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迴寧州
-
2 # 風捲波瀾
多倫會盟又被稱為七溪會盟,是康熙為了加強北部邊疆軍事防禦和對喀爾喀蒙古的管理、控制。主要原因是喀爾喀內部出現混亂紛爭,俄國和噶爾丹出手干預,對於這片土地虎視眈眈。所以康熙帝親臨塞外,主持會盟來調解喀爾喀內部矛盾。而此次會盟也調解了喀爾喀蒙古各部與清的關係,同時也加強了清朝對漠北的控制與管理。
多倫會盟實際是協商解決,而非武力鎮壓。
-
3 # 歷史新檔案
1691年,在烏蘭布通一戰中,康熙打退噶爾丹…
烏蘭布通之戰:康熙二十九年(1690),清帝國與準噶爾汗國在薩里克河邊的烏蘭布通峰進行的一場大戰…兩軍各使解數,雙方死傷枕藉(jiè)…據傳教士張誠的記載,雙方當日以大炮火槍互轟開始,激戰竟日,雙方士卒多次肉搏…烏蘭布通之戰,最終以準噶爾軍彈藥耗盡,噶爾丹撤退告終…
擊退噶爾丹後,康熙在多倫(今內蒙古多倫縣)召集喀爾喀蒙古上層貴族舉行會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多倫會盟”。
多倫會盟依照漠南蒙古,將喀爾喀蒙古編成34旗,廢除了喀爾喀三部舊有的濟農、諾顏等名號,貴族改授以汗、親王、郡王、貝勒等爵位…多倫會盟正式確立了清王朝和漠北蒙古之間中央與地方的關係,被歷史學家視為清王朝統治漠北蒙古的起點。
-
4 # 布什k
於“多倫會盟”它又稱做是“七溪會盟”、“多倫諾爾會盟”、“康熙會盟”,是康熙為加強北方邊防和對喀爾喀蒙古的管理而進行的一次管理事件。
首先關於“多倫會盟”的背景,那時是在明末清初的時期,在廣袤的戈壁大漠的三面:南面、北面和西面,蒙古草原主要分為三個大部分:第一是漠南蒙古,又稱察哈爾蒙古;其二是漠北蒙古,又稱喀爾喀蒙古;第三就是漠西蒙古,又稱厄魯特蒙古。
其中關於漠南蒙古問題早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時期就已經得到了解決。後來在康熙帝親政後,主要面臨的就是漠北喀爾喀蒙古和漠西厄魯特蒙古的問題。另外,漠北喀爾喀蒙古也就是外蒙古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別是:車臣汗部(東部)、土謝圖汗部(中部)、札薩克圖汗部(西部),此外,他們基本上都是成吉思汗的後裔。據說他們早在皇太極的時期,就已經全體表示臣服。至於康熙朝出現漠北蒙古的這一問題就要從一樁血案說起。
根據歷史資料的相關記載中,兩個部落土謝圖汗與札薩克圖汗,他們的祖先原本是兄弟,相互之間都是非常的友善,可是後來卻發生了兩部關於大汗的血案。後來於噶爾丹插手,利用兩部的矛盾,試圖拉攏札薩克圖汗,想要吞併土謝圖汗部的目的,最後還發動了東侵喀爾喀的戰爭。康熙帝為了解決這一事件,他抓住有利時機,利用喀爾喀蒙古內部的紛爭,並同時採取會盟的計策,來解決喀爾喀蒙古的難題。
關於喀爾喀蒙古各部之間的紛爭,其中不僅牽扯到了俄國的干涉和噶爾丹的插手,事情解決起來還是相當複雜。對於喀爾喀內部的紛爭,不能僅僅依靠武力,唯一的辦法就是心平氣和的坐下協商來調解矛盾。於是為了解決矛盾,康熙帝親自來到多倫展開會議,這就是著名的康熙多倫會盟的事件。
多倫會盟這件事情主要發生在,康熙三十年時期。在同年的四月的時候,康熙帝就親自率領著官兵來到了距離北京還有800裡的多倫諾爾地駐營。而關於喀爾喀蒙古三大部、以及內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貴族的營帳,他們主要以康熙帝駐紮的大營為中心,像是眾星捧月一般,四面環繞著。關於會盟的具體時間,是從同年的五月初一日到初六日這幾天進行會盟。
康熙帝為了能夠很好的安置喀爾喀蒙古,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對喀爾喀蒙古管理,於是就決定在多倫舉行會盟會議。在五月二日的時候,康熙帝親自在御營殿帳內依次召見了內、外蒙古的一些王公貴族,並且還設宴進行款待。在第二天的時候,就召集來了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以及哲布尊丹巴等喀爾喀三部貴族會盟。關於會盟的主要內容,其中包括了規定喀爾喀蒙古必須遵照朝廷的法律制度,並且還要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等人結束關於喀爾喀蒙古內部紛爭;並廢除關於喀爾喀三部舊有濟農、諾顏等名號,留汗號,授以汗、親王、郡王、貝勒等爵位。
1691年,康熙帝親自主持了史上著名的“多倫會盟”,不僅成功的將外蒙古納入清朝的版圖中,還徹底了清除了兩千多年來蒙古高原對中原威脅。那麼對於這次的多倫會盟的評價又是什麼呢?
多倫會盟首先在在會盟初期的時候,可以看的出來,康熙帝是一位很聰明的人物,他不僅善於把握時機、善於運用一些策略、還講求實效。在抓住取得烏蘭布通勝利、擊退噶爾丹內犯之後的有利時機後,成功的利用喀爾喀蒙古內部的紛爭,採取會盟的高招策略,來成功的解決了喀爾喀蒙古的難題。
在會盟過程中,透過一些行為舉措,不難發現,康熙帝的雄才大略。他透過請罪、眾議、赦免、賜宴、封賞等形式,成功的平息了喀爾喀兩部的矛盾與紛爭。還順利推行了清朝的編旗、封爵,以及法律制度,對穩定喀爾喀蒙古的社會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外,透過多倫會盟,還加強了對中央集權的控制。可以說這一行為是康熙帝為國家的統一大業的建設任務中,立了一大功。
康熙皇帝依靠自己的戰略眼光,運用自己的智慧靈活、以及恩威並施的政治手腕將外蒙古成功的納入到了中國版圖中,在此之後,他率領大軍橫絕大漠,一舉擊潰了準噶爾叛亂,併成功的收復外蒙古,從此澤徹底的解決了困繞中國幾千年之久的北方遊獵邊患,對國家的長治久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5 # 南山小九流
多倫會盟又稱七溪會盟、多倫諾爾會盟、康熙會盟是康熙為加強北方邊防和對喀爾喀蒙古的管理。清初喀爾喀蒙古各部紛爭,牽扯到俄國干涉和噶爾丹插手,事情相當複雜。喀爾喀內部紛爭,不能訴諸武力,只能協商調解。於是,康熙帝要親自調解其內部的矛盾與紛爭,親臨塞外,主持會盟。[1]於康熙三十年(1691)在多倫諾爾(多倫)與蒙古各部貴族進行的會盟。[1][2]
康熙三十年(1691年)四月,康熙帝親率官兵到達距北京800裡的多倫諾爾 [3](多倫)駐營。喀爾喀蒙古三大部、內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貴族的營帳,以康熙帝大營為中心,眾星捧月,四面環繞。從五月初一日到初六日,進行會盟。[1][4]
多倫諾爾蒙古語為七溪、七星潭之意。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進攻喀爾喀蒙古,其三部10萬眾南下投清。康熙為安置喀爾喀蒙古,並加強對其管理,遂決定於多倫舉行會盟。五月二日,康熙於御營殿帳依次召見內蒙古、外蒙古王公貴族,並賜宴。次日,召集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哲布尊丹巴等35名喀爾喀三部貴族會盟。主要內容為:[5]
規定喀爾喀蒙古須遵行清廷的法令;令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等具疏請罪,以結束喀爾喀蒙古內部紛爭;廢除喀爾喀三部舊有濟農、諾顏等名號,留汗號,依次授以汗、親王、郡王、貝勒等爵位;依49旗例編族,分左中右三路,設盟,實行盟旗制度。此次會盟,改善了喀爾喀蒙古各部與清之間的關係,並使清王朝對漠北地區的管轄得到加強。[4]
-
6 # 老百姓解史
多倫會盟又稱康熙會盟,是康熙為加強北方邊防和對喀爾喀蒙古的管理,把外蒙古納入了清帝國版圖,以解決蒙古高原對中原的威脅,同時調解喀爾喀蒙古各部紛爭。是於康熙三十年(1691)在多倫諾爾(多倫)與蒙古各部貴族進行的會盟。
一、背景
明末清初,在戈壁大漠的南面、北面和西面,蒙古主要分為三大部: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西蒙古)。
漠南蒙古(內蒙古)問題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已經解決。康熙帝親政後,面臨漠北喀爾喀蒙古(外蒙古)和漠西厄魯特蒙古(西蒙古)的問題。
當時噶爾丹想利用漠北蒙古兩部不和,拉攏札薩克圖汗,企圖達到吞併土謝圖汗部的目的。而且噶爾丹發動東侵喀爾喀的戰爭,同俄羅斯勾結,受到沙俄暗中驅使的,嚴重干擾了中俄尼布楚談判,所以,調解喀爾喀蒙古內部糾紛,是康熙帝的一項緊迫課題。
二、會盟主要內容
規定喀爾喀蒙古須遵行清廷的法令;廢除喀爾喀三部舊有濟農、諾顏等名號,留汗號,依次授以汗、親王、郡王、貝勒等爵位;依49旗例編族,分左中右三路,設盟,實行盟旗制度;令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等具疏請罪,以結束喀爾喀蒙古內部紛爭。此次會盟,調解了喀爾喀蒙古各部的關係,改善了喀爾喀蒙古各部與清之間的關係,並使清王朝對漠北地區的管轄得到加強。
當時,康熙帝敕建匯宗寺。寓意猶如江河之歸於大海”之意,就是江河入海、萬川歸一的意思。
三、歷史意義
此次會盟,清王朝鞏固北部邊疆的安全,促進了民族統一、融合,促進了邊疆地區的穩定和發展。
-
7 # 文字拾荒人
多倫會盟又稱七溪會盟、多倫諾爾會盟、康熙會盟是康熙為加強北方邊防和對喀爾喀蒙古的管理。清初喀爾喀蒙古各部紛爭,牽扯到俄國干涉和噶爾丹插手,事情相當複雜。喀爾喀內部紛爭,不能訴諸武力,只能協商調解。於是,康熙帝要親自調解其內部的矛盾與紛爭,親臨塞外,主持會盟。於康熙三十年(1691)在多倫諾爾(多倫)與蒙古各部貴族進行的會盟。
一、歷史背景清朝初期,蒙古有三大部落:漠南蒙古(內蒙古)、漠北蒙古喀爾喀(外蒙古)和漠西蒙古厄魯特(衛拉特)。其中漠南內蒙古先期歸附清廷,設盟旗,封授王公札薩克,確立了有效統治。厄魯特(四部)和喀爾喀(三部)雖向清朝遣使通貢表示臣服,但實際上不受清廷的有效控制和約束。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厄魯特准噶爾部首領噶爾丹乘喀爾喀內亂之機,率眾擊潰喀爾喀三部,強佔漠北高原,喀爾喀三部十餘萬人由活佛哲布尊丹巴帶領,南下內附清朝,受到接納安置。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噶爾丹以追擊喀爾喀之名,沿哈拉哈河南犯內蒙古,遭到清軍迎擊,先在烏爾會河(錫盟烏拉根郭勒)一帶清軍受挫,後經烏蘭布通一戰(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境,距多倫200裡),噶爾丹慘敗,逃入漠北)。
翌年(1691年),康熙皇帝親赴多倫諾爾,召集進入漠南的喀爾喀三部首領和哲布尊丹巴活佛及內蒙古48旗王公舉行會盟,宴賞各部,並按內蒙古編設盟旗的辦法對喀爾喀各部編設盟旗札薩克,加強了清廷對外蒙古的統治。此次會盟,史稱“七溪會閱”、“多倫諾爾會盟”或“康熙會盟”。
二、會盟的形式和過程會盟的形式和過程大要是:康熙三十年(1691年)四月初,命兵部尚書、喀爾喀特使馬齊等人提前抵多倫諾爾,勘定會盟地點,籌劃會盟事務。經勘察選定,“地勢平壙,饒有水草,來朝者,道里適中”的‘溪之地”,即後來建匯宗寺所在位置的高崗平臺處(臥龍崗)設立網城,網城內用黃布圍成幔城,幔城內設立皇帝行幄大帳,恭候康熙皇帝的駕臨。遂後,令喀爾喀各部及內蒙古科爾沁等48旗王公、臺吉“豫屯會閱之地百里以外”聽候傳諭。
四月十二,康熙皇帝率滿州八旗中的上三旗(正黃、鑲黃、正白旗)皇家親兵出京師。四月十五抵古北口,檢閱總兵蔡元標下官兵後,與駐守此地的綠營兵匯合,出古北口,溯灤河而上,經豐寧博羅諾、郭家屯、哈瑪爾昂阿(今西龍頭),哈朗奎(卡倫後溝),四月三十達多倫諾爾。與此同時,駐京滿州八旗下五旗(正紅、鑲紅、鑲白、正藍、鑲藍旗)官兵則出京城,人獨石口,經上都牧場至多倫諾爾。而後,命喀爾喀三部和內蒙古48旗部眾,距皇帝行幄大帳周邊50裡,按眾水朝宗,群星拱月佈局,安設蓬帳屯列。是時,清軍布營設哨,軍容威武,氣勢雄壯:“上三營親軍居中,八旗前鋒營二,護軍營十,火器營四,共十六營,分二十八汛,各環御營而峙”。
五月初一,由內大臣索額圖,一等侍衛吳達祥諭喀爾喀土謝圖汗及哲布尊丹巴活佛等人,闡明會盟意圖和有關要求。
初二,康熙皇帝在行幄大帳接見土謝圖汗和哲布尊丹巴,詳細瞭解喀爾喀內亂緣由,並賜茶、賜土謝圖汗數珠一串。
初三,康熙皇帝接見蒙古各部貴族,首先調解喀爾喀三部之間的矛盾糾紛,責備前時土謝圖汗不該吞併札薩克圖部牧場,尤其不該攻殺札薩克圖汗沙喇,導致內亂予噶爾丹乘機攻佔喀爾喀。對此,土謝圖汗“具疏請罪”,康熙皇帝強調喀爾喀各部要“盡釋舊怨”,以為今後“永無離散之苦,爭鬥之害。”同時,對哲布尊丹巴活佛能在關鍵時刻、深明大義,維護國家統一,不顧沙俄挑唆、利誘,率三部內附之功績,大加褒賞。賜土謝圖汗、哲布尊丹巴活佛、車臣汗以及札薩克圖汗沙喇之弟策妄扎布等銀各千兩,蟒緞、綵緞各十五疋及銀器、袍帽、茶、布諸物。對內蒙古各部、旗,尤其是在平叛噶爾丹的戰事中,“效力行走,偵探訊息,以馬匹助用”的有功人員給以封賞,而後舉行會盟大典:喀爾喀三部首領及內蒙古諸旗王公在理藩院大臣及鴻臚寺官員引導下,逐次被引進御帳,行三跪九叩禮,覲見康熙皇帝。“內外王、貝勒、貝子、公、臺吉等列於左,喀爾喀等列於右。”後,共進御宴,“演舞奏樂,眾技畢陳”。
翌日,康熙皇帝攜滿漢官員及蒙古各部王公貴族觀看八旗滿、漢軍騎、步兵方陣和火器營操演。康熙皇帝親自演射,發十矢中九的。滿、漢八旗軍強大軍威和康熙皇帝精湛武功,令蒙古部眾誠服。閱兵後,康熙皇帝設宴招待土謝圖汗、哲布尊丹巴活佛以及車臣汗吳默赫、札薩克圖汗沙喇之弟策旺扎布等人。
三、會盟成果宣佈:保留喀爾喀三部首領的汗號,以沙喇之弟策旺扎布代統札薩克圖部,封為和碩親王,取消蒙古貴族原來的濟農、諾顏名號,按滿州貴族的封號,各賜以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等爵位。其行政體例也如內蒙古48旗一樣,實行札薩克制。“照四十八旗編為旗隊,給地安插”。使喀爾喀共分34旗,旗下設參領、佐領。結束了長期以來喀爾喀各部“並無法度,不能約束,以強凌弱,自相劫奪”的混亂局面。
途中,康熙興致所至,作詩云:“關山直北盡王臣,屬國侵陵煽亂頻。為靖邊方勤士馬,欲令藩落輯民人。生靈有赫群知肅,撲舞來同意倍親。共睹此行清朔漠,保疆綏上俗還淳。”
四、意義多倫諾爾會盟進一步融洽了清朝中央對內外蒙古的關係和對喀爾喀的管理,對加強當時中國的統一,鞏固北部邊防具有重要意義,正如康熙皇帝所說:“昔秦興土石之功,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會盟後,應蒙古各部“願建寺以彰盛典”的請求,在會盟地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匯宗寺,以及後來又興建了善因寺,成為內外蒙古宗教“聖地”,內蒙古藏傳佛教中心。多倫諾爾亦“因廟而興”,日趨繁華,成為口北重鎮,塞外商埠。
-
8 # 補火車輪胎的666
多倫會盟又稱七溪會盟、多倫諾爾會盟、康熙會盟是康熙為加強北方邊防和對喀爾喀蒙古的管理。清初喀爾喀蒙古各部紛爭,牽扯到俄國干涉和噶爾丹插手,事情相當複雜。喀爾喀內部紛爭,不能訴諸武力,只能協商調解。於是,康熙帝要親自調解其內部的矛盾與紛爭,親臨塞外,主持會盟。於康熙三十年(1691)在多倫諾爾(多倫)與蒙古各部貴族進行的會盟。多倫會盟,可以說是烏蘭布統之戰的一個繼續。
影檢視片康熙
噶爾丹為了徹底吞併喀爾喀,進一步充實其叛亂實力,更加無恥地賣身投靠於沙皇俄國。當清廷正和俄國舉行尼布楚談判,要求收復被俄國侵佔的中國領土的時候,噶爾丹密派使者達爾罕宰桑,去見伊爾庫茨克總督吉斯良斯基和戈洛文,請求俄國派軍與噶爾丹軍隊合作。噶爾丹給戈洛文的信中要求俄國侵略軍“馳赴約定之地會合,以便並肩作戰”。
影檢視片葛爾丹
噶爾丹還喪心病狂地出賣祖國神聖的領土,他給使者的指示中說什麼“阿爾巴津(即雅克薩引者)建寨的地方原本是蒙古的,不是博格達汗(指清朝皇帝)的,統轄蒙古人和這個地區是他博碩克圖汗,倘若沙皇陛下有意在這裡建城堡,博碩克圖汗願意將這個地區讓給陛下”。而戈洛文的覆信中,則“保證以俄國軍隊的相應行動支援厄魯特部隊對土謝圖的進攻”,並派基比列夫隨達爾罕宰桑來到噶爾丹處,繼續就可能共同出兵對付土謝圖汗及其支持者一事進行談判”清政府對噶爾丹叛亂早有警惕。當清政府於南方平定“三藩”、在東北抗擊沙俄的緊急時刻,就密切注視著西北地區噶爾丹勢力的發展。
早在1678年(康熙十七年)清政府就派人至甘肅帶探聽“厄魯特部落噶爾丹臺吉資訊,不時以報清政府起初希望和平解決少數民族之間發生的糾紛,努力避免使用戰爭手段。1683(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派內大臣奇塔特到達準噶爾,撫慰噶爾丹並賞賜物品,使其服從中央命令,各部和好相處。那時的噶爾丹羽毛未豐,和俄國也沒有勾結好,不敢顯露叛亂的形跡,裝出一付十分恭順的樣子。噶爾丹“跪受敕書,並貢馬400匹、駱駝60頭、貂皮300張、厄魯特鳥槍4杆。
第二年,噶爾丹派了以古爾班拜為首的3000人的龐大隊伍,去北京納貢通商,並矢志服從清朝中央政府的命令,說什麼“我並無自外於中華皇帝”,“向在中華皇帝道法之中,不敢妄行”,但背地裡卻在搗鬼,加緊與沙俄勾結,時刻準備襲擊喀爾喀蒙古。直到噶爾丹進攻喀爾喀,打敗了土謝圖汗以後,康熙還希望透過調解,解決他們的糾紛。提出在清朝中央的主持下,舉行會議,有達賴喇嘛的代表以及噶爾丹、土謝圖汗等參加,由土謝圖汗賠禮道歉,而噶爾丹則罷戰撤兵,歸還土謝圖汗等的領地、居民。康熙的這個建議遭到拒絕,噶爾丹氣焰器張,要求康熙交出土謝圖汗與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叫嚷:“我盡力征討五六年,必滅喀爾喀,必擒哲布尊丹巴”。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6月,噶爾丹以為有俄國的支援,有恃無恐,以追擊喀爾喀為名,舉兵南犯,深入內蒙古的烏殊穆沁,在烏爾會河打敗了清廷理藩院尚書阿喇尼率領的騎兵。據在噶爾丹軍營內的俄國使者報告這場戰爭的情形:“博碩克圖汗(即噶爾丹)略為整頓了武器裝備之後,便率兵與華人作戰,從黎明打到午後。博碩克圖汗大殺中國軍隊,……繳獲大車五百多輛以及全部重”。噶爾丹初戰獲勝,更加趾高氣揚,逼近烏蘭布通(內蒙古昭烏達盟克什克騰旗的南境),距北京僅七百里。北京震動,人心驚慌,清廷急忙調兵遣將,“京師戒嚴,每牛錄下槍手派至八名,幾於傾國矣。
曲廨盡閉,米價至三兩餘”。清政府採取分兵合擊的戰略,命裕親王福全(康熙之兄)為撫遠大將軍率左翼清軍出古北口,命恭親王常寧(康熙之弟)為安北大將軍,率右翼軍出喜峰口。康熙親自出塞,準備親臨前線,後因病停駐在波羅和屯(今河北隆化縣城),指揮各路大軍。噶爾丹在烏蘭布通擺好了陣勢,“騎數萬,陣山下,依林阻水,以萬駝縛足臥地,背加箱垛,蒙以溼氈,環列如柵,士卒於垛隙發矢銑,備鉤距,號曰駝城”。康熙二十九年八月一日,清軍向烏蘭布通推進,“隔河而陣,以火器為前列,徑攻中堅”。這次戰役打得十分激烈,炮聲隆隆,聲震天地。據當時一個外國傳教士的記述:這次“大戰以大炮火槍互轟開始,繼而兩軍士卒肉搏”,雙方展開了殊死的戰鬥。
在清軍的英勇進攻下噶爾丹的“駝城”被攻破,“陣斷為上”,清軍乘勢進擊,大敗叛軍,“噶爾丹乘夜遁去”。清軍的傷亡也很嚴重,康熙的舅舅佟國綱中槍身死狡詐的噶爾丹於兵敗之後,派入去清營“卑詞乞和”,施用緩兵之計,但作為清軍前線統帥的福全,在懼戰、妥協思想指導下未能乘勝追剿,致使噶爾丹逃逸而去。清政府為了進一步平定沙俄支援下的噶爾丹叛亂、鞏固北部的邊防,一面在木蘭行圍習武,“秣馬厲兵,教營伍,練攻戰,激勵將士,申明賞罰”,以提高士氣和戰鬥力;一面對“紛紛潰散,來求歸附”的喀爾喀蒙古人民及時地採取了措施命喀爾喀三部人民“附牧蘇尼特諸部界,發歸化城倉米贍之”,進行了安頓。
烏蘭布統之戰
烏蘭布通戰後,康熙又親自與內外蒙古各部首領於多倫諾爾會盟,聯合喀爾喀各部力量,以進一步統一漠北地區。多倫諾爾在今承德市西北,地勢平曠,饒有水草,向來是“內外札薩克來朝者,道里適中”之所。1691年5月(康熙三十年四月),康熙自北京出發,親率上三旗官兵,出古北口,溯灤河而上;下五旗官兵出獨石口,會師於多倫諾爾。參加會盟的清軍,布營設哨,軍容威武,氣勢雄壯。據記載:“上三旗親軍居中,八旗前鋒營二,護軍營十,火器營四,共十六營,分二十八汛,各環御營而峙”。喀爾喀各部首領及內蒙科爾沁等49旗的王公臺吉,早已“豫屯於會閱之地百里以外”,聽候傳諭。
多倫會盟是大清解決蒙古問題的關鍵決策
康熙首先調解了喀爾喀三部之間的糾紛,責備土謝圖汗不該吞併札薩克圖部的牧場,尤其不該攻殺札薩克圖汗沙喇。土謝圖汗“具疏請罪”,康熙以沙喇之弟策妄札ト代統札薩克圖部,並封為和碩親王。在調解了他們之間的紛爭之後,喀爾喀三部首領在理藩院大臣及鴻臚寺官員引導下,逐次被引進御帳,朝見康熙。“內外王、貝勒、貝子、公、臺吉等列於左,喀爾喀汗等列於右”,共進御宴,奏樂進茶,在隆重而和睦的氣氛中舉行了會盟大典。次日,康熙又設宴招待了土謝圖汗、哲布尊丹巴、車臣汗昊默赫以及策妄札ト等35名首領。會上,康熙鄭重宣佈:保留喀爾喀三部首領的汗號,取消蒙古貴族原來的濟農、諾顏的名號,按滿洲貴族的封號,各賜以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的爵位。
多倫會盟舊址
其行政體系也如內蒙古49旗一樣,實行札薩克(旗長)制。“照四十九旗編為旗隊,給地安插”共分為34旗,旗下設參領、佐領,結束了喀爾喀各部長期以來“並無法度,不能約束,以強凌弱,自相劫奪”的混亂局面,加強和鞏固了中央政權對喀爾喀各部的管轄。清廷用喇嘛教作為統治蒙古的手段,因此,會盟以後,應蒙古貴族“願建寺以彰盛典”的要求,在多倫建立了一所巨大的喇嘛廟,取名“匯宗寺”。它成為暫居內蒙地區的喀爾喀各部的宗教中心。
為紀念多倫會盟,近年來建立的會盟紀念柱
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在這裡主持宗教活動經常率蒙古貴族去多倫以東一百里的木蘭圍場朝見康熙,康熙“或間歲一巡,諸部長於此會同述職”。後來,乾隆說:“昔我皇祖之定喀爾喀也,建匯宗寺於多倫,以一眾志”,反映了康熙建立匯宗寺的目的和作用。多倫會盟對於加強中國統一,鞏固北部邊防,具有重要的意義,它進一步發展了清朝中央與內外蒙古的關係,加強了對喀爾喀部的管理,正如康熙所說:“昔秦興土石之功,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在沙俄入侵和噶爾丹叛亂的形勢下,清廷採取的措施是有積極作用的。
-
9 # 圖文繪歷史
多倫會盟,1691年,康熙大帝在多倫諾爾,召集內外蒙古首領舉行會盟儀式,正式接受喀爾喀蒙古歸於大清統治之下,從此統一漠北蒙古。
多倫諾爾,今天的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圖為康熙多倫會盟舊址。要想弄清多倫會盟的意義,先理清當時蒙古各部的形勢,簡單講一下,明末蒙古大概分為三塊,漠西蒙古、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就是以準噶爾部為首,在今天中亞地區,漠南蒙古在皇太極時期被征服,有察哈爾部、喀喇沁部等,也就是內蒙古,而漠北蒙古,就是喀爾喀蒙古,今天的外蒙古地區。
多倫會盟前的形勢圖。當年滿清入關征戰天下時,在漠西同時崛起了準噶爾部,滿清征服了漠南蒙古,準噶爾勾結沙俄,要一舉吞併喀爾喀蒙古,其實在皇太極當年征服漠南蒙古時,喀爾喀蒙古不想兩面受敵,也向滿清致書通好,並遣使來朝,算是口頭上服從了清王朝。
康熙戎裝像。康熙大帝看清了當年局勢,認為漠西蒙古準噶爾部野心巨大,勾結沙俄侵略喀爾喀後,必將窺伺中原,於是將其當成滿清生死大敵,鑑於此改變對沙俄方針,迅速與沙俄實現和平,簽訂《尼布楚條約》,緊接著大軍壓進,消滅噶爾丹,康熙親征,這是康熙第一次親征,清軍與噶爾丹在烏蘭布通拉開大戰。
康熙西征噶爾丹凱旋前的親筆勒銘,現藏於蒙古國民族歷史博物館。噶爾丹部大敗,僅數千人將軍回科布多,然後向康熙上請罪誓書,保證不敢再進犯喀爾喀,所以康熙此次親征打掉了噶爾丹的銳氣,內外蒙古得以安寧,喀爾喀蒙古請求歸附,於是在多倫諾爾舉行會盟,正式統一漠北。多倫會盟是滿清重新統一漠北,安定北部邊疆的一個重要步驟,但沒有根除準噶爾部,殘部仍盤踞在科布多地區休養生息,不久再次進行陰謀內亂活動。
-
10 # 時光山人
多倫會盟,是清朝康熙皇帝為了解決北方的蒙古問題,所開展的一次政治會盟活動。在會盟中,康熙運用靈活的政治手腕加強了清朝對外蒙古的統治。
會盟的背景清朝初年,蒙古主要分為三大部落:漠南蒙古(內蒙古),又稱察哈爾蒙古;漠北蒙古(外蒙古),又稱喀爾喀蒙古;漠西蒙古(西蒙古),又稱厄魯特蒙古。漠南蒙古(內蒙古)問題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已經解決。康熙帝親政後,面臨漠北喀爾喀蒙古和漠西厄魯特蒙古的問題。
漠北喀爾喀蒙古(外蒙古)分為三大部:車臣汗部(東部)、土謝圖汗部(中部)、札薩克圖汗部(西部),他們都是成吉思汗的後裔。清朝初年,喀爾喀蒙古各部之間紛爭不斷,沙俄和噶爾丹等勢力也趁機滲透。1688年,噶爾丹率領三萬勁旅東進,突襲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不敵,土謝圖汗部和蒙古宗教領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土謝圖汗之弟)所屬等,逃往內蒙古。在內蒙古烏蘭布通,清軍與前來追擊的噶爾丹騎兵發生激戰,最終噶爾丹因彈盡糧絕而撤退,清軍取得小勝。
康熙皇帝審時度勢,決定利用烏蘭布通勝利擊退噶爾丹內犯的有利時機,採取會盟的方式解決喀爾喀蒙古的難題。
會盟情況1691年四月,康熙帝親率官兵到達距北京800裡的多倫駐營,喀爾喀蒙古三大部、內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貴族前來參與會盟。會盟從五月初一到初六,歷時六天,第一天準備、第二天會盟、第三天冊封、第四天閱兵、第五天建寺、第六天迴鑾。
會盟內容規定喀爾喀蒙古須遵行清廷的法令;令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等具疏請罪,以結束喀爾喀蒙古內部紛爭;廢除喀爾喀三部舊有濟農、諾顏等名號,留汗號,依次授以汗、親王、郡王、貝勒等爵位;依49旗例編族,分左中右三路,設盟,實行盟旗制度。
會盟意義多倫會盟,展現了康熙高超的政治手腕。透過此次會盟改善了喀爾喀蒙古各部與大清之間的關係;按內蒙古設盟旗的辦法,對喀爾喀各部編設了盟旗札薩克,確立了大清對外蒙古的統治和管轄,外蒙古由此正式列入了清政府的版圖。
-
11 # 玄坤文史
多倫會盟發生在康熙三十年,康熙皇帝親自前往多倫諾爾,召見蒙古各部貴族舉行會盟,以調節喀爾喀蒙古內部矛盾,同時也為了加強清王朝對北部邊疆的統治,對喀爾喀蒙古的管理。
多倫會盟
多倫會盟的歷史背景蒙古封為了漠南,漠北,漠西蒙古三大部,漠南蒙古在努爾哈赤時期,後金透過武力征伐,或是結盟等方式,讓漠南蒙古歸降於後金,漠北(喀爾喀)蒙古分為臣汗部、土謝圖汗部、札薩克圖汗部,在皇太極統治時期就臣服於清朝。
康熙皇帝執政時期,札薩克圖汗部發生了一次動盪,漠北蒙古的土謝圖汗部和札薩克圖汗部,他們的祖先本來是兩兄弟,兩個部落之間本來一直保持著世代友好的睦鄰關係,但在康熙元年,札薩克圖汗旺舒克被部下殺害,札薩克圖汗部的動盪導致很多族人就逃亡到了土謝圖汗部。
漠北蒙古
朝廷以康熙皇帝的名義讓旺舒克的弟弟成袞承襲札薩克圖汗位,成袞繼承汗位後想讓土謝圖汗讓逃亡的族人們回到札薩克圖汗部,但是土謝圖汗卻以各種理由推脫,成袞就向朝廷上奏,請求康熙皇帝出面調解,康熙皇帝此時抽不開身,就派大臣說明了自己的觀點,千萬別打仗,兵戎相見,百姓遭殃,以後你們兩人也難並存了。
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又再次派遣大臣,邀請達賴喇嘛一同前往喀爾喀蒙古去調解,再次強調讓雙方冰釋前嫌,放下積怨,不要引發戰亂。但這次清王朝的調解並沒有徹底化解兩部的矛盾,隨著漠西蒙古噶爾丹勢力的崛起,他想要稱霸蒙古,就暗中利用兩部的矛盾,勾結札薩克圖汗準備吞併土謝圖汗部。
噶爾丹
訊息被土謝圖汗知道後,他將計就計誘騙札薩克圖汗到固爾班黑爾格,札薩克圖汗,噶爾丹的弟弟均被殺死,噶爾丹就藉機進攻土謝圖汗部。土謝圖汗部不敵準噶爾部,向康熙皇帝發出求救信,康熙皇帝立刻派使者前來調停,但噶爾丹還是一路追殺土謝圖汗部,而噶爾丹背後又有沙俄的支援,康熙二十九年,康熙皇帝親征噶爾丹,噶爾丹大敗而退。
多倫會盟的意義和影響康熙皇帝趁著這次勝利,就決定以會盟的方式來解決喀爾喀蒙古內部的糾紛,會盟一共進行了六天,地點就在多倫諾爾,會盟有幾項重要內容,一個是讓土謝圖汗對殺死札薩克圖汗寫一個認罪書,來緩解和各部之間的矛盾,這件事主要是做個札薩克圖汗的弟弟策妄扎布看的。
土謝圖汗
第二天康熙皇帝就讓策妄扎布繼承了札薩克圖汗位,接著康熙皇帝赦免了土謝圖汗,隨後康熙皇帝又將蒙古各部編為了三十四旗,建立了盟旗制度,又廢除了喀爾喀蒙古的貴族頭銜,重新授予汗、親王、郡王等爵位,加強了清朝對蒙古各部的統治。
康熙皇帝還在會盟時檢閱了軍隊,以此威懾蒙古各部,又下令修建匯宗寺,當時的蒙古信奉喇嘛教,康熙皇帝也從宗教上加強對蒙古各部的統治,康熙皇帝對蒙古王公們進行了大量封賞,以恩威並施的方式解決喀爾喀蒙古的內部問題,經過多倫會盟,外蒙古正式併入了清朝版圖。
清朝疆域圖
-
12 # 魚羊讀史
關於“多倫會盟”它又稱做是“七溪會盟”、“多倫諾爾會盟”、“康熙會盟”,是康熙為加強北方邊防和對喀爾喀蒙古的管理而進行的一次管理事件。清代的“多倫會盟”對於加強中國統一,鞏固北部邊防,具有重要的意義,它進一步發展了清朝中央與內外蒙古的關係,加強了對喀爾喀部的管理,正如康熙所說:“昔秦興土石之功,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在沙俄入侵和噶爾丹叛亂的形勢下,清廷採取的措施是有積極作用的。關於“多倫會盟”的背景又是什麼呢?
首先關於“多倫會盟”的背景,那時是在明末清初的時期,在廣袤的戈壁大漠的三面:南面、北面和西面,蒙古草原主要分為三個大部分:第一是漠南蒙古,又稱察哈爾蒙古;其二是漠北蒙古,又稱喀爾喀蒙古;第三就是漠西蒙古,又稱厄魯特蒙古。
其中關於漠南蒙古問題早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時期就已經得到了解決。後來在康熙帝親政後,主要面臨的就是漠北喀爾喀蒙古和漠西厄魯特蒙古的問題。另外,漠北喀爾喀蒙古也就是外蒙古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別是:車臣汗部(東部)、土謝圖汗部(中部)、札薩克圖汗部(西部),此外,他們基本上都是成吉思汗的後裔。據說他們早在皇太極的時期,就已經全體表示臣服。至於康熙朝出現漠北蒙古的這一問題就要從一樁血案說起。
▲烏蘭布通之戰前後各方形勢圖
根據歷史資料的相關記載中,兩個部落土謝圖汗與札薩克圖汗,他們的祖先原本是兄弟,相互之間都是非常的友善,可是後來卻發生了兩部關於大汗的血案。後來於噶爾丹插手,利用兩部的矛盾,試圖拉攏札薩克圖汗,想要吞併土謝圖汗部的目的,最後還發動了東侵喀爾喀的戰爭。康熙帝為了解決這一事件,他抓住有利時機,利用喀爾喀蒙古內部的紛爭,並同時採取會盟的計策,來解決喀爾喀蒙古的難題。
烏蘭布通之戰在清軍的英勇進攻下噶爾丹的“駝城”被攻破,“陣斷為上”,清軍乘勢進擊,大敗叛軍,“噶爾丹乘夜遁去”。清軍的傷亡也很嚴重,康熙的舅舅佟國綱中槍身死狡詐的噶爾丹於兵敗之後,派入去清營“卑詞乞和”,施用緩兵之計,但作為清軍前線統帥的福全,在懼戰、妥協思想指導下未能乘勝追剿,致使噶爾丹逃逸而去。清政府為了進一步平定沙俄支援下的噶爾丹叛亂、鞏固北部的邊防,一面在木蘭行圍習武,“秣馬厲兵,教營伍,練攻戰,激勵將士,申明賞罰”,以提高士氣和戰鬥力;一面對“紛紛潰散,來求歸附”的喀爾喀蒙古人民及時地採取了措施命喀爾喀三部人民“附牧蘇尼特諸部界,發歸化城倉米贍之”,進行了安頓。
多倫會盟過程多倫會盟,可以說是烏蘭布通之戰的一個繼續。據說在烏蘭布通之戰以後,清廷總結了對管理蒙古的經驗教訓,於是推行察哈爾蒙古盟旗制度,增加喀爾喀各部王公的數目,適當均衡各部的勢力,以行政組織來調節各部之間的關係。那麼關於多倫會盟的過程又是怎樣的呢?
▲為紀念多倫會盟,近年樹立起會盟紀念柱
首先是主要派遣內大臣索額圖來傳達諭旨:其中要求土謝圖汗寫出認罪書,並承認自己的罪行。後來將認罪書發給與盟的各部首領,以此來求取各族的諒解與寬容。
其次在會盟過程中,經過各個喀爾喀王公貴族行三跪九叩禮之後,開始進行三項議程:
(一)赦免:宣佈赦免了關於土謝圖汗的罪行,並將冊文和汗印授予給了土謝圖汗。
(二)承襲:賜封被土謝圖汗殺害的札薩克圖汗的親弟策妄扎布來承襲他的兄弟為札薩克圖汗。
(三)編旗:答應喀爾喀貴族請求,重新對喀爾喀的旗幟進行編設。
(四)賜宴:宴請這些各族賓客,於是進行了賜宴共約200桌的盛大宴會,
再者主要就是進行一些冊封,其中包括了對各個人士的賞賜,之後又賜宴款待,再者就是完成了“皆執臣禮”的等級序列,實行清朝封爵制度和法律制度。
最後康熙帝身穿一身戎裝,頭戴鑲有貂皮的頭盔,佩帶胯刀和弓箭,騎馬繞場一週,進行大閱儀式。敕建匯宗寺。
最終康熙帝在喀爾喀王公貴族列隊的跪送中,駕車回京。
多倫會盟意義從歷史上的角度來看,康熙三十年五月,清王朝為了鞏固國家北部邊疆的安全,選擇地理位置適中的多倫諾爾,並召集進入漠南的喀爾喀三部首領和哲布尊丹巴活佛,以及內蒙古各部四十八旗王公貴族在距多倫城大約25公里的十三里灘草原舉行會盟。康熙帝透過賞賜,宴請,冊封,化解了各個部族之間的矛盾,使他們盡釋前嫌。另外還在會盟宴會上,對內蒙各旗給予了一定的獎勵。還共同商討北部邊疆的相關事宜,還按照內蒙古設旗的辦法,對喀爾喀各部編設了盟旗,從而最終確立了對外蒙古的統治和管轄。從此,改善了喀爾喀蒙古各部與清之間的關係,並使清王朝對漠北地區的管轄得到加強。
▲外蒙古則正式的列入到了清政府的版圖
另外,外蒙古則正式的列入到了清政府的版圖中。這樣一來就徹底解決了兩千多年來蒙古高原對中原威脅。雖然,已經歷經幾百年的時間,在時間的沖刷下,昔日那威武壯觀的會盟場面早已經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有亙古不變的草原和發生的往事。
-
13 # 常棣tandy
在清朝平定噶爾丹叛亂的統一戰爭中,聖祖統率喀爾喀三部與內蒙古49旗舉行“會盟”,及時地把內蒙古盟旗制推廣到喀爾喀三部的外蒙古地區,取得了完全成功。
一、多倫會盟前的喀爾喀蒙古情勢
喀爾喀蒙古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孫達延車臣最小的兒子格埒森扎賚爾琿臺吉的後裔,其部稱喀爾喀,其遊牧範圍東達額爾古納河和呼倫貝爾,西連阿爾泰山,北面包括貝加爾湖到石勒喀河一帶,南鄰內蒙古。
最早分七旗,分別由格埒森扎賚爾琿臺吉的7個兒子領之。分左右兩翼,長子、次子、六子、七子為右翼,留牧於杭愛山,由長子阿什海達爾罕為右翼長;三子、四子、五子為左翼,徙牧於土拉河、克魯倫河流域,由三子諾諾和偉徵諾顏為左翼長。
正如文獻所載:喀爾喀蒙古“析眾萬餘為七旗,授子七人領之”。後來逐漸形成為三汗,即右翼的扎薩克圖汗、左翼的土謝圖汗、車臣汗。另外,賽音諾顏部隸屬於土謝圖汗。
1.清初喀爾喀蒙古的內訌
清初,喀爾喀蒙古三大部已經形成。崇德三年(1638年),喀爾喀蒙古三汗向清王朝呈表稱臣,獻“九白之貢”,即“每歲汗及濟農、諾顏、大臺吉等各貢白馬八匹,白駝一頭,謂之‘九白之貢”。康熙元年(1662年),喀爾喀三部發生內訌。
右翼和託輝特部的扎薩克額琳沁殺死了扎薩克圖汗旺舒克,沒經清朝批准,旺舒克之兄綽墨爾根自立為汗,因而其部眾多不服,紛紛歸附左翼的土謝圖汗。康熙九年,清廷下令廢掉綽墨爾根,而令旺舒克之弟成袞承襲扎薩克圖汗號。成袞雖然在抗擊沙俄入侵、整頓本部的封建秩序方面取得成績,但是在收攏本部部眾時卻與左翼土謝圖汗部發生了矛盾。
原來在右翼內訌時,其部眾歸附土謝圖汗部甚多,成袞向土謝圖汗索要部眾,土謝圖汗部予以拒絕。成袞無奈,只好求助於達賴五世,達賴就派扎爾布奈到漠北,召集喀爾喀各部會盟,協商解決這一問題。
然而土謝圖汗拒絕出席會盟,致使問題久拖不得解決。康熙二十三年,成袞上疏清廷要求解決。聖祖對喀爾喀的形勢十分關心,因為內訌削弱了喀爾喀部的力量,不利於漠北的穩定,不利於對沙俄人侵的抵制,不利於清廷對漠北和西北的統治,於是他下令達賴五世(此時尚不知達賴五世已去世、西藏實權掌握在第巴·桑結嘉措手中)派人配合清朝大臣,赴漠北調解喀爾喀各部的矛盾。
2.庫倫伯勒齊爾“會盟”
第巴·桑結嘉措當即派參巴陳布呼圖克圖赴漠北,但此人行至歸化城卻生病死去。第巴·桑結嘉措又派噶爾亶西勒圖赴漠北。清朝使臣理藩院尚書阿喇尼與噶爾亶西勒圖商定,康熙二十五年喀爾喀各部在土謝圖汗部庫倫伯勒齊爾“會盟”。
“會盟”,又稱“大閱”、”會閱”,是蒙古各旗或扎薩克定期集會,協商解決重大問題的一種特殊的組織形式,以達到調解矛盾、實現團結的目的。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八月,喀爾喀蒙古各汗、濟農、諾顏、臺吉、宰桑齊聚土謝圖汗部庫倫伯勒齊爾舉行“會盟”。清朝對此次會盟十分重視,派出理藩院尚書阿喇尼和額駙巴特馬什及大喇嘛等行24人、隨員200餘人赴會。
八月二十二日阿喇尼傳達了聖祖的諭旨:“爾等以兄弟之親,互相吞併,異日必至交惡生亂”,”爾汗、濟農、臺吉等,當仰體朕意及達賴喇嘛之心,盡解前怨,將兄弟人民各歸本扎薩克,令其和協,照舊安居”。喀爾咯各部均表示願意遵從聖祖的旨意。經協調決定:“兩翼互相侵佔之臺吉人民,令各歸本主。一切應審結事件俱審擬完結。
各濟農、諾顏、臺吉等跪於佛像之前,發重誓:“自今以往,永當和協。”至此,喀爾喀兩翼的矛盾才算基本解決。清政府又將喀爾喀蒙古原設八旗改析為十四旗,意在分其勢,更加便於朝廷控制。
庫倫伯勒齊爾“會盟”,基本上解決了喀爾喀蒙古內部的矛盾,調整了喀爾喀各部的關係,使之重歸於好。特別是清政府透過“會盟”加強了對喀爾喀各部的控制,為日後統一喀爾喀蒙古奠定了基礎。
二、噶爾丹爭奪喀爾喀蒙古
庫倫伯勒齊爾“會盟”,無疑阻礙了噶爾丹的“東進”計劃,噶爾丹千方白計地破壞庫倫伯勒齊爾“會盟”,派其屬下車臣烏巴什到喀爾喀右翼,令其單獨召開右翼各部“會盟”。
車臣烏巴什在喀爾喀右翼“會盟”會上宣稱:“汝右翼人等,毋得違扎薩克圖汗令,違者即為叛教。”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九月,噶爾丹又率兵3萬進佔喀爾喀右翼扎薩克圖汗部,並誘使扎薩克圖汗進攻土謝圖汗部。土謝圖汗也有責任,就是他沒有遵照庫倫伯勒齊爾“會盟”的規定,將投附於他的扎薩克圖汗的部眾全部歸還給扎薩克圖汗,而是隻遣還其半,致使噶爾丹挑撥陰謀得逞。
1.噶爾丹重新挑起喀爾喀蒙古內部矛盾
扎薩克圖汗將上述情況奏報朝廷,聖祖令他們遵守盟誓,不得擅自動武。當噶爾丹率眾分南北兩路進攻土謝圖汗時,激起土謝圖汗部眾的憤怒,敦促土謝圖汗起兵迎戰。土謝圖汗沒有向朝廷奏報,就貿然起兵迎戰。在戰鬥中,將扎薩克圖汗沙喇擒獲並處死。噶爾丹趁扎薩克圖汗部失去首領而混亂之際,掠走了大量扎薩克圖汗部眾。
康熙二十七年五月,噶爾丹又命其弟多爾濟扎卜率400人到車臣汗境內哨探,恰遇土謝圖汗長子噶勒丹多爾濟率5000人往援土謝圖汗,雙方發生戰鬥,多爾濟扎卜被殺。於是,噶爾丹便藉口扎薩克圖汗及自己的弟弟多爾濟扎卜被殺,於康熙二十七年六月,分三路大舉入侵喀爾喀土謝圖汗部。土謝圖汗率兵起而反抗。
後來,在前來進行調解的朝廷使者和西藏拉薩使者的勸說下,土謝圖汗同意退兵議和。噶爾丹答應和喀爾喀土謝圖汗部議和,卻加緊部署兵力,乘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主力抗擊沙俄入侵之機,自杭愛山後突然襲擊土謝圖汗部。
土謝圖汗派人向朝廷求救,同時發兵迎戰噶爾丹但是由於腹背受敵,無力支撐,倉惶南逃。噶爾丹軍乘勢沿克魯倫河東下劫掠車臣汗部,車臣汗部兵敗,人心惶惶,便在巴顏烏蘭集會,決定南遷內附。噶爾丹大軍卻穿過車臣汗部東隅,直達呼倫貝爾,但是噶爾丹也擔心後路被切斷,於七月回師。
八月初四日在回師途中,與土謝圖汗部主力相遇於鄂羅會諾爾。經過三天的激戰,土謝圖汗大敗,土謝圖汗部也被迫南遷。喀爾喀蒙古各部南逃的景象十分悲慘,文獻記載:“喀爾喀通國各棄其廬帳、器物、馬駝、牛羊,紛紛南竄,晝夜不絕。”
面對大批南遷的喀爾喀部眾,聖祖一度左右為難,他後來回憶說:“其時若不允其內附,恩養所得,必皆淪入厄魯特”,這無疑是縱容噶爾丹的掠奪行徑,助長噶爾丹分裂勢力的擴大;如果允許喀爾喀內附,那麼噶爾丹必然“假此釁端,與我朝構難”,而且噶爾丹已經來疏,要求朝廷對內附的喀爾喀部眾,“或拒而不納或擒以付之”。
2.喀爾喀蒙古的內附
經過深思熟慮,聖祖決定,甘願冒與噶爾丹開戰的風險,接納內附的喀爾喀各部。並下令將內附的喀爾喀蒙古各部安排在蘇尼特、烏珠穆沁、烏喇特各部牧地放牧,同時運送糧食,予以賑濟。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四月,聖祖敕諭噶爾丹:喀爾喀部被你所敗,前來投朕,朕均收撫,安插於汛界之外,並賑給糧米。朕統御天下,朕不收撫,誰能撫之?”指出:“戰爭非美事,輾轉報復,將無已時,仇敵愈多,亦不能保其常勝。是以朕欲爾等解釋前仇,互市交易,安居輯睦,永息戰爭。”聖祖仍然抱著和解的態度,力圖調解準噶爾部與喀爾喀部之間的矛盾,制止戰爭。
喀爾喀各部南遷之後,清廷雖然撥給牧地,並多次給予賑濟,喀爾喀各部在南遷過程中部眾散失甚多,但其多數沒有接受因內訌而力量削弱,慘遭噶爾丹侵掠,喪失家鄉的教訓,當他們進入內蒙古之後,仍然是日無法度,不受約束,以強凌弱,自相搶掠,甚至搶劫驛站和漠南蒙古。同樣,漠南蒙古有時也對喀爾喀蒙古進行搶掠,情況十分混亂。
本來,在這次喀爾喀蒙古南遷中,漠南蒙古不僅撥出肥沃的牧地供喀爾喀蒙古使用,而且還出兵保護喀爾喀蒙古南遷。喀爾喀蒙古對漠南蒙古的劫掠,使漠南蒙古甚為傷心和反感,也時有劫掠喀爾喀蒙古的事件發生。
這種相互劫掠,無疑增加了喀爾喀蒙古與漠南蒙古之間的矛盾,影響了邊疆的穩定,危及清朝統治的鞏固,必然引起清廷的嚴重關切。
一些較為開明的喀爾喀蒙古貴族,如以車臣汗之叔納木扎勒為首的一些貴族,已經意識到加強內部團結的重要性,要求朝廷在喀爾喀蒙古也像漠南蒙古那樣實行盟旗制度。他們的這要求與聖祖的想法正好一致。聖祖說:“喀爾喀來降者飢困已極,自相劫掠,應速置扎薩克,遣賢能蒙古王、臺吉等,曉示法度,收集離散。”為此,聖祖接受了納木扎勒等人的請求,決定在喀爾喀蒙古各部建立盟旗制度,以便有效地把喀爾喀蒙古管理起來。
這項舉措,自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十月初八日開始,派科爾沁土謝圖親王、喀爾喀達爾漢親王等率漠南蒙古各旗所派的都統、副都統等赴喀爾喀蒙古諸部,分三路“增設扎薩克(旗長),收集離散之眾,分為旗隊,以便督察”。不久,在庫倫伯勒齊爾“會盟”時建立的14旗基礎上又增置12旗,在喀爾喀蒙古共建26旗。
三、多倫會盟的過程
烏布通戰役之後,聖祖決定於康熙三十年(1691年)五月在多倫諾爾(七水泊)舉行“會盟”,這次“會盟”不同於往昔:一是聖祖決定親臨“會盟”,反映了清朝對這次“會盟”的重視;二是參加“會盟”的不僅有喀爾喀蒙古各部貴族,還有漠南蒙古49旗的扎薩克。這次“會盟”的規模是空前的。
四月三十日,聖祖抵達多倫諾爾,命兵部尚書馬齊等將喀爾喀各部及漠南蒙古49旗與會者按等從百里移近50裡,環繞皇帝行營同列。五月二日,“會盟”正式開始。
首先明確是非,解決喀爾喀蒙古內部的團結問題。土謝圖汗在“自行陳奏”中,承認了自己擅殺扎薩克圖汗沙喇的錯誤,同時也指出沙喇背叛喀爾喀諸部投附噶爾丹的罪行。聖祖既明確土謝圖汗殺死沙喇應負主要責任,又念其率眾來歸,因而不予處分;而對扎薩克圖汗投附噶爾丹一事,因沙喇已死,部眾已南遷歸附,也既往不咎。以此來促進喀爾喀各部的團結和統一,孤立噶爾丹。
聖祖的這一決定,受到喀爾喀蒙古各汗及大小臺吉的一致擁護。五月三日,根據喀爾喀各部的要求,按照漠南蒙古“四十九旗編為旗隊,給地安插”的原則,決定將喀爾喀蒙古編為36旗,土謝圖汗、車臣汗的名號保留,封扎薩克圖汗部的策妄扎卜為和碩親王,其餘蒙古貴族,均去其原有的濟農、諾顏等名號,按等級分別授以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臺吉等銜。
並強調:“自今以往,爾等休朕愛養之恩,各守法度,力行恭順。如此,則爾等生計漸蕃,福及子孫,世世被澤;若違法妄行,則爾等生計既壞,且國法俱在,凡事必以所犯之法治罪。”
同日,聖祖還向喀爾喀各部首領頒發了豐厚的賞賜。五月初四日,“會盟”舉行盛大的閱兵典禮,受閱的有騎兵近萬人,步兵1200人,炮兵500人,銅炮70門。受閱隊伍長約10裡,顯示了強大的軍事力量,增強了喀爾喀部眾依靠朝廷收復故土的信心。
考慮到黃教在蒙古族中的影響,聖祖在五月初六日、初七日又兩次接見黃教的代表人物哲布尊巴胡圖克圖,令其竭力維護喀爾喀蒙古各部的團結。會盟”中,許多蒙古部眾提出“願建寺以彰盛典”的要求,聖祖決定撥出專款,在多倫諾爾建立“匯宗寺”。
四、多倫會盟的意義
多倫“會盟”的影響是深遠的,意義是重大的:
第一,由於在喀爾喀蒙古實行了盟旗制度,加強了清朝廷對喀爾喀蒙古諸部的直接控制,密切了與喀爾喀蒙古諸部的聯絡。新任命的扎薩克是清朝的一旗之長,既要管理本旗的軍事、行政、司法各項事務,又要絕對執行皇帝的旨意,服從理藩院的命令,使喀爾喀蒙古各盟旗成為清朝有機整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併成為保衛邊疆的重要力量。
對此,聖祖認識得十分深刻,他說:“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他還說:“本朝不設邊防,以蒙古部落為屏藩耳。”
第二,多倫“會盟”,使喀爾喀蒙古重新統一,增強了團結,徹底孤立了噶爾丹分裂勢力,加速了噶爾丹的滅亡。如果說過去由於喀爾喀蒙古內訌,使噶爾丹有機可乘,擊敗了喀爾喀蒙古各部的話,那麼,此次“會盟”,喀爾喀蒙古各部之間增強了團結,也使噶爾丹的挑撥不能得逞。
喀爾喀蒙古各部的統一,兵力的增強,有力地打擊了噶爾丹分裂勢力,加速了噶爾丹勢力的最終覆滅。
第三,沙俄向外擴張,圖謀中國領土,喀爾喀蒙古各部處於抗擊其入侵的最前線,因而喀爾喀蒙古力量的強大與否直接影響到清朝北部邊境的安定。
多倫“會盟”的成功,吸引著處於沙俄統治下的喀爾喀蒙古部眾,不斷地擺脫沙俄的統治,歸附清朝,這就進一步孤立和打擊了沙俄侵略勢力。
例如,康熙三十年(1691年),原車臣汗部車布登屬下部眾1000餘戶,掙脫沙俄的羈絆,歸附清朝。康熙三十二年,原土謝圖汗部屬600餘戶,也擺脫沙俄的統治,歸附清朝。
喀爾喀蒙古諸部的力量增強了,有力地抵制了沙俄對中國的入侵,保衛著中國北方邊疆的安全。
(全文完)
-
14 # 致閱歷史
多倫諾爾會盟是指清朝康熙帝為調解喀爾喀蒙古各部之間的矛盾,加強北方邊防及對喀爾喀蒙古的管理,於康熙三十年(1691年)在多倫諾爾(今多倫縣)與蒙古各部貴族進行的會盟,會盟標誌著喀爾喀蒙古正式併入清朝。”多倫”,蒙古語意思是七,”諾爾”蒙古語意思是泊,就是附近有七個小湖泊的意思。
1635年,皇太極從成吉思汗正統傳人額哲處取得傳國璽,成為蒙古名義上的最高領袖,漠南蒙古被清朝控制。漠北喀爾喀蒙古分為三大部:車臣汗部(東部)、土謝圖汗部(中部)、札薩克圖汗部(西部)。進”九白之貢”,表示臣服。
康熙元年(1662年),札薩克圖汗旺舒克被部屬所殺,許多部民,為避戰禍,逃到土謝圖汗部。事後,康熙帝命旺舒克之弟成袞承襲汗位。後札薩克圖汗沙喇要求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歸還本部逃亡部民,未果。札薩克圖汗多次上疏康熙帝,康熙帝指出:”生事互殺,交相戰爭,兵戎一起,姑不論人民困苦,即兩汗豈能並存?”(《平定朔漠方略》卷二)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派大臣調解。康熙帝強調:”恐兩部不和,必致有攻戰之患。”札薩克圖汗與土謝圖汗,懸掛佛像,共同盟誓:”自今以往,當永遠和協。”噶爾丹插手拉攏札薩克圖汗,與噶爾丹會兵。土
謝圖汗以此為由,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派人誘騙札薩克圖汗沙喇及其臺吉等,到固爾班黑爾格,殺害。又殺死噶爾丹之弟多爾齊扎卜。
噶爾丹藉此機會於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率三萬勁旅東進,突襲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和弟弟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敗退,奔向內蒙古,噶爾丹也藉口追趕土謝圖汗而到達今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境內的烏蘭布通(蒙古語,意為紅山)。康熙帝決定親自解決外蒙古問題。
會盟過程
康熙三十年(1691年)四月,康熙帝親率官兵到達距北京800裡的多倫諾爾(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駐營。喀爾喀蒙古三大部、內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貴族的營帳,以康熙帝大營為中心,四面環繞。
五月初一
派內大臣索額圖傳諭旨:土謝圖汗對殺死札薩克圖汗寫出認罪書,承認”擾害生靈,實臣等之罪”。將”認罪書”發給與盟的各部首領,以求取得札薩克圖汗弟策妄扎布等的諒解寬容。
五月初二
在御營外搭起黃色御帳篷。御帳篷南向兩側,設紫紅色長帳篷,邀請蒙古王公進駐。正對御座有一帳篷,帳內桌上擺滿了金銀器、酒杯等用具。在皇帝御帳兩側的長桌上,擺滿了豐盛的食物。其中有特意從北京帶來的四頭大象,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土謝圖汗、札薩克圖汗弟策妄扎布、車臣汗四人坐在第一排。其他官員按序列座。喀爾喀總計近千人。向八旗軍擁護下的康熙帝行三跪九叩禮。
然後進行三項議程:
第一,康熙帝宣佈赦免土謝圖汗之罪,將冊文和汗印授予土謝圖汗。
第二,封被土謝圖汗殺害的札薩克圖汗親弟策妄扎布承襲其兄汗位。
第三,康熙帝應允喀爾喀貴族請求,宣佈”將爾等與朕四十九旗一例編設,其名號亦與四十九旗同”。分喀爾喀為三十四旗,下設參領、佐領,從行政建制上與內蒙古各旗劃一。第四,康熙帝主持約200桌的盛大宴會,親手把酒按次序遞給哲布尊丹巴,三位喀爾喀親王,二十位主要臺吉。他們都跪著接酒,一手持杯,同時叩首,宴請時各種雜技、木偶演出助興。
五月初三
第一,對哲布尊丹巴、三部汗各賞銀千兩,蟒緞、綵緞各15匹。他們跪謝山呼萬歲。
第二,康熙帝再次召見哲布尊丹巴、土謝圖汗、策妄扎布、車臣汗等共35人賜宴。用蒙古語與他們交談,土謝圖汗、車臣汗等奏曰:”聖主如此深仁,臣等恨歸順之晚耳!惟願聖壽萬年,俾臣等仰沐洪恩,長享太平之福。”(《清聖祖實錄》卷一五一)
第三,分別封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臺吉,在爵位上完成了”皆執臣禮”的等級序列,實行清朝封爵制度和法律制度。
五月初四
康熙帝身著戎裝,頭戴鑲有貂皮的頭盔,佩帶胯刀和弓箭,騎馬繞場一週,下馬射箭,十矢九中。蒙古王公震驚。隨後閱兵。部隊按八旗序列,有騎兵、步兵、炮兵等,約10000名騎兵和1200名步兵,排列長約10裡。步兵和炮兵在行列中間,騎兵分列兩翼。康熙帝乘馬由中間透過檢閱部隊,然後登上一座小山包。在這裡安設御帳,四周侍衛林立。喀爾喀王公來到帳前站列於右,八旗大臣、都統站列於左,演習隨即開始。步兵騎兵漢軍火器營先後入場,喀爾喀王公悚懼震驚懾服。
五月初五
康熙帝敕建匯宗寺。”有如江河之歸於大海”之意,康熙帝還巡視了喀爾喀營地,對窮困者賞以銀幣,對喀爾喀貴族賞給大批牛羊。匯宗寺成為居住在內蒙喀爾喀人朝拜的宗教中心。
五月初六
迴鑾。康熙帝再次單獨會見哲布尊丹巴、土謝圖汗,並賞賜御用帳幕和金盤、瓷碗等物。喀爾喀王公貴族列隊跪送皇帝車駕回京(參見《清聖祖實錄》卷一五一)。
回覆列表
多倫會盟又稱七溪會盟、多倫諾爾會盟、康熙會盟是康熙為加強北方邊防和對喀爾喀蒙古的管理。清初喀爾喀蒙古各部紛爭,牽扯到俄國干涉和噶爾丹插手,事情相當複雜。喀爾喀內部紛爭,不能訴諸武力,只能協商調解。於是,康熙帝要親自調解其內部的矛盾與紛爭,親臨塞外,主持會盟。於康熙三十年(1691)在多倫諾爾(多倫)與蒙古各部貴族進行的會盟。
康熙三十年(1691年)四月,康熙帝親率官兵到達距北京800裡的多倫諾爾 (多倫)駐營。喀爾喀蒙古三大部、內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貴族的營帳,以康熙帝大營為中心,眾星捧月,四面環繞。從五月初一日到初六日,進行會盟。五月二日,康熙於御營殿帳依次召見內蒙古、外蒙古王公貴族,並賜宴。次日,召集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哲布尊丹巴等35名喀爾喀三部貴族會盟。主要內容為:
規定喀爾喀蒙古須遵行清廷的法令;令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等具疏請罪,以結束喀爾喀蒙古內部紛爭;廢除喀爾喀三部舊有濟農、諾顏等名號,留汗號,依次授以汗、親王、郡王、貝勒等爵位;依49旗例編族,分左中右三路,設盟,實行盟旗制度。此次會盟,改善了喀爾喀蒙古各部與清之間的關係,並使清王朝對漠北地區的管轄得到加強。
五月初三日,冊封。
第一,賞賜。對哲布尊丹巴、三部汗各賞銀千兩,蟒緞、綵緞各15匹。他們匍匐於“聖主深仁”的“洪恩”之下而感激莫名,山呼萬歲。
第二,賜宴。康熙帝再次召見哲布尊丹巴、土謝圖汗、策妄扎布、車臣汗等共35人賜宴。康熙帝用蒙古語與他們邊吃邊談,氣氛親切,情感融洽。土謝圖汗、車臣汗等奏曰:“聖主如此深仁,臣等恨歸順之晚耳!惟願聖壽萬年,俾臣等仰沐洪恩,長享太平之福。”
第三,封號。分別封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臺吉,在爵位上完成了“皆執臣禮”的等級序列,實行清朝封爵制度和法律制度。
五月初四日,大閱。
康熙帝身著戎裝,頭戴鑲有貂皮的頭盔,佩帶胯刀和弓箭,騎馬繞場一週,回來下馬,親自彎射,十矢九中。眾蒙古王公貴族觀射後,震驚地感嘆稱:“神武也!”隨後閱兵。受檢閱的部隊,按八旗序列,有騎兵、步兵、炮兵等,據隨行的耶穌會士張誠統計,約10000名騎兵和1200名步兵,排列長約10裡。步兵和炮兵在行列中間,騎兵分列兩翼。康熙帝乘馬由中間透過檢閱部隊,然後登上一座小山包。在這裡安設御帳,四周侍衛林立。康熙帝命喀爾喀王公來到帳前站列於右,八旗大臣、都統站列於左,演習隨即開始。響亮的號角吹響後,先是步兵列隊前進,角鳴聲停,行進也停,如此反覆,三進三停。突然號角聲大作,所有騎兵,大呼前進,萬馬奔騰,聲動山谷。隨之,漢軍火器營,槍炮齊射,聲震大地。演習部隊賓士到康熙帝所在地的附近,戛然而止,整好隊形。演習完畢,喀爾喀王公對於強大軍容、莊嚴軍威、嚴肅軍紀、新式軍械,感到驚異。炮兵又進行了出色的打靶表演。土謝圖汗等悚懼失態,幾乎躲避。多倫諾爾草原上空前的大閱,喀爾喀人為之震驚,為之懾服。
五月初五日,建寺。
康熙帝敕建匯宗寺。為什麼寺名“匯宗”呢?他解釋說“有如江河之歸於大海”之意,就是江河入海、萬川歸一的意思。後來乾隆帝詮釋說:“昔我皇祖之定喀爾喀也,建匯宗寺於多倫,以一眾志。”康熙帝還巡視了喀爾喀營地,對窮困者賞以銀幣,對喀爾喀貴族賞給大批牛羊。匯宗寺成為居住在內蒙喀爾喀人朝拜的宗教中心。
五月初六日,迴鑾。
康熙帝再一次單獨會見哲布尊丹巴、土謝圖汗,並賞賜御用帳幕和金盤、瓷碗等物。喀爾喀王公貴族列隊跪送皇帝車駕回京。
影響
1691年康熙皇帝與喀爾喀蒙古(外蒙古)首領們於多倫諾爾(今內蒙古)會盟,標誌著外蒙古納入了清帝國的版圖,從而徹底解決了兩千多年來蒙古高原對中原威脅。喀爾喀蒙古分為土謝圖汗(居首)、車臣汗和札薩克圖汗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