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萬學武
“德不匹位,必有禍殃”:身處重位,品德、能力、謀略皆不俱備,此二人諸方面在中人或中人以下,庸才而己。身逢亂世,亂世必出英雄,此等庸才終非安邦定國之才,終久被淘汰
-
3 # 中上行
在能酷的政治鬥爭中,一廂情願的一好我好,大家都好,幻想一笑泯恩仇,一切從頭來。打黑除惡手軟了。貴族思維。對控制局,不穩定因素,勢缺原則與底線。
-
4 # 竹林雲天
何進與曹爽的敗亡都是缺乏政治鬥爭的徹底性所至,二人的權勢差不多處境又競不相同。
漢朝未年靈帝為平衡外戚專權,給於宮中太監一定權力,最具代表性的有十名大太監,他們互相勾結,組成聯盟稱十常侍。靈帝病重在董太后的勸說下準備立皇子劉協為太子,因劉協從小由董太后撫養。中常侍蹇碩向董太后和靈帝進言:要立劉協為太子,必須先斬殺何進,以絕後患。何進是何太后的親哥哥掌管天下兵馬重權在握,隨宣何進進宮,何進走到宮門司馬潘隱密告何進:十常侍要謀殺你,何進速回逃過一卻。此時靈帝已亡,十常侍夥同董太后假傳旨意宣何進速進宮商議大事,又被司馬潘隱提前告知,何進已有準備。
何進率領五千禁衛軍和眾大臣衝進皇宮擁立劉辯為帝,劉辯是何太后所生,是何進的親外甥。十常侍知局面難以挽回,殺蹇碩推責求何太后保命,何後下令何進不得殺害十常侍。十常侍暗下為董太后謀劃:封劉協為陳留王,董太后也參於垂簾聽政,並封董太后的弟弟董重為驃騎大將軍,與何太后、何進形成勢均立敵。何太后密報於何進,何進隨逼董太后出宮,又命人讓董太后飲毒酒自用,同時何進命部將帶兵屠殺董重全家。
袁紹又勸何進諸殺十常侍,何進言何太后不準,袁紹獻計招四方將士進京斬殺宦官,何進用其謀。十常侍知何進招外援將士,為保命騙何太后傳何進進宮議事,何進入宮隨被十常侍帶宮中侍衛、禁軍斬殺。
何進生前掌管天下兵馬,可號招眾多大臣議事,宮中又有何皇后照應,可見何進除十常侍勢力外皆能把控。像袁紹、曹操、荀攸、鄭泰、陳琳、盧植等眾多大臣皆追隨何進左右,何進在如此大好形勢下敗亡皆因政治眼光短淺,沒有獨自掌控時局的魄力,還一心想依附在妹妹何太后身邊。而何太后又過於信任十常侍,何太后在宮中能行使權力都是假相,宮中掌控權時終由十常侍牢牢控制。
何進的敗亡是對政權鬥爭的誤判,對十常侍的多次謀殺沒有一點教訓,就像陳琳所言掩目而捕燕雀,你何進都明說要調兵誅殺十常侍了,人家十常侍還不謀劃反擊嗎?皇宮裡所有侍衛、禁軍都由十常侍控制,何進冒然進宮是自取滅亡。
再看一下大將軍曹爽走向滅亡的情況
魏明帝曹睿病危,命大將軍曹爽、太尉司馬懿為託孤重臣,輔佐年方八歲太子曹芳,明帝病亡,司馬懿、曹爽扶曹芳即帝位。曹爽心高氣傲給司馬懿來了個明升暗降,提司馬懿為太傅,盡奪司馬懿兵權。司馬懿乾脆稱病不出。曹爽任用自己弟弟曹羲為中領軍、曹訓為武衛將軍、曹彥為散騎常侍,禁軍、御林軍盡歸曹爽撐控,又用心腹之人何晏、鄧颺、丁謐、畢軌、李勝撐管要職,又有大司農桓範謀劃,曹爽當時已算把控全域性。
曹爽帶眾多親信、兄弟幾人領禁軍隨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祀先帝,司馬懿乘機起事,速起舊部將士發動政變。司馬懿帶兵迅速接管皇宮,命郭太后寫下罷免曹爽的旨意令司馬懿執行。司馬懿命自己親信接管曹爽、曹羲、曹訓將軍行營,派兵撐控洛陽全城,司馬懿親領將士出城屯於洛河,守住浮橋。司馬懿先後派出三位使臣說服曹爽放棄抵抗,只要交出兵權過往不糾,可儘早回府。曹爽天真地的聽信司馬懿的謊言,只想保住富貴就行,隨交出大將軍印回城。司馬懿捉拿曹爽親信定下罪名,曹爽兄弟幾人連同一干親信皆被定罪斬殺、盡滅三族。
曹爽在高平陵面臨司馬懿勸降時,問其弟曹羲:曹羲除一通抱怨後,直接說咱兄弟不是司馬懿的對手,不如早降。曹爽眾多親信除桓範堅持主張對抗司馬懿外,並無有別的進言對抗司馬懿。曹爽兄弟進言對曹爽的決定影響很大。假如曹羲斬釘截鐵的說投降司馬懿是死路一條,必須攜皇帝先去許都,調天下兵馬勤王方可保命,何宴等一干親信堅定勸曹爽對抗司馬懿,曹爽得到信心暗示定會與司馬懿周旋到底,誰家勝負還一定。為啥曹爽的眾多親信不支援曹爽對抗司馬懿呢?主要原因在於他們的家眷都在洛陽被司馬懿控制,就像蔣濟所言駑馬戀棧豆,曹爽這幫人只有享樂的思想,沒有王者之志,缺乏政治鬥爭的決心,這就是曹爽敗亡的主要原因。曹爽是想奪去司馬懿的兵權即可,司馬懿是定要斬盡曹爽滿門,曹爽是撐控大權享樂即可,司馬懿是志在吞天下,可見格局決定成敗。
總結:大將軍何進與大將軍曹爽都在大好形勢下敗亡,主要是缺乏政治鬥爭的敏感性、堅決性、徹底性,沒有一統天下的格局,缺少王者風範,只能是權重振主走向敗亡是必然,像諸葛恪、孫綝皆是如此。
回覆列表
漢未大將軍何進與曹魏大將軍曹爽雖都重權在握,也有許多相似之處有勇無謀、志大才疏、謀略不足、狂妄輕敵、自負大意,所以都落得失敗慘死、含恨喪命、家族被滅的悲慘結局。何進被宦官誘殺於宮中、然後弟妹慘死、家族被滅,曹爽被另一權臣司馬懿以謀反罪斬殺、還三族盡被屠滅、至親同赴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