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逅笙先森
-
2 # 南飄的老楊
關於這個問題國家要重視不然就沒民心了,就像房價太高,買不起就透支20年或者30年,這輩子不敢怎麼消費也不敢生病更不敢沒工作,壓垮國內百分之九十九的年輕人,房價跟收入差距太遙遠了。
-
3 # 自行輪迴
年輕人,透支消費:
看點一,透支額度越高,證明越有能力掙錢;
看點二,銀行為了KPI,簽約有禮;
看點三,慾壑難填,揮霍無度,寅吃卯糧。
三看點,分別是:
1、社會輿論引導;
2、企業增長壓力;
3、個人慾望驅使。
-
4 # 我高興18
謝邀。透支消費也叫超前消費,這是當代一種社會現象和消費觀。超前消費產生的債務有兩種:一種是良性債務,如貸款買房買車。一種是不良債務,如吃喝玩樂高消費。因此要一分為二看待超前消費,對按揭買房,分期付款買車其實是理財的一種形式,應屬正常現象。要防止和反對的是吃喝玩樂造成的債務。
-
5 # 一得
年輕人超前消費不是什麼好事。
1:輿論導向。什麼能花會掙,錢是掙來的,不是攢下的。誤導了許多年輕人。
2社會環境。房價,醫療,教育費用三高,使得年輕人不敢想將來,只能活在當下,沒法結婚,不敢生子,得過且過。
3:信仰缺失。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娛樂至上,及時行樂。
少年強則國強。你們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
6 # 如果是七月
謝邀請!消費理念的不同造成的差異,父母輩,50後-70後,他們這輩人是從艱苦樸素中走過來的,那時物質匱乏,所以很注重節約,而且動手能力很強,改革開放後,釋放的社會紅利基本上是屬於這些吃的了苦,愛動腦,敢作敢為的人,他們知道賺錢的不易,所以這種品格的父母們會賺更多錢,而嚴於律己!不會肆意揮霍!可能是苦日子過怕了的緣故,會慎重的對待自己每一筆投資或消費!而80後站在父母的肩膀上,少了一些磨礪,但童年也經歷改革開放初期的變革,生活的逐步改善讓這些人從小就明白奮鬥的重要性,而且80後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儘管他們得到了父母的支援,也需要不段的努力奮鬥才能得到更好的生活,而且這代人是上有四老下有小的一輩,沒有兄弟姐妹,承擔的生活壓力更大!所以會審慎的對待每筆花費,當然富二代除外!90-00後,這輩人消費觀念前衛,喜歡接受新鮮事物,在父母對其生活的保障,生活也沒有太大的壓力,再加上現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各類場景,無現金支付,除了各大銀行的信用卡,還有像支付寶花唄,京東白條等非現金支付方式的加持,更加給人以購物的衝動,給人的感覺也就是錢的數字上的變化,從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網購平臺的業績增速就能看出來了,更何況消費還是當月消費下月還,所以也就“今朝有酒今朝醉”了!本人的一點淺見,建議還是量入為出的好!至少心裡有底呀![呲牙]
-
7 # 星兒2245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的年輕人消費觀不一樣了,沒有儲蓄的意識和習慣!大部分都是追求自由和舒適的生活度!不透支不夠花的!
-
8 # 大成學堂
1.現在時代不同了,當年國家政策性拉動內需的時代可能再也回不來了。年輕一代的成長,首先帶來更多的,不同維度的消費習慣和體驗。也可以用一個詞吧,可能不是褒義的,但比較適合,那就是物慾橫流吧。在一個物質充斥眼耳的時代,已經不是你想不想消費,而是你什麼時候消費的問題了。既然是年輕人,肯定剛剛步入社會,或者還是個學生,自己的收入不能負擔起自己的支出,自然要去透支消費了。
2.還有就是現在支付習慣的改變。微信、支付寶,秒刷秒到,分分鐘掏空錢包卻不自知。不像是拿現金,瞬間一大把還有點心痛的感覺。可以說,電子支付的升級極大促進了人們消費的慾望。另外現在充斥各個角落的網貸,讓透支消費變得太容易了,誘惑太大。或許這也是很大的社會隱患吧。
-
9 # 悅and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現在人的攀比心理比較嚴重,所以追求高消費,透過透支來完成心理安慰,所以就入不敷出了。
-
10 # 夏已盡
說到底是抵擋不住誘惑 美食 美衣 美色 各種各樣的誘惑 抵抗不了就出手了 不知不覺就超支了 加之現在銀行的信用卡 網路支付的一些政策 都在誘導人們提前消費 再就是現在的年輕人基本都是獨生子女 抗不過去了 父母自然幫助解決 也讓年輕人們無所畏懼
-
11 # 老青年Mr侯
感謝邀請!個人覺得,一是沒有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更多的是衝動型消費心理,而現在商家所做的各種活動都是針對這個心理。二是個人收入不穩定,因為個人經驗和閱歷的原因,年輕人的收入不穩定,但又追求較好的生活品質。三是為了所謂的面子,人家用蘋果,我也要用,卻沒衡量自己的收入是否支撐自己的消費。最後是家人一定程度的支援,放大了消費心理,反正虧空有家人頂著,我先花了再說等等。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見解!
就好比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買AG,一雙動不動就上千塊,我覺得買一雙200到400點就挺好的啊!動不動幾千幾千的買,家裡都是有礦嗎?現在全國大部分城市的工資水平也就三千到四千左右,一次性花父母工資的幾分之一去買一雙鞋子,值得嗎?
一個月也就幾千塊錢,在吃穿用度上幾乎就沒有了,還選擇進行透支消費
這只是生活中許多年輕人消費的一個縮影
回覆列表
首先,當今社會上並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喜歡透支消費的,還是有很多年輕人喜歡安安穩穩的掙錢消費,有人說這種理念過於保守,我不甚贊同。
有多大能力就花多少的錢,幹嘛一定要和別人攀比?去享受自己消費不起的東西呢?消費一時爽,賬單火葬場,何必呢?
我之前聽過一句話覺得很有道理:不要讓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野心。在你能力沒有到達的情況下,我覺得透支消費似乎也並不是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