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檔案館

    我是真君,我來回答。

    馬超是涼州軍閥馬騰的兒子,早年曾跟隨父親征戰四方,年少成名,威震一方,馬騰入京做官後,所屬部隊由兒子馬超統領。

    馬超勇武過人,打仗很有謀略,曹操曾感慨:“馬超小兒不死的話,我恐怕連葬身的地方都沒有了”,但為什麼最終還是失敗了呢?

    這個問題就要從他所處的時代環境和人生遭遇說起。

    沒有穩固的地盤

    (一)涼州本是馬超爭雄天下的資本,奈何已被曹操所奪

    馬騰與馬超父子起家於西涼州,都是勇猛善戰的將領,因此深受羌人、氐人的擁戴,涼州民心所向,本可以佔據此地大展宏圖。但曹操豈是等閒之輩,多番招降馬超未果之後,親率大軍西征,又採用“毒士”賈詡的離間計,讓韓遂與馬超產生嫌隙,最終大敗馬超。

    馬超主動求和未果,只得退回涼州上邽,此戰他雖然並未大傷元氣,卻失去了韓遂這個重要盟友,而且丟失了大部分涼州土地的控制權。

    但是,馬超並沒有因此放棄與曹操的鬥爭,公元212年,馬超攻佔隴上諸個郡縣,漢中太守張魯派軍協助,馬超很快募集了萬餘人馬,最終成功殺死了涼州刺史韋康。

    馬超控制涼州僅短短几個月,韋康的舊部下楊阜(fù)和姜敘就相繼反叛於他,最終根據地冀城被叛軍佔領,曹魏名將夏侯淵又率大軍攻打馬超。在前後夾擊的不利局面下,馬超只得倉皇投奔漢中的張魯。

    此後,馬超再也沒有能夠佔領涼州老家,縱觀馬超的前半生,都是在征戰與流亡中度過的,他缺少像曹操那樣對於地盤的長期經營,所以雖有萬夫不當之勇,卻終究不是曹操的對手。

    彧曰:關中將帥以十數,莫能相一,唯韓遂、馬超最強。 ——《三國志·魏志》

    瑜: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 ——《三國志》

    馬超智勇過人,不管是當時還是後世的評價都頗高,然而卻不能再回到涼州東山再起,縱使西涼軍再驍勇善戰,也不能為馬超所用了。

    (二)敗退後的流亡生活

    涼州人傑地靈,曾經一度是曹操的心腹大患,馬騰和韓遂本可以聯合抗曹,但是馬騰去京城做了官,這是馬超一家走向滅亡的第一步。

    接著,曹操用計離間韓遂與馬超的聯盟,馬超遭遇大敗從涼州逃走,自此開始了寄人籬下的流亡生活,父親和兩個弟弟也被曹操殺害。

    馬超投靠了割據漢中的張魯,本想著可以借兵反攻涼州,不料張魯的部下楊白卻栽贓陷害於他,致使馬超再次出逃投奔劉備。

    魯不足與計事,內懷於邑,聞先主圍劉璋於成都,密書請降。 ——《三國志·馬超傳》

    馬超的流亡生活與前期的劉備有諸多相似,但劉備透過努力先是奪取了荊州,而後又攻佔了益州,為爭奪天下打下了豐厚的基礎。而反觀馬超,一生都在流亡奔波,他的遭遇更像呂布,雖然在戰場上勇猛無敵,卻永遠都是別人的“打工仔”。

    缺乏賢明的合作伙伴

    三國鼎立,群雄並起,各個有實力的諸侯相互競爭,說白了就是團隊之間的較量,團隊中的人才是鬥爭成功與否的關鍵。劉備出身低微,早年只是個織蓆販鞋的卑賤之人,但最終卻能建漢稱帝,靠的就是一大批謀士和名將的輔佐。

    而馬超則是一直孤軍奮戰,早先曹操率大軍親征涼州時,馬超曾對韓遂說:敵軍遠道而來,我們可以據渭河守備,等敵軍糧草皆盡,自熱就會引兵撤退。但是韓遂沒有聽進去,依然派兵渡河作戰,結果大敗而歸。

    此戰可以看出韓遂目光短淺,他輕易相信曹操的一紙盟約,破壞了聯盟的穩定,與馬超的配合也是貌合神離,等同於自己解了曹操的心病。

    馬超在涼州兵敗後,與曹操結下了不可化解的冤仇,只能投靠張魯,張魯非常欣賞馬超的才能,還想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馬超,但被部下勸阻才作罷。

    後來,張魯的部下楊白等人嫉妒馬超的才能,想要加害他,馬超才有了出逃的念頭,張魯身邊盡是一群奸佞之人,又如何能依附他成就一番大事業呢?

    馬超身邊沒有出謀劃策的智囊

    馬超為人有勇有謀,絕不是某些人說的只是一介武夫,但他的軍事才能相對更加突出,所以他需要一個謀士為其出謀劃策,就像劉備身邊的諸葛亮、曹操身邊的荀彧或者是呂布身邊的陳宮。

    而馬超作為傑出的軍事將領,帶兵打仗是他的強項,他需要的是如諸葛亮一樣的理政謀臣,這會分擔他身上的一部分壓力。

    比如在韋康部下楊阜、姜敘叛亂時,馬超的根據地冀城被輕易佔領,後來夏侯淵引軍而來,馬超首尾無法兼顧,這就大大暴露出了其團隊人才稀缺的致命弱點。

    太祖追至安定,而蘇伯反河間,將引軍東還。阜時奉使,言於太祖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軍還,不嚴為之備,隴上諸郡非國家之有也。” ——《三國志·楊阜傳》

    英年早逝,英雄壯志難酬

    馬超貴為五虎上將,卻沒能死在戰場之上,這大概是他一生的遺憾吧!馬超死時僅47歲,是五虎上將中去世年齡最小的,如果上天能多給他20年時光,想必他會完成自己的志向。

    馬超投靠劉備7年,先是助劉備攻佔了成都,大軍合圍成都之時,成都軍民聽說馬超要來,都十分懼怕,無心守城。

    公元217年,馬超奉命奪取漢中,為了牽制曹操大軍,他策反了氐族萬餘人馬,奮勇殺敵,最終幫助劉備攻取漢中全境。

    可以說,投靠劉備是馬超一生最明智的選擇,在當時的形勢下,劉備能夠禮賢下士,馬超在其帳下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但是遺憾的是,年僅47歲就離開人世,不然馬超的成就會更高。

    關於馬超投靠劉備後,不受重用的謎團

    某些人認為,馬超投靠劉備前經常與曹操兵戎相見,征戰四方,歸順蜀漢後卻沒有太多亮眼表現了,好像自此隱身了。於是,便有了馬超不受劉備重用的言論,我覺得這個觀點是有失偏頗的。

    首先,蜀漢建立後,劉備封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這樣的官職在武將中已經很高了,而且馬超長期駐守西涼邊陲,以穩固蜀漢大後方的安定,這足以看出劉備對其的重視程度。

    其次,馬超為人心狠手辣,不重仁義,這一點也許與劉備有對立,劉備素以仁義立世,馬超卻不顧家族百條性命,堅持對抗曹操,劉備與他自熱存在著隔閡。

    有人若此不愛其親,焉能愛人? ——《三國志》

    還有就是,馬超是降將,自身很有實力,被逼無奈才投奔了劉備,而劉備對於降將的態度一直不是很友好,他害怕給予馬超太多權力,會無法制衡於他,畢竟有呂布的例子在前。

    綜上所述,我覺得劉備對於馬超的情感是複雜的,一方面認同馬超的能力,給了他許多的表現機會,但同時又對其有所保留,並不是簡單的不重用他。

    馬超的強敵是曹操,他出道時,曹操已經基本完成了北方的統一,連孫、劉都不能正面與其作戰,馬超失敗也是在所難免。由於缺乏謀劃天下的謀士,馬超又只能偏安一隅,作困獸之鬥,成不了有影響力的大諸侯,再加上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失去了需要時日經營的穩固地盤,最終導致失敗。

  • 2 # 探尋與發現

    。馬超這個人絕對是有勇有謀的,所率領的西涼騎兵在三國時期也是威名赫赫。他之所以最後投靠了劉備,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曹操。

    最初馬超的軍閥家族與曹操的勢力是屬於合作關係,互不侵犯,曹操還封過馬超大夫一職,並將其父親和兄弟都封了官。但是由於涼州是一個戰略要地,可以說是進攻中原的關口,因此馬超並沒有因為做了官就放鬆對曹操的警惕。

    建安十六年曹操派夏侯淵領隊進攻漢中的張魯,因為地形的原因,必面要經過馬超的地盤。這時馬超以為曹操的真正目的是要滅了他,所以就聯合多股勢力共同起兵造反了。曹操確實是被誤會了,但是曹操的字典裡沒有解釋這個詞,索性就跟馬超直接懟上了。期間曹操也在馬超手底下吃了幾次敗仗並懷恨在心。

    建安十七年的五月,曹操抓到了馬超的父親和兄弟,並把他們斬殺了。馬超紅了眼找曹操拼命,結果兵敗也丟了涼州。後來馬超投了張魯,但是張魯並不信任他,於是在馬超親人離去而且報仇大業也難以實現的低谷時,劉備派人主動去結識了他,並拉攏他投靠自己。

    按當時的形勢來講,馬超如果想復仇只有投靠劉備這樣明智而又有實力的君主才能實現。而馬超對曹操的仇恨是不可能不報的,況且劉備最大的敵人也是曹操,因此馬超就成為了劉備手下一員不可多得的驍勇將軍,也為蜀國的發展立下汗馬功勞。

  • 3 # 夢一夕陽

    三國演義的:馬超,字孟起,扶風茂陵人氏,馬騰之子,蜀漢五虎大將之一。因服白盔白袍,綽號“錦馬超”。曹操誘殺馬騰之後,馬超舉西涼兵復仇,殺得曹操割須棄袍,於渭水大戰“虎痴”許褚;後因曹操離間韓遂而兵敗,投奔張魯,於葭萌關大戰張飛,但受張魯手下楊松誣陷而歸順劉備,迫使劉璋投降劉備,拜平西將軍,前都亭侯,後升左將軍。劉備稱帝后拜馬超為驃騎大將軍,兼涼州牧,獨當一面鎮守西境。馬超去世時年僅四十七歲,死後追諡威侯。馬超武藝高強,他率領的西涼兵讓曹操軍聞風喪膽。因文學作品以及評書的影響,後人稱三國“前表呂布,後表馬超”。

  • 4 # 風去了無痕D

    馬超有羌人之風,驍勇而剽悍,所以得羌人敬服!但恰恰也因為他這羌族之風,使得他在漢家重孝道大義方面,出了問題。從而得罪了涼州漢族士人,那就肯定在涼州呆不住了!

    因為在北宋以前的中國,一直是文武並重的。那時候,漢族才是真正的戰鬥種族!在組織起來,並以軍功激勵下的漢軍士兵面前,所謂的遊牧民族的剽悍,就如同是渣。

    與演義中曹操殺馬騰,然後馬超反西涼不同。正史上,馬超不顧其父與族人安危,先擁兵作亂,從而使得在其父與宗族二百餘人連坐遭誅殺!

    那就不好了,不顧其父安危,這在以孝道為大義之首的東漢,那是十惡之罪!就連曹操,也是不敢觸碰的。

    說倆個事例,以證“孝義”在三囯時的份量

    (1)曹操手下有個叫畢諶的,其母為陳宮挾持而叛曹投呂布。後來曹操滅呂布,又擒畢諶,因其孝,而赦其罪,並任於重職。

    (2)徐庶有豪俠之風,與劉備交好,二人意氣相投,併為劉備薦諸葛亮。其之於劉備,已如左膀右臂。然後其母陷於曹軍中,立即就二話不說,向劉備辭行。用手指著自己的心口,謂劉備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全賴此方寸之地也。今失老母,方寸已亂,已無益於事,請從此別!”

    言罷,徐庶轉身就走,去投曹操,劉備亦只得默然,惟有垂淚相送。這就是兩漢魏晉時的君臣之道與處世之道!

    而馬超置漢家大義而不顧,背棄了父親。這就讓涼州士人,一片譁然了

    涼州凡有名望之人,多以馬超為恥,罵其為“背父之賊”

    而涼州豪傑,不恥馬超為人的,多了!

    而馬超雖以勇武聞名,且能得羌人之心,但其“背父之惡行”已為涼州群雄所不容。得罪了涼州的漢家群雄,他怎麼還能割據得了涼州?

    華人因為在宋朝以後,文化中的勇武受了閹割,然後總以為遊牧民族是可以壓著漢族打的。實則仔細讀一下漢唐史,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也正是在涼州豪傑們群起而攻之下,馬超雖有羌騎,也最終被徹底的逐出了涼州,只得去投了張魯。

    以楊阜為首的涼州豪傑,與馬超的死戰之事,可參見《三囯志-魏書.楊阜傳》

  • 5 # liu校

    馬超是涼州軍閥馬騰的兒子,早年曾跟隨父親征戰四方,年少成名,威震一方,馬騰入京做官後,所屬部隊由兒子馬超統領。

    馬超勇武過人,打仗很有謀略,曹操曾感慨:“馬超小兒不死的話,我恐怕連葬身的地方都沒有了”,但為什麼最終還是失敗了呢?

    這個問題就要從他所處的時代環境和人生遭遇說起。

    沒有穩固的地盤

    (一)涼州本是馬超爭雄天下的資本,奈何已被曹操所奪

    馬騰與馬超父子起家於西涼州,都是勇猛善戰的將領,因此深受羌人、氐人的擁戴,涼州民心所向,本可以佔據此地大展宏圖。但曹操豈是等閒之輩,多番招降馬超未果之後,親率大軍西征,又採用“毒士”賈詡的離間計,讓韓遂與馬超產生嫌隙,最終大敗馬超。

    馬超主動求和未果,只得退回涼州上邽,此戰他雖然並未大傷元氣,卻失去了韓遂這個重要盟友,而且丟失了大部分涼州土地的控制權。

    但是,馬超並沒有因此放棄與曹操的鬥爭,公元212年,馬超攻佔隴上諸個郡縣,漢中太守張魯派軍協助,馬超很快募集了萬餘人馬,最終成功殺死了涼州刺史韋康。

    馬超控制涼州僅短短几個月,韋康的舊部下楊阜(fù)和姜敘就相繼反叛於他,最終根據地冀城被叛軍佔領,曹魏名將夏侯淵又率大軍攻打馬超。在前後夾擊的不利局面下,馬超只得倉皇投奔漢中的張魯。

    此後,馬超再也沒有能夠佔領涼州老家,縱觀馬超的前半生,都是在征戰與流亡中度過的,他缺少像曹操那樣對於地盤的長期經營,所以雖有萬夫不當之勇,卻終究不是曹操的對手。

    彧曰:關中將帥以十數,莫能相一,唯韓遂、馬超最強。 ——《三國志·魏志》

    瑜: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 ——《三國志》

    馬超智勇過人,不管是當時還是後世的評價都頗高,然而卻不能再回到涼州東山再起,縱使西涼軍再驍勇善戰,也不能為馬超所用了。

    (二)敗退後的流亡生活

    涼州人傑地靈,曾經一度是曹操的心腹大患,馬騰和韓遂本可以聯合抗曹,但是馬騰去京城做了官,這是馬超一家走向滅亡的第一步。

    接著,曹操用計離間韓遂與馬超的聯盟,馬超遭遇大敗從涼州逃走,自此開始了寄人籬下的流亡生活,父親和兩個弟弟也被曹操殺害。

    馬超投靠了割據漢中的張魯,本想著可以借兵反攻涼州,不料張魯的部下楊白卻栽贓陷害於他,致使馬超再次出逃投奔劉備。

    魯不足與計事,內懷於邑,聞先主圍劉璋於成都,密書請降。 ——《三國志·馬超傳》

    馬超的流亡生活與前期的劉備有諸多相似,但劉備透過努力先是奪取了荊州,而後又攻佔了益州,為爭奪天下打下了豐厚的基礎。而反觀馬超,一生都在流亡奔波,他的遭遇更像呂布,雖然在戰場上勇猛無敵,卻永遠都是別人的“打工仔”。

    缺乏賢明的合作伙伴

    三國鼎立,群雄並起,各個有實力的諸侯相互競爭,說白了就是團隊之間的較量,團隊中的人才是鬥爭成功與否的關鍵。劉備出身低微,早年只是個織蓆販鞋的卑賤之人,但最終卻能建漢稱帝,靠的就是一大批謀士和名將的輔佐。

    而馬超則是一直孤軍奮戰,早先曹操率大軍親征涼州時,馬超曾對韓遂說:敵軍遠道而來,我們可以據渭河守備,等敵軍糧草皆盡,自熱就會引兵撤退。但是韓遂沒有聽進去,依然派兵渡河作戰,結果大敗而歸。

    此戰可以看出韓遂目光短淺,他輕易相信曹操的一紙盟約,破壞了聯盟的穩定,與馬超的配合也是貌合神離,等同於自己解了曹操的心病。

    馬超在涼州兵敗後,與曹操結下了不可化解的冤仇,只能投靠張魯,張魯非常欣賞馬超的才能,還想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馬超,但被部下勸阻才作罷。

    後來,張魯的部下楊白等人嫉妒馬超的才能,想要加害他,馬超才有了出逃的念頭,張魯身邊盡是一群奸佞之人,又如何能依附他成就一番大事業呢?

    馬超身邊沒有出謀劃策的智囊

    馬超為人有勇有謀,絕不是某些人說的只是一介武夫,但他的軍事才能相對更加突出,所以他需要一個謀士為其出謀劃策,就像劉備身邊的諸葛亮、曹操身邊的荀彧或者是呂布身邊的陳宮。

    而馬超作為傑出的軍事將領,帶兵打仗是他的強項,他需要的是如諸葛亮一樣的理政謀臣,這會分擔他身上的一部分壓力。

    比如在韋康部下楊阜、姜敘叛亂時,馬超的根據地冀城被輕易佔領,後來夏侯淵引軍而來,馬超首尾無法兼顧,這就大大暴露出了其團隊人才稀缺的致命弱點。

    太祖追至安定,而蘇伯反河間,將引軍東還。阜時奉使,言於太祖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軍還,不嚴為之備,隴上諸郡非國家之有也。” ——《三國志·楊阜傳》

    英年早逝,英雄壯志難酬

    馬超貴為五虎上將,卻沒能死在戰場之上,這大概是他一生的遺憾吧!馬超死時僅47歲,是五虎上將中去世年齡最小的,如果上天能多給他20年時光,想必他會完成自己的志向。

    馬超投靠劉備7年,先是助劉備攻佔了成都,大軍合圍成都之時,成都軍民聽說馬超要來,都十分懼怕,無心守城。

    公元217年,馬超奉命奪取漢中,為了牽制曹操大軍,他策反了氐族萬餘人馬,奮勇殺敵,最終幫助劉備攻取漢中全境。

    可以說,投靠劉備是馬超一生最明智的選擇,在當時的形勢下,劉備能夠禮賢下士,馬超在其帳下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但是遺憾的是,年僅47歲就離開人世,不然馬超的成就會更高。

    關於馬超投靠劉備後,不受重用的謎團

    某些人認為,馬超投靠劉備前經常與曹操兵戎相見,征戰四方,歸順蜀漢後卻沒有太多亮眼表現了,好像自此隱身了。於是,便有了馬超不受劉備重用的言論,我覺得這個觀點是有失偏頗的。

    首先,蜀漢建立後,劉備封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這樣的官職在武將中已經很高了,而且馬超長期駐守西涼邊陲,以穩固蜀漢大後方的安定,這足以看出劉備對其的重視程度。

    其次,馬超為人心狠手辣,不重仁義,這一點也許與劉備有對立,劉備素以仁義立世,馬超卻不顧家族百條性命,堅持對抗曹操,劉備與他自熱存在著隔閡。

    有人若此不愛其親,焉能愛人? ——《三國志》

    還有就是,馬超是降將,自身很有實力,被逼無奈才投奔了劉備,而劉備對於降將的態度一直不是很友好,他害怕給予馬超太多權力,會無法制衡於他,畢竟有呂布的例子在前。

    綜上所述,我覺得劉備對於馬超的情感是複雜的,一方面認同馬超的能力,給了他許多的表現機會,但同時又對其有所保留,並不是簡單的不重用他。

    馬超的強敵是曹操,他出道時,曹操已經基本完成了北方的統一,連孫、劉都不能正面與其作戰,馬超失敗也是在所難免。由於缺乏謀劃天下的謀士,馬超又只能偏安一隅,作困獸之鬥,成不了有影響力的大諸侯,再加上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失去了需要時日經營的穩固地盤,最終導致失敗。

  • 6 # 小龍女5505

    馬超雖是將門之子,在羌族又威望很高,且武藝高強、驍勇善戰,大破強敵而年少揚名,但實力有限、勢力也並不大,也很難割據一方成為霸主。加上父母、兄長都為曹操所殺,為報滅門之仇,才去投靠劉備。本想借劉備的勢力幫他報仇,可惜到最後都沒能報曹操的滅門之仇,也成為西涼一代名將馬超終身之恨。

  • 7 # 文旅攬勝

    他之所以最後投靠了劉備,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曹操。最初馬超的軍閥家族與曹操的勢力是屬於合作關係,互不侵犯,曹操還封過馬超大夫一職,並將其父親和兄弟都封了官。

    建安十六年曹操派夏侯淵領隊進攻漢中的張魯,因為地形的原因,必面要經過馬超的地盤。這時馬超以為曹操的真正目的是要滅了他,所以就聯合多股勢力共同起兵造反了。

    曹操確實是被誤會了,但是曹操的字典裡沒有解釋這個詞,索性就跟馬超直接懟上了。期間曹操也在馬超手底下吃了幾次敗仗並懷恨在心。

    建安十七年的五月,曹操抓到了馬超的父親和兄弟,並把他們斬殺了馬超紅了眼找曹操拼命,結果兵敗也丟了涼州。

    後來馬超投了張魯,但是張魯並不信任他,於是在馬超親人離去而且報仇大業也難以實現的低谷時,劉備派人主動去結識了他,並拉攏他投靠自己。

    所以馬超對曹操有著不可戴天的仇恨,況且劉備最大的敵人也是曹操,因此馬超就成為了劉備手下一員不可多得的驍勇將軍,也為蜀國的發展立下汗馬功勞。

  • 8 # 小島知風

    馬騰和馬超父子都是在涼州長大,可以說都算是深得羌人信服,而且他們父子倆也確實一直是割據涼州的狀態。

    但是你要知道當時涼州軍閥不止馬騰、馬超父子,還有金城(現今甘肅蘭州)的韓遂,枹罕(現今甘肅臨夏縣)的宋建,以及張橫、梁興等等各地大小軍閥,他們之間互相併不同屬,其實那一帶實力最強的軍閥是韓遂,而馬騰和馬超父子的實力尚不如韓遂,不過馬騰和韓遂算是涼州地區實力最強的兩大軍閥。

    其實涼州這些軍閥互相之間也經常攻打,比如馬騰和韓遂時而合作,時而攻擊。馬騰最後正是因為被韓遂打的有些鬱悶了,被曹操派遣的張既勸說下,馬騰率領家族進入許昌中央做官,而把軍權留給了長子馬超。

    馬超雖然在羌族很有威望,其實就是一介勇夫,他的野心一直不小,靠著老爹馬騰留下的家底,他一直想幹點啥,正好後來曹操借道攻打漢中,給了馬超藉口,馬超聯合韓遂以及涼州地區大小軍閥開始反抗曹操。

    最後結果大家都知道,馬超徹底敗逃,他還怎麼去靠羌人割據涼州,馬超的涼州聯軍徹底被打散了,馬超敗退以後,曹操就開始著手收拾涼州地區,羌人都自身難保,誰能陪著馬超出生入死?

    且看馬超被曹操擊潰之後,曹操是怎麼收拾涼州地區的,公元214年,一直割據涼州枹罕的宋建就收到了曹操的清算,曹操派遣大將夏侯淵攻打枹罕,夏侯淵僅用了一個月就攻破了枹罕,割據枹罕30多年的宋建家族及所有部屬全部被曹操斬殺。

    從曹操誅殺宋建整個集團來說,也說明了曹操決定在涼州地區進行大洗牌,他不在信任這些涼州地區軍閥,他要在涼州安插自己親信。

    所以曹操在馬超被擊敗之後,決定徹底掌控涼州地區,於是派遣了張既成為新任涼州刺史,張既是曹操手底下的能人,也善於懷柔拉攏,所以張既到了涼州很快取得了羌人信任和愛戴,因此,涼州在張既的安撫下很快就平穩下來。

    這時候馬超即使在羌人心目中威望再高,回到涼州怎麼割據,等著被張既誅殺嗎?所以現實根本不允許馬超再回涼州割據了。

  • 9 # 大山裡的幼稚鬼

    雖然曹操曾用離間計離間了馬超的盟友韓遂,分化了涼州兵團的戰鬥力,贏了馬超一個回合,但曹操打得其實很吃力,曹操曾講過一句從未用在其他對手上的重話:

    “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

    馬超他爹馬騰是徵西將軍,後來覺得老了就進京養老去了,被封為衛尉,馬超接受了老父親的部曲,誰知第二年,這個兒子就起兵反抗曹操,馬騰跟小兒子很冤地被曹操幹掉,且夷滅了三族。

    隴西是涼州東南方向天水附近最靠近關中的地方,與羌、氐等族雜居共處,受地理氣候和生活方式的影響,馬超的私兵部曲已經相當胡化而有胡風,其中也夾雜著不少的羌、氐族兵。

    其實涼州軍團的”光輝“歷史可以追述到三國第一大反派董卓。董卓這個人的性格就有很明顯的胡化特點,他少年時代與羌人玩樂,而北方的這些少數民族兇悍而殘暴,嗜血而反覆,這些性格特點,董卓無疑都是具有的。

    董卓率兵入洛陽奪權之後殘暴嗜血,他的部將李傕、郭汜後來肆虐關洛京畿,他們倆在董卓死後帶著涼州兵團如瘋狗一般肆虐關洛精華地區,並且反覆而自噬。

    董卓死後,涼州兵團四大將領之中,殘暴反覆而瘋狂的李、郭、樊相繼敗亡後,只剩下一個較“溫和”的張濟,這個可憐的傢伙為了部隊吃飯問題戰死在南陽,他侄兒張繡繼承了其部曲,並且順勢依附荊襄的劉表。曹操伐劉表時,張繡降曹而又判,且幹掉了曹操的兩個兒子,表現出了涼州兵團胡風的反覆與強悍的戰鬥力,不久之後張繡又二度降曹,並助其成了霸業,三國第一毒士涼州賈詡也是這個時候跟著張繡投靠曹操的。

    曹操後來再徵烏桓追擊袁紹的另一個兒子袁尚之前,曹丕以過去“殺吾兄”的事質問張繡,張繡因恐懼而最終自殺,涼州兵團自此算是歸了曹操。

    馬騰去京做了朝廷的衛尉就說明,剩下的涼州兵團馬騰和韓遂,已經不可能再參與群雄逐鹿的遊戲了。實際上,涼州軍團從董卓敗亡開始,已經喪失了參與到天下角逐中的資格。他們在關中肆虐,搞得怨聲載道,名聲很差,加上出身涼州這種胡漢雜居的地方,身上胡風很重,在政治上很難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援。

    董卓其人,就是被看成一個暴發戶的,要不是涼州兵團強悍的戰鬥力,他是沒有什麼機會入京做太師的。

    董卓來得快,去得也快,涼州兵團也隨著董卓的敗亡,四大部將的相繼覆滅而再難成氣候,對於僅剩下的馬騰、韓遂而言,投靠曹操是當時唯一可選擇的路了。

    比較涼州不是什麼物產豐富、經濟發達的地方,人口不多,耕地也不多,想要在這裡養兵爭霸天下,難度係數完全是地獄級的。何況他們身上濃厚的胡風,真的不可能取得任何世家大族,賢達名士的投效,還好他們本地出了個奇才賈詡,可惜早已經投魏了。

    在三國時代,沒有世家大族、賢達名士的支援,就等於沒有任何政治統治的基礎,馬超能夠在涼州做個小軍閥可以,但倘若要佔據更多的地方,那就需要更多的人才,以及世家大族的支援,顯然,涼州人草根出身,是他們難以接受的。

    馬騰去京城做了官,馬超大概可能也許打算安心給曹老闆打工了。但就在曹操赤壁之戰敗後的第三年,曹操派鍾繇去徵漢中的張魯,讓此時在關中鎮守的馬超、韓遂懷疑曹操是要對他們倆動手,於是性格胡風個性表現了出來,立即就叛變了。

    毒士賈詡向曹操獻上離間計,馬超被曹操所敗,無路可走,只能投奔距離他最近的劉備咯。至於割據西涼那完全不現實,他的老前輩們,從董卓開始,就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

  • 10 # 期刊核心孟老師

    我認為馬超投靠劉備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馬超沒有與天下爭雄的資本,二是馬超前主無能,無法共謀天下。

    根基不穩,無法據守

    馬超與其父馬騰起家西涼,以驍勇之名在羌人中廣受擁戴,涼州人皆敬而服之。曹賊雖野心甚大,但也獨愛其才,多次招降馬超,意與超共圖大業,然而次次未果。為拔除這一隱患,曹操親自率兵西征,帶大軍西進,意圖除掉馬超。同時,曹操透過賈詡使馬超與韓遂產生分歧,一舉攻下西涼。自此,西涼已非馬超囊中之物,西涼軍縱然勇猛,終不能為其所用,加之盟友韓遂與其已分道揚鑣,重振旗鼓無望,談何割據一方?

    流亡張魯,敗降劉備

    馬超打敗後,父親兄弟皆為曹操所殺,不得已過上了流離失所的生活,最終寄於漢中張魯門下苟活。但“魯不足與計事,內懷於邑,聞先主圍劉璋於成都,密書請降。”《三國志·馬超傳》中可以看出,此時的馬超,雖然有著萬夫不當的勇武,但仍只能祈求張魯借兵,夢想反攻曹魏,奪回西涼。無奈張魯並非賢明之人,輕易聽信楊白對馬超的栽贓陷害,使得馬超無奈降與劉備。細看張魯身畔,盡是奸臣賊子,馬超耳聰目明,怎不知張魯無法成就霸業?另尋明主實乃無奈之舉,曹魏殺馬超全家,不可降,只得進入劉備陣營。

    所以說,馬超投靠劉備,實則並無自願之實,以他之心性,必不願屈尊一人門下,更愛逐鹿中原。而劉備降服馬超後不敢重用於他,也間接證明了這點。

  • 11 # 讀春秋思無忌

    此一時彼一時,此時勢單力薄的馬超是流亡入陰平,是寄人籬下,哪裡敢言割據一方?而投靠劉備也實屬無奈之舉。

    馬超曾名震關中

    自從父親馬騰、弟弟馬休、馬鐵入朝為官後,馬超統領馬家軍,獨守涼州,實際駐紮在渭水之濱的槐裡,此地位於長安的西面。

    這時,曹操試圖借道關中,奪取張魯的漢中。馬超、韓遂等關中軍閥認為曹操有假道伐虢之嫌,很有可能攻取漢中後,回頭便吃了關中,因此拒不同意曹操入關中。

    曹操沒有辦法,只能先平定關中,然後再圖謀漢中。馬超潼關一戰差點殺死曹操,幸得許褚拼死相救,曹操才死裡逃生。雖然韓遂、馬超之後中了曹操的離間計,而被曹魏擊敗,被迫退往涼州上邽。

    之後,馬超藉助張魯的力量,先後兼併了涼州隴西、南安等郡,佔領涼州治所冀城,令夏侯淵數年不敢輕舉妄動,馬超因此名震關西。

    馬超殺死韋康,從此開始流亡生涯

    馬超佔據涼州後,曾經名極一時,在羌族中很有聲望。但是,他犯了一個錯,從此開啟了流亡生涯。

    當初馬超圍困冀城,涼州刺史韋康搬曹魏救兵無望,於是率眾開城投降。然而,馬超並沒有放過他,反而將他殺死,此舉令韋康舊部心寒,對馬超心生怨恨。

    次年,韋康舊部楊阜、姜敘等人圖謀叛亂,馬超被騙出城,進退無據,只能投奔張魯。

    然而好景不長,張魯聽信楊白等人之言,開始疏遠馬超,馬超無奈只能逃入氐中,也就是陰平郡,投奔氐人。

    此時,劉備恰好與劉璋對峙,希望藉助馬超威名攻下成都,便派李恢前去結交馬超,馬超因此歸附劉備。

    那麼,馬超為何不能割據西涼,而要投奔劉備呢?

    一、馬超棄父,不為曹操和張魯所容

    曹操借道關中被馬超所拒,馬超對韓遂說:“馬超棄父,以韓將軍為父。韓將軍亦當棄子,以馬超為子。”曹操攻入關中後,馬超曾多次寫信求和,卻被曹操拒絕。曹操向來愛慕武將,卻不願接納馬超,就是因為馬超心狠手辣,可以六親不認。

    之後馬超佔領涼州,馬超三族立刻被誅殺,可見曹操對馬超有多恨,甚至超過呂布。因此,馬超即便想與曹操議和,也完全無可行性。

    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張魯這才放棄將女兒許配於馬超。

    二、並非所有的氐人都與馬超一條心

    馬超流亡到陰平郡後,前後不過數月,氐人有人欣賞他,也有人迫於他的昔日威名,暫時對他笑臉相迎。

    劉備與曹操在漢中對峙時,馬超憑藉著在氐人中的影響力,曾策動雷定七部萬餘人支援劉備,以牽制住曹軍先鋒主力。然而,次年三月,曹操親率大軍來爭奪漢中時,馬超與張飛剛引兵退回漢中,陰平氐王強端便殺死蜀將吳蘭,將其首級獻給曹魏。

    由此可見,氐人不過也是牆頭草,那頭強便往那頭靠。強端明知馬超與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為何會投靠曹操呢?因此,當初勢單力薄的馬超在陰平氐族不過是寄人籬下,哪敢有割據一方的想法呢?

    就在投奔劉備那年的春節,馬超的小妾之弟董種前來向他賀新年,馬超捶胸吐血說道:“全家被殺,只剩我們兩個,哪裡值得慶祝?”可見,當時馬超在接連被誅三族和涼州全家被殺後,已無爭雄之心。

    當劉備拋來橄欖枝時,馬超也不過想有一棲身之地,安然度過餘生。後來,彭羕被外放後,前來向馬超訴苦,馬超卻將其話如實上報,可見馬超早已不復當年之勇。

    結語:

    馬超與曹操爭鬥數年,為曹操所不容,落得家破人亡。從關中退往隴西,後投奔張魯又被拒,只能流亡到陰平氐人之中

    此時的馬超早已心灰意冷,而且並非所有的氐人真心待他,他不投劉備,還有哪裡可去?

  • 12 # 體育哲學家

    每件事情的發展都是由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馬超的選擇也不例外。

    一個是,以馬超的威望為何不割據一方。

    另一個是,為何最後投靠了劉備。

    第一個問題。

    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縣)人,漢末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

    年輕的時候,馬超就在羌人中有很高的威望,加之長的好看,被西涼羌人尊為錦馬超,甚至稱呼他為神威天將軍。

    當然,這個和馬超體內有四分之一的羌人的血液有關係吧。

    一個人的行為,必然是受內外因素的影響,既然如此,我們就來看看馬超的性格和當時的環境。

    馬超年少成名,武藝非凡,並且還是名將馬援的後代,自己的老爹是武威的老大,這是實打實的貴族公子。

    這樣的人,肯定是驕傲的,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割據一方都是小的,恐怕都有逐鹿天下的野心吧。

    所以說,馬超最後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西涼,而投靠劉備,必然有他自己不情願的因素。

    我們從三個角度分析,第一是,放棄西涼是不是馬超自願的,換句話說,馬超是不是一個可以成為君王的人。

    這個說實話,以馬超的驕傲,他肯定想成為一方諸侯,但是想和能是兩回事。

    說到這裡,就很明確了,馬超的名氣,武藝,家族,實力都有,如果在另外一個年代,雖然說不上可以擴張領土,但保住祖上的基業還是沒有問題的。

    可惜,他所處的時代不好,與他作戰的不是別人,而是一名優秀的軍事家,政治家,被後人稱為一代梟雄的魏武大帝曹操。

    所以,我們說一下第二個原因,外在環境。

    這就像貨比貨,本來曹操就能力出眾,又運氣逆天,再加上馬超的同盟也是個豬隊友。

    如果,曹操真的被馬超給殺了,也許西涼真的可以被馬超給守住了,只是可惜可惜,機會只有一次,錯過了,馬超肯定再也沒有殺曹操的機會了。

    透過內外因的分析,馬超肯定是想割據西涼的,但是人家曹操不同意啊,可你又打不過人家,那怎麼辦,就只能逃跑了。

    所以,最後的結論就是,馬超不是不想,是真的臣妾做不到啊。

    然後,我們來看一看,為何投靠了劉備。

    這個恐怕是馬超沒有選擇的選擇吧。

    最初,馬超戰敗後,去的是張魯那裡,可惜,人家張魯投降了曹操,你張魯可以投降,我馬超怎麼辦?

    我們全家數百人都讓曹賊給殺了,馬超和曹操的仇恨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既然不能夠在張魯這帶著了,就只能跑了,去哪裡呢?

    說實話,按照當地的地形,已經當時的勢力選擇,恐怕馬超除了劉備也沒有別的選擇了吧。

    其實,馬超也知道,他投靠了劉備,這一生也就這樣了,不過好在,劉備對他也很尊重,至少也算保留了馬超最後的那點傲氣吧。

    說實話,為馬超感到可惜,真的可惜。

    論武藝,在當時能夠和他相當的不過五人,但馬家是馬背上的家族,騎兵作戰絕對是天下第一,非要選個對手,也就呂布也許能夠一拼。

    在西北那種環境下,馬超本應當是無敵的存在,但事情的發展有時候就是有各種各樣的巧合和意外。

    如果當時,聽了馬超的計策,與曹操打持久戰,如果當時,馬超和韓遂沒有被離間,如果當時,曹操的運氣稍微差一點,被馬超給弄死了,甚至於,如果張魯沒有兩面三刀的最後投靠曹操。

    歷史肯定就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了,但歷史就是歷史,發生就是發生了,沒有什麼如果,也沒有什麼應該。

    人生總是有很多意外和不得意,很多道路並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的,但是我們不應該消極和氣餒,這點就不能學習馬超,要學習他的對手曹操,失敗不可怕,要學會從失敗中找到教訓,從失敗中站起來。

    只要你不倒下,最後勝利的就是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文“子不教父之過”是一個什麼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