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太拾

    這兩個半聖人,每個人都評價不同,如果秦以後算得話,我覺得那兩個人是;楊震、王陽明。

    後面半個是,朱熹

  • 2 # 好話說不完

    春秋時魯國大夫叔孫豹稱“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這也成了許多後人平判聖人的標準。

    兩個半聖人的說法據說是梁啟超提出的,但我沒找到出處。兩個半聖人指的是孔子和王陽明各佔佔其一,半個是曾國藩。我個人覺得只有孔子當之無愧。其他一位半,不覺得能夠被稱聖人。

    對於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被尊稱為孔子。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

    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

    孔子當為第一聖人,別的不說孔廟大成殿裡供奉著歷朝歷代的儒家先賢,正中是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孔子,塑像坐高3.35米,頭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鎮圭,一如古代皇家禮制。依次是四配,也就是四個聖人,他們是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再下面是十二哲,他們是閔損、冉耕、冉雍、宰予、端木賜、冉求、仲由、言偃、卜商、顓孫師、有若、朱熹。哪一位不比王陽明,曾國藩之流。

  • 3 # 打著燈籠尋史

    春秋戰國時,百家爭鳴,諸家爭霸,各種學說自成一家,出現了老子、孔子等諸多的大思想家,因為他們都開創了自已的學說流派,對後世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被尊為聖人。但是從秦朝以後,這種聖人卻稀罕之極。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兩位。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西漢大儒,憑藉《春秋決獄》而在中國司法史上留名,《春秋決獄》又稱《引經決獄》,核心在於強調論心定罪,故決獄過程“時者出於律之外者”。公元前134年,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董仲舒以天人感應對答,又趁機系統的闡述“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大一統”學說,極合武帝打造中央集權統治之意,因此被武帝賞識。經過董仲舒的不懈努力,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正統思想,影響長達兩千多年。 朱熹(1130年-1200年),宋朝著名的理想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朱熹受業於李侗,得程顥、程頤二人之傳,兼釆周敦頤、張載等人學說,集北宋以來理學之大成,建立一個客觀唯心主義的思想體系,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影響力最大的思想家。 雖說兩人的成就和對後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但他們的學說畢竟是從整合前人成就而得來的,所以也把他們兩人稱為半聖。

  • 4 # 文史趣評

    漢以來儒家是顯學,其它學說被嚴重打壓都沒落了,所以所謂大思想家,一般都指的是儒家吧。

    影響力最大的當然是董仲舒。他提出的“大一統”、“天人感應”學說,迎合了漢武帝的統治需求,兩人各取所需,搞出了“廢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發展成儒教,後續王朝都沿用了這套模式。

    影響力第二的應該是朱熹,他在明清兩朝的影響力都趕上孟子了。他的思想裡有太多的糟粕,因為被統治者強制推行,也因此嚴重禁錮了華人的思想,讓中國從明朝開始落後於西方世界。

    王陽明在明朝影響力也很大,有孔孟朱王並稱的說法。

    而根據儒家“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又有個兩個半聖人的說法:孔子和王陽明各佔其一,曾國藩算半個。

    其實名聲大,影響力大,並不意味著他們的思想是正確的,儒家的厚古薄今,尤其是程朱理學明顯就拖了中國的後腿。

    真正了不起的許多唯物主義思想家,因為眼光太超前,或者不利於帝王的愚民統治,名聲不顯。

    比如東漢王充的《論衡》堪稱古代的“百科全書”,他提出今勝於古,和儒家最喜歡厚古薄今的提法是相反的。

    王符的《潛夫論》,分題論述封建國家的用人、行政、邊防等內外統治策略和時政弊端,兼及批評當時迷信卜巫、交際勢利等社會不良風氣。我們今天看來都還覺得很厲害。

    篇幅關係,其他就不一一列舉了。二千多年,真正厲害的思想家還是很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遊記中的菩薩究竟是男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