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包子媽媽的育兒分享
-
2 # 我是小地主
孩提時代是一個人最美好的時候,是兒童最容易接受教育也最具可塑性的時代。 每個人都難免犯錯,而父母需要做的,是如何將孩子“犯錯”過程中的不利的,消極的因素轉化為有利的,積極的,合情合理的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是一種無聲的教育。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位女士去一位美國老師家做客,她看見老師不滿3歲的孩子正在將一把鑰匙笨拙地插進鎖中,孩子想要開啟臥室的門,可是由於身高和協調性都不夠,怎麼也打不開。於是,這位女士連忙走過去想幫助他一下,卻被老師阻止了。那位老師說:“不要去打擾他,讓他自己先犯些‘錯誤’吧,琢磨一會兒總能把門開啟的,這樣他就再也不會忘記怎樣開門了!”
果然,孩子折騰了很長時間後,終於將門打開了,他開心地拍起手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成人也難免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更何況是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呢?成人應該意識到,孩子犯錯誤是一件極其正常的事情,如果活潑好動的孩子不犯錯誤,才真是不正常呢。
孩子的錯誤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長輩必須予以立即糾正的,如不講衛生,欺負弱小,不懂得愛護公物等;另一種是孩子能夠自己糾正的,比如如何適應環境、生活、挫折等,對於這樣的“錯誤”,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去犯。因為,孩子在不斷“犯錯”的過程中,往往可以不斷地改正錯誤,這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假如不給孩子提供這樣的機會,他們會變得懶惰,不敢嘗試,或依賴於父母。更重要的一點是,孩子不犯錯就不知道什麼才是錯,也不會知道改正錯誤的方法,以及為什麼要改正錯誤的道理。
或許,“鼓勵孩子犯錯”的觀點會受到許多中國父母的排斥,他們會覺得這樣不可理喻。其實,鼓勵只是一種手段,培養孩子的“悟性”才是真正的目的。兒童的悟性都是從錯誤中得來的,這與“失敗乃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等古訓如出一轍。當然,這裡的“錯誤”並不是指違法亂紀等原則性的錯誤,而是孩子在求知過程中因認知能力的稚嫩導致的失敗、經受的挫折和多走的彎路。比如,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在發明電燈以前歷經了無數次失敗,也可以說犯了無數個錯誤,才使他最終“悟”出了“鎢絲”的價值和作用,從而發明了電燈。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聰明,十全十美,希望他們永遠做一個乖孩子。然而,這樣的願望是美好的,充滿愛意的,也是錯誤的,自私的。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切勿以個人的喜好左右兒童的成長,應該以兒童的成長需要為根本,輔助他們身心的發展和統一。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在孩提時代多犯一些錯誤,父母對此應該抱著寬容的態度,小時候犯錯是為了保證孩子在踏上社會後少犯致命的錯誤。
然而,少有父母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每當孩子犯錯之後,成人輕則一番痛心疾首的指責:“你這個孩子怎麼這樣啊?人家孩子都那麼乖,你卻怎麼老是教不好的呢?小錯天天有,大錯常不斷,你真是個壞孩子啊?你真給爸爸媽媽丟臉啊!我們真後悔把你生出來啊!”重則一番懲罰和打罵,讓孩子幼小的身心飽受摧殘。試問,這些做法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
父母是否想過,當孩子一開始犯錯的時候,如果他們知道自己做錯了,也會努力地想要改正呢?只是生活無常,成長中的孩子沒有太多經驗,遇到一些從未發生的事情之後,他們在新事物面前總會表現出不知所措。孩子帶著想要把事情做好的願望,卻不知道該怎麼做、該怎麼處理。這個時候,他們會出自本能地保護自己,很可能會因此採取一些不正當的措施,從而把本想處理好的事情給辦壞了,甚至傷害了他人。遇到這樣的情況,父母應該分析原因,幫助或指引孩子找到正確的做法。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評和指責孩子,只會讓他們失去信心,從心眼兒裡認定自己是一個壞孩子,認為永遠也改不好了。這樣一來,那些品行良好的孩子無端地被父母定性為壞孩子,一個個壞孩子真的就誕生了。
孩提時代是一個人最美好的時候,是兒童最容易接受教育也最具可塑性的時代。成人應該抓住這個黃金時段,在思想上正確地引導孩子,同時也要允許孩子去犯一些錯誤。孩子犯錯並不是件壞事,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件好事。孩子犯錯是因為他的無知,成人剛好可以抓住這樣的契機好好地教育他,這種教育對他將來踏上社會後不犯同樣錯誤是絕對有幫助的。
當兒童因為無知犯錯的時候,成人切忌輕易給他們下定義,比如覺得他的品性有問題而輕易放棄對他的教育。父母應該恪守自己的職責,認真地分析孩子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其犯錯誤的根源在那裡,犯這樣的錯誤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對他有什麼樣的危害性等。自己首先弄明白之後,再找機會和孩子溝通,溝通的過程中儘量心平氣和,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慢慢地,孩子學會了做人與做事,也能夠健康自信地成長了。
每個人都難免犯錯,而父母需要做的,是如何將孩子“犯錯”過程中的不利的,消極的因素轉化為有利的,積極的,合情合理的因素。但不能放任孩子犯錯,視而不見或置之不理;但也不能時刻規範兒童的言行,決不允許孩子犯錯。這兩種做法都是極端而錯誤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是一種無聲的教育。
成人不要忽視日常言行的重要性,兒童能夠從中體會到父母的關愛和尊重,長時間潛移默化的感染,會激勵孩子成長,起到一種“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效果。當孩子犯錯之後,心中充滿了不安和惶恐,如果成人在此時給予熱情的鼓勵、誠懇的提醒、有效的點撥,孩子便會發自內心的熱愛父母,喜歡向父母傾訴生活或學習上的快樂和憂愁,喜歡和父母協作努力,爭取成功。融洽親子關係,會孕育出巨大的教育親合力。此外,成人之間發生衝突或矛盾的時候,切莫影響到孩子,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扭打、摔東西等,更不要盲目地把怒氣轉移到孩子身上,對其大打出手或是惡語中傷。這麼做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給他造成伴隨他一生的心理陰影。
孩子身心等諸多方面的發展是有規律的,這規律包括髮展的不平衡性、順序性、階段性及差異性等。父母應首先尊重這些規律,關注孩子在身體和心理兩方面所產生的量和質的變化,不斷地啟發、誘導、鼓勵他們開掘自己身上所蘊藏的巨大的發展潛能。同時,還要認識到,孩子作為發展的人,還是不成熟的人,不能要求他十全十美,對他求全責備,要鼓勵他從缺陷與矛盾中找到發展的動力和方向。把孩子作為一個發展的人對待,就要理解他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許他犯錯誤,使他明白失敗僅僅是一個過程,一個從學習到最終成功的過程,讓他徹底放下“怕錯誤”的包袱。只有這樣,才能極大的激發孩子想象和創造的激情,使其不斷進步和發展。
一對美國父母看著孩子正在錯誤百出地做遊戲,卻坦然地作壁上觀。有人問他們為什麼不指點一下孩子,他們說:“不能啊!犯錯誤也沒啥,他們的悟性都要從錯誤中得來。這麼快就告訴他們,生活還有什麼樂趣?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著各方面的需求,包括其失敗後獲得的認知的滿足感,作為父母必須認識到這一點,從而確立為孩子的終身發展著想的現代育人觀,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建立民主、寬鬆、和諧的成長氛圍,培養孩子自信、自強、完善自我的能力,而這些正是孩子成才必備的也是最基準的條件。
鼓勵孩子犯錯誤,就要求父母放棄扮演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清障工”的角色,該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就要敢於放手讓他們去大膽地想、大膽地做、大膽地試,不要因為他們做不好、易出錯誤就越俎代包,更不能因為他們一個天真的想法犯了錯就橫加指責,甚至棍棒相加。只要有利於他們思維的創新,有利於他們身心的健康成長,就應該允許並鼓勵他們犯一些“天真”的錯誤。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逐漸培養起從失敗走向成功的自信,不至於成為縮手縮腳、畏首畏尾的弱者。
父母要對教育好孩子尤其是個性很強、易犯錯誤的孩子充滿信心。也只有父母首先充滿信心,才能培養孩子的自信。為了孩子更美好的未來,父母應該允許他們犯錯,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去發現生活。
-
3 # 小霞妹的幸福生活
這隻能說明媽媽心裡太累了,因為當媽媽的都捨不得去輕易打孩子,肯定是生活中得到的關心太少,理解太少,再加上照顧孩子,管理家務本來就不是輕鬆的事情,一大堆煩心事,如果生活中再沒有關心,整個人肯定容易脾氣暴躁
夫妻關係和諧了,家庭才和睦,父母的感情好不好,直接會影響孩子
我剖腹產六天出院,出了院,刀口還疼,夜裡孩子一會尿了,一會餓了,一夜起來好多次,再加上第一個孩子還沒有經驗,孩子尿溼了,彎著腰給孩子換衣服,半天都換不好,但是婆婆卻從來也不搭把手,出了月子我就經常性的腰疼
月子裡我極近崩潰,經常哭,出了月子婆婆依然不幫一點忙,在孩子幾個月的時候,我自己帶孩子,一手抱著孩子,一手炒菜,一天只吃一頓飯,老公要上班,所有東西都要自己來,心裡很煩,所以有時候孩子鬧,我很容易發火,不是因為不愛孩子,而是心裡太累
婆婆差勁,好在老公知道心疼我,所有的事情他都忙著做,每天打盆熱水給我洗腳,揉腳心,因為我們知道,夫妻感情直接會影響孩子
-
4 # 湘鄉劉二姐
你好,我是一個二胎寶媽。我之前也跟你一樣,每當孩子犯錯,或者是不按我說的做的時候就會忍不住又是吼又是打,但是我很多時候都不是針對孩子本身,而是針對身邊的人亦或者是針對自己!
-
5 # 影視精彩瞬間剪輯
這是人的天性,每個人都有一個忍耐極限,打是解決不了不問題的,最關鍵的是還要跟孩子講道理,讓他自己認識到錯誤,知道自己沒有理,認識到錯在哪裡,以後遇到同樣的問題該去怎麼做,我們要去做正確的引導,千萬不要做那個棍棒出孝子的人。
-
6 # 梔子未開
這點我相信每一個當媽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歷。
在孩子還不到一歲的時候,我就非常暴躁了,不好意思的說,孩子九十個月的時候,我就忍不住打過孩子,那時候明明心裡在說,他還小不懂事,你不能打孩子,要冷靜一點,可是手已經不自覺的打出去了,那時侯常常過後抱著孩子自責心疼的掉眼淚,可當時就是忍不住啊!
每個家庭情況不一樣,但是我想大致也差不多,經濟壓力,家人的不理解,加上工作家務導致的身心俱疲,脾氣自然而然就上來了。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夜裡哭鬧,起來餵奶換尿布,常年睡不了一個整覺,孩子他爸躺在那裡眼皮子都不抬一下,這個時候這種憤怒無奈是別人體會不到的。白天要買菜做飯,帶孩子,連想看集電視劇都是奢侈,加上不能工作,沒有收入,看著孩子一天天大起來,想到往後的生活覺的茫然沒有盼頭,覺的自己都快抑鬱了……
這種時候真的很難做到溫柔嫻靜,等孩子大一點,找點事情做,有了一點收入,孩子懂事很多了,也不用時時刻刻盯著,他自己會玩了,自己。能有點自己的生活的時候,這個時候就要淡定的多了。從孩子兩歲左右開始,我就沒怎麼打過他了,到現在,我基本上已經很淡定了,偶爾不好好吃飯,會稍稍打一下他的手。
帶孩子的時候脾氣暴躁,我覺得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如果孩子他爸幫著分擔一些家務,能幫著哄哄孩子,不要全程做甩手掌櫃,當媽的也會溫柔很多。 -
7 # 青花素
長期帶孩子的人身心疲憊,當孩子犯了錯時,難免會忍不住自己的情緒而動手打孩子,對題主的行為我很理解,但還是要明白,打孩子不可取!
帶孩子確實辛苦,每天從早到晚忙到晚,難免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孩子再犯了錯鬧騰一點,大人就可能會大發雷霆,訓孩子的同時將自己的負面情緒也發洩給孩子,孩子委屈的大哭,大人心裡也後悔不迭。
我也是一直一個人在家帶女兒,老公在外地工作。有的時候確實心裡很煩,很累又沒有人搭把手,連一點自己的空間也沒有,特別女人每個月還有幾天生理期,更加煩躁。所以有時候女兒犯點小錯就會被我收拾一頓,完了後又特別後悔心疼,自責不已。
知道打孩子不好,不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我們大人需要特別控制住自己的壞情緒,有事說事,孩子犯了錯給他講清楚道理,下次就不會再犯了。如果總打孩子,嚇到了孩子,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性格變得膽小怯懦自卑,這樣的結果相信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
除了自我調節情緒,家人也應該多多理解和幫忙。除了工作,下班後爸爸可以多幹點家務,幫忙帶帶孩子,讓媽媽也緩一口氣,能休息一下。
有的男人認為女人帶孩子天經地義,回到家裡對孩子和家務不聞不問,就知道抱著手機沒完沒了地看,這太不應該了。帶孩子不是誰一個人的事,需要共同承擔責任。多理解,多分擔,這樣帶孩子的人才不會覺得太辛苦。身體休息好了,心情好了,也就不會經常打罵孩子了,孩子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
8 # 三十多的老阿姨
可能是孩子的調皮或不聽話惹惱了你,觸發了你的情緒,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存在這樣的情,這是正常的,我們既然意識到了,就要找方法,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慢慢調整,孩子畢竟是孩子,我們冷靜地去處理,少用命令的方式,多站在他們的角度與他們去相處,多一些陪伴,這樣會好些。
-
9 # 曦棋媽媽育兒說
每次舉起手時默唸“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都在學著,孩子犯錯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要學會反思。孩子的探索欲是很強的,犯錯說明孩子想去做這件事,但是因為沒有正確的引導所以才犯錯,那父母應該發現孩子想做什麼,而不是發現他犯錯了。
回覆列表
我是個三週半男寶的媽媽,關於“帶孩子帶久了,每當孩子犯錯了就忍不住的打他”,這說明寶媽太累了,先抱抱寶媽,可能帶孩子這個事情讓媽媽沒有被受到認可,寶媽覺得沒有價值,心裡面很不舒服,這就是容易把這種不滿的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遇上孩子犯錯了,可能就是像找到一個宣洩口,控不住忍不住打孩子。
帶孩子帶久了,說明平時寶媽付出的相當多,平時沒有時間休息,這方面寶媽要適當求助一下家裡面的人,讓其幫忙照顧一下孩子半個小時左右都好,寶媽可以出去外面走走;平時也可以多帶孩子出去外面跟其他寶媽們多交流,看別人是怎麼帶孩子或平時怎麼跟寶寶互動等等,呼吸外面的空氣,這樣子心情方面會好很多,沒有那麼憂鬱。
其實每當孩子犯錯,媽媽可能過度看到孩子的錯誤,其實孩子犯錯,首先要反省我們自己,看是不是我們平時不注意或者沒關注到孩子,有時候孩子犯錯誤,可能是想引起媽媽的注意;還有些是他根本不知道遇上這事情該如何處理,我們打他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們更應該冷靜下來,陪同孩子一起面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