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葉小舟82704
-
2 # 文藻巧翁
草書一,草書的演變草書這個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草書指正體文字的草寫,如草篆、草隸等;狹義的草書指與篆、隸、楷、行書並立的一種書體。現在我們所講的內容,是指狹義的草書。我們知道,篆書草化的結果出現了隸書,而隸書草化的結果之一,則是出現了草書。東漢許慎說:“漢興而有草書”(《說文解字-序》),許慎所說的草書,是指章草。東漢時,人們學習草書的風氣很盛,趙壹在其《非草書》一文中向我們透露了訊息,他描述道:夫杜、崔、張子,皆有超俗絕世之才,博學餘暇,遊手於斯,後世慕焉。專用為務,鑽堅仰高,忘其疲勞,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筆,月數丸墨。領袖如皂,唇齒常黑。雖處眾座,不遑談戲,展指畫地,以草劌壁,臂穿皮刮,指抓摧折,見鰓出血,猶不休輟。漢代是章草興盛,今草創制的時期。著名的書家史游、杜度、崔瑗、張芝諸家。張芝最負盛名,“臨池作書,池水盡墨”、後世尊為“草聖”。在《淳化閣帖》中,收有張芝的五個帖,除《秋涼平善帖》為典型的章草外,其餘四帖:《冠軍》、《終年》、《今欲歸》、《二月八日帖》均為今草,並且連綿較多。因此,張芝被尊為今草的開山祖。東晉是今草興盛時期,以王羲之、王獻之為代表。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行、草書風格對後世影響很大,世稱“二王”。尤其是王羲之,顯赫著名。唐代是狂草的繁榮時期。狂草發矇於張芝,但此後沒有人從意趣上大膽地發揮。至唐代張旭、懷素、高閒等人,才使草法強化到極端,完成了“天機暗轉鋒芒裡,,閃電光邊霹靂飛”的狂草。張旭、懷素都是極有悟性的書家,從“觀公孫大娘舞劍器”,“觀夏雲多奇峰”而草書大進,他們的顛狂與浪漫氣質給草書以無限生機,世稱“顛張醉素”,狂草二絕。宋代善草書的大家,幾乎只有黃庭堅一人。元代是章草復興的時期,以趙孟頫、鄧文原、康裡巙巙及元末明初的宋克為代表。元代的章草並沒有太大的特色,元代書壇復興草書,其目的不過是為了挽回南宋書法的頹勢,保留傳統。明代草書名家輩出,有祝允明、王寵、陳淳、徐渭、董其昌。狂草在晚唐風行,代表書家有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許友、歸莊、宋曹等。他們喜作巨幅屏條的連綿大草,雄暢奇絕,形成了典型的時代風貌。清代卻幾乎沒有產生出卓有成就的草書大家。二,草書的種類(一)章草章草是隸書的草寫,其主要特點是字形扁方,取橫勢,結體簡約,雖有幸引勾連,但字字獨立,並且筆法上還保留較多的隸意。(二)今草(小草)今草是從章草衍進而成的,它與章草不同之處是,章草還保留著隸書的“尾巴”,而今草已完全去掉了隸書的“燕尾”筆法,結體也由扁方趨於長方,橫勢改為縱勢,字與字之間也偶相連續,打破了章草每個字不相連讀的規矩。漢張芝是最早的今草書家,他也是狂草的創始者,《淳化閣帖》中有張芝《冠軍帖》、《終年帖》、《今欲歸帖》、《二月八日帖》(前兩帖近大草,後近小草)。今草發展到王羲之、王獻之的時代趨於完全成熟的境地。《淳化閣帖》卷六、七、八為王羲之書,卷九、十為王獻之書。王羲之《十七帖》刻本為其小草典型,“簡而動”,“流而暢”,法度謹嚴,穠纖間出,風骨灑落,故《書法雅言》稱:“書不入晉,固非上流;法不宗王,詎稱逸品”。(三)狂草(大草)狂草亦稱大草,大草對小草來說,是一個極端,草勢狂放不羈。懷素寫的草書千字文中就有《小草千字文》、《大草千字文》。這裡的“大”和“小”不是字大小的區別。大草比小草更加“顛狂”,縱逸。大草用筆流暢跌宕,筆勢凌厲,字與字多連綿,其運動感與節奏感強烈,有震撼人們心靈的力量。三種草書,從大的特徵區別,是章草和今草的區別,近人王世鏜《論草書-章今之故》說得最為清楚:今喜牽連,章貴區別;今喜流暢,章貴頓挫;今喜放宕,章貴謹飭;今喜風標,章貴嚴重;今喜難作,章貴易識。今如風雷雨,變化無窮,章如日月江河,迴圈一致;今喜天然,天然必出於工夫,章貴工夫,工夫必不失天然。……今適於大,章適於小;今險而章逸,今奇而章偶。今欲速,速貴能留,留則罕失;章欲緩,緩貴能走,走則不滯。今收筆故抑,抑便就下;章收筆故揚,揚便載上;用意不同,取勢之異。這段話不僅指出了今草、章草的特點,而且也精闢地概括了草書總的特點。
-
3 # 神韻軒書法
草書分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種。
一、章草
章草名稱的來歷:漢元帝時黃門令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隸體,兼書之,漢俗簡惰,漸以行之是也。″因《急就章》中有個"章"字,所以名稱章草。
章草是隸書的快寫、草化的結果。從出土資料上分析,始於民間。有的風格平和、有的風格謹嚴、有的風格豪放不拘。
章草的特徵是字字獨立不相連,字形扁方,仍有隸意。傳世名作有史游《急就章》、索靖《出師表》、皇象《急就章》等章草作品。
(王羲之豹如帖)
二、今草
今草比章草書寫更快捷灑脫。字的方形變為圓形,把波挑筆畫改為收筆,字與字之間有牽絲連綿。呼應感強。
(王羲之十七帖)
三、狂草
狂草狂放不羈,比今草更誇張,更放縱。用筆速度更快。變化多端,常把幾字組成的字組看作一個單元。
張旭是狂草書家的代表之一,韓愈稱其曰:"旭擅草書,不治他伎。喜怒、窘窮、憂悲、愉快、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觀於物,見山水崖谷、烏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鬥、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後世。″
(張旭狂草李青蓮序)
-
4 # 三尺講臺兩袖清風
草書是中國書法發展到一定時期而產生的一種快速便捷書體。唐張懷瓘《書斷》雲:“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草書一般具有結構簡省,筆畫牽連,上下呼應連貫,筆意奔放等特點。草書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唐·懷素《自敘帖》(區域性)
章草草書始於漢初,最初是隸書的草寫,即為“草隸”,後來逐漸發展成為“章草”。有人說“章草”是漢章帝所創,得名於漢章帝命大臣杜度用這種字型寫奏章。還有人說“章草”得名於漢元帝時的書法家史游用這種字型書寫《急就草》。
“章草”在漢代十分普及,用筆結字還保留隸書的遺韻,字的最後一筆有波磔,字形扁方,結體簡約,雖有牽絲映帶,但字字獨立。
北宋·黃庭堅《李白憶舊遊詩卷》
今草也稱小草,獨草,是從章草演變而來的。到了漢未,出了個大書法家張芝,他脫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隸書筆畫行跡,上下字之間的筆勢,往往牽連相通,偏旁相互假借,成為“今草”。可以說張芝乃“今草”之祖。從整體上看,今草雖偶有牽連,但大多字字獨立;在用筆方面,完全去掉了章草中的波磔,結體由章草的扁方趨於長方。
狂草也叫大草,連綿草。到了唐代,張旭、懷素,將“今草”字的放縱開張,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飛揚,這就產生了“狂草”。可以說張旭、懷素乃“狂草”之祖。狂草字中的連線和筆畫並無多大的區別,打破了字獨立的界線,往往幾個字、甚至整行一筆寫成。用筆更加自由,線條更具抽象性,從而更富有表現力。
王羲之《初月帖》(區域性)
草書發展歷史、代表作家及作品。草書始於漢初。漢代著名的草書家有史游、杜度、崔瑗、張芝等,其中以張芝最富盛名,被後人稱為“草聖”。他的代表作品有《八月帖》、《冠軍帖》、《終年帖》、《今欲歸帖》、《秋涼平善帖》等。
草書到了魏晉有了新的發展。由於今草的成熟,這一時期的草書大家由王羲之、王獻之、索靖、陸機等,成就最大的是二王父子。王羲之的草書平淡沖和,典雅飄逸。傳世草書以《十七帖》最為著名。王獻之草書線條勁利,姿態瀟灑,欹側跌宕。著名作品有《鴨頭丸帖》、《送梨帖》等。
唐·懷素《苦筍帖》(區域性)
狂草在唐代極為繁盛。代表書法家是張旭和懷素。張旭的狂草狂放不羈又合乎法度,節奏感更加激烈,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傳世作品有《肚痛帖》、《古詩四帖》等。懷素的傳世名作有《自敘帖》、《食魚帖》、《苦筍帖》、《小草千字文》等。
宋代草書成就較大的只有黃庭堅。他的草書筆勢雄渾,沉著鏗鏘,氣韻貫通。著名作品有《諸上座帖》、《李太白憶舊遊詩》、《劉禹錫竹枝詞》、《廉頗藺相如列傳》、《花氣詩》。
唐·孫過庭集字《千字文》
明代是繼盛唐之後草書的又一繁盛時期,是中國古典草書集大成時期。在繼承傳統方面有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等人;在超越傳統、銳意創新方面,最有個性的代表人物是王鐸和傅山。
-
5 # 書法有云
草書一般分為三種:章草、大草(也叫狂草)、小草(也稱今草)。
一、章草章草是由隸書演變過來的,可以簡單的看作是隸書的快寫字型。其筆法帶有隸意,結字取橫式,最後一筆採用波捺筆,風格比較典雅樸實。
圖片:現代 王蘧常《章草》作品
二、狂草狂草是草書字型中最為放縱的一種,也稱為“大草”,它是在今草的基礎上將點畫連綿書寫,形成“一筆書”,在章法上與今草一脈相承,筆勢相連而圓轉,字形狂放多變。
圖片:唐代 懷素《自敘帖》
三、小草小草也稱為“今草”,開始於漢末,是對章草的革新。據傳小草字型是東漢張芝所創,因此世稱張芝為"草聖"。小草以王羲之的《十七帖》最為著名,是歷代草書之絕品,對後世影響極大。
圖片:元代 康裡巎巎《草書李白詩》
綜上所述草書萌生於秦代而形成於漢代,其的出現是因為符合社會的應急需求而出現的,正如梁武帝蕭衍在《草書狀》中有說:“昔秦時諸侯爭長,簡檄相傳,望烽走驛,以篆隸之難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書”。草書也因其字型本身特性成為書法家最喜愛藉以抒發情感的字型。
-
6 # 曾祥耙
草書分為章草、今草、狂草。
唐代書法家張懷瓘在《書斷》中認為,草書的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從廣義上說,有文字以來便有草書。從狹義上看,一般認為草書產生於漢初。《說文解字序》就明確指出:“漢興有草書”。隸書為漢代通行文字,由於文書的增多,為了進一步提高書寫效率,書寫更便捷的草書便出現了。
一:章草最早出現的草書是章草,章草之名始於東晉衛夫人《筆陣圖》,是為了區別今草而命名的,章的意思是章法、條理。“章草即隸之捷”,章草是源於古隸派生出來的一種“救速”、“急就”書體,是一種介於隸書與今草之間的書體。章草仍見隸意,“章務檢而便”是其目的,其特點是字字區別,字有波磔。
章草產生於西漢初期,成熟於西漢中晚期,代表作品如《居延漢簡解得守左尉過所》和史游《急就章》。
東漢、西晉是章草的興盛期,至二王今草出,章草便日漸冷落。
二:今草
今草形成於西漢至東漢中期,至東漢晚期,張芝變革章草及早期今草,創“一筆書”,稱為今草,張懷瓘《書斷》曰:“按草書者,後漢徵士張伯英所造也……伯英即草書之祖也”。張芝被稱為“草聖”,其實張芝只是今草的變革者,今草早已有之,張芝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結合今草和章草,使今草更加完善。
今草經東晉王羲之父子“變亂古體”,擺脫了章草的影響,進一步完善了今草的形式法則,形成了唯美主義的今草風範,是為真正成熟的今草。王羲之也被尊稱為“書聖”。
今草的主要特徵是字型結構、字的大小、章法布白、線條皆為自然隨意。
三:狂草
今草發展至盛唐,張旭承今草之法,揚張芝“一筆書”之意,將今草發展為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繁多的“ 狂草”。懷素推波助瀾,以狂繼顛,將狂草進一步發展成熟,“顛張狂素”成為唐代狂草的代表,將狂草推到一個頂峰。狂草省筆較多,難以辨認,其審美價值高於實用價值。
有人說,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最美,一是女人,一是中國書法,因為她們都具有曲線美,草書最具線條藝術,最能表達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而這種獨特的線條藝術,唯我中華民族獨有。草書這麼美,愛你沒商量。
更多精彩,請關注專欄《漢字演變過程》
-
7 # 吱道書法剪輯
隨著書體的演進,草書可以分為章草(隸草)、今草(小草)、狂草(大草)三類。
1、隸草
關於草書的起源有種種說法,但一致認為它與隸書同時產生,工整地楷寫即為隸書,急速地草寫即為章草,這一點可從《居延漢簡》中得到印證。
2、今草
今草是從章草衍進而成的。它與章草的不同處是:章草還保留著隸書的“尾巴”,而今草已完全去掉隸書的“雁尾”筆法,結體也由扁方趨於長方,橫勢改為縱勢,字與字之間也偶相連續,打破了章草每個字不相連續的規矩。
3、狂草
狂草即大草。懷素的《小草千字文》與《大草千字文》,不僅是字大字小之別,更主要的是大草比小草更加縱逸奔放。大草用筆流暢跌宕、筆勢馳聚,字與字多連綿,即使不是筆筆連續,卻也筆斷意連、一氣呵成。其運動感與節奏感都極強,有震撼人們心靈的力量。
-
8 # 厚積齋書法
草書大致分為章草、狂草、今草。
章草是早期草書,始於秦漢年間,是隸書快寫而成,故源自隸書。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也可以說章草是草書中帶有隸書筆意的一種書體。章草絕非一時一人所創造,它是秦代的草隸中演化出來的,經過長期流行通用,繼而約定俗成。章草大致形成於西漢宣、元之間,興盛於東漢、三國及兩晉。成為一種成熟完善的書體。章草中最著名的為陸機約《平復帖》,此帖被稱為法帖的鼻組。
狂草屬於草書最放縱的一種。筆勢相連而圓轉,字形狂放多變,在今草的基礎上將點畫連綿書寫。形成一筆書,在章法上與今草一脈相承。代表人物是張旭和懷素。
今草又稱小草,草書的一種,始於漢末,是對章草的革新,據史書記載,今草為東漢張芝所創。世稱張芝為“草聖”。至東晉王義之,博採眾長,以《十七帖》最為著名,是歷代草書之絕品。
-
9 # 史不說
我認為,草書的基本特徵應是簡化和美化。草書是從篆隸演變而來,分為章草、今草和大草三種。
但與篆隸相距甚遠,書寫迅速方便得多,其因是筆劃大大簡化,因此是草書結體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草書的實質所在。簡化的方法主要是減少筆劃,其次是字的結構的簡化。
部首丶偏旁或字的某一部分,用一種符號所替代,連、縮、移、並等都是草書常用的方法。美化也是草書的特徵之一,是篆隸的簡化,在簡化過程中,在美學指導下進行的,簡化以後則更美!
-
10 # 康梓406
談到我們中國的書法,我們就會想到書法的字型。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書法裡有五種字型,那就是:篆、隸、楷、行、草。這往往會給人造成一種錯覺,即五種字型的演變,是按照這樣一個順序來進行的。事實上,文字演變的情況,遠比此複雜得多。正如隸書不是在小篆之後才出現的一樣,草書也不是在行書之後才出現的。作為一種特定字型的草書,大約是在漢代出現的,是隸書連筆的一種快寫。草之本意是草創、草率、草稿,也是初步的、非正式、不成熟的意思。在此,我想介紹的草書就是指的書法藝術中的草書。從狹義講,指書寫上有一定規範法度並能自成體系的草寫漢字。草書分為:章草、今草、狂草。草書的主要特點是:結構省簡、筆畫連貫,書寫流暢迅速,但不易識別。草書歷代能書者,章草有崔瑗、杜度,;今草有張芝、二王;狂草有張旭、懷素。
一、章草。章草從漢隸演變而來,我們從漢木簡中,可以看出,它多以隸書的架勢和簡捷草率的筆法,雖筆畫有些連綴縈帶,結構中又簡化,但每字都不相連屬,收筆還帶有雁尾似的上挑這些都是保留了漢隸的某些法式,它是由漢隸的草書寫法經過藝術加工,而逐步形成的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和藝術價值的書體。
二、今草。今草是在章草的基礎上結合楷書發展來的一種草體。去掉了章草帶有隸意的挑勢、捺筆,使筆畫之間的縈帶加強了。
三、狂草。狂草是最恣肆豪放的草書。它淵源於今草,也可以說它是今草中一個以狂放為特點的藝術流派。狂草筆勢相連而圓轉,字形奔放多變,在今草的基礎上將點畫連綿書寫,形成“一筆書”,在章草上與今草一脈相承。
此外,還介紹一下“標準草書”。標準草書是近人于右任主持創造的。他於三十年代在上海成立草書社,集合海內外專家,根據易識、易寫、準確、美麗四原則,制定“標準草書”。于右任認為歷史上有三系草書,即章草、今草、狂草,故標準草書又稱第四種草書。
-
11 # 無名老修才
草書,一般可分為以下四種。章草,小草,大草,狂草。簡單說說各自特點。
章草(又叫隸草)。字字獨立。字多呈“橫勢”(有的字形是長的,可是它整體的力量感不是向下而是向左右撐開的)。有明顯的隸書筆意。(平復帖, 出師頌 ,月儀帖、急就章等)
小草,基本上都是字字獨立。沒有了章草向左右撐開的架勢。有了明顯的縱勢。一個字結束時,有了向下帶出的意識(偶爾也有上下兩三個字連起來寫的。)力量的積累和釋放基本都在一字之內。(王羲之〈十七帖〉孫過庭〈書譜〉懷素〈小草千字文〉等)
大草。基本上字字獨立。與小草相比,大草筆畫粗壯。可以寫的很大。(小草是不能寫大字的)。 大草也有上下連起來的。不過,同小草差不多,那只是獨立的字完成之後,與下一個單字之間的牽絲連帶。(高閒 懷素的〈大草千字文〉等)
狂草。收放,鬆緊的變化很大。有強大的“向外衝擊”的張力。狂草會出現把幾個字連起來寫的現象。它是把幾個字當成一個字、或者是把幾個字組成一個字組來寫的。連線也多是實線,就像字本身的筆畫似的。形成“蒜辮子”,或者說是“混合型炸串”。(也有人比喻成“葡萄串”)(自敘帖 古詩四帖等)
打比方說。僅就一個字、一行字來說,大草就像室內腳踏車賽,怎麼轉都在那個圈圈裡。而狂草就像是野外山地腳踏車賽。或者說像在大草原上撒歡兒的馬群。小草好比是特定場合下的舞蹈(交誼舞,芭蕾等)
草書的分類還有多種說說。只要言之有理,論之有據,都是可以的。藝術是文明的明珠,相互爭輝,相互照亮,相互包容是正道。
【圖片】 (最後一張圖片是王獻之的《中秋貼》 是介於行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又叫〈破體書〉〈一筆書〉。不屬於草書範圍。因為它也有多個字連起來寫的特點,列出來供觀賞。)
(以上是我的一點兒淺見。僅供參考)
-
12 # 一塵堂主
草書包括,章草、今草、狂草。
要強調的是,有人把今草稱作小草,將狂草稱作大草,其實,這種叫法並不準確。
大草、小草的稱謂源於懷素的兩件《草書千字文》作品,因為這兩件草書作品,一件是狂草,字型稍大,一件是今草字型稍小,後人為了避免混淆,故而稱狂草《千字文》為大草千字文,稱《今草》千字文為小草《千字文》
今人(包括一些名家)習慣於將狂草稱為大草,稱今草為小草,這完全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造成的誤解。確切講,草書的含義只有,章草、今草、狂草三種書體。這個作為常識,書法愛好者不可不知。
-
13 # 愛思考的風箏
草書一般分為三種,章草,大草(狂草丿,小草(今草)它們的產生演變發展是經過幾朝幾代的演化至今。一般我們就瞭解這些就夠了。
-
14 # 和諧書體
草書一般分為三種,章草、今草、狂草。
章草、狂草出現於西漢末期,章草是隸書的快寫,狂草是章草的簡寫,狂草的突出人物是張芝。
今草出現魏晉,突出人物是王羲之、王獻之。
回覆列表
`草書一般分為:章草,小草(今草),大草(狂草)三種。其代表人物有張芝,王羲之,王獻之,張旭,懷素,孫過庭,黃庭堅,于右任,林散之,毛澤東等大書家。不知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