王加九錫,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曹操六十六歲時因病去逝。終未稱帝。曹操長子曹丕,素有才幹,時稱世子。在父離世時,受眾人推舉,應繼帝位。眾謀士齊心壓漢獻帝退位,在三次禪讓後,終進位魏朝皇帝,尊父王曹操為魏武帝。曹操的魏武帝是被兒子追封的。

  • 10 # 泳銘減脂塑型

    曹操雖說執掌漢朝廷實權,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其實就是傀儡,但曹操也只敢稱魏王,不敢廢了獻帝自立。所以曹操不是皇帝,生前也沒做過皇帝。

  • 11 # 我仰望30度的星空

    曹操不是皇帝,生前也沒當過皇帝。那有人會問,他被稱為魏武帝嗎?這是他兒子在稱皇帝后給曹操的祀號。就像曹丕死後他的兒子給的祀號叫魏文帝。所謂的歷史上的太祖,太宗世祖世宗皆是這樣來的

  • 12 # 老實人侃歷史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最終病逝於洛陽,終年65歲(虛歲66歲)。他死後,繼位封國的魏王曹丕拋開顧忌,隨即開始了馬不停蹄的篡漢步驟,在“推卻”漢獻帝三次“禪讓”後,魏王曹丕最終“勉為其難”接受了“禪讓”,宣佈取代漢朝自立為帝,正式建國號魏。隨後,曹丕追尊父親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是為魏武帝曹操。

    而曹操生前也是一直想取代漢獻帝,登基當皇上。隨著權勢和年齡的日益增長,他的野心也日益膨脹。

    41歲那年(196年),曹操先是迎接漢獻帝到了許縣(許都);43歲時(198年),曹操擊敗呂布;45歲時(200年),曹操又在官渡之戰中擊敗袁紹;52歲時(207年),曹操遠征烏桓,大概統一北方。

    儘管在53歲那年(208年)的赤壁之戰中慘敗,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許是感覺到了歲月的侵蝕,於是這一年,曹操先是廢三公、自立為宰相。

    四年後(212年),57歲的曹操在漢獻帝面前,開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又一年後,建安十八年(213年),58歲的曹操晉封為魏公,並加九錫、建魏國;到了61歲這一年(216年),曹操更是從魏公晉封為魏王,並且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

    就在臨死前三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62歲的曹操開始“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至此,除了缺一個皇帝的名分,他已經擁有了一個皇帝所擁有的一切,缺的,只是最後的臨門一腳而已。

    但現實的種種桎梏著他,無論是擁漢派士族前仆後繼的刺殺,還是劉備和孫權的虎視眈眈,抑或自身殘存的一點對於大漢王朝的內疚,以上種種,都在妨礙著他邁出最後一步。

    而就在他準備讓漢獻帝晉封自己為魏公、建魏國之前,他先是讓手下的董昭秘密諮詢被他稱為“吾之子房”的心腹謀士荀彧,然而針對曹操逐漸顯露的陰謀,作為擁漢派的荀彧卻迴應說:“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曹操沒想到自己最為看好的荀彧,卻對自己的稱帝野心暗示反對,曹操當然很生氣,隨後,荀彧神秘暴死。而在荀彧死亡的前後,曹操又先後殺死孔融、崔琰等士族,以求讓士族階層不敢再發出異議。

    但曹操之所以稱為曹操,就在於他在最後一刻的冷靜與自制。

    於是,就在臨死前一年(219年),當37歲的孫權給他來信勸他稱帝的時候,曹操先是很得意,把孫權的信傳示給“內外群臣”觀看,於是,手下們又趁機鼓譟,其中曹操的屬臣陳群和桓階更是趁機上書勸進:

    “漢自安帝以來,政去公室,國統數絕,至於今者,唯有名號,尺土一民,皆非漢有。……殿下應期,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漢,群生注望,遐邇怨嘆,是故孫權在遠稱臣,此天人之應,異氣齊聲。臣愚以為虞、夏不以辭讓,殷、周不吝誅放,畏天知命,無所與讓也。”

    但曹操忍住了,關於稱帝的想法,他最後公開向“內外群臣”表示:

    “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意思是說,如果天命真的在曹魏這邊,那麼他就當個“周文王”,讓“周武王”(曹操的兒子、魏國太子曹丕)去做他想做的事情好了,反正事後,也少不了他一個皇帝的名分。但是曹操最終還是沒有熬到他當上皇上的那一天。

  • 13 # 春秋佐傳

    曹操沒有做過皇帝,被追封為魏武帝。

    其實曹操是個挺複雜的人物,雖挾天子以令諸侯,卻沒有稱帝的打算。滅黃巾,除董卓,是少數以漢室為重的人。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可以看出曹操是有遠大抱負,以終結亂世為己任。結束軍閥混戰,徵匈奴 烏桓完成北方統一,使社會安定 經濟得以恢復。

    從其很多詩文中可以看出更願意做周公 伊尹般的人物,而非權臣。處亂世,若沒有足夠的威望和權勢,很難立足。晚年進封魏王,加九錫,以位極人臣,與皇帝無二,沒有必要做皇帝,揹負罵名。孫權殺關羽,向曹操稱臣,勸其代漢,諸臣皆勸,曹操也沒同意。

    後世的負面評價,大多都是因曹操權臣欺主篡漢(曹丕才是篡漢的正主)的原因。荀彧確實因曹操進魏公原因不和逐漸邊緣化,憂鬱而終。崔琰,三國志記載,捲入太子之爭,一心求死;楊修同樣深陷太子之爭,為曹操所惡。是非曲直,時間會逐漸揭曉。

    曹操是一個時代的英雄,近代逐漸對其正面評價的認可。李世民的評價:“帝以雄武之姿,常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乎往代。”

  • 14 # 淡忘憶

    導語:曹操是皇帝嗎?他生前當過皇帝嗎?

    曹操至死都沒能榮登九五之尊!不是他不想,是臣妾辦不到。他最大的官職是魏王,挾天子而令諸侯,算個“土皇帝”。

    離帝位僅一步之遙,曹操為什麼就是邁不出這一步?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烏桓後,北方基本統一。這時候的曹操兵強馬壯,將士歸心,權力高度集中,已基本滿足了稱帝條件。而在此後的十二年內,直到曹操64歲逝世,他始終“ 挾天子而令諸侯”而不稱帝,是出於下面這些原因:

    一、心存漢室,願作周公

    這點可能很多人不認同。暫緩吐槽,且聽我細細道來!

    少年的曹操就是京城的浪蕩公子,和袁術、袁紹這些人燈紅酒綠,他對漢朝是有感情的。當何進要引董卓進京時,他就反對過。後來也是應該刺董才亡命天涯。他從小就立志匡扶漢室。

    後來他一路殺伐,攻城略地,跟諸侯各種混戰,漸漸建立起了自己的勢力。他也深感漢室已是窮途未路,絕難再振。但他還是不想自己去破壞它。

    這點我們從他的詩中就能感受得到。“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他把自己比作周公,一心治國卻沒有奪權之心。

    在“周西伯昌,懷此聖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貢獻,臣節不墜”中,他又把自己比作西伯侯,始終是漢臣。

    二、漢朝雖腐,但仍有不少鐵粉

    大漢存胙400年,也曾金戈鐵馬,也曾氣勢輝煌。到東漢 未年雖已腐朽不堪,但仍有不少死忠。其中的代表人物荀彧和關羽應該給曹操很深感觸,讓他再不願去嘗試。

    荀彧荀文若是曹操的第一謀士,為曹操立下汗馬功勞。兩人關係也很好,曹操曾拍著他的肩膀說:你是我的張良呀!但睿智的荀文若竟因曹操稱魏王而開始離心離德,最後殉漢。這事給曹操打擊很大!

    關羽降他時提的條件就是:降漢不降曹!後來無論對誰,亮的旗號也一直是獻帝封的“漢壽亭侯”,不管跟劉備有多深情義都不用劉備給封的官諱。

    第一的勇將跟第一的謀士都心存漢室,可見這種人並不在少數。

    漢心還在,棄漢棄心。

    三、袁術稱帝,孫堅擁璽的前車之鑑

    孫堅因為得了傳國玉璽,起了有帝命的非分之想而死於非命。袁術當時家門顯赫、兵強馬壯,自己手中還有傳國玉璽,竟然就稱起了帝。結果眾叛親離,四方諸侯群起而攻之。最後落得個如喪家之犬,吐血而亡。

    曹操可能也有這方面擔心。一旦稱帝便喪失了自己現有政權的合理性,最終落個孫堅袁術一般的下場。

    四、怕受人利用,讓人漁利

    在吳、蜀鬧掰時,假意屈從於曹操的孫權曾給他一封勸進信,曹操看了這封信說:這小子是要把我放火上烤呢!說罷撕了。

    孫權勸進,自有其目的。而曹操睿智不從,自有其原因。

    公元219年,曹操逝世,終年64歲。終其一生,有稱帝之力而最終放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兒子曹丕繼位,於220年由獻帝禪位稱帝。開國魏!

  • 15 # 漠之南海之北

    曹操雖然大權在握,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一生未稱帝,這正是曹操的聰明之處。

    東漢末年,漢室羸弱,黃巾起義,各路諸侯乘剿黃之機發展勢力。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實力最強。連年混戰,弱肉強食。官渡之戰,曹操滅袁紹,統一北方。赤壁之戰,吳國大將周瑜大敗曹操,使曹操暫無力侵犯長江以南,形成三足鼎立,相對穩定的局面。

    那麼,曹操為什麼終生未稱帝呢?在官渡之戰之前,雖然曹丞相是漢室的實際操控者,但群雄逐鹿,誰稱王稱霸,其它諸侯必群起而攻之,這點曹操很清楚。

    到了後期,三國鼎立局面初定,如果曹操稱帝,會導致吳、蜀聯合伐魏的局面。

    另外,相對於稱帝的“名”,曹操更注重於“實”。不稱帝毫不影響他行皇帝之實,反而保全了自己的名節。

    總之,曹操不當皇帝,是從策略上全面權衡得失後所作出的決定,是一種周密而明智的謀慮。應該說他是有自知之明的一個高超的政治家!

  • 16 # 生活小眼睛

    在名義上曹操不是皇帝。

    在形式上曹操就是皇帝。

    唯一沒弄到手的就是皇帝的頭銜。

    三國時期的曹操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物,政治、軍事、文學等方面都很出色,並且勢力非常強大。經過多年的明爭暗鬥巧取豪奪,可以說已經完全具備了奪取帝位和世襲權力的所有條件,曹操不但早已在事實上控制了朝廷的一切大權,使自己成了一個實際上的皇帝。

    事實上,曹操早就有取代漢獻帝之心,但他到死都沒敢走出這最後的一步。他想最後一步讓他的兒子去完成。

    曹操為什麼不自己稱帝呢?

    其一

    東吳的孫權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多次勸曹操稱帝。

    首先,孫權認為這樣做可以獲得曹操的信任,從而實現吳、魏之間的和解,自己就可以專心對付蜀漢。襄樊之役中,孫權為了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從背後襲擊關羽,幫了曹操的大忙,但卻得罪了劉備。吳、蜀之間長達十年的聯盟關係就此結束,這時他比什麼時候都更需要緩和同曹魏的矛盾,否則會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

    其次,孫權認為曹操如果真的稱帝,擁漢派將會強烈反對,曹操因此陷入困境 ,減輕對吳國的威脅。因此,孫權陽奉陰違,曹操看穿了孫權的意圖,不肯輕易上當。

    其二

    從當時形勢看,如果貿然稱帝,確實會給政敵和擁漢派勢力一個輿論上的藉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動。縱觀曹操一生,內部的反對和反叛,多數發生在他被封為魏王之後,這就是最好的證明。因此,繼續維持獻帝這塊招牌,對於安撫擁漢派,鞏固內部,仍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其三

    至少從建安十五年起,曹操一再說自己絕對沒有代漢自立的意圖,言辭懇切,說了差不多十年,現在如果突然改變主意,否定自己,對自己的聲譽名節必然會造成不利影響,不如堅持把戲演下去。

    其四

    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個講求實際的人,只要掌握了實權,虛名並不重要。

    此外,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已65歲,年經大了,估計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了,這也可能是他不願稱帝的一個原因。

    總之,曹操不當皇帝,是從策略上全面權衡得失後所作出的決定,是一種周密而明智的謀慮。

  • 17 # 明月照小江

    曹操是皇帝嗎?他生前當過皇帝嗎?

    答案是:曹操是皇帝,但他生前沒當過皇帝,死後被追尊為魏武帝。

    曹操是有能力,有機會當皇帝的,心中也是非常想當皇帝的!

    曹操的能力,在整個三國時代佔第一位。他有文采,有武功,既能主持政務,又能指揮打仗,肯用人,會用人,愛才如命。他雖則是中常侍曹騰之孫,太尉曹嵩之子,本身卻並沒有什麼地盤作為憑藉。在董卓竊據朝廷之時,他曹操只不過是一個逃出京城的,脫離部隊的一名團長級的“校尉”而已。

    六年以後,他成為中原的一霸,做了漢獻帝的保護者,佔了長江與秦嶺以北幾乎每一寸的中國領土。

    他開始起兵,確是為了討伐奸臣董卓,匡復漢室,其後,由於賞罰分明,威德足以服眾,也的確為天下忠臣義士所屬望。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用漢獻帝的名義剷除大小軍閥,化割據為統一。

    曹操對獻帝,起先也不算壞。漢獻帝流落在洛陽,很苦很窮。有誰去管?袁紹,不肯去。是曹操帶了兵到洛陽,把這位年僅十五歲的獻帝迎接到許縣來,給他立了朝廷,造了宮殿,供應了一切開銷。

    後世文人,不看這一點,反而說漢獻帝是傀儡。

    傀儡,不錯,是傀儡。

    東漢和帝以後的殤帝之流,誰不是傀儡?站不起來的皇帝,不曾以自己的力量打下江山的皇帝們,本來也只有當傀儡的份。

    曹操戎馬一生,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親手打下全國三分之二的天下。他本可以作伊尹、周公、霍光,並且已經幾乎作了伊尹、周公、霍光的,偏偏在建安十三年碰上了周瑜、諸葛亮幾位青年才俊,弄得統一大業功敗垂成。

    於是,灰心之餘,倒行逆施,做出顯然是違反漢朝“非劉氏不能封王”祖訓。先是自封為魏公,向王莽看齊,又進位為魏王,越來越不像話。

    在漢朝的歷史上,貴族的封爵只有王與侯,沒有公,為公的,僅有王莽一人。王莽篡位以前,自封為所謂“安漢公”。

    因此,當曹操自封為“魏公”之時,天下的人都猜得到曹操的下一步是什麼:篡位!

    所以,曹操雖沒有實際意義上篡位,歷史學家依然把他和王莽並列,稱為:莽曹。

    他雖則自己沒有篡位,可是他給他的兒子創造了篡位的條件。

    曹操死後不到一年,他的兒子曹丕,就篡位,做了皇帝。

    歷史學家就把這筆帳,記到了曹操頭上。

    曹操這個人在歷史上存在較大的爭議。

    主要原因是因為兩部書,一部是三國時代吳國的一位無名氏所著的《曹瞞傳》,另一本是晉朝郭頒所寫的《世語》。

    據《魏書》記載,曹操的話和事,都顯示他的寬大襟懷,說明他是大度能容的。從他對待劉備和關羽的態度,可以說明。不過,《曹瞞傳》中卻說:曹操心狠手辣,手下如有人的計謀比他高明,他便會設法除掉。而且,凡過去對他有怨恨的,他一定要報復。殺人時,他一面流淚,一面卻決不饒恕。

    這樣諸如此類的現象,俯首可得。

    對曹操的為人與某些事蹟,常常互不相同,有的甚至相反。

    所以,裴松之曾很感嘆地說過:“史之記言,即多潤色,故前載所述有非實者,後之作又有意改之,於史實也,不亦遠乎!”

    他的這段話,是合乎事實,坡有道理的。也正是因為這些差異的存在,致使後人各執一詞,爭論不休,長期得不出一個公認的結論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藤蔓月季怎麼修剪成心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