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執筆畫顏卿

    答:這個問題我覺得你是不用擔心的,現在已經有很多託管班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比如在課後託管做的不錯的貝爾安親,在聊城市北順小學校區就會經常舉辦一些親子活動,比如快要過端午節時就會讓孩子和家長們一起做粽子,讓孩子和家長在這動手期間增進關係。另外作業上面也不用操心,他們會用動畫和遊戲結合的全能雙師課程,幫助孩子梳理好知識點,這樣在寫作業時也能更加輕鬆的去完成了。

  • 2 # 樂樂呵呵當媽

    這位媽媽,您的心情我非常理解,今天我們就談談養育孩子的本質,那就是為了將來更好的分離孕期,孩子是屬於媽媽一個人的,除了你,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和孩子有心與血的交流。孩子出生了,哺乳期,孩子不再屬於你一個人,孩子的爸爸,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會爭著抱孩子,哄孩子,你心裡會有小小的失落。斷奶後,你與孩子的唯一聯絡也沒有了,比起別人,你只是曾經給予他生命的恩人,別的跟家裡其他人一樣,所有人都可以愛他。3歲 • 孩子上幼兒園了,看著他小小的堅強的背影,心中又喜悅又有點小小的心酸。離別了一整天,孩子看到你高興地奔跑過來,撲在你的懷裡,跟說:“媽媽我想你了。” 那一刻,抱著孩子就像抱著整個世界6歲 • 孩子終於上小學了,這是多麼值得紀念的事情。他的人生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卻沒想到,這也是孩子離開我們的第一步。慢慢的,孩子已經對與你分開一天習以為常了,而且喜歡每天去學校。甚至,有時還會說:“媽媽,在家好無聊,沒有小朋友和我玩。”12歲 • 孩子上初中了,有的開始上寄宿學校,一個月或幾個月回一次家,才能見上一次面。他們開始不再依賴你,甚至,喜歡和你對著幹。你想幫他們做點事情,他們說:“媽媽,我自己來吧。”突然覺得這句話讓我們覺得好失落,孩子是不是不再需要我們了?18歲 • 孩子離開你去上大學,一年回來兩次。回來的幾天前,家裡的冰箱就裝不下了,準備了各種各樣他喜歡吃的東西。可是一回來打個照面,就忙著和同學、朋友聚會去了。從此,你最怕聽到的一句話:“媽媽,我不回家吃飯了,你們自己吃吧。”大學畢業後,孩子留在了遠方工作,一年也難得回來一次。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幾天就走了。那時,最盼望的就是孩子的電話,希望孩子對你說一聲:“媽媽,我很好,你保重身體。”這樣就足夠了。孩子結婚了,回家的時間有一半勻給了你的親家,見面就更少了。你已經習慣了只有老兩口在家的日子。但是,你最希望聽到孩子對你說:“媽媽,今年我回家過年啊!”當孩子有了他們自己的孩子,我們已經不再是他們的家庭成員了,他們的一家三口,已經不包括我們在內了。我們慢慢習慣了這樣的日子。只是在閒來無事的時候,經常翻翻相簿,看看我們自己的一家三口。你一定要記住,孩子會不停地成長,現在你的焦慮不是因為孩子離不開你,是你離不開孩子。孩子去託管會接觸除了家人以外的人和事,早一年晚一年,這一刻都會來到,相信老師會善待你的孩子,相信你孩子的適應能力,離開你,他照樣可以過得很好,很開心。也許你會覺得很失落,但為了孩子將來可以展翅高飛,這一步一定要走。你可以陪著他,我家大寶剛送幼兒園,我天天盯著影片監控看,看他一步步進步,看著他一步步融入幼兒園小集體,學會分享,學會幫助,學會與小朋友相處,養成好習慣,成為老師小幫手,我很慶幸,我和兒子都順利度過了分離焦慮期。你應該認真思考,也努力認清自己管教的分寸與尺度,既盡力而為,也量力而行,因為你有責任與義務教會他生活的本領,幫助他練就強健的翅膀,以便來日可以自由快樂地飛翔。相信孩子比我們想象的要堅強,離開父母,他總要生存下去的,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離去,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默默的在身後守護著。我會告訴孩子:就算所有的路都行不通,還有一條路可以暢行,那就是回家的路…。現在,能抱就多抱抱孩子。孩子能呆在身邊的日子是多麼難得與寶貴,正因為如此,更應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也更應心存感恩,謝謝上天給我一個孩子,讓我分享與見證他成長的每一刻。請記住無論孩子身在何方,你永遠是生他養他的母親,他都永遠是我們家庭中無可取代的一員。還有,如果可以,儘可能的多陪陪自己的父母,他們曾經也像我們愛孩子一樣愛著我們。

  • 3 # 藝泊媽媽

    這個問題不用擔心的,孩子到了託管班,有小朋友一起玩,跟著老師做遊戲做手工,會非常開心。但是,放學了孩子一樣也會特別期待媽媽早點來接自己,然後和媽媽講自己在託班的事情,會成長的很快。平時週末啊,放學在家啊,孩子也還是最喜歡媽媽的,喜歡和媽媽一起玩。

  • 4 # 寶貝的成長日記1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就像網路上很經典的一句話:我抱起磚就沒法抱著你,我放下磚就沒法養你。

    硬幣都有兩面,那就只能權衡利弊了。

    不過補救措施還是有的,就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提供高質量的陪伴。

    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健康的身心成長更在於高質量的親子互動,而不在於陪伴的具體時長和某種特定的形式。

    有些家長對於高質量的陪伴也很注重。但我身邊不少朋友都會和我說有時候家裡孩子對和他們一起玩興趣缺缺。一問之後才發現,我不少朋友都用力過猛了。他們總是在陪孩子時候帶孩子看繪本玩積木,想要培養孩子各種技能。

    我們以成人的角度去選擇孩子該玩什麼是不合適的,得讓孩子主導,家長陪伴就好。適時的迴應,默契地互動。這會是很好的陪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好多人都失業,有什麼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