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月故鄉
-
2 # 江湖小曉生
齊國和魯國,是兩個並行于山東大地上的諸侯國。早在周朝建立以後,這兩個諸侯國便已經存在了。
只不過不同的是,齊國最初的國君,是姜子牙以及他的後人。後來齊國大夫田和取代齊康公,成為齊國國君,自此姜子牙一脈斷絕。
而同時期的魯國的第一任國君,是周公旦的兒子伯禽。此後魯國一直都是伯禽的後代繼承國君之位,直到楚考烈王滅魯為止。
齊國講究任人唯賢,所以寒士也可以當政。1、姜太公講究不拘一格降人才。姜太公治理齊國的理念,和周公旦是有區別的。姜太公認為,只要這個人賢明而且有才能,那麼就可以任用。
可是周公旦卻覺得這麼一來,後世一定會有臣子叛亂,取代姜氏一族的統治。果不其然,這件事還是被周公旦給言中了。
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見,太公問周公曰:“何以治魯?”周公曰:“尊尊親親“。太公曰:“魯從此弱矣。”周公問太公曰:‘“何以治齊?”太公曰:“舉賢而尚功”。周公曰:“後世必有劫殺之君。”---《淮南子,齊俗訓》
不過姜太公的治國理念,本身是沒有任何錯誤的。從大局的角度來說,用賢能之人可以很好治理國家,畢竟這些人能力強,品德高尚。
所以齊國一直以來都是諸侯國中的翹楚,這跟當初姜太公制定的治國方略是有很大關係的。
2、田和的祖先,是陳國逃亡來齊國的。姜太公的後人們,秉持著這種治國理念,不光是任用國內的人才,只要是流亡前來的人才,國君們也會重用。
田和的祖先陳完,本身是陳華人。齊桓公時期,陳宣公擔憂太子禦寇和公子完密謀造反,所以就殺掉了太子禦寇,結果公子完擔心禍及自己,就帶著家眷逃到了齊國。
齊桓公是一位明君,他發現潛逃過來的陳完是個人才,立刻就打算封他為卿。陳完哪裡懂得齊國的治國之道,他認為自己是外逃前來的人,不應該封如此高官,所以拒絕不接受。齊桓公為此就將他封為工正之官。
此後老陳家一直都在齊國做官,而且是越做越高,逐漸成為了齊國的大家族。陳完的八世孫田和,在時機成熟以後,便取代了齊康公,成為了齊國國君,依舊沿用齊國的國號。
3、百家爭鳴的雛形,應該就是齊國的任人唯賢。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各地的人才都可以前往其他國家做官。可以說當時的春秋戰國和現在的歐洲非常類似。
其實我們不知道的是,最初諸侯國之間,人才是不能隨意流通的。很多人才寧可爛在家裡,都不會到其他國家去效力。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燭之武退秦師》
比如我們十分熟悉的濁之武退秦師裡的濁之武,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是一個人才,可是他一輩子沒有得到鄭伯的重用,他也沒有去其他國家施展抱負。到了晚年才被鄭伯想起來,實在是可惜了。
而齊桓公時代,外華人才可以隨意進入齊國效力,陳完是一個例子,管仲也是一個例子。在管仲的幫助下,齊桓公成為了春秋第一霸主。
魯國講究任人唯親,國家是本國貴族的資源。1、周公旦講究尊尊親親。魯國的開國之君是周公旦的兒子伯禽。周公旦認為,要想治理好國家,就必須要做到兩點,上能夠尊奉周天子,下能夠任用親戚。
對周天子的尊奉,這是周公旦首先要求要做到的。為此魯國完全儲存了周禮,是周禮實行延續最好的一個諸侯國。
任用親戚,這也是周公旦的施政理論。因為周公旦認為,只有諸侯王的親戚,才會考慮諸侯王家族的利益。
所以魯國的貴族基本上壟斷了官場,至少所有實權,都在魯國貴族手裡。即使發生了暴動政變,繼承魯國國君之人,一定也是上一任魯國國君的親戚。
這樣一來魯國的確能夠一脈相承了,可是同時也會逐漸走向衰敗,畢竟貴族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治國。
2、周公旦家族,世代掌握著周王室的權力。我們常常聽說一句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講的就是周公旦輔佐周成王時期,能夠盡心盡力地招攬人才。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周公旦輔成王背後還有一個歷史事實,那就是周公旦成為了權傾朝野的權臣。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厲王死於彘。太子靜長於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為王,是為宣王。宣王即位,二相輔之,脩政,法文、武、成、康之遺風,諸侯覆宗周。十二年,魯武公來朝。---《史記》
不光周公旦如此,周公旦的後世子孫和召公奭的後世子孫世世代代都掌握著周朝的政權。他們雖然不篡位,可是儼然已經成為了周王室最大的威脅。
不能排除子孫後代中有一些比較垃圾的貨色,所以周王室是越混越慘,到了春秋時期逐漸降低地位,縮小地盤,到了戰國時期,甚至被滅了。
3、任人唯親,顯然不是治國之道。從後世的治國經驗來看,你是人才,你的子孫後代真的未必就是人才,爛泥扶不上牆的有一大把。
兩漢時期,為了選取人才,採用舉孝廉的方式。結果這種方式依舊成為了貴族集團壟斷官場的工具,因為舉孝廉的權力在貴族手裡,有多少貴族不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做官呢?
為此漢王朝其實看似強悍,後期衰敗起來非常快。曹操當政以後,唯才是舉,終於在短時間內遏制了這一歪風邪氣。
可是沒多久,情況又發生了變化,曹操去世後,曹丕採取九品中正制選拔官員,選官權力再次落在了貴族手裡,這是皇權向貴族低頭的表現。所以曹魏衰敗起來也很快。
總結:齊國治國之道,顯然要勝過魯國。對君王家族來說,魯國一脈相承,當然是比齊國要好。畢竟在魯國,君王家族的利益得到了保護。
可是與此同時魯國必須要承擔國家逐漸衰敗的事實,因為他們的治國方式和齊國相比較起來,真的是落後太多了。
任人唯親只會讓魯國逐漸走向滅亡,而唯才是舉必然會讓齊國越來越強。即使齊國換了一個姓氏的國君,但是齊國的整個國家體制依舊沒有變。
也就是說唯才是舉對百姓,對整個齊國來說,都是一件大好事。為了某一小撮人的利益,就要犧牲大部分人的利益,孰強孰弱,難道不是一眼就能看得清楚的事情嗎?
參考資料:
《戰國策》
《淮南子》
《史記》
-
3 # 西風悍馬
齊和魯是春秋時期的兩個國家,都在現在的山東地區,所以現在山東也叫齊魯 齊魯 “齊魯”一名,因於先秦齊、魯兩國。到戰國末年,隨著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齊、魯兩國文化也逐漸融合為一體。因為文化的一體,“齊魯”形成一個統一的文化圈,由統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齊魯”的地域概念。這一地域與後來的山東省區範圍大體相當,故成為山東的代稱。 “齊魯”和“山東”都是歷史上形成的地理名詞,今天看來,二者所指地理範圍完全一致,可以通用。但在歷史上,二者是有很大區別的。“山東”一名,在歷史上所指地域範圍變化很大,到宋元時期,今山東地區,才作為行政區劃提了出來,而包括範圍,仍與今山東不同。直到清代才正式命名為山東省。從此之後,地域範圍或有變化,但名稱不變,範圍出入也不大,與古齊魯範圍基本一致。講齊魯文化,先秦時代,以齊、魯兩國地域範圍為準,漢代以後以今山東省區範圍為準,二者或有不大一致的地方,只能以這個標準處理,為了明確“齊魯”和“山東”的關係,下邊分別看看二名的由來和地理沿革。 一、“齊魯”的由來及沿革 “齊魯”緣起於先秦齊、魯兩國,是齊、魯兩國的合稱,原是國家概念。齊與魯是西周初年的兩個封國,是西周在東方代行統治權的兩個重要陣地。因為西周初建時,東部沿海地區殷人和東夷人的勢力強大,不服統治,屢次發生反周叛亂。周公東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亂之後,周王便將兩個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別 封於商奄和薄姑舊地,建立魯國和齊國,以鎮撫東方殷人和夷人。魯居泰山之陽,都曲阜,齊居泰山之陰,始都營丘(今山東昌樂,一說即臨淄),後遷薄姑,再遷至臨淄。齊、魯始封時,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戰國時期,經過數百年的兼併戰爭,兩國疆域不斷拓展擴大,基本控制’了今山東地區。而且隨著兩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文化的交流,齊、魯兩國內部聯絡逐步加強。有別於中原、燕趙、秦、晉、吳越、荊楚等的齊魯地域文化圈逐步形成。“齊、魯”一詞也逐步聯絡起來,由國家概念向地域概念過渡, 首先將齊、魯聯絡起來的是孔子。他說:“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論語·雍也》)這是指齊、魯兩國思想文化的聯絡和區別而言的,還未把齊、魯聯為一個詞。過了不久,他又說:“齊、魯之故,吾子何不聞焉。”(《左傳·定公十年》)又進一步強調了兩國文化的內在聯絡。但是,這裡的“齊魯”仍是國家概念,各自獨立其義。到戰國後期,“齊魯”才真正組成一個詞,成為含有統一文化特點的地域概念。最早把“齊魯”作為統一地域概念使用的是荀子,《荀子·性惡篇》雲:天非私齊魯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於父子之義,夫婦之別,不如齊魯之孝具敬父者,何也?以秦人之縱情性,安恣睢,慢於禮義故也,豈其性異矣哉!把“齊魯”與秦對言,顯然是指兩個地區。齊魯地區的人文與秦國地區的人文有何不同呢?齊魯尚禮義,有“禮義之邦”譽稱,秦則缺乏禮義文化,是其政教不同造成的,絕非因為人的本性不同。從此之後,“齊魯”一詞便經常出現,或作為國家概念,指齊、魯兩國;或作為地域概念是指今山東地區;或作為地域文化概念指齊魯文化範圍。如《史記·儒林傳》雲:“韓生推《詩》之意,而為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間殊。”就是說漢代生於燕郡(今北京)的韓嬰作《詩》內外傳(即《韓詩》),其語言和學術觀點,與齊魯地區作為今文或古文經學的《詩》論特點明顯不同。《漢書·藝文志》說:“漢興,有齊魯之說”;《晉書.範宣傳》:“諷誦之聲,有若齊魯”;蘇轍詩有句:“我本生西南(四川眉山縣),為學慕齊魯”;李清照《上樞密韓肖胄詩》:“嫠家父祖生齊魯,位下名高人比數”;吳偉業《贈蒼雪詩》:“洱水與蒼山,佛教之齊魯”等等。“齊魯”一詞,已成為較為固定的地域概念,這一概念源於齊、魯兩國,且與兩國文化有許多共同特點,從而形成一個獨立的地域文化圈分不開。這一方面說明,齊、魯兩國文化經過逐步融合到戰國時代已初步融合為一個統一的文化實體,成為天下向慕的“禮義之邦”了;另一方面作為地域概念也明確化,即指今山東地區。山東號稱“齊魯”、或簡稱“魯”、或別稱“齊”,就是這樣形成的,有很深的歷史文化淵源和較固定的地域範圍。 二、山東的由來和沿革 山東作為地區名稱,歷史上出現很早,而且變化很大。春秋時期,晉國居太行山以西,稱太行山以東為“山東”。北魏建都平城,五代時晉亦在太行山以西,故沿用古晉稱太行山以東為“山東”。戰國、秦、漢時期則是指崤函以東地區。因為秦在關中,故稱崤函以東六國(楚、齊、韓、魏、趙、燕)為山東六國,或雲關東六國。此時山東與關東意義相同。如《管子》書就有“楚為山東之強國”語。漢初賈誼的《過秦論》多次用山東提法,如說“秦併兼諸侯山東三十餘郡”,又有“山東之國”、“山東豪俊”、“山東大擾”等說,皆指崤函以東地區。故葉圭綬《續山東考古錄》卷一說:“山東之稱,古或指關東言,或指太行山以東言,不專指今山東也。” 秦漢一統之後,關中與山東(或關東)在政治上的對立消失,山東的含義也發生了變化,出現廣、狹兩義。廣義的山東是沿襲戰國時的舊概念,狹義的有專指齊魯地區的意義了。《史記·酷吏列傳》載:御史大夫齊地苗川國薛(今山東壽光南)人公孫弘說:“臣居山東為小吏(薛邑獄吏一作者)時,寧成為濟南都尉。”又《史記,儒林傳》:伏生“教於齊魯之間,學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齊魯之有山東之稱,當濫觴於此。至於山東成為行政區劃,是又經歷了數百年演變過程的。 山東地區的歷史沿革、行政歸屬,夏殷時代不可詳考,但當時是方國或部落林立,且有大部分被夏、商王朝控制,歸夏、商統治。西周至春秋時期,該地仍是方國林立,除齊、魯兩大國外,主要的還有曹、滕、薛、郯、莒、紀、萊、譚等,還有宋、衛的一部分。戰國時期,山東地區被齊、魯兩國控制。戰國末年,除南部和西北部一部分分屬楚、趙外,都被齊國統一。秦統一六國後,山東地區被置為郡縣,如齊郡、琅邪、東海、東郡、薛郡等都在山東範圍。漢初封王,山東大部分地區封給了齊王劉肥。漢武帝時削弱封國諸侯王勢力,初置十三郡州,山東置青、兗、徐三州,下置郡、國、縣。之後數朝行政區劃有所變動,但基本變化不大。唐代將全國分為十道,山東地區分屬河南道和河北道;北宋改道為路,全國分為二十四路,山東分屬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東東、西路統軍司,治益都(今山東青州市),統轄山東地區。至此,“山東”一名始正式成為一個行政區之名稱。元代置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及山東東西道宣尉司,直隸中書省,稱為“腹裡”。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東行中書省,治青州,後移治濟南,又改置山東承宣布政使司。至清代才將山東政區正式定名為山東省。此後沿用不變。 山東作為一個行政區劃的名稱,雖然確定很晚,但它奠基於古代齊、魯兩國地理範圍和兩國最後融合為一個獨立體系的文化——齊魯文化。因此,此書用《齊魯文化》,不取《山東文化》之名稱,是有其歷史文化淵源的。因為這個地域文化圈的形成是在先秦齊魯兩國時代,而不在山東成為行政區劃以後。相反山東成為全國的一個行政區劃以後,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的統一,反而沖淡了齊魯文化的地域特點。因此,用“齊魯文化”定名,更能突出齊魯文化的地域特點,揭示其發展的規律
-
4 # 寧靜的大海29184229
戰國時期的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分別產生過五個威風凜凜的強國,東面是繁榮昌盛、老牌霸主的齊國,西面是異軍突起、後勁給力的秦國,南面則是地域遼闊、物資豐饒的楚國,北邊則是胡服騎射、軍隊悍勇的趙國,中原則有率先變革、霸道慣了的魏國,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一下東面的齊國和南面的楚國誰更為強大,它們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走下坡路的。
。
首先說說楚國,楚國從始至終都是世人眼中不折不扣的地域性強國,在透過春秋時期一系列的兼併戰爭以後楚國的國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廣闊,在秦國商鞅變法之前楚國是七國中最強大的國家,楚悼王時期吳起大刀闊斧的變法改革,使得楚國更加的兵強馬壯,初露稱雄之勢。 楚宣王、楚威王時期拓地千里,使楚國的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陝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楚國至此進入了最鼎盛時期,楚懷王繼位前期仍然勵精圖治,楚國的優勢仍在,到了後期他老人家就開始犯傻,各種糊塗事他都做了個遍,頃襄王繼位以後更是荒淫無度,不思進取,前279年國都也被秦國佔領,楚國西北的領土也全部淪陷,之後的楚國除了合縱伐秦以外基本沒什麼作為,秦國一統天下的時候楚國再次成為了秦軍重點打擊的物件。
齊國地處山東、膠東一帶,盛產魚鹽,所以經濟上一直站在諸侯國的前列,齊威王繼位以後改革政治,任用鄒忌為相,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齊國慢慢強大了起來,公元前353年,齊大敗魏軍於桂陵。公元前341年,齊又大敗魏軍於馬陵。公元前334年,齊威王與魏惠王“會徐州相王”,正式稱王,公元前314年,一度佔領燕國。齊成為戰國七雄之一。戰國晚期,齊仍保持著強盛的地位。公元前301年,齊國聯合韓、魏大敗楚國,公元前288年,齊、秦並稱東帝、西帝,次年,五國伐齊,齊國慘敗,差點滅國,雖然最後成功復國,但國力已大為衰弱,至此一蹶不振,直到秦國橫掃天下的時候齊國的狀態仍讓還是半死不活。
整體來看齊國的經濟、文化、外交方面勝過楚國,最強盛的時候幾乎無敵,但是稱霸的時間有點短暫,而楚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雖然沒有霸主之名,但卻早已有了霸主之實,雖然經濟、文化方面沒有齊國繁榮,但戰力一直都在,到了戰國後期的時候兩國實力差不多,齊國戰事不多,經濟優勢持續存在,但軍事上楚國將多,人多,地廣楚國更牛,綜上所述楚國更勝齊國一籌。
-
5 # 閱史明今
答案是兩個沒有好壞,都是最後被滅了!
魯國是封給周公旦的,周公在鎬京輔佐周成王,讓自己長子伯禽代為赴任,歷時790年,最後被楚國給滅了。在眾多封國魯跟周是最親,也是對周最忠誠的封國,他也成為執行周禮最徹底的封國,世人說周禮都在魯國。這種型別的封國肯定最沒有野心,所以不會積極的去擴張像齊國這麼強大國家,封國內部比較穩定,講究周禮這套制度,所以官員和人民也會比較忠誠!這種國家就是中央強大,你就比較好混,有大哥保護著,誰也不敢動你,你也敢動別人。但中央衰弱了,你也倒黴了,這個時候周邊強大的都對你虎視眈眈!,最後就是被自己身邊強大的給滅了。這種封國就是不會死在自己人手上,會死在別人手上!
齊國是封給自己開國功臣姜尚,因為功勞大,所以封到臨淄,這種有本事的人物,到任肯定勵精圖治,最後成為大國,在中央強大的時候,都比較聽話,到了中央衰弱時候,齊桓公就代周來管理,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當變成強大到可以代管理,士大夫也是世襲制度,那這幫人也可以來代管齊國啊!在封國強大時候,是沒有人敢這麼做,到自己衰弱時候,這時候大哥也無法保護自己,到最後士大夫聯合起來,就把姜姓齊國變成田姓齊國,也變成外姓代管國家了,前期姜姓齊國代表是周禮制度的國家,到了田姓齊國,肯定無法執行這種制度,因為國內形態已經改變,所以就進入戰國時代,也變成了軍國主義路線國家。這種封國型別就是走強大路線,如果國家不轉行,最後肯定被自己人給幹掉,你不轉型,我就代替你轉型!
總歸兩個國家都是代表權貴階層統治,最後被代表平民階層的人或者國家給滅了!
-
6 # 夢話春秋
我生活在山東魯南地區薛城,薛城古稱薛國。在戰國時薛國被齊國所滅,齊公子田嬰封為薛君,後長子田文繼封於薛,稱孟嘗君。他的政治清明,使薛的社會安定強大。在薛沒有齊滅之前,是作為魯國的附屬國存在的。齊魯大地,到底生在活齊好呢,還是魯好呢,眾說紛紜。我們分析一下齊與魯的區別。
齊國。古國,是姜子牙的封地,幫周武王伐紂時的軍師。以姜姓為氏族姓。後田氏在齊國專政,公元前386年,齊大夫田和為諸侯。這是《資治通鑑》記載。
魯國。古國,是周公兒子伯禽的封地。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是比較牛的歷史人物,武王死後,他幫助武王的兒子誦執政,在武王兒子成年後,並把王權還政給周成王。並協助他平定天下。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我們後來行的周公之禮,也是他老人家百忙之中制定的,否則,亂了。
我們今天無法還原古時真實的生活,更沒有辦法讓古人復活,問一下到底生活在齊好,還是魯好呢。只能從一些舊書中找點痕跡,加上自己夢話般的語言,來呈現一下,到底生活哪兒好呢。
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怎麼才能算生活的好呢。
生活安定。我們最怕生活的不安定,每天都在戰亂中,不知生死。我們想法如此,古人也是如此。齊國有地理優勢,背靠大海,面向平原。從春秋到戰國發生在國內戰爭少之有少,強國秦、楚離的太遠,開戰需要跨越中間幾國,當年都冷兵器,沒有導彈危機。所以齊國的老百姓還算安定。魯國就不同了,處在強國之間,北有晉,西有宋,南有楚,在夾縫中生存。就連孔老夫子,都在整天呼籲克已復禮,為什麼,因為生存的壓力,如果回到周制那麼魯是正牌諸侯國,就不怕了。孔子是貴族都害怕,而平民老百姓呢,應該不算安定。生活富裕。齊國物產豐富,盛產海鹽,鐵器,瓷器等民用物質。首都臨淄在當時屬於大城市,我們從出土齊國陪葬坑裡就能看到,裡面有車,有馬,有青銅器。許多人,以到齊國旅遊為榮。由此可見,生活在齊國的老百姓應該是幸福的吧。而魯就不同了,孔老子都生活不下去了,四處求職,四處碰壁,可見魯國的就業壓力山大呀。魯國物產也不豐富,除了田地就是丘陵地。現在產的煤炭,當年還沒有發現。老百姓,只能餐兩頓。魯國老百姓的生活就一般。基於以上兩點,我個人認為,作為老百姓來講生活在齊國還不錯的。當然士大夫和咱的想法不一樣,因為齊不正統,謀位不正。況且屬於那種沒有文化傳統的大國,魯就不同了,出了兩位萬世聖人,孔子與孟子,儒家文化的發祥之地。但儒家文化還是救世想讓老百姓生活安寧幸福,所以齊與魯的結合最好,魯有文化齊有經濟,兩手抓兩手都硬,所以我的結論是生活在山東的齊魯大地最幸福。
-
7 # 赫連一航
武王克商以後,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來的統治地區,又征服了四周的許多小國。武王採用“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親和功臣謀士分封各地,建立諸侯國。周公封於魯、姜尚封於齊。一個是異姓開國最大功臣,姜尚;一個是同姓最賢能的宗室,周公旦。這兩個諸侯國在東西周800餘年的歷史中都迸發出耀眼的閃光點,且對中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如果兩國相較,必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先做如下對比分析分析:
八百餘年強齊一、周室強援,征伐之權:
周武王大行分封制度,首封身為師父的功臣呂尚於營丘,國名為齊。因國君為姜姓,故又稱為姜姓齊國。自太公望封國建邦以來,煮鹽墾田,富甲一方、兵甲數萬。太公至營丘後,因應當地風俗,簡化禮節而修政。發展工商業,利用當地魚鹽之利,人口大增,使齊國成為大國。
武王之後是為成王,成王年幼,周公旦攝政。當時被周滅掉的殷商紂王之子武庚被封於殷,利用他統治殷民。同時武王派遣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衛三國以監視武庚史稱‘三監’。此時管叔、蔡叔及其群弟疑忌周公旦將取代成王,被武庚拉攏發動叛亂。周公親自東征,呂伋領成王之命,亦隨周公東征,此時身在齊國的姜尚響應西征,最終經過三年的努力平定了"武庚之亂"。經此一役,周公和成王擔心東方諸國因為遠離周室,不好治理,命姜尚“東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齊國由此得到征伐之權。自此齊國實質上成為周室在山東地區的代言人。地位至高可見一斑,與衛國、晉國、魯國並稱四大國。
周穆王元年,歷經成王、康王、昭王三朝的重臣呂伋,病重去世,由於其去世之日為"丁",周穆王便以商朝的禮儀諡法,尊其為"齊丁公"。呂伋去世後,嫡長子呂季本該繼位,可呂季卻將國君之位讓給了自己的同母弟呂得,並且讓子孫離開營丘,搬到崔邑生活,自己則與庶兄呂衡二人,繼續留在周王室,輔佐周穆王,並被周穆王封為太傅,位列三公。齊乙公呂得繼位後,與嫡兄呂季、庶兄呂衡,共勤王室,使得齊國在諸侯中的地位更加崇高。
周立國初期,內外尚有諸多不穩定因素,武王為國事憂慮,常常夜不能寐。他說:“維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顯亦不賓滅,以至於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 ”成王時周公旦及姜太公挑起了維護國家穩定 的重擔,而後續齊國自太公之子呂伋到太公之孫齊乙公呂得、呂季、呂衡傾力輔佐周室,使國家出現長期穩定向好的局面,史稱“成康之治”。
二、尊王攘夷,五霸之首
齊國傳至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是為齊桓公。
齊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桓公於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陳、蔡、邾四國諸侯會見,是為了平定宋國的動亂。後宋國違背盟約,齊桓公以周天子的名義,率幾國諸侯伐宋,迫使宋國求和,此即為"九合諸侯"的第一次。前679年,諸侯與齊桓公在鄄(juàn)地盟會,齊桓公從此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另外,齊桓公還滅了譚、遂、鄣等小國。
當時中原華夏諸侯苦於戎狄等遊牧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 。
齊桓公是春秋爭霸給後世霸主樹立了一個非常崇高的標杆,那就是“尊王攘夷”,所謂“尊王”即是尊崇周室,認可統一的周室藩屬,進而最大限度減小諸侯肆意妄為的舉動;所謂“攘夷”即是討伐外來少數民族的侵擾,為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團結做出卓越貢獻。自此“齊桓晉文之事”成為春秋戰國各諸侯追崇的盛世霸業。
三、田齊亦齊,強國之弊
姜齊傳至齊康公,即齊國第三十二代國君,公元391年齊康公被田和放逐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齊太公。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冊封為諸侯,姜姓齊國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以顯示別於姜姓齊國,史稱“田氏代齊”,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春秋時期強大的齊國和晉國都出現了被外臣取代的情況,究其原因國君成傀儡,權力完全掌握在幾個大家族,晉國是智氏、趙氏、魏氏、韓氏,齊國則是田氏、國氏、高氏、欒氏、鮑氏等幾個大家族控制著。但這時候的大趨勢是區域內的集權和統一,雖然國君的權力被架空了,但各個家族在自己封地上的權力在逐步加強,是在為更大範圍的統一做準備。原來各國內部盛行的多層級的分封制正在逐步衰亡。可以說即是歷史偶然,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這種情況的出現變相刺激中央集權統治的產生,在當時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田齊代姜之後,同樣在戰國亂世強極一時。齊太公三傳至其孫威王時,威王任用鄒忌為相改革政治,任用田忌、孫臏為將,齊國遂變得強大。前353年,齊國大敗魏國於桂陵。前341年,齊又大敗魏軍於馬陵。前334年,威王與魏惠王“會徐州相王”,正式稱王。
前314年,燕國發生“子之之亂”。在孟軻勸說下,齊宣王命匡章率 “五都之兵”“北地之眾”三十天滅亡燕國,秦趙重兵攻齊,齊國被迫撤兵。前301年,齊聯合韓、魏國攻楚,大敗楚國。前298年-前296年,齊聯合韓、魏連年攻秦,三年攻入函谷關,迫秦求和。前288年十月,秦王稱西帝,遣使立齊湣王為東帝,欲約與共伐趙。同年十二月,呂禮自齊入秦,秦王亦去帝號複稱為王。前286年,湣王滅宋國,南侵楚國,西侵三晉,齊國勢到達巔峰。
田齊延續了齊國強大的勢頭,沒有步入晉國“三家分晉”的自損之路,不可謂不是田氏之功。同時也是時代思想發展的必然,長期的諸侯割據和混戰,使得早起的奴隸社會思想已經不適用時代要求,封建君主集權思想應運而生,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都使得國家浴火重生,換髮新的生機。
郊祭文王的魯國—早期作為西周強藩,中後期陷於長期內亂和公頃政權作為周公旦的封地,周成王賦予魯國“郊祭文王”、“奏天子禮樂”的資格,不僅僅是對周公旦功勞的一種追念,更是希望作為宗邦的魯國能夠“大啟爾宇,為周室輔”。這是魯國在政治上的優勢。
協助周室伐滅管蔡之亂,平定徐戎之叛,魯國得到“殷民六族”。而本來是王族的殷商之民,擁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同時也善於發展經濟;而魯國地處東方海濱,鹽鐵等重要資源豐富。這是魯國在經濟、文化上的優勢。
魯國曆經魯公伯禽、考公酋、煬公熙、幽公宰、魏公晞、厲公擢、獻公具、真公濞,一直都是周室強藩,震懾並管理東方,充分發揮了宗邦的作用。此時的魯國“奄有龜蒙,遂荒大東。至於海邦,淮夷來同”,其國力之強,使得華人和夷狄之民“莫我敢承”、“莫不率從”。
早期魯國充分發揮其政治和地理優勢,迅速崛起,成為與齊國實力相當的諸侯國。周王朝歷來有厚同姓、薄異姓的國策,所以魯國的崛起是政治必然。也與周公旦鞠躬盡瘁輔佐成王的功績密不可分。
魯國經歷八位君主之後,便陷入長期多次廢長立幼、殺嫡立庶、孟任之禍、慶父之難、三桓之禍等重大事件中,直至被楚考烈王所滅。
綜合來看,我覺得齊國雖然發生了田氏代齊的事件,但整體國家治理和生存狀態來看要優於魯國,具體原因如下:
早期幾代人輔佐周王室,使周室在武王之後可以順利過渡,並協助周室鎮守東方,為確保周王朝的統一和安定立下汗馬功勞,對得起姜尚賢臣亮相的美名。
中期齊桓公爭霸中原,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打出“尊王攘夷”的口號,充分顯示其捍衛周室統一和國家安定的決心,使得諸侯心悅誠服,為後世諸侯爭霸立下崇高的道德標杆。
後期田氏代姜,是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成因,是中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折的重大歷史事件,代姜的意義是進步的。同樣,田氏延續了齊國強盛的姿態,威震諸侯,銳不可當。
而魯國早期擁有的政治資源比齊國豐厚,地理和經濟資源也與齊國不差,雖然前期也比較強大,但終究不能與齊相較,且持續時間短。
魯國雖未被外姓取代,但在中後期完全陷入到了內亂和三桓爭權的局面,後期更是被三桓徹底掌控,只差實質上的“三桓分魯”,並沒有任何優越性可言。
-
8 # 知常容
這個自然是齊國好了,我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看。
這個結論在《史記》中就有。
當時姜子牙和魯伯禽分別去了齊國和魯國。魯國本來是周公的封地,周公因為要留在都城處理事務,所以無法去封地。
三年後,魯伯禽回到都城彙報工作,周公說你怎麼用了這麼長時間。魯伯禽說我要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然後除之,所以遲到了。
姜子牙到齊地五個月就回去了,周公說你怎麼回來這麼快。姜子牙說:簡其君臣禮,從其俗為也。一句話不作太多的改變,齊地之人還是齊地之人。
魯國之人還是魯國之人嗎?當然不是,魯國之人被伯禽改造成如周朝國都之人。
周公聽到這個訊息只說了一句話:“嗚呼,魯後世其北面事齊矣!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這句話就是已經說明哪一個好了。
齊國是修政為民,平易近民,所以老百姓必定會歸順。魯國則有太多的規矩,太多的約束自然會讓人不舒服,會有一個很長的適應過程。簡而言之,你在齊地生活的很好,到魯國未必能生活的好,因為完全不一樣。
齊國好比是一個開放型的國,而魯國好比是一個門檻很高的國,而且是隻忠於國君的國。
你說整個區域是多樣化好呢?還是劃一好呢?從這個角度去思考,齊魯兩國的案例還是很值得深思的。因為這是古代封建社會在治理國家時比較搖擺地方。唐之前比較偏向於齊國的方案,北宋及之後偏向於魯國的方案。
-
9 # 水煮汗青
齊國是姜子牙的封地,魯國是周公旦的封地,兩人曾經就封地管理的問題進行過一次探討,並作出了精準預測:
“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見,太公問周公曰:‘何以治魯?’周公曰:‘尊尊親親’,太公曰:‘魯從此弱矣。’周公問太公曰:‘何以治齊?’太公曰:‘舉賢而尚功。’周公曰:‘後世必有劫殺之君。’”
這段對話記載於《淮南子·齊俗訓》,我給大家簡單翻譯一下:姜子牙(即太公望)和周公旦接受封地後相遇,子牙問周公:“準備如何治理魯國?”周公回答:“尊崇地位高的人,親近親屬和同族之人。”姜子牙聽完說:“那魯國以後肯定弱爆了。”周公又問姜子牙:“你準備如何治理齊國?”姜子牙答道:“任用有才能的人,獎勵有功勞的人。”周公說:“那以後齊國的某位君王可能會被弒殺!”
其實這段記載的真實程度我認為並不高,反而像是後世作者編撰出來的故事,因為姜子牙和周公旦所說的內容完全就是後來齊魯兩國的發展軌跡。
魯國確實按周公旦所說,完全依照周禮制度進行管理,“尊尊親親”的模式就好像是現在的家族企業,令整個魯國都失去了活力,發展自然就非常緩慢,結果在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名單上魯國都沒能上榜;齊國也如姜子牙所說,“舉賢而尚功”,吸納了大量的人才,整個齊國發展特別迅速,春秋五霸之首就是齊國的齊桓公!
神奇的是,兩國的結局也和對話內容預測的一樣,魯國一直到被滅也沒能在眾諸侯中脫穎而出,齊國則是被田氏篡奪了國君之位,江山落入異姓人之手。魯國和齊國採取不同的治國方案導致了不同的結局,到底哪國更好?我認為是齊國。
齊魯之別齊國與魯國之間,有人可能覺得魯國雖然弱,但是一直很穩定,人們能夠安居樂業。齊國發展迅速,卻是連年征戰,最終還是百姓遭秧。我認為這個觀點是錯誤的,魯國也一樣遭受戰亂,只不過因為他是姬姓,在周天子還有點威嚴的時候能夠得到相應的福利。
齊國就一直想攻打魯國這位鄰居,結果卻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得逞,比如齊桓公時期,齊國擁有強大的實力,但當時是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在發展,魯國是姬姓諸侯,因此不能碰;周天子威嚴掃地後,齊國本來可以撕破臉與魯國大幹一場,結果魯國又與同為姬姓諸侯國的晉國關係密切,讓齊國不敢輕舉妄動;田氏伐齊成功後,繼續使用齊為國名,歷史上稱為田齊。此時的田齊也想討伐魯國,幸好孔子的學生子貢去吳國搬來救兵,才解決了這次危機。
因此,不是說魯國弱就可以平安無事,關鍵還是有周王室這塊強大的後盾在保護著他。不過就算如此,齊魯之間還是發生過大戰事,像干時之戰和長勺之戰,都是發生於魯莊公時期,那一時期也是魯國“三桓”崛起之時,說明當時的魯國還是有重用外姓人的情況。
縱觀整個春秋戰國,堅守周禮“尊尊親親”制度的諸侯國發展都很慢,但只要改變發展策略馬上就會飛速發展,晉國就是一個例子。
晉文公在外流亡的那段日子裡,他看到那些強國都是靠著賢才能人的治理才變強,於是回去後馬上立下了卿制,晉國的發展也隨即進入高速軌道,但也為日後“六卿”強大和“三家分晉”埋下禍根。
所以齊國的“田氏伐齊”和晉國的“三家分晉”都是當時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這就好像遊戲副本一樣,你選擇了這個副本就要走這樣的路線,結局也是可以預知的。表面上看齊國的姜姓和晉國的姬姓都失去了國君之位,但卻有助於推動社會生產力的進步,所以我認為與魯國比起來,齊國選擇的治國方案更好!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
10 # 未濟
姜子牙問周公:“何以治魯?”周公道:“尊尊親親。”意思是尊崇地位高的人,親近自己的親屬宗族。姜子牙聞言道:“魯從此弱矣!”周公又問姜子牙:“何以治齊?”姜子牙答道:“舉賢而尚功。”意思是任用有才能的人,獎勵有功勞的人。周公道:“後世必有劫殺之君。”意思是這麼做,會出現大權獨攬的臣子,臣子大權獨攬,最終會弒君自立。
齊國日益強大,但經24代便被田氏取而代之。魯國日益弱小,而且也有篡位情況存在,不是臣子,而是魯國宗族,自己人搶自己人。魯國傳了四代就出現了宗族內部奪位的情況,魯魏公是魯幽公的弟弟,他殺了哥哥,成為了魯國國君。可笑的是,主張用仁義禮儀教化,親近宗族的周公,他的後代僅僅到了玄孫輩就出現了內鬥。而齊國換姓也是百年以後的事了,倒是誰更打臉?或者說周公是比姜子牙自私的,因為只要還是自己的子孫當權,就無所謂,反正不能讓外人掌權。
還有很著名的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慶父是魯桓公的兒子,魯莊公去世後,慶父先後派人殺害國君公子般和魯閔公。慶父之亂雖然平息,但是之後三大家族輪流執政魯國,魯國國君的權勢越來越低。三桓已經發展到無法無天,竟然將魯國公室的土地財產、軍隊及人口瓜分,改由三桓進貢以供養魯君。魯昭公到後期,實在無法容忍三桓,在前517年,聯合與三桓交惡的郈孫氏、臧孫氏,合作對抗三桓,卻遭失敗,魯昭公被迫出走,逃亡晉國。三桓改立其弟魯定公。這既是周公想看到的結果嗎?
齊國雖然換主了,但是齊國一直是大國,實力強悍,沒人敢輕易欺負齊國,即使是被樂毅打成那樣了,齊國還是復國了。對於周公來講,反正都是自家子孫,折騰去吧。凡有血氣,必起爭心,這不是禮儀教化能改變的。在當時的大環境下,不圖強,不強硬,那就會被欺負,就會衰落。最好是二者同時使用,但是要根據情況有輕重,和平時期可以禮儀教化,但是大爭之世,誰會和你談禮儀?
若是非要選一個,那還是選齊國的模式。(在當時的局勢下)
回覆列表
要回答題主的問題,首先必須明確:判斷一個王國、諸侯國或者朝代是好是壞的標準是什麼?題主問的是齊國雖強但不久換姓,魯國雖弱,一家統治到亡。那麼假定的判斷標準就是國家換不換姓。
齊國立國之祖是周武王之師姜子牙。那麼此時齊國稱為姜齊;後來到齊康公時代,大臣田和放逐康公於臨海,自立為王,國號保留,此之謂田齊。當然田氏並不是在康公時代發家的。田家人本不是齊華人,他們是陳國的貴族,因為不受陳宣公待見,逃難到齊國被收留,改姓陳。從田文子田桓子開始,田氏開始私修陰德,拉攏齊國貴族和老百姓。史書記載,他們給百姓借米,大斗借出,小鬥回收。老百姓都感念他們田家的好,把國君給忘記啦!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跟中央保持一致。
田氏通過幾代人如此這般的經營,終於到田和這一代,把國君放逐了,田齊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再說說魯國。魯國是周公的封地,周公輔佐成王,長期在中央任職,就封的是周公的兒子伯禽。魯國最初相比其他諸侯都要強大。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魯國變成了長期夾在齊國和晉國中間的國家,很是無奈難受。但是有一條,哪怕是季孫氏等大臣專權的時代,魯國也沒有換姓。
如果從國家是否換姓來判斷孰優孰劣,那齊國肯定落後。但是事實真是這樣嗎?
判斷一個國家的優劣不應該是國家強盛,經濟發達,百姓安居樂業嗎?從這個判斷標準來說,顯然齊國更勝一籌!春秋時代的齊國,齊桓公九和諸侯,一匡天下。儼然中原的霸主,國家強大自不待言。戰國時期的齊國也是跟秦楚趙齊名的大國,魯國跟齊國比較起來,就要弱小太多了!