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凡世界的覺醒
-
2 # 小嚴說歷史
清朝入關後,八旗兵軍官序列相當高,各旗都統為從一品,各地駐防八旗的將軍也是從一品(原為正一品,乾隆時期改為從一品)。具有指揮某城八旗全權的副都統,為正二品。以下有總管(正三品)、副總管(正五品)、城守尉(正三品)、防守度尉(正四品)、參領和協領(從三品)。
綠營兵軍官序列則沿襲明末慣例,以提督(從一品)為最高級別軍官,以下為總兵(正二品)、副將(正三品),以及參將(正三品)、遊擊(從三品)、都司(正四問品)、守備(正五品)等級別軍官,基層軍官“千總”(從六品)、“把總”(正七品),級別也很高。
總的來說武官的級別與明代相當,但是比較注意協調與文官序列的地方行政官員的級別關係,一般儘量做到平級。也和明代一樣,清朝統治者一般儘量避免委派武官為一個大的戰區的指揮官,而是習慣於從朝廷派出文官來指揮戰區或軍內區。
清初已形成慣例,幾個省組成的大軍區由掛朝廷右都御史銜的總督(從一品)來指揮,省軍區則由掛朝廷兵部右侍郎銜的巡撫(正二品)來指揮。
理論上而言,總督與提督平級,巡撫與總兵平級,但實際上這些武官見了總督、巡撫都要下跪行參見禮。即使在地方也是如此,把總見平級的知縣,也要行禮。
-
3 # 宛若星辰暖若夕陽
清政府從1904年開始,透過頒佈實施一系列的章程制度,逐步推行西歐式軍銜制。1904年12月,清政府練兵處會同兵部向朝廷奏準《另定新軍官制事宜》,建議“參仿八旗官員之秩序,旁採各國軍營之規章”,按照西方軍官軍銜的三等九級制,取代舊的官階制度,建立新軍的階位品級體制,軍官“區為三等,析為九級”。
1905年3月,練兵處、兵部設計出軍官軍服和軍銜標誌的第一個圖案式樣。8月,練兵處提出軍官授銜的標準、條件、程式和要求。12月經清政府批准,陸軍軍官開始按新官制評定等級,從而形成了中國最早的軍銜等級:
上等第一級,正都統;
上等第二級,副都統;
上等第三級,協都統;
中等第一級,正參領;
中等第二級,副參領;
中等第三級,協參領;
次等第一級,正軍校;
次等第二級,副軍校;
次等第三級,協軍校;
1909年11月,軍諮處又奏請朝廷在軍階第一等第一級內正都統之上增設“大將軍”、“將軍”兩銜,與正都統同為上等第一級;設立軍士銜三級,即上士、中士、下士;在軍官和軍士之間增設“額外軍官”銜一級。
不難看出,如按現在的軍銜稱謂,晚清的“都統”對應將官,“參領”對應校官,“軍校”對應尉官;“正”、“副”、“協”分別對應上、中、少各級。從“正都統”至“協軍校”這九級,分別對應上將、中將、少將、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大將軍”、“將軍”和“正都統”同為一級,是榮譽軍銜,相當於有些國家的元帥。“額外軍官”就是准尉。士兵軍銜稱謂與現在基本相同。
-
4 # 棒槌襖襖
清朝前期和中期的軍隊主要分為八旗兵和綠營兵兩部分。1644年清八旗兵入關後,隨著形勢的發展,產生了綠營兵的編制。在這兩支軍隊的配合下,清朝統治者完成了鞏固政權、統一全國的任務。在使用中,清朝一貫秉承八旗兵為主,綠營兵為從的基本國策。
八旗兵主力多配置在京師及關外滿洲老根據地,擔任京師防衛和駐守各省要地的任務。八旗兵的最高領導機構是八旗都統衙門,它的職權不侷限於軍事,凡是八旗兵丁的戶籍、民事都歸其管理。每旗設都統一人,從一品,副都統二人,正二品,分管滿、蒙、漢軍二十四旗的事務。
都統、副都統以下,分別設立參領、副參領、佐領、驍騎校、印務參領、印務章京、筆帖式、外郎、繕寫人等各級軍事和文職長官。具體說來,滿洲八旗共有以上各級長官2098員,統轄兵丁93000人;蒙古八旗有長官840員,統轄兵丁23600人;漢軍八旗有長官1140人,統轄兵丁32000人。負責衛戍京師的八旗兵還有下列編制: 親軍營、驍騎營、前鋒營、護軍營、圓明園護軍營、步兵營、火器營、健銳營、神機營等,總兵力達112000人之多。
綠營兵產生於順治年間,八旗兵入關後,兵力不足,於是招降明軍,改編為綠營,因為以綠色旗幟為營標,故稱綠營兵。綠營兵在極盛時期,兵力總數多達60餘萬,從平定三藩到中英鴉片戰爭,為清朝的主力部隊,對清王朝的穩定統一發揮過很大作用。
綠營兵由地方督撫統率,綠營的最高武職長官為提督,戰略單位為總兵統轄的鎮,基本編制單位為參將、遊擊、都司、守備直接統帶的營。清朝統治者將全國劃分為11個軍事區,區的最高長官為總督;不設總督的區,則以兼領提督的巡撫為最高長官。總督和巡撫下轄提督,提督以下有總兵、副將、參將、遊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等各級軍官。
以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為例,全國共有總督8人(從一品)、不設總督地區巡撫3人(正二品);提督(武職從一品)衙門18個、總兵(武職正二品)衙門83個、副將(武職從二品)衙門137個、參將(正三品)177人、遊擊(從三品)370人、都司(正四品)494人、守備(正五品)887人、千總(正六品)1867人、把總(正七品)4915人。以上各級武職軍官共統率綠營兵648345人。
-
5 # 柴門聞犬吠666
說起清朝軍隊的編制,這是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因為清朝軍隊的標準是一筆糊塗賬,在清朝入關之前,清朝的軍隊只有自己的滿洲八旗。請注意,在這一階段,八旗基本上全民皆兵,每個旗有7500兵力,滿洲八旗總計6萬人。後來隨著自己地盤的擴大,又出現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編制和滿洲八旗一樣。所以說,在清朝入關之前,自己只有這不到20萬的八旗兵。這些部隊有各個旗主率領,還算簡單明瞭。
但是在清朝入關之後,八旗兵的編制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八旗不再是各自為戰,而是被混在了一起。原來的旗主們都成了空架子,所以的軍隊都必須服從朝廷的命令。這些八旗兵被劃分成了野戰軍和內衛軍。野戰軍包括健銳營、火器營、驍騎營等等,內衛軍則分為了八旗步軍營。八旗步軍營總計有2萬餘兵力,編制與野戰軍不同。如果邊疆發生了戰爭,清朝會從各個部隊中抽調部隊。但由於八旗兵已經逐步喪失了戰鬥力,清朝主要依靠綠營作戰。
清朝入關之後,依靠自己那不到20萬軍隊,肯定無法征服全國。所以說,在很大程度上必須依靠綠營。綠營就是漢軍組成的部隊,綠營的武器明顯不如八旗兵。起初,八旗兵也根本看不起綠營。但是到了康熙在位的後期,八旗兵的戰鬥力已經逐步下降,清朝不得不依靠綠營兵。不如雍正時期與準噶爾部的戰爭,年羹堯統帥了23萬大軍,其中的大部分都是綠營兵。到了乾隆時期,綠營兵更成為絕對的主力,八旗子弟成了紈絝子弟的代名詞。
綠營的編制與八旗完全不同,綠營部隊的最高編制為鎮,鎮之下有標、協、營、汛、棚等等。截止清朝乾隆時期,清朝的綠營兵分為66鎮,總計兵力為60多萬。也就是說,一鎮綠營兵在一萬人左右,類似於現在的野戰師。其實也不一定,比如邊境地區的鎮,可能有將近2萬部隊。江南地區的一鎮綠營兵,可能只有三四千部隊。到了乾隆時期,綠營兵也逐步喪失了戰鬥力。就在乾隆在位的末期,清朝爆發了白蓮教大起義。
當時,起義軍的聲勢浩大。無論是八旗兵還是綠營兵,都根本無力鎮壓。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朝開始鼓勵各地的鄉紳組建鄉勇武裝。認真的說,在鎮壓白蓮教的過程中,鄉勇發揮了重大作用。由於當時各地的鄉紳都組建了鄉勇,但編制和人員都不同,所以根本無法統計。有一點可以確定,當時總計組建了30多萬鄉勇武裝。在白蓮教被鎮壓之後,這些鄉勇武裝也被逐步解散。其實透過白蓮教起義,就能看出清朝的正規軍已經成了花架子。
幾十年之後,規模更大的太平天國起義爆發。清朝軍隊自然是無力應付,清朝皇帝使出了當年的老辦法,估計各地的官員組建團練。也就是在這一大背景之下,曾國藩的湘軍脫穎而出,隨後還出現了李鴻章的淮軍和左宗棠的楚軍。這些軍隊的編制都不一樣,以曾國藩的湘軍為例子。湘軍最大的編制為營,而一個營只有500多人。在清朝的末期,為了應對危機局面,清朝還組建了北洋六鎮。北洋六鎮的標準很清楚,一個鎮有12000多兵馬。
-
6 # 那年那月那些事兒
每三百人組成一個牛錄,每五個牛錄組成一個甲喇,五個甲喇就是一個固山,一個固山就是一個旗。每一個旗用不同顏色做標誌,共有八種顏色,號稱八旗。人民都要編進牛錄,受牛錄額真管轄、平時耕獵為生,戰時披甲當兵,兵民不分。八旗組織具有行政、軍事和生產三方面的能力。
-
7 # AlexanderS
一開始明朝神宗時,每10人設一長官,名牛錄額真。後來兵源繁盛之後,擴張為每300人設一牛錄額真。每5牛錄設一甲喇額真,每5甲喇設一固山額真,每個固山左右設梅勒額真。後來兵源再擴,牛錄之下設千總四人。
明熹宗時,又一次改革,決定每旗下設總管一人,是為八大臣,可參議政事。總管之下設佐管2人,調遣大臣2人,理政大臣5人,札爾固齊10人
清朝入關後,牛錄額真改譯為佐領,甲喇額真改譯為參領,固山額真改譯為都統。
回覆列表
中國清朝的軍銜等級:
最高統帥銜: 陸海軍大元帥
代理陸海軍大元帥(僅授監國攝政醇親王載灃一人)
軍官:
上等第一級: 大將軍、將軍、正都統
上等第二級: 副都統
上等第三級: 協都統
中等第—級: 正參領
中等第二級: 副參領
中等第三級: 協參領
次等第—級: 正軍校
次等第二級: 副軍校
次等第三級: 協軍校
額外軍官:
軍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 正兵、—等兵、二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