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zfy138888
-
2 # 木聿
古代皇帝為了保證自己陵墓不被盜墓以及自己死後遺體的安全性,通常不會讓人們知道地宮以及陵墓內部的構造,參與建設的工匠是可以瞭解到這一內容的,因此通常會把工匠與自己一些陪葬,或者把他殺掉。
-
3 # 南風微史觀
其實修墓工匠最後的待遇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工匠是在為哪個皇帝修建陵墓。
如果修的是漢朝皇帝,明清皇帝的寢陵,工人大可以放心地去修,皇帝死後這些工匠還可以入匠籍,每年固定時間去公家服役,其餘時間在外自己做工賺錢。
但要是運氣不好去修第一個皇帝秦始皇陵墓的工匠,尤其是修地宮的,最後都被秦二世殺死。
在古代建造帝陵基本屬於大工程了,不是一批人修建的,而是不停徵發民夫和囚徒來建造的。大都的帝陵都是皇帝一繼位就開始建造,一直到被埋進去!
那麼長時間裡不知道徵發了多少地方,多少批的民夫工匠,你說殺哪一批好!要說是設計監製的人吧,也不對!一般帝陵都是由工部等負責國家營建的機構負責設計監造的,說不定工程總指揮還是丞相直接負責的,不可能把丞相等官員大匠殺了吧!
而且照現在的考古發掘和歷史文獻來看,也沒有相關證據!到是有殉葬和陪葬的!不過那也不是在皇帝的墓葬裡,大都也是另起墓葬!
-
4 # 錢錢他爹
皇帝在生前就享盡榮華富貴,死後自然也不會虧待自己。很多皇帝從即位之初,就開始給自己修建陵寢。直到自己去世才修好,可謂是耗時耗財又耗力。
如此大動干戈,自然是為了自己死後可以依舊哀榮無限。皇帝是天下至尊,地肯定是挑最好的,陪葬的寶物自然不少。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面對帝陵這個香饃饃,盜墓賊們眼都紅了。
為了防備盜墓賊們,修建帝陵的工匠會在墓穴裡設計機關。這些秘密只有這些工匠知道,這樣的話很多盜墓賊就會打起這些工匠的主意。比如讓他們帶路說出墓的具體位置,機關設定在哪裡。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修皇陵的工匠都有明確的分工,只知道自己修的那段帝陵的秘密,其他的並不知道。只有核心人物可以知道相對多的秘密。
至於這些核心人物,在帝陵修好後,當然命是活不成了,要嘛殉葬要嘛被以其他手段除掉。也有很多說法說,其他工匠的結局也是這樣。其實想一想,就知道不可能。
修帝陵是一件龐大的工程,並不是幾千或則幾萬工匠能完成的。有時候修一座帝陵需要徵召幾十萬人去完成。把幾十萬人都殺了陪葬基本不可能,殺這麼多人會大失民心,皇帝也不會想看到這樣的局面。
但是這些人又不能輕易放出去。一般修完墓,這些人會被髮配到人跡罕至的地方,這樣就不會洩密。或則被用藥物弄聾弄啞,反正就算沒死,這些修墓的工匠以後的日子也是不會好過多少。
-
5 # 天道酬勤向陽而生
主要是看工匠生活在什麼時期,在先秦貴族為主的社會形態下,殉葬算是常態化,貴族死後妾室殉葬的很多,更何況是替皇帝修建陵墓的匠人,最好的狀態是在長期的修建中自然死去。
秦以後為了加強皇帝的集權和統治秩序,先秦貴族制度在慢慢弱化,尤其是士人集團崛起,殉葬的制度慢慢減少,太殘忍,有傷天合。所以修建墓室的匠人也很少被殺害殉葬了。
在有就是周邊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以後,遊牧民族本身就有殉葬的習俗,南北朝時期 、遼、 金 、元等,為這些時期皇帝修建陵墓的匠人就很不幸,被殺害殉葬是大機率的結局。
除了先秦外,史書有記載的皇室殉葬,有秦始皇、成吉思汗,慈溪。應該還有很多,剩下的就需要考古學家證實了。但是像秦以後主要以漢人為皇帝的,殉葬很少,匠人待遇相應的應該不錯,如漢武帝,唐朝,宋朝,明十三陵等(也不排除有暴虐的皇帝)。
伴君如伴虎,何況是修建陵墓的匠人。
-
6 # 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個人認為,中國歷史上各朝代應該不太相同。隋唐以來,帝王陵墓所在位置已經公開(地宮位置是秘密),並建立宮室享殿,劃出禁地,派兵駐守。很少再有因怕洩露皇帝埋葬地點而被殺或者殉葬的工匠了。
但為皇帝營建地宮的人也沒有傳說中的不留活口一說。
首先這些傳說很多,比如為明代皇帝堪輿定穴的大臣或是工匠,他們定好吉壤,會把正穴上(風水上的龍沙水穴向)的第一剷土保留下來,御覽之後用紅布包好,以待皇帝駕崩後,放於地宮皇帝的梓宮(棺槨)正下方石床的金井中,代表陰陽二氣調和,棺槨旁邊會擺上未雕琢的璞玉,代表“金井玉葬”。
而這些知道皇帝地宮位置所在的人士,在工程完畢,傳說就要被刺瞎雙眼,就是用馬尿燻蒸雙眼三天,表面上看眼睛沒有損失,實際雙眼已瞎。皇帝則會令他們離京,並賞賜銀兩,保他們富貴。但子孫皆要登記造冊,終生不得洩露一字,如皇陵因此被盜,子孫要被誅九族。
而清代傳說要把修建好陵墓的工匠全部弄啞,讓他們無法說出陵墓地宮的入口位置,所以在清代帝陵明樓之後寶頂之前的院子叫作“啞巴院”。
當然以上都是傳說,眼瞎口啞並不代表不能寫不能畫,這些只是為了增加了帝王陵墓的神秘性和威嚴性,讓百姓和盜墓者望而卻步,不敢接近罷了。
咱們從定陵的發掘就可以看出修建陵墓的工匠並沒有傳說中被殺被埋的下場。1955年郭沫若,范文瀾,鄧拓等上書國務院提出發掘十三陵的一座帝陵,在長陵(太大),獻陵(太小,且勘探有積水),和定陵中選擇一座陵墓發掘,最終確定了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定陵。
明陵地宮入口之前有一條巨大石磚建成的隧道,不想大家想像的入口一定在寶頂前方正中,磚道的入口(金剛牆)不一定在寶頂下的什麼位置。如果非要在明樓下方開啟地宮的入口除非用炸藥炸開前方的磚道和填土或是直接把寶頂挖空,那是不可想象的工程量。
於是與發掘隊隊長趙其昌(本人與趙老師當年有過深聊,老人贈我一本簽名的十三陵傳說,聊天中老人貌似不太願意再提發掘定陵的事,當年提議和發掘的領導除了趙老沒幾個善終的)。組織人員在定陵寶頂兩側打了三條長百米,深二十米的探溝來找磚道入口,在西側探溝挖出了一塊粗糙的石碑,碑上刻著“此石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發掘隊很奇怪當年為什麼會留著這麼暴露地宮位置的石碑和文字,甚至懷疑是一種對盜墓人的誤導,或是引至機關陷阱予以殺死。但經過再三的論證和查詢歷史資料,發現事情沒有那麼複雜: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定陵從1584年修建到1590年建成,歷六年時間,建成時萬曆皇帝才不到二十八歲(五十六歲去世),正在年輕體壯之時。
但是地宮(挖坑建地宮在回土)建成後也不能就這麼開著門通風散氣的等著皇帝駕崩吧,所以只能先把地宮關閉以防遭遇水火之災。但這些工匠又不知道什麼時候皇帝的死期,朱翊鈞萬一在活個幾十年到時候草木地形大變,那誰還記得金剛牆的位置呢,工匠自己和子孫後代恐怕都要遭殃了,所以留下此石以作為再開啟地宮的標記。發掘隊以此為線索,最終打開了關閉長達近四百年的萬曆定陵地宮(紀錄片是後來重新擺拍的)。
所以說,當時修建地宮的工匠,在完成工程後還要準備在將來駕崩後再次開啟地宮來看,他們應該是很安全的,應該和僅天為國家保密專案工程施工的工人差不多,但是洩密的後果要嚴重的多。
-
7 # 密探零零發
古代皇位為自己修建陵墓,為了起到保密的目的,對待陵墓修建的工匠一般會對最後一批參與陵墓內部核心設計的工匠們進行滅口,當年東陵大盜孫殿英在盜掘慈禧的陵墓的時候,就是靠一個參與陵墓內部設計和施工的工匠找到的陵墓的入口。陵墓一般都是從內部關閉,人怎麼出來呢?一般名義上會有一天地道讓最後關門的人出來,但封建統治者為了保密和防止此通道被盜墓者利用,一般這個通道都是騙人的。當年修建慈禧陵墓的人,能活過來,也是因為自己幹活的時候傷到了,被誤認為死了,扔到荒郊野外,建了一條命。
當年,有一些皇帝還是比較好,他知道再怎麼防備盜墓者,還是早晚被盜,於是提倡簡葬,沒有殺死修建陵墓的工匠。
回覆列表
古人講究入土為安,所以他們把身後事看的十分重要。皇帝也是如此,一般新皇帝登基的時候就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墓。生前住的是皇宮,死後住的是地宮。兩者雖然名字不同,但修建的都是極其奢華,裡面放入各種奇珍異寶,以求在死後也能享受榮華富貴。
如此龐大的工程,肯定要花費無數的勞動力,一般都是十幾萬民夫一起修建,花費十幾年的時間,才能修建好一座地宮。但這是就牽扯到一個保密的問題,那麼多人都參與過地宮的修建,皇帝死後的奇珍異寶,豈不是會被大多數人所惦記嗎?
所以一般在陵墓修建完成,新皇帝就會下令對這些工匠趕盡殺絕。歷史上殺工匠最多的應該就是秦二世了。秦始皇死後,參與修建秦始皇陵墓的工匠都被處死,具體人數有待商榷。成吉思汗死後,參與修建陵墓的數千工匠同樣被活埋殺死了,所以一直都沒有人知道成吉思汗的墓地。
當年在給慈禧修建陵墓的時候,有個主要工匠突然心肌梗塞死了過去。士兵以為他真死了,於是就找個亂葬崗隨便扔了,但不知道怎麼地這個工匠突然又活了過來,從而免於滅口,但此人也是唯一一個知道慈禧墓地秘密的人,日後成為了孫殿英的引路人。
皇帝之所以這麼做,都是為了防止自己死後被盜墓。也是怕墓中的金銀珠寶被偷走。歷史上像比較樸素的君王,就不會下令滅口,它們的墓地都十分簡單,也沒有什麼陪葬品。相反盜墓者也不會打他們的主意,他們才能歷經千年不被打擾。
那些聲勢浩大的皇帝,如秦始皇,李世民等人,地宮極其豪華,陪葬品無數也沒能保住他們能入土為安,而那些簡樸的皇帝卻能永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