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嘯軒居士602
-
2 # 混雜眼淚的微笑
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發展歷程中,唐詩宋詞是兩顆璀璨的星星,各有千秋,獨領風騷數百年,照亮了文壇,照亮每位學子前進的道路:在每個人成長的道路上,唐詩宋詞又好似兩位飽經風霜的長者,向我們訴說過去的歷史,訴說滄海桑田的鉅變,它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
總得來說,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宋詞的發展初期極盡豔麗浮華,流行於市井酒肆之間,是一種通俗的藝術形式,五代時期的《花間集》就很明顯地展露了詞美麗絢爛的文采,但是這期間的詞題材還僅限於描寫閨情花柳、笙歌飲宴等方面,可以說還顯得很“小氣”。雖然藝術成就上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準,但是在思想內涵上層次還不夠。宋代初期的詞一開始也是沿襲這種詞風,追求華麗詞藻和對細膩情感的描寫。當時的詞被認為是一種粗俗的民間藝術,不登大雅之堂。但是,隨著詞在宋代的文學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詞的內涵也在不斷地充實和提高。到蘇軾詞首開豪放詞風,宋詞已經不僅限於文人士大夫寄情娛樂和表達兒女之情的玩物,更寄託了當時計程車大夫對時代、對人生乃至對社會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宋詞徹底跳出了歌舞豔情的巢窠,昇華為一種代表了時代精神的文化形式。
唐詩宋詞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百花園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一朵豔麗的奇葩,它光彩奪目,搖曳多姿,千百年來,被人傳誦不衰。
-
3 # 言者青青
不存在唐詩比宋詩更優秀問題,只能說是各有特點與特色,無論從風格上還是其他方面。《詩詞散論·宋詩》中說:“唐詩以韻勝,故渾雅,而貴蘊藉空靈;宋詩以意勝,故精能,而貴深折透闢。唐詩之美在情辭,故豐腴;宋詩之美在氣骨,故瘦勁。”這番話說的便是唐、宋詩各自的特點與特色。
唐詩
一、唐詩的特點與特色。1、唐詩的主要特點是:內容精煉,無所不包,合轍押韻,朗朗上口,情感充沛,酣暢淋漓。
2、內容無所不包而精煉。清代康熙《全唐詩》收入48900多首詩。這些詩歌題材包括政治、經濟、宮廷、吏治、科舉、戰爭、宗教、婚姻、親情、友誼、羈旅、懷古、山水、田園,還有自然與動植物等各方面唐詩都寫到了。
3、合轍押韻又朗朗上口。音律格律寬闊,韻腳轉換自然,格律嚴格要求,平仄運用有序。無論五言七言古體詩、絕句和和律詩,都能節奏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有如天籟的真情神韻。
4、情感充沛又酣暢淋漓。感情真切,詩情豐富,情趣盎然,彷彿一切皆從胸中流流淌而出,沒有一點造作、拿捏或羞澀。“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二、唐詩的主要特色。雄壯渾厚的風貌。初唐詩風大抵綺靡柔弱,雕琢詞句。中晚唐有的偏於平易柔弱,如白居易等,有的偏於雄健,刻意追求奇險,缺乏渾成自然,如韓愈等。盛唐時比起初唐與中晚唐特色鮮明。《滄浪詩話·詩評》稱盛唐詩人詩“如金鳷傳說中的異鳥。擘海,香象渡河”,這是在讚美盛唐詩風雄壯渾厚的風貌。盛唐詩雄壯渾厚指的是總體風貌特徵,也有田園詩,風格趨向閒逸,並不雄壯。
宋詩
三、宋詩的特點與特色。宋詩是在唐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受唐詩影響很大,但有自己的特點與特色。
宋詩的議論化與散文化是一大特點與特色。受當時宋朝變化政治鬥爭影響,詩歌趨向議論化與散文化,因而注重理趣運用。詩詞往往寄寓在人生哲理形像之中。
宋詩的特點與特色總體上來講,具有哲理性、幽默性、詩情畫意。它以文字為師,以議論為主,“以文為詩,以議論為詩”,崇尚理之實俗為雅,平淡之美故為新。創新出“意”勝為樂而的“詩話”,這是一種用詩來批評社會的方式,如呂本中《江西詩社宗派圖》江西詩派一祖三宗之說等。
四、唐詩與宋詩比較。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後人總結出“尊唐”與“崇宋”兩大派系。經過唐宋漫長的詩歌碰撞、融和與發展,形成了各自不同特點與特色。
唐詩主情致,宋詩重理性。藝術上,宋詩與唐詩比還缺乏形像性、音樂美,影響力稍微差點兒,這算是它的缺點吧。但是,在文化詩詞發展史上,宋詩在唐詩格律完善、意象臻於頂峰的情況下,卻能另闢蹊徑,為以後詩歌發展做出了具有時代意義的貢獻,例如宋詞,也許這是宋詩的成功之處,“唐詩宋詞”至今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中國詩
總之,唐詩和宋詩都很優秀。唐詩為宋詩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宋詩又在唐詩臻美的根基下,有所創新。因此,不存在誰比誰更優秀的問題,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
4 # 一溪雲水
一、詩歌表情達意的功能不同
唐人詩歌與宋代詩歌在表情達意上最大的不同是唐人重意興,宋人重理趣。具體來講就是唐詩注重表達內心的情感,宋詩注重闡發一些哲理。因此,唐詩無論是初唐四傑和陳子昂,盛唐的邊塞詩、田園詩以及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現實主義詩人杜甫,中唐的新樂府詩人白居易,晚唐的現實主義詩人李商隱和杜牧,他們的詩儘管風格上不同,但獨抒性靈的特點是一致的,這種創造的理念,使詩歌走向大眾,故而在唐代全民寫詩。相比之下,宋詩在有限的篇幅中言理趣,藉助於用典故這種手法,將事理說清楚,因而,宋詩讀起來不易,嚴重的甚至連用典故,有人說宋人在“弔書袋子”,這樣詩歌越來越脫離大眾,後來的地位被宋詞所替代。
二、詩歌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不同
經濟繁榮和政治寬鬆給了唐人開闊的視野胸襟, 鼎盛時代的氣魄精神又激發起唐代文人強烈的功名之心。建功立業成為文人的普遍的共識,不管環境、氣候怎樣的惡劣在邊塞詩中同樣有昂揚的浪漫主義精神,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遊山玩水也成為文人的生活,如孟浩然“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在遭遇不平時,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長風破浪會有時”,也保持著自信和積極向上的精神。而宋兩代,北宋政局穩定、思想上重理性而理智,南宋格局動盪、精神上更趨悲憤難平。故而,唐詩宋詩給人的審美感受是不同的,一個積極向上,一個消極保守。
三, 表現出來的風格流派不同。
唐代出現了十幾位享譽中外著名詩人, 李白的浪漫奔放,杜甫的沉鬱頓挫,白居易的淺顯直白,李商隱的隱曲深蘊都個性鮮明,王昌齡的七言絕句,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孤篇獨絕,也是各賦特色。自信、自由、積極向上盛唐精神,豪邁奔放、天賦異稟、才氣橫溢使詩歌流派紛呈、高月朗朗,使唐詩達到了極致, 冷靜睿智的宋人再難超越,只能望其項背了。
-
5 # 蝸牛的長征
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吧,我覺得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假命題,不存在唐詩和宋詩,誰更優秀?我來說一說吧!
1、首先呢,大家都知道唐詩宋詞,但是這個題目裡面寫的是唐詩和宋詩,也就是說我們不說宋詞,只說宋詩。那就是唐詩,大家都知道唐朝這個詩歌是非常繁榮的,那麼宋朝的詩歌沒有唐朝繁榮,但是的詞卻比唐朝要更繁榮,繁榮並不代表著一定優秀,唐詩可能數量多,質量好的當然也多,那宋詩數量沒那麼多,但是質量好的也是有啊,並不是沒有,對吧?
2、第二個呢,就是說,多不一定好,不一定精,我聽說有一個皇上詩人啊!寫了一萬多首詩,但是傳下來的真正經典的也就那麼一兩首,你覺得他的詩就好嗎?不一定好對不對?所以唐詩和宋詩沒法比較,也不能比較唐詩中有好詩,也有差勁的事兒,宋詩中有差勁的事,也有好詩,只能說這兩個朝代各有特色,唐朝偏向於詩歌,宋朝偏向於詞曲。
沒法比!
-
6 # 徙竹散人
是的,如果能把時間再拉長一些就能看得很清楚,到了元朝是元曲,明朝小說,清朝就不說了,民國白話。
這個過程是越來越偏向“實用”的過程,人一旦沉浸於“實用”,“實用”以外的東西就看不到了,也不願意看。
“實用”一詞不過是利益的化妝,所以,現在很多人會說詩詞歌賦是些沒用的東西。
從唐到宋代表著一種趨勢,人離自己的內心越來越遠的趨勢。甚至連佛教禪宗一脈,自唐宋之後也沒人了,明顯也呈遞減趨勢。
詩人之上實際有超越詩人的境界,所謂“上古天真”,彼時並不需要詩來做內心的潤滑,人人皆在“道”上;到了春秋紛亂的時代,孔子尚苦苦支撐即超越詩人境界,因為只有俯視詩的時候才能說出“《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詩,是真心和妄念之間的交匯處、昇華處,也就是在真妄之間還需要一個“覺”,上古則一直在“真”中。
所謂“士農工商”並非是鄙視鏈,而且容易讓人迷失層次的排序,一如現下把逐利當作唯一目的的社會風氣,人們的痛苦各自知道。
宋之商業很發達,人文自然是要退步,再無大唐文人那種萬國來朝、發自肺腑的自豪。
-
7 # 吉祥如意
民間百姓在敘述歷史時曾有:先唐後宋,中間夾了一古棟(木頭的一斷)。就是說,從唐朝的大一統國家,到北宋趙匡胤黃袍加身,將中華民族又統一到一個國家,中間隔了長達三百多年的紛亂。
好的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脈絡不但沒有因戰亂而割斷,反而仍然在傳承。到了北宋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取得大位以後,中華民族的文化又開啟了一個發展鼎盛的黃金時期。
國之瑰寶“清明上河圖”,將北宋京城汴梁的繁華熱鬧畫得活靈活現,呈現在當代人們的面前。可見北宋時代的文化發展令人沉思,令人暢想、令人感動。
唐朝文化發展最具代表的文化表現形式就是唐詩,湧現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一大批著名的詩仙詩聖和詩人。
到了宋代,宋朝的律詩並不一定能超越唐代。但是宋詞的出現可以說又是文化發展的一個頂峰,還有宋代的散文也是不可低估的。
宋詩從王禹偁起向唐朝的詩人杜甫、白居易學習。至後經過歐陽修、蘇軾、王安石和黃庭堅被稱為北宋四大家的繼承和發展,使宋代的詩篇更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當然,宋詩與宋詞相比還略輸一疇,其影響力遠遠還達不到宋詞的高度。
針對題主所關心的“唐詩比宋詩更優秀嗎”這一問題,本博認為從宏觀層面看,當然是唐詩更優秀。而從少數宋代文豪所作的詩歌而言,也不相上下。需要明確指出的是,宋代文人無論是賦詩、填詞、寫散文,繪畫藝術,著述立說都湧現出一大批留芳萬世的大家。象程朱理學的作者程氏兄弟和朱熹,都是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2020/08/21)
-
8 # 逗趣夢夢
首先明確一點,論詩而言,唐詩當然比宋詩成就更大,意義更深,歷史地位也更高,這一點毋庸置疑.
在唐詩中成就較大的:當推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唐詩比較好分類;
在宋詩中,北宋當推王安石,蘇軾,南宋當推范成大和陸游,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和尤袤號稱“中興四大詩人”。尤袤流傳下的作品很少,成就也不高;楊、範雖比不上陸游,但都能擺脫江西詩派的牢籠,思想、藝術各有特色,不愧為南宋傑出的詩人 而陸游當是宋朝詩人中之代表人物,一是傳世頗豐,二是格調意義不凡
至於宋詞,就比較為人知了,樓上所說其實都是詞類有較高造詣的人,有李後主代表的南唐體,再往後有柳永體有東坡體,東坡之後有少遊體,有周邦彥代表的清真體,周邦彥之後有李清照的易安體,易安體之後有辛棄疾的稼軒體,稼軒之後有姜夔姜白石的白石體,姜夔之後又有吳文英的夢窗體,這些都是宋詞比較厲害的人,前赴後繼,將宋詞發揚光大
-
9 # 瓊花詩社
都很優秀,簡短點說;唐詩注重意境,對格律(優為音韻)不嚴格。唐詩是從詩歌和民謠中濃縮而來,對格律(長短句)不嚴謹。宋詩在唐詩基礎上精華而來嚴謹。從三到九言詩其中又分為“律”和“絕”句,這其中各種說法很多,唐宋詩中從五言七律為主各有千秋,我個人認為,如果排名“李賀",“蘇軾",“白居易。
-
10 # 待曉兒
也許是因為《唐詩三百首》流傳得太廣的原因,所以使得當今很多人認為“唐詩”是古代詩歌的巔峰,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認知。
《唐詩三百首》是清代的蒙學讀物,和《三字經》、《百家姓》是一個性質,因為通俗易懂,選詩合理,適合小孩子們理解,所以才流傳開來。它的成書是在清代乾隆之後,在此之前的通用選本叫做《千家詩》,裡面選錄的詩歌作品唐詩、宋詩都有。
可見,即使在清代人的認知裡,宋詩和唐詩相比,其地位也並不遜色。
“詩有三元”:開元,元和、元祐陳衍曾經提出了著名的“三元說”,認為詩歌輝煌的時期有三個,恰巧所在時代的年號中都帶有“元”字,故稱“三元”。
上元“開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這個時代裡的詩人被人熟悉的就太多了,像李白、杜甫、王昌齡等等,可以說是群星璀璨。
下元“元和”是唐憲宗李純的年號,唐朝中興之際,湧現出瞭如韓愈、柳宗元、白居易等等著名詩人。
下元“元祐”是宋哲宗趙熙的年號,這段時間裡湧現的詩人同樣被人熟知,“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家,歐陽修、蘇洵、蘇轍、蘇軾、王安石、曾鞏可以說都在這個時代附近。
從這些名人的生活時期就能清楚,宋朝的詩壇並不寂寞,也是名家輩出,足以和唐朝分庭抗禮。
而事實上,“宗唐”與“宗宋”一直是詩壇上的兩大流派。
雖然總體上來說,“宗唐”的聲量大一些,比如宋朝的“江西詩派”就是宗唐學杜的主要踐行者,學杜甫學得也有幾分神似,但學其他詩人就很難有成效了。在之後的朝代中,明朝前後七子是“宗唐”的堅定支持者,明末清初的格調說、神韻說其實本質都是“宗唐”的理論。
但是從實際來說,“宗宋”的成效更大一點,除了宋朝學唐朝有些神似之外,明清等時代學習唐人寫作風格幾乎就沒有特別成功的案例,甚至陷於“機械復古”的弊病中。反而學“江西詩派”的作詩方法倒是更為有效一些。
“宗宋”的支持者並不是在宋代之後才開始出現的,而是在宋朝就已經成為了主流,這也能看出來宋人對自己詩歌水平的自信。
方回曾經寫過一本《瀛奎律髓》,是一部詩歌選集,選取唐人、宋人詩作加以評述。
雖然這本書和作者的名聲一樣,在後世的評價裡都不高,其中對於詩歌的鑑賞也被很多人認為有失偏頗,但這部書的存在本身在當時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宗唐”者批評其為宋詩說好話,“宗宋”者批評其對於宋朝詩歌有所低估,可以說是兩頭不討好,被稱為是“箭垛式”的作品。
而從這一現象中也能看出,“宗唐”與“宗宋”之爭是多麼激烈。
所以說,認為“唐詩”比其他朝代的詩歌更為優秀的觀點,其實才是較為膚淺的,沒有很好地去了解其他朝代的作品,對歷朝學者的選擇傾向也認識不清。
“宋詩”實際上是對“唐詩”未曾涉及之領域的補充宋詩和唐詩比,無論是整體的詩壇環境還是內容傾向,其實有著很大的不同,兩者真正意義上做到了雙峰並峙。
唐代的各種流派往往是根據風格來劃分的,像“田園詩”、“山水詩”、“邊塞詩”等等,這種劃分是比較簡單的,更多的是後人的歸納。
但是宋代就開始有意地對詩人整體的創作特性進行歸類,宋詩的流派就變成了了“江西詩派”、“江湖派”、“四靈派”等等。
這種變化無疑是對詩歌以及詩人有了更深的研究之後才出現的,從這一意義上講,是文學理論上的一大進步,也是詩歌鑑賞上的提高。
而從具體的詩歌作品來說,宋詩的風格和唐詩有極大的不同。
比如說同是寫廬山的作品:
李白就用了一種發散型的思維,寫“疑是銀河落九天”;蘇軾卻用了一種內斂型的思維,寫“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種思維方式沒有優劣之分,但卻形成了一種互補的關係。唐人的開放和宋人的理趣,在各自的詩壇時代裡交相輝映。
雖然宋詩是在唐詩的基礎上發展的,像江西詩派就是學杜甫的作詩方法,但其出現的結果卻是對詩歌這一藝術的補充,兩者共同撐起了整個詩壇。
而在之後的時代裡,在格律詩等體裁中,再也沒有出現如宋詩這樣另闢蹊徑的現象,幾乎都走入了“模擬”的隘口中。
從這一歷史事實來看,“宋詩”能達到和“唐詩”比肩的高度,並不遜色於前人。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
-
11 # 毓秀手記
個人認為唐詩和宋詞一樣優秀。
首先:唐詩與宋詩是不同時期的文載體,有著不同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意義。唐詩盛行在大唐盛世時代,很多唐詩眾口皆碑,口口相傳,從某種程度上講大唐的盛世提升唐詩的價值,也是大唐的繁榮催生了大眾文化的發展。
宋詞發展一直中庸平和,很多很有影響力的宋代詞人及有影響力的作品卻是在宋朝中後期,宋代中後期的歷史背景提升了宋詞的歷史價值,使宋詞作為一個時代的文化像徵。
唐詩裡的和平愉悅和宋詞的家國情懷,都有當時時代的歷史背景和歷史意義,都是一樣優秀。
第二:唐詩與宋詞都有一樣的歷史研究價值和歷史文學研究價值。在我們研究歷史的過程中,作為文化的唐詩宋詞,在其文學作品中,可以辯證的考驗出當前社會的發展問題。
從大多數唐詩的作品中,我們可以分析出大唐的繁榮昌盛,從大多數的宋詩中,我們可以分析出宋朝由盛轉衰的過程。
一個朝代的文學作品是一個朝代的文化發展史,而文化發展則是根據其國力的強弱而決定的,所以,唐詩宋詞對於歷史的研究有同樣的意義。
第三:唐詩宋詞對現代文化有著重要的影響。唐詩宋詞元曲賦,都是不同歷史上不同的文化載體,在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有不同的文化發展特點,而今白話文的盛行,現代詩詞的展現形式,都有唐詩宋詞的影子在。
在現代詩詞文化中,沒有了唐詩絕句的嚴謹,也缺了了宋詞的情懷力量,但是有個唐詩的愉悅和宋詞的景物故事,各個現代喜歡的詩人、詞人,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參考了唐詩宋詞的習文特點,所以,唐詩宋詞對現代詩詞的影響是一樣巨大的。
回覆列表
或者還可以這樣問,唐詩比宋詩、明清詩乃至當代詩更好嗎?其實,皆因時代、背景、寫作手法等不同,各時代的舊體詩創作有各時代的特點,包括優、缺點。故此,如此問題難於回答,就像讓你回答究竟茅臺酒好喝還是五糧液好喝,或者肉夾饃好吃還是雞蛋煎餅好吃的問題一樣,確實不易回答~各有千秋各有風味嘛!至於曾有前人評論說宋詩藝術比不過唐詩,那隻可視為一家之言,或可謂有失偏頗。總之,鄙人早就認為,包括詩詞、小說、戲劇、音樂、書法繪畫等在內的文化藝術,大多是不斷前進發展的,而並非所謂的一代不如一代。當然,我說的前進發展,並不包括現今此等領域的歪毛邪道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