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投資引路人
-
2 # 清流追隨者
美聯儲的救市力度,一次次的讓外界驚掉下巴。
這充分證明了一句話:歷史就是用來重新整理的。
3月15日,美聯儲緊急降息100個基點,重回利率0時代,為股市注入流動性,同時出臺70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方案。
但是虛不受補的美股根本沒有出現任何反彈,三天內再告兩次熔斷。
3月23日,美聯儲宣佈史無前例的量化寬鬆措施——量化寬鬆不設上限。
其中最重要的內容包括”無上限購買美債,為企業提供大額貸款支援,直接在二級市場購買公司債“三項。
美聯儲的力度已經不止是“打光最後一顆子彈”了,簡直是“放下最後一絲底線”。
美聯儲初步計劃的量化寬鬆數額是——每週8750億美元,要知道,在此前8年的量化寬鬆週期裡,美聯儲印鈔總額也不過4萬億。
現在已經不是大水漫灌了,這簡直掘堤洩洪。
還有直接入場接盤企業債券,發放貸款,不計成本的為企業注入廉價資金,力保企業債務不失。
這還不夠,當美聯儲開動“鈔能力”的支援之後,到26號,參議院又通過了一項總規模高達2萬億的經濟刺激法案,這是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為龐大的經濟救助計劃。
這份880頁的救助法案主要包括12項,主題就是撒錢,向個人、向企業大量發放資金或是提供貸款。
這是真正的戰時方案了。
實際上,如果這兩萬億美元的救援計劃實施下去,美國的負債率將達到119%,超過二戰時期的最高值118.9%。
再強調一遍,這是二戰後美國最高級別的經濟刺激,美國無底線、無下限的把一切砝碼都押上了賭桌,我們所有人,都在見證歷史。
美股隨即出現反彈,連續兩日高漲。小勝背後,是巨大的隱憂。
如此大的救市力度下,才收復了3000點的陣地,道瓊斯指數距離一個月前的高點還差7000點,但是家底已經掏空了,子彈已經打光了,這樣的力度已經難以為繼了。
所以短期來看,美股止住了頹勢,但是從長期來看,美聯儲已經把未來操作的空間用光了。
美股在過去的11年中市值漲了四倍多,但是總利潤仍然停留在2014年的水平,企業利潤佔GDP比重停留在2005年的水平,40%的企業都在虧損。
美股的暴漲,根本原因就是市場上的廉價資金拿的太容易了,從而透支了潛力,失去了活力,失去了持續盈利能力。
當股價如同“皇帝的新裝”般被撕去時,才發現絕大多數的美國公司已經窮的連褲衩都不剩了。
美國航空集團在2019年花費了20億美元回購股票,平均每股花費32.09美元,現在的股價跌到只剩下10美元。
威斯康星州的民主黨參議員鮑德溫對CNN表示:在2014年——2019年期間,四大航空公司在股票回購上花費了425億美元,當股價跳水之後,這些公司又在尋求500億美元的聯邦援助。
而現在,美聯儲的策略就是繼續給這些企業廉價資金,繼續無底線的輸血讓他們苟延殘喘。
一個坐吃山空的敗家子,不讓他痛定思痛洗心革面,反而繼續給他更多的錢,讓他繼續揮霍。
這就是飲鴆止渴。
但美聯儲和特朗普已經沒有選擇的機會和餘地了。
不給錢的話,油價和疫情雙重衝擊下的企業債務隨時會爆炸,傳導到整個市場就會是遠超08年的滔天巨浪。
給錢的話,繼續飼養企業巨嬰,繼續加槓桿,把企業的債務堆到天上去,然後只能祈禱著更慘烈的暴風雨晚一些到來。
無論如何選擇,都將走入一條死路當中,只是早死與晚死的區別而已。
-
3 # 坎普那拉先生
一個國家增發本國貨幣自然會導致貨幣貶值。
但在本次疫情中,各國央行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增發貨幣。
美聯儲的這次“救市”,對世界的短期影響幾近於無。
通常所認為的美元增發是對其他國家財富的一種掠奪。這是要看增發的貨幣是否流通到了外貿領域。
以現狀而言,這筆增發的美元更多的是用在了美國本土的經濟復甦。對世界的短期影響,無非是美元匯率的波動。
-
4 # 悲觀的經法人
在人民幣沒有成為國際主流結算貨幣之前,如果人民幣升值過快,則不利於出口;所以國家勢必要保證人民幣與美元匯率的穩定。美聯儲瘋狂印錢,我們也得跟著印錢(降息等手段即為印錢)。通貨膨脹壓力會持續加大。中國如此,世界各國亦如此。最後的結果是,全球通脹,貨幣貶值。
-
5 # 清風下的魚
如果美聯儲大量印刷美元的後果是市場失靈,現在美國這樣大印鈔票,在貨幣注入口、即貨幣流的上游,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堰塞湖,這些金融機構擁有大量的資金,表現為嚴重的流動性過剩。而堰塞湖的下游,卻是河床乾涸、斷流,表現為通貨緊縮。在“貨幣拜物教”的資本主義經濟中,生產是為了賺錢而不得不做的累贅事,生產並滿足社會需求是資本主義的“副產品”,如果可以不透過生產就能賺到錢,他們就絕對不會捨近求遠。於是,所謂市場經濟可以有效配置資源的功能就喪失殆盡。
全球化具有“雙刃劍”的本質。一方面是世界最先進的科技力量、最雄厚的資本與最廉價的勞動力相結合,創造了空前巨大的生產力,擴充套件了生產可能性邊界,但另一方面,這種結合是以低工資勞動力替代高工資勞動力,也就必然空前地導致社會兩極分化、極大地壓縮了社會總需求,導致市場萎縮、經濟危機。用馬克思的話說,就是剝削剩餘價值的條件空前優越,而實現剩餘價值的條件空前惡化。全球化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壓縮了社會購買力,也就是說,全球化提高了美元的實際購買力,使得美元的物質基礎更加牢靠。只要美國不搞貿易保護,那麼,出口導向型國家的生產力始終是維持美元信用的主力軍。因此,美元不會崩潰。
如果美國搞貿易保護,就必然要在美國本土生產美國需要的消費品。那麼,因為目前美國國內製造業的空心化,美國一時來不及調整產業結構、恢復製造業,於是必然會導致美國國內通貨膨脹。
-
6 # 中華新視野
為了避免經濟衰退,美國火力全開。3月23日,美聯儲表示,將不設上限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援證券,這意味著美國無限量印鈔。這應該是冷戰之後美國連續釋放的最大規模的量化寬鬆政策,這一不考慮的印鈔方式顯然是在赤裸裸收割全球財富。
為了讓全球主要經濟體響應美聯儲這2.3萬億計劃,美國還對多國實施美元援助方案。據報道,上個月美國與9國達成了臨時貨幣互換協議,包括與南韓、澳洲、巴西、墨西哥、新加坡、瑞典等央行簽訂規模分別為600億美元,與丹麥、挪威、紐西蘭央行簽署規模為300億美元,期限至少為6個月(到2020年9月19日)。然而,那些經濟實力不夠強的新興經濟體,卻要默默承受美國的舉動“買單”。
據日媒報道,美國的做法無疑是將危機轉移給亞洲5國,在全球疫情的衝擊、以及美元加速跨境流動下,包括印度、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等5國的貨幣面臨嚴峻的考驗。據分析人士指出,受全球疫情擴散影響,投資者紛紛轉持美元資產,美元和美債等流動性較好的資產受到歡迎。
而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卻承受巨大的壓力,對美元匯率出現大幅下挫,並創下罕見歷史紀錄。據瞭解,今年迄今,泰銖和馬來西亞令吉兌美元跌幅均在10%上下;印尼盾兌美元的匯率下跌至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最低;印度盧比跌至創紀錄新低。
-
7 # 高參會
美國瘋狂印錢會加速美元的通貨膨脹,而全世界的大宗商品以及貿易往來都是以美元計價,所以說,就會變相的造成全世界的通貨膨脹。而這個過程恰恰就成就了美元收割全世界財富的一個事實。
當然也還有個好處,就是美國大量印錢,讓全世界人民都會失去對美元的信任,從而失去美元的霸權地位。全世界人民就會去尋找下一個更具有價值,更具有信任,更值得信任的貨幣,來進行全球貿易。下一個貨幣就是人民幣。
-
8 # 開水O白菜聊財經
美聯儲瘋狂印錢,印錢違背了金本位的原則,貨幣會貶值。
印錢是有準則的,銀行收到一噸黃金,印價值一噸黃金的貨幣,進行流通,這是合理做法。
目前美國無限印錢,外匯上就有所波動,持有美元的人,貨幣也貶值了,特別是美債持有的國家,財富被稀釋了。
美元霸主也會被動搖,畢竟美元全世界很多人都持有,財富被稀釋,有人就會換掉美元,尋找別的貨幣來進行保值。
原油交易用美元結算,沙特等國就是如此,以後就可能對美元不太信任了,美國的盟友就會減少,有信任危機。
回覆列表
早晚會通脹的然後美元貶值,如果越印錢越富有,那美國豈不是可以透過無限印錢統治世界,全世界的人都不會那麼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