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有一個親戚50多歲了,家庭條件很不錯。他們家在深圳有一套房子住,如今也已經租出去了,每月可以收到的租金也有兩千多,再加上退休金什麼的,每月拿到手的錢可以說是不少。但是我媽卻和我說他們家一年到頭都沒買過豬肉,牙齒全壞了也不去補牙……對於這個問題,你們有什麼看法?
19
回覆列表
  • 1 # 芳茹青3767077749579

    60.70有這習慣,特別60後,那年代,不節儉那樣淘生活,隨時代發展,也改變了不少,起碼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在年輕人看來,似乎成為古東,但今年的疫情讓年輕人也明白了許多,超前消費帶來的恐慌,什麼人舒服?手中有錢,家中有食,能有穩定的工作,他們消費意識,隨著環境的變化有所改變,節儉在某些程度還是一種美德,因生活而調節,但不能是病態。

  • 2 # 使用者塔里木河

    節儉過度,就是常說的扣門,不受人待見。人的消費,要和自己的收入相匹配,要滿足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一味節儉,而且是不分條件地節儉,不符合現代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臺,就是一個過度節儉的人,讓人可笑,讓人不齒。這種節儉不叫節儉,叫守財奴,吝嗇鬼,毫無意義。

  • 3 # 馬208874096

    自力更生勤儉持家是美德,是應該提倡的。我們家原來有不少的土地,有時要顧短工,聽我媽說,麥收時給顧工吃烙餅,爺爺奶奶和家人只能吃玉米麵餅子,日子都是這樣攢起來的。到了父親這輩,我家日子還是相對好一點,因為母親也是個節儉的人,雖然孩子五個,到但我母親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到了我們這輩,姐弟五個日子過得都還過得去,我們都繼承了勤儉持家的優良傳統。

  • 4 # 樂齡家

    節儉對於五六十年代的人來說,從小過慣了窮日子,勤儉已成為習慣。

    以前,奶奶經常唸叨,吃飯不要浪費,衣服破了補補還能穿,打車多貴坐個公交不挺好……我們那個年代,連樹皮都吃過,能吃上一口米麵都算是最幸福的事了。

    坦白說,一次兩次的回憶我們會聽,但是多頻率的發射,對我們來說是說不通的,畢竟時代不一樣了。後來,奶奶很少說了,有一次我和她坐在那嘮嗑,她說:“我們老一代人從小過慣窮日子,有時候看著後已被花錢大手大腳,真是心痛!幾十年都過慣這種窮日子,到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我還是按以前的活法,你們都說我老古董了,哈哈”。

    的確,節儉應該等於合理消費。

  • 5 # 被忽視的小草

    對比我有不同的看法的

    你說你的親戚現在是50歲那樣,這樣算的話應該出生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這樣的年代。出生在那樣的年代都是吃了不少苦,也習慣了清苦的生活。

    聽你媽說人家一年到頭沒買過豬肉吃,我特想知道你媽天天跑人家的家裡檢查呢,還是隻是聽人家說的。你要知道傳言的話,傳傳就變意思了的。例如:“李嬸說誰誰很省的,一年到頭沒怎麼買肉吃,到另一個人又說誰誰我都沒看見買過肉,劈哩叭啦的你一言,我一句,就意思不同了的”誰去買菜敲鑼打鼓的喊,我買肉咯,我買豬肉了,我買什麼什麼咯,不會這樣是吧。你沒看見人家買豬肉,那人家就不買了,是吧,人家覺得豬肉貴,就買雞肉或鴨肉或是魚等等的肉吃呢,這說不定的,是吧。傳言不可信,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

    你聽你媽說人家牙齒全壞了,不捨得去整。人家覺得沒必要整再或者不捨得整,所以就不整唄,是吧,人家愛怎麼生活是人家的事。或是看到就對人家說,你看吧,牙齒都壞了,留那麼多錢幹嘛呢,不去整整牙齒,整好牙齒愛吃什麼吃什麼,人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該用就用,劈哩叭啦的說唄。

    理解人家的樸素,適當可以勸勸就行了,也不能說勤儉樸素就是病,這稍微有點不妥吧。我們都要尊重他人的生活態度,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尊重就行了。

    對此你認同嗎?

  • 6 # VP剪輯

    節儉確實是一種美德,這種美德再過去是特別值得稱頌的,當然,我也不是說現在就不值得稱頌,這是我們的傳統美德,肯定值得稱頌。但我個人認為,這種美德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變化或者隨著個人生活質量的變化而有不同的詮釋。在貧窮年代,我們都是非常注重節儉,因為那會飢餓會成為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而現在這個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節儉固然需要,但這要視情況而定,現在沒法跟以前比,我認為現在的節儉慢慢的接近一種情況就是不隨意浪費踐踏一些東西,包括資源,但是該用到的還是會用,當然沒有完全統一的標準,比如在你看來富人家扔的東西對你來說都是浪費,他們不節儉,殊不知富人他們也有自己關於節儉的一套標準,所以經常節儉是可以的,但要把握好一個度,很多人會把自己過度節儉當成說別人的資本,這是不合適的,每個人對節儉的態度是不一樣的,沒法統一,所以過度節儉不是一種病,只是每個人對節儉的理解不一樣,表現不一樣,習慣也就不一樣,所以不能認為是有病的,只是一種區別於正常認知的現象。

  • 7 # 人魚先生

    1

    節儉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我以前一直也這麼認為併發揚著它,但是從去年開始我明白了:節儉要有度,過度節儉則是一種病,得治,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這種病危害健康。

    小時候家裡比較窮,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我從小就是一個比較節儉的人,衣食住行都只挑便宜的,實用的,質量差些也沒關係,這些年我也並沒有覺得節儉有什麼不好!

    然而去年的一件小事卻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讓我重新認識節儉,重新審視我的過去。

    那天是8月4日,晚飯吃的是醋溜土豆絲,當時削土豆時就發現有些變綠了,也知道發綠的土豆不能吃,可是就是覺得扔了可惜,結果吃完一家三口都噁心暈吐,集體去了醫院,診斷為食物中毒。

    老公知道原因後很生氣地說“咱們家就扔不起幾個土豆嗎?你的消費觀念真的出了問題,這是鬧著玩的嗎?‘’

    晚上我徹夜未眠,一直琢磨著老公的話!是啊,難道真的是扔不起幾個土嗎?不是,是我過度節儉惹的禍,它已經變成了一種病,而且這種病已貫穿了我的前半生,必須治了!

    2

    這種病還會使我們過度重視金錢,從而錯失機會。

    這在我人生的幾個關鍵時候表現的最為明顯。

    中專畢業時為了省幾千塊錢的學費放棄了進修大專的機會,以至於後來在公司裡因為文憑太低而無緣晉升更高的職稱。

    後來跳槽了另一家實力不錯的公司,面試那天還特意打扮了一番,結果為了省錢去擠公交車,誰知半路堵車厲害而遲到了十分鐘。

    面試的領導當場就說:“不管你能力如何,我們不錄取不守時的員工,你另闢高就吧!”我當時悔的腸都青了,這些都是我為了省小錢而誤大事的教訓。

    3

    父母過度節儉,還會影響下一代,這種病會傳染!

    我的外婆就是一個特別節儉的人,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哪怕是壞了。小時候去外婆家每次她拿東西給我吃,毫不誇張的說十次有九次都是變了質的。

    到了我母親這,她的做法也比我外婆好不了多少。因此在她們的“薰陶”下,我從小到大也特別節儉,以至於我女兒也深受我的影響。

    有次我帶她去吃肯德基,已經走到門口了,結果她卻說:“媽媽,我們還是去前面那家小漢堡店吃吧,那的漢堡比肯德基的一個便宜10塊錢呢!”說的我兩眼掉淚,拉著她毫不猶豫的進了肯德基。

    從那時起我就下決心要從我做起,遏制這種病的傳染,不能讓它再禍及到我的孩子。

    4

    過度節儉,是一種窮人思維方式,會導致人的心窮。

    心窮了,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只會用金錢去權衡利弊。覺得只要花錢少,就值得去做;花錢多了,就不該去做,全然不去考慮事情帶給我們的長遠利益和價值!

    心窮了,勢必會阻礙我們的進步和發展,從而導致我們的生活質量也大打折扣!

    所以,節儉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你把握的好它就是一種美德,把握不好它就是一種病,得治!

  • 8 # 法庫娟子

    節儉是一種美德,但節儉的成度要把握好。該節儉的地方不能多做。比如身體有病不去醫治,為了節省錢這種節儉就有問題了。

  • 9 # 全職寶媽YLM

    過分節儉,可能會帶來我們想不到的惡果。

    樓上鄰居,北京昌平區兩套房,北京順義一套房,天津一套房。

    有多節儉呢?一家五口人,一個月水費25塊,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水費在100塊左右,他家節儉到令人驚歎。

    但是家裡十幾歲的兒子出了問題。去鄰居家做客,會一口氣吃掉人家一盆櫻桃。會偷鄰居的現金和手機。

    父母過度節儉,也要求孩子過度節儉,把孩子逼到貼著牆角走路。孩子都有了心理問題,遊走在犯罪邊緣,要那麼多房還有意思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找網紅帶貨,還能賺到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