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淺夢微醉
既然是五子良將,必有過人之處。要不武藝高強,要不善於治軍,要不勇氣過人。張郃巧變,于禁毅重,樂進驍果,張遼威猛,徐晃嚴整。各有特色,各自為曹老闆貢獻自己的力量,所以他們沒有高下之分,只有特色不同。
-
3 # 愛妮品歷史
曹操手下猛將很多,其中,以五子良將最為知名,這五人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五子良將中,單以武力論,于禁應該最弱,那麼,誰最厲害呢?他們應該如何排名?
先看他們的戰績,然後以戰績來比較。
官渡之戰,張遼曾和張郃五十合戰平,但是,曹操派許褚助戰,高覽迎戰許褚。從以上分析來看,曹操讓許褚助戰,已經說明張郃強於張遼,不然,派人助戰做什麼?
一般都認為是張遼比張郃厲害,實際上,張郃比張遼厲害。
雖然張遼七八十合戰平太史慈,但合肥之戰,張遼和淩統五十合戰平。
《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淩統領命,引著三千人馬,離濡須塢。塵頭起處,曹兵早到。先鋒張遼與淩統交鋒,鬥五十合,不分勝敗。
張遼五十合戰平淩統,樂進也五十合戰平淩統。
《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對陣圓處,張遼出馬,左有李典,右有樂進。淩統縱馬提刀,出至陣前。張遼使樂進出迎。兩個鬥到五十合,未分勝敗。
因為張遼派樂進迎戰淩統,如果樂進高於張遼,樂進也不服,所以,推測樂進稍弱於張遼。
徐晃雖然八十合戰平關羽,但關羽當時有箭傷。而徐晃五十合戰平許褚,已說明實力不低,但不排除曹操想招降徐晃,許褚放水的可能。
《三國演義》第十四回:操出馬視之,見徐晃威風凜凜,暗暗稱奇;便令許褚出馬與徐晃交 鋒。刀斧相交,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
張郃二十合敗給馬超,于禁八九合敗給馬超,說明張郃強於禁很多。
另外,徐晃二十合敗給顏良,敗給文丑,張郃三十合敗給趙雲,趙雲五六十合戰平文丑。
顏良和文丑武力相當,那麼,可以分析,徐晃應該稍弱於張郃。
而徐晃是否高於張遼呢?從文丑射倒張遼之後,來殺張遼,徐晃截住文丑來看,徐晃應該武力比張遼稍弱,否則,文丑也不會射張遼,因為,文丑肯定想先射倒最強的那一個,再對付稍弱的。
《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那馬跪倒前蹄,張遼落地。文丑回馬復來,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只見文丑後面軍馬齊到,晃料敵不過,撥馬而回。
張郃高於徐晃,高於張遼,張遼高於徐晃,樂進低於張遼,于禁低於樂進。
從以上分析來看,武力值排名從高到低,依次是,張郃96、張遼95、徐晃94、樂進92、于禁88,不知這樣合理嗎?
-
4 # 歷史經典影視劇
曹操手下的有謀之士和名將各有五個,謀士是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另五個名將自然就是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了。
張遼原來是丁原和呂布的手下,之後投於曹操,此後一直跟著曹操南征北戰。張遼智勇雙全,在魏軍中的地位十分顯著,其名聲甚至流傳後世。張遼最大的貢獻是徵天山攻討陳蘭和梅成,北征烏丸時殺了蹋頓單于,在他鎮守合肥的時候又抵禦了孫權,以他的聰明才智以寡敵眾,打敗孫吳大軍。
樂進是曹操軍中的宿將,他在軍中屢立戰功,為人十分勇猛果敢,在衝鋒的時候往往跑在前面,他最顯著的戰績是參與的”官渡之戰“,以及在烏巢衝襲時殺了淳于瓊,攻打劉備等人,之後他又與張遼和李典等大將合作,一起駐守合肥。樂進的出名是因為他毫不顧及自身安危,打起仗來十分驍勇善戰。
左將軍于禁也是曹操軍中的宿將,本來是鮑信的手下,之後投於曹操。于禁自從跟了曹操後,也和樂進一樣跟著他轉戰南北,立下戰功無數。于禁的性格也是非常勇猛的,剛毅嚴謹,而且十分好殺,在魏軍中極有威名,他最顯著的戰績是參與討伐呂布、袁術等戰爭,攻打袁氏的”官渡之戰“他也有參與,可惜最後因為突發洪水救援攀城失敗,後被關羽捉了,於是為了保命請求投降,之後又落到孫權手裡,同樣投降,歷盡辛苦回到魏國,沒想到卻被曹丕壁畫諷刺,于禁無法忍受羞辱而死。
車騎將軍壯侯張郃本來從屬於韓馥和袁紹,後來也是投於曹操,他最擅長識變數,料事如神,常常隨機應變,曹操非常欣賞張郃,甚至說他可比韓信,他的能力令劉備等人都有所顧忌。張郃顯著的戰績是征伐西北地區的馬超、韓遂、攻防漢中等,魏軍常感念張郃的付出,他死後陳群還嘆說張郃是魏國不可或缺的良將。
後將軍徐晃原本是楊奉的手下,後來投於曹操。徐晃是個帶兵的好手,治軍非常嚴格,所以他管理的軍隊紀律嚴明,他本人也是十分清廉的。
自從他跟隨曹操之後,也參加了不少戰事,在延津率兵追殺文丑,在官渡之戰中帶兵截殺對手的糧草,在攻伐馬超時又是一馬當先渡河的,戰功赫赫,尤其在解攀城之圍的戰鬥中,徐晃更是打馬直入,一舉擊退蜀軍,十分英勇。曹操對他大為讚賞,在魏明帝的時候,徐晃病逝。
-
5 # 過盡飛鴻矣
嚴格來說,這五人能力基本上都在一個水平,無非是側重點不同,不存在誰最強 誰最弱這個說法
陳壽《三國志》: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張郃以巧變為稱,樂進以驍果顯名,而鑑其行事,未副所聞。或註記有遺漏,未如張遼、徐晃之備詳也。于禁毅重,治軍極嚴,尤其擅長練兵,而且鐵面無私,敢於攻擊不守軍紀的青州兵,且為了維護軍法不惜殺掉自己的故友,被曹操稱讚勝過古代名將,于禁深得曹操器重,是曹操麾下外姓將領中唯一一個假節鉞的人。但同時于禁常以軍法處理下屬,不得士卒歡心
張遼沉穩堅毅,原是呂布的部將,呂布白門樓殞命後歸於曹操,自此屢立戰功, 攻袁氏轉戰河北,率領先鋒大破烏桓並斬殺烏桓單于踏頓,驅逐遼東大將柳毅。以靜制動平定軍中謀反。勇闖天柱山擊滅陳蘭、梅成。此後,長期鎮守合肥。後以八百人突襲孫權十萬大軍,殺得東吳聞風喪膽,孫權倉皇而逃 ,自此威震逍遙津,張遼之名在東吳可令小兒止啼
張郃最善巧變,原是袁紹麾下河北四庭柱之一,官渡之戰中歸於曹操,跟隨曹操攻取河北,跟隨張遼定淮南,跟隨夏侯淵平涼州,跟隨曹操奪漢中,屢建戰功,後來跟隨夏侯淵在定軍山迎戰劉備。次年正月,夏侯淵戰死,張郃代理主帥,率部安全撤退。張郃前期極少單獨領兵,直到曹操死後,才開始帶兵 此時文武全才得以充分發揮,一度使得諸葛亮頭疼不已
徐晃膽大心細,原是楊奉部將,後轉投曹操,在曹操麾下,參與過諸多戰役,屢立戰功,不過徐晃的高光時刻是領軍擊敗威震華夏的關羽,解救樊城之聞,也救出了曹魏核心主將曹仁,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
樂進最是驍勇善戰,史書上對他記載基本就是,每戰先登,作戰勇猛,經常大破敵軍,這是個沒有黑料的將軍,雖然史書上記載很少, 但並不影響他的威名,首先,五子良將其他人都是轉投曹操,或是乾脆被打敗後投降,只有樂進是一開始就投奔曹操的,而且帶來了一千多士卒, 這對於起步階段的曹操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逍遙津之戰中有個細節很值得玩味,戰後,曹操給予的封賞是樂進最重,張遼李典次之,可見此戰樂進必然發揮了極大作用, 只是史書上沒有記載而已
這五人能力都很強,都是當時最頂尖的戰將,最多隻是各有特色,各種最擅長的地方不同而已,不能強行給他們分出高下
-
6 # 閒將西話
三國曹魏群雄中,與諸曹夏侯沒有宗族關係的異性將領佔多數。其中有五位虎將,最為出色,所以,陳壽在《三國志》裡,特出一卷,為之立傳,譽之為“五子良將”。
一、張遼——獨當一面
張遼在魏,猶如趙雲在蜀,是曹魏的常勝將軍。關羽曾對張飛說“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四五十合鬥張郃,七八十合戰太史慈,一生無敗績。
更難能可貴的是張遼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險道追敵、孤單說降、營亂不慌,均驚心動魄,其智慧謀,其勇能鎮。逍遙津一戰,張遼更是大發神威,打得東吳“江南人人害怕,聞張遼之名,小兒也不敢夜啼”。
二、樂進——靡有遺失
樂進是曹操的最早追隨者,所以,樂進在魏,猶如關張在蜀,以驍勇果敢著稱。合肥大戰,突襲孫權,若不是宋謙、賈華拼死護駕,孫權很可能不是被生擒,就是被樂進當場擊斃。
曹魏陣營裡,樂進實力最強的戰將。無論斬關奪隘,無論衝鋒陷陣,無論單挑廝殺,無論殿後阻擊,樂進都能“當敵制決,靡有遺失”,深得曹操的信賴和讚譽。
三、于禁——晚節不保
兗州作戰,于禁嶄露頭角,曹操譽為有古之名將之風。從此跟隨曹操南征北戰,伐徐州、徵呂布、圍雍丘、擊黃巾、討橋蕤……,立下了赫赫戰功,衝進曹魏名將之列。
于禁義斬老友昌豨,忠實地執行了曹操“圍而後降者不赦”。數十騎徑取朱靈營,奪其兵權,足見於禁的毅重。然水淹七軍,折戟襄樊,令于禁晚節不保,曹操嘆曰:“反不如頭可斷的龐德!”
四、張郃——居功至偉
與顏良併為河北名將,官渡反水,加速了曹操的勝算。歷曹操、曹丕、曹睿三朝,張郃打遍蜀營,與關羽、張飛乃至以後的馬超、魏延等交手,相抵數回合難分難解。
在三國後期,張郃更是無敵的存在,猶如在蜀的張飛,用兵粗中有細。街亭大敗馬謖,成了第一個打敗諸葛亮的名將,史稱“自諸葛亮皆憚之”。漢中之戰,夏侯淵陣亡,代理統帥,力挽狂瀾於既倒。論戰功,張郃在曹魏當數第一。
五、徐晃——第一斧將
戰許褚五十合不分勝負,戰關羽八十合略顯優勢,徐晃的武力非常接近於虎將。曹魏銅雀臺大比箭,徐晃一馬當先,鳴鏑準的,技壓群雄,堪稱曹魏第一射箭高手。
開山斧亮,克多險境。蒲坂津暗度,鋒芒畢露。得意之筆是,擊敗關羽解圍樊城,除荊州之危,曹操出迎七里:“徐將軍可真有周亞夫之風啊!”徐晃幾乎參加了曹魏三代所有的大小戰役,堪稱三國第一斧將。
總結一下:張遼逍遙津八百破十萬,保全合肥,創下以寡敵眾的歷史紀錄,當之無愧於第一。張郃街亭之戰,大勝諸葛亮,擋住了蜀漢北進的攻勢,功不可沒。徐晃襄樊擊敗威震華夏的關羽,為人所稱道,與此同時,于禁慘敗於關羽,讓樊城陷入困境,還苟且偷生,實在夠不上良將之稱。樂進則沒有什麼明顯戰績,以資歷位居五子良將,不免有些勉強。
所以,五子良將能力最高當屬張遼,而能力最差不是于禁就是樂進。諸君且以為呢?權當拋磚哂用。
-
7 # 一葉小舟168521774
曹操的五子良將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他們的能力誰高誰低呢?大致為,張遼,徐晃,張郃,于禁,樂進。
張遼,一生幾無敗仗。俗話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用在張遼身上卻不是恰如其份。張遼的戎馬生涯,開端卻不好。
張遼先跟丁原,後跟董卓,即便是在第一猛將呂布帳下也無多大建樹。呂布死後,張遼投了曹操,從此,張遼的人生開始輝煌起來。
建安二十年,合肥一戰。張遼以區區七千人馬,迎戰孫權十萬之眾。張遼帶領八百人的敢死隊,打得孫權潰不成軍。孫權圍攻合肥十餘日無果,撤軍時,被張遼在逍遙津殺的人仰馬翻。以致於,一年後,曹操巡視戰場時,仍讚歎不已。
這一戰,張遼把武將的謀和勇演繹的淋漓盡致。
在曹魏諸將中,與曹操同車並被迎候的僅張遼一人,由此可見在戎馬一生的曹操心中,張遼的分量有多重。
張遼是五子良將中,沒有敗跡的將領。
徐晃,以謀略而出眾的將軍。徐晃,原為黃巾將領,後跟李傕,來到曹營後,才充分發揮出其為將的才能。
襄樊之戰,關羽水淹七軍名動華夏。僅要關頭,曹操令徐晃馳援。徐晃當時的部下大多是新兵。但是,徐晃巧妙把握戰事節奏,乘追擊蜀軍之機殺入敵圍,再由內而外破敵,大敗蜀軍,打的趾高氣昂的關羽無可奈何。
曹操慰勞徐晃時說,保全襄陽,是將軍的功勞啊!
張郃,一個命不佳的將領。張郃曾是韓馥,袁紹的部下,官渡之戰後投曹操。
張郃最漂亮的勝仗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在街亭擊敗馬謖,讓諸葛亮的勝利功潰一饋。
不過,張郃也有敗跡,而且不小。建安二十年,他和張飛在漢中對峙五十多天,大敗而逃。
張郃死於追擊撤退的蜀軍中,是五子良將中唯一死於非命之人。否則,以張郃的才能應不在第三位。
于禁,晚節不保的人。于禁,和前三人的出身不一樣,他是曹操一手從步伍中提拔上來的。
作為將領,于禁以擅長治兵為名,曹操曾誇他有周亞夫之風範。
可惜,襄樊之戰,在關羽的攻擊下,于禁喪失了名將的鬥志,投降了關羽,從此,風雲不再。
樂進,一個敲也鼓者。樂進,由於其獨立指揮的戰役不多,所以記載下的歷史顯得單薄,由此可以出其勇氣和謀略和前四人相比差距較大,故排在末尾。
-
8 # 兵兵74837481
曹魏五子良將各有其優點缺點,樂進與于禁算是曹操很早就招募到的人才,張遼、張郃、徐晃。
一、樂進
樂進常常身先士卒,有先登之功,幾乎曹操前期的每一場戰爭,他幾乎都有參加。
他是五子良將當中,最早跟隨曹操轉戰東西南北,官渡之戰,與于禁率領五千兵破袁紹別營,更作為先鋒斬殺屯駐在烏巢守衛袁紹糧草大營的淳于瓊。赤壁之戰後,曹操派曹仁、徐晃守衛江陵城,樂進守衛襄陽城,而關羽原本想要截斷曹仁的退路,卻被樂進與文聘暫時擊退,接著,樂進再討伐劉備手下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兩戰皆勝,後來又在青泥與關羽對峙。
二、徐晃
徐晃也是將才,曹操比喻他為西漢之周亞夫,官渡之戰、赤壁戰役之後的江陵城保衛戰,徐晃也是增援多次,那時候就與關羽交手,討伐馬超,他也是與朱靈先率領奇襲部隊四千人越過黃河,到對岸建立橋頭堡陣地,為打贏馬超奠定的基礎。
三、張郃
張郃官渡之戰投降曹操,被曹操稱之為韓信歸漢,之後幾乎參加各種戰役,雖然,曾經在漢中邊界瓦口關敗給張飛,河間張郃從跟隨袁紹以來,其名號絕對不亞於袁紹的兩員猛將顏良、文丑,歸降曹操之後有更出色的表現!
四、張遼
張遼先從呂布,與高順同為呂布的左右手,呂布白門樓授首之後,張遼歸順曹操,平定河北,遠征烏桓,斬殺蹋頓單于,戰績非凡,赤壁之戰後,守衛合肥,連續擋住孫權的幾次進攻,又以西原215年的逍遙津之戰八百人大破孫權的十萬部隊!
五、于禁
于禁是早年就跟隨曹操南征北討,于禁最終卻因為在襄樊戰役,被關羽的北伐軍水淹七軍,投降關羽而成為俘虜,最終雖然回到曹魏,但是被曹丕譏笑,最後悲憤而死。
綜合以上,張郃的權力應該排在第一位, 他曾經駐守過合肥,也抵擋過孫吳的進攻。其次是張遼,排在第三的是曾經援助過曹仁的于禁。排在第四的是徐晃。
至於史書上沒怎麼提到的樂進,看來是排在最後的。不過,因為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排名不一定能得到所有人肯定。
回覆列表
三國一代梟雄曹操麾下五子良將中能力最高的是于禁,能力最差的是徐晃,結局最慘的是張郃,中蜀漢丞相諸葛亮計謀之下,被萬箭穿心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