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文武小二郎

    民以食為天。

    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那就先要有廚房,然後還要有錢買小鮮,才能舒舒服服的吃一頓飯。

    這就是前提條件!

    換句話說就是要有權力還得有手段。

    這樣這個問題就好理解了。

    估計,老子老先生根本不會自己做飯,所以覺得烹飪很難很難,甚於治理一個國家。

    然而,這句話最核心的不是“烹”而是“鮮”,理解這個“鮮”就不難悟出這句話的本意。

    魚、羊為鮮。

    老子說的小鮮特指小魚。魚肉十分細嫩,懂得烹飪的一般都知道做魚的時候不能過度去“攪”,否則魚肉碎爛,既不好看又不好吃,還得被家人和外人罵。

    從小鮮延伸到烹飪的人和治理國家這方面,就是告誡世人: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就需要安定團結,不能“攪”;“攪”多了國家就會亂;也就成了既不好看又不好吃的鍋中小鮮,不但華人不滿意,還會招致外人入侵。

    這就是我的一條小鮮,吃不吃你們看著辦?

  • 2 # 木知藝

    治大國如烹小鮮

    字面意思是:治理國家如同烹飪小魚小蝦一般,

    個人見解是,治理國家你要有同烹飪小魚小蝦一樣的本事,你要有大局觀,要全面看待這個國家,只有對這個國家瞭然於胸,才能進行烹飪,進行改造。也從側面體現出革新人員的本領。

  • 3 # 無尤居士

    出自《道德經》第六十章,全文為“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意思是:治理大國,好像煎烹小魚。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僅鬼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傷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傷害不了人,聖人有道也不會傷害人。這樣,鬼神和有道的聖人都不傷害人,所以,就可以讓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澤。 本章依然在講述道法自然,無為而無以為的處事之法,治國之道,希望國家的政令不要摻雜主觀意願,朝令夕改,不要只體現出統治階層的意志,想到哪裡就決策到哪裡,而應該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符合百姓的利益,“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百姓“太上,不知有之”,感覺不到統治者的存在,就猶如魚忘記自己在水中,我們平時也不關注周圍日升日落,周圍的空氣,認為這是理所應當,自然而然,。百姓在統治之中“我自然”的狀態。 同樣,依據道來治理國家,是順其道而行,則不會產生因個人意願或私慾帶來的“損不足而奉有餘”,是公正無私的,即以無私成其私,既然無私,那麼無論是奸佞之臣,亦或是亂臣之輩,無論是哪一路牛鬼蛇神都不能傷及道之分毫。統治者如何無為而治?政令順道而行,什麼道呢?自然是符合百姓利益,社會發展之道,從眾生出發,則即使遇到牛鬼蛇神想要動其根本,那就是損害百姓的利益,不用統治者干涉,百姓自會退之。當然,百姓之中很難會出現牛鬼蛇神,只會出現在一定階層只顧私慾之輩中。 若如此,迴圈往復,一代一代下去,自然可以無為而治。當然這只是理想狀態,現實是不可能達到的,畢竟“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人人皆有私慾,人人皆有利己之心,單靠百姓之覺悟是不可能的,若只靠聖人之“行不言之教”,若無合理監管之法,若人類仍然沒有擺脫為衣食住行的牽絆,精神層面是很難有極大提升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盆栽枸杞葉子晚上打蔫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