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曹宗國

    駢體不是宮廷文學,駢體是南北朝時期時興旳一種文風,包括朝政文案,也包括散文文體。這種文風文體是片面講究辭句華麗對偶而不具思想核心的形式主義,所以在唐代受到韓愈的批判而興起散文改革運動,影響直達宋代,從而革舊振新,蘇軾有“文起八代之衰”的評論。

  • 2 # 詩的第九行

    駢文從古到今都有,老百姓也可以寫,為什麼叫宮廷文學,我們一起來論道論道。

    第一個問題,什麼是駢文?

    駢文:文體名,與散文相對稱。也叫駢體文。因其字句皆成對偶而得名,其以四字六字與四字六字相對為基本句法者,別稱四六文。並講究聲律的調諧、用字的綺麗、辭彙的對偶和用典

    第二個問題,駢文在什麼時期最流行?

    駢文興盛於六朝朝,因當時儒學衰微,虛浮淫靡成風,文學作品傾向較重文辭修飾,而前代作品亦多用偶句。君主貴族的提倡、文學觀念的發展、純文學觀念和聲律說,也促使駢文興盛。

    所以駢文這種文體,起源於漢魏,盛行於南北朝,甚至影響到了隋唐。唐時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漸衰。

    現在我們來回答問題,為什麼說駢文是宮廷文學?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不對在某一時期尤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來說,說法是成立的。因為這一時期的文人大部分是圍繞在皇親貴胄身邊的,為貴族階層服務的,那麼這幫文人所書寫的駢文自然被說成宮廷文學。

  • 3 # 廣西夢佳美中國名畫館

    駢文是文體名,與散文相對,也叫駢體文。具體說就是形式上對偶的文章。比如出句四個字,那麼對句也是四個字;上句六字,下句亦如此。"駢“字讀(pian)從字面上看(象形字),其意自現,一對馬並排拉車。比如,《洛神賦》裡的"翩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就是典型的駢文。駢文是唐朝之前,漢魏時期的主要文體,是中國文學史上特有歷史階段的特種文體吧,如後來的唐詩一宋詞一元曲一明清小說一樣,是中國文學的一個時代的里程碑!

  • 4 # 竹竹嘮家常

    駢文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流行的一種文體,是和“古文”的不拘格式的形式相對立的一種文體,也叫“駢偶”或“四六等”。

    南北朝時期,文人大都生活在帝王貴族周圍,所以他們的生活、思想都有很大的束縛。

    主要特點:(1) 講究聲韻和諧,多用對偶的句子,句式整齊,助長了文學形式技巧的發展。(2) 由於創作內容的貧乏,文人們大量用典,詞藻華麗,用華麗纖巧的形式來掩蓋空洞乏味的內容。

    駢文由於節奏而具有了儀式感,這樣就助推了駢文的發展和興盛。比如說四言句由兩個二位元組奏頓組成,節奏均衡,鏗鏘有力,最具有莊嚴感、神聖感。

  • 5 # 人間星火

    因為大部分平民老百姓是不會說,不會做駢體文的。自科舉制度開始,中國的文官體系就開始不斷完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其實本質是萬般皆下品唯有當官高。讀書就是為了當官,進入官僚系統。

  • 6 # 麥穗日記

    宮廷文學深受東漢以來門閥制度的影響,以家族為中心的文學集團更強調習文的功用性,大量的皇室成員,如鮑照、謝靈運、蕭統等人取材於奢侈糜爛的宮廷生活,創作了大量的宮廷詩,這些詩賦十分注重辭藻、對偶與聲律。而駢文正是由於魏晉文人提出的創作手法並不侷限於詩賦,從而影響了這一時期的文章,推動了駢文的形成。而駢文作為中國特有的文學體式,它也吸納了宮廷詩的藝術特點,成為宮廷文學的重要成員。

    由此,我們可以明確一個界限:宮廷文學是寬泛的概念,它包括詩詞歌賦,而駢文作為一種文學樣式,它因受到宮廷文學創作正規化的影響,表現出與宮廷文學一致的審美特點,使得兩者同為一個源頭,共飲一江潮水。

    追溯到中國詩歌的發展源頭《詩經》,我們就很容易理解這種自下而上的詩歌發展模式,即詩歌率先由底層勞動人民為了消磨勞作時的艱辛,創作了大量的民歌來增加工作時的娛樂性,這就是我們口中的民間文學,或者叫做市井文學。隨著國家政權的統一與集中,皇帝為了統治需要,開始瞭解百姓生活,從而發現了詩歌的價值意義。

    詩歌發展至魏晉南北朝,豪門世族的經濟勢力不斷擴大,政治地位也得到提高與鞏固。以皇室為中心的豪貴族勢力形成了許多文學集團,從而改變了文壇格局。宋武帝時劉裕就經常召集並親自主持文士宴集賦詩,據《宋書·劉義慶傳》記載:

    愛好文藝,才詞雖不多,然足為宗室之表......召聚文學之士,近遠必至。太尉袁淑,文冠當時,義慶在江州,請為衛軍議參軍,其餘吳郡陸展、東海何長瑜、鮑照等,併為辭章之美,引為佐史國臣。

    統治者對於習文作詩的嗜好,帶動了許多文學活動的開展,促進文學發展的繁榮,更帶動了許多文人開始投其所好,組成大量的文學集團,創作了許多文學作品,但這些作品卻具有濃重的儀式化傾向和功利的社會政治性,具體表現為華麗的辭藻、單調的宮廷生活題材、工整的對偶形式等,如陳叔寶的《玉樹後庭花》中寫道: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豔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以宮廷生活為描寫物件,是南朝宮廷文學的顯著特徵,他們或者詠物,或者寫女性生活,或者寫使用器物等,均凸顯了宮中淫蕩奢靡的生活,陳叔寶是南朝後主,這首詩被稱為“亡國之詩”,詩中寫與國色天香的妃子耳鬢廝磨,從妃子居住的樓閣,到她的行走姿態,再精細到她的面部表情與妝容,皆將目光停留在女性的生活圈,辭藻十分豔麗,讀起來也格律完整,卻顯得十分瑣屑,缺少了儒家教義中的政教功能。

    這一特色影響到駢文,曹丕在《典論·文論》中提出“詩賦流麗”,意在指出寫詩作文應該講究文采斐然,辭藻華麗,同時他也認為“麗”的審美要求不僅侷限於詩賦,也影響到書表銘頌論說等其他體裁,從而大大加速了東漢以來文章逐漸駢化的程序,推動了駢文的成熟。如邢邵的《新宮賦》中寫道:

    擬二儀而構路寢,法三山而起翼室。何大廈之耽耽,而斯干之秩秩,豈西京之足偉,故東都之所匹。爾其狀也,則環譎屈奇,瀾漫陸離,嵯峨崔嵬,其巖參差,若密雲之乍舉,似鵬翼之中垂。

    雕章琢句、鋪陳藻飾、追求華麗豔美的語言是駢文的創作風格,在這首駢文中,用“山”來突出新建宮廷的壯麗,與“西京”、“東都”對比來形容宮廷的奇特,用天空中的“雲”、“鵬”等奇異景物來襯托它的雄俊,這種誇張的描寫手法是駢文特有的書寫方式,更是繼承了宮廷詩文的瑰麗風采。

    總而言之,駢文深受宮廷詩風的影響,也開始將創作目光轉向宮廷的奢靡生活,用各種奇特瑰怪的詞語極盡描寫帝王和貴族的奢侈生活,駢文借體物言志,講究誇張排比的形式技巧,可以說是對宮廷文學的繼承與流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港何時可以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