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綻放人生hnguo1965
-
2 # 94日記
目前中國各大城市的疫情防控情況已經取得了較大進展,或者說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因此,全國各個行業的復工節奏也在逐漸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重新投入到了工作中,各種消費品產能也在逐步恢復。而就在很多人慢慢開始復工的同時,也有很多人面臨著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找工作難。
在各地解封的這段時間裡。只要是出去找工作的人普遍都反映工作難找,甚至連富士康這類流水線作業的崗位,隨便一個崗位都有七八個人在競爭,更別說那些好單位的好崗位了。本來準備在今年換工作的人都不敢辭職了,這也是怕辭職之後找不到新的工作。那麼今年的工作為什麼會那麼難找呢?這主要是因為有3大“現象”已經形成。
一、競爭激烈
停工期間,中國的餐飲、酒店、旅遊等行業是損失最大的,在2月份甚至都是零收益。而在這些行業工作的人在復工的節奏上也是相對較慢的,所以有很多人在疫情期間就辭去了工作,準備在復工後重新找。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人在疫情期間是被裁掉的,畢竟很大一部分中小微企業復工後都面臨著很大的經營壓力,所以只能透過裁員來降低運營成本。這樣一來,今年有很大一批人都需要重新找工作,這就導致一個崗位會有很多人競爭,隨著應聘的人越來越多,工作也就變得越來越難找。
二、崗位供給減少
就像是上面說的,疫情期間很大一部分中小微企業都面臨著很大的運營壓力,因為整個2月份沒有收入,而且還得支付房租、員工工資等固定支出,所以不得不透過裁員來減少支出。本身這些企業已經開始裁人了,自然也沒有招人的打算了。而在中國的招聘市場中,中小微企業招人的比例本來就佔的很大,現在一下子失去了大量的崗位供給,那麼供求職者選擇的崗位也就不多了。
三、消費需求增長緩慢
各個企業招多少人取決於需要多少產能,而產能的多少取決於市場需求的大小。可能很多人覺得在疫情之後很大一部分被抑制的消費需求會集中釋放出來,其實還有另一種相反的可能,那就是疫情之後的消費需求會增長緩慢,甚至還會出現一定的下跌。
這主要是因為在停工的這段時間裡,絕大多數人都有沒有收入,有的人還有房貸、車貸這類固定支出,所以自然是要省吃儉用的,這樣的話消費需求在短時間內自然是很難刺激出來的。在這樣的前提下,很大一部分消費品的生產企業都會減少招聘的力度。這樣一來,市場中招聘的崗位會進一步減少,那麼找工作也就會變得更難的。
-
3 # 生活從美好開始
因為找不到新的工作啊,今年大學畢業生大約900萬。這個壓力不是一般的大。祈禱自己的公司維持不關門,自己有口飯吃就不錯了。
國外的疫情巔峰還沒有到來,大家看到的都是發達國家感染數,發展國家呢,印度,南美,非洲,東南亞。這些國家都不可能比發達國家更好,只是他們的國情不會公佈而已。說到這,在所有發展中國家中,中國是最好的。最終紙包不住火,這些國家大爆發的時候才是真正困難的時候。中國被動與國外減少大量交往和貿易,外貿不行,內需沒錢,投資早已過剩。
這個時候一定要保住工作,有機會學習一下提高自己。
-
4 # i生活i創意
我的建議是:2020年上半年,別輕易換工作,很有可能你會“越折騰越差”~
往年金三銀四,是換工作的黃金期,今年這種場景看不到了。疫情徹底結束的時間可能比多數人想的要長。因此,我們要接受並調整好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這次疫情對企業的衝擊特別大,有的中小企業可能因此瀕臨破產或直接倒閉。企業陷入困境,伴隨而來的就是裁員縮招,這件事就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了。
有些人失業,有些人找不到工作,有些人失去了升職加薪的機會。因此,要珍惜當下,不要輕易換工作。具體建議如下:
一、有工作、有收入就先做著,不要挑三揀四,大家都不容易。每個人對自己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請自查“你是否能給企業帶來價值?”“對於企業來說你是不是‘不可或缺’?”如果,你的能力水平,對於企業來說未必是優先考慮的型別,那麼,不要猶豫,找合適自己的工作機會過渡一下,畢竟將來找工作的時候簡歷上有“斷檔期”解釋起來會很蒼白。
二、如果有心儀的工作機會不想放棄,就一定要有心理準備。自己入職的公司和崗位沒有想象中那麼好,非核心崗位的人員被裁撤的風險會很大,自己拿了offer後被砍掉,或者自己沒過試用期就被最佳化掉,都是很有可能出現的事情。萬一,發生在你身上,那就“越折騰越差”,是不是得不償失?
我覺得,我們要專注於我們能掌控的事情,與其焦慮,不如多讀書、多運動,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情,蓄勢待發,搏一個未來的好發展。切記,是金子就一定會閃光,要堅持做正確的事,就一定會成功~祝好!
-
5 # 我是朵拉拉
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各個行業都出現疲軟蕭條的情況,有多少行業店面工廠因此倒閉!尤其疫情期沒有解封時,特別羨慕那些有著正經工作的人,在家就能有人發工資,疫情後,多少人復工後又因企業倒閉返家的,所以,還是別瞎折騰了,有份工作就不錯了!
-
6 # 就愛吃桔子
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每個行業,確切地講,每個人都受到了影響。疫情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訊息觀念。所以在這樣的局勢下,線下產業都開始萎縮。
如果你現在的工作還比較穩定,特別是在線上領域裡有一定的積累,那麼,恭喜你,可以在這次疫情中抓住機遇,再多積累一些相應的經驗,為以後更進一步做好鋪墊。
如果你的行業現在正受到影響,停滯不前,而你的boss也有情有義,艱難維持。那麼,請你也理性衡量,選擇和企業共同進退。邊加強專業學習,邊等待機遇。
如果你在年前就已經做好了離職的準備,那麼當下對你來講換不換工作已經不是主要問題,要考慮的是你接下來要做什麼工作。一個沒有目標的人,跳槽只是浪費自己和別人的時間罷了。
最後,希望你看清自己目前的行業,結合目前的自己的經驗和優勢來思考這個問題,而不是聽朋友說,自己做出判斷才對
-
7 # 西風談史
1.工作難找,經濟不景氣
我在教育行業,不是線上教育,公司也是做教育類產品的。年後第一天上班公司就通知我勞動合同到期不再續簽,同時公司有10多位同事被辭退。因不是技術崗或者產品崗位,學校也沒有開學,所以教育B端類企業很難開始真正工作。我花了兩個多月才找到合適的工作。期間,大部分簡歷投出去沒有任何回覆。
同時,其他崗位離職同事,還有很多行業也都有了解,工作不太好找,比往常年機會少很多。
2.薪資水平低
按照以往經驗,換工作是漲薪資最好的方式。但是我的薪資沒有漲,還小跌。目前我瞭解的大部分人,薪資有漲的很少。ps城市北京中等收入
所以,如果不是有特別好的選擇,不要任性離職,畢竟大部分都是打工的還要吃飯交房租
-
8 # 精選優質動漫
2020年是足以被載入史冊的一年,因為在今年我們人類正在面臨在史無前例的挑戰,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人們原本生活的平靜。疫情之下,我們見證了太多感人肺腑的故事,也見證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同時,我們的錢袋子也經歷了一段長時間的挑戰,隔離期間,企業停工停產,百姓不能外出工作,也就意味著沒有收入。
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中國許多省份除了從國外輸入的病例外,基本上已經沒有新的本地新增病例了,這意味著中國的防疫戰爭即將迎來勝利的曙光。隨著疫情在各省已經得到了明顯控制,大多數企業也開始恢復工作,這意味著以前沒有收入的人可以繼續工作。
養家餬口是頭等大事,許多企業因為疫情的爆發而關閉或縮減規模,求職者們對此唉聲嘆氣。最近,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在各種求職網站上投了很多簡歷,但是結果並不好。要麼乾脆沒有任何回覆,要麼面試沒有透過,要麼複試沒有透過!於是我們都遇到了同樣的難題:今年的工作實在太難找了!雖然我們知道這是因為疫情影響所致,但是具體原因是啥呢?其實主要有4個原因,目前已經被確認了!
許多企業受創,需求大幅下降
2月10日是疫情爆發後復工的第一天。在召開的新潮傳媒員工大會上,創始人張繼學宣佈裁員500人,佔員工總數的10%,高管集體減薪20%,據悉此次新潮傳媒裁員將涉及公司的銷售、開發、服務等部門。
這可能是疫情爆發以來第一家公開宣佈裁員的公司,這讓人很難不印象深刻,對公司和員工來說都越來越難。企業經營困難,經濟突然進入寒冬,許多企業措手不及,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壞訊息接踵而至:750家房地產企業破產,1萬多名員工下崗;全國13家大型房地產企業下崗、換崗、降薪50%;;網際網路巨頭攜程的內部信件被曝光;OYO在中國裁員3000人;戴姆勒可能會在中國裁員4%,其中包括來自bbac的近100名外國專家。
據聯雲網不完全統計,自疫情爆發以來,已有10多家大型知名企業啟動了裁員和人員組織最佳化,其中包括潮媒、OYO酒店、土家族、中國幸福、達達、索車等,涉及房地產、二手車、旅遊、網路教育、廣告媒體等領域。
就業競爭非常激烈
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就業人數77471萬人,同比減少0.15%。2015年開始,中國就業人數增長速率不斷下降,2018年開始進入負增長行列,2019年負增長率更是高於去年的兩倍。2020年的就業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且不用說今年大量的畢業生湧入,他們中的許多人因為企業倒閉或在疫情期間被企業解僱而被迫辭職。當疫情結束後,這些人自然會湧入社會。工作機會有限,但大量的工作機會意味著激烈的競爭和更大的求職壓力。
更大的不確定性
此次疫情對行業的影響以及企業招聘需求的延遲釋出意味著,部分人的跳槽計劃肯定會調整。回到工作崗位後,該行業何時能迎來招聘旺季,是否有招聘崗位的預期,這些都是問題。之前還打算辭職後,跳槽到一個好的崗位的人壓力更大。
消費者需求增長緩慢
一個公司僱傭多少人取決於它有多少產能,而它有多少產能又取決於有多少需求。許多人可能認為,在疫情爆發後,很大一部分被壓抑的消費者需求將被釋放出來。事實上,還有一種相反的可能性,即消費者需求在爆發後增長緩慢甚至下降。
看1-2月的資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24.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服務業生產下降13%。
在疫情爆發期間,許多人被“禁足”在家中,物流和人員流動受到限制,消費者無法在網上或線下購買商品。隨著消費者需求的下降,生產需求也隨之下降。據調查,從1月26日至2月6日,化妝品、粉底液、彩妝前乳、粉餅、BB霜、腮紅等子行業品類的銷售增長幅度為負增長,平均交易負增長幅度約為50%。當然,這只是美容業的一個例子。除了這個行業,其他行業也會受到疫情的影響。隨著這一時期人們收入的下降,消費需求也會下降。
三月份很多地方也沒有完全恢復正常的生產水平,疫情對一季度的經濟資料影響較為明顯。具體來看,餐飲行業受挫最為嚴重,1-2月同比下降43.1%,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金銀珠寶、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傢俱、汽車、建築及裝潢材料行業成為重災區。這些行業的消費特點都依賴人口流動與消費場景,且大多屬於可選消費,而1-2月在社交隔離政策的指導下,居民出行大量減少,從而導致供給與需求大幅度下滑。
結果,消費品企業的生產減少,對招聘工作的自然需求也會下降,這對求職者來說是更糟糕的情況。
總之一句話,2020年尚且還有工作的人不要輕易辭職,更不要盲目跳槽,今年不同於以往,如果你跳槽之後,很難再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
9 # 芒果真好吃
今年裸辭會遇到的一些比較現實的問題。
招聘崗位僧多粥少,求職難度增加,如果現在裸辭了,就要做好長時間找不到合適工作的心理準備。
但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很少能做到長時間待業沒有收入,還能保持一個好心態的。當然,本身存款多,沒有經濟壓力除外。
在待業的這段時間裡,你還要學會“忍受”大部分時間自己一個人待著的狀態,短期還好,但如果待業是比較長的,看著身邊的人都在上班,這時候你可能還會懷念起之前上班的日子。
裸辭真的一時爽,但後果還是要自己承擔。
上面這些其實還不算什麼,重點還在於這次裸辭了,反而會和自己的初衷相違背了。
回覆列表
疫情高壓下,各行都難受;
錢袋子捂緊,人慾望收斂!
線下場景尤,老闆整天愁!
需求早改變,消費場景變;
線下轉直播,能力要求高!
供應鏈受阻,物流鏈受阻;
生產無人化,決策智慧化;
以上鉅變下,員工要求變!
原有能力更,原有知識更;
能力沒跟上,遲早把崗下!
技能不想換,隨時被最佳化!
老闆不想變,企業定關閉!
【與職場缺乏核心競爭力,學習能力遠遠跟不上職場的新要求的網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