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異次元奮鬥者

    原作忠實讀者,剛看了第一集和第二集,先分享一下對前兩集的直觀體驗吧。

    畫風上,我個人感覺不算美型,但原作本身走的也不是美型路線,我對《一人之下》動畫的接受度在:關鍵人物特徵貼合,不失其神韻即可。因此第三季的畫風在我看來還是不錯的,再說了我感覺原作本來就是糙糙的畫風(撓頭)。雖然三D背景讓我有一種學園都市的感覺(?)不過接受這種設定後對觀看體驗沒有太大影響。

    OP和ED融合了戲曲元素,這種碰撞感與前兩季一脈相承,同時又不失其作為獨立單元的特色——這是我最喜歡《一人之下》的一點,雖然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稱不上精通,但自幼耳濡目染,深感中國傳統文化深邃而富有魅力,我相信在這塊沃土上能生長出最好的故事,因此我欣賞《一人之下》從漫畫到動畫都試著把傳統文化中最吸引人的部分集成於一體的野心和誠意。

    第一集:

    背景交代上,考慮到新觀眾,這個開頭客觀來講並不算很長,交代方式也可以說是言簡意賅並且不乏創意,尤其是紅綠燈部分,用流雲的陰影過度兩個世界頗有禪意,而寶寶的出現促使張楚嵐踏向異人世界也暗合了前文的故事,此外張楚嵐第一視角敘述直接表明了整個故事是以張楚嵐為主角展開,這樣的處理使得在前兩集中佔據了極大篇幅的王也不至於喧賓奪主。

    誇了這麼多,到這兒還是要說說問題,和前面的幾個回答一樣,我認為把王也酒局上的情節全部刪除是一個非常大的敗筆。如果我沒有看過原作,一定會覺得王也單純是打算找朋友籌錢,難免會有點嫌棄這種一言不合就向朋友伸手的感覺,而且還被拒絕了……很多答案都放了原作,我就不放了,只簡要說一下我的觀點:

    原作裡的王也其實是想拉朋友做事,他投資,一起掙錢,確實,原作的這部分對話有很多不嚴謹的地方,比如就我所知,做研究的無奈其實不能被簡單的現實和熱愛所概括,而且創業也不是這樣幾個人三言兩語一拍腦門就能決定的簡單事情,等等……這部分太過於平面,經不起深究,但這部分本身的內容暫且按下不談,就其結構層面的作用而言,必要的交代還是不可或缺的,我認為即使刪掉這些對話,也應該對王也這場酒局的目的有稍微詳細一些的交代,哪怕刪減到只交代“王也想要自己投資掙錢,但是這些市井朋友嘲笑他久居深山不問世事,太過理想主義,這件事沒這麼簡單”,這樣的交代也足以成為王也思考“入世”的開端,比粗暴刪減好得多。實際上這段刪減從某種層面影響了人物心理的流暢度,甚至會導致觀眾對人物的誤解,不考慮與原作的契合,單從動畫情節角度而言,也算不小的失誤,希望在接下來的故事裡這樣的失誤不會再度出現。

    除此之外,第一集的其他劇情基本尊重了原作,也比較流暢,部分細節稍有改動,但無傷大雅,因此如果滿分是10分的話,第一集我可以給到7-7.5分。

    第二集:

    第二集著重說一下打戲,這一部分的打戲順暢而細膩,節奏恰到好處,堪稱驚豔,尤其是近身戰的部分,讓人感覺到每一個動作甚至可以拆解出對應招式在現實中進行還原,作為一個並不資深的二次元觀眾,我一度以為一人第二季的打戲還算可以,直到我看到第三季,才明白什麼是能讓人拍案叫絕的打戲。

    如果保持這個打戲水準,後續陳朵篇臨時工的出場相當值得期待,但是說回前面,一人之下原本就是打戲的精彩和文戲的深刻並行,二者缺一不可,如果說入世篇分支文戲的粗糙處理勉強可以接受,陳朵篇對文戲的處理就萬萬不能這麼不講究了。

  • 2 # 一人之下漫剪中

    個人看過不少國漫日漫,清楚國漫打戲和日漫打戲存在的巨大差距,但這一集展現的打戲,在國漫中絕對屬於捅破了天花板的,屬於教科書級別的作畫。非要說有多厲害的話,就是對大多數國漫打戲的一次降維打擊。而除去專業領域,個人覺得這段打戲對一人動畫的意義也還是挺大的,而絕非某些人口中所說倒不如換成刪去的酒局那場戲。要知道動畫的受眾和表現形式和漫畫區別很大。要是就照抄二叔原作漫畫北京篇來畫,憑著北京篇那少的可憐打戲,再加上國內動畫文戲方面的不足,可能最終呈現的效果會很不好。動畫人氣(劃重點,人氣!)絕對撲街。為啥?很多路人還不是看個動畫而已,圖個爽。而這時候適當補充的精彩的打戲就起到了加快節奏,吸引眼球的作用,更別說這段教科書級別的打戲會一直作為標籤跟著一人動畫了。(ps:以後終於不用再處心積慮向路人解釋一人原作有多頂了……直接給他看這段打戲得了。)說完打戲,說其他的。op,ed,也是由大佬負責,op中無念hiro,燒臘兄弟的演出攝影,確實非常厲害,畫面配合歌曲配合得很好,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是op沒那麼洗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鑽石頭盔,鑽石胸甲,鑽石褲子,鑽石靴子附魔什麼樣,屬性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