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自填詞 行香子·賞雨 筱廬 芳草菁菁,絲柳亭亭。 又誰知,湛碧澄泓。 坐階新雨,抱樹交藤。 待、春花放,夏花燦,秋花盈。 溼雲漠漠,驚電仍仍。 又誰料,紅落煙坪。 黃鶯淺唱,杜宇稀鳴。 便、等天陰,等天雨,等天晴。
6
回覆列表
  • 1 # 鹿鳴山房

    說實話,技法層面沒問題。章草說到底是隸書潦草書寫後形成統一規範的一種成熟書體,顯得古雅又瀟灑。用筆方面可以靈活處理,具體就看需要哪種效果了。

    需要進行探討的是章草作品的形式和可能性。我以前嘗試了取法平復帖,效果還可以,或許可以向漢簡方向試試?

    從這幅作品來看,用筆和墨色都可以的,行距和字的律動是否可以再琢磨一下?關係更明確一些,或許看起來更酣暢淋漓。現在看起來不錯,但耐不住細看,沒有特別亮眼的東西。

    以上是我的想法,不一定對,希望同行一起探討[祈禱]

  • 2 # 老跨鬥

    章草,王遽常章草!

    建議先放棄這個,先學正統的楷、行、草。等以後再學這個。如果上手就學這個,只是畫線!

  • 3 # 錚然jc

    這不像女人寫的字,倒像一個很有功底的老先生寫的。這字已經在創作的路上了,比那些甜俗媚世的好看。

    但是,書時要時時提醒自已:濃淡乾溼、疾除頓挫、方圓長短、粗幼醜俊、飛白鐫刻、巧拙互動、疏密有致等等是否都做到了?

  • 4 # 老樹書法

    你老婆這章草寫的還不錯,創作意識和筆墨層次都比較強,看來是有老師指導的。不足線上條質量上,濃墨處不太明顯,墨少則力弱線條單薄。建議線上條質量上多下功夫,然後就會有較大提高。

  • 5 # 雪山晚風

    章草也好,狂草也罷。草書呈現出的應是狂放,飄逸,瀟灑等等。而字裡行間應該首尾呼應,字與字間一氣呵成。建議還是先從楷書開始,好好練習間架結構,運筆,用墨,留白。

  • 6 # 華藝書坊

    我本人是書法教師,不敢說指教,共同研究書法。

    這副作品是章草,臨過帖,寫出了濃淡乾溼的感覺,非常好。

    提一點建議,供參考:

    一,章草與小草,狂草都是草書,有特殊的組字偏旁部首。文中個別草字不規範。

    二,章法上太緊了。

    三,似乎沒引首章。

    四,文要寫明出處,或自撰。

    五,落款寫字再鈐印,不是一字一印的。

    以上供參考,附本人練筆之作。

  • 7 # 墨硯餘生

    好字!有才氣,筆致沉穩。[贊][贊][贊]

    不過外行看熱鬧,還是請內行來看門道。似乎原來看到過?

  • 8 # 知名看淡

    我稱不上專業,但我們可以互相探討。看了你老婆寫的字,總體感覺是可以的,從運筆、結字到佈局、墨法等技法的運用方面是不錯的,看來對章草的學習還是下了一番苦功的。

    從中可以看出章草的古樸、蒼茫,很好,望繼續努力。下一步怎麼做,談談我個人的看法。第一,進一步深入學習章草,對你所學的章草帖子進一步熟練掌握,尤其是頓挫、提按、中鋒運筆要加強學習,在深入臨習的同時進行集字創作,把臨創很好地結合起來,為今後創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章草別停止,繼續練習,嘗試意臨,進入高階階段的學習。第二開始學習小草,最好是先學學王羲之的《聖教序》,再學習草書,這樣前後聯絡會緊密些。最起碼學習《聖教序》一點壞處也沒有,起碼能熟悉一下王字的基本特點,它裡面有楷、行、草字型,學習它能熟練掌握王羲之的運筆及結構特點,特別是能很好地進行王字頓挫、欹側、開合、收放、提按等技法的訓練,吃透了《聖教序》,就為下一步學習王羲之的小草打下很好的基礎。所以《聖教序》很有必要學習,而且是要下苦學習,努力背臨每一個字,它是行草書的根。

    第三,在學習章草、《聖教序》的基礎上,學習王羲之的《十七帖》,這是學習草書繞不過的帖子,因為有了基礎,學起來是不費勁的,它大部分字獨立,與章草、《聖教序》聯絡緊密,《十七帖》重點要學習佈局、氣韻以及草法等,再結合王羲之的手札,反覆交替進行臨習,堅持下去,你一定會提高很大的,學書的道路上會越走越寬的。如有不妥之處請見諒!

  • 9 # 知行館

    我看寫的很好,毛筆不太好,該換新毛筆了,有些頹,墨汁不太好,要用鬱文軒松煙墨研墨,紙張不太好,吸水性太強,要用手工高階毛邊紙

  • 10 # 文心竹葉

    好孬大家還是能分辨,只是探討的是知其所以然。作品章草,有王遽常的明顯痕跡。王遽常師沈曾植,沈之筆法源出魏碑,而化出行草,師古不泥。他們都自出新意。為我輩後學師表。

  • 11 # 鞏凌金剛經道德經雙百

    很開心回答這個問題。

    簡單交流回報一下我的體會,以給提問者和廣大書友提供參考和借鑑。

    首先練書法要有明確的指導思想,我們做任何事情如果有了明確的指導思想才會有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如我在剛練書法時就是給孩子做一個榜樣,人們都知道榜樣的力是無窮的。

    第二要有正確的練習方法,比如時間安排,臨貼的選擇,包括網上學習,運筆法則,結構佈局等都要合理的安排計劃,然後有了計劃嚴格落實計劃才能提高快。

    第三無論是讀貼,背臨還是創作一定要到位,最好從楷書開始,每一個筆劃都要認真反覆讀練,所謂悟性就是在讀臨中的理解和實踐運用。讀懂原貼的字形包括起筆收筆的細緻入微的變化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第四分不同階段不斷變化自己的理念目標和境界,藉以提高和強化自己的支撐力。這樣無論是書法理論和書寫實踐都有同步提高,才能有較大的收穫。

    我在剛寫時就堅持每天必須要完成多少個字的目標,很多人都看著不錯挺好的時就拿到文化市場去友們交流和結緣,有人喜歡結緣了一是有了點收入,二是提高自己的自信。練書法的決心更大信心更足。然後向篆隸行草過度,在完成一百部道德經,150多部金剛經還有七個百米長卷後,又向第三個世界吉吉斯紀錄蠅頭小楷論語發起衝擊。現在的理念就是書法傳承和為子孫後代留下寶貴精神財富。

    我一零年開始,到現在10年啦,我卻還是定位剛起步。所以才會有動力。

    看了一下老師的習作,還需要靜下心來,平心靜氣的練習好每一個筆劃,才能收穫成功。祝福老師早日實現夢想。為傳承中國書法事業做出我們的貢獻。一起加油

  • 12 # 張斌洲

    下面冒昧談二點個人看法

    一: 章法顯得滿了一些,有點擠,若正文字稍微寫小一點,後面的留白就會多一些,也不必每一列都寫到底,處理成長短不齊,會更疏朗一些,更耐人尋味。

    二: 用筆稍欠火侯,有些筆畫寫的不到位,如轉折筆有的生硬、有的虛飄乏力。捺畫也略顯直白,蘊藉一些會更好!尤其是第三列的最後四個字"春""花"“放"“夏"連續都是長捺,有雷同缺少變化之嫌。

    墨色用的很好!濃淡枯溼一任自然,書寫感很強,率意灑脫,與所填詞作互相輝映,正所謂春雨潤物,鳥鳴幽澗是也!

  • 13 # 千年蘭亭

    這件作品,初看似乎古拙,細看卻是粗陋。章草的外形知道一些,筆法卻很粗糙;懂得一點墨法,下筆卻成“墨豬”。

    具體而言,此作存在下面一些問題:

    1、筆法粗陋。

    草書雖草,但絕非潦草,起筆、收筆都必須到位。而此作只見潦草,不見筆法。拙絕非是笨,起筆、運筆、收筆都要有交代。

    對比當代章草名家陳新亞的作品,高下立判。陳新亞的作品字形既古而拙,筆法又很精細。只有將一筆一畫都交代清楚,其古味方能顯現。

    2、濫用漲墨。

    說到漲墨,我們得感謝明末的王鐸,此法極大地豐富了用墨之法,為書法的發展提供了另一片天地。

    漲墨是利用水和墨在宣紙上運動速度不同,而形成的一種藝術效果。它看似一團,但每一筆的筆觸卻很清楚。說的底,它必須依賴作者的控筆技巧。

    但對比上面這件當代書法高手的作品,此問題的作者顯然不具備這種能力,筆畫糊作一團,形同“墨豬”。

    3、章法侷促。

    此作正文滿滿當當七行,密不透風,行與行之間沒有參差,末句又下沉到底,墨色上雖有對比,但整體不諧調,缺乏美感。

    建議:

    1、靜下心來臨帖。

    章草還是應從《急就章》入手,先求單字過關,筆法到位,不急於創作。

    同時建議學習一點隸書。章草從隸書發展而成,字形上尚有明顯的隸書痕跡,學習隸書有助於更好地理章草。

    2、暫且放下漲墨等“花活”。

    人活在世,首先要解決的是溫飽的問題,而後才是社交等高層次的需求。

    學習書法也是如此,先求把字寫好,掌握基本筆法,而後才是追求更高的技法。

    一手高妙的漲墨法人人都想擁有,但還沒學會走就想跑,那必然要摔跟頭。目前這個階段,你還是應是臨帖為主,花活以後再說。

  • 14 # 凌川

    此幅作品墨色變化比較豐富,咋看有平復帖的味道,寫的挺好的。一位女性,能把字寫成這樣,難得難得。

    建議把平復帖臨一段時間,水平肯定會上一個臺階。

  • 15 # 爰森書話

    多參考《平復帖》丶魏晉殘紙資料(如《為世主》殘紙等)及王蘧常章草,可得古法。尤其要處掉、脫盡元以後的楷書結字模式。可以參考大小篆及隸書和唐以前的牌版楷書。先要練眼力,仔細讀帖。眼力提高了,才能讓手頭功夫提高。宋代姜夔在《續書譜》提到過,學草書,當先選章草,則下筆有古法。唐以前草書使轉處多用絞筆,元以後則頓挫。楷化後的草書,見祝枝山《草書曹植詩》為代表。

  • 16 # 半清堂

    第一個字草的寫法是不是錯了。從整篇來看氣息古樸,線條流暢。是有一定基礎的書法愛好者。但是線條略顯平淡。建議仔細觀摩字帖上的每一個筆畫的用筆方法。但是我有點不建議初學者學習章草。章草太難。不但單個字的用筆和結字與我們正常書寫有區別,而且很難成篇。不過從你寫的作品來看章法上還是比較豐富。但是如果尺度再大比如四尺六尺八尺就比較難了。如果您是純愛好我覺得無所謂。如果想參加比賽建議先放一下。

  • 17 # 藝術的真相

    這章草寫得很好,超過很多書協會員,悟性很高,自然率真,文氣又頗有古意。需要加強的是可多寫點隸書,增加厚度,寫時再慢些。相信以她的文學才思,書法一定會提高很快![贊]

  • 18 # 漢字之美值得鍾愛

    整體看,這是一篇寫得不錯的章草。作品富有古意,有書寫性,墨色有變化,濃淡乾溼得宜,用筆不板滯,比較活。

    取法上,似乎有王遽常先生的筆意。

    書寫內容是作者自己填的一首詞,填詞的功底挺好,能看得出作者的文學修養。作者寫雨中即景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賞雨的感受,將春雨如煙、春花綻放的場景,描寫得詩意盎然。

    個別字,顯得筆力稍弱,如第三行的“放”字,不夠精彩,但整體瑕不掩瑜。

    喜歡作品裡的文氣和靜氣。格調不俗。

    寫字,既可使觀者欣賞,更可以悅己悅心。

    箇中快樂,提筆便知。

  • 19 # 入雲堂楊樹華

    這是一篇章草作品,寫得好。

    略有部分瑕疵,不過,書法永遠都是遺憾的藝術,所以並不值得太多遺憾。

    比如正文結尾濃墨,而落款繼續濃墨,沒有形成對比關係,是典型疏漏。

  • 20 # 墨海麒麟

    總體不錯,可以看到王邃常的影響。但筆法尚需磨練,點畫間呼應不夠,起筆行筆不夠乾淨。應該學學十七貼,再加上元代書家對章草的演繹,一定會有所成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術時期麥迪最後一個賽季19連敗,隊友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