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大張生物

    據我瞭解,您說的這種情況不會出現。

    以西安交通大學釋出的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為例,所有報名參加強基錄取的學生,只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都可參與錄取:

    一是參加今年高考且成績在本省一本最低控制線以上;

    二是能參加招生院校組織的校考,包括毛試、面試、體育測試以及綜合評價;

    三是能進入該校在所在省招生人數的4倍以內。

    而且雖然強基計劃錄取工作是高考成績揭曉以後才開始,但所有工作都在其他普通錄取開始前就會結束

    如果沒有被強基計劃錄取,考生還了以正常參與以往高校錄取工作,因此不用擔心。

  • 2 # 嗨老師

    檔案要求強基計劃在提前批前完成錄取。可以理解成”超級提前批“,強基被提檔後,在其它批次開始前已經完成錄取工作,未被錄取的考生檔案將被釋放,不影響後續志願。

  • 3 # 四川志願填報

    強基計劃是在高考正常批次之前結束

    也就是說你是先報強基計劃,如果錄取了。那麼就恭喜你,沒後面的事了。

    如果是沒錄取,那麼就參加正常的志願填報。

    強基計劃作為自主招生的替代品,建議學生和家長慎重考慮,因為強基計劃不像自主招生,強基計劃只有基礎學科,其目的只是為國家培養能靜下心來做科研的人才。如果不是孩子喜歡基礎學科(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等),那麼就最好別考慮。因為基本這些專業還得考研,都是偏理論的。孩子如果不喜歡的話學起來很難受的。

  • 4 # 守望的人

    2020年是“強基計劃”實施的第一年。目前有36所高校參與試點,都是985高校,而且又都是世界一流建設大學的A類高校,學校的檔次是非常高的:

    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名單(36所)

    北京大學、華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到5月8日,絕大多數高校都已經發布了“強基計劃”的招生簡章。

    1、從招生簡章看,“強基計劃”的招生專業都是基礎理科或文史類專業,即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歷史學、哲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個別大學如武漢大學有基礎醫學專業,上海交通大學有工程力學和生物醫學科學專業,南京大學有資訊與計算科學專業

    2、“強基計劃”的招生專業雖然偏冷門,但是各大學的培養模式都很有吸引力。具體表現在:

    教育部2020年1月釋出《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了“強基計劃”的培養模式:

    五、培養模式

    高校對透過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可單獨編班,配備一流的師資,提供一流的學習條件,創造一流的學術環境與氛圍,實行導師制、小班化等培養模式。暢通成長髮展通道,對學業優秀的學生,高校可在免試推薦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學、獎學金等方面予以優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本科階段培養要夯實基礎學科能力素養,碩博階段既可在本學科深造,也可探索學科交叉培養。

    其中有三個“一流”及其它措施,引人注目。各招生高校也紛紛拿出自己的培養方案:如復旦大學的培養方案中強調,對學業優秀的學生,將在本碩博銜接培養、公派留學、獎學金等方面予以優先安排。

    3、回到問題答案,強基被提擋沒錄取怎麼辦?我把目前各高校釋出的招生簡章都看了一遍,結論都是:

    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按高考志願填報規則,參加後續各批次志願錄取。

    在2020年1月教育部發布的《強基計劃招生程式及管理要求》中,明確提出“有關高校須於7月5日前確定錄取考生名單並公示錄取標準”,但是因為受疫情影響,高考推遲一個月進行,所以“強基計劃”的招生錄取工作也延後一個月完成。

    因此,我們看到各高校都把“強基計劃”考生錄取時間的最後期限設定在8月5日;對考生來說,你如果報考了“強基計劃”,但是在8月5日發現沒有被錄取,那麼就填報後面的各批次志願吧。

    高考志願填報的基本規則就是,前一批錄取結束後,開始填報下一批志願,互不干擾,互不糾纏。

  • 5 # hebei強基計劃

    強基沒有被錄取的話,可以正常填報志願。強基計劃和高考填報志願不衝突。強基計劃志願填報、錄取是高考志願填報錄取的一個部分,強基計劃在提前批之前完成錄取,被錄取後不再參與其他批次錄取,沒有錄取對後續批次錄取沒有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在爬山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