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覺醒207580216
-
2 # We7667深山居士
《水滸傳》中,戴宗善於行走,身懷絕技"神行術",疾步如飛,日行千里,號稱"神行太保"。在沒有現代通訊裝置的古代,傳遞資訊均靠人騎快馬傳送。發生戰爭和其他重大事件時,朝庭發出的指令,邊關、地方上報情況,也靠騎馬傳遞。而戴宗的"神行術可省去馬匹,直接步行往來傳送資訊,且速度不亞於快馬。在梁山起到不可或缺的通訊員作用。
倒底有沒有"神行術",個人的看法,"神行術"就是今天所說的輕功。是經過長期練就而成,開始時在腿部綁上沙袋一類的重物,且逐漸加大重量進行練習。當帶著重物行走、跑步自如後,一旦解下綁在腿上的重物,行走、跑步的速度就加快了,這就變成了所謂的"神行術"了。
-
3 # 東方評史
“神行太保”戴宗在天罡系裡被封為天速星,排在第20位,以快速行走見長。
他的快速行走的本事,既不屬於武林中的輕功,同時也不是一個奔跑健將,而是一種法術。
他原是江州牢城裡的一名兩院節級,早年間就跟梁山上的吳用相識,在宋江被髮配江州牢城之時,吳用介紹此人與宋江,並修書一封。
當時吳用是這樣對宋江說的:“此人姓戴名宗,人稱戴院長,為他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在後來宋江在江州牢城和戴宗認識之後,二人遂成為知己兄弟。
不久,宋江因酒後誤題反詩犯事,便遣戴宗前往東京送書信,途中戴宗和梁山伯私通折返江州,但卻被黃文炳識破,和宋江被蔡九知府以私通賊寇的名義被押赴市曹問斬。
在梁山好漢大鬧江州之後,他便和宋江一起上了梁山,此後就一直效力於梁山,他的工作主要是擔任傳遞訊息的作用,並不參與戰場上的廝殺。
其實,在108位眾好漢之中,每人的特長都有各自的特點,戴宗雖不能參與戰場廝殺,但是他的作用依然不可小覷。
其中有兩個事件充分說明了戴宗的神行術對梁山來講是至關重要的。
在梁山人馬攻打高唐州時,當時的高唐州知府高廉精通妖法甚是厲害,梁山人馬不能取勝。
誰都知道,梁山大隊人馬如果不能快速拿下高唐州,就會受到來自朝廷大軍的攻擊,到時宋江一夥會受到腹背攻擊,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公孫勝在整個的《水滸傳》一書中,是除師父羅真人之外法力最高的人,像樊瑞、喬道清這樣的法術高手在公孫勝面前連一個照面也走不下來,勝高廉更不在話下。但此時公孫勝並不在梁山,而是在師父羅真人處。
不得已,宋江只得遣戴宗前去請公孫勝出山。
戴宗的神行法是這樣實施的,取四個甲馬綁在腿上,然後念動咒語,這樣便可一日行走八百餘里。
但當時因為有李逵伴行,於是戴宗便把四個甲馬一分為二,他和李逵每人各綁兩個。
書中寫到:李逵拽開腳步,渾如駕雲一般,飛也似的去了。
李逵不省的這法,只聽得耳邊風雨之聲,兩邊樹木房屋,一似連排價倒了的,腳底下如雲催霧趲一般。
各位看官,如果按書中所表,甲馬其實原非什麼寶物,我猜測是戴宗用紙畫的一道神符,畫好之後再綁在腿上,然後念動咒語便可快速行走。
在使用完畢之後,便從腿上卸下來,取出幾陌紙燒掉。
此次戴宗和李逵運用神行法請出公孫勝,高唐州打敗高廉,神行術的作用挽救了柴大官人的性命和梁山人馬,戴宗功不可沒。
三山聚義打青州之後,桃花山、二龍山和白虎山,三山人馬和呼延灼、魯智深、楊志、武松等在內的共12位頭領投奔梁山。
忽一日,魯智深對宋江說曾有個相識兄弟叫做九紋龍史進的常常思念,意欲前去探望。
但在魯智深來到少華山之後,方才得知史進已經被華州知府賀太守陷入大牢裡去了,遂想前去刺殺賀太守,但也不幸中了賀太守的圈套。
華州地界離梁山相距甚遠,訊息很是蔽塞,幸得有戴宗的神行法,宋江很快就知道了少華山發生的事情,遂調動大隊人馬前往營救。
戴宗的神行術和時遷的飛簷走壁一樣,雖說不能像林沖、關勝和秦明一樣用於陣前廝殺,但在關鍵時刻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後來的梁山人馬隨宋江的東征西殺之中,戴宗始終伴隨著梁山陣營起著傳遞訊息的關鍵作用。
在中國古典文學當中,時常有道士和巫術的描寫,戴宗所謂的神行術,既不是經過刻苦鍛鍊的輕功,也不是一個長跑愛好者,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法術,和輕功、長跑等運動沒有絲毫的關係。
-
4 # 周
戴宗的神行術應該不算輕功,而是道術或者說法術,應該是比較低階的道術。要知道在水滸的世界裡是有神仙的,像九天玄女,張天師,羅真人,黃巾力士,書裡蘊含這大量的道教元素和道教人物。自然也有道教法術,公孫勝會的五雷天罡正法,樊瑞也是有法術的,高唐州的高廉也是會些神仙手段。
書中吳用在介紹戴宗的時候說的很清楚,戴宗的神行法是道術。
吳學究道:“兄長聽稟:吳用有個至愛相識,現在江州充做兩院押牢節級,姓戴,名宗,本處人稱為戴院長。為他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此人十分仗義疏財。夜來小生修下一封書在此,與兄長去,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我們看戴宗是怎麼用的神行法,用四個甲馬,每條腿縛兩隻,念動神行咒語,然後就能飛快的前行,等到神行法停止的時候,需要解下甲馬,而且還要取數陌金紙燒送了。是不是有一種請神幫忙,完了燒紙送神的感覺。
總得說來,人家戴宗的神行法,雖然不是高階法術,但比起輕功高階多了。
-
5 # 仟蟻
算,因為所謂的神行術,只不過是在那個迷信的年代人們對於自己認知範圍外事物的解釋而已,還有就是當事者掌握了其中關鍵要害,為了不被其他人識破,減少競爭壓力從而利用了人們的認知缺陷,施以迷信的煙霧彈,讓人們以為他會獨門神術,其實這跟今天的詐騙犯罪有點類似,兩者都是利用資訊不對稱的先天優勢而已。
-
6 # 春風渡雨
先看各自的概念,然後下結論。
輕功是中國傳統武術中一種真實存在的功法。練習輕功並不能使體重變輕,卻可以大幅提高奔跑、跳躍能力、閃轉騰挪能力,並可以站立或行動於不可承重的物體之上甚至運氣提氣借用輕小物體騰起於空中,屬於武術的術類。 輕功練習方法繁瑣辛苦,且不易練成,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但是歷代武術名家都十分重視輕功的練習。現實中和“輕功”效果最相近的是跑酷運動,但是跑酷者一般需要勘測地形和丈量距離,且只能蹬牆一兩腳,落地打滾緩衝;而輕功作為古代武者的逃生技能,既不用勘測地形,又能在90°牆踩上五六腳,落地也採用馬步落地以繼續戰鬥。現代較出名的有武當輕功、少林輕功、峨眉輕功、自然門輕功。
那什麼是神行術了,我們看看例項《水滸傳》有個戴院長,戴院長就是神行太保戴宗,該同學有特異功能,會神行大法。要急著趕路,要飛報軍情,把兩個甲馬拴在兩腿上,日行500裡,把4個甲馬拴在兩腿上,日行800裡。其實老戴的速度只能算超級馬拉松選手,速度也不是多快,後面我們可以算一下。他需要道具,沒甲馬他和我們跑步水平差不多,甲馬才是他的王道。甲馬不是動物,也不是助推器什麼的,因為老戴每次用後都要燒掉。燒甲馬時,老戴都要用幾陌紙錢(金紙)一起燒。甲馬那麼容易被燒,這說明,它不是龜甲、蚌殼之類的骨製品。肯定也不是塑膠品,塑膠到19世紀才發明,宋代沒有。甲馬要麼是紙製品,要麼是木製品。
從這裡看出甲馬就是符篆之類的了。
戴宗之所以跑得快,耐力好,他依仗的可不是腿長身體棒,而是帶上甲馬後耐力驚人,能夠保持高速度持續奔跑。小說中有關於戴宗奔跑速度的詳細描寫:“次日起個五更,趕早涼行,拴上甲馬,挑上信籠,又走。約行過了二三百里,已是巳牌時分。”“五更天”就是“寅時”,大約是早上三點到五點。“巳時”大約是早上九點到十一點。從三點到九點,六個小時的時間,戴宗一口氣奔跑了兩三百里。咱們取中值,選250裡。
250裡也就是125公里,戴宗的時速是20.83Km/h,比汽車跑得慢多了。戴宗的優勢在於不怕地形崎嶇,道路泥濘,山路他也能跑。《水滸傳》中,戴宗的“神行術”也有不少講究,施功時,不能吃肉,只能吃素,戴宗因此還捉弄過李逵一次。戴宗的“神行術”,不僅可以自己使用,而且可以轉嫁他人,小說中不僅戴宗經常長跑健身,而且楊林、李逵、安道全三人在機緣巧合之下,也有幸嘗過“神州行”的滋味。
要是使用了神行法,戴宗自己是必須全程食素,但是同伴可以吃葷,這一點從戴宗和楊林的對話中可以看出,隨從者不忌飲食。但是戴宗為了作弄李逵,使梁山第一莽漢永遠敬畏和臣服自己,也曾故意撒謊騙人,看見李逵偷吃牛肉,因勢小懲薄誡,騙得李逵一路吃素,從而讓李逵對他不敢有絲毫無禮之處。
從上面可以看出神行術就是一種法術,書中也有定論。戴宗在施術中需不需要念咒語我們不得而知(應該是要念的)。但從他施術之前的飲食忌禁以及甲馬上身來看應該類似於請神上身之類的,而且施法過程中還可以能力轉嫁。
說到這裡我們就可以下結論了,神行術和輕功就是兩個概念,屬於兩種不同的修煉體系。輕功是流血流汗練出來的,而神行術就是請神上身念(咒語)出來的。一種屬於唯物的,另一種就是唯心的了[笑哭]
-
7 # 自律自強學社
不算是輕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人的速度和體力是有極限的,當時馬匹是最好的交通工具,所說的“神行術”應當是指“馭馬術”。
-
8 # 半葦渡江
不是。
神行太保戴宗,之所以能日行八百里,靠的是輔助工具“角馬”。而“角馬”是什麼東西至今無人得知,有人推測應該是帶有彈性的高蹺一類的東西,可以輔助奔走。書中寫戴宗使用前和使用後收起“角馬”的時候都要念咒語,只是為這個工具增加一些神秘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這個不是輕功。
-
9 # 神神秘秘的道士
戴宗的神行術不是輕功,而是一種術,叫甲馬。
書中曾經交代戴宗在奔跑時會安上甲馬。戴宗的甲馬並不是像呼延灼連環甲馬一樣,這是一道靈符,在戴宗出發前會祭告神靈,將神符貼在腿上,就可以健步如飛了。直至到達目的地後再將靈符撕下,就地焚燬,方算施法完畢。
甲馬屬旁門左道,大家可不要認為旁門左道是邪道啊,旁門左道是術,低於法和經。中國道教不叫物邪,只叫人邪,意思就是用來做惡就是邪,用來做善就是正。
-
10 # 鄭非夢妙文
確切的說戴宗的“神行術”並不是輕功而是一種道術。戴宗的“神行術”比所謂的輕功更厲害也更加高階。武俠劇中的“輕功”無非就是飛簷走壁,最厲害的境界也頂多是什麼“踏雪無痕”、“蜻蜓點水”、“燕子三超水”,能達到這種境界就算是輕功領域中的頂級水平了。但最厲害的輕功比起戴宗的“神行術”來說也是小巫見大巫,差距甚遠。關於戴宗的神行術就是一種道術的論斷在《水滸傳》原著中多次提及是非常明確的:
吳學究道:“兄長聽稟;吳用有個至愛相識,見在江州充做兩院押牢節級,姓戴名宗,本處人稱為戴院長。為他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原來這戴院長有一等驚人的道術;但出路時,傳書飛報緊急軍情事,把兩個甲馬拴在兩隻腿上,作起“神行法”來,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個甲馬拴在腿上,便一日能行八百里:因此,人都稱做神行太保戴宗。戴宗,綽號神行太保,能日行八百里。 梁山大聚義時,梁山一百零八將之一,排第二十位,上應天速星,職司為總探聲息頭領。徵方臘後授兗州府都統制,後辭官到岳廟出家,最終大笑而終。透過介紹我們可以得知戴宗跟公孫勝一樣都是身懷道術之人,都曾受過高人的傳授,只不過他們修煉的領域不同罷了。而且在戴宗的幫助下普通人只要栓上甲馬也可以行走如飛,戴宗就曾幫過楊林用過神行術,當時楊林還不信:
凡胎濁骨,比不得兄長神禮。”戴宗道:“不妨。我這法諸人都帶得,作用了時,和我一般行,只是我自素,並無妨礙。”當時取兩個甲馬替楊林縛在腿上,戴宗也只縛了兩個。作用了“神行法”吹口氣在上面,兩個輕輕地走了去,要緊要慢,都隨著戴宗行。可見只要把甲馬拴在普通人腿上然後戴宗施法,普通人也可以健步如飛。除了楊林外,黑旋風也曾使用過戴宗的“神行術”。
戴宗取四個甲馬去李逵兩隻腿上縛了,分付道:“你前面酒食店裡等我。”戴宗唸唸有詞,吹口氣在李逵腿上。李逵拽開大步,渾如駕雲的一般,飛也似去了。因為李逵沒聽戴宗的話偷偷吃肉,結果腿上帶著甲馬收不住腳了,耳朵邊有如風雨之聲,兩邊房屋樹木一似連排價倒了的,腳底下如雲催霧趲。跑了一天也收不住腳,差點把李逵餓死,這也算是戴宗對他的一點懲戒。
由此可見戴宗的神行術關鍵在綁在腿上的四隻甲馬,那問題來了甲馬是什麼寶貝呢?是畫有神像的紙馬,用完即焚化,謂之甲馬。
結語:透過分析我們知道了戴宗的神行術是一種道術或法術,而輕功只是武術的一種,論威力神行術遠勝輕功。
-
11 # 滿月尋桂子
戴宗的神行術怎麼會是輕功呢?那是法術。戴宗有四個甲馬,作神行法時,把甲馬拴縛在腿上,念動真言,一日能行八百里,要行便行,要止即止,收放自如,而且還能帶一個人。
假如說是輕功,短時間內快速奔跑是沒問題。要想日行八百里,累吐血也做不到,古時候六百里加急,也得好馬替換著跑!
水滸中有兩個會法術的人,一個是神行太保戴宗,他會神行法。另一個是入雲龍公孫勝,能呼風喚雨,騰雲駕霧。
書中有一段描寫戴宗作法捉弄李逵的,非常有趣!李逵打死殷天錫,柴進失陷高唐州。為請朱仝上山,李逵殺死小衙內。朱仝見了李逵便要拚命,宋江讓李逵去柴進莊上住些日子。柴進有個叔叔柴皇城在高唐州居住,寫書來說被知府高廉小舅子殷天錫霸佔花園,氣病在床。柴進帶李逵去後,柴皇城交待完後事一命嗚呼。那殷天錫又來催逼搬家,被李逵打死。
柴進慌忙讓李逵回梁山,自己卻被知府高廉下在牢裡,梁山宋江率眾來打高唐州,無奈那高廉會使妖法,打不下高唐州。軍師吳用說要破高廉除非去薊州請公孫勝。
話說智取生辰綱後,公孫勝一行七人上了梁山,後來說回家探母一直未歸,實則又跟其師羅真人去修道習法了。
宋江上山後曾派戴宗去尋過公孫勝,未果,於路帶回四個好漢:楊林,裴宣,鄧飛,孟康。
這次公孫勝交待戴宗專去名山洞府,大川真境去尋。戴宗說帶個伴當,李逵要隨行。戴宗便說,他有四個甲馬,可以縛兩個在李逵腿上,作起法來,一起行走,但必須吃素,李逵答應。
戴宗帶了李逵辭別宋江眾人,奔薊州去,走了三十里,遇村店買吃住宿,戴宗吃素,李逵卻揹著戴宗買了牛肉吃,戴宗張見不說破,第二天要捉弄他。
天明吃過早飯,戴宗取出兩個甲馬縛在李逵腿上說,昨日不曾作法,今日要趕路程,須作法行八百里方住。戴宗念動真言,李逵只聽得耳邊風雨之聲,兩邊樹木一似連排價倒了,腳底如雲催霧趲,李逵怕將起來,幾遍要住腳,哪裡收拾得住,恰似有人推似的,腳不點地,李逵只得叫:爺爺,且住一住。
李逵看看走到紅日平西,肚裡又飢又渴,不能住腳,驚得一身臭汗。戴宗在後故意問他怎不買吃的,李逵叫:哥哥,救我一救,餓殺鐵牛。戴宗摸出兩個燒餅遞給他,卻隔一丈遠始終夠不著,戴宗說:今日蹊蹺,我的兩條腿也不能夠住。
李逵說這腿不由我半分,只好把大斧砍下下半截來。戴宗說最好,不然走到明年也不能住。李逵只好將偷吃牛肉之事說了,戴宗笑道:你依得我一件事,便罷了這法。李逵道:老爹,我今都依你的。
戴宗住了法,李逵住了腳,卻待抬腳,又似釘住一般不能動,叫:哥哥,救我一救。
戴宗又笑:你今番依我說麼?
李逵道:你是我親爺,卻是不敢違了你言語!
李逵對戴宗先叫老爹,再叫親爺,從此對戴宗服服貼貼! -
12 # 貳柒柒玖
嚴格來講,戴宗的神行術是“甲馬加速法”。
從戴宗的綽號可以大致看出他的的本事:神行太保·甲馬戴宗,神行太保的意思不是輕,而是快,日行一千夜走八百。甲馬的意思就是古代祭祀做法常用的紙錢,上面印著和施法有關的符咒和圖案。而且,這種法術也不是抬腿就能用,規矩大了去了,首先:1·如果你眼下有緊急的事務要去辦,就要準備忌口,渾的不能吃,只能食素,而且還不能吃太飽。2·儘量讓自己靜心凝神,根據路途遠近和事情的緊急程度拿出相應數量的紙錢,別在自己兩條小腿上。3·手掐訣口唸咒,等待神行法發揮作用。接下來,就期待自己像刺蝟索尼克一樣在地面上飛馳。當然,這種反人類的法術在《水滸傳》裡的意義除了快速傳遞重要資訊之外,剩下的也只有自己逃命時才用的上了。而且,戴宗的神行法也不是什麼獨門絕技,很多描寫都能證明這只是一種開掛的代步工具而已:記得李逵跟隨戴宗下山找公孫勝的時候,因為李逵不聽話,一路大酒大肉耽誤事,戴宗就偷偷在他腿上貼了幾片黃紙錢,然後李逵就飛出去了,而且誇張到兩腳離地的程度。這說明什麼?說明神行法只要熟練掌握,男女老幼都能實現“隨風奔跑自由是方向,一路追逐雷和閃電的力量”的人生理想。但小說就是小說,傳奇色彩是必不可少的,看看就好,切勿模仿! -
13 # 十三哥喂
戴宗的神行術應該算是法術,不算輕功。
畢竟輕功還是沒有馬快,也比較飛體力,法術更合理。
況且在原著中,戴宗施法是要燒紙少甲馬的,又不能沾葷腥,這一點符合法術的特性,如果是輕功,消耗了那麼大的體力,還不得大魚大肉的補充點營養啊。
另外,戴宗的神行術是可以帶人的,只要施法,普通人也能變神行太保,輕功就不行了,若是帶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施術者的能力。
-
14 # 文化一家人
神行太保戴宗這個“神行術”與輕功是兩碼事兒。
《水滸傳》原著已經講得很明白,即:把兩個馬甲綁在腿上,可日行五百里,把四個馬甲拴在腳上,能日行八百里。這屬於藉助法器變幻的一種法術。
在《水滸傳》中,真正有輕功的人,只有鼓上蚤時遷一人,施展起來可竄房越脊如履平地,盜取金槍手徐寧的雁翎圈金甲,火燒翠雲樓,都是時遷運用輕功創造的傑作。
兩相對比即可驗證,戴宗的神行術是法術的一種,與輕功毫不沾邊。
一、運用神行法術,去薊州請回公孫勝。
戴宗的神行術在《水滸傳》中還是發揮了很大作用的。宋江帶隊攻打高唐州時,受到高廉的法術困擾,一時難以取勝。是戴宗和李逵兩人去薊州請回了公孫勝,公孫勝施展法術才打敗了高廉。當時,戴宗把兩個馬甲綁在自己腿上,把另外兩個馬甲綁在李逵腿上,念動咒語後,兩人日行五百里,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
二、與安道全同行法術,方救得宋江性命。
宋江背上生了癰疽,疼痛難忍,神思昏迷,呈奄奄待斃狀。張順去建康府請回神醫安道全,經醫治才轉危為安。只是,在請安道全回來的途中出了點波折,不能及時返回。多虧戴宗前去接應,讓張順在後面慢慢走,戴宗又像上次和李逵同樣,把兩隻馬甲綁在安道全腿上,念起咒語,倆人一同先行返回,才救了宋江性命。
結語:
綜上可以說明,戴宗的神行術本是一種法術,屬於玄幻神魔的型別。而輕功則是靠平時練就的武功當中的一種功夫。二者是根本不同的型別,不可同日而語。
-
15 # 貢子曰
在我看來,這戴宗的神行術並非是輕功,而確實是一種神術。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主要是基於如下原因:
第一,戴宗在每次神行時都要做一定的法事。先給自己的腿上貼上兩個甲馬,隨後嘴裡唸唸有詞,經過這樣的折騰,戴宗就跑起來了。
當結束神行後,他還需要將甲馬和元寶一起焚化。在這段期間是不允許喝酒吃肉的,只能吃素。
綜合來看,這就像一場嚴肅的宗教儀式一樣。
第二,神行術可以帶人。說它是法術,還因為它能帶人一起。
戴宗曾經多次帶人使用神行術,黑旋風李逵、錦豹子楊林、神醫安道全。
像安道全這種手無縛雞之力的醫生在貼上甲馬後,也可以像打了雞血一樣日行八百。
這不用神蹟來解釋的話實在想象不出別的了。
第三,書中對江湖武術的描寫甚少。輕功可能是隨著金庸小說熱而流傳開來的。段譽、蕭峰都是輕功高手。
而《水滸傳》一書中對於江湖武術的描寫則很少。最多的也就是武松的鴛鴦步,玉環腿。
至於輕功則更少了,最多也就是鼓上蚤時遷有這項技能。
《水滸傳》中有很多迷信色彩的東西,宋江背後的九天玄女,公孫勝及他的師傅羅真人,高俅的弟弟高廉。
所以,綜合來看,戴宗的神行術絕對不是什麼輕功,而是實打實的一種神術。
這種依靠甲馬神行的例子,在清代小說《鏡花緣》中也有提現。
-
16 # 郭忻486946
不算,戴宗那是法術。輕功還講道理,哪怕左腳踩右腳如此荒誕的道理。可戴宗的甲馬一綁,完全不考慮肌肉耐力骨骼磨損,直接任何人都可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基本可以理解為戴宗其實和公孫勝都是法師,只是公孫勝屬於有門派有師傅,戴宗屬於野修,就只有這一道術法。
-
17 # 使用者吉祥如意392
七律:贊神行太保戴宗
(一)
身懷仙術世無雙,
聚義水泊美名揚。
日行一千無間歇,
夜走八百不停當。
傳送書信快而準,
刺探軍情精又詳,
功成不把紅塵戀,
歸隱神廟欣安享。
(二)
法術高深世所罕,
聚義水泊美名傳。
日行一千無停歇,
夜走八百不費難。
刺探軍情速度快,
傳遞訊息時間短。
剿匪功成欣歸隱,
泰安神廟享晚年。
-
18 # 桂梅傑
是的。輕功分成若干種類。如果不是輕功,為什麼其他好漢不會呢!只是他的這門輕功必須藉助甲馬才可以,也算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快行術吧。
回覆列表
不算。輕功乃靠自身功夫,躥房越脊、飛簷走壁。誇張也罷、虛構也罷,古書都是這樣形容的。如:鼓上蚤時遷,花蝴蝶花衝。然而戴宗是帶有“法術”色彩,需在腿上捆綁“甲碼”,還需透過咒語,方可“神行”;乃術士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