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說話的老王
-
2 # 人魚先生
中平元年,黃巾起義大爆發,黃忠三十七歲。顯然,黃忠並沒有參軍打仗,黷立功名,不然以他的武藝,早就出頭了。他已經過了二十幾歲血氣方剛的年齡,也成家立室了,不會想去打仗的。可能在這個時候,他為了躲避戰亂,攜家移居到荊州的。
初平元年,董卓擅朝政,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劉表繼任刺史,黃忠四十三歲。
初平三年,曹操破黃巾,黃忠四十五歲。
現在,我們大致可以對黃忠的一生作簡要的描述:
黃忠,男,南陽人,姿容英俊,為人忠厚。他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妻子賢惠漂亮,兒子活潑可愛。兩口子男耕女織,其樂融融。雖然經濟拮据,但一家人很幸福。後來戰火燒起,黃忠不得不背井離鄉,帶領全家逃亡來到安定的荊州,謀了一份武職。後來兒子不幸染病夭亡,兩口子痛不欲生,其妻因傷心過度,加上身體虛弱,不久亦撒手而去。從此黃忠便沒了快樂,人生失去了意義。看到黃忠這個樣子,劉磬便經常邀他出去打獵,或騷擾東吳,以此散心。黃忠武藝高強,罕有敵手。他在戰鬥中才稍找回一點點感覺。但他出身平民,不受重用。貧乏無聊的日子一天天的過,黃忠早已心灰意懶,也準備就這樣了此餘生。一直到劉備發現了他,他已年逾花甲,白髮蒼蒼。行將鏽腐的寶刀終於在他人生的最後階段,閃耀出熠熠逼人的光芒,為劉備奠定蜀漢立下赫赫戰功。建安二十五年,老將軍因病醫治無效,在成都逝世,享年七十三歲。追封剛候。
在我的心目中,黃老將軍是純粹的武將,是真正的勇夫。我把年輕時的您擺在三國武將第一位。
-
3 # 六音坊
熟讀漢末三國曆史,天下大亂,群雄割據,而人才輩出,家喻戶曉的名將比比皆是,其中蜀漢的五虎將之一的黃忠就是一位典型的代表。蜀漢五虎上將黃忠武藝到底有多厲害?為什麼老來成名?
說起黃忠,人們很自然的就會在前面加上老將兩字,確實,黃忠出名時已經很老了。關羽都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可想而知,黃忠當時的那些光輝業績都是在中老年時賺到的,但老將也有年輕的時候,黃忠年輕的時候為何不為人所知呢?難道黃忠的功夫是老年時才學的,年輕時真的毫無建樹。
這個當然不是,筆者認為年輕時的黃忠並不是沒有戰功,而是因為他實在太忠厚敦樸了。要不是魏延,他可能真的一輩子就默默無聞了。
那黃忠從小練就一身好武藝,但因為性格的原因,為人老實又不愛出風頭,對自己的人生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規劃,只想討個老婆生幾兒子過平平安安的正常人的日子。但是在三國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平安哪裡是那麼容易說的,後來發生了黃巾之亂,他就帶著妻子逃避到荊州。
在劉表手下當個步兵頭,由於他不喜表露自己,為人低調所以無人知道他的才能。
凡人之武力,與年齡有必然關係,此乃常識。黃老將軍年逾古稀,仍然馳騁沙場,“勇毅冠三軍”,不能不令人驚歎。由此可以想象,黃忠年輕時該是多麼勇猛!順帶提一句,黃忠可從來沒有靠什麼寶物來提升武力。只是他年輕時未遇良主,英雄無用武之地,故未有壯舉,大器晚成。
黃忠之所以在漢中戰役後被雪藏,很有可能是由於關羽。
關羽一向看不起黃忠,知道黃忠和自己並列之時就很不高興,鬧了點情緒,劉備和諸葛亮又一向偏袒和縱容關羽自高自大的壞脾氣,於是就此將黃忠冷凍起來。當然了,這也只是我們的一種推測。
黃老將軍生平事略可考的也就是人生的最後八年(建安十七年至建安二十五年),這也是他老人家最輝煌的八年。劉備自立漢中王,封黃忠為後將軍,第二年,老將軍即辭世。
-
4 # 華尼臣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黃忠年輕的時候天下太平。黃巾軍還沒有起義。黃忠有天大的本事,沒有用武之地。
黃忠的上級是劉表。附庸風雅,與文人走的近,加上枕邊風嚴重,重用蔡氏家族,黃忠不屑鑽營,自然入不了上司法眼。
荊州緊靠長江,側重水戰。黃忠為馬上戰將,被邊緣化了。
總之,黃忠年輕時沒有突出表現,屬於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優勢。空有一身本領,默默無名。
這不是許多人的寫照嗎?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千古一嘆。
-
5 # 知了瞭望
看黃忠年輕時是否是懷才不遇,我們先看看他的經歷吧!
黃忠是南陽郡人,和劉表手下的大將文聘一樣。那時的南陽郡為天下第一大郡,也是荊州唯一在漢水之北的郡。在後來,才逐漸被分離出去,成為豫州的一郡。
在黃巾之亂中,南陽郡遭受了巨大的破壞,大批百姓遷移到荊州。黃忠大概也就是這個時候,遷移到荊州的。
黃巾之亂結束,接著是討伐董卓之戰。身為長沙太守的孫堅連殺了荊州刺史、南陽太守,帶走了荊州的大部分兵卒北上。
這個時候,荊州盜賊興起,連長沙郡都被盜賊所佔,自封為太守。劉表在這個時候單騎入荊州,依靠當地的豪強望族掌控了荊州的控制權。這也形成了劉表的統治特點,就是完全依靠這些豪強望族,和他們共治荊州。像蔡瑁,劉表娶了他的妹妹;像蒯氏兄弟,一個在外為一地郡守的,另一個在劉表身邊當心腹謀士;還有黃祖,擔任江夏太守。這蔡氏、蒯氏還有黃氏基本上掌握了荊州上層的軍政大權。
黃忠肯定不是出身豪族,但在這個時候卻被劉表任命為中郎將,隨劉表的侄子劉磐出鎮長沙。中郎將在後來滿大街,並不值錢,但在劉表剛入荊州之時,還是有一點含金量的。劉表不可能讓一個沒有什麼名聲的將領擔任中郎將,並讓他隨自己的侄子出鎮長沙。
當時的長沙郡是什麼情況,盜賊多如牛毛,豪強佔地稱雄。而劉磐是劉表的侄子,絕不可能是身經百戰的將軍,他所能依靠的只有黃忠。想知道黃忠的戰績如何,就看他去之後的長沙郡就知道了,盜賊奇怪的全沒了。
而且三國志上記載,劉磐數次寇於艾、西安諸縣。這說明什麼,黃忠協助劉磐不僅平定了長沙郡的盜賊,還有實力不斷打擊新興的江東政權。直到後來,孫策讓另一個名將,太史慈擔任建昌都尉,治海昏,這種情況才稍微有點改變。但太史慈只是穩住了局面,依舊沒有劉磐造成太大的損失。
在這一系列事情裡,雖然沒有直白顯示黃忠,但時時有他的影子。在劉表講究出身的荊州體系裡,他能當上中郎將,也不能說不受重用。只是限於他的出身,雖有功勞,但限於當時的荊州體系,劉表不可能進一步提升他。從這一點看,黃忠的確是懷才不遇。
而劉備則沒有這樣的限制,他看重的是將才,才有了他一戰斬殺夏侯淵的戰功。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劉表是小伯樂,而劉備是大伯樂,他只是把黃忠的才能發揮到了極致。但如若沒有前面的積累,黃忠也很難施展的開。
只能說,黃忠前期沒有那麼顯眼,但也絕不是一直默默不聞。只是才能發揮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懷才不遇。
-
6 # 大魚看書
主要是,時勢造英雄。年輕時,沒有缺少機會!!
熟讀漢末三國曆史,天下大亂,群雄割據,而人才輩出,家喻戶曉的名將比比皆是,其中蜀漢的五虎將之一的黃忠就是一位典型的代表。蜀漢五虎上將黃忠武藝到底有多厲害?為什麼老來成名?
說起黃忠,人們很自然的就會在前面加上老將兩字,確實,黃忠出名時已經很老了。關羽都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可想而知,黃忠當時的那些光輝業績都是在中老年時賺到的,但老將也有年輕的時候,黃忠年輕的時候為何不為人所知呢?難道黃忠的功夫是老年時才學的,年輕時真的毫無建樹。
這個當然不是,筆者認為年輕時的黃忠並不是沒有戰功,而是因為他實在太忠厚敦樸了。要不是魏延,他可能真的一輩子就默默無聞了。
那黃忠從小練就一身好武藝,但因為性格的原因,為人老實又不愛出風頭,對自己的人生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規劃,只想討個老婆生幾兒子過平平安安的正常人的日子。但是在三國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平安哪裡是那麼容易說的,後來發生了黃巾之亂,他就帶著妻子逃避到荊州。
在劉表手下當個步兵頭,由於他不喜表露自己,為人低調所以無人知道他的才能。
凡人之武力,與年齡有必然關係,此乃常識。黃老將軍年逾古稀,仍然馳騁沙場,“勇毅冠三軍”,不能不令人驚歎。由此可以想象,黃忠年輕時該是多麼勇猛!順帶提一句,黃忠可從來沒有靠什麼寶物來提升武力。只是他年輕時未遇良主,英雄無用武之地,故未有壯舉,大器晚成。
黃忠之所以在漢中戰役後被雪藏,很有可能是由於關羽。
關羽一向看不起黃忠,知道黃忠和自己並列之時就很不高興,鬧了點情緒,劉備和諸葛亮又一向偏袒和縱容關羽自高自大的壞脾氣,於是就此將黃忠冷凍起來。當然了,這也只是我們的一種推測。
黃老將軍生平事略可考的也就是人生的最後八年(建安十七年至建安二十五年),這也是他老人家最輝煌的八年。劉備自立漢中王,封黃忠為後將軍,第二年,老將軍即辭世。
-
7 # 小琰說笑
年輕時的黃忠處於一個朝廷腐朽,奸臣當道,而當時又無太多戰亂,作為一名武將並無用武之地,直到後面朝廷崩塌,湧現出各路諸侯,在各路武將中,作為一名高齡老將屢戰屢勝脫穎而出
-
8 # 白雲山水居
黃忠不是懷才不遇,而是生長的環境沒有他發揮的空間。
一,他投錯了主公,導致了他的舞臺有限。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四處烽火狼煙,而此時黃忠正當壯年,按理說應該出來揚名立萬,但當曹操號召十八路諸侯會盟,討伐董卓之時,他的主公劉表性格懦弱,紋絲不動,失去了他展現的機會。
相反劉關張三兄弟,卻以劉備受封的一介縣令身份參加了會盟,借關羽“溫酒斬華雄”和“三英戰呂布”的光輝戰績揚名天下。
二,他這匹千里馬遇不到伯樂。
千里馬也得伯樂來發掘,但顯然劉表絕不是那個伯樂。黃忠從一個大頭兵成長為鎮守一方的大將,經歷了十數年,不是劉備攻打長沙,黃忠可能老死了都不會被世人所知。
三,他所處的環境不好,掩蓋了他的鋒芒。
他的主公劉表,是皇室貴胄,在天下紛亂之際,選擇了明哲保身,以荊州牧佔據天下中心之地,只想保持中立,不想參與任何爭奪。
導致了荊州都是一些文人墨客,少有出色的武將投靠劉表,造成軍隊幾乎沒有什麼戰事,黃忠也就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只靠慢慢熬,可以想象,肯定不會有出色表現。
所以,黃忠年輕的時候沒有機會去表現,不是懷才不遇,而是天、地、人都不佔。
-
9 # 武勝勞動人民
我是勞動人民,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作為五虎上將的黃忠,在年輕時候沒有突出表現,說是懷才不遇也無可厚非。黃忠可以說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人物,50歲左右歸順劉備,才開始幫助劉備開疆拓土。最經典的戰役是70歲在定軍山斬殺夏侯淵。
至於黃忠年輕時候為什麼沒有突出表現,我分析是以下原因。
黃忠年輕時候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還沒開始,那時候社會相對來說比較穩定。黃忠在長沙只需要負責一些常規的安保任務,這樣的工作,註定不會有太突出的表現。年輕時候的黃忠和趙雲有很多相似之處。投靠的主公都是沒有多大理想的人物,趙雲的公孫瓚,黃忠的韓玄性格都差不多。相比較來說,公孫瓚還更有魄力,能夠和袁紹硬扛的人真的不多。長沙地處偏僻,臨界的桂陽趙範更是沒有魄力的人物,導致長沙桂陽兩地根本不會有什麼衝突,黃忠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以上就是個人對黃忠年輕時候沒有突出表現的一點看法,拋磚引玉,大家都可以發表自己看法。喜歡勞動人民的呢,歡迎關注支援一下!
-
10 # 明記歷史
讓我們列個時間表。中平元年,黃巾起義大爆發,黃忠三十七歲。顯然,黃忠並沒有參軍打仗,黷立功名,不然以他的武藝,早就出頭了。他已經過了二十幾歲血氣方剛的年齡,也成家立室了,不會想去打仗的。可能在這個時候,他為了躲避戰亂,攜家移居到荊州的。初平元年,董卓擅朝政,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劉表繼任刺史,黃忠四十三歲。初平三年,曹操破黃巾,黃忠四十五歲。現在,我們大致可以對黃忠的一生作簡要的描述:黃忠,男,南陽人,姿容英俊,為人忠厚。他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妻子賢惠漂亮,兒子活潑可愛。兩口子男耕女織,其樂融融。雖然經濟拮据,但一家人很幸福。後來戰火燒起,黃忠不得不背井離鄉,帶領全家逃亡來到安定的荊州,謀了一份武職。後來兒子不幸染病夭亡,兩口子痛不欲生,其妻因傷心過度,加上身體虛弱,不久亦撒手而去。從此黃忠便沒了快樂,人生失去了意義。看到黃忠這個樣子,劉磬便經常邀他出去打獵,或騷擾東吳,以此散心。黃忠武藝高強,罕有敵手。他在戰鬥中才稍找回一點點感覺。但他出身平民,不受重用。貧乏無聊的日子一天天的過,黃忠早已心灰意懶,也準備就這樣了此餘生。一直到劉備發現了他,他已年逾花甲,白髮蒼蒼。行將鏽腐的寶刀終於在他人生的最後階段,閃耀出熠熠逼人的光芒,為劉備奠定蜀漢立下赫赫戰功。建安二十五年,老將軍因病醫治無效,在成都逝世,享年七十三歲。追封剛候。在我的心目中,黃老將軍是純粹的武將,是真正的勇夫。我把年輕時的您擺在三國武將第一位。
-
11 # o雲o712
黃忠可以說是大氣晚成,黃忠早期經歷比較坎坷。
公元192年,黃忠跟隨劉表,被劉表任命為中郎將;公元208年,曹操攻下荊州後,黃忠被曹操任命為裨將軍,公元209年,黃忠投降劉備,隨後在收川之戰中勇力功勳,在後面對曹作戰中被劉備重用並且立了許多功勳, 黃忠在蜀漢歷經兩操,初被封為五虎上將,死後被封為剛侯。
縱觀黃忠一生,前半生可以說是意識無成,在跟隨劉備後才慢慢發跡,才有展現才能的機會,可以說是大器晚成。
-
12 # 悠然說史
黃忠可以說是大氣晚成,黃忠早期經歷比較坎坷。
公元192年,黃忠跟隨劉表,被劉表任命為中郎將;公元208年,曹操攻下荊州後,黃忠被曹操任命為裨將軍,公元209年,黃忠投降劉備,隨後在收川之戰中勇力功勳,在後面對曹作戰中被劉備重用並且立了許多功勳, 黃忠在蜀漢歷經兩操,初被封為五虎上將,死後被封為剛侯。
縱觀黃忠一生,前半生可以說是意識無成,在跟隨劉備後才慢慢發跡,才有展現才能的機會,可以說是大器晚成。
-
13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黃忠早年職位不算低,也參加了多次作戰,只不過,他當時不在歷史的主線上,故不太容易出名罷了。
黃忠早年經歷:大戰太史慈荊州牧劉表以為中郎將,與表從子劉磐共守長沙攸縣。——《三國志.黃忠傳》黃忠很早就作了中郎將。
考慮到他主公劉表自己也只是一個荊州牧,中郎將已經算是個不小的官了。
呂布帳下,高順是中郎將;張遼投奔曹操時,一開始也是中郎將。
黃忠幹了什麼呢?
劉表從子磐,驍勇,數寇於艾、西安諸縣,策於分海昬、建昌左右六縣,以慈為建昌都尉,治海昬,並督諸將拒磐。——《三國志.太史慈傳》劉磐、黃忠數次進犯,孫策令太史慈督諸將迎戰。
次要戰場的角逐,引發出兩個謎團劉磐驍勇,黃忠、太史慈都是一時良將。想來此處作戰不應缺少故事。
尤其對於喜歡“鬥將”的《三國演義》來說,完全可以分出半個回合來描寫黃忠、太史慈兩位頂級射手鬥法呀!
可是,老羅似乎也看不上這裡。
很簡單:這個戰場,在當時是次要戰場。
對整個漢末三國曆史程序來說,劉表、孫策(孫權)的爭戰,相對於北方袁紹、曹操、呂布們來說,就顯得比較次要了。
而就孫策、劉表的角逐來說,長江沿線的江夏等地的角逐,才是主要戰場。
而黃忠、太史慈們鬥法的建昌、海昬,由於山地限制,非用武之地,只是小規模衝突的場所。
因此:雖然黃忠、太史慈足夠牛逼。但兩位猛人在這個次要戰場角逐,也就沒有什麼大動靜了。
由此,也就引發了三國曆史中的另外一個謎團:太史慈的定位問題。
《三國志》中,太史慈與劉繇、士燮這些軍閥列在一個傳中···
想來,孫策也是實在沒工夫來打理這個戰場,乾脆悉數委託給了太史慈,讓太史慈在這裡“高度自治”吧。
黃忠、太史慈在建昌一代的鬥法,想來是爬山涉水、十分辛苦的。
不過,兩位猛人在此的鬥法,卻因影響太小、太次要,而顯得鮮有人提及了。
看來:要想有影響力,還是要去時代的主戰場。
-
14 # 韶華傾夢
在三國的歷史舞臺上,出現一批不服老的武將,他們在人生的最後時刻有著耀眼的表現。譬如,黃忠、嚴顏、王凌,等等。而在這些人中,又以黃忠的表現最為出彩。
黃忠,算是一位大器晚成的武將。而其在前半生之所以沒有聞名於天下,除了懷才不遇之外,很大程度上和他的平和心態有關。
雖然黃忠的出生時間不詳,但是根據一些事件的記載,大概可以推斷出其出生在漢桓帝后期至漢靈帝初期之間。在這一段時期,東漢王朝雖然沒落,君弱臣強,宦官當道。但是,國家社稷還是把握在漢帝的手上,還未發生能夠掀起動盪的大亂。
所以,生活在這段時期的黃忠,在大漢沒有有效的提拔機制的宦途上,自然是沒能踏進官場。隨後,黃忠娶妻生子,一家人輾轉到了荊州。但不幸地是,黃忠的兒子早夭,妻子在兒子死後亦不久病逝了。在這樣的雙重打擊之下,黃忠的心態自然發生了變化。
因此,黃巾之亂,十八路諸侯討董等一系列戰爭中,黃忠沒有選擇投靠這些諸侯,自然也沒有參與進去,名聲也肯定沒有傳播開來。
到了初平三年,也許是為了尋求一份穩定的工作,黃忠才選擇投靠劉表,被劉表任命為中郎將一職。而中郎將,簡單地說,就是侍衛,主要負責保護自己的上司。當時,黃忠這位中郎將,保護的不是荊州牧劉表,而是劉表的侄子劉磐。也幸好是跟隨劉磐,黃忠才能跟隨劉磐去打孫策,有過和東萊太史慈交手的戰績。
但很可惜的是,劉磐對江東的侵犯只是小打小鬧,而劉表又是一個毫無進取心,只想掌控著荊州一畝三分地的諸侯。在這樣的諸侯統治之下,黃忠自然也沒有表現的機會。
到了建安十三年,曹操率“百萬大軍”南下,試圖一舉覆滅江東的孫權和荊州的劉表和劉備。但是,當時正值劉表去世,荊州牧落到了劉琮的身上,而劉琮和蔡瑁等人去投降了曹操,劉備和孫權聯盟。黃忠作為劉琮的麾下,又沒有更換上家的心思,只有轉到了曹操的麾下。
但是,當時的曹操眼中,值得注意的是孫權和劉備等人,自然也顧不上已經有一定年紀的黃忠了。因此,黃忠以裨將軍的副將身份,直接聽命於長沙太守韓玄。
這樣的情況,直到了建安十四年才有所轉變。這一年,發生了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盟打敗。劉備勢力搶先江東奪了荊南四郡,而當時黃忠所在的長沙郡正當其中。也許是劉備慧眼識英才,又或許是劉備當時麾下沒有過多的武將,又聽到黃忠能夠以箭術來鎮壓關羽,便起了愛才之心,很大程度上重用了黃忠和魏延。
劉備的知遇之恩,讓黃忠產生了感恩和報答之心。故而,為了不讓劉備失望,黃忠在入川作戰,以及在漢中之戰中,做出了一系列輝煌的戰績,成功的擠進了蜀漢“五虎上將”的隊伍,成為關內侯,後將軍。這樣一來,黃忠也算是光宗耀祖,不負劉備所望了。
-
15 # 趣說古今事
首先,來說下黃忠何許人也吧。
瞭解三國曆史的人,應該都知道,在三國時期出現了很多不服老的猛將,如王凌,廖化等,他們雖然有的已經年過八旬,卻仍然領兵上陣殺敵,甚至有時戰績斐然,不輸壯年,不過這些人都是由黑髮征戰到白髮的,一生馳聘沙場,揮灑熱血,然而有一個老將卻是不同,他給人留下的只有老將的形象,他在人生的末幾年才聲名鵲起,得以在史書留下一筆,不用大家都應該猜到了,他就是蜀漢老將——黃忠。
再來看,黃忠之前不被重用的原因。黃忠曾相繼在劉表、曹操手下做事,後又成為了劉備手下的將領,因在漢中之戰中臨陣斬殺名將夏侯淵而揚名立萬,話說回來,這時的黃忠連老年的如此勇猛,為何黃忠年輕的時候去默默無聞呢?我認為有一下幾個原因:
一、黃忠可能並不是年邁的老將,至少在他成名時並不是,之所以人們總是把他當作老將,一是受名著《三國演義》的影響,
二是史料記載,關羽曾說他不願與老兵同列,但是歷史上並沒有黃忠出生年份的記載,關羽口中的老兵或許並不指的是年齡,也可能是黃忠從軍的資歷。
三是黃忠年輕時懷才不遇,沒有遇到明主,光是黃忠臨陣斬殺夏侯淵這一戰績就足以證明了黃忠的實力,畢竟三國時,能臨陣斬殺名將的武將只有兩位,另一名則是關羽,可是為什麼當初黃忠在劉表和曹操手下時卻一直默默無聞呢?
先是劉表其人不懂知人善用,再者劉表並無宏圖大志,作為手下的黃忠又怎能上戰場一展抱負呢?然後是曹操,他很可能並未見過黃忠,畢竟黃忠當時只是小小的中郎將,又怎會引起曹操的注意呢?
還有種可能就是黃忠雖然勇猛,卻並不是將帥之才,試想若黃忠真是奇才,在劉表、曹操手下時怎會被埋沒呢?而關於黃忠那百步穿楊的箭法和與關羽戰平的說法也不過是三國演繹中杜撰的,歷史上的黃忠除了勇猛和斬殺夏侯淵的戰績外,並無其他特別表現。
況且,當時斬殺夏侯淵還有法正等人的計策加持,再加上當時劉備麾下大將人才不多,他才有了出頭的機會。
-
16 # 襄陽賈芸
未必是懷才不遇,而是沒多少仗可打吧。
根據黃忠傳的記載,他是南陽人,和劉表侄子劉磐一起守長沙攸縣。曹操來了之後,長沙一帶是自動投降的,黃忠成為韓玄手下一員將領。劉備奪取南方四郡的時候,黃忠又投靠了劉備。
整個長沙城能有多少兵,坐守長沙,遠離政治中心,自然也沒有太多的政治立場,沒必要反對曹操,也沒必要反對劉備。
大約在建安二、三年,長沙有一場仗。當時的長沙太守張羨聽桓階的建議,投效曹操,反抗劉表,但不久後被平定,應該是平定之後,劉磐、黃忠守長沙攸縣。黃忠是否參與了平定張羨的戰爭,亦或是張羨的部眾,投靠了劉表?記載不全。
就算黃忠參加了上述所有的戰爭,那戰爭規模也不大,烈度也不高,黃忠當時沒有表現的機會。
入蜀之後,表現機會多。自從加入蜀漢集團,黃忠表現機會確實多了,歷史記載:
自葭萌受任,還攻劉璋,忠常先登陷陳,勇毅冠三軍。十四年,於漢中定軍山擊夏侯淵。淵眾甚精,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淵軍大敗。黃忠這樣有能力的人,加入蜀漢集團,應該有一定的歸屬感,畢竟自己最大的成就在這個集團完成。尤其是斬殺夏侯淵的功績,使他與關、張、馬、趙並列寫入三國志。
黃忠不是個例,或許真是劉表的領導方式有問題劉表主政襄陽的時候,重用的大將只有黃祖。孫堅攻襄陽的時候,是黃祖帶兵抵抗,併成功擊殺孫堅。孫家在東吳興起之後,江夏成為抵抗孫家的戰略要地,襄陽一帶已經比較穩定,所以劉表又派黃祖到江夏鎮守。黃祖是劉表治下第一大將,表現也還行,畢竟面對一幫東吳猛將,成功抵擋孫家大約十年的進攻,很不容易。
但是劉表治下還有很多猛將,當時都不顯眼,如文聘、甘寧、魏延等。
甘寧的故事網上講的比較多,他從蜀地流落到荊州,不得重用,到了東吳方展現自己的實力。演義中他帶領一百多人偷襲敵營,在歷史上確實有記載。
文聘歸曹操後,駐守江夏數十年,“有威恩,名震敵國,賊不敢侵”,其能力當在黃祖之上。
魏延到了劉備麾下,也是非常勇猛,算是關羽、張飛去世後,最會帶兵打仗的武將(丞相算文官)。
劉表治下確實有些人才,用這些人才謀取北方固然是很難,但是要謀取江東,只怕不難,尤其是孫家在江東立足不穩的時候,更有機會。可惜了,劉表本人胸無大志,自然沒興趣甄別人才,這些人也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
17 # 初心如舊
雖然不能排除提問,但也不能肯定是這原因。因為世事複雜,人生浮沉,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各種外部因素,也可能與黃忠自身有關。詩曰 : 甘羅發早子牙暮,範丹貧窮石崇富,各人自有機遇時,難說懷才被人妒。“甘羅十二為宰相,周瑜七歲把兵領”,這說的是早熟的典型,首先應肯定,甘羅、周瑜都是少年聰明絕頂,才華橫溢的小能人,但也不能排除當時發現、敢於大膽使用他們的伯樂。一個能幹的人,自身才能當然是主要的,但不善於推銷、及時抓住機遇,也有被埋沒、或錯過年輕時代的可能。
拿同是三國時代,又與諸葛亮成對頭冤家的司馬懿來說,司馬懿生於漢靈帝光和二(179)年,比諸葛亮還大兩歲。司馬懿雖然名氣也很大,但如果比較司馬懿、諸葛亮出名的早晚,則司馬懿要遲得多。諸葛亮在建安十二(207)年,劉備三顧茅廬之後,就逐漸名聲大噪,而司馬懿有點名氣的時候,要晚二十多年。是司馬懿沒才能、缺智慧嗎?恰恰相反,司馬懿聰明反被聰明誤,聰明過了頭。比如,司馬懿最早出仕,在建安六(201)左右,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託人介紹,把司馬懿安排在曹操剛收復的河內郡,擔任上計掾(讀yuan)司馬懿本來想找荀彧,但門官不認識他,三言兩語把司馬懿打發了,司馬懿覺得被輕視,就留下一封信,說自己患了風痺,不能履職,就回了家。
可司馬懿不懂醫,胡亂寫的“風痺”,惹下麻煩,這不是小病,需要好幾年,才能康復。曹操對人事很重視,聽到河內郡上計掾患病,讓人調查,這下司馬懿只好沒病裝病,這一裝就耽誤了六、七年,直到後來荀彧有了空閒,給司馬懿寫信,才第二次進入曹操陣營。其實,這時候司馬懿出仕,只比諸葛亮跟上劉備,稍晚幾個月。諸葛亮、司馬懿出名早晚,主要是領導不同,二人自身定位有別。在這期間,司馬懿和老婆張春華,還幹過一件驚人的事情 : 司馬懿一時大意,從裝病的房子跑出來,被一個丫鬟看見了,為了不留後患,斬草除根,夫妻合作把這丫鬟殺害,燉成肉醬,毀屍滅跡。有了如此兇殘、老道的裝病歷練,不難想象,對付一直錦衣玉食、驕奢淫貽的曹爽之流,還不是小菜一碟?
另一個例子是西漢名將李廣。李廣要說不出名也不恰當,但相比年齡更小,從軍入伍更晚的衛青、霍去病,李廣的名氣就遜色多了。李廣早在漢文帝十四(前166)年,就是抗擊匈奴的名將,可直到孫輩的漢武帝,仍然封候都難。而年輕一代的衛青、特別是霍去病,兩個人一個大將軍,關內候,一個驃騎將軍,冠軍候,功勞、名氣,堪稱功蓋華夏、名震九州。李廣怎麼說,是懷才不遇嗎?運氣、機遇這事真不好說。
再就是上面詩歌中的姜子牙,年輕時候,一直默默無聞,直到七十多歲,才名聲大噪。其中的原因,更是複雜難以言表。至於黃忠年輕時,是否懷才不遇被埋沒?史料記載不詳,不好妄下論斷,但需要說明的是,從以上列舉的例子看,並不都是非黑即白,所以,對這類事情,不能簡單化,想當然,需要針對事情,具體分析。
-
18 # 海中巖haha
和平年代能打仗不是什麼技能,沒有戰爭,再厲害也沒有機會,所以和平年代升官主要靠關係,只有到了戰爭時代才是人才輩出的時代,經常可以看到從前的農民、屠夫、無賴及各種下九流的人在戰爭中成長為將軍,那是因為在和平年代升官靠家世,人才沒有發展的機會,而到了戰爭年代,機會公平了這些人才有了出頭的機會。
假如沒有黃巾之亂,劉備賣他的草鞋,張飛賣他的肉,關羽賣他的棗,袁紹當他的三公,曹操孫堅董卓當他的軍官,諸葛亮當他的農民,每個人出生時以後的發展道路都已經定下,和才能沒什麼關係,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麼懷才不遇,每個人安全現狀就好。
戰爭發生後機會就來了,可以憑軍功快速升遷,如果戰爭能長期打下去,升官還是有希望的,但戰爭很快就結束了,劉備就撈了個縣尉噹噹,因為沒有後臺也錢送禮還很快就給免了,但至少給了劉備出名的機會,也算當過官了,找了老同學公孫讚的關係給安排個縣令噹噹,走後門也只能幹到這了。機會又來了,十七路諸候討董卓,關羽一戰成名,三英戰呂布,劉備三兄弟名氣打出來了。雖然回去還是當個小縣令,但名氣有了後邊就有機會,北海被黃巾包圍向他求救,他去救了名氣更大了,在和平年代孔融這種級別的幹部是他這輩子都不可能見到的。然後陶謙又向他求助,這個是州牧的高官了,劉備的名頭越來越響,向公孫贊借兵去救和趙雲搞好了關係也為下一步發展準備了。救下陶謙後,陶謙直接要把州牧讓給他,他不敢要,最後還是在臨死前傳位給他,這樣劉備30多歲時就當上了省級幹部,這在和平年代別說是他就是象袁紹這樣的四世三公也不可能啊。
說了這麼多回來說黃忠,黃忠所在的荊州一直很太平,沒有外敵入侵也沒有內亂,根本沒有立功的機會,長沙作為南方的軍事重鎮,一直很太平,他能平穩的升到太守手下的重要軍官靠的也不是軍功了,也只能靠名氣祖上聲望論資排輩的晉升,祖上沒大官的話能升到韓玄手下的大將就算不錯了,呂布還要靠給丁原當乾兒子才能快速升官的。黃忠進入快速晉升通道主要就是平川和平漢中,特別是定軍山一戰成名,和關、張、馬一起被封為東西南北四將(五虎將沒這回事這時黃忠地位已高過趙雲),這不是懷才不遇,而是沒有立功的機會,沒有殺華雄的機會,關羽也不會比黃忠強。
-
19 # 讀春秋思無忌
不是沒有表現,而是沒有記載。
自從劉表接手荊州以來,他與袁紹、袁術、曹操等人不同,更願意偏安一隅,無奪天下之意。於是,荊州便讓人誤以為是亂世中的清閒之地,武將們的刀劍估計都快生鏽了。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追隨劉備出征西川的荊州班子,表現得十分搶眼,尤其是年過花甲的黃忠,勇冠三軍。那他年輕時都在幹啥,為何就沒有留下精彩的故事呢?
史書中雖無相關記載,但是,也許我們可以從荊州數十年的歷史中找到線索。
荊州早就是險象環生、叛亂不斷荊州南部多為蠻夷所據,即便經過了300年的漢化,仍與中原格格不入。在時局動盪的漢朝末年,雙方矛盾開始升級。
公元162年,艾縣盜賊1萬多人攻打長沙郡,荊州刺史劉度倉惶出逃。零陵郡、武陵郡蠻夷相繼反叛,戰火燃燒到江陵。之後,度尚被舉薦為荊州刺史,與太常馮緄率軍十萬,才平定荊州之亂。
公元180年,蒼梧郡、桂陽郡再生叛亂。零陵郡太守楊璇受到田單火牛陣的啟發,特意為叛兵準備了火馬陣。他命令士兵在馬車上放置裝滿石灰的大袋,馬尾巴上繫上布條,將其點燃,受盡的馬匹闖入叛軍陣地中,石灰吹得他們睜不開眼睛,叛亂由是被平定。
公元184年,10萬黃巾軍佔領宛城,朱儁和時任荊州刺史徐璆歷時多月才平定黃巾叛亂。
公元186年,江夏人趙慈發動叛亂,殺死南陽太守秦頡,連下六城。時任荊州刺史王叡出兵5000,斬殺趙慈,收復南陽。同年10月,平定武陵蠻人叛亂。
公元187年,長沙郡區星自立為將軍,聚眾1萬多人圍攻長沙。隨後,零陵郡周朝、桂陽郡郭石相繼起兵叛亂。孫堅被緊急任命為長沙太守,與荊州刺史王叡平定諸郡之亂。
公元189年,天下諸侯雲起討伐董卓,武陵太守曹寅偽造朝廷文書,孫堅奉命逼死王叡。孫堅在北上的途中,又殺死了南陽太守張諮。之後便趕到魯陽,與袁術合兵伐董。
公元190年,劉表奉命出任荊州刺史,與當地人蒯良、蒯越及襄陽人蔡瑁謀劃,設計斬殺荊州各縣宗賊,從此掌握了荊州大權。
黃忠可能參與哪些戰鬥?公元220年,黃忠去世,這位關羽口中的老兵,估計享年70歲左右。那麼,公元190年,他差不多為40歲,便被到任不久的劉表任命為中郎將。另外,黃忠以60多歲的高齡追隨劉備出征益州,70歲左右能在漢中之戰中斬殺夏侯淵。據此可以推測其過往履歷必定不同凡響。
一、參與平定蠻夷叛亂和黃巾起義
如上文所述,荊州地區向來盜賊猖狂,南部蠻夷時常作亂,特別是公元180年之後的10年間,戰火從未熄滅。
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彼時正值壯年的南陽人黃忠,豈能逃過戰火的洗禮?不難想象,10多年的戰亂,使得黃忠從一位默默無聞計程車卒,成長為驍勇善戰的將領。
二、平定張羨之亂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打響,時任長沙太守張羨,與劉表不和,想要率領荊州南部四郡(長沙、武陵、零陵、桂陽)歸附曹操。劉表趁著曹操無法脫身,迅速出兵鎮壓了此次叛亂。
之後,劉表便將侄子劉磐派往長沙郡攸縣,任命其為長沙太守,黃忠與他共同坐鎮長沙郡。可見,黃忠至少參與了此次平定張羨的叛亂。
三、對戰太史慈
需要說明的是,之前,荊州治所一直在武陵郡的漢壽縣,與長沙郡相鄰。直到劉表上任後,才遷徙到襄陽。
因此,劉表安排劉磐和黃忠坐鎮長沙郡,實際上是為了監控荊州南方四郡,以防蠻夷作亂。
除此之外,劉表安排驍勇的劉磐於此,不乏覬覦東面豫章郡之心。
孫策剛攻取豫章郡不久,人心未附。另外,此時曹操與袁紹正對於官渡,孫策正忙著準備北上偷襲曹操。於是,劉磐常常侵襲豫章郡的艾、西安各縣。孫策見狀,便任命太史慈為建昌都尉,以對付劉磐。不久,劉磐便停止了對豫章郡的侵襲。
黃忠作為長沙的武將,極有可能與太史慈交過手,不過,他至少沒有戰勝太史慈,否則劉磐不會知難而退。
結語:史書雖然沒有詳細記載黃忠追隨劉備之前的生平,然而,他能老當益壯,在古稀之年斬殺夏侯淵,年輕時也絕不會碌碌無為。
東漢末年,時局動盪。荊州,南部多為蠻夷,與漢人衝突頻發;而北部又緊挨漢朝時政中心司隸校尉部,襄陽又為兵家必爭之地,常遭遇叛軍的重兵壓境。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黃忠,荊州南陽人,正是在這多年戰亂的洗禮中,終於成長為勇冠三軍的將軍,這就是所謂的時勢造就英雄吧。
-
20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是因為舞臺不夠大。
史書對黃忠的記載不叫少,那叫相當少,整篇列傳總共就兩三百字,拿來當高考文言文試題都嫌短。雖然《三國志》一向以簡略著稱,但少到這個份上,要麼是傳主太廢,要麼是真的是事蹟太少,沒材料可寫,而黃忠能與關張等人同傳,並列為蜀漢名將,顯然不是因為自己廢,而是因為沒有施展的機會。
從記載來看,黃忠並沒有被雪藏,他早年默默無聞,最大的原因是他沒有一戰成名的機會。
《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載:荊州牧劉表以(黃忠)為中郎將,與表從子磐共守長沙攸縣。
這是黃忠在赤壁之戰前的唯一記載,只有官職和長官,事蹟全無。從中郎將一職可以看出,黃忠的地位並不低,他沒有獨當一面可能是因為他的長官是個關係戶,那我們能從這個關係戶的記載推測黃忠的戰績嗎?
不能,劉磐在史書的記載比黃忠還少,翻來翻去也只能在對手太史慈的傳記找到幾句話。
《三國志·劉繇太史慈士燮傳》載:劉表從子磐,驍勇,數為寇於艾、西安諸縣。策於是分海昬、建昌左右六縣,以慈為建昌都尉,治海昬,並督諸將拒磐。磐絕跡不復為寇。
從這些記載來看,劉磐並非無能之輩(可能手下有黃忠?),一度引起孫策的重視,派太史慈出馬來對付他。至於最後被太史慈擊退,是劉磐的原因還是黃忠的原因,不得而知。
黃忠早年均效命於荊州,荊州牧劉表本人野心不小,敢僭越祭天,也有對外擴張的野望,東南西北各個方向全都試了一下,可礙於內外諸多問題,每個方向都是淺嘗即止,沒有長期全力的進取謀劃,在這種大背景下,黃忠的主要職責還是守衛,在沒有大敵來犯的情況下,很難有所作為。
曹操南征後,劉表病死,繼任者劉琮奉荊州投降,曹操全盤接收荊州故吏,黃忠也被任命為代理的裨將軍,繼續守長沙,只不過長官換成了長沙太守韓玄。
赤壁之戰後,曹操北返,劉備收取荊南諸郡,黃忠又投入劉備的陣營,並被劉備一起帶入蜀地,就是在這裡,黃忠用自己的拼命獲得了劉備的賞識,換取了更大舞臺的登場機會。
在入蜀擊劉璋的屢次戰役中,黃忠經常身先士卒,帶著部屬往前衝,“勇毅冠三軍”,劉備因其功高,封其為討虜將軍。雖然是個雜號,但比起之前已經是好了太多,而且這也代表他成為劉備集團的重要將領。
建安二十四年,漢中之戰爆發,劉備掏空家底跟曹操打,除了關羽外所有叫得上名的將領都帶上了。
這一戰,是劉備的高光時刻,他成功擊敗宿敵曹操,奪取了蜀地門戶;同樣,這一戰也是黃忠的高光時刻,他成功把曹操集團的西線司令夏侯淵一戰斬首,他的傳記一多半都跟定軍山之戰有關,這也是《三國志》中比較少見的對大型戰役的具體描寫。
黃忠在漢中之戰的表現實在太好,好到他僅憑這一戰就足以列入蜀漢名將第一行列,而且這種戰功非目睹而不可理解,所以在劉備想封黃忠為後將軍時,諸葛亮擔心關羽不滿。
《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載:“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
馬超、張飛也參與了漢中之戰,他們知道黃忠立了多大功勞,可是關羽遠在荊州,大概不能理解這個只因勇猛受賞識的老兵為什麼頃刻間就跟自己平起平坐了。
總的來說,黃忠並不是沒有能力,他只是沒有表現的機會罷了,像張郃張遼在袁紹呂布手下也沒什麼事蹟。
回覆列表
回答
按照演繹來說吧。比較多一點。
黃忠年輕時候,師承較晚。同時,成才後投奔的主公也不咋地。所以,難得有他嶄露頭角時候於機遇
這一點可以看出來,自古道又伯樂再有千里馬。其實這句話還少了半句話。那就是其後有了機遇。
想一想要是當初18路諸侯討董卓首戰,華雄。假如真如袁紹所說“要是我的顏良文丑一人在”
那麼也許後來在白馬之圍之際。關羽也許就不會痛下殺手。連暫兩員大將。這就是說明機遇重要。
所以,黃忠出道比較晚。只是劉備打到了長沙城,這次才是顯出這個黃漢升來。所以,只能怪自己沒辦法找到好機會。投奔一個“不安分得主子”
假如當初要是,曹操早一點認識典韋,許褚,劉備早點收了馬超。趙雲。你想過嗎?虎牢關,呂溫侯還能那麼輕鬆得全身而退嗎?
所以,關鍵是武將出事都不在同一個時間段。等好不容易遇上了黃漢升已經見過60有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