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提壺阿七
-
2 # 左岸觀史
打仗可不存在什麼攻不了這種概念,只有想打和不想打的區別!古代戰爭裡,攻城拔寨的故事可不要太多。
不過,在這裡我們得先排除掉春秋之前的戰爭。那時候的“禮儀之邦”可不是白叫的,就算是打仗也一堆的規矩,還真有閉營不出就不能打一說。
在這裡我們先得明確什麼是營寨?
營寨類似一座移動小城池,作為古代保障行軍安全的重要的防禦工事,不光由拒馬、壕溝、箭塔這些結構組成,通常也都是經過精心篩選建造在有利於防守的位置,給進攻者帶來不小的難度。
但是,不論是閉營不出,又或是營外叫罵都是一種戰術的運用。
比方說,《三國演義》第103回就有講,諸葛亮圍困司馬懿,為了激怒他比他出門迎戰,不光在營門外叫罵,還送了件紅衣服羞辱他。
司馬懿在這裡吃定蜀軍長途奔襲後勤跟不上無法久圍,採取以逸待勞的策略閉營不出,等著蜀軍自行退散。
當然,這裡涉及另外兩個問題:其一、防守方一般都是弱勢方;其二、攻堅戰傷亡大。
所以,在雙方兵力懸殊不大的情況下,諸葛亮只能千方百計的用激將法引誘司馬懿的軍隊出來決戰。
攻城戰難在哪裡?
在古代,營寨雖然大部分都是木頭搭建的,對於當時的冷兵器來說想要破除它依然很困難,這使得攻城者只能以優勢兵力來進行突破。
這時就會留下一個問題:攻這座營寨,圍還是不圍?
如果圍,兵力就會分散,原本的優勢兵力有可能會變成劣勢,對方可能給你來個逐個擊破。
如果不圍,那對方就有更多的選擇。比如,從側門分一部分兵力偷襲你的後方,又或者趁夜色留下小股防守部隊遁走。
畢竟在過去還沒有衛星這麼高階的東西,防守方依託哨塔的視野優勢,可以很輕易的掌握敵人的動向,而攻城方只有第一視角。不僅如此,攻城方的指揮系統還會受到營寨規模的影響,指令的傳達效率要遠比守城方低。
另外,戰爭可不是小孩子過家家,你來一下我來一下這種,這裡就涉及多個部隊的協同性。簡單的講就是,援軍。
如果你無法確保能夠迅速攻下一座營寨,那你就得考慮好萬一攻到一半敵人的援軍趕到給你來個裡應外合怎麼辦?
但是,要說營寨攻不了那就太誇張了,頂多是讓土匪團伙望而卻步罷了。面對兵力優勢的軍隊兵臨城下……安排。
-
3 # 時間線頭
在古代,營寨指計程車行軍打仗時,臨時搭建的“安全場所”,它能供軍隊在遠離城池的地方暫住,並且能提升防守力量。營寨規模可大可小,可能只是晚上過個夜,第二天還要繼續行軍暫住一晚;也可能像三國中的,是前線大營,周公瑾在pk曹孟德,需要駐紮幾個月時間。
有了營寨,不是說就攻不了,營寨它只是給進攻加了點難度,這是難度問題,而不是打不打的問題。決定打或不打的,是boss心情,以及戰略戰術,兵力對比,兵員素質等等。比如,曹軍戰敗被困,需要突圍,對面關羽紮下營寨阻擊,沒其它路可走,那這營寨就必須拿下,拿不下就玩完了,所以再難也得上,拿人堆也得堆過去;所以說營寨不是打不打的主要原因。
那為什麼最常見的場景是營外叫罵呢?
因為叫罵的成本最低。想想看,之所以不直接進攻,要麼強攻傷亡大不划算,要麼有把柄被對方拿捏(比如糧草供給),拖延對他們有利。所以我們就得想辦法兒把敵人引出來,什麼辦法既廉價又有用呢?從古至今,人們首先想到的答案,就是叫罵。碰到脾氣暴躁的,立馬被引出來了,那完美~~~;萬一沒引出來,又沒有什麼損失,還“爽”了一把,這敵人面前秀了一波,何樂而不為呢! 沒有效果還可以換人繼續上,就算不行,也讓敵人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怒氣,自己還可以繼續想其它辦法,這真的是簡單易行的好辦法,幾乎沒成本,也就不難解釋它流行的原因了。
營寨還有什麼優點?
技術成熟,簡單易行。軍隊自由一套安營紮寨的方法,從選位置、挖壕溝、設拒馬、布陷阱......經驗豐富,上上下下各司其職,熟門熟路。將軍們指揮決策,伙伕燒火做飯製造安全感。荒郊野外如果只有你一個人,最怕有什麼野獸出來嚇人,軍隊人多當然不怕區區野獸,但軍隊怕軍隊。安下營寨,心裡踏實,還能防止敵軍偷襲,能讓人心裡放鬆,充分休整,養精蓄銳,迎接明天戰鬥。三位一體,利用營寨造成最大殺傷。古代打仗,城池非常重要,城破人亡不是一句空話。但攻城戰對進攻一方要求很高,人數要比守方多很多,初期要拿人命填坑。營寨其實就是簡易版城池,繼承了一些優點,比如簡易城牆,簡易護城河--壕溝等等,又增加了陷阱,既可以在營寨外,又可以在營寨裡面,而且不像城牆不能移動,營內佈置空城火燒、坑道埋伏等等陷阱,隱蔽性突然效能讓進攻方損失慘重,並且可以從容退去,再布營寨。進攻方既要小心空中飛石箭雨,還要手持刀槍戰鬥,更得小心腳下陷阱和不熟悉的地形,真的是三位一體被打擊。防備偷襲。相比野外空曠地,偷襲營寨是很難的一件事。人多了行跡容易暴露,人少起不到效果。所以偷襲或夜襲成功教少。但事無絕對,恰恰是營寨造成的“安全感”,麻痺了防守一方,一旦大意,夜裡被人放火燒營,可能造成極其慘重的損失。亂軍踩踏,丟盔棄甲,糧草被毀,軍心渙散,如果無法組織起來,很可能會被團滅。偷營成功的確能達到以少勝多高階目標,但“偷”之一字道盡此招兇險,肉包子打狗的可能性高更。閉營一方只要正常防守,就沒有什麼破綻可趁,所以說,偷營是隻能是奇招險招,偶爾用一下。營寨這個移動盾牌,自誕生起,就深受軍界各層人士喜愛,導致它成了“科班”武將的必備技能。能力高的能因地制宜,受的好攻擊方法多,普通將軍守個營還是沒問題的。內行碰內行,那就慢慢試探,磨磨蹭蹭,持續幾個月是家常便飯。一旦碰到外行,草寇叛賊這些,那正規軍是相當高興,基本就一波推了,將士們“又有大把軍工在向我招手了”。
只是古代才有營寨嗎?在現代仍存在。
遠代不說,就現在的敘利亞“戰場”上,俄軍有俄軍的“營地”,美軍有他們的營地,營地周圍也有簡易牆---鐵絲網、障礙物,裡面還有雷達、防控導彈、高射炮、戰地醫院等等,防備炸彈、導彈襲擊,以及救治傷員,這其實和古代其實是一樣的,只是裝備升級力而已。
-
4 # 淦珩夢侃
我們經常看到影視劇當中這樣一個情景:一方龜縮在營寨當中,另一方就在營寨外不斷的叫罵,還不進攻。這倒不是因為什麼遵守戰場規矩,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採取進攻或者是不進攻!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古代軍營構造情況。
營寨建造設計絕對不像影視劇當中插幾根木棍當作圍欄,裡面裝上帳篷就可以當做軍營了。營寨建設就相當於在建造一座軍用城池。一般使用木材土石打夯作牆,條件允許的話應在甚至用堅硬的石材作圍。牆高3-10米,牆寬0.8-2米。圖.弩炮
2.圍牆上邊設定弓箭塔、弩炮塔、瞭望塔、城牆上站立弓弩手、長槍投手、檑石滾木……
3.進入營寨後用木材或者石材將營地分割成幾個部分。分為士兵住宿區、馬匹飼養區、生活做飯區、大帳、屯糧區、陷阱區……
4.軍營的四周挖有深溝,深溝裡面設定尖刀,竹籤等構成一個大大的陷阱。根據周圍地形不同設定1到N個出口,出口用吊橋連線。如果沒有吊橋則設定高大拒馬,防止敵人騎兵快速突入寨中。
拒馬:《通典·兵五》引《衛公兵法·攻守戰具》:“拒馬槍,以木徑二尺,長短隨事,十字鑿孔,縱橫安檢,長一丈,銳其端,可以塞城中門巷要路,人馬不得賓士。”5.大寨附近建立隱蔽副寨(子寨)。用於圍堵進入大寨的敵人對敵人進行包圍,或者救援。
介紹完營寨我們就可以來回答為什麼敵將只是叫罵不進攻的問題:
本身營寨有箭塔弩炮可以直接對士兵和敵將進行射殺,所以不敢靠得太近,就更不要說直接進攻。就算要發起進攻還要克服高大的拒馬,衝過深坑才行。即使克服了前面兩關,也不能直接進入敵人的營寨。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當摸不清營寨當中的軍隊數量、火力配備、軍隊的駐紮情況。任何一個將軍都不敢貿然進攻,因為一旦進入營寨就可能被陷入包圍。有時候罵陣只是一種心理戰,並不是要直接攻取營寨。要麼是為了騷擾對方,要麼是為了“引蛇出洞”。在開闊地對敵人進行殲滅,讓敵人失去在營寨裡面的優勢。什麼時候會進攻營寨呢?
《孫子兵法•謀攻篇》用兵之法,十則攻之,五則圍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第一種情況當進攻方人馬少於或者等於防守方的人數但已經摸清營寨當中的情況,知道軍中大將所在的位置。可以利用大霧或者是夜色破壞掉拒馬箭塔,採取突襲或者夜襲。以奇致勝。
第二種情況當進攻方是防守方人數的2-3倍則採取長期圍困戰術,斷其糧道水源,尋找破壞周圍子寨,長此以往營寨自破。
第三種情況當進攻方式防守方人數的數倍甚至十倍則可以利用人數優勢技術裝備優勢直接攻取營寨。
結語古代打仗更多的是運用謀略,審時度勢,最大限度的減少傷亡儲存實力。對敵方營寨的偵查成了戰前的必須工作,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最合理的作戰部署。
回覆列表
營寨相當於野外的小城池,好的營寨具備偵查(瞭望樓)、陷阱(壕溝)、防禦(高強、柵欄)、反攻(佔據有利地形)等功能,一般偎山靠水設定,可以容納駐軍生活裡面的設定、區域的劃分、配備的物資也有專門的講究,《孫子兵法》就有相關的講述。
古代戰爭主要依賴人、糧、軍械,當你行軍途中,敵方在必經之路造了一個營寨,你攻打麼面對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刺蝟一樣的存在肯定會損失兵力,長途行軍也不可能隨軍帶著大型工程器械,建造起來麼需要時間、材料;不打的話,俗話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繼續幹耗著麼又浪費糧食、士氣也會下降,繞道繼續前進攻城的話,難不保會被抄了後路、前後夾擊,而且糧草運輸也會麻煩。所以好的將領可能會營外叫罵、引軍出戰或者隔絕水源、不攻自破等等用計破除殲滅,這樣來減少不必要的戰鬥減員,達到出兵的根本目的。
典型的可以參考街亭之戰,《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九載:“街泉城,在縣(清秦安縣)東北,漢置縣,屬天水郡,後漢省入略陽縣。劉昭曰,略陽縣有街泉亭,故縣也。三國漢建興六年(注:公元228年,漢蜀後主劉禪六年),武侯出祁山,使馬謖與張郃戰於街亭,敗績。杜佑曰,隴城縣有街泉亭,即馬謖敗處。……時武候軍於西縣,以街亭師敗,進無所據,乃拔西縣千餘家還漢中”。街亭之敗導致諸葛亮首次北伐也是最有利的一次北伐中途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