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夜實話實說
-
2 # 瘋狗的輕武
確實,尤其是遠征軍的援助武器列表中並未見M1卡賓,而是M1加蘭德、M1湯普森、春田M1903、M1917,甚至順溜的約翰遜步槍也有。反正我是真沒找到M1卡賓,如果有人有資料的話歡迎貼出來源。
我能找到裝備M1卡賓的記錄已經是二戰結束那年,1945年的國軍憲兵先行裝備M1卡賓。國民政府大量獲得美援的M1卡賓,然後通過伸開“凱申物流”流入解放軍。結果就是解放戰爭時期能見到不少拿著M1卡賓互射的情況。
而且雙方都對M1卡賓這種後坐力小、攜帶輕便、半自動射擊、威力馬馬虎虎還算過得去(至少比手槍彈強)的槍械評價都還不錯。因此咱們在建國之後還直接測繪仿製過M1卡賓,只是產量較少。
-
3 # 深度軍事
確實如提問所說,在抗戰美援物資當中,是沒有M1卡賓槍的。這種武器在美軍主要是裝備班長,駕駛員,軍官和炮兵。
而在抗戰末期的美械師,班長,駕駛員和炮兵的武器是用衝鋒槍和步槍代替的。比如新1軍新38師,是美械化最好的部隊。其步兵武器主要就是1個連18把衝鋒槍,9挺輕機槍和步兵使用的步槍。
抗戰第一批卡賓槍,實際上是美國海軍情報部門送給軍統的。這批武器不在美國援助39個師武器序列裡。當時美國人認為,中國士兵身材都不算高大,其實並不適合使用沉重,但是威力很大的毛瑟步槍。
更適合卡賓槍這種使用手槍子彈和步槍子彈之間威力,重量只要2.48公斤,裝彈量大的新型卡賓槍。所以從1943年開始,軍統所屬忠義救國軍一個步兵班有3把衝鋒槍和9把卡賓槍。
當時,美國援助了軍統大約3萬把卡賓槍和衝鋒槍,還有幾百挺機槍。後來45年以後,國軍其他部隊那些卡賓槍,則是另外一個來源。那是駐華美軍遺留下來的,最高峰的時候,美國陸航,海軍陸戰隊和陸軍在中國有20萬駐軍。
其中大部分都是1945年8月以後登陸的,他們在撤離的時候,遺留了大批武器給國軍,其中就包括了6萬支卡賓槍。雖然,卡賓槍威力不足,飽受詬病。但是在中國卻非常受歡迎,因為非常輕巧,短小靈活,後坐力很小。彈匣裝彈量還大,根本不同版本可以半自動和自動發射。威力大於衝鋒槍,100米內威力足夠。以至於後來,我軍還想仿造這種卡賓槍,定為制式武器。
-
4 # 有痰
M-1卡賓槍由於重量輕,火力猛,在中國受到普遍的歡迎,在建國初期,軍方曾經提出仿製M-1卡賓槍作為自己的制式步槍,其實看看M-1卡賓槍的各種效能和劉帥提出的步槍要求跟契合,劉帥就是提出步槍的射程不用太遠,300米以內可以準確射擊就可以,重量儘可能輕便,最好短小精悍,方便攜帶,用M-1卡賓槍套一下,好像就是按照這個思路設計的。在美國,M-1一直使用的到七十年代,M-1還作為軍援提供給南越當局。不過這是的M-1已經基本上是M-1A1,M-1A1已經是可以連發射擊了。
M-1卡賓槍進入中國是隨著美援物資一同到來的,不過我查到的資料最先使用卡賓槍的並不是國民黨的正規軍而是軍統的武裝忠義救國軍。在1942年美國的梅樂斯到中國同戴笠接觸,並且成立了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就是紅巖中提到的那個中美合作所,不過關押地下黨只不過是用了原來中美合作所的房子,中美合作所在抗戰勝利後於1946年解散。
梅樂斯和軍統的合作主要目的是要在中國的東南沿海尋找一個登陸點,並且收集中國氣象資料,為美國海軍提供天氣預報,以便美海軍行動。最初軍統為中美合作所的美軍人員提供武裝護衛,後來發展到在敵後進行破壞行動,軍統提供人員,美方提供武器。當時梅樂斯認為中國人的身材不高,使用後座力大的步槍並不合適,而且在忠義救國軍大部分是執行特工行動,要求使用的武器火力猛,重量輕,於是卡賓槍就成了比較適合中國人使用的武器。於是從1943年開始美國方面向忠義救國軍這個軍統組織提供了大量的卡賓槍,這是能夠查到的比較早的,中國方面開始接受卡賓槍的記錄。而且在忠義救國軍的活動中,卡賓槍對付日軍的三八大蓋也是非常合適,打得日軍無法匹敵。忠義救國軍約有10萬人,在抗戰勝利後,忠義救國軍大部分改編為18個交警總隊。
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卡賓槍是M-1卡賓槍的簡稱,只要一提卡賓槍,首先印入腦海的肯定是M-1卡賓槍。
-
5 # 度度狼gg
對M1卡賓槍印象較深的影視劇有三部,第一是《喋血孤城》裡呂良偉扮演的餘程萬將軍,手裡拎著一把卡賓槍,挺帥挺酷,這是常德會戰的1943年10月;還一部是美國大片《風語者》,在太平洋戰場上,凱奇負責保護的納瓦霍族戰士背得也是一支卡賓槍;第三部是中國產大劇《北平無戰事》,北平警備總司令陳繼承經常調動的第四兵團特務營,裝備一色的M1卡賓槍,注意不是憲兵部隊,憲兵端的是M3衝鋒槍,這很重要。
《喋血孤城》劇照
細細品來,三部劇中的卡賓槍裝備物件都比較合理,因為M1卡賓槍的研製初衷,原本就是美國陸軍為“二線部隊”提供一種用於替代制式手槍的自衛武器,是介乎於自動手槍和衝鋒槍之間的制式裝備,所以一線步兵使用的不多,因為威力和射程都不足。所以像軍官、後期單位、通訊兵、衛生兵等非一線作戰人員使用它是比較合乎歷史的。
美軍列裝第一批M1卡賓槍是1942年6月,因此國民黨軍隊在抗戰後期獲得少量該型武器是可能的,比如《喋血孤城》裡的餘程萬作為黃埔一期的名將,不管通過什麼渠道弄幾支確實不成問題。但真正成建制裝備它的還是中國遠征軍的“駐印軍”,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早期新一軍,它是由撤退到印度的孫立人新38師和廖耀湘新22師編成的。
(美軍士兵的卡賓槍)
新一軍正式的番號授予時間是1942年10月,從此開始在蘭姆伽接受美式裝備和美式訓練,不過許多網文在新一軍的武器清單裡,標明了3240支的M1卡賓槍裝備數量,這完全是捕風捉影。
前面提過,M1卡賓槍的適配物件最早並不是一線戰鬥兵,新一軍怎麼可能有3000多的巨大裝備量?實際的武器清單是,新38師和新32師實現美械化之後,每個師裝備湯姆遜衝鋒槍400支、輕機槍360挺、重機槍108挺,M1卡賓槍400支,也就是說,新一軍全軍共有約1000支M1卡賓槍(要考慮軍直屬隊的裝備數量),這才是比較靠譜的裝備比例和配備水平。
M1卡賓槍的特點是彈匣更換方便和較大的容彈量,實際射速高而且後坐力低,其射擊精度和侵徹作用比使用手槍彈的衝鋒槍要強。真正使其後來成為一線步兵主要武器的原因,是M1增加快慢機和大容量彈匣後的改進型M1A1、M2、M3等卡賓槍,1944年開始加裝M4刺刀,在太平洋戰場大受歡迎,幾乎完全取代了“大八粒”M1伽蘭德步槍,但國民黨軍隊在抗戰結束前獲得的都只是M1原型卡賓槍。
但是跟與幾款改進型相比,原型M1卡賓槍的產量卻特別巨大,不到三年時間美國人一口氣生產了551萬支,如此龐大的數量,當戰爭結束時便成為了難以處理的麻煩,於是便開始“贈送”和傾銷。重慶政府曾經要求美國提供90個師的美械裝備,但美國人在抗戰勝利前實際只提供了39個師的裝備,武器清單裡也確實沒有M1卡賓槍,然而當日本投降後,美國人的態度有所變化。
(湯姆遜和卡賓槍同框)
首先,美軍將已經運到印緬戰區的美械裝備以廢鐵的價格賣給了國民政府,其中僅坦克就有100多輛,當然也包括M1卡賓槍在內的大量輕武器;然後,又將儲存在昆明地區的4000噸武器彈藥“贈送”給了中央軍,後期在美國海軍陸戰隊離開時又移交了一批武器。最大的一筆是1946年6月,美軍把存放在太平洋若干島嶼價值8.25億美元的武器儲備低價售給國民黨方面,成交價僅為1.75億美元,於是,原本是給美軍使用的大批M1卡賓槍及其改進型流入中國。
期間美國政府曾經一度中斷了對國民黨的軍援,但在1948年又提供了4億美元的援助,其中的1.25億美元可用於國軍購買軍火, 總數是5萬噸的小型武器和配套彈藥,其中就包括M1卡賓槍。這批物資的第一部分1200噸軍火直接運到了平津,全部裝備了傅作義的華北部隊(傅部補充其他部隊缺額後,據此重新裝備了三個綏遠系美械師),所以《北平無戰事》裡的國軍部隊裝備精良,M1卡賓槍大行其道。
(餘程萬端著卡賓槍)
既然國軍裝備了如此數量的M1卡賓槍,有“運輸大隊長”的存在,人民解放軍當然繳獲無算,再反過來用於解放戰爭中打擊敵人,《大決戰》平津戰役電影裡連中央警衛團都裝備了該槍(有印象的麻煩舉手)。
建國後我軍曾經在瀋陽仿製過M1卡賓槍,這是新中國仿製的第一種武器(比仿製蘇式武器還早),但只生產了幾百支,沒有正式列裝部隊,不過M1卡賓槍彈倒是造了不少,因為在北韓戰場上志願軍有許多M1卡賓槍還在使用。
(我軍裝備的卡賓槍)
-
6 # 國平軍史
M-1卡賓槍,誕生於二次大戰,在裝備美國軍隊的同時,也大量援助反法西斯同盟國軍隊,此槍以火力猛、動作可靠、短小精悍、份量極輕而著稱,終成一代名槍,即便當下,依然有一些國家的軍隊和警察裝備此槍,可見此槍的生命力非常頑強。
此槍口徑7.62毫米,發射專門研製的卡賓槍彈,比步槍子彈威力小,但威力遠高於手槍子彈,因此,是威力介於步槍和衝鋒槍之間的一把步兵槍械。
採用15彈匣供彈,有效射程200餘米,很好地解釋了此槍火力比步槍猛,但又弱於衝鋒槍,特別適合二線作戰人員使用。
但由於M-1卡賓槍火力比8發漏匣彈倉供彈的M-1加蘭得步槍猛,份量又非常輕,頂多5斤,比起將近10斤的步槍,美國大兵更喜歡使用此槍。
因此,到了二戰後期,除了規定裝備此槍的二線官兵和空降兵以外,一線步兵特別是海軍陸戰隊也爭取到了大量的M-1卡賓槍,用以取代手中笨重的M-1加蘭得步槍。
至於當時中國軍人手中的M-1卡賓槍,是1942年美國政府援華軍火中的一部分,其他包括M-1903春田步槍、M-1湯姆遜衝鋒槍、M-1918A2勃朗寧輕機槍、M-1型75毫米榴彈炮、M-2型105毫米榴彈炮、F-4野貓戰鬥機、B24解放者轟炸機等著名的美械裝備。
當時,這些美援的槍械和榴彈炮,都成了中國軍隊最精銳的第18軍、第73軍和第74軍,以及遠征軍新22師、新38等部隊的標配武器裝備。
憑藉遠超日軍步兵槍炮的優勢武器,在緬北戰役中,遠征軍新38師給予了日軍最強的第18師團以毀滅性打擊,幾乎將其成建制地全殲,突圍而出的頂多只有一個大隊的兵力。
此外,駐青島等地的美軍撤回國內時,也贈予了國軍3萬多把M-1卡賓槍,當然,這些美械中的絕大多數裝備,在解放戰爭中,被人民解放軍所繳獲,成了我軍的裝備。
但隨著引進蘇聯圖紙和生產線生產的53式騎槍,特別是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衝鋒槍成我軍步兵的標配槍械,M-1卡賓槍非常遺憾地沒有成為我軍的制式裝備。
但老一輩的軍人,特別是志願軍戰士,對M-1卡賓槍特別是換成30發彈匣可連發射擊的M-2卡賓槍,始終讚不絕口,關於M-1卡賓槍,本文推送者初中學農時,聽場長講抗美朝故事中獲知。
回覆列表
再多說一句,二戰時美軍步兵裝備M1伽蘭德半自動步槍自始至終也沒有在中國軍隊中正式裝備。第一次緬甸戰役後退入印度後重新整編的駐印遠征軍雖然完全是按照美軍編制進行的整編,並配發了相應的武器,但有兩種美軍標準武器沒有配發給駐印遠征軍,一種就是當時做為美軍標準步槍的M1伽蘭德半自動步槍,替代它配發中國遠征軍的是美國一戰後大量庫存的M1903斯普林菲爾德步槍,另一種是做為美軍步兵班班用機槍使用的勃朗寧自動步槍,替代它配發中國遠征軍的是英國的布倫式輕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