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原上草86

    父母的前輩我們這代不瞭解,我們從父母親一代開始直到現在,親戚之間從來沒有出現過問題中所說的情況。相互之間走動時無論窮富都會熱情招待。很早的時候都是靠書信來往,所以親戚家相互之間的情況都瞭如指掌,連孩子們的學習工作情況都開誠佈公互通訊息。現在通訊發達,更是方便了親戚之間的友好往來。所以對那些親戚之間的相互敵視行為我不太理解。

  • 2 # 畫月成眉

    蘇試在《題西林壁》中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可見立場和角度不同,對事物的認知和感覺會完全不一樣。雖然蘇試說的是廬山,但放到我們的社會生活中,也是適用的。生活中出現題主所說的一幕,是很正常的,這裡面可能更多還是你自己的問題。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只能堅持自己的原則,而無法強求別人怎麼做,即使是親戚也是如此。

    你好的時候希望親戚誇獎你,不順的時候又希望親戚憐惜你。事實上,你有沒有想過,你的那些好或不順的感受其實是很自我的,而你希望得到誇獎和憐惜又是建立在自私的基礎之上。所以,自我加自私就是你的問題。

    既然你自己好的時候,滿心期望著得到親戚的誇獎,必然導致你要在親戚面前顯擺,高調的炫耀自己的好。但親戚對你的認知和感覺與你的自我評價可能完全不同。如果親戚覺得你的好並沒有達到你顯擺出來的程度,他為什麼要誇獎你呢?不認為你淺薄就不錯了。如果你的好真的達到了讓他羨慕嫉妒恨的程度,你還要在他面前顯擺,指望他誇獎你,是不是更有點過分了?

    南宋詞人辛棄疾在《賀新郎·用前韻再賦》中:“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宋人方岳的七言詩又說:“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所以,人活在世上不管是誰都在圍著自己的柴米油鹽在轉,沒有心思也沒有精力天天關注別人的喜怒哀樂,你也一樣。因為,你也會看不到,更體會不到親戚說不出來的苦,從而在他不順的時候沒有給予足夠的關心和關照。

    故,好也罷,不順也罷,變的只是你,世界和世人都沒有變。而你的變,更多的還在於你自己的感受和你的心態。所以,不論是逆是順,是好是壞,都不要沉迷於自己的感覺,都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做到得意時低調,失意時堅韌。萬事只要能將心比心,並做到平常心對待就好了。

  • 3 # 積土成金

    你好的時候氫氣閉口不誇你,你過得不順的時候,親戚是各種刁難,這就說到人性了,一般的人的話都是見不得自己身邊的人比自己好,你混的比他差的時候,他就更加修羅你,這是典型的紅眼病,這也是素質低的表現,那些真正有素質的人,他不會是這樣子的,你好的話,他希望你更好,你不好的話,她還會幫助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一假期即將來臨,人們家裡憋的時間太久!你會參加扎堆旅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