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樂簃書畫社
-
2 # 萬裹悲秋
書友們,你每天寫了那麼多書法作品,最後這些作品都怎麼處理了?個人寫字(不管是硬筆丶還是毛筆字)不出名的不算作品?寫過後都放在一起,等多了當紙賣,偶爾有人發現說:是誰寫的這麼好的字,些許感到一點安慰!畢竟有人稱
-
3 # 傳承古帖筆法章法的人
臨:為了臨得象;寫:為了積累;多次臨,在臨時思考,就能悟。頻繁寫,在寫中探索,就能得。所以稿紙堆在一起,處理方法是:垃圾袋裝著往垃圾桶裡丟。完事!
-
4 # 劉俊利
別說一般的書寫者,就是書法大家每天的”作品”也是向垃圾堆輸送。何況是一般書寫者呢。
臨摹是書法家必須的日常功夫之一。猶如武術練功、體操練體型、維持人生活的吃飯鍛鍊一樣,是書法作品輸出的視窗。書法品質的高低取決於身體狀態、進取修養、學識境界等。
從心理學的生物節律看,只有情緒、智力和體力三者處於高潮時,才能超常發揮出最佳作品來。其餘時間皆為次品,即仍之。
-
5 # 鳳誼1
先收著,過段時間翻出來自我欣賞一下,挑撿n幅自己中意的作品結成集,花錢出書,自己給自己找樂子。[捂臉][捂臉][捂臉]
-
6 # 人生處處有風景
改個行,比如去做快遞小哥,那你可以把你的字送給他們,他們也一定會開心的誇你是快遞界的王羲之[愛慕][愛慕][愛慕]
-
7 # 宋志山3
先說我個人的。我是一單位“老幹辦”老年大學的書法教師,每次上課用的範字作品及課堂上寫的字總有幾幅,其中個別的我儲存起來做資料,其餘的下課後都給了學員做臨習參考。十年了,我留下的有百十幅,被索要的有一部分,更大數量的都被學員分了。
我鄰居也有一個練習書法的,他也是筆耕不輟,寫出來的字除了各別的送人,其餘的又捨不得扔掉,就一包一包的捆起來堆放在家裡……每次走過他家都能從視窗看到那一捆捆的“作品”……
情況就是這樣,名家除外,普通書畫人的作品極少有人問津,有地方放就留著,否則就是廢紙。所以大家都期待人們手裡的餘錢多起來,文化藝術的意識氛圍提起來,書畫人的價值高起來。我們也相信,隨著國家的強盛富裕,書畫人的春天一定會到來!
-
8 # 爰森書話
平時讀帖多,也鉤摹。《自敘帖》和《古詩四帖》自行鉤摹填廊過各三通。《黃山谷書太白憶舊遊卷》也鉤摹填廊一通。今僅存《自敘帖》及《太白憶舊舊遊》鉤填本各一,其餘皆亡失。從2000年後,有寫得滿意的習作,都儘可能留存並整理存放著。
-
9 # 一葉小舟82704
臨帖也罷,練習也好,寫完之後,收集起來,等待收廢舊報紙的來了,換點線,再去買筆墨紙臨摹。自娛自樂,豈不悠哉。
-
10 # 春華秋實160952166
練習或臨摹的一般不會留,為節約在反面做二次練習。創作了自己滿意的作品,並印章齊全的可以保留,送友及參加比賽。
-
11 # 贛州市南康區段民生律
第一,都歸類放在”文房四寶”的書房裡了。
第二,興趣來了,或書興大發,再次拍攝發表供書法愛好者欣賞和斧正!
第三,或馱起毛筆,龍飛鳳舞書寫幾下,再創作幾幅拙作,拍攝圖片供廣大讀者欣賞;
第四,更加努力和更加希望所有的書法作品,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第五,共同努力,共同創作,共同研討,共同欣賞;
第六,書法水平高低請勿計較。
第七,相互取長補短;
第九,巴望能欣賞到書友們“翰逸神飛”、“入木三分”之漂亮佳作大作。
-
12 # 書畫教師三和
作為一個書法愛者,或一個善書者肯定會有很的書法作品,怎麼處理真的一個問題賣沒人要(就是非常好的作品,你不是名人也沒人花錢去買)送人又捨不得(如果送人也要送懂書法的人,因為送不懂書法的人或不喜歡書法的人,他們不會拿你的作品當回事,甚至時間長了他們會扔掉)有這樣兩句話說的好,胭脂送佳人,寶劍贈英雄。所以說千萬不要輕易送人。最好的辦法就選自己滿意的作品自己收藏,留給自己的後人,不理想的作品統統燒掉。我是個書法老師我深省體會,有的學生向我要作品我會給的,但是他們家長跟本不屑(個人素質問題)作為贈者心情是不會太好,所以說寧可燒了也別送人,如果有人求字可以,而且還要認真用心的去寫。人的審美觀點不同,很多家庭屋裡掛了幾幅十字鏽的畫,也不願掛書法作品,我想以後人們的認識會有所改變的。
-
13 # 叄才堂主
我的處理方式是一般將自己感覺寫得比較好的書法作品收藏起來放好,其它的作為廢紙處理掉,因為每一天寫的字都不一樣,尤其是書法,書法受到心情的影響都大,心情的好圾反映在書法上的表現就不太一樣,只有堅持每天練字,你才能夠掌握它的技巧,這樣堅持下去,才能寫出自己滿意,別人也滿意的書法作品出來。
-
14 # 紅色藝術坊
對自己的書法作品,我的處理有三個方法:一,不滿意的全作廢紙打包買;
二,對滿意的作品,1,暫時存放。過段時間再"審視″一次,仍滿意,仍保留。2,作為家裝字畫裝裱懸掛;
三,部分可以作為展賽預備品,選幾幅效果好一點兒的到時拿出去,不必等到臨陣磨槍。
臨陣磨槍,為展賽而創作的作品,和定製作品,其餘品作不滿意處理。
-
15 # 立體書法
除了3幅習作外,其它練習都是用祭祀用紙、練習用紙或報紙水寫布等予以練習和打卡,兩張水寫布10元可長期使用,練習用紙作草稿用,練字用祭祀紙和水寫布。練習靠多寫對提高書法水平不起任何作用,關鍵在古人作品裡搜尋值得學習的藝術元素,這是我的看法。
-
16 # 崔泉亮書法
練書法不同的階段,對待練習書法作品也不一樣,具體如下:
二是加入省書法家協會後,日常臨帖和創作並重,臨帖練習的全部扔了,創作的有滿意的儲存,其他銷燬。
三是衝擊國展時打造的精品作品,儲存下來,先不落款蓋印,等本地有展覽活動了可以再落款蓋章充數。
練書法要端正心態,以修身養性為主,不要幻想賺大錢,自娛自樂、提升品味為最妙!
-
17 # 景行書苑
學習書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也需要耗費大量的紙墨。題主所說“每天寫了那麼多作品”,應該是包括書友們學習過程中的臨習與習作。
臨帖之餘,為了嘗試練習效果,結合做一些簡單的小練習,也多采用毛邊紙進行。這樣的紙張,接下來也會被二次、三次利用,臨帖或者大字練習,直至無處下筆。
至於創作作品,往往是有意識的進行,選擇需要的紙張,筆墨也要講究一些可是結果是有區別的。首先是失敗的作品,在書寫過程中出現問題,或者不在狀態寫出來的東西看不上眼,碰到這種情況,我一般都是儘可能的調整心態完成。當然,這個完成是寫完這幅作品,這樣一來可以對創作的作品內容更加熟悉,二來也可以更好的體驗紙張的感覺。經過這一次體驗之後,紙張的命運則如同毛邊紙一樣了。
其次是自己能夠滿意的作品,那麼是朋友定製的、參加展覽的或者贈送友人一類有目的的創作,則可以完成任務(當然,定製作品我都會在自己滿意的基礎上,徵求定製者的意見,要他也滿意方可)。如果是沒有特定的目的,或者定製作品對作品另有要求,完成的作品,我通常會自己暫時收藏起來,過一段時間重新整理一次。每次的整理就會有一些被淘汰,走上變黑的道路。
-
18 # 伍增傑書法詩詞歌賦
這個問題問得好啊!一方面自己鑑定,過段時間自己看看,進步了沒?亦可知道自己追求的軌跡。不同時期自己追求不同,結果就不同,明白自己。可留的留個,不可留,送人或廢紙啊!至於作為商品,書法難。所以學習書法就是“意淫”而已。現在生活不需要這麼多書法家,沒有這個社會基礎,生活不需要這麼多書法作品。學習書法,需要經濟支援,沒有別學。最多過年或有事寫個對子什麼的,這些有幾人給你買啊?好的,拿個煙或吃個飯而已。
因此我不主張大力提倡書法關注。畢竟書法是五穀之外的事兒。這也是古人書法家少,流傳千古的不過書信,並不是商品,拍賣只不過有人認為那是古董罷了。那隻不過是有錢人無聊的娛樂而已。一個朝代幾百年,幾個書法家靠書法生活的?
-
19 # 愚言7
有一部分賣了得款用來扶助幾個早逝同事、同學、合作伙伴的遺孤或患絕症的朋友同學了,有一部分送給曾幫助過我的人了,比如春節期間我們單位急需大量測溫槍保證城市運轉,我幫單位想方設法搞來幾批,幫我搞來的人我就分贈自己用了一年的時間才抄完的小楷法華經,半部經出去皆大歡喜。小楷產量低,一年也寫不出多少,以致於同學絕症急需錢時,我手頭能賣的小楷沒有幾件,幾天就賣光了
-
20 # 竹溪草堂於長瑠
我寫的書法作品自己收藏了不少,走到哪個地方有朋友接待,寫書法就是贈送他們留作紀念了。送紀念品的多,給錢的少。寫的參展作品就留再主辦單位了。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寫字要達到古人五乖五合創作出佳作是很難得,平時因工作都是隨性一揮,不算寫作品(投稿除外),但有時靈感突發,也能寫出來一些可觀的成品,好的拍照存檔,也會裝裱託底存起來,或者簡單存放起來,一般練筆的,某處或某字拍下來,基本都扔掉了。
也因為工作原因,沒有專門存放的書房,以後一定找個單獨的地方,來存放日課。最近突然找到幾年前的作品,既有反思又有收穫,感慨良多!存電子圖片也可以,當然書畫作品肯定觀賞原作是最為直觀,
因此,建議有條件可將有感覺的日課作品歸類存檔!感覺欠佳的扔掉即可![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