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叢中笑6603
-
2 # 浩浩和湯湯
劉備伐吳的真正原因無論正史和演義,大家心知肚明,都是為了奪回荊州,這是第一位的。而為關羽報仇也一定是激怒劉備而促使其起兵的誘因。其實無論公:國家還是私:義弟關羽,在劉備心中差不多等同了。而關羽本人也是誓與荊州共存亡。對於蜀漢而言,關羽即荊州,荊州即關羽。若是丟失,那就是人地皆亡。而關羽更是蜀漢的武力象徵,一人被擒殺,舉國震動,於國於私都是巨大損失和奇恥大辱。並不存在劉備奪回荊州就是國事,為關羽報仇就是私事,而因私廢公這一說。或者說劉備打著為關羽報仇的名義,實則去奪荊州就是小人了。
而劉備站在皇帝的角度想的清這件事,這是事關國體和劉備的臉面。試想,荊州這麼大的地盤丟了,關羽全軍覆沒,並且是桃園結義兄弟,而是被另外兩國合謀乾的。作為皇帝,他能按兵不動嗎?那就是告訴曹操和孫權,我劉備是孬種。就是輸也要去,起碼做做樣子。但是劉備卻沒想到自己輸得這麼慘。
而孔明和趙雲確實一番好意,但是理由只是因私廢公,像是在罵劉備和咒他失敗。不僅想不到他的心裡去,卻激怒了他,只不過他倆是得力之臣,並且將來時託孤之臣,才不會下獄。另外一個勸諫的就下獄了。
其實,劉備也應該意識到,三國鼎立,不可能有一國滅另外一國的好事,連曹操都未能達到。那麼他就應該在打仗的同時尋找一個訂立合約的機會了。自己足夠有面子,又差不多把孫權揍趴下。但是他並沒有這麼做。或者說他即便前面這樣想,後面在殲滅東吳兵馬主力後,他已經忘乎所以,認為自己甚至比曹操狠,能幹死孫權。最好的終止點就是孫權提出送還荊襄九郡(這樣國家沒損失了),並送還孫夫人(孫權想到自己殺了關羽讓劉備受辱,這種方式給足他面子了——送自己妹妹當小老婆)。平時的劉備很通情達理,甚至以前狼狽逃竄的時候都能很有理智,很溫文爾雅。此時他應該很痛快的接受,並退兵了,即便是為了關羽。這時為何變了一個人呢?很確定此時,他仍說為關羽報仇就是假的了。絕不是為了關羽,而是自己忘乎所以,中了心魔,要徹底滅亡孫權。可惜,這時孔明和趙雲不能及時查知。這時,陸遜也冒出來了!
-
3 # 小編虎哥
公元221年七月,劉備親率大軍討伐孫吳。雖然 蜀漢上下均持反對意見,但還是沒能阻止劉備伐吳的決心。尤其是在《三國演義》中說劉備是為了替關羽報仇,蜀軍在抵達夷陵時,劉備在江岸南側沿江紮寨,連營數百里長。卻被陸遜用火攻破。這次戰役使蜀漢元氣大傷,退出荊州,蜀漢也由此開始由盛轉衰。
吳、蜀早在赤壁之戰前就已經結盟,劉備為什麼剛剛即位就做出背棄盟約的舉動呢?在《三國志》中提到劉備伐吳是“忿孫權之襲關羽”。但劉備能從底層人士一路打拼到皇帝,這就說明他一位深謀遠慮的政治家,絕非是一個感情用事的人。所以,這場戰爭的發生一定還有它政治原因。
公元219年,劉備在漢中稱王,封關羽為前將軍,駐守江陵。同年,孫權派呂蒙偷襲江陵,關羽在進攻樊城時被曹操的部下徐晃擊敗,直接導致了江陵失守。後來,當關羽退保麥城時,又被東吳襲擊,關羽及其子關平戰死。孫權襲擊關羽及關羽之死使劉備非常氣憤,也許這是劉備出兵伐吳的原因之一,但是更為重要的還是荊州失陷。荊州的淪陷,讓蜀漢的戰略地位十分尷尬。
荊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北據漢、沔,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因此,東漢末期的各個勢力都想擁有荊州。諸葛亮早在隆中對時就建議劉備佔領荊州,原文是“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劉備從其言。赤壁之戰前夕,劉表身死,之後,劉備推劉琦為荊州牧。公元209年,劉琦死,劉備經孫權同意,自任荊州牧。當時的劉備只擁有長江以南的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而其餘四郡南陽、章陵在曹操手中,南郡、江夏在孫權之手。220年,關羽兵敗被殺,江陵失陷。
關羽的死和江陵失守這兩件事對劉備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劉備不僅失去了一位英勇善戰的將領,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軍事重地。江陵失守,意味著蜀漢從此將被封閉在三峽之內,諸葛亮提出的興盛漢室的長遠計劃將失敗一半。可以說,荊州對於蜀漢的重要性並不單單在於是否一統天下,也不在於孫劉聯盟,而是在於此地關乎蜀漢政權可以割據多久。荊州的失守意味著蜀漢失去了天然屏障,從此蜀漢將完全暴露在吳、魏兩國面前。荊州的失守對於蜀漢之後的北伐計劃是極為不利的。關羽之死,荊州之失,將劉備的全盤計劃打亂,因此,這便成了劉備討伐孫吳的主要原因。
就地理環境而言,蜀漢和吳國有所不同。蜀漢處於群山環繞之中,易守難攻,劉備在進攻吳國的時候,不必擔心曹魏的突然襲擊。而且蜀漢處於長江上游,佔據了有利的地理條件,如果準備充足,戰術得當,必然可以攻破荊州。所以說,劉備在決定伐吳之時,也是充滿信心的。而此時如果再以為關羽報仇作為號召的話,就更增添了他重情重義的道德色彩,對他來說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所以說,關羽之死,並不能牽扯到蜀漢的興亡,而荊州得失,才是牽動蜀漢國運的大事情。劉備討伐孫吳的用意並
不是單單為二弟報仇這麼簡單的。
-
4 # 鄧眼看世界
劉備伐吳,歷來被認為是替關羽復仇、將兄弟情義置於國家大事之上的輕率行為。其實劉備此舉,既非激於義憤,也非一意孤行,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原因,從當時形勢來看,更可說是必然之事。
劉備正式起兵東征,是在他正式即皇帝位的章武元年(221)七月,而關羽失荊州是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十月,為東吳所害是當年十二月,也就是說,劉備伐吳之時距關羽被害已是一年半有餘。劉備若在關羽時即刻出兵,尚可說是激於兄弟情誼,但遲至一年半後方才出兵,則將此番出征單純視作為弟復仇明顯顯得牽強。若從這一年半左右時間裡所發生的一連串事件,以及當時三方形勢來看,劉備伐吳委實是另有根緣。
從關羽失荊州至劉備東征這段時間裡,當時大地可說是風雲迭起,魏蜀吳三方都不太平。蜀漢這邊大將關羽,荊州丟失,自是損失重大。而孫吳一方在取得空前勝利之後不久,大將呂蒙即因病去世,吳主孫權因怕劉備報復,一面向劉備請和,一面又對曹稱臣。曹魏那面,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初曹因病去世,其子曹丕繼承魏王之位,後又脅迫漢獻帝於是年十月禪位,東漢正式結束。曹丕稱帝的傳到蜀中,次年劉備也稱帝,至是年七月,正式率兵東下。
在曹去世,漢獻帝被曹丕所廢,曹丕稱帝,蜀漢也隨之建國的情況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魏、蜀、吳三方之間又展開了新的爭奪。以前曹魏尚可“奉天子以令不臣”,此時這一優勢不復存在,而蜀漢一方倒自謂是繼承炎漢正統,可以名正言順地“興復漢室”。東征伐吳實是雄才大略的劉備爭奪天下的重要舉措,在為弟報仇的旗號下掩蓋的是他爭奪天下的雄心。另外,他在章武二年(222)兵敗夷陵後,並未徑回成都,而是留駐白帝,並改白帝城所屬的魚復縣為永安,明顯是欲以永安為駐蹕之地,準備有機會再由此揮兵東下。再者,當秋九月,魏國三路伐吳,劉備聞聽此訊後,也移書陸遜雲欲東征。凡此均可見其希冀捲土重來的雄心。
那麼,劉備又為何不先伐曹魏呢?實則曹魏一方,雖舊主(曹)故去,但猶存,曹仁、張遼、徐晃、張郃等都是身經百戰、足可獨擋一面的大將,況且曹魏勢大,三分天下有其二,曹魏一時難成。另外正如諸葛亮《隆中對》中所言,曹魏須兩路夾擊,而在荊州已失的情況下,南北兩路同時出兵的條件顯然並不具備。若要先伐強魏,則勢必要和東吳講和或結盟,這等於是讓東吳造成永久佔有荊州的事實,一世梟雄劉備如何能咽得下這口氣?反觀東吳這方,在赤壁之戰以後,雖最終得了荊州,然周瑜、程普、魯肅、呂蒙等大將相繼謝世,給人以國中無人的感覺。對劉備來說,伐吳實較徵魏更有把握。伐吳固然是擔風險,但比之在這之前劉備以孤軍深入蜀境,取得全勝,那風險要小得多。劉備自赤壁之戰以後,軍事上一直較為順遂,從劉璋手中取得益州不說,還虎口拔牙,硬是從夙敵曹手中奪得漢中,這不能不說是了不起的勝利。劉備未嘗不想借平定巴蜀、漢中的餘威,打著為弟報仇的旗號,名正言順地出兵伐吳,重奪荊州,進而為接下來的進兵中原做準備。另外,曹魏雖然難以攻取,但在當時新舊交替、內部還須重新磨合穩定的情況下,暫時還不會在自己伐吳的時候從背後襲奪漢中,自己可以沒有後顧之憂,能夠在前方放手一搏。事實也正是如此,在劉備伐吳將近一年的時間裡,曹魏一方雖接受了東吳的請和稱臣,但一直未出兵助吳,這固是坐山觀虎鬥,欲得漁翁之利,但也說明劉備興兵之初對曹魏一方的判斷是相當準確的。在當時三方重新爭奪天下的新形勢下,伐吳在上師出有名,軍事上勝算較大,故劉備經過一番戰略選擇後,將伐吳作為自己重新爭奪天下歷程的起點。
劉備東征,不是他獨斷專行,而是既定的執行,若從荊州的地理位置,從其在軍事上的重要來看,更可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回覆列表
你小看劉備了。
劉備興兵伐吳,表面上是為關張報仇,實質上是想借此機會滅了吳國。
劉備一直想興漢室,內心其實要由他來掌控漢朝,如今魏吳與他抗衡,他當然想有機會滅了他們,所以,這次報仇就給了他滅吳的機會,如果諸葛丞相在,東吳真的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