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陪伴在孩子身邊長大但生活拮据一點好,還是把孩子放老家出去賺錢給他們創造一個好的物質條件好?
16
回覆列表
  • 1 # 艾米成長記

    我覺得這個問題是兩個極端化的問題,所以我既不贊成家長放棄工作完全的陪伴孩子,也不贊成對孩子完全的放任自流。

    先說第一個方面吧,“不贊成家長放棄工作完全陪伴孩子”,具體理由如下:

    首先,家長的成長和孩子的成長都需要獨立的空間。

    如果家長每天都陪著孩子,圍著孩子轉,一開始還是有新鮮感的。家長心理上會覺得,做到了對孩子盡職盡責,孩子也會因為家長的陪伴而感受到更多的愛和幸福感。但是,時間久了,就會產生矛盾。那矛盾點在哪裡呢?舉一個例子說明。

    我有一個發小,他的愛人就是全職的家庭主婦,每天不是圍著鍋臺轉,就是圍著孩子轉。起初還能感覺到生活的美好,但是後來,這種日復一日重複的單調生活使她變得十分焦慮。為什麼會感到焦慮呢?因為他看到與她一起大學畢業的同學們,每個人的工作和事業都在蒸蒸日上,不斷進步。有的人考上了公務員,有的人考出了司法證,有的人通過了註冊會計師考試。而她仍然在原地停止不前,並且逐漸荒廢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所以她對人生的後半程滿了焦慮,以至於時不時的就拿孩子和老公撒氣。慢慢的變得控制慾非常強,過分的干涉孩子的生活,甚至是老公的生活。這樣的生活中不再有更多的愛和幸福,而是每天都充滿了火藥味。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人作為社會上一個獨立的個體,有時更多的是要從社會中、人與人的交際中獲得滿足感,從事業的成長和努力工作中獲得愉悅感和成就感。

    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她有自己自身成長的途徑和方法。我覺得家長不要過多的去幹涉孩子的成長行為,當然有些錯誤的,或者不正確的行為,我們需要加以引導和糾正。但是應該更多的給孩子一個獨立的成長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和探索這個社會,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家長的附庸品。那些媽寶男和媽寶女們不都是家長過分干涉和溺愛的反面教材嗎?所以,請讓你的孩子活成他自己,而不是變成理想化的你。

    總而言之,無論是我們家長也好,還是孩子也好,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我們也應該有我們獨立的成長空間。

    其次,孩子的成長需要更多經濟基礎和物質基礎作為保障。

    如果家長為了孩子放棄工作,美其名曰是用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但實際上會大大降低孩子的成長質量。無論是孩子的身體成長,還是心理成長,都需要更多的經濟基礎和物質基礎作為保障。如果因為陪伴孩子放棄工作從而使生活過得十分拮据,無法給孩子提供多元化的、更豐富的飲食營養,無法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比如說要買一套書籍、買一個玩具、參加一次夏令營、一次去海邊的旅行等等。這樣再多的陪伴又有什麼意義呢?

    再說第二個方面,我也不贊成完全的對孩子放任自流。

    我們常常把孩子的成長比喻成小樹的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枝枝芽芽的分叉。那此時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和糾正,引領孩子往更好的方向去走。作為一名鄉村教師,對於這個問題有非常深刻的體會。

    我們學校有80%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父母都在天津,北京或者是更遠的地方打工,每年回家的次數少之甚少,甚至好多年都沒有回家一趟。更有甚者,孩子兩三歲之後再也沒有見過自己的父母。年復一年的都是跟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度過的。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大部分孩子的家長年後不能外出打工,或許這有可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與家長待的最長的時間一年。

    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遭遇到成長問題、成長困惑和成長煩惱時,想尋求家長的幫助和安慰。但是,沒有人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幸運的是他們生活在一個網際網路的世界,大部分孩子的解決方案都是去網路上尋找的。網際網路是一把雙刃劍,她既可以把一個人引導到正大光明的道路上去,也可以使一個人走進萬劫不復的深淵。作為還未成年的孩子們,心智尚未成熟,對於網際網路中那些良莠不齊的資訊無法正確的辨別。致使有些孩子從此走上了錯誤的人生道路,毀了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長不可以對孩子完全放任自流,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監管和引導,讓他真正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獨立的、有價值的人。

    最後總結,我覺得家長應該做好取捨,儘量選擇一個折中的辦法。既不能放棄工作讓整個家庭喪失物質基礎和經濟基礎,也不能對孩子放任自流完全不管不問。做好魚和熊掌的兼得,這是最重要的解決辦法。

  • 2 # 滁州金騰達教育戴老師

    對於孩子,最合理有效的方式首先就是關鍵時期的陪伴,因為父母是第一老師,父母的教育影響關乎孩子的一生。

    但問題是如果父母不努力,沒有自己的事業作為依託,如何提供有效的物質保證、情感支援和思維引導呢?

    作為每一個人,都是作為獨立個體而存在,我們不是孩子的附屬品,同樣孩子也不是父母的附屬品。

    我們做父母的能夠學會和孩子一起成長,在自己的家鄉或者周邊尋求發展學習的機會,這樣的方式就一定會雙贏。

    事實證明一個愛學習的父母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自己的孩子,這樣父母能夠在自己的職業中獲得成長,經濟也不會拮据到哪裡去吧?

    而對於孩子,有了父母的陪伴、精神的支援、行動的影響,他們會有清晰的規劃、有效的行動和良好的習慣。

    為什麼一定要去取捨,而不去想如何雙贏呢?其實關鍵就在於父母的學習態度和持續的自省。

    這種本質是對於人生和生活的態度,只要有這個作為支撐,何愁孩子不能成人併成才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麥紅蜘蛛對小麥的影響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