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尋夢者7970
-
2 # 花影流年
這句詩出自李商隱的《登樂遊原》。按照順序理解比較好。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詩歌的意思是,傍晚心情不舒暢,坐車就到古原去疏散心中的鬱悶。古原,指的是樂遊原,在長安市郊,是有名的遊覽地。到樂遊原看到夕陽的餘暉照耀大地,無限美好。可惜黃昏馬上降臨,這美好的景象稍縱即逝。
李商隱是晚唐詩人。他看到了唐王朝在繁榮的表象下掩蓋的頹廢的景象。李商隱的一生不得志,捲入牛李黨爭,仕途不順。他也預感到了自己生命的晚年,他感嘆時光流逝,眷戀著夕陽餘暉的美麗。
所以他嘆眼前光景如此美好,馬上又想到自身和唐王朝的“暮年”,因此就有了這句“只是近黃昏”。
-
3 # 子宜春來
這個肯定得按照原始的順序去讀。
其次,原詩的順序他一定是作者內在情感的表露。
詩人認為,夕陽確實很美好,但是就是太短暫了。這個美好的時光不能長久恆定地存現於人世間,而是馬上就會消失。這令人多麼遺憾啊。
第三,這種順序也與作者自身的一貫處事態度相一致。
李商隱一生不太得意,總處在憂傷惆悵,失意之中。這一首詩,也恰好反映了他的真實情感和一貫的人生態度。
綜上所述,這首詩還是按照原詩的順序去欣賞才好。
李商隱:晚唐詩人,曾為官,因官場失意不得志,空有一腔抱負,卻無處施展,後辭官,具有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志向。
我覺得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可以分幾個層次來梳理,可使問題更清晰明白。
《 登樂遊原 》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高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樂遊原在唐長安城南,是唐代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地方,可俯瞰長安城全貌。
自己在多年後再讀李商隱的這首詩覺得,從詩人生活的唐朝至今已一千多年了,當時的詞意、語法甚至讀音都隨著時代的變遷,發生了很多變化。與我們今天的簡化字在詞意、字意上有的可能產生了相反的意思和解釋。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按我們現在的詞義來看來理解,估計大多數人是這樣理解的;雖然夕陽無限美好,但已接近黃昏了,這樣美好的景色就要消逝了。我們知道,“只是”的含義是僅僅是和不過的意思,從僅僅到不過這中間略有微小的轉折,顯然,後人把 “只是” 當作轉折詞 “但是” 去理解了,或是把詩中的“只是” 等同於我們現代的詞語 “只是” 了。也就是以現代語義來解釋古代的詞語。就是這微小的轉折造成了很多現代人對這兩句詩的誤解。個人覺得,在晚唐時期 “只是”也可能會寫作 “祗是” , 只是也許是 “就是”、“正是”的意思。“只”除了作為副詞表示限定某個範圍和做轉折詞,還可以表示因果關係。按照這樣的思路梳理,就可以這樣理解整首詩了; 因為傍晚的時候心情不好,所以驅車到樂遊原上看夕陽,夕陽這麼美好,正是因為在黃昏這個時候。我認為,在我們現代人習讀或鑑賞古詩的時候,要穿越時間的長河,儘可能地結合當時的語境、語法和詞意,這樣能更準確明白理解詩人在寫作時要表達的真正意境、抒發的真實情感。
下面我們再共同梳理一下詩人李商隱。詩人所處的時代是大廈將傾的晚唐時期,懷有一腔家國官場、沉淪失意感,這也是詩人 “意不適”的原因所在。但是,當詩人在登上樂遊原後看到的景色,因時間是在傍晚前,才有斜陽西照,落霞滿天這麼美好的景色。夕陽下映襯出的是詩人為民憂國的報負和理想志向,我以為,此時詩人的人生觀是積極向上的。 “只是” 兩個字是這首詩的關鍵詞,透過只是近黃昏的描寫,道出了詩人對美好晚霞的讚美、讚歎 !
有時候,我們理解體會古詩詞時,也可以換一種時間思維,按前因後果去梳理、解讀,或許會有另一種更完美的詩意,李商隱一生中大多詩詞屬唯美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