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司農5

    二戰後世界格局不發生根本性變化德華人不會提出任何想法,現有世界格局穩定著全球和平與發展的主題,即使強大如美國也不可以任性妄為,在這點上要感謝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戴高樂等偉人。

  • 2 # 諶人

    謝日月麗天…邀;

    德國現在沒有表露出要收復二戰失地的想法。

    二戰後德國主要失土是東普魯士

    二戰德國戰敗,蘇美英三國決意要徹底抹去歐洲的“萬惡之源”、德意志“戰神”普魯士。

    蘇美英法四國簽署《波茨坦協議》,將東普魯士北部地區(連同首府哥尼斯堡)劃入蘇聯,東普魯士其它2/3和西里西亞劃入波蘭。(如下圖淺黃色地區。)

    德國剩餘土地(上圖紅、黃、綠、藍部分),分別由蘇、美、英、法分割槽佔領,後來蘇聯佔領區建立了東德,美英法佔領區建立了西德。

    西德建國後不敢惹蘇聯,但敢惹波蘭。西德一度不承認波蘭與東德邊界,要求恢復回1937年波德邊界。

    由於當時西德被美英法管制、東德屬於蘇聯控制,西德人微言輕,其訴求不被理睬。

    德國統一時放棄了收復失地念想。

    1990年美蘇英法與“兩德”達成“4+2”協議。美蘇英法同意“兩德”統一為主權獨立國家,並取消對其擁有的佔領特權。德國承諾統一後不再有新的領土訴求。

    同年,聯邦德國對《基本法》作了修改說明:“在已統一的領土以外,沒有任何德國領土尚未加入德國。”

    為了讓波蘭放心,德國還與波蘭簽訂一項條約,最終確認兩國現在的奧得河-尼斯河界線。故此,德國放棄了對西里西亞、東波美拉尼亞、但澤(一戰失土)和東普魯士的領土要求。

    德國放棄對二戰失地的訴求,並以法律形式確認。

    被視為德國對發動二戰真心悔罪並願意接受懲罰的結果,加之德國對戰爭受害國積極作出賠償,德國重新贏得了國際社會的信任和尊敬。

    德國以後是否會撕毀國際“契約”和修改法律條文限制,提出新的領土要求,現在不好判定。

    最感到擔心的是波蘭。德國如果要奪回波蘭失地,無法指望歐洲能幫它,只能寄希望於美國保護。

  • 3 # 津城沐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損失了很多領土,希特勒上臺後,逐漸打破《凡爾賽和約》的限制,擴軍備戰,並一步步收回曾經失去的國土。

    之後,壯大起來的德國由收復國土轉為對外擴張,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同樣是損失了不少領土(上圖中1—4是二戰後德國再次失去的土地),他們現在有沒有收復失地的想法呢?

    從目前來看,還沒有表露這個想法。

    從軍事上來看,德軍並沒有大規模擴軍備戰,在外交上也沒有收復失地的表露,德國民眾也很少提收復失地。

    其實,現在的德國再想收復失地已經不現實,而且得不償失。

    最近美軍從德國撤走了部分軍隊,但是德國仍然有美軍存在,這就有一定程度的“監視”作用。

    在德國失去的領土上,西部一小部分是給了法國,東部大部分給了波蘭,東普魯士東北成了現在俄羅斯的地盤。

    除了波蘭,法國和俄羅斯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法國軍力不弱,俄羅斯軍力遠在現在的德國之上,德國難以靠武力收回。

    有了一戰的經驗教訓,一旦德國有收復失地的企圖,他的鄰居肯定不會再和二戰前那樣綏靖,提前準備扼殺。

    另外,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些二戰後被割讓的土地,早已經換了主人。比如俄羅斯佔領的那塊兒東普魯士,已經是俄羅斯人佔多,很難再收回來。

    現在世界雖然有區域性衝突,但總體上是和平的,發展是主題,德國完全沒必要再尋求收回失地,那隻會影響自身的發展,得不償失。

    所以,德國現在沒有收復失地的表露,也很難收回。

    對此,大家認為呢?

  • 4 # 五班長

    “一戰”前,德國有5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凡爾塞條約》德國損失7萬平方公里,“二戰”戰敗後,德國又損失了12萬平方公里,德法有爭議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州歸了法國,北部石勒蘇益格州一部分給了丹麥,東部的大片領土成了波蘭的領地,如今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就曾經是德國的東普魯士。

    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始作俑者,不僅給世界人民帶來的沉重的災難,也將德國拖入了絕境,為此,戰後的德國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對國內的激進運動進行了嚴厲的打擊,以立法的形式禁止一切有關希特勒言論的傳播,積極開展戰爭賠償,認真追捕戰爭罪犯,1970年,西德總理勃蘭特主動跪倒在遇難者記念碑前,讓世界人民看到了德國對戰爭反省的真誠,德國統一後,德國政府主動宣告,永遠放棄對原有土地的擁有。

    可以這麼說,德國曆屆政府都沒有收復失地的想法,因為,反思戰爭,維護和平是德國的主流思想,哪怕有一絲極端民族主義思潮表露,都是國內上下共同討伐的物件,但私底下總有那麼一小撮人,念念不忘昔日的輝煌,只要德國曾經有5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在歷史書抺去,一定會有人以此作為終生奮鬥目標的,也許現在德國還不夠強大,如果強大到“二戰”前的德國,那就很難說了,誰也不能打保票,不過現在德國是沒有收復失地這種想法的。

  • 5 # 秣陵校尉

    德國一戰前有52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現在只有36萬平方公里不到,兩次大戰,損失領土16萬平方公里,三分之一還多的領土分離出去了!

    一戰前德國版圖:

    現在的德國版圖:

    說他們一點想法都沒有?

    怎麼可能!

    翻翻歷史就知道,日耳曼人(包括盎格魯撒克遜人)、斯拉夫人、法蘭西人、拉丁人,這些白種人對土地的渴求那可是出了名的!

    “讓別的民族去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只滿足於藍色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要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盤。”1899年德國外長皮洛夫的話,言猶在耳!

    難道他們經過短短的一百多年,就變種了?進化的這麼快?

    反正我不信!

    我只能說,真狠,竟然能藏的這麼深!

  • 6 # 來自胭脂河夭桃濃李

    要搞清楚,德國戰後的領土劃分,叫什麼?

    這叫二戰成果!是世界正義秩序的基礎,不容否認,不容抹殺!

    所以,不存在“收復失地”一說。

  • 7 # 遠遠的風景看不清

    有人類歷史以來,各國的版圖都是一直在變化的,不變是暫時的,變化是永遠的、必然的,今天的歐洲地圖,十年前就不是這個樣子,十年後可能也不是這個樣子,一百年後必然不是今天的樣子,所以任何事情不要擔心,時間會改變一切。

  • 8 # 子屠龍

    二戰後,德國民間就一直存在收復失地的呼聲,至於政府就比較雞賊。畢竟現在的國際秩序,源自二戰結束後的政治成果,德國政府高調要地,就是找死的節奏。

    聰明的做法,自然是主動維護戰後共識,德國政府可不傻。但是,我們又看到它的東邊鄰居波蘭,這幾十年來一直就睡不好覺,只因為佔據最多的德國失地。

    話說二戰打完,德國的土地被割走12萬平方公里,如阿爾薩斯、洛林歸法國,石勒蘇益格州一部歸丹麥,波希米亞歸捷克等等。土地是民族的根基,德華人丟失這麼土地,那個心痛……

    在這些國家裡,別人還馬馬虎虎,零零碎碎拿走土地,只有波蘭人拿走一整塊東部大地盤,至今上面還生活著不少德裔人口。從一開始,對德華人收復失地,波蘭人就懷有一股戒心……

    直到1970年,西德、波蘭簽署協議後,波蘭人才稍稍有點鬆氣,不過又擔心西德政府不能代表未來統一的德國。當時,儘管存在西德、東德,但是世界上的明眼人都懂,德國有統一的大趨勢。

    蘇東劇變初始,波蘭團結工會在1989年6月的選舉裡獲勝,國內局勢有些多變。這時候,西德財政部長特奧·威格爾,出言質疑波蘭西部邊界(靠近東德的邊界)的合法性。波蘭人立馬緊張起來……

    傳聞西德總理科爾,曾經在私下給波蘭人保證會在合適的時機承認邊界現狀,但出於國內選情需要,他不敢公開重申此類言論。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德華人其實對失地是敏感的,你說他們有沒有收復失地的想法?

    波蘭人擔憂歸擔憂,科爾當時忙著兩德統一問題。不久,科爾提出關於統一的“十點計劃”,由於沒有提到邊界問題,波蘭人又急了。因為一個巨大隱患,讓他們如鯁在喉,統一的德國有可能會向波蘭要失地。

    看完這麼多舊聞,大家是不是有點感覺,德國政府層面有點作,在邊界問題上老跟波蘭不和。其實,這也反映出普通德華人的民意所在,失地的記憶永遠是歷史和現實的痛。然而,國際政治舞臺又是現實的,在北約框架下的德國、波蘭,它們必須要協調。

    結果,1990年9月在莫斯科簽署“2+4”條約的第一項條款,確認西德與東德的外部邊界將成為統一德國的邊界。同年11月,德國、波蘭簽訂邊界條約,現存邊界線得到雙方的無條件承認。現在很多人說,德華人不要收復失地,真實或許並非如此,我們看到只是國際政治的平衡。

  • 9 # 蝸悅讀

    他不想收回嗎?

    二戰前,希特勒是大張旗鼓的要收回。

    二戰正式爆發前,希特勒就突破萊茵非軍事區—-撕毀了《凡爾賽和約》。法國、蘇聯為了各自利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客觀上縱容了希特勒的野心。然而,希特勒不僅僅要收回一戰失去的土地,他打著恢復日耳曼民族榮譽的旗號,要用地球上最優秀的雅利安人種統治整個歐洲,野心之大,堪稱地球萬物之最!

    不可否認,人類歷史是由優秀的人物推動的,優秀的人物都有遠大的理想,也可以說是慾望。秦始皇雖是暴君,但他一統天下的理想和行動確實推動了中國歷史向前。可以說,正是人類的慾望極大了推動了社會進步。但是,慾望如果不受控制,影響力越強,破壞力就越大!

    如果說希特勒進入原本屬於德國的萊茵河區域,是恢復民族尊嚴的合理藉口,那閃擊波蘭,進攻捷克是什麼?這就是赤裸裸的對外擴張和掠奪;義大利進攻希臘,日本侵略中國都無一例外,是喪心病狂的強盜式掠奪!這些國家歷史上對外掠奪收益頗豐,上癮了!

    二戰後,德國失去了更多土地!好在歷任總理都承認納粹對世界人民造成的傷害,並深表懺悔。但,德國哪天還會不會再出現一個希特勒,重蹈覆轍,我們不得而知。

    值得警惕的是,主要靠對外掠奪完成資本積累和工業革命的資本主義國家,任何一個都有可能成為第二個德國,第二個義大利或者第二個日本。

  • 10 # F100戰機

    協議就是一張擦屁股的紙!只是在等待時機,等拳頭握緊了實力強大了時機成了就會撕碎這張廢紙!!!!!!!!!!

  • 11 # 小約翰

    二戰之後,德國確實失去了大片領土,其中就包括被蘇聯佔有的東普魯士(蘇聯稱之為加里寧格勒)。

    當時德國是戰敗國,軍隊已經投降,沒有話語權。

    依靠美國的援助和德華人民的勤勞智慧,戰後德國經濟很快復甦,並迅速走向繁榮。如今的德國已經崛起,重新進入世界強國之列。經濟總量在世界名列前五,德國還是世界第三軍火出口大國,軍費開支名列世界前茅。

    看了上述資料,德國軍隊的實力我們就不用多說了。

    德國既然重新崛起,成為世界強國,為什麼不收復自己以前失去的國土?

    一、不想與國際社會為敵

    眾所周知,各國佔領別國的領土,都是吞下去的肥肉,沒有誰願意主動奉還,談判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即使是該國政府同意,老百姓也不答應。

    這就意味著只能動用武力,而動武是違反國際法的。

    聯合國憲章規定,"各成員國應以和平方法解決其國際爭端,避免危及國際和平、安全及正義";

    “各國在其國際關係上不得使用威脅或使用武力。”

    “各國間的爭端應儘先以談判、調查、調停、和解、公斷、司法解決、區域機關或區域辦法之利用,或各該國自行選擇之其他和平方法,求得解決。”

    此外,如果爭端不能透過上述方法獲得解決,爭端當事國還應將爭端提交安全理事會處理。

    眾所周知,某大國在2008、2014年動用武力分別佔領了喬治亞的南奧塞梯和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但隨即受到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和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

    如今那個國家經濟奄奄一息,國力江河日下、一落千丈。如果德國用武力收復,下場將會像那個大國一樣慘,這樣做得不償失、弊大於利,是一種蠢豬式的思維;精明的德華人怎麼會這樣做?

    二、不想重蹈納粹覆轍

    我們知道,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起國,兩次戰爭不僅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德國也沒有撈到任何好處,還失去了大片領土。

    一戰之後,德意志帝國和後繼的魏瑪共和國被周邊國家割去了大片領土。

    為了“收復”失去的領土,希特勒利用德華人的復仇情緒,又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果怎麼樣,雞飛蛋打、兩手空空,又被割去大片土地。由此可見,用武力去“收復”領土是死路一條,只能讓德國再次走入深淵,生靈塗炭,面臨滅種亡國的危險。

    三、徹底告別過去

    經過二戰,德國政府已經徹底反省,對二戰期間德國犯下的罪行進行了深深的懺悔,決心告別過去,將法西斯主義徹底埋葬。

    關於這一點,有三個例子可以證明。

    例子一:1971年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訪問波蘭,做出驚人的舉動,主動在猶太人紀念碑前下跪,向在二戰中被納粹迫害死去的猶太人表示懺悔。

    例子二:1994年5月德國透過並生效的《反納粹和反刑事犯罪法》,使用納粹標誌、口號和敬禮姿勢,使用具有納粹象徵意義的標記符號、標語和徽章,呼喚納粹口號等都屬於違法行為!

    歌頌希特勒的行為在某國是合法的,但是在德國是要坐牢的。不僅如此,你的衣服、帽子、鞋子上,甚至生日蛋糕上有納粹標誌都會被警方拘留。

    例子三:二戰結束這麼多年,德國政府始終沒有放棄對二戰納粹戰犯的追捕。

    2015年,納粹集中營一個警衛被德國政府起訴。而且這個警衛已經對自己當年的行為進行懺悔,他是看到別人說納粹大屠殺是捏造的,才挺身而出承認罪行,但依舊受到起訴。

    由此可見,德國對戰爭的反思是徹底的,對納粹的剷除也是堅決的,對和平的熱愛和對戰爭的憎惡是由衷的。

    這樣一個負責任國家,怎麼還會去收復失去的國土?就像現在這樣不是挺好的嗎?

  • 12 # 依稀說史

    近代以來,德國損失了不少領土。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德國的領土面積達到了59萬平方千米。德意志第二帝國時期,德國的領土面積為54萬平方千米。魏瑪共和國時期,德國的領土面積為46.88萬平方千米。納粹德國時期,德國的領土面積為69萬平方千米。現在德國的領土面面積為35.74萬平方千米。從領土面積上說,除了納粹德國之外,德國的領土面積一直處於減少狀態。

    如果從德意志第二帝國來看的話,德國的領土面積減少了近一半。德國文化的源頭,普魯士的龍興之地,德國偉大哲學家康德的家鄉東普魯士現在也已經不是德國的領土。二戰結束之後,在波蘭領土問題上,蘇聯提出了領土西移的想法。蘇聯佔領波蘭的領土由德國補償。為此德國失去了奧得河以東的領土,包括東普魯士在內。德國剩餘的領土被四大國分割槽佔領。美英法三國佔領的西佔區建立了聯邦德國,蘇聯佔領的東佔區建立了民主德國,統一的德國一分為二。

    二戰之後,盟軍在紐倫堡法庭對德國法西斯主義進行審判,徹底清除了德國的法西斯主義。為了消除法西斯主義,盟國對德國老百姓進行了各種教育,包括強迫德國民眾觀看納粹分子屠殺的影片等。在德國國內外反法西斯勢力的努力之下,德國老百姓心中的法西斯觀念也基本上被消除。

    德國老百姓對於二戰的態度和一戰的態度完全不同。一戰之後,失去土地的德華人認為《凡爾賽條約》是協約國強加給德國的“魔錘”。德華人對於《凡爾賽和約》是深惡痛絕,整個德國都瀰漫著一股復仇的情緒。當時的德國自然有收復失地的想法,甚至想恢復德國的海外殖民地。二戰之後,德國老百姓則極少復仇情緒,德國老百姓和政府對於二戰的反思也比較徹底。德國國內有明確的“反納粹法”,所有宣傳跟納粹有關的人或者組織都可能受到處罰,甚至是坐牢。法西斯主義和納粹主義在德國絕對沒有任何生存空間。

    二戰結束之後,世界上主要關於“反法西斯”的活動,德國幾乎都會參加。歐洲舉行各種慶祝二戰勝利的活動,德國也都會參加。德華人甚至舉辦慶祝德國被打敗的活動。二戰後,德國基本上對歐洲國家完成了經濟賠償。德國領導人也不止一次在公共場合檢討納粹德國的種種罪行。德國總理勃蘭特在猶太人紀念碑前,下跪懺悔。

    二戰後,德華人也選擇接受現實,承認德國失敗。當時的現實情況也迫使德國不得不接受現實。二戰後,德國一分為二,聯邦德國在美國的控制之下,民主德國在蘇聯的控制之下。兩個德國在一定程度上都不是完全獨立的國家,都必須在美蘇兩國的陰影下討生活。當時的德華人能夠保證國家執行、發展就已經非常不錯了,又怎麼敢提出領土要求呢。

    德國損失的領土主要是跟民主德國接壤的部分,在蘇聯的控制下或者蘇聯的勢力範圍之內。當時的民主德國就是蘇聯的衛星國,根本不敢忤逆蘇聯的意思。聯邦德國雖然隸屬於西方陣營,但是整體實力根本無法同蘇聯抗衡。當時的德國依然在四大國的分割槽佔領之下,以戰敗國的身份在國際上“討生活”。

    二戰爆發之前,各個國家的邊境線相對不穩定,國境線變遷也比較頻繁,國際上關於國境線的法律相對缺乏。所以二戰之前,吞併別國,滅亡別國的現象並不少見,割佔別國領土的例子也不少見。

    二戰結束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國家之間的國境線開始明確起來,想單方面改變國境線幾乎不可能,想使用武力改變國境線更加困難。

    二戰之後,極少有國家被吞併,改變國境線的情況也比較少,除非雙方協商。伊拉克吞併科威特,遭到了國際社會打擊。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也遭到了相應的譴責。德國做為二戰的戰敗國,想改變自己的國境線更加困難,更不用說需要從蘇聯(俄羅斯)手中獲得土地。

    面對戰敗的事實,德華人選擇清除法西斯主義,選擇接受現實,著眼於當前的新環境。蘇東劇變時期,德國迎來了統一的機會。當時德國統一的主要障礙不在兩德內部,而在於外部的四大國,尤其是蘇聯。兩國統一的方式不是兩個德國合併,而是民主德國加入到聯邦德國,等於要蘇聯退出自己的勢力範圍。所以蘇聯是德國統一的關鍵,只有蘇聯點頭德國才有可能統一。聯邦德國總理若想實現德國統一,必要得到蘇聯的支援,必須讓蘇聯放鬆警惕心,尤其是德國統一的之後的領土問題。

    聯邦德國認同德國和波蘭現有的邊境,承認德國所有的領土只包含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的部分。兩德統一之後,德國對外宣佈:在已統一的領土以外,沒有任何德國領土尚未加入德國。1990年11月份,統一的德國政府與波蘭簽訂協議,確定兩國的國境線為奧得河-尼斯河界線。波德簽訂邊境條約,也就意味著德國放棄了西里西亞、東波美拉尼亞、但澤和東普魯士的領土要求。

    兩德統一之後,德國的總領土面積為357376平方千米。德國統一之後,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所有人,自己對於失去的領土沒有任何要求。現在德國已經成為歐洲最強的國家,但是德國與任何國家都沒有領土爭端,也沒有向任何國家提出領土要求。

    德國對待二戰徹底反思的態度,認真履行戰爭賠償,贏得了國際間的一致認可。現在德國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國際環境非常良好。德國的經濟也快速發展,政治影響力也不斷擴大。現在德國已經成為了歐盟實際上的領導國家,在國際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德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所有人什麼叫:“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平精英里你很隊友玩過哪些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