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吃瓜客

    首先,正史裡無論是劉關張本人,還是其他相關人員的傳記中,都沒有他們三人參加過十八路諸侯會盟的記載。華雄確有其人,不過是由孫堅部隊斬殺。

    另外,有一本叫《英雄記》的書,寫到劉備曾跟隨曹操回到老家募兵,進而參加了討伐董卓。細節不得而知,因為這本書失傳了,即便還在,也不能作為正史對待。

    但是,正史中記載關羽斬顏良是“策馬刺顏良於萬眾軍中,斬其首還,(袁)紹諸將莫能當者。”。也就是說,很可能不需要回合,只用往返距離除以戰馬的速度,就可以得出時間。

  • 2 # 明月照小江

    關羽溫酒斬華雄,一杯熱酒變溫要多久時間?大概打了多少回合?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關羽斬華雄的時候是冬天,熱酒變溫,大約要二十多分鐘左右。

    綜觀東漢一朝的權臣,沒有人比董卓的機會好。而他,偏要把局面弄糟,糟到不可收拾。董卓廢黜少帝劉辨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以後。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農曆正月,以袁紹、曹操等人組成的關東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然而前鋒孫堅在進軍汜水關時被華雄擊敗,華雄不可一世,在潘鳳等大將接連被華雄斬殺之時,馬弓手關羽主動請纓去戰華雄,袁紹卻以其官職低下,身份低微為由,呵斥關羽。幸好,曹操看出關羽不凡,力薦其出征,並敬關羽的"壯膽酒"。

    關羽傲然道:等某人回來,在飲不遲。說罷提刀上馬,出營去戰華雄,等到刀斬華雄,提頭而歸時,酒還是溫的。

    古人為什麼要喝熱酒呢?

    這是因為在中國古代,人們喝溫熱酒是由於氣候原因,三國時期南北方的飲酒習慣略有不同,經過溫熱的酒,喝起來更加綿甜可口,因為三國時期,以蒸餾法造酒的技術尚未發明,人們飲用的,一般是用黍或大米釀成的酒。這樣釀出的酒,酒面上會浮起一層淡綠色的糟沫。文人墨客便把這層糟沫,稱為"浮蟻"或"綠蟻"。詩中的"浮蟻",指的就是酒糟。

    第二個問題答案是:只打了半個回合。

    什麼是“回合”呢?

    先說什麼是合。

    合,就是兩馬相遇,兩位騎士的兵器相碰,雙方從兩個互相面對的地點騎馬奔來,在彼此接近之時,雙方的兵器不約而同互相撞擊,甲的大刀砍來,乙的刀或矛檔去,於是有了撞擊。

    現在再說,什麼是回。

    兩為騎士,甲是由東邊衝到西邊,衝過了乙,大刀碰過了乙的刀或矛,這一位甲兄的馬並不停留,仍然繼續向西賓士而去,乙兄呢,他的坐騎也繼續由西向東,賓士而去,雙方各自奔了一段或長或短的距離,才能勒得住馬,掉轉馬頭,甲這才改為由西向東,而乙改由東向西。雙方對奔而來,這就叫一個回。回奔到相近之處,兵器又互碰一下,各自繼續奔去,這就又有了一個合。

    而關羽只奔向華雄一個合,就斬其頭顱於馬下,所以只能算是半個回合。

    以關羽的武力,斬殺華雄半個回合,也是理所當然的!

  • 3 # 夜雨秋燈

    一杯酒大約也就一刻鐘就涼了。關公最大的特點是刀沉馬快(指三國演義,正史應該使用環首刀,不可能很沉。)猶如拳擊場上的泰森,屬於力量型選手,專殺大將。對方往往還沒反映過來,就被砍下腦袋。華雄正是適合關公宰殺的那種,有力量,有速度,但比關公卻稍遜一籌。關公宰他的話,最多三個回合就解決問題了。

  • 4 # 眾裡尋她仟百渡

    這只是個故事,所以恐怕得問羅貫中本人。歷史上沒有溫酒這事兒,關羽甚至根本就沒有跟華雄照過面,華雄就被孫堅宰了。

  • 5 # 東嶽巍巍汶水幽幽

    三國演義是小說而非歷史,而且帶有嚴重的尊劉抑曹(說抑曹太保守了,除了“劉”之外包括東吳董卓袁紹袁術等各路諸侯都被“抑”了!)。這一段斬華雄的大戲無非就是突出關羽的武勇,汜水關前華雄耀武揚威接二連三的斬將,連江東猛虎孫堅都被其打敗,結果讓關羽三下五除二收拾了,其間有明顯的不合理之處。

    先看華雄的武藝,華雄明顯比紀靈高得多,最保守的估計也是曹操帳下的徐晃二張兩夏侯等人的水平,正常交戰,關羽五十回合之內很難拿下華雄。結果關羽拒絕了曹操臨行前倒的一杯壯行酒,斬了華雄回來酒還是溫的。那這杯酒從熱到溫有多長時間呢?

    既然喝熱酒,季節應該在冬季了,酒是在營帳裡倒的,營帳不像現在的房屋,密不透風不說還有空調暖氣等取暖設施,營帳的溫度比外面高不了多少,充其量就是擋一下刺骨的寒風而已。帶熱量的東西,在數九寒天,體積越大數量越多肯定越涼得慢,比如一大缸熱酒,放幾個小時可能還是溫的,但區區一杯酒,從開始的熱(當然我們也不知道它一開始究竟有多熱,算它七八十度)到溫,也就十分鐘左右,這個時間內決打不了五十個回合,關羽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殺得了華雄,但華雄最終還是被關羽殺了,我們只能認為:這是小說,為了突出關羽的神勇有誇張的成分;二,尊劉,而“抑”了其它所有人。

    或者,無論正史也好演義也罷,我們都承認關羽萬人敵的地位,也算他殺了華雄,但羅貫中用一杯酒尚溫的時間內讓關羽殺華雄,這個誇張的成分太大。相同的例子如水滸中的魯智深拔柳樹,形容魯智深力氣大可以,可以說他力舉千斤,或舉千斤石獅子千斤閘等。但那棵柳樹沒有幾萬斤的力量別想拔起來,現代的小型起重機都不一定敢嘗試,起重機因超重倒塌或拉斷鋼絲繩的有很多例子。小說進行必要的誇張是可以的,過份了就容易誤導人。

  • 6 # 布衣之徐

    《三國演義》溫酒斬華雄一出,雖然讓關羽英雄了一回,而看客們大多也記住了,關羽出去酒是熱的,關羽回來潤喉,酒依然冒著熱氣。

    可再仔細想想,華雄這位沙場悍將雖然勇猛無敵,但一鼓作氣先混戰殺敗了孫堅的部隊,我想這過程中華雄也沒少和孫堅單挑,累嗎?累,但俞涉、潘鳳等又相繼挑戰,戰場上的武將當然不會是吃豆腐長大的,華雄把這幾位都砍殺馬下,那也應該費了老鼻子勁,累嗎?不僅累,而且手都哆嗦了,還有殺氣嗎?消耗的也差不多了。

    關羽固然也是個猛男,但他是生力軍呀,吃飽喝足,看著前面的部隊敗退,運氣不好的幾個哥們做了華雄的刀下之鬼。

    這時候只要膽子大些,戰場上能獨擋一面的大將,都不一定敗給華雄了,可這時候,拼勇氣和要賭一把的時候,大夥都不敢玩了。

    關羽不僅是個沙場猛將,也是個熟讀《春秋》的有心之人,關羽自認實力是不輸華雄的,而華雄從體力和心裡上都已經到了最低點,關羽只要一個衝殺,華雄必敗,運氣好,還能斬了華雄。

    關羽和劉備等這時候也算和曹操是一個團隊,曹操也是非常會演的一位,關羽的實力和這時候跳出來的目的,曹操當然心知肚明。

    為了給團隊造勢,也為了儘量展現關羽的英雄氣概,曹操也配合關羽,給關羽溫了一杯酒,而關羽更加豪氣上升,把酒留到戰勝華雄之後喝,沒想到的是,華雄已經力竭,關羽沒花功夫,就拿下了華雄的人頭。

    從此,關羽名揚天下。

  • 7 # 螞蟻傳統文化

    溫酒斬華雄是《三國演義》中關羽封神的第一戰,也是他初涉沙場的成名之戰:此戰之前,董卓麾下驍將華雄連斬俞涉和潘鳳,加上之前的鮑忠和祖茂,氣焰正盛,關中群雄“眾皆失色”。而關羽此時只是公孫瓚手下區區一個馬弓手,名不見經傳,所以聽說關羽出戰,袁紹袁術等人都是不屑一顧。最後還是曹操賜熱酒一杯以壯行,結果是酒尚溫,關羽已經斬下了華雄的人頭報捷。

    首先看華雄的武力如何?華雄在董卓手下職務不高,前來汜水關前迎戰關東群雄時,董卓才加封他為驍騎校尉,也就是說它之前應該比校尉還低估計是個都尉之類的,但是肯定驍勇善戰,要不然也不會華雄一說董卓就同意。

    華雄對關東諸侯的戰績比較輝煌:先是一合斬鮑忠,然後是一合斬偷襲的祖茂,最後是兩軍對戰不到三合殺驍將俞涉,接著殺上將潘鳳(不清楚多少合,估計3-10之內)。這裡面其他人的戰績沒有參考性,唯獨斬祖茂有一定參考意義:祖茂是當時孫堅手下四員大將之一,按演義中程普,黃蓋,韓當,祖茂的介紹順序來看,祖茂排最後武力估計也是四人中排最後但相差肯定不大,從演義後面幾人的表現來看應該也是如此,畢竟程普能和太史慈打三十回合(沒打下去,應該不止30合),黃蓋和韓當不一定能做到。既然華雄能一合斬祖茂,武力絕對不會在程普之下。

    再看一杯熱酒從熱到溫要多久時間,東漢時用的應該是青銅酒杯吧,具體時間不好估算,當時雖然應該在冬季,但是帳內肯定有取暖裝置溫度不會低;曹操遞給關羽的那杯酒關羽沒喝,曹操應該是順手就放了回去,估計放在離熱酒的地方比如爐子不遠,所以在帳內溫度不低,又是在爐子之類的隔壁,一杯酒從熱到溫其實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十幾分鍾應該要吧。

    其次看一個回合大概是多少時間?關於回合的解釋有多種,比較常見的是兩人陣前交戰,雙方戰馬交錯而過,兵器相擊為一回合,然後勒馬而回再次相擊為另外一個回合,正常來說一分鐘兩個回合應該可以,當然如果碰上雙方邊打邊罵說說話那種花的時間可能會長一點,但是關羽是有名的以快打快,屬於那種不說話上來就是一刀的性格(可以參考白馬之戰中他斬殺顏良的例子),華雄也是差不多,他斬鮑忠和祖茂都是大喝一聲,上來就是一刀,所以兩人都是以快打快,一分鐘兩個回合應該是合理的。

    最後看看演義中的描寫““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說明雙方打得激烈,不可能是很短時間和幾個回合就結束了戰鬥的。

    此外還有個也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看看關羽戰平的幾個對手:30合平紀靈,一百餘合平龐德,一百餘合平黃忠,你會發現他打平的這幾個對手的兵器居然和關羽一樣都是刀,這說明什麼?說明關羽面對和他兵器相似打法相似的對手很難在短期之內取勝。而看看華雄的兵器是什麼?恰恰華雄的兵器也是大刀!從這一點看來,兩人交戰也不是幾個回合就能分出勝負的。

    所以,綜合看來,關羽溫酒斬華雄,兩人最少打了十幾分鍾,三十回合左右是個比較合理的推斷。

  • 8 # 歷史笑春風

    關羽溫酒斬華雄是《三國演義》中的有名段落。關羽也是經此一戰,在天下諸侯面前揚名,成為知名的戰將。為了烘托關羽的高大形象,羅貫中在此處花費了不少筆墨。

    先是華雄搶了呂布的先鋒,在汜水關迎戰諸侯軍。他先斬了諸侯鮑信的弟弟鮑忠,再敗聯軍的先鋒孫堅,斬了他手下的大將祖茂。

    在聯軍主力到來之後,華雄憑藉著連戰連勝的氣勢,更加猖狂。他居然下關來和諸侯軍對戰。可是,諸侯軍沒有能夠和他對戰的將領。華雄先是殺了袁術的驍將俞涉,後又斬了韓馥的上將潘鳳。這樣一來,諸侯聯軍一時沒有人敢去迎戰。

    就在這個時候,關羽主動請纓出戰。誰知道卻被袁術、袁紹兄弟以關羽是個馬弓手,職位低微而拒絕。曹操出面進行周旋,才給了關羽出戰的機會。在關羽出戰前,曹操專門讓手下斟了一杯熱酒為關羽壯行。關羽說先把酒斟下,自己去便回來。於是,關羽提刀上馬,斬了華雄,提著華雄的首級回來。這個時候,曹操斟下的酒還是溫的。

    在《三國演義》中並沒有說關羽和華雄交手多少回合,多長時間,只是從側面說了一下,顯示時間很短。書中說道,只聽得鼓聲大震,喊聲大舉,正要派人打聽,關羽就提著華雄的首級回來了。

    我們從曹操斟下的那杯酒,也可以對這段時間有一定的推測。首先,當時喝酒為何要喝熱酒,這是一般的喝酒的程式,也有著天氣的原因。當時諸侯軍討伐董卓,是在初平元年春正月,正值隆冬季節。在洛陽附近,天氣溫度也不會很高,最多也就10攝氏度。所以喝酒需要燙熱了再喝。

    其次,這杯酒的初始溫度。當時關羽出戰,曹操為了給關羽壯行,自然給他斟的酒不會溫度太高,至少要保證能夠讓關羽一飲而盡。在物理上,這個對人體最適宜的溫度一般在攝氏45度左右。

    第三,就是這杯酒放溫了的溫度。我們知道,如果在冬天10攝氏度的氣溫下,感到就還是溫熱的,那麼這杯酒的溫度應該在25攝氏度左右。

    最後,我們從以上的這些資料就可以得出結論,這杯酒在攝氏10度的氣溫下,從45度降到25度之間,最多也就二十分鐘左右。這個時間也和上面的擂鼓吶喊的時間基本吻合。這段時間,還包括了關羽從中軍出發來回往復的時間,那麼關羽和華雄的交戰時間就更短了。

    我們可以推斷出來,旁邊助戰的軍士擂鼓吶喊的時間應該也有幾分鐘,要不然人沒有提起嗓門,打起精神,不會如同天崩地塌一般。這樣,關羽和華雄也就交手不過三個回合,就斬了華雄。

    結語:

    從當時的氣溫和酒的溫度,還有當時的環境,吶喊和擂鼓的情形來綜合分析。關羽去斬華雄的時間總共加起來不超過三十分鐘。而且,關羽也不是一刀就斬了華雄的,還是走了幾個照面的。不過,在那麼短的時間裡,這些回合也不會太多。我個人傾向於戰不三合,關羽就斬了華雄。

  • 9 # 饞嘴肥貓鏟史官

    汜水關溫酒斬華雄,這是關羽的成名之戰,一戰威震十八路諸侯,此戰之前,關羽那是“小將”,此戰之後即成“名將”,當之無愧地跨入了“超級猛將”的行列。

    這段情節每個喜讀三國的朋友都耳熟能詳,很多朋友甚至能夠一字不差地背誦下來。但也會產生個疑問:關羽斬華雄到底用了多長時間,總共有多少個回合?咱們就根據原文的描述來分析一下。

    在《三國演義》原著對關羽溫酒斬華雄是採取了虛寫的敘述方式,沒有說明具體的回合數,也沒有提到打鬥的情形,只說是關羽出戰前,曹操“教釃熱酒一杯,與關公飲了上馬”,以為壯行,而關羽不飲,言道:“酒且斟下,某去便來。”提刀上馬而去。眾諸侯在帳中靜等戰況,只聽得外面“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人正驚疑不定,打算派人去探知訊息,關羽回來了,“鸞鈴響處,馬到中軍”,將華雄的首級擲於帳前,“其酒尚溫”

    首先可以肯定,關羽和華雄兩將之間是有過打鬥的,關羽悄悄摸到近前,“腦後一刀”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觀陣的將士們“鼓聲大振,喊聲大舉”,那是擂鼓助威,戰況很激烈,調動起了大家的情緒。

    那麼,回合數會不會很少呢?肯定不會。因為華雄寨前搦戰,盟軍先前派出了兩將迎敵,並沒有這麼大動靜,兩次戰鬥都很快結束了,驍將俞涉是“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無敵上將潘鳳是“去不多時”,“亦被華雄斬了”。如果關羽與華雄的戰鬥很快結束,探馬應該像前兩次戰鬥一樣回來彙報具體的戰況。

    那麼回合數應該很多?也不會。首先“溫酒”這個說法主要就是突出關羽武藝的高強,在較短時間內斬殺了華雄,很輕鬆,不可能是大費周章,氣喘如牛。具體的回合數肯定不可能是俞涉的“戰不三合”,也比潘鳳的“去不多時”要長一些。

    關羽出戰前,曹操“教釃熱酒一杯”,遞給關羽,這酒不可能太燙,那就把關羽的嘴燙禿擼皮了,被關羽拒之。最起碼在可以飲用的溫度範圍內。而關羽回來時,“其酒尚溫”,觸之仍有溫度,肯定要比正常的體溫略高了

    漢朝時候,飲酒用的是青銅製作的三足“爵”,屬於金屬器皿,散熱效果較好,降溫不會用多久。我用不鏽鋼碗盛熱水做了一下試驗,從不燙嘴開始計起,到觸手尚能感覺到一些溫度,需要二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如果天氣暖和,時間要長些,天冷時候涼得快。公孫瓚在會盟途中遇到劉備,“遙見桑樹叢中,一面黃旗,數騎來迎”,桑樹有葉,說明天氣溫暖。華雄夜襲孫堅,孫堅的部將祖茂將赤襀掛在庭柱上,自己“卻入樹林潛躲”,說明樹林枝葉繁茂,便於潛藏,天氣不會很冷。而且,十八路諸侯在帳中飲酒,基本上不受風力的影響。杯中酒從熱到溫,應該在二十分鐘以上。去掉關羽上馬出寨來去的時間,算十五分鐘左右吧。

    十五分鐘能打多少回合呢?咱們要了解一下什麼叫回合:兩軍陣前,敵我兩將騎馬對峙,各展兵刃,同時策馬向敵方衝去,雙方接近,兵器相交,兩馬錯開分離,各自向前奔去,兜馬迴轉,這就叫一個回合。

    大家要注意,一個回合不一定是隻出一招。在兩馬相交的這一瞬間,有可能是“照頭一刀”下劈,對方橫兵器架開,兩馬一錯,我方再橫刀一抹,敵將來個鐵板橋躲開,兩馬乍分,我方再回首一砍,也許敵將剛直起身來,正好被我砍中,這就叫“一馬三刀”。武藝高強的將領還有可能“一馬四刀”。

    這樣看來,一個回合需要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十五分鐘的時間,能打將近二十個回合。也就是說,關羽是在二十回合之內斬掉了西涼猛將華雄。

    以此來看,華雄的武藝尚不及後來在北海城下硬撐關羽“數十合”的巨寇管亥,也不如能夠多次抵擋關羽“十數合”的夏侯惇。

    (本文根據《三國演義》分析而來,與正史無關。)

  • 10 # 巴斯特之瞳

    三國演義中的溫酒斬華雄可謂是經典,只是歷史上從未出現過。關羽透過斬殺華雄,一戰成名,一方面技驚四座,樹立戰神威望,另一方面也幫著劉備在各路諸侯面前亮相了一把。

    題主問,

    一杯酒變溫多久,大概打了多少回合。

    其實真正想問的是:

    溫酒斬華雄,表面上,非常輕易斬殺諸侯皆不敢應戰的大將華雄,但當時真有那麼誇張嗎?斬華雄關羽為什麼能如此輕易?只是因為武功懸殊嗎

    1.熱酒變溫,需要多久?

    我們來回顧一下原文

    操教釃熱酒一杯,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

    熱酒斟下後,關羽從出發到迴歸做了什麼呢?

    曹操上酒,關公迴應-》關公提刀,飛身上馬-》鼓聲震天,喊聲巨大-》關羽迴歸,下馬,提頭放於地下。

    那麼,一杯熱酒的變溫需要多久呢?

    以東漢的青銅酒杯為例子,

    首先分析熱酒的溫度環境:

    當時冬季,帳內有一定取暖的火爐,熱酒因為沒有給關羽,所以,處在一個距離爐子不願的位置,溫度按照今天的演算法,最低應該不會低於20°,同時60°以上會揮發嚴重,取當時帳篷的取暖環境分析,熱酒的比較適合溫度在40°左右,爐子附近也應該在40°附近左右。

    其次分析酒的溫度變化趨勢

    酒精的比熱容為2.4×103J/(Kg℃),按照漢代人喝酒的濃度平均推算,熱酒的度數不會太高,因此,加上附近爐子的比熱容,二者能量轉化,同時加上對外能量耗損和寒冷的冬天環境,基本上,40°以上的熱酒,在30°就可以算上溫酒了,一般在常溫下需要的時期在兩分鐘到十幾分鍾之間,但是如果在爐子附近的話,這個時間應該延長到20分鐘左右。

    2.關公和華雄打了幾個回合?

    看我們的關公,大致可以推斷一個約莫的時間:

    出賬最短不到一分鐘,上馬大約七八秒的除錯,出發前往戰場,從營帳到關外,大致需要6到7分鐘左右,前線廝殺3分鐘之內,方可迴歸5到6分鐘,回帳一分鐘,扔下人頭需要幾秒。

    3分鐘到4分鐘的廝殺時間,足夠幾個回合呢?

    我們假設關公和華雄照面就是打,根據諸侯們聽見的喊殺聲就可以分析出,前線廝殺的激烈情況,如果軍隊一開始沒有接納當時的關羽呢?如果華雄一開始自傲地認為關羽不能是自己對手呢?如果二人一開始謹慎地互相打探呢?

    中間的耗損時間加起來,擊殺的回合數應該不會超過3個照面,超過5個照面,根據古人的戰鬥規則,應該超過了7.8分鐘了。

    3.華雄很菜嗎? 董卓本讓呂布去,可這個時候華雄請命,他說:“割雞焉用牛刀?不勞溫侯親往。吾斬眾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耳!”董卓看後大喜,加其為驍騎校尉,撥馬步軍五萬,同李肅、胡軫、趙岑星夜赴關迎敵。此時很關鍵,速戰速決最好,拖久了麻煩事兒就多。所以,呂布才請命。 假如華雄不行的話,董卓會讓他去嗎?不會;呂布會不做聲嗎?也不會。董卓雖說壞,但他不傻,對麾下將領的能力也是清楚的。能派華雄去,證明華雄行,董卓和呂布都認可。事實證明,華雄的確行,先後斬殺了鮑忠、祖茂、俞涉、潘鳳,在殺祖茂之前,還擊敗了孫堅,差點兒把孫堅殺了。

    將,可能不是猛將,但也不是太差,華雄殺他們也沒廢力氣。正常情況下,華雄和關羽大戰個十幾個回合沒有問題。

    原著道:

    “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

    為何有這樣的情況?

    戰況焦灼,假如只是一合斬於馬下,那絕對不會有此陣仗。

    因此,關羽斬華雄,並非像切菜那麼的簡單,關羽也揹負著聯軍的聲譽,而是相互對陣了一會,開始華雄輕敵大意,當受到攻擊的時候,感到了關羽的厲害,然後拼死抵抗,但是晚了。

    4.溫酒斬華雄的歷史和主觀意圖

    “溫酒斬華雄”在歷史上從未發生過。

    其實作者杜撰華雄輕易被斬的目的是襯托關羽的厲害,給劉備一個名震諸侯的合理說法。

  • 11 # 不沉的經遠

    關羽和華雄之戰最多也就打了二十個回合而已。

    關羽溫酒斬華雄是《三國演義》裡一個經典場景。華雄在汜水關下逞威,聯軍無人敢出去迎戰。關羽主動請纓,曹操命斟熱酒一杯為關羽壯行。關羽卻說等殺了華雄回來再喝。結果關羽出帳提刀,飛身上馬衝出營外,將華雄殺死返回帳中,曹操所備之酒還是溫的。

    此戰沒有描述關羽和華雄的戰鬥經過,而是透過眾諸侯在帳內聽到外面鼓聲大作,喊聲震天,猶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各路諸侯都聽的失色,就在此時關羽已經飛馬回到中軍,將華雄之首級擲於地上。因此關羽和華雄到底戰了幾個回合,我們只能根據書中內容加以推測。

    演義沒有提到關羽斬華雄一事具體發生的時間。歷史上關東諸侯討董卓之事始於初平元年正月,二月董卓遷都長安,所以關羽斬華雄一事應該發生在這期間。

    農曆正月和二月天氣尚冷,聯軍中軍大帳雖然肯定有一定取暖手段,但是一杯熱酒變溫應該時間也不會太長,最多隻需要二三十分鐘。另外還需要扣除關羽出帳提刀,騎馬出營門,下馬斬華雄首級,再返回中軍大營,那麼實際關羽和華雄戰鬥的時間肯定不到二十分鐘。

    而在葭萌關之戰張飛和馬超兩人從下午戰到天黑挑燈夜戰,期間只有稍微讓馬休息了一會,這樣不過戰了兩百多合。葭萌關之戰在綿竹之戰以後,大約是建安十九年四月,此時天黑已經大約在6點以後了。所以張飛、馬超戰了3、4個小時不過打了兩百多合,平均一小時戰六十合左右。

    由此可以推斷,關羽和華雄之戰最多也就是打了二十合的樣子,華雄已經被關羽殺死。

  • 12 # 朔漠風塵

    “溫酒斬華雄”是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情節,是關羽大顯神威的名場面。需要說明的是,“溫酒斬華雄”只是演義,歷史上是沒有發生過的。想要解釋題主的問題還需要逐步分析。

    一、古人為什麼要溫酒

    按照我們現代人的習慣,酒是不需要溫的,拿來就喝,甚至還要冰鎮一下,但是古人為什麼還要把酒熱一熱呢?關於溫酒的習慣其實早在商周時期就有記載。古人認為,溫酒不傷脾胃,有保健的作用。此外,溫酒喝起來更綿柔,而且經過加熱的酒還起到了滅菌的作用。因此,在《三國演義》才有了“溫酒斬華雄”、“煮酒論英雄”等經典情節。

    二、一杯熱酒變溫要多久時間

    本人實測,一杯水由熱變溫大概需要10-15分鐘時間,如果按照當時的情境推斷可能更短。首先,《三國演義》中“溫酒斬華雄”的情節是發生在曹操發矯詔征討董卓的時候,其時正值隆冬。由此推斷,中軍帳內雖然生著火溫度也不會太高。其次,古人盛酒的器皿應該是銅製的,所以散熱更快。第三,熱酒應該是人體能承受的熱度,也就45℃左右,絕對是當時就能喝下去的溫度,所以不會太高。另外,溫酒也應該在15℃左右,否則就應該涼了吧。由此我們可以推斷,一杯熱酒變溫最多也就八九分鐘的時間。

    三、大概打了多少回合

    我們先來看看《三國演義》中描寫“溫酒斬華雄”的原文:

    操教釃熱酒一杯,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

    透過閱讀原文我們發現,這一杯熱酒從倒出來到變溫雖然時間短,但中間是有很多事情的。倒酒、曹操與關羽說話、放下酒杯,這應該需要一分鐘時間。關於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由中軍到戰場,再和華雄互報一下家門,這最少也需要兩分鐘時間吧。戰鬥結束,關羽把華雄的人頭拿上,再拍馬回來,到中軍帳前下馬、放刀,進帳擲華雄人頭,這也應該需要兩分鐘吧。由此可見,留給關華二人戰鬥的時間最多也就五分鐘時間。三分鐘能戰幾回合呢?

    關於戰鬥的場面,原文中沒有直接描寫,只是說“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據此我們可以推斷,二人絕對不是一兩回合解決戰鬥的,否則沒等大家喊呢戰鬥就結束了,中軍帳內就不會聽到鼓聲和吶喊聲了。另外,在斬華雄之前,華雄已經連斬俞涉、潘鳳兩員大將,說明華雄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絕對不是不堪一擊。

    我們繼續來分析。兩將交鋒時一方用兵器攻擊一次,另一方招架一次為一個“回合”,因為是馬上交戰,馬跑過了,還需勒轉馬頭,回身再戰。這樣一來一去,三分鐘頂多也就能打六七回合。但是,大家別忘了關羽勇猛啊,所以打六七回合是不符合關羽人物形象的。

    所以,頂多了,二人戰了三到五個回合。

  • 13 # 墨泉留痕

    關羽溫酒斬華雄,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經典情節。描述的是董卓廢黜少帝劉辨而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后,殘暴不仁、擅權於朝堂。以袁紹、曹操等人組成的關東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先是華雄搶了呂布的先鋒,在汜水關迎戰諸侯軍。他先斬了諸侯鮑信的弟弟鮑忠,再敗聯軍的先鋒孫堅,斬了他手下的大將祖茂。在聯軍主力到來之後,華雄憑藉著連戰連勝的氣勢,更加猖狂。

    可是,諸侯軍沒有能夠和他對戰的將領。華雄先是殺了袁術的驍將俞涉,後又斬了韓馥的上將潘鳳。這樣一來,諸侯聯軍一時沒有人敢去迎戰。這時,關羽主動請纓前去戰華雄。在關羽出戰前,曹操專門讓手下斟了一杯熱酒為關羽壯行。關羽說先把酒斟下,自己去去便回來。於是,關羽提刀上馬,斬了華雄,提著華雄的首級回來。當時,曹操斟下的酒還是溫的。 在溫酒未冷卻的極短時間內斬殺華雄,關羽從此名震諸侯,便有了關羽溫酒斬華雄的典故。

    從當時環境看,諸侯軍討伐董卓,洛陽地區正值隆冬季節,最多也就10攝氏度左右。曹操為了給關羽壯行,自然給他斟的酒不會溫度太高,大概也就攝氏40度左右,進行綜合分析看,關羽去斬華雄的時間也就一刻鐘的時間,關羽走了幾個照面,也就三個回合,關羽就斬了華雄。這麼快的原因,一方面是關羽的武功確實比華雄高,自信心十足,以逸待勞。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華雄連戰數將,十分疲勞,加上被勝利衝昏頭腦,大意輕敵所致,從而成就了關羽的英名。(圖片源自網路)

  • 14 # 元磷狗尾草

    小說劇情需要,誇張的說法而已!

    試想,從整裝,騎馬到陣前叫陣,你來我往打上幾個回合,再往回奔!時間悄無聲息就過去了!一杯酒早就熱了!

    這裡的劇情只是要顯示關羽的威猛無敵!

  • 15 # 使用者李森

    《三國演義》中關羽溫酒斬華雄是關羽成名之作。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馬弓手,成為了天為皆曉的大英雄。

    溫酒斬華雄的故事,講的是關羽陣前斬上將之首的速度超乎想像。

    一杯熱酒由熱變溫的時間是多少呢?我們可以推測一下:曹操拿著盛著熱酒的酒杯其表面溫度應在50度左右,因為人體可接受的溫度一般不會超過60度。曹操又沒戴手套,所以酒杯溫度不會超過50度,杯中酒也超不過60度。

    所謂溫酒應該在35度至40度之間,那麼由60度降到溫酒水平的時間,大約不會超過15分鐘。因為當時正值冬季,大帳中不可能有保暖設施,而且酒杯為青銅器散熱也很快,酒很快就會涼。

    關羽步行出帳到上馬出陣時間約5至六分鐘,與華雄交手最多打了兩個回合,不超過一分鐘。

    關羽出陣並不搭話,拍馬舞刀直衝過去,華雄連忙驅馬上前時,關羽己到面前。兩馬相向華雄躲過一刀,關羽復旋馬舞刀直取華雄,華雄一楞之間,竟被關羽一刀拍下馬去,復一刀砍下首級,回本陣入帳交令,其酒尚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工智慧是未來的命運還是未來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