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財說得明白
-
2 # 老陳論股經
現在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以及收入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同時,大部分家庭也都有了很多存款,而這些存款又不能一直放著白白流失通貨膨脹的損失,所以現在出現了大量的理財產品,其中有很多優質的產品,也有很多不靠譜的。
那麼理財需要注意哪些要素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安全,如果不安全,連本金都收不回,即使再高的收益又有什麼用,所以我們看到了這幾年幾乎全部爆雷的p2p理財,就是這樣,貪圖高收入而忘記了安全的重要性。
其次,就是風險,這個風險跟上面提到安全不一樣,這個風險說的是理財接受的風險,比如理財投資股票、基金等都是有風險的,而且一些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各個品種的理財產品都對應著不同的風險級別,理財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風險評估,選擇自己接受範圍內的理財產品,最好不要越線,不然出現接受不了的風險情況,會出現不可控的局面。
總之,理財還是要結合自己的情況,選擇自己能接受的產品,一定不要選擇自己接受範圍外的產品,不然一旦出現問題,將是崩潰的局面。
-
3 # 美景美境美人
1、安全性是最重要的 畢竟個人不像機構投資者,能夠負擔投資失誤、本金盡無的損失。在選擇互貸理財平臺的時候,最好對其進行多方考察,包括風控措施、逾期壞賬情況、專案真實度、資訊披露情況、投資人口碑、網路輿情等。另外,背景風投等雖然是平臺的加分項,但不能過分看重,相對而言,一些小而美的平臺。
2、盲目投資 理財回報固然重要,但投資人切記,不可因為高收益的誘惑,就盲目投資。目前而言,10%—15%的預期年化是個不錯且正常的水平。
3、流動性的重要之處在於 當你急需用錢時,可以不受鎖定期的限制,快速抽回資金。從這個角度看,中短期、支援債權轉讓且提現快的平臺更加值得投資。
-
4 # 波瀾不驚的投研日常
個人理解的話,主要有以下這麼幾個點:
(1) 理解個人的需求:是想要博取高收益,還是穩健保值增值?高收益的話,股票、基金、信託等可能較好;而保值增值角度,銀行理財等可能更合適
(2) 理解個人的能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以投資股票為例,投資自己所處行業的公司,相對來說把握會更大一些(前提是公司本身有機會)
-
5 # 看透大市
理財的幾大要素,主要預期收益,風險控制,能力圈,不斷提升理財能力幾部分構成。
預期收益,主要投資者對理財目標的期望值,收益目標不一樣,要求理財能力有差異。有的要達到10%以上,有的以能增值,達到社會平均收益水平就行,比如與GDP同步增速,有的目標要求更低,超過銀行和國債利率即可,不同的理財目標,對家庭理財者個人能力要求不同,降低收益和追求高收益是一組矛盾體。目標收益越高,越要求有更強的理財能力。
風險控制,理財的目標是取得正收益,控制風險是首要因素。寧肯不賺錢或少賺也要保住本金。為了控制風險,要求投資組合多元化,家庭理財時要分散型投資,保險,貨幣基金,權益類,銀行存款等要科學均衡配置。不能某種資產配置過高,導致理財過於保守或過於激進,都是不可取的。風險與收益成正比,要求穩鍵投資,收益就小。多配置權益類,收益就會高,但風險也會更大。
能力圈,每個理財經驗不一樣,決定家庭理財途徑,範圍,收益有差別。在沒有獲得更好理財能力時,堅守自已基本盤,固守能力圈範圍,是獲得家庭穩鍵增值的主要策略。沒有投資過基金和股票投資者,進入投資時,就要採取先學習相關基金和股票基礎知識的理論學習,進行模擬盤或小量資金進行學習實操,切不可學習期間投入過多資金,導致超出能力圈範圍,而虧損擴大。
提升理財能力,是提高家庭財富不斷增值的主要辦法。只有突破自已理財能力圈,不斷透過自主學習,向投資理財顧問,向券商,基金理財投顧學習,加大權益類資產的標的,才能更好,更穩健不斷獲得穩定的,超過社會平均收益水平的理財能力,這是個逐步學習,不斷提升過程。
只要方法正確,加以時日,不斷增強投資的悟性,形成自已的穩定盈利模式,交易策略,不追求短期收益,追求持繼穩定可靠的家庭理財收益,理財的終極目標。
-
6 # 財經王大拿
現實生活中,人們在一定的階段,都會接觸到理財,對於理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一些方式,那麼其中,理財最重要的技能是什麼呢?
最重要的就是理解風險與收益對等這個概念。
很多人在理財的初期,其實都是想賺更多的錢,而在賺更多錢的同時,又擔心承擔一些風險,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希望找到那些既能夠保證本金,又能夠大大獲取收益的產品,這是每個人都希望遇到的,問題是,這樣的理財存在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對於理財,你要清楚的明白一件事,風險和收益永遠是對等的,你要想獲得更高的收益,就要承擔更大的風險;如果你想穩健的投資,那麼你的收益必然要小的多。這個邏輯其實很好解釋,就像目前的市場上,你幾乎很難找到暴利的行業一樣,暴利的行業必然會吸引大量的企業介入,隨後就必然的展開價格戰,然後暴利的行業就會迴歸平滑,對於理財產品道理同樣如此,一個既沒有多少風險,又能夠獲得超額收益的產品,那麼市面上太多的閒置資金會蜂擁而至,作為普通投資者又怎麼可能搶先一步買到呢?
當你明白風險和收益的條件後,剩下的就是根據自身的狀況,來合理配置自己的理財產品情況。比如你現在是年輕人,那麼你未來還有很多機會,理論上你的薪酬也是有上升的可能,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你大可以增大風險投資的配比,畢竟年輕意味著你可能承受風險的能力要大得多;而如果你已經步入中年,顯然這時候整個家庭的開銷就比較多了,風險投資就要降低,因為這時候不能承擔過多的風險;當你到了老年的時候,那你就不要再做風險投資了,多購買些穩健的理財就行,也不需要太多的收益率,當然,如果你就是為了自己的愛好,想投點股票和基金來保持腦子的運動,那麼你控制下你的倉位,當成娛樂就好,畢竟在很多證券營業部裡,你都會看到很多大爺大媽天天按時打卡般的去營業部,其實這時候就不僅僅是投資了,更是一種娛樂,心態也要平和許多。
總體而言,對於理財,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有風險和收益是對等的意識,在這個基礎上,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合理規劃自己的產品,把理財當成是真正的配置,而不是幻想著一夜暴富。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股清流,更多投資案例與邏輯思考,敬請期待!
-
7 # 一葉凡塵一理財
理財最重要的技能就是保證資金的安全。從而透過低風險高風險的資產配置來平衡風險。他其實就是考驗一個人管理金錢的能力。尋求收益和風險的最優解。
-
8 # 從容閒聊
我作為財經工作者,以前寫過各類財經文章,今天在這裡就不講大道理了。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就是克服人性的弱點,抵制高收益的誘惑,防止住貪婪,保護住本金的安全是最重要的理財技能。人們最好在自己的本金毫無任何風險的情況下再考慮收益情況。目前,只有國有四大銀行以及地方政府開辦的地方銀行的存款承諾“保本付息”可以達到這種條件。如發生問題,50萬元內國家兜底賠付。而其餘的各種銀行投資理財,或者是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基金是沒有這些承諾的,誰承諾誰就會受到懲罰,風險完全由個人自己承擔。
上述所講的是2018年《中國銀監會》釋出的第6號檔案,提醒大家慎重購買理財產品的介紹說明。
今年是個困難的年份,大家注意把握一點,“現金為王”,保住自己的本金,任何投資都需要謹慎,有風險的事情少摻和就行了。
-
9 # 奔跑的蝸牛16
財商很重要(樹立富人思維、讓自己收入的80%來自理財收入),然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銀行基金、支付寶的基金定投或選擇好的生財資產型的股票、瑞茲等等
-
10 # Roseview財經
及時止損。
很多人對於投資理財,第一感覺就是要得到多少收益,回報率多高,其實交易最重要的秘訣是及時止損。很多人有主觀臆斷,當面臨虧損的時候,不是選擇及時止損,而是選擇繼續,覺得只要過去就OK,其實這就跟那些永遠抄底在地板的人一樣。
首先,理財要具備專業的知識。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打理,往往能夠事半功倍。理財本身需要很清晰的瞭解投資產品,做好風險把控,然而很多人對此並沒有清晰的認識,對於風險和回報率模稜兩可,這本身很可怕,即使一兩次僥倖盈利,後續也會翻車。
其次,理財要合理的配置資金。資金要科學的分配,資金投向儘量分散,提高抗風險能力,交易裡有個詞叫做對沖,其實意義一樣。再好的投資都有風險,切勿壓上全部,否則一旦專案失敗,將一無所有。
最後,切勿盲從,保持理性。風險和收益是一對孿生兄弟,切勿只看到高額的回報,忽略風險,不要聽信別人的話,盲目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眾人都走的路沒有金子,即使有,也被前面的人撿走了。
-
11 # 曉支
理財當中最重要的技能不是投資,也不是節流,而是理財規劃能力,毫不誇張的說應該是每個人學習理財的時候應該重點學習的技能。
因為,理財規劃是我們管理財富的基本出發點,它不僅僅讓我們瞭解清楚自身的財務情況,還讓我們理清生活當中的各專案標,並且根據這些目標出發,做好一系列的規劃,然後才有了我們科學的資金分配和資產配置。所以,理財規劃是最重要的理財技能,是所有理財活動的基礎,
正是因為有了理財規劃,我們才能夠知道怎樣進行做投資,怎樣進行節流或者開源,理財規劃從整體上涉及我們賺錢,管錢,花錢的各個環節的思考和梳理。
所以,如果你要想學習理財,先要懂得如何進行理財規劃,它遠比某個具體的投資技巧重要的多。
-
12 # 頂點行者
個人愚見,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發行方、資金託管方、產品運作方、時間、預期收益、最大風險、自身承受能力等等。
-
13 # 菠蘿不是鳳梨
其實理財的幾大要素基本上自己都是懂一些的,其他回答也是有講明白了,但是並不是說懂了大道理自己一定就會做,如何做,如何計劃還是挺重要的,接下來就看看這幾大要素需要用什麼來幫助自己達成!
第一個是理財計劃
要想做好微交易投資,首先玩家們要對自己現有的資金和未來5年之內的工資做一個合理的規劃,工資作為穩定的現金流來源,加上現有資金,就是未來5年內總共的資金,除去家庭開銷的一部分,剩下的就是玩家們的可用資金。如何增大穩定的工資收入,減少家庭開銷這就是5年之內玩家們要做的事情。做到理財計劃,規劃收入和開銷,然後儘量去做到。
第二個是策略分析
定好計劃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最大化的保證我們的穩定收益,一般家庭的收入都是穩定工資,收入的開源最重要。此外也要考慮到家庭開銷方面的問題。另外,透過不斷的學習,瞭解一些理財產品,選擇相對適合自己的產品去投資,可以分散組合投資,來擴大自己的額外收益。例如捕金獵人軟體中就有多種金融產品可選,而且捕金獵人微投也只是10元起步,很多新手玩家都可以先試試。
第三個是策略總結
在不斷的實踐中總結自己的方法策略,並不斷的最佳化,以價效比最高的方式去投資,保持一種理財的方式去生活,以聰明的的方式去花每一筆錢,這樣大家才能實現財務自由,真正的不用為錢工作。微交易投資要在有正確策略的引導下進行,才能走上賺錢的道路,比如捕金獵人就會有老師一對一分析行情等,想必對新手玩家來說也是不錯的學習機會。
-
14 # 小短腿大魔王
首先,要看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對收益的要求:如果風險能力承受能力大,需要獲得極好的回報。可選擇期權、期貨、配以股票和股票型基金;如果風險承受力較大,需要獲得較好回報。可選擇股票為主,股票基金和其他基金為輔,少量國債;如果風險承受力一般,收益要求不高(稍稍高出通脹即可)。可選少量(三分之一)指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其餘可選貨幣型基金和國債配置;如果風險承受力低,收益只要求保本即可。可選貨基和國債即可
其次,還可只考慮的因素還有理財產品流動變現性的快慢、理財產品期限的長短等等
-
15 # 何濤財經
我認為,理財就是管理好自己的財產。就是管錢,攢錢,生錢,護錢。你不理財,才不理你。具體的幾大要素有。
1,樹立正確的理財理念,理財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有收入,有點存款,就應該開始理財。
2,理財不等於掙錢,它只能讓錢穩定的保值增值。跑贏CPI就是目標。
3,理財不等於賭博,不是投資,不能冒大風險。
4,理財不等於拜金,財富只是人生工具。
5,理財可以有債務,但不要讓債務纏住一生。
-
16 # 獵鹿財經
1、要想理財那肯定要有本金,建議用空閒的資金來理財,因為理財是有風險的,如果虧了,至少不會影響你的生活質量,當然,賺了是最好的,而且在理財的過程中要保證資金的安全性,給自己設定一個止損點,不讓本金虧損比例太大,再尋找新的機會翻盤。
2、收益,理財肯定是為了獲得收益,這個是每一個入市的人的心理訴求,建議透過資金配置各種比例的理財產品來實現收益最大化,比如國債、基金、股票等產品,根據風險程度不同配置不同比例,不過,切記,不要貪婪!
3、流動性,理財產品肯定是選流動性好的,也就是說可以快速變現的產品,大家都知道,錢最終揣到自己兜裡才是自己的,投資無法變現等於沒有收益。
可能我寫的也不全面,但可以借鑑,注意以上幾點,至少可以讓你更好的做好入市前的心理準備,進入市場後才不至於迅速地把本金虧完後闇然離場,希望你在未來的理財道路上把資金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好自我控制和自我提高,實現資金增值,讓你的收益最大化。
-
17 # 陳進金融從業者
你好,理財專案好不好,要看你的投資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首先要選擇合法合規的理財產品,不管是哪種理財產品,你需要重點關注兩點,一個是理財通道是否合法,一個是底層資產是否清晰,易於變現。通道即是銀行,信託,保險,私募基金,商業保理,金交所等。底層資產目前無外乎信用類,專案類,抵押類。我們投資出去的錢,重點是看錢怎麼回來的問題,也就是說看它的風控怎麼做的,目前市面上比較穩妥的還是抵押類的相對好些,還要看抵押物是否容易變現。目前經濟環境下行,專案類,信用類,都不建議玩。可以把資金按照下圖分佈,再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配置。這樣做到進可防,退可守,攻守兼備!
-
18 # 絲路財經頻道
投資理財無非是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
首先,安全性要放在首位,如果本金都虧掉了,只怕要涼涼了。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當然,安全是相對的,理論上講,收益是對風險的補償。太注重安全性,收益性就很難保障。因此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及目的建立投資組合。一般來講,大額存款,銀行理財,貨幣市場基金,儲蓄國債安全性較好,對於不願承擔風險的人可以考慮。
其次是流動性。不能用短期資金投資長期專案,否則很容易發生流動性風險。根據資金的使用性質(長期,還是中短期)及預期收益建立投資組合。確保需要資金時,可以快速變現。貨幣基金、記賬式國債、銀行理財等流動性較好,而不動產的流動性就較差,股票、基金、外匯、實物黃金等雖然流動性較好,但受行情影響,未必會能溢價賣出,實現正收益,行情不好時將面臨割肉。
最後就是收益性,投資理財就是希望保值增值。對於資產狀況良好且希望獲取資本增值的,可適當配置基金,股票等中高風險型產品,對於普通投資者可配置指數基金,行情好時可轉平衡基金或股票基金。
投資理財一定要關注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合理分配資金,根據資金使用期限,合理配置長期及中短期產品,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配置高風險高收益產品或中低風險中低收益產品。
-
19 # 孫志平o
現在的商業大環境不好做生意投資風險有點高,可以學習理財方面的知識增加自己的學識提升自己得理財能力,還能有點高於銀行利息的收益,何樂而不為嘞!關於新手小白本人給出幾點建議,希望可以能幫助你!
第一,黃金投資,黃金屬於規避風險類的理財產品,對於本金的保值很有效,想掙大錢希望大,如果你是保本穩健型的可以考慮,有興趣可以找找專業人士瞭解!
第二,金融理財投資,網際網路理財產品很多但同時安全性卻也不太理想,對於新手千萬不可聽說安全性高收益高就亂投,那隻能被騙。新手開始還是選擇簡單安全收益穩定本金安全的理財產品,比如。支付寶的餘額寶和餘利寶,微信裡面的理財通,都是不錯的選擇,畢竟二馬哥壓陣,安全性還是放心的!
第三,銀行方面的理財產品,預測屬於你的風險等級理財產品,他們能更準確的給出答案。當然還有國債了地方債了都是值得考慮的投資方向!
學習投資理財,要保持一種敬畏之心。首先你要認清自己很重要,保守穩健型還是刺激高風險高收益型,不認請自己胡亂盲目跟風亂透,最後只能是失敗而告終。賠了他人又折兵,得不償失!切記!
綜合上述建議相比你有啦初步理財的認知,投資理財從根本上來說都是存在著一定的風險的!所以說!!
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切記!切記!!!切記
-
20 # 投機丨之道
出資要在確保日子質量的條件條件下進行,出資是要用閒錢進行的,所以出資前一定要看看手頭的錢留夠了沒有,日子中要量入出,別做冤大頭。不要刷卡時很爽爽,還錢時愁愁。
永久記住會理財的人借錢的意圖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花錢,最好做好資產負債表。對自己的收入支出做到心中有數。
最後在這裡我祝大家能開開心心,生意越來越好,錢越賺越多,身體健健康康,家和萬事興,
回覆列表
理財的時候,我們主要考慮的是三大因素,這三大因素構成的不可能三角,很多人都不瞭解這一點,所以才對理財有過分的奢望,也因此容易被騙。
01,三大要素這三大要素一定大家都聽過,分別是流動性(靈活性),收益性,安全性(風險)。所有的理財規劃其實都是在上面三個要素當中尋找平衡,往往為了得到其中一點,不得不放棄另外一個或者另外兩個。
舉個例子,大多數人的理財都是追求靈活,追求安全,所以不得不放棄了收益。一般情況下把錢存在銀行,不管是活期還是定期又或者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是安全性非常高的,並且也相對靈活,即使是定期存款也可以提前拿,而一般的銀行理財產品的封閉期並不會太長。但是所有的這些東西收益就比較低了,所以是為了靈活和安全放棄了收益。
但是這樣做的好處是首先控制了風險,沒有波動,但是波動並不會太大,因為是用定投的方式不斷的拉低成本,所以波動不大。這裡用波動這個詞,是因為只要錢沒有拿出來,不是真正的虧損,只是賬戶價值的高低變化而已。
最後可以獲得的是高收益,當然這裡說的高收益是跟銀行理財比起來,一般的年化複利可以達到8%~10%。
這當然比不上有些人進行的網貸投資,那些收益可以達到百分之十幾,百分之二十幾甚至更高,但是那些是嚴重的犧牲了安全性。
02,能不能三點同時獲得總有些人希望同時獲得3點,因此也有一些人會宣傳自己的投資方式,是可以同時獲得這3點的。
所以當你看到以下的說法時,會不會覺得很熟悉,某一個投資專案,可以一年獲得30%的回報,而且絕對安全保本,很多人都投了大資金進去,其他人都不用擔心,難道你這小小的錢反而會擔心嗎。有大集團做後盾,可以做出保本的承諾,而且最關鍵的是這些錢你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拿回來。
有些人不懂理財的三大要素,也有些人總有僥倖心理,還有一些人非常貪心,希望所有的東西都能得到,因此上面這種說法總是能騙一些人,安全保本高收益還可以隨時拿回錢來,你相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