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湯姆貓視覺音樂
-
2 # 鄉村螢火蟲
小麥開花授粉期遭遇最低溫度5℃的低溫註定是會導致低溫冷害的,至於危害程度的大與小,則與低溫持續的時間長短有關係。低溫持續的時間越長,對小麥的危害越重。遭遇低溫冷害的小麥需要及時採取一些必要的補救措施,防止減產。
2020年的這個春天,真可謂一個多事之春。除了突然暴發的新冠疫情讓人措不及防外,小麥主產區的麥農也是一次又一次為小麥所遭遇的災害性天氣把心懸到了嗓子眼。3月28日,江蘇、安徽、河南、甘肅、湖北等地的麥田出現降雪。4月9日到10日,河南、貴州、山東部分麥田分別出現冰粒、冰雹和降雪災害。前幾天的東北冷渦,不僅使東北地區降下了暴雪,華北等地的農作物也受到了嚴重的低溫傷害。剛剛落花不久的梨果被凍黒,嚴重減產已是必然。田裡正在抽穗或揚花的小麥自然也未能倖免。
冬小麥雖然耐寒性較強,但越冬返青生長後,其耐低溫能力是隨著生長時間的延長呈現降低趨勢的。小麥拔節孕穗比較適合12——18℃的氣溫條件,最低不能低於8——10℃。否則,就會導致孕穗異常,使麥穗不能正常分化發育。5℃以下的低溫持續時間較長的話,孕穗的小麥分化受到影響,後期可能出現抽穗異常,形成畸形穗、白穗。冬小麥抽穗後3——5內揚花,此時最需要13——20℃的氣溫條件,環境溫度低於9℃會對小麥揚花授粉形成影響。氣溫低於零下2℃,揚花期的小麥花葯受損,造成不孕。5℃以下的低溫持續時間較長的話,小麥授粉受精受到影響,空癟率自然會提高。
抽穗揚花期已經遭受5℃低溫傷害的小麥,麥農可以對其噴施0.3%磷酸二氫鉀溶液+0.01——0.05毫克/升蕓薹素內酯溶液+0.1%硼砂溶液,調整小麥生長,減輕後期麥穗畸形、白穗和空癟,降低減產的風險。
-
3 # 努力就好
今年也不知道咋滴了,氣候異常嚴重,不是這裡霜凍,就是那裡下雪,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非常大。就像我們濰坊地區,前幾天的一場霜凍,讓桃,大櫻桃等遭受了嚴重的凍害,小麥也難逃惡運,凡是低窪地帶的麥田,年前沒有澆過冬水的麥田,葉片大部分受凍,出現了葉尖乾枯發黃的現象。現在你那裡的夜間氣溫在5℃左右,雖然不會發生凍害,但如過長時間的出現這樣的低溫天氣,對小麥的開花授粉還是有一定影響的,主要花期延長,有可能造成授粉不良。
那小麥花期如何預防凍害的發生呢?
一,澆好拔節水和揚花水前幾天去過幾趟麥地,同一地塊的小麥,同樣的品種,有的戶家的麥田就出現了霜凍問題,而有的就沒有或很少。主要原因就是,凡是澆過返青水的麥田幾乎都沒有被霜凍,而沒澆返青水和越冬水的地塊,或多或少的受霜凍危害。
這就是葉片中含有的水分子起到了防霜凍的作用。澆過水的麥田,葉片含水量高,營養足,個體生長良好,抵抗凍害的能力強,因此受害程度低。在小麥的拔節期或揚花期澆足一次水,就可以滿足防凍及生長的需要。
二,葉面補肥小麥從起身至抽穗到開花期間,主要的管理措施是,塑造合理的株形,爭取稈壯穗大,協調營養關係,增加穗粒數,提高小麥的抗逆性和品質。正常狀態下生長的小麥,可透過控制肥水,適當蹲苗。在小麥進入揚花期前,要加強肥水管理,以防災減災,養根護葉防早衰為目標,最終實現保花增粒,提高粒重,提高品質,增加產量的目的。
因此,在小麥的揚花前後,可以透過葉面噴施蕓薹素內酯,磷酸二氫鉀,尿素溶液等,可起到防凍,增粒重,延長葉片功能期的作用。同時結合病蟲害的防治,做到一噴多防。
總之,當夜間溫度在5℃左右時,雖然對小麥的開花授粉並不是太大,但就怕持續時間過長,或者突遇霜凍,為了一防萬一,最好是噴點營養液來預防一下,增加小麥的抵抗力,增加授粉的成功率。
回覆列表
1.溫度條件
小麥抽穗開花期所要求的溫度條件:
抽穗最低溫度:9~10℃
抽穗最適溫度:13~20℃
抽穗最高溫度:32~35℃
開花最低溫度:9~11℃
開花最適溫度:18~24℃
開花最高溫度:30~32℃
小麥抽穗後一般3〜5天開始開花。開花期氣溫低於9℃, 花絲生長緩慢,影響正常授粉,溫度下降到-2℃以下,花葯受害產生不孕現象;氣溫高於35℃且土壤水分不足時,會引進小麥雌雄蕊生理乾旱,失去受精能力而降低結實率。
2.水分條件
小麥抽穗開花期是小麥體內新陳代謝最旺盛的階段,也是一 生中日耗水量最多的時期,土壤含水量以田間持水量的60%〜70%為宜,低於60%不利於開花。溼度過大,如開花期陰雨連綿,小麥花粉粒會吸水膨脹破裂,喪失受精能力而引起不實。
3.光照條件
小麥抽穗開花期要求晴朗的天氣,陰雨過多,會影響開花和花粉散發。
我是九零後空巢青年,希望大家多多鼓勵支援,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