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中的記憶315

    這個問題讓我有點心酸, 因為我就是一個說話不算數的媽媽。

    我的大孩子2000年出生,哺乳期我在家待了半年,忍痛離開了孩子。那個時候是我們一家最困難的時候,一家5個人就靠我一雙手在外拼。因為老公他媽很早就過世了,還有個弟弟,算上我小孩就是4個單身漢。如果我留在家,老公出門,村裡閒言碎語會比較多,外加上我手藝好,只能當一個不稱職的媽媽了。

    從孩子呀呀學語的時候,開始在電話裡喊“姆媽”,我每次都是哭得稀里嘩啦!後來慢慢的會說“回來”,而我只能一次次的說謊:“快了,明天就回了啊,乖。

    ”而自己也不知道過了多少個明日!當我終於敖到年底回家的時候,他又不會要我。只是偷偷的看幾眼。睡覺的時候拿屁股對著我,想想真搞笑。再過幾天又不停的撒嬌!

    現在條件雖然好點了,還是要出門打工。我每年走時候會說:“媽媽很快就回來了啊”。習以為常的孩子說:“懂得懂得,不就年底嗎!”我真的很感謝我的孩子能理解我,一點怨言也沒有!

    不知道這天底下的母親有多少個是不需要說謊的呢?

  • 2 # 金絲猴82839712

    有其是爸爸媽媽在孩子面前答應的事情,一定做到這個很重要,讓孩子對父母有個好印象,這對孩子健康成長是有好處的,對孩子說話不算術,一次次不算數,孩子不信任你們了,對你們失望了,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嚴重的跟誰也不說話,跟老師同學都不說話,孩也會把所有人看成騙子,沒心學習了,有的父母用打罵的方法解決問題也不頂用,做父母的要想在孩子心中樹威信,就要做到說到做到才對。供參考。

  • 3 # TangJieJie

    這個問題我看你自己要好好的反省一下自己了,做家長的不能隨便答應人家的事,答應了就要做到,尤其是在孩子面前更加不能失言,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影響力對孩子來說是重要的,你自己看著辦吧!

  • 4 # 菲姐聊房

    這就是父母需要做榜樣,自己說到做到,孩子才能看在眼裡,做不到就不要一開始就答應。可以這樣回答:“寶貝,媽媽也覺得這次沒有說到做到,做得很不好。寶貝你希望媽媽怎麼做你心裡會好受些呢,或者你也可以懲罰媽媽,媽媽確實說話不算話,然後給孩子一個擁抱。現在孩子的角度去溝通,孩子也是有同理心的。不過以後謹記,在孩子面前要做榜樣,說到做到,做不到不要承諾。

  • 5 # 胡穎燕

    我會對孩子說,媽媽要求你的事做到了,媽媽也自然會做到,只要孩子第一次做到你給她安排的事情,我們做大人也一定要做到,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典範你們說呢

  • 6 # 使用者內江過山峰

    作為家長在處理孩子的問題上,不應該說話不算話,父母就是孩子的表率,你都是說話不負責任,長此下去,孩子也學會了說假話,那時你作為家長該怎麼辦

  • 7 # 乖貓25352946

    如果孩子真對我這樣說,那我肯定要立馬反思自己,對孩子的管教,善意的謊言偶爾可以,但說出來的就得言出必行,哪怕沒做到也該給孩子去合理的解釋。

    不然孩子要是有自己的思想,就會認為母親說的做的都有不對,那麼他就不會對你產生信服感,只按照自己的思想去成長,即使以後你對他正確的引導那產生的幫助也會寥寥。

    如果孩子沒有自己的思想,那麼他就會有樣學樣,對任何人的承諾也不會重視了。總之對孩子的影響非常不好

  • 8 # 鑫心鑫心

    自己的親身經歷。你總是說謊孩子就失去了對你的信任。再說什麼都不會再相信你。我做到的才會許諾。做不到的也不輕易說。有回孩子哭鬧,我說去給你買吃的。他哭的更厲害了。我說什麼時候騙過你。他就不哭了。高高興興都去超市了。

  • 9 # 熙熙媽媽說

    當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自我回憶了一下,好像孩子也這麼問過我,但是都不記得當時這麼回答的了,看來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了。

    首先,媽媽要明確自己答應過什麼事情。假如,孩子在超市看上一個玩具很想要,又哭又鬧想要買,可是家裡明明有很多了還是想要。這時候你答應他回家把不喜歡的收起來或者送人,我再給你買,暫時穩定了孩子的情緒。

    第二,當時是因為什麼情況作出的承諾。在上述例子中,孩子是無理取鬧來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沒有正當的理由。

    第三,當類似情況再次出現時,該怎麼處理。如果孩子把你說的話記住,回到家按照你說的做了,那就應該兌現承諾。那麼,再發生類似情況的時候,你可以說出你的條件讓他執行,這樣,可以讓孩子明白,想要得到某種東西必須要知道付出!

    對於孩子,媽媽要理解他的想法。

    第一,他只是想得到某種東西。現在的商品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相同的東西可能只是顏色不同。孩子看到後,就單純的想擁有它,這時候是不能答應他的。

    第二,他做出過很多努力去獲取某種東西。如果這樣東西是他在幫你做家務,認真寫作業的前提下提出來的,就是說他曾付出了許多勞動後想要的,那完全可以滿足他。

    第三,他會不會再次出現這種需求。同樣,當孩子在用一種方法得到想要的東西后,他會東施效顰,下次還照這種方法得到,這是不可取的。所以,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列出不同的條件。

    所以,我的回答就是:當你聽明白媽媽的話,完成了我們之間說的這些條件,媽媽說話就算數。但是你沒能做到媽媽說的這些,你沒做到的,媽媽也做不到啊!

  • 10 # 更換不了

    人忙起來難免忘事,這是很正常的。有時候答應過孩子的事情,或承諾過孩子的話也會忘記。但是,孩子卻記得清清楚楚。

    孩子有可能會短時間的忘記,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又會突然想起,於是就會找父母“算賬”了。

    所以,在對孩子承諾時,一般都會給出一個期限。例如:孩子提出想去哪裡玩。我都會看看當前的週六週日是否有空,然後再定是本週去,還是下週去。並且也請孩子幫忙一起記住。如果是我忘了,孩子自然就會提醒我了。

    如果真遇上我們都忘了,孩子倒不會用責問的口吻質問我,而是會說:我們忘了做某事或我們忘了買某物。

    只有在我們各自對自己有要求,有計劃沒做到時,才會彼此以提醒或開玩笑的形式來責怪對方說話不算話。

    例如:前段時疫情有所好轉時,我說我要早起去運動。孩子就天天盯著我,看我有沒有早起運動,這個時候孩子就會笑話我說話不算話了。

    其實,不僅是對媽媽,孩子對爸爸的態度也是一樣的。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和承諾都沒有做到,又憑什麼要求孩子要說到做到呢。

    孩子的意思也很簡單,你們自己都沒把自己管理好,怎麼來管我嘛。這就是以身做則,身教了。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們全都看在眼裡。基本上不會跑偏。如果,我們答應了孩子的事情,一時半會兒真的無法兌現時,一定要給孩子一個說法。即解釋、說明不能及時兌現的原因。否則,孩子會一直記著我們對孩子的這次“欺騙”。

    個人信用不僅是對社會、對他人。我個人會更重視對孩子的承諾。套用一句俗話:孩子是祖國希望,祖國的未來。孩子怎麼看待誠信,首先從父母身上學。

    如果我答應孩子在先,那麼其他後來的事項都會往後延。同樣的,如果其他事項在先,孩子的事情要往前安排的話,除非非常緊急。這一點孩子也是很清楚的。

    其實,每位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方式都有所不同,就象每個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不一樣一樣。

    我們只是在一相互學習交流,各抒己見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適馬24,40,50三個定焦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